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并发症及护理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并发症

肠内营养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对策胃肠道并发症(1) 腹泻:引起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原因主要有:①同服治疗药物:抗生素治疗改变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而引起腹泻。

各类抑酸药改变了胃酸而引起细菌生长过度和腹泻。

一些高渗性药物也会引起渗透性腹泻。

②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时小肠绒毛数目和高度减少,刷状缘水平降低使小肠吸收力下降。

血浆蛋白水平低下,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与腹泻有确定的关系,对这类病人仍应管饲。

因为肠内营养的存在有助于刺激酶的产生,并有助于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维持。

对病情严重的病例,可静脉输注白蛋白制剂以快速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③膳食因素:膳食中的乳糖、脂肪、纤维素含量及渗透压都是引起腹泻的原因。

防止的措施是对乳糖不耐受的病人避免使用含乳糖的膳食,病人对高渗膳均有一适应过程,一般早期应以等渗液开始。

④细菌污染:造成膳食污染的原因很多,如配制、输送、室温下时间过长等。

预防的方法有:无菌配制和输注时避免污染。

营养膳配制后室温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2)腹胀、恶心、呕吐:引起原因有:①膳食的种类(高浓度、高脂含量);②药物(如麻醉剂);③肠麻痹;④胃无张力;⑤其它疾病(如胰腺炎、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迷切术后);⑥输注溶液的浓度、速度和温度;处理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减慢甚至暂停输注或降低浓度。

对冷液体加温,逐渐增量,使肠道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代谢并发症(1)高糖血症:常见于接受高热卡、糖尿病、高代谢及皮质激素治疗期间。

老年病人由于糖耐量不足特别容易发生。

管饲期间可每4-6小时检查尿糖和酮体一次,当营养液输注达到全浓度和最大量至少48小时后,检查结果持续阴性,由改为每12小时一次或停检。

如出现高糖血症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2)高碳酸血症:给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时,CO2产生增加,如肺功能不全,碳酸血症易促发呼吸衰竭,防止方法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用量。

