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筛选及杂菌
杀灭水产病源菌的放线菌筛选及放治试验
杀灭水产病源菌的放线菌筛选及放治试验从海洋或淡水体的污泥中分离水生放线菌,以鳗弧菌和肠型点状气单孢菌,这两种典型病害菌为指示菌,筛选杀菌放线菌,并初步鉴定。
1.指示菌:鳗弧菌和肠型点状气单孢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室保存种2.放线菌株分离纯化:从不同地区海洋或淡水体的污泥样品,取3g加入30mL无菌去离子水中,震荡20-30min,梯度稀释至10-2、10-3、10-4 ,涂布于高氏1号平板(培养基中加入0.0075℅重铬酸钾,抑制细菌和真菌),28℃培养7d.挑不同形态的单菌落到高氏1号斜面培养,将菌落在平板上反复划线纯化得纯培养物,4℃冰箱保存。
分离出86株淡水放线菌和77株海洋放线菌。
3.放线菌株的筛选:3.1初筛:将纯化菌株接种于改良黄豆粉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8d.用无菌钻孔器打成5mm的琼脂块。
取指示菌0.1ml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挑取打好的放线菌琼脂块反贴到已涂指示菌的平板上,鳗弧菌和肠型点状气单孢菌在28℃培养,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7℃培养24h,进行抑菌圈的观察和测量。
琼脂扩散法抑菌试验表明:19株淡水放线菌具有抑菌活性,32株海洋放线菌具有活性,故海洋放线菌产生抗菌物质比例高。
对初筛活性强的7株海洋和3株淡水放线菌加入复筛。
3.2复筛:有较强抗菌能力的放线菌接种于改良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28℃140r/min培养8d,取指示菌0.05ml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用无菌打孔器在培养基上打孔,取放线菌培养液0.05ml注入孔中,培养24h,进行抑菌圈的观察和测量。
获得较好的海洋放线菌4株,淡水放线菌2株,其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六株放线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抑菌圈直径) mm鳗弧菌肠型点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菌株产气单胞菌萄球菌1 18 17 15.5 19.52 18 18 16 183 15 15 16 184 10 8 -(无抗) 165 13 14 - 14.56 15 15 - 184.六株放线菌的初步鉴定:4.1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分别接种于高氏1号培养基上,插片,28℃培养3 7 15 30d,取出插片,观察气生菌丝(包括颜色,是否产色素)基内菌丝(包括颜色,是否产色素)是否产生横隔断裂等特征,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取成熟期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放线菌样本的收集: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土壤、植物、水体等样本,也可以从实验室中保存的菌种库中选取菌种作为筛选对象。
2.放线菌的分离:将收集到的样本通过稀释涂布、均匀涂布等方法进行分离。
将分离出的放线菌菌落定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利用差异营养需求、抗生素抑制等原理,筛选出纯培养基。
3.放线菌培养:将分离出的纯净菌株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可以用于代谢产物的筛选,固体培养主要用于菌株保存和鉴定。
4.代谢产物的筛选:通过对放线菌培养液或菌体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生物测定法、波谱分析法等。
其中,生物测定法是通过对目标活性的生物测定,如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等,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5.进一步筛选与优化:在获得具有初步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后,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筛选与优化。
可以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如培养基、温度、pH值等)、发酵工艺等方式提高活性代谢产物的产量和纯度。
6.结构鉴定:对优选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通常使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波谱技术进行分析。
结构鉴定有助于揭示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7.生产量扩大与优化:当获得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放线菌菌株和代谢产物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以提高产量。
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发酵工艺、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以提高产量和纯度。
综上所述,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包括放线菌样本的收集、放线菌的分离、放线菌培养、代谢产物的筛选、进一步筛选与优化、结构鉴定和生产量扩大与优化。
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放线菌菌株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并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的分离
三种菌生长所需营养、环境条件、生长因子不同,可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细菌肉膏蛋白胨放线菌高氏1号酵母菌马丁加入青霉素可分离得到酵母菌,霉菌豆芽汁马丁培养基(用于真菌的检测)葡萄糖 1g蛋白胨 0.5gKH2PO4·3H2O 0.1gMgSO4·7H2O 0.05g0.1%孟加拉红溶液 0.33ml琼脂 1.5~2g蒸馏水 100ml自然pH2%去氧胆酸钠溶液 2ml(预先灭菌,临用前加入)链霉素溶液(10 000 u/ml) 0.33ml(临用前加入)改良马丁培养基蛋白胨 5g酵母浸出粉 2g葡萄糖 20g磷酸氢二钾 1.0g硫酸镁 0.5g蒸馏水 1000mlpH 值 6. 4 ± 0 . 2高氏1号(培养放线菌)可溶性淀粉 20gKNO3 1gK2HPO4 0.5gMgSO4·7H2O 0.5gNaCl 0.5gFeSO4·7H2O 0.01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7.4-7.6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依次逐一溶化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到1000ml,调pH,121℃灭菌20min。
察氏培养基(青霉、曲霉鉴定及保存菌种用。
