审计学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审计学大一学习计划

审计学大一学习计划

审计学大一学习计划

第一,学习目标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在大一的学习中,主要目标是掌握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原则、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学习内容

1. 审计学基础知识

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了审计的定义、目的、范围、原则、程序、方法等内容,在大一学习中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

2. 审计过程

审计过程是审计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审计的计划、实施、终结等方面的内容。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

3.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的结果输出,在大一学习中需要了解审计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求,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审计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第三,学习方法

1. 课堂学习

在大一学习中,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全面掌握审计学的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学习审计过程、审计报告等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课外阅读

适当阅读一些审计学的相关书籍和杂志,加深对审计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学习安排

1. 第一学期

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原则、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对审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第二学期

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主要学习审计过程和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深入学习审计的实施和结果输出。

第五,学习考核

在大一的学习中,要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课堂互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学习活动。并且要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和实习任务,为学期考核做好充分准备。

审计学自学笔记

审计学自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审计概念与审计特点

(备注:黄色底纹为识记绿色底纹为理解红色底纹为重点必须记住)

P1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查尔斯·斯内尔于1721年受英国议会的委托,负责清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并以会计师的名义提出了“查账报告书”。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团体是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保会计师协会。

P2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审计概念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关系

第一关系人:审计主体如注册会计师(对第二关系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并向第三关系人报告)

第二关系人:被审计人(审计客体)财产的经营者(对第三关系人负有经济责任,并接受第一关系人对其审查)第三关系人:授权委托人财产所有者(对第二关系人要求经济责任,并接受第一关系人的报告)

三、审计特点

(一)审计监督经济管理,但并不直接参加具体的经济业务管理

(二)审计是经济监督,区别于行政监督或法律监督

(三)审计是具有独立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经济监督

第二节审计分类及其关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按不同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各有内涵,分工不同,作用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审计监督体系。

(一)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也称国家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审计机构按其领导关系不同分三种类型:A由议会直接领导并对议会负责B在政府内建立审计机构并对政府负责,政府则对议会负责C由财政部门领导,在财政部门内部设审计机构兼管财政监督,实行财政、审计合一制度。(二)内部审计

国开作业《审计学》形考任务四:日常学习表现参考672

国开作业《审计学》形考任务四:日常学习表现参考672

日常学习表现:

答:(1)学习参与度: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虽然这学期没做到全勤,但也争取专业课每节必到,坚持实行学习

计划。取得更好的成绩。不管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应当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完成老师的作业。学习计划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计划。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把当天在课堂

上应该掌操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笔记:把当天该做的作业全部独

立完成: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当地选做一些课外练习。在此过程中,对

课本内容的理解、消化、记忆应该是第一位的,独立完成作业是第二位的,课外练习是第三位的。

第二,复习整理计划。我们记忆掌握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淡化,乃至消失。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经常性地复习是非常必要的,要

利用好星期天、节假日,及时把知识的链条连接好。

(2)学习活跃度: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的活动,并且利用班级Q群讨

论学习问题。(3)自学情况:自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要注意留心自己最

佳学习状态,学习自习时段分为学校的自习和在家里的自习。无论哪种

情况,都成该保质保量地完成学务。无论在学校自习还是在家里自习,

都应该抓紧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因为毕竟学习得靠自己,老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启发,引导

学生为主,很多东西都有需要自己课外来进行钻研。

(4)自测情况:自己独立按时完成形考作业。

(5)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情:经常利用学校络资源进行学习。

1

关于审计课的学法指导

关于审计课的学法指导

手段。角色扮演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感情上融人跨文化学习 和进行文化差异反思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外国文 化, 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 增强他们汲取外国文化 的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进一步提高。
参考 文献 :
川 Byram, M &Fleming, M (Eds.). Language lear n ., ., ingin
学法指导
审计课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教材内容枯 燥乏味, 传统的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 , 以教材为中心 , 采 用“ 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据教材 , 拿着讲义传授知 识, 学生边听边记笔记 , 课堂教学枯燥 、 乏味 , 学生不愿听 ,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 力, 导致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 这种 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开拓精神,也不利 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就
关 于 审 计 课 的 学 法 指 导
王 国营
(霸州市职成教育总校, 河北 霸州 065700)
摘 要: 审计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对是比较强的, 因 而在审计教 学中出现 了“ 难懂、 难学、 难教” 的问题。针时这 一问题, 笔者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对审计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进