(3)电解质平衡失调:原因是体液不足或超负荷,大量电解质从肾和胃肠丢失,膳食用量不足或过大。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03
通过加强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整体水平。
THANKS
[ 感谢观看 ]
对未来的展望和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肠内营养支持的机制和效果
01
未来可以开展更多关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机制和效果的研究,以
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探索新型的肠内营养制剂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探索新型的肠内营养制剂,以满足
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提高患者认知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包括肠内营养的 必要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等,以提高患者的 认知水平。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水平
对医护人员进行肠内营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 操作水平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建立规范操作流程
建立肠内营养操作的规范流程,包括营养液的配制、输注 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输注过程中的监测等,以确保操作的 规范性和安全性。
代谢性并发症
如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 等,可能与营养液的成分 、患者自身代谢能力等因 素有关。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患者个体 差异、护理质量、营养液配制等多个 因素而异,但总体来说,肠内营养并 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在合理的护理和操作下,大多数肠内 营养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CHAPTER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因长期卧床导致肠内营养 不足,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治疗方案
医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包括营养液的选择、输注速度和温度等。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认为持续24 h输 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 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 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Amstrang D 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 • • 上腹围测定:比基础>8-10 cm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概 述
• 相比肠外营养,肠内营养(EN)具有 安全、方便、并发症少、处理容易 的优点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一般分为5个方 面:胃肠道、代谢、 感染、机械以 及精神
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
• 恶心、呕吐:10%-20% • 腹泻:一般10%-20% • 腹胀、便秘
A B
恶心、呕吐:10%20%
A:与EN ① 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 ② 高渗液致肠道 B ① 乳糖性高渗 ② 乳糖被细菌分解——有机 酸 C
① 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 ② 脂肪吸收不 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 ① 热水袋 ② 热水瓶 ③ 加热器 E:营养不良—— 血浆白蛋白<30 g/L→肠水肿?肠萎缩? Guenter PA等(1991):24.3 g/L vs 27.5 g/L F ① 感染发热 ② 抗生素菌群失调 ③ 营 养液污染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 感染等
• Huang 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
PEG后造口处癌细胞接种
管腔堵塞、不通畅: •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 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 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
——Powell K等(1993)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腹胀、肠鸣音亢进
减慢营养液输注速度,给予促进 胃肠动力的药物,同时检查是否
存在肠梗阻或肠麻痹等情况。
代谢性并发症处理
高血糖
01
调整营养液中糖的比例和输注速度,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
疗,同时监测血糖变化。
低血糖
02
立即停止营养液输注,给予高糖食物或葡萄糖静脉注射,同时
监测血糖变化。
电解质紊乱
03
根据电解质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液中电解质成分和比例,必要
营养剂因素
营养剂类型
不同类型的营养剂成分和比例不同,可能影响患者的吸收和代谢, 从而引发并发症。
营养剂污染
营养剂在生产、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可能导致患者感染或 中毒。
营养剂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营养剂中的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 引发不良反应。
喂养管因素
喂养管位置不当
喂养管插入位置不准确或 移位,可能导致营养液误 入气管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喂养管堵塞
喂养管堵塞可能导致营养 液无法正常输注,影响患 者的营养摄入。
喂养管相关感染
长期留置喂养管可能导致 局部感染或引发全身感染。
其他因素
护理不当
如未定期清洁口腔、未定期更换 喂养管等,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
并发症。
监测不足
对患者肠内营养状况监测不足,可 能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患者不配合
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护理,如自行拔 出喂养管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 生。
WENKU DESIGN
患者因素
01
02
03
疾病状态
如糖尿病、克罗恩病等, 可能导致肠道吸收不良、 蠕动减慢等,从而影响肠 内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最新资料推荐------------------------------------------------------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1 机械性并发症 1.1 喂养管放置不当该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鼻胃或鼻十二指肠及空肠置管者,插管时误将喂养管置入气管、支气管内,严重者可穿破肺组织及脏层胸膜,引起气胸、血气胸、脓胸、气管胸膜瘘及肺出血。

一旦发现喂养管有误插,应立即将导管拔出,并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表现,及时作相应处理。

预防的方法是仔细操作,严格插管的操作程序和原则,鼻饲管(鼻肠或鼻胃管)放置后,抽吸、注气听诊或 X 线等证实导管尖端是否在消化道内。

1.2 鼻、咽及食管损伤鼻、咽不适或损伤主要是长期放置粗而硬质的喂养管,压迫鼻、咽部或食管壁,造成黏膜糜烂和坏死。

因此,插管时应选用质地软、口径细的聚氨酯和硅胶导管,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轻柔,遇有阻力应查明原因,不可冒然硬插。

亦可选用其他途径,如通过胃造口或空肠造口进行肠内营养。

1.3 喂养管堵塞喂养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是喂养管内径小,营养液粘稠,膳食残渣和粉碎不全的药片碎片黏附于管腔内或是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等。

预防的主要措施为每次输注或每输注 28 小时用 2050ml 清水冲洗,如发现阻力大随时冲洗。

选择合适口径的喂养管,应用营养泵持续匀速输注。

1/ 91.4 喂养管拔出困难长期使用硬质喂养管,喂养管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胃肠黏膜中,导致喂养管拔出困难。

可以选用其他途径,如改用胃造口或空肠造口方式。

空肠造瘘管与肠壁或腹壁脏层缝合结扎固定过紧也会造成喂养管拔除困难或阻力很大。

此时,可剪断造口管,使其远端由肠道排出。

1.5 喂养管移位和脱出喂养管固定不牢或长期置管、固定导管的缝线松脱及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严重呕吐均可导致喂养管脱出。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存在营养风险或者不良的患者,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1、肠内营养的途径1)鼻饲管鼻饲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短期进食障碍患者(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