)成分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MgSO4·7H2O) 0.5g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制法加热溶解,分装后121℃灭菌20min。
克氏柠檬酸盐培养基成分柠檬酸钠 3g葡萄糖 0.2g酵母浸膏 0.5g单盐酸半胱氨酸 0.1g磷酸二氢钾 1g氯化钠 5g0.2%酚红溶液 6mL琼脂 15g蒸馏水 1000mL制法加热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放成斜面。
试验方法用琼脂培养物接种整个斜面,在36±1℃培养7d,每天观察结果。
阳性者培养基变为红色。
豆芽汁液体培养基豆芽汁 1000mL磷酸氢二铵 1gKCl 0.2gMgSO4.7H2O 0.2g琼脂 20g6.4pH 6.2~制法:将以上成分加入到蒸馏水中,加热使完全溶解,调pH,分装于三角瓶中,0.04%的溴甲酚紫酒精溶液(黄色5.2-6.8紫色)作为指示剂,115℃灭菌20min。
放线菌的筛选
• 2.3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性测定 选择初筛拮抗效果较好的放线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 利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菌株 • 发酵滤液对不同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1)发酵滤液的制备 将孢子浓度为108个/mL的放线菌接种到液体发酵培 养基中,于28℃,200 rpm/min摇床中恒温培养,5 d 后取发酵液于4500 rpm/min条件下离8min,上清液经 微孔滤膜过滤,得发酵滤液。 (2)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滤液的拮抗作用 取1mL发酵滤液与9mL融化的PDA培养基充分混匀, 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带药平板。待培养基凝固后, 在板中央接入一直径为7 mm的病原菌菌饼(带有菌丝 的一面贴在培养基表面),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加 1mL蒸馏水的PDA平板为对照。培养5d后,十字交叉 法测量供试病原菌菌落直径,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抑制 率
• 1.4 主要仪器 BCD-265冰箱 FA2004N电子天平 pH S-3C酸度计 TGL-16G型高速台式离心机 YXQ-L31-400蒸汽灭菌锅 GRP-905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DL-CJ-2N高性能无菌实验台 HZQ-Q全温振荡器 QL-901旋涡混合器
• 2.方法 • 2.1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 (1)土样的预处理 将采集到的土样自然风干,按1:10的比 例加入碳酸钙,28℃培养箱内放置5-7d。 • (2)土壤悬浮液的制备 研钵研磨预处理的土壤样品至颗粒均匀。 称取1g土样加入装有l0mL无菌水的试管中, 充分震荡10min,制成浓度为10-1的土壤稀 释液。吸取1mL上清液,加到装有9mL无菌 水的试管中震荡成10-2的稀释液。依照同种 方法制备浓度分别为10-3、10-4、10-5的土 壤稀释液。
• (3)管碟法测定滤液的拮抗作用 培养好的病原菌制成一定浓度的菌悬 液,与适量PDA培养基充分混匀,倒入 无菌培养皿内制成带菌平板。待培养基 凝固后,在板的中央放置1个牛津杯,加 入0.2mL发酵滤液,每个处理重复3次。 以加蒸馏水的PDA平板为对照。置28℃ 恒温箱中培养,5 d后利用十字交叉法测 量抑菌圈直径。 结合初筛及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拮 抗试验,确定目的菌株。
四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四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科0701班摘要:本实验介绍了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阐述了其分离和培养过程。
观察和比较分离出来的细菌以及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菌落特征,通过染色法对各类细菌进行鉴定。
将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几种不同微生物,分别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于35 ℃培养24 h、48 h后,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
该研究对混合感染时不同培养基的组合与使用,病原微生物的准确分离与鉴定,以及临床细菌日常检验工作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菌落,分离,培养,鉴定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s introduced, mould, bacteria, actinomyces commonly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edium yeast, and expounds its separa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Observe and compare the isolated bacteria and actinomyces, yeast and mould colony feature, dyeing method for all kinds of bacteria by identification.Isolated from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several different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media, vaccinations in 35 ° c h, 48 h training and observed after its growth record.The study of mixed infec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edia,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ccurate and separating, and clinical bacteria daily inspection work has certain directive significance.Keywords:Microbes, Bacteria, Isolation, Culture, Identification引言为了深入了解常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或筛选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各培养基的特殊作用,从而给院内感染监测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选择利用各培养基及其组合时提供有益参考,我们把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几种微生物分别接种于常用培养基上,对比研究了它们的不同生长特点。
放线菌的选择分离培养
3,培养
平板倒置于 28℃培养箱中培养7天,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菌落特征.
