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
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还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小学生必学的古诗词常见典故。
一、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中,一个学者看到一匹白马,却说它不是马。
他的理由是:白马是有色的,而马是无色的,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观察和判断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客观的分析和思考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黄粱一梦黄粱一梦是《列子》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中,一个人梦见自己成了一个国王,过上了富贵的生活,但当他醒来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境而已。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三、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史记》中的一个典故。
故事中,勾践被吴国囚禁,他卧在薪上,尝过苦胆,发誓要报仇雪恨。
后来,勾践成功解放吴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只有经历了磨难和苦难,才能够取得成功。
四、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是《诗经》中的一句诗。
这句诗形容了学问的广泛传播和人才的辈出。
桃李是植物的名字,用来比喻学问的传播,满天下则表示遍布全国。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问应该广泛传播,人才应该辈出,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飞黄腾达飞黄腾达是《左传》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形容一个人一夜之间变得富有和权势,就像坐在飞黄之上一样。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时候机遇会让一个人一夜之间改变命运,但是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努力。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常见典故,中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典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古诗词中常常使用了很多典故,这些典故通常是取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典故及其来源。
1. 《荀子》中的“望梅止渴”典故,指的是荀子与荀况的故事。
荀子曾经外出求学,途中非常冷饥渴,看到一片梅树,想起家乡的梅花,不由得感到温暖,不再感到饥渴。
于是他在后来用“望梅止渴”来比喻心中的期望可以减轻痛苦。
2. 《乐府诗集》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典故,取自白居易的《白日依山尽》,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用于描绘诗人的情感。
3. 《楚辞》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典故,取自屈原的《离骚》,写诗人被困於楚宫,独自饮酒,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西游记》中的“打狗看主人”典故,指的是孙悟空为了取经路上与狮驼国的国王争吵,被国王指使的猛犬追赶,孙悟空迅速捏碎狗王的骨头,让其他狗不敢再追赶,以显示自己的威严。
5.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典故,指的是孔子的言论,表达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6. 《红楼梦》中的“草船借箭”典故,指的是贾琏借助一片青草做成的船,成功将箭矢运到内城,充实了守城人的弩箭。
这个典故用于比喻巧妙解决困境的方法。
7. 《山海经》中的“鸟为心,人为身”,典故来自于《北山经》述评篇,比喻人和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密切。
8. 《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典故,指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是古代厨师,他对待牛肉的剖解非常娴熟,用于比喻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9. 《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典故,指的是宋玉的《风》的前引,用于形容人必须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
10. 《李白集》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典故,取自李白的《滕王阁序》,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风云。
这些典故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和理解古诗词时,了解典故的背景和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中考语文必须要掌握的24个古诗词典故
中考语文必须要掌握的24个古诗词典故《指导意见》指出:诗歌阅读,要引导学生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指导朗读诵读,使学生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其中“疏通字词典故”是作为诗歌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古诗词阅读必须掌握的考点。
因此,小编收集了部编本初中语文的24个古诗词典故。
古诗词典故1.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典故】铜雀:即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初中古诗词中常见文学典故全汇总!
初中古诗词中常见文学典故全汇总!1、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典故】铜雀:即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相传刘备曾在荆州遭敌将追杀,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霹雳:指雷声,此处比喻射箭时的弓弦声。
语出《北史·长孙晟传》:“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
”5、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导读投笔、长亭、鸿雁、阳关……我们在朗诵古诗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些典故,古人用典,不仅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炼,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在我们所学的课本中,也涉及到了很多很有名且有趣的文学典故,你能说出几个呢?今天王老师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中语文教材里的24个诗词典故~【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东篱”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人有远大志向。
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名将,掌管的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长亭】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投笔】《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掷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庭,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又称为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豆蔻】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古诗词中的典故
古诗词中的典故:参考示例:1.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后代指读书人。
诗人常常借此表达自己对知识分子的敬仰或是对学问的向往。
2.黍离:语出《诗经•黍离》,原指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此典故,往往是为了抒发对家国兴衰的感慨。
3.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后指书信。
诗人在诗中提及尺素,多是为了表达远隔千里的思念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4.东山高卧:源于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的故事,后指隐居。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此典故,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对官场的不满。
5.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诗人在诗中提及杜康,多是为了借酒消愁或抒发豪情。
6.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诗人在诗中提及东篱,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隐逸之士的赞美。
7.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源于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的故事。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诗人在寒食节时,常常借这个典故表达哀思或对先人的怀念。
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指弃文就武,建功立业。
诗人在诗中提及投笔,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或对功业的渴望。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即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勋和思念故乡的复杂情怀。
垂钓
路长
日暮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吾日暮途远”之语。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暮,隐括《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分析: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九万
里风
鹏正举
九万里风鹏正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
注:典故,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类,有时也可两者兼而有之。
典故
诗/词句
典故及思想感情
萧关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援引汉代在萧关发生战争的
故事。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都护的赞叹和对前方战事的关心。
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燕然”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借指战争的最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
《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一往无前的精神。