鼻饲管经鼻腔植入导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

根据其位置不同,分为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空肠管。

鼻胃管喂养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患者,缺点是存在反流与误吸的危险。

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患者。

此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

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

聚氨酯或硅胶树脂制成的细芯导管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

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

置管操作可以在病患者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

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

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

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

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

2)经消化道造口管饲经消化道造口管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

适用于营养支持时间较长、消化道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或不耐受鼻饲管者。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最佳预防和处理方法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最佳预防和处理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处理。如 有疑虑或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代谢异常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 质紊乱等,可能与营养液 的成分、输注速度等有关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危害
影响患者康复
肠内营养是患者康复的重 要手段,并发症的出现可 能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 。
增加医疗费用
肠内营养并发症可能导致 患者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 和药物治疗,增加医疗费 用。
危及患者生命
严重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如严重的感染或代谢异常 ,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02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是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应结合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和耐受性,选择适合的肠内 营养制剂,避免选择不适合或质量不稳定的制剂。
详细描述
在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消化吸收功能 、能量需求以及是否存在特殊营养素需求。同时,应选择符 合国家标准的、有质量保证的肠内营养制剂,避免使用来源 不明或质量不可靠的产品。
0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腹泻的处理
腹泻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注意营养 液的配制和保存,保持喂养管道的清 洁和卫生。
腹泻的处理
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 度,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使用 止泻药物。
呕吐的处理
呕吐的预防
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度喂养,保持宝宝舒适的体位。
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
总结词
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是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定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堵 塞和残留物,保持管道清洁卫生。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方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见于胃肠道疾病、手术后及严重创伤等导致胃肠道功能受限的病人。

虽然肠内营养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本篇文档将介绍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腹泻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35%。

主要原因是肠内营养制剂中营养素成分过高或输注速度过快使肠道难以承受。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输注速度:减慢输注速度,增加输注时间,一般每日输注量不超过40毫升/小时。

•检查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营养素的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药物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止泻药物,如鸦片类药物、肠黏膜保护剂、吲哚美辛等。

2. 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由于肠内营养制剂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当肠道吸收不良时,易导致腹胀和肠鸣音增强等不适症状。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变肠内营养配方:调整配方中水分含量,使其不超过同等体积P 等渗液。

同时减少葡萄糖、聚合糖和胰岛素的含量。

•松弛剂:口服或肛内给药松弛剂,如甘油、甘露醇、硫酸镁等。

3. 营养过度营养过度是由于过分注入营养物质导致的。

表现为高血压、水潴留、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脂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逐渐调整肠内营养量:按病情和体重逐步增加肠内营养量。

注意不要一步到位输注高浓度肠内营养液。

•减少注射速度和持续时间:肠内营养应缓慢输注,一般不超过2-3小时以保证安全。

•调整配方中营养素含量:减少三酰甘油和葡萄糖酸盐的含量,并避免使用皂化的脂肪乳剂。

4. 电解质紊乱肠道内营养含有的电解质浓度较高,输注过多或过快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浓度异常。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监测电解质:在输注肠内营养前,要预测病人的各项电解质,盐酸等药物的需求量。

•肠内营养的浓度调整:以适当的方式,根据病人的血清电解质恢复情况和输注的肠内营养的标准,减少或增加肠内营养中电解质的含量。

肠内营养并发症

肠内营养并发症

VS
详细描述
针对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医护人 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喂养 的量和速度,保持适当的体位,同时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等。
案例三:老年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总结词
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主要包括营养不良 和电解质紊乱,需注意饮食调整和补充必要 的营养素。
详细描述
一旦发现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迹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减慢输注速度、调整肠内营养制剂 的配方、使用止吐药、抗炎药等。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帮助 患者克服肠内营养过程中的不适和困难。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总结词
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和肠道菌群失调,需注意饮食调节和适当的 运动。
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
总结词
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详细描述
输注肠内营养制剂时应控制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输注速度以及过冷或 过热的肠内营养液。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状况,逐渐调整输注速度和温度 ,以保持适当的营养供给。
定期监测和评估
总结词
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是预防和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关键。
肠内营养并发症
目录
• 肠内营养并发症概述 • 常见并发症 • 预防与处理措施 • 案例分析
01
肠内营养并发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肠内营养并发症是指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或不良反应, 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或治疗延误。
肠内营养并发症可分为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短期并发症包括喂 养不耐受、胃肠道并发症等,长期并发症包括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综述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综述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综述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直接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患者生理和代谢需求的一种方式。