�
1 ,取样
三 ,操作步骤
2, 制备土壤稀释液
3, 倾注平板
4,培养
四,实验操作内容
每组所需材料:
土样,装有无菌水和少量玻璃珠的三角瓶1瓶,9ml无菌水两支, 1或2ml移 液管2支,2副培养皿,60ml高氏1号培养基1瓶.
实验步骤
1,制备土壤稀释液 取土样0.5g,土样热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和少量玻璃珠的三角瓶中, 室温下手摇振荡10分钟,静止5分钟,用移液管取上清液1ml(10-2)加入到9ml 无菌水稀释到10-3,同样操作稀释到10-4.注意回收玻璃珠.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0-2原液和10-4稀释液各0.5ml于标志稀释倍数的平板上 ( 10-2原液1个平行, 10-4稀释液1个平行).
二,平板分离法
A 平板划线分离法 B 倾注平板法 C 稀释涂布平板法
1)放线菌分离常用基础培养基 2)选择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的设计
如:高氏一号琼脂;精氨酸-甘油琼脂;葡萄糖-天冬酰胺琼脂.
a,为抑制细菌及霉菌的生长,可加入链霉素(抑制细菌)和制霉素等. b,加入重铬酸钾可同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放线菌生长无抑制作用 .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生命科学导论"实验
放线菌的选择分离培养
一,放线菌的选择分离培养
1 ,目的要求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放线菌,初步掌握微生物的土壤中放线菌最丰富,品种齐全.从堆肥或过热的材料中如干草或蔗渣 中可分离到大量的嗜热放线菌,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分离到嗜碱性的和 嗜酸性的菌种.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而链霉菌以外的其他放线 菌,如小单孢菌,游动放线菌,诺卡氏菌等,它们是生物活性物质重要 的产生菌.但往往由于样品中稀有放线菌的数量太少,常规的分离方法 很难得到. 对样品进行风干,干热处理,培养基添加重铬酸钾的方法减少细菌和真 菌的数量;用干热和苯酚处理减少链霉菌数量的方法,可以分离得到更 多种类的放线菌.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放线菌介于细菌和丝状真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腐生型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放线菌突出特性产生抗菌素,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以土壤最多,常存在肥土农田土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
1.拮抗放线菌的筛选方法:1.1平板划线法:待测菌株与检测病原菌通用培养基制成平板,在平板中央划线接种待测菌株,28-30℃ 3-5d,将病原菌垂直方向划线于待测菌生长线的两侧,不能与待测菌相连,在37℃ 24h取出观察。
如果待测菌株对病原菌有抑制活性,病原菌靠近待测菌的一端生长会受到待测菌抑制产生抑菌带。
可根据抑菌带的长短来判断待测菌活性强弱。
选择抑制活性强的复筛。
1.2抑菌圈法或十字交叉法:常用的初筛方法将待测菌接种于平板,长出成熟菌落后,用打孔器将供试病原菌苔打成直径5-6mm小菌块,并将其移入到病原菌平板培养基中,将待测菌与病原菌呈十字交叉排列,即病原菌在中央,待测菌置于病原菌的四周,培养3-4d。
若有抑菌活性在待测菌周围形成一个没有生长病原菌抑菌圈。
若菌块厚度大小一致的,抑菌圈的大小可直观反应待测菌抑菌活性的强弱。
1.3纸片法或生长速率法:主要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即将相同灭菌后的圆形滤纸片放于待测发酵液中,取出并黏贴在接种有病原菌的平板培养基,培养后观察有无抑菌圈或抑菌圈的大小。
2.放线菌分离与筛选.2.1培养基;2.1.1改良高1号:可溶性淀粉20g/L KH2PO40.5g/L NaC10.5g/L MgSO40.2-0.5g/L KNO3 1g/L FeSO40.01g/L 重铬酸钾(3%)3.3mL/L PH7.2-7.4(分离保存用)每100ml培养基加入1ml0.1℅的FeSO4溶液。
2.1.2淀粉培养基和秸秆腐解物培养基2.1.3拮抗试验培养基:高1号牛蛋 PDA改良培养基加3g牛肉膏2.2抑菌剂的选择:有效降低细菌真菌的数量,细菌扩散真菌蔓延速度迅速。
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
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分离放线菌实验报告一、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环境中的细菌,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和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能力。
为了研究放线菌的多样性和潜在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从土壤样品中分离放线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初步评估。
二、材料与方法1. 样品采集:从不同地点的土壤中采集样品,保持样品的新鲜度和原生态。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稀释,以获得适合分离放线菌的浓度。
3. 分离放线菌:将样品分别涂布在含有富集放线菌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孵育。
4. 鉴定放线菌:观察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形态和颜色等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5. 鉴定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
使用生化试剂和生理特性测试进一步鉴定放线菌的代谢能力和特性。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培养和鉴定,我们成功地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多个放线菌菌株。
根据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的观察,我们初步将这些菌株归类为链霉菌属、链霉菌属和新链霉菌属等。