闻笛赋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
古代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往往是通过作品中的典故来表达特定的意境或传递作者的思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中的人物典故:
1. 孟母三迁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
这个典故常被引用来表达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付出。
2. 阿房宫
《离骚》中所描绘的阿房宫是战国时期秦始皇的宫殿,作为一种象征,它通常用来描写壮丽的建筑和豪华的场景。
3. 杨贵妃
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美貌和不凡的才艺使得她成为了文人们吟咏的对象,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
4. 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以婉约清新、深情浪漫为特点,他的人物形象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成为人们推崇的文化符号。
5. 李白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奔放豪迈的浪漫情怀。
李白本人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典故,通过对这些典故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典故】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①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
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1.《庐山谣》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即使在遥远的海天之外,也能和知己一样亲密相处。
2.《登高》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是说在异乡思念故乡。
3.《钗头凤》中的“不是因为富,才能够买得起情敌;不是因为贵,才能够有情人”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意思是说真正的英雄并非富贵而是品德高尚。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登临送目望长安,古楼阁,高于紫霄。
列峰如玉削秀峰,迥若练塔接青霄。
赵嫣红酥手,偏得人欢喜,装束咸阳来看花。
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登高远望景象壮观,惟有仙境才有此等乐趣。
5.《离骚》中的“海角天涯,念卿不忘”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左传·僖公十四年》中的“天下非一人之心,而念一人之心,则虽海角天涯,亦可相见矣”,意思是说有了彼此的心相连,虽然距离遥远,也能同心同德。
6.《敕勒歌》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长江之波澜。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思是说岁月如梭,不知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7.《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典故8.《从军行》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典故这句话的典故来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思是说追求进取就像攀登高山,顶峰上有新的境界。
9.《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典故10.《行路难》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典故。
部编本初中语文的24个古诗词典故
部编本初中语文的24个古诗词典故部编本初中语文的24个古诗词典故。
1.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典故】铜雀:即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相传刘备曾在荆州遭敌将追杀,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霹雳:指雷声,此处比喻射箭时的弓弦声。
语出《北史·长孙晟传》:“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
”5.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精]人教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古诗词的典故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
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垂钓碧溪: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
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铜雀: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
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哎呀呀,咱来说说初中古诗词里那些有意思的典故吧!
就说“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诗,这里面就有个超有趣的典故呢!庄
生梦蝶啊,那可是把梦境和现实都给搞混啦!你想想看,咱有时候做
梦是不是也感觉特别真实呀?就好像自己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似的。
这不就跟庄生一样嘛!(就像有时候我做梦自己会飞,醒来还觉得好
神奇呢!)
还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面提到了赤壁之战
和周瑜呢!周郎多厉害呀,凭借东风就打了大胜仗。
这就好像咱在困
难面前,突然有了个好机会,一下子就把难题给解决了!(就好比考
试的时候突然灵感爆发,难题都迎刃而解啦!)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也有典故哦!烂柯人的故
事多神奇呀,一个人去砍柴,结果回来世上都过了好多年了。
这时间
过得可真是快得吓人呀!(就像有时候我们觉得没过多长时间,结果
一看日历,哎呀,都过去好久啦!)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可是传说中传递消息的
神鸟呢!就像我们现在有手机可以随时联系朋友一样,青鸟就是那时
候的“通讯工具”呀!(比如说我想给好朋友带个话,要是有青鸟就方
便多啦!)
初中古诗词里的典故真的是好多好多呀,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这些典故让古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读这些古诗词,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和那些诗人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真的是太有意思啦!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好好去了解这些典故,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美呀!。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用典故梳理
[情感]抒发了词人决心杀敌卫国 的思想感情。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载:
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
垓(gā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夜
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
13
《满 四面歌残 江红》终破楚
里是作者自喻。
看孙郎。 [情感]表现词人打猎时英勇的形象和壮
《江城 11 子·密州出
猎》
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遣冯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 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 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
持节云中, 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尚,复为云中
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
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8
上《 天 初见酬扬逢赠乐州席》烂怀吟赋乡柯旧闻,翻人空笛到似。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感之情。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fǎng) 《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 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
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以及胸怀 大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垂钓碧溪: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
闲来垂 钓碧溪
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 商。
上,忽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
《行路 复乘舟 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7 难(其 梦日边。 [情感]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
家万里, 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
燕然未勒 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
中高考初高中生最常见的十四个古诗词文言文中的典故
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4、凌波微步: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
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
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
(典见曹植《洛神赋》)。
5、破镜重圆: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
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初中古诗词用典
初中古诗词用典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半卷红旗临易水①,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
【典故】:
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
战国时荆轲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慷慨赴敌。
(7)报君黄金台②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
【典故】: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杜牧)
【典故】: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歌词极其绮艳轻荡。
当年隋兵陈师江北,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陈皇帝陈叔宝依旧沉溺声色,终于被俘亡国。
因此,《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击的是只顾个人肆情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