肠内营养具有适应性好、减轻肠道萎缩、维持肠屏障功能以及减少感染等优点。

然而,肠内营养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肠道易激综合征、呕吐、腹泻、高胰岛素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1.肠道易激综合征:肠内营养引起的胃肠道刺激增加,可导致肠道过敏、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加以及肠道运动亢进等,从而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呕吐:可能是由于进食过快、肠道刺激过多、感染、异物阻塞等原因引起的。

3.腹泻:可以是由于肠道刺激、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的。

4.高胰岛素血症:肠内营养摄入过多时,肠道中的糖被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血糖过低,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

5.电解质紊乱:由于长期使用肠内营养,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异常,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针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护理:鼓励患者进食充足的蛋白质,增加饮食中的纤维,避免过度进食,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2.呕吐的护理:鼓励患者缓慢进食,避免进食过快,保持坐位或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处理肠道感染和异物阻塞。

3.腹泻的护理:规范肠内营养的输注速度,减少达奥维时机机会,及时处理肠道感染和菌群失调。

4.高胰岛素血症的护理:控制肠内营养的用量,减少糖分的摄入,及时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根据需要进行电解质的补充,鼓励患者适量饮水。

总结起来,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肠道刺激、感染、进食过快等。

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包括合理调整肠内营养的用量和速度、提供适当的饮食指导、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等。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 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 ② 高渗液致肠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 乳糖性高渗 ② 乳糖被细菌分解——有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 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 ② 脂肪吸收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中国人 ① 热水袋 ② 热水瓶 ③ 加热器
鼻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 鼻胃管>鼻空肠管
均速>推注
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pH、颗粒大小、渗透压高低、量的多少
病理改变:
肺不张
水肿、出血
炎症细胞浸润
气管粘膜脱落
肉芽肿形成
预防:
头抬高、半卧位、床倾斜30°
重力滴注/蠕动泵控制持续均匀输注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认为持续24 h输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Amstrang D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电解质、微量元素异常
高钾血症,如肾功能障碍时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微量元素镁、铜、锌缺乏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并存的肝胆病变 EN中的某些氨基酸在肝内代谢肝酶系统的激活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症的报告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磷
悲观感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Powell K等(1993):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副本ppt课件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副本ppt课件

危及患者生命
严重的肠内营养并发症, 如肠道感染、代谢紊乱等, 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02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肠内营养制剂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氨基酸 型、短肽型等。同时,应避免选择含有过敏原或不适宜患者体质的营养制剂。
在喂养过程中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误吸。同时,定期检查呼吸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同时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04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肠道菌群失调等肠内营 养并发症。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验
预防吸入性肺炎
在喂养时应保持适当的体位,避 免平躺或过度弯曲,以减少误吸 的风险。同时,定期检查胃管位
置,确保其位于正确位置。
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保持导管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 定期进行导管末端细菌培养,以预 防感染。
监测血糖和电解质
定期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及时 调整肠内营养液的配方和输注速度, 以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和电解质紊 乱等并发症。
低血糖
在喂养前适当进食,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肠内营养,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机械性并发症的护理
喂养管堵塞
定期使用温水冲洗喂养管,保持通畅。 如发生堵塞,可使用适当的溶解剂进行 疏通。
VS
喂养管移位或脱落
定期检查喂养管位置,确保其在正确位置 。同时,加强固定,避免喂养管脱落。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将含有充分营养成分的液体或半固体饮食直接注入胃肠道,以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评估患者适宜性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胃肠道功能、呕吐、腹泻、肠梗阻等消化道疾病史,以及是否存在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