进一步的鉴定工作表明,这些放线菌菌株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和特性。
其中一些菌株显示出产生抗生素的能力,这对于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具有潜在意义。
另外,一些菌株还表现出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这可能与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有关。
通过对放线菌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然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这些放线菌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四、结论本实验成功地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多个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评估。
这些放线菌菌株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和特性,包括抗生素产生和重金属耐受性等。
这些发现为放线菌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药物提供了潜在的资源。
然而,本实验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放线菌的多样性和潜力。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放线菌资源,为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放线菌生长的培养基,常用的包括土壤提取物富集培养基、葡萄糖琼脂糖培养基、镜菌素琼脂糖培养基等。
2. 取样:在选择好的采样地点,使用消毒的工具(如消毒棉签或无菌铲子)采集土壤样品。
注意避免土壤样品的污染。
3. 预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放入无菌研钵中,加入合适的无菌生理盐水或者缓冲液,悬浮土壤样品,使放线菌被更好地释放出来。
可以对土壤样品进行稀释处理,以降低微生物密度。
4. 稀释平板法:将预处理好的土壤样品用无菌移液管分别
在培养基平板上均匀涂布。
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孵育时间一般为3-4周。
在培养箱内,放线菌会产生菌落
形成。
5. 单菌分离:在培养箱内观察到单个的放线菌菌落后,使
用消毒的工具将其分离到新的培养基上,形成纯种菌落。
这一步可以采用传统的传代分离法或微量分离法。
6. 纯种菌株保存:将得到的纯种菌株存储在适当的冻存管中,通过冻存进行长期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步骤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的原则,避免样品或培养基的污染,以保证得到纯种的
放线菌菌株。
放线菌的筛选-分子
放线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姓名:王国兴学号:xs139003放线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存在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种类繁多,代谢途径多样,是一类用途广泛的生物资源。
在已经发现的抗生素中,有80%的抗生素来自于放线菌,因而放线菌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
过去由于技术的制约,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菌体某些化学成分等方法分类及鉴定菌株,至今任然沿用,但是方法存在局限性。
近些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放线菌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我们可以对放线菌进行细致的分类。
目前分类方面一般采用的做法是除了需要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外,还要进行核酸序列或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其中相当有效的分类鉴别方法之一是采用PCR扩增16S rDNA进行序列分析。
对16S rDNA进行研究,一般的步骤是:(1)提高基因组DNA;(2)用λ噬菌体制备鸟枪DNA文库;(3)用16S rDNA特异性探针性筛选;(4)从含有16S rDNA的克隆中进行测定;(5)比较、分析序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类放线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1.材料采集样品,用高氏一号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KNO3 0.1%、K2HPO4 0.05%、MgSO4 0.05%、FeSO4 0.001%、重铬酸钾0.01%,用海水1000mL配制,调节其pH7.2~7.4;医用抗生素药敏纸片、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或燕麦琼脂( ISP-3)(燕麦粉20.0g,微量盐溶液1.0ml,琼脂15g,蒸馏水1.0L,pH7.2)或放线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g,糊精25g,燕麦粉20g,棉籽饼粉10g,鱼粉5g,糖蜜5g,干酵母2g,碳酸钙3g,蒸馏水1.0L)或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蒸馏水1.0L,pH7.0)或PDA培养基(马铃薯浸提液500ml,葡萄糖10g,琼脂7.5g)进行培养。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器材:1.⼟壤材料 5 ---10cm 处⼟壤,放于采集袋中带回实验室。
2.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Ⅰ号培养基( w /v))可溶性淀粉2%,KNO3 0. 1%,NaCL 0. 05%,K2HP04 0. 05%,MgSO4 0. 05%,FeSO4 0. 001%,琼脂2% 3.溶液和试剂(1) 20% ⽢油( 2) 0. 1%美蓝 A 液: 美蓝0. 3g ,95% ⼄醇300ml;B 液: 0. 01% KOH 100ml 混合A 和B 液即成⾰兰⽒染液3( 1) 结晶紫染⾊液: 甲液结晶紫2g,95% ⼄醇20ml;⼄液草酸铵0. 8g,蒸馏⽔80ml。