审计学讲义(

审计学讲义(
A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独立, 客观和公正
B专业胜任能力 C技术规范(案例:关于“应有的 职业谨慎” 的说明) D对客户的责任(案例:关于“保密”的说明) E对同行的责任 F其他责任
B胜任能力:
专业胜任能力 应有的职业谨慎 计划和督导 充分、相关的证据 预测
C技术标准:
审计标准 会计标准 其他技术标准
后续教育准则
非审计鉴证服务准则
独立审计准则
其他非鉴证服务准则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一般准则
外勤准则
报告准则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独立审计实物公告
4审计组织形式及相关机构
4.1审计组织的三种形式
A政府审计组织 B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C内部审计组织
4.2相关机构
A政府审计组织模式
立法模式----英国国家审计署,美国审计总署,加
份额 % %
%
我国事务所规模--按事务所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排 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营 业 务 776 609 502 收入 (亿 元) 事 务 中 天 安 永 大华 所 勤 华明
473 448 439 416 388 370 319
浙江安达上海毕马北京江苏上海 天键 信 华 立 信 威 华 京都 天衡 上会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审计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

审计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

审计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

引言: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主要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难以积极参与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进行了颠倒:学生在课堂上预习

相关知识,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讨论和解决问题,而课后作业则变为巩固和深化知识的方式。该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审计学中,

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翻转课堂模式在审计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在审计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提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观看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

预习,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和提出问题。

2.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深化对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3. 解答疑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

的思考和观点。教师也可以提供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4. 课后作业: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深

化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或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提交回答,以检

验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课前预习

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和探索来理解知识,

审计学专业学习计划

审计学专业学习计划

审计学专业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作为审计学专业的学生,我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审计实务技能,提高审计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

1. 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方面,我会把握好课程的时间和进度,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课程安排尽可能地安排审计学和相关领域的专业课程,力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选修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方面,要认真学习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业务的基本程序、审计方法等。同时也要了解和学习国家有关审计法规政策和审计业务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学习方法

1. 多做笔记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总结所学知识,把握重点。在作业和实验课中尽量多动手实践,提高审计实务技能。

2. 积极参与讨论

多与同学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与同学一起学习,互相交流,促进学习效果,形成学习共同体。

3. 充分利用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积极自主学习,增加学习广度和深度。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和实践

1. 积极参加实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加实习,争取到有关审计实习的机会,提前了解审计实务操作流程、方法和技能,增加实际操作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2. 参加实践活动

在校内外组织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参加,参与相关的竞赛、讲座、调研等活动,通过实践活

动提高自己的专业实力和综合素质。

《审计学原理》原始笔记

《审计学原理》原始笔记

《审计学原理》教学讲稿主讲教师:张柯军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铜陵分校教学处)

《审计学原理》讲稿

一、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审计学原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财务会计方向)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学专业(成、普招)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

(1).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会计错弊的表现形式与查证技巧能力。

(2).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本科《审计案例研究》等课程和今后更好地从事审计实务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

4、教学媒体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课程的大致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大致安排如下:

四.课程内容讲解

一.审计的概念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同学们:

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

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

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

(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概论课件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概论课件

01

课前准备

(1)提前预习;

(2)听课准备:教材、教辅、笔记本、签字笔等;(3)进入课堂:提前5-10分钟。

课堂要求

(1)做笔记:紧跟老师和同学节奏;

(2)答问题: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互动;

(3)提问题:只提问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其余问题 请课后咨询班主任;

(4)卡顿、闪退、白屏:退出重进,优选网络。

02

课后注意

(1)学习问题:认真听课,独立思考。有事可直接联系班主任老师;

(2)不能按时参加直播:请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并于两天内补完课程回放。

其他注意

签到时间: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

课间休息时间:10-15分钟

《审计学》

代码:00160

编著:丁瑞玲

时间:2009年版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题型数量分值总分单选20120多选10220名词解释224简答题2510论述题11010案例分析31236小计38-100

05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特征

01

02

考点1: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

活动。

★考点2:审计关系人

第一关系人是审计人,第二关系人是被审计人,第三关系人是审计委托人。

第一关系人审计主体如注册会计师对第二关系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并向第三关系人报告审查第二关系人被审计人(审计客体)财产经营者对第三关系人负有经济责任,并接受第一关系人对其的审查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导语:

审计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关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审计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将就我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其他学习审计学的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审计学的定义与意义

审计学是一门探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可靠性的学科。它通过确定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客观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然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一个独立、公正、专业的评估,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二、审计学的基本原理

1. 独立性原则:审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其职责是为公众服务,客观、公正地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

2. 相对重要性原则:审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资产规模和业务特性,以及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合理地分配审计工作的资源和注意力。