只有在患者的肠道功能完整且具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后续护理工作。

二、准备和安装肠内营养导管1. 准备肠内营养导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导管,如胃管、空肠管或直肠导管。

确保导管的材质、尺寸和长度适合患者的肠道情况。

2. 消毒操作:在安装肠内营养导管前,护士需要确保双手已经彻底清洁,并进行消毒操作。

消毒时使用无菌消毒剂擦拭导管接口,以保证术前环境洁净。

3. 安装导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插入方法。

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需要提醒患者保持体位稳定,避免活动。

如果需要,可以辅助导管插入,但要注意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确保导管安装的顺利进行。

三、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 营养液配制:根据患者的需求,准备合适含有充足营养成分的肠内营养液。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疾病情况,确定营养液配制的浓度、容量和输注速度等参数。

2. 输注营养液:将准备好的肠内营养液通过肠内营养导管输注给患者。

在输注过程中,护士需要检查导管通畅性,确保液体能够无阻塞地进入患者的胃肠道。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监测和维护导管:护士应定期检查肠内营养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在正确的位置,避免移位或堵塞。

此外,还需要定期更换导管贴固定的胶布,保持导管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四、观察和记录护士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输注液体的量、速度、输注时间、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营养物质的耗损情况等。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背景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是保证重症患者营养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肠内营养补给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特制定了以下专家共识,旨在防护并控制常见的并发症。

共识内容1. 选择合适的患者: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适应症包括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手术后、肠瘘、胃肠道短暂功能丧失等。

在进行肠内营养补给前,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 营养支持团队的合理组成:肠内营养补给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和监护。

该团队应包括医生、护士、临床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

3. 严格的操作规程:肠内营养补给的操作规程应明确、详细,并得到全体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熟练掌握。

包括肠内营养补给的准备、注入、监测等环节,都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 营养补给的监测和评估:在进行肠内营养补给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补给的方案。

5.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肠内营养补给并发症包括感染、胃肠道不适、电解质紊乱等。

为了预防并控制这些并发症,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6. 患者家属的指导和支持:患者家属在患者肠内营养补给过程中的参与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应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教育,使其了解肠内营养补给的目的、操作要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结论本专家共识提供了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的指导原则。