甲⼄液先分别溶解,然后混合在⼀起,过滤除去残渣后装⼊滴瓶中备⽤。
( 2) 碘液: 碘1g,碘化钾2 个,蒸馏⽔100ml 先取少量蒸馏⽔加⼊碘和碘化钾,使碘完全溶解后再加⼊全部蒸馏⽔,分装于滴瓶中备⽤。
( 3) 复红酒精溶液: 碱性复红0. 4g,95%⼄醇100ml,溶解装⼊滴瓶备⽤。
4.仪器和其他⽤品⽆菌纸、带玻璃珠的三⾓烧瓶、1ml⽆菌吸管、⽆菌试管、⽆菌培养⽫⼀.⽬的要求:1. 掌握倒平板的⽅法和常⽤分离纯化微⽣物的基本操作。
2. 初步观察⼟壤中放线菌菌落形态。
3. 初步了解掌握微⽣物分类的基本⽅法。
⼆.实验原理:放线菌在⾃然界中主要⽣存于陆地和淡⽔中,⼟壤为这类微⽣物的主要习居场所,⽆论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其他地⽅繁多。
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壤和有机质等丰富的⼟壤中较多。
放线菌以孢⼦和菌丝⽚段的形式存在于⼟壤,每克⼟壤内含有数万、数⼗万的孢⼦。
放线菌的⽣活史和形态特征放线菌的孢⼦和孢囊孢⼦在适宜的环境下吸收⽔分,膨胀萌发,⽣出芽管1 -3 个,芽管伸长长出分枝,分枝越来越多,形态菌丝体。
因其菌丝体在培养基内,即基内菌丝或称营养菌丝体。
基内菌丝体⼀般没有横隔,由于菌丝体长⼊培养基内和培养基表⾯,并纠缠在⼀起形成密集的菌落,所以⽤接种针将整个菌落培养基挑起⽽不破裂。
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筛选及杂菌课件
结 果 与 分 析
Elements Page
参 考 文 献
1. 培养基制备: 分别按A, B, C, D, E, F, G, H 8 种培养基成分称量, 配制好后1 × 105Pa 30min 灭菌, 冷却至50 ℃ ~ 60 ℃ 按不同处理加入抑制剂倒平板备用。 2 .土样中放线菌分离: 稀释平板涂抹法分离, 28 ℃ 培养7d。
培养基种类对放线菌分离计数结果的影响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的微生物。目前从微生物中发现的 8, 000多种微生物活性物质中, 有近70% 是放线菌产生的 。但是, 放线菌仅占土壤中所有放线菌的10% 左右 。开展大规模放线菌资源调查和建立有效 的放线菌分离方法是发现放线菌新种属和新活性物质产生菌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的 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多达30 余种 , 放线菌资源调查待分离土样数量很大, 培养基种类 过多将加大分离工作量, 故筛选几种出菌率高、能将土壤中绝大多数种类放线菌分离培养出的代表性培养基,可在保证获得绝大部分放线菌资源信息的情况下, 有效减少工作量。
材 料
1 .土壤样品: 采自青海省不同肥力的农田土壤, 1、2、3 号土样分别代表低、中、高有机质土。土样基本性质见表1。
2.培养基 A 高氏1 号琼脂培养基 B 黄豆粉琼脂培养基 C 秸秆腐解物琼脂培养基 D 泥炭浸汁琼脂培养基 E 土壤浸汁琼脂培养基 F 燕麦片琼脂培养基 G 腐殖酸琼脂培养基 H 小麦粉琼脂培养基
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
放线菌最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它们中绝大多数是腐生菌,能将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吃”光,然后转化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还有一类叫弗兰克氏菌的放线菌,生长在许多豆科植物的根瘤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成为植物能利用的氮肥。除了生产抗生素外,放线菌在工业上还有许多其他贡献。例如,利用放线菌还可以生产维生素B12、-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生产蛋白酶、溶菌酶,以及用于生产高果糖浆的葡萄糖异构酶等酶制剂。另外,放线菌在石油工业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可发挥一技之长。 虽然少数寄生性的放线菌会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有些放线菌会使食物变质,或者对棉毛织品和纸张造成破坏,对人类有害,但这些比起放线菌的功绩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曾会才实验室提供。
1.1.2主要培养基内生放线菌分离培养基采用改良高氏(Gauses)1号培养基(GS)、1/10 ATCC 合成培养基、葡萄糖天门冬酸培养基(GA)、腐殖酸培养基(HV)、改良高氏2号培养基(GPT)和改良淀粉酪素培养基(SIM)[14-18],为抑制杂菌生长,在各分离培养基中均加入终浓度为75 mg/L的重铬酸钾、100 mg/L的制霉菌素和20 mg/L的萘啶酮酸;放线菌纯化培养保存采用YE培养基;抑菌试验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液体发酵采用淀粉-大豆粉液体培养基;形态特征观察采用国际链霉菌计划(ISP)推荐的培养基,参考Shirling等的方法[19-20 ]进行配制。
1.1.3样品采集与处理2012年11月3日从海南省临高南宝蕉园(19°47′1″N,109°51′17″E)和皇桐蕉园(19°49′58″N,109°50″E)采集香蕉植株样品(表1)。
每个品种随机采集香蕉植株10株,混匀。
表1样品采集信息采集地点根部土壤pH值香蕉植株采集植株部位皇桐美台蕉园4.35农科健康植株(NK)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4.17南天健康植株(NJ)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5.54南天感病植株(NB)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4.17巴西健康植株(BJ)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5.54巴西感病植株(BB)根、球茎、假茎、叶1.2方法1.2.1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参考阮继生分离弗兰克氏菌的方法对样品进行表面消毒,采用组织块匀浆法进行内生放线菌分离。