3. 审计证据原则:审计师应当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理信心。

三、学习方法与技巧

1. 合理安排时间:审计学学科内容极为繁杂,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要针对各个章节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2.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上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是学习的首要环节,同时要做好笔记,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做出详细的记录,以便后期巩固和复习。

3. 参加课外活动: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参加各种与审计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审计公司、参加相关讲座等,以加深对审计学的理解和应用。

4. 多做例题,巩固知识: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做一些实际的例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审计学 全套课件

审计学  全套课件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具体要求
独立性 专业胜任能力 保密 收费与佣金 与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
第四章 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 职业责任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三节 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
第一节 职业责任
本节主要内容: 关于职业责任的几个概念 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揭露违反法规行为的责任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 证业务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业务质量控制的目的和要素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职业道德规范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人力资源 业务执行 业务工作底稿 监控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审计的种类


经营审计
以评价经营业绩、寻找改善途径并提出建议 为目的 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 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 没有固定的审计依据,建立评价标准是审计 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审计报告往往仅限于委托人使用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大数据在审计中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大数据在审计中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大数据在审计中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数据在审计中应用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本

学时:48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践16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大纲执笔人:XX

大纲审核人:XX

制定时间:XX年XX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内容要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大数据能够更全面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财务报表审计的管制环境、质量控制和职业道德要求;掌握财务报表认定和审计具体目标;掌握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该方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各个业务循环中的具体运用;掌握企业各个业务循环常见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审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以及严密的审计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审计学原理

后续课程:财务共享实训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大数据在审计中应用》课程理论部分(32学时)

备注(校企

主要内容(模块内容)学时教学誓与手教学辅助环节篦【比示等)

四、课程考核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40%+期末成绩X60%。其中:

平时成绩(100分);课堂出勤X15%+课堂笔记X25%+作业练习X30%+课堂表现

X30%。

期末成绩(100分):网上模拟企业业务操作。

五、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林子雨主编《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2017年0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年02 月。

(二)参考资料: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I译者:盛杨燕,周涛,《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审计学》全书知识点汇总

同学们:

为便于大家对本课程内容能够抓住重点并深刻理解,中央电大《审计学》课程组将各章重点内容提炼如下,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而非所有者自身监督。二是与被审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或精神上)保持独立。

独立性是审计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审计主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2.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包括审计谁,审什么内容。

对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着重审查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作用方式的特征

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能产生什么功能作用,表现为审计的职能;二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发生功能作用的实现方式,表现为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还有监察、鉴证和评价。

二、审计的分类

审计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具体表现为:

(一) 审计按主体分类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特征主要是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上,体现了国家所有权的特征。

《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负债、资产、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3. 理解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4. 熟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评价。

技能目标:

1. 能够运用审计学原理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

2. 能够独立设计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 能够运用专业判断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 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分析:

本课程为高年级审计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对审计学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

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

1. 审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 审计的定义与分类

- 审计的目标与原则

- 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

2. 审计程序与方法

- 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设计

- 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 审计抽样方法

3.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

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章标题: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录:

一、前言

二、智慧审计理念的内涵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演变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3.2 智慧审计理念对教学模式的挑战

四、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4.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4.2 多元化评估手段的引入

五、案例分析与实践

5.1 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5.2 创设虚拟审计场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审计理念在审计领域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下审计实践的需要,培养适应未来审计要求的优秀

人才。本文将围绕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

实践,从内涵、演变、创新和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智慧审计理念的内涵

智慧审计是指以审计技术、方法和理念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构建智能审计平台,实现审计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审计理念

强调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和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审计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在智慧审计理念下,审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搜集和检查,

而是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演变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

生的接受。课堂教学以讲述、讲解为主,以笔记、讲义为辅,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参与感, passively 学习,难以激发主动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课堂笔记

审计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造成错误导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接受业务委托

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应考虑:客户诚信,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主要工作: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的约定书等.

计划审计工作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决策;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独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的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

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修改的情况: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内容: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要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

错报的汇总数=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抽样推断错报

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推断错报: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最佳估报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影响审计证据从充分性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从200个样本中获得证据要比从100个样本中获得的证据更加充分;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其他信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是外部获取的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通过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互相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数量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法则。重要性水平=基准*百分比

分析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计划:分析评估,进一步程序(总体方案(是执行方案,综合性方案),具体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其他程序判断某事项对财务表报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注意: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表报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充分性和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有证明力;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无法用数量来弥补,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控制测试

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报错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报错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2,仅实施实质性结果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审计抽样的定义

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计划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审计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适用范围: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考

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

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

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

计抽样。

抽样风险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的类型: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抽样风险的应对:扩大样本规模

由于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