通过合理的患者选择、专业的营养支持团队、严格的操作规程、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患者家属的指导和支持,可以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旨在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 5.11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软化灶,右侧基 底节区脑出血 • 5.14复查头颅CT未见血肿增加 • 6.3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吸收,周围可见水肿, 右侧侧脑室仍有受压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 血生化:
日期 项目
5.11
702.0u/L
5.12 691.0u/L 303.0u/L 24.0u/L
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神经内科
马启平
教学目标
1.掌握球麻痹的定义及真假球麻痹的区别 2.掌握吞咽障碍的分级的判断方法 3.掌握如何指导病人安全进食 4.掌握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5.掌握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病史汇报
• 患者,刁昆明,男,59岁,住院号201313531, 系“突发左侧肢体活动无力2小时余”于 2013.5.11入院。 • 患者入科体格检查:T:36.5℃ P:75次/分 R: 20次/分 BP:152/112mmHg • 神志嗜睡,混合性失语,额纹对称,双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位置向右 凝视。左侧鼻唇沟对称,伸舌不合作。四肢肌力 检查欠合作,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3级, 左侧肢体肌张力低,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
二、经口进食的护理:
4.饮水时要用小勺,避免使用
吸管或大口饮水;
5.病人感觉咽部有残留食物,
可做点头式吞咽空吞咽动作。
三、误吸的护理干预:
1.每次进食前检查口腔是否清洁,必要时吸痰,餐 后口腔护理或漱口; 2.发生误吸,病人应取健侧卧位,及时吸痰; 3.睡眠中,应养成头部稍高侧卧位睡姿,利于口腔 分泌物流出; 4.加强健康教育; 5.制作专科特色的宣传资料画面。
正常的吞咽过程可分为三期
口腔期:由口腔至咽入口处,为随意运动 咽期:由口咽至食管入口处,为反射运动 食管期:由食管入口至胃,为蠕动运动
以上任意一个期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吞咽功能
吞咽生理过程
AB:口阶段,CD:咽阶段,E:食管阶段
吞咽功能评定---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于坐位时饮30ml温水,观察全部饮完的状态及时间。
病史汇报
• 2013.5.11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软化灶,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 既往史:2006年因脑出血遗留有右侧肢体无力 及言语障碍。 有高血压病病史多年,自服尼福达降血压药物, 血压监测不详。 • 初步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遗症。
病史汇报
1级:可一口喝完,不超过5秒的时间,无呛咳、停顿 2级:可一口喝完,但超过5秒的时间;或是分两次喝完,无呛咳、停顿
3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5级:常发生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1级为正常;2级为可疑有吞咽障碍;3级及以上则确定有吞 咽障碍。
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吞咽时食物误 入气道,称为——
8.96
8.13
6.18
79.7
76.2
73
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 5.11提出:潜在并发症—脑疝/再出血 潜在并发症—应激性溃疡 意识障碍 吞咽障碍 有受伤的危险 躯体移动障碍 生活自理缺陷
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5.13提出:体温升高 管道滑脱的危险
概述
定义: 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麻 痹导致的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称之为球麻痹或延 髓麻痹。(延髓又叫延髓球,所以,把延髓麻痹 称为球麻痹),通常把延髓病变所致者称真性球 麻痹,大脑等病变所致者称假性球麻痹。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 酶
363.0u/L 26.0u/L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血常规:
日期
项目
5.14 5.17
5.20
5.30
11.23 11.24 10.66 8.46 白细胞 (10×10*9/L) 中性粒细胞绝 9.22 对值 (10×10*9/L) 中性粒细胞百 82.1 分比(%)
误吸
• 定义:是指进食到口咽部的食物或反流的胃内 容物不能及时咽下或吐出而误入气管内、吸入 肺部。有研究表明,卒中后误吸的发生率为 50.7%。 • 误吸程度评估: 。 I 指偶有误吸; 。 II 指对液体有误吸; 。 Ⅲ 指进食即有误吸,间歇发生肺炎,低氧血 症; 。 IV 指对食物,自身分泌物均有误吸,并危及 生命,有急慢性肺炎,低氧血症。
强哭强笑
舌肌纤维及萎缩 咽、吸、掌颌反射
(—)
(+) (—)
(+)
(—),舌肌不能从一侧伸 向另一侧 亢进
下颌反射
锥体束征 排尿障碍 脑电图
无变化
多无 无 无异常
多有
多有 多有 可有弥漫性异常
吞咽障碍
•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由口腔到胃的过程; • 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人群。吞 咽障碍除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全身营养 不良外,还可引起呛咳,误吸,发生肺部感染; • 是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口食物要分 几次 才能咽下,或吞咽时引起咳嗽,或是咽喉部有异物 感等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晰。