1.2.2香蕉枯萎病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以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C4)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对初筛有活性的菌株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复筛,计算抑菌率,公式为:抑菌率=[(对照组菌落半径-处理组菌落半径)/对照组菌落半径]×100%。
放线菌菌种筛选的一般流程
菌种筛选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步骤分为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四个步骤。
知识拓展:
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
分离和纯化土壤中放线菌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系列稀释→涂布平板→恒温培养→观察菌落→菌种纯化。
回答下列问题:(1)取样时应选择有机物含量丰富且疏松的土壤,可判断大多数放线菌属于____(填“需氧菌”或“厌氧菌”)。
将1g土样放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混合均匀,再取1 mL 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则该试管中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____倍。
(2)高氏1号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常用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____。
(3)在分离土壤中的放线菌时,为减少细菌和真菌的干扰,提高放线菌的分离效率,在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钾在培养基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
(4)放线菌的培养温度一般应____(填“低于”或“高下”)细菌的培养温度。
(5)筛选放线菌可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菌落特征主要包括____(答两点)等方面。
(6)分离得到土壤中的放线菌后,可利用____法对菌种进行纯化。
答案:(1). 需氧菌(2). 103(或1000)(3). 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4). 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或选择作用)(5). 低于(6). 形状、大小、颜色和隆起程度(7).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放线菌分离与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Baldrian P. Fungal laccases - occurrence and properties [J]. FEMS Microbiol Rev,2006,30: 215 - 242. [2]Steevensz A,Al - Ansari M M,Taylor K E,et al. Comparison of soybean peroxidase with laccase in the removal of phenol from synthetic and refinery wastewater samples[J].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2009,84: 761 - 769. [3]Younes S B,Mechichi T,Sayadi S.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ccase secreted by the white rot fungus Perenniporia tephropora and its role in the decolourization of synthetic dyes[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7,102: 1033 - 1042. [4]Rodríguez - Couto S,Osma J F,Toca - Herrera J L. Removal of synthetic dyes by an eco - friendly strategy[J].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 2009,9: 116 - 123. [5]Witayakran S,Ragauskas A J. Synthetic Applications of Laccase in Green Chemistry [J ].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2009,351: 1187 - 1209. [6]Khlifi R,Sayadi S,Belbahri L,et al. Effect of HBT on the stability of laccase during the decolourization of textile wastewaters [J].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2009,84: 1828 - 1833. [7 ]Alexandre G,Zhulin IB. Laccases are widespread in bacteria [J]. Trends Biotechnol,2000,18: 41 - 42. [8]Givaudan A,Effosse A,Faure D,et al. Polyphenol oxidase in Azospirillum lipoferum isolated from rice rhizosphere: Evidence for laccase activity in non - motile strains of Azospirillum lipoferum[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1993,108: 205 - 210. [9]Solano F,Garcia E,Perez De Egea E,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 MMB - 1 a novel melanogenic marine bacterium[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7,63: 3499 - 3506. [10]Susana CS,Gloria MD,Yaacov O. Laccase activity in melanin - producing strains of Sinorhizobium meliloti[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2,209: 119 - 125. [11]Aoife MM,Evelyn MD,Sarah B,et al. Bi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coexisting tyrosinase and laccase in the soil bacterium Pseudomonas putida F6[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7,40: 1435 -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放线菌筛选是一种从大自然中寻找新的抗生素和其他有用化合物的方法。