• 入院时护理评估: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20分 皮肤完整性评估:15分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7分 洼田饮水试验:5级
病史汇报
• 治疗:5.11入科后医嘱下病重,给予甘露醇脱水 减轻脑水肿,醒脑静醒脑,兰索拉唑预防应激性 溃疡,补液等对症处理。
病史汇报
• 患者于5.11 22:49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每 次持续约1分钟,能自行缓解,考虑为继发性癫 痫,予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 • 由于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于5.13置入胃管 • 5.13患者出现发热,最高达38.2℃,并伴有咳嗽 咳痰,为白色黏痰,量少,考虑肺部感染,医嘱 于5.14加用舒普深抗感染。5.18患者咳嗽咳痰明 显好转。至5.21患者基本已无发热及咳嗽咳痰症 状。
吞咽训练的目的
增强用口进食的 能力及安全性 减少鼻饲机会 增强营养 增加进食乐趣 增强康复信心 增加进食乐趣 增强康复信心
1.基础训练
2.吞咽训练
• 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 喉部可上抬患者 先嘱干吞咽数个, 再指导患者吞咽时舌抵硬腭,屏住呼 吸,将甲状软骨抬起数秒。
喉上抬无力患者 按摩患者颈部,轻 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以促进吞咽.
2. 吞咽训练
• 咽部冷刺激 用棉棒蘸少许冰水,轻轻 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 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 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强 化吞咽反射。
3.进食训练
(1) 进食体位 • 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颈部稍向前 弯曲。
• 半坐位:30-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 以枕垫起。
3.进食训练
并发症的处理
其他并发症 长期使用硬质喂养管可压迫鼻、食管和括约肌等部 位,引起炎症或不适,压迫耳咽管或鼻窦开口可导致 中耳炎或副鼻窦炎,宜选用细软的喂养管,有助于避 免上述的并发症。长期应用肠内营养剂可导致凝血酶 原作用时间延长,可给予维生素K预防。
吞咽训练方法
1.基础训练
2. 吞咽训练
3. 进食训练
健康指导
合理饮食,生活规律 积极康复锻炼
病史汇报
• 患者于5.29神志转清,且能进少许糊状食物。查 体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发 射灵敏。四肢肌力检查欠合作,右侧肢体肌张力 增高,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张力低,肌力4级, 双侧巴氏征(+)。 • 6.3予拔除胃管,患者进食糊状饮食量尚可,无呛 咳。
病史汇报
• 患者于6.5出院,出院时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 4级,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 常,双侧巴氏征(+)。洼田饮水实验Ⅲ级,仍 存在饮水呛咳。给予出院指导。
并发症的处理
腹泻和便秘 这是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少数病人甚至因 为腹泻而被迫停用管饲,严重者出现脱水、发热、 电解质紊乱、肾衰甚至死亡。 便秘通常与营养液中膳食纤维含量过低有关, 适量添加能够改善。
并发症的处理
血糖紊乱 长期行肠内营养,机体对其产生依赖,突然停 用可导致低血糖,应缓慢停止。糖尿病和其他 胰腺疾病病人应用普通肠内营养可导致高血糖, 应改用低糖饮食,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并密切监测
(2) 食物 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 误咽的胶冻样食物,如果冻、香蕉、 蛋羹、豆腐等。
(3) 食具 开始选择小而浅的勺子
3.进食训练
(4) 每次进食前:先用冰棉棒刺 激诱发吞咽动作,确定有吞咽功 能后才开始进食。 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 根以利于吞咽。
3. 进食训练
(5) 在训练中防止食物残留造成误咽, 吞咽和空吞咽交互进行。
四、不配合病人的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交流可使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
2.鼓励患者互相交流,鼓励与家属一起讨论患者的
训练计划,预期目标和注意事项;
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进行SAS,SDS评分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应对。
五、鼻饲病人的护理:
1. 插管前进行评估,洼田评分Ⅲ~Ⅳ级予插管,插 管时机提前,减少呛咳,误吸; 2. 3. 4. 置管深度增加至55~70cm; 带管三周,进行基础训练及初步摄食训练; 带管进行训练后,若吞咽顺利,4~5周拔除;
误吸
当病人吸入少量误吸物时,人体正 常的肺部防御机制将会尽量清除或 减少这些误吸物,但多数情况下, 误吸物不能被完全有效的清除而存 于肺内,导致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 症,甚至发展为肺损伤,并发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从而延长病人住 院时间,增加危重症病人的死亡率。
一、吞咽障碍的护理:
1.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原发脑血管疾病; 2.注意药物对患者的影响; 3.医护合作完善各种评分;
4.辅助针灸等治疗;
5.增加面部、舌肌运动;咽部冷刺激和空咽运动;强
化咳嗽;模拟吞咽训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