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与其他细菌存在显著区别,它们具有许多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天然合成能力。
因此,放线菌筛选被广泛应用于寻找新的抗生素和其他有活性的化合物。
1.采集样本:首先,需要在大自然环境中采集到放线菌的样本。
放线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植物等各种环境中,因此可以从这些环境中采集到样本用于筛选。
样本的采集可以通过在目标环境中收集土壤或其他样品,并将其置于合适的容器中保存。
2.预处理:采集到的样本通常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其他微生物,只留下放线菌。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加热处理、酸碱处理、稀释等。
3. 筛选培养基的选择:放线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因此在筛选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annitol-Soya agar (MSA)、Glycerol Yale agar(GYA)、Starch Casitone-Nitrate agar (SCN)等。
4.筛选培养条件的优化:放线菌的生长条件可以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来改善。
常用的优化参数包括温度、pH、培养时间和培养基成分等。
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提高放线菌生长的速度和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
5.放线菌分离:在筛选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放线菌的集落。
这些集落可以单独分离,得到纯种的放线菌菌株。
分离放线菌的常用方法包括传代分离和扩散板法等。
6.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得到纯种的放线菌菌株后,可以进行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抗菌活性测定、抗肿瘤活性测定和酶活性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细胞生存率和酶催化能力来评估放线菌菌株的活性。
7.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经过筛选得到有活性的放线菌菌株后,还需要将其产生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和纯化。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胶体微滤法和萃取法等。
而纯化方法则包括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等。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
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相关推荐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1)放线菌筛选的一般方法摘要: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其数量仅次于细菌。
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
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
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关键词:放线菌筛选微生物1 放线菌的情况放线菌(Actinobacillus)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
因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
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
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
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
是一群革兰氏阳性、高(G+C)mol%含量(>55%)的细菌。
放线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
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
弗兰克菌属(Frankia)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
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少数放线菌也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
放线菌只是形态上的分类,属于细菌界放线菌门。
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
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
与一般细菌一样,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放线菌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1学会从土壤中观察到放线菌菌落形态。
2 学会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
放线菌具有分支状菌丝,革兰染色为阳性。
放线菌的孢子也具有不同的形状,有球形、椭球形、杆状、柱状。
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可以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常用稀释平板法分离。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涂布法,可以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的菌落,挑取后在镜检能到纯菌株。
三、药品和材料:土样,革兰氏染液,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四、实验方案:1培养基的配置(就是配置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高氏培养基加入酚可抑制细菌与霉菌而不抑制放线菌)2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1)待测样液的制备:取5 只干燥无菌试管,编号,分装,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 g 土样,放入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用吸管吸取0. 5ml注入4. 5ml 无菌水的试管,混匀,作为10-1稀释液,类推依次制成10-2、10-3、10-4、10-5几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如果稀释度不够,放线菌抑制了或者菌落太小,而其他细菌的菌落又太多,不容易找到)(2 )稀释平板法与涂布法相结合分离土壤中放线菌:取2支1ml移液管分别从10-4、10-5菌悬液中吸1ml菌悬液,放入编号为10-4、10-5的培养皿内。
将高氏一号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培养皿内,混合均匀等到凝固。
从稀释度为10-2、10-3、10-4、10-5,的菌悬液中分别吸取0. 1ml 涂布在高氏一号平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涂三个平板。
(3)划线:挑选出不同的单菌落,并在平板上进行三次划线。
(4)培养:将平板放在28C培养箱中培养7天。
(5)挑菌落:挑取单个的菌落,在镜检,最后定为纯培养。
3放线菌的鉴定1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出的菌落进行观察并且通过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菌落一般为圆形,菌落质地紧密表面绒状且干燥)2通过显微镜对放线菌的抱子丝和抱子进行观察来鉴定出放线菌(放线菌的抱子丝在特定时候形成的抱子含有不同色素,成熟的抱子也有特定的颜色)3用革兰氏染液对放线菌进行复染(放线菌是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染色后放线菌与环境形成对比,能清楚地观察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放线菌的分离与提纯 论文
放线菌的分离与提纯摘要: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革兰染色为阳性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细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我们主要采用无菌培养、稀释法等方法对放线菌进行培养、分离和纯化,经过倒平板、制备梯度稀释液、涂布、培养、挑单菌落、保存等步骤即可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菌落,并可得到纯菌株。
关键词:放线菌分离无菌一、实验目的学习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主要是链霉菌),其数量仅次于细菌。
一般在中性偏碱性、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的土壤中含量较多。
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常选用合成培养基或有机氮培养基。
如果培养基成分改变,或土壤预先处理(120℃热处理1h),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如加数滴10%酚等),都可以使细菌,霉菌出现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淘汰了其它杂菌。
再通过稀释法,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菌落,并可得到纯菌株。
三、仪器与材料(一)培养基(二).溶液或试剂10%酚液,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4%水琼脂。
(三).仪器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无菌培养皿、链霉素和土样、显微镜、电热恒温水浴锅涂布器等。
(四).流程倒平板→制备梯度稀释液→涂布→培养→挑单菌落→保存四、操作步骤(一).来源土壤中放线菌丰富,品种齐全,可以筛选出新的放线菌。
(二).培养基的制备1、称量和溶化按配方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并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再加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使可溶性淀粉完全溶化。
然后再称取其他各成分,并依次溶化,对微量成分FeSO4 .7 H2 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
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方法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于土壤和水体中。
由于其多样的形态和代谢特性,放线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工业应用价值。
分离和筛选放线菌的方法是研究和利用其功能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分离方法:1.稀释和均匀涂布法:首先,将环境样品(如土壤、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并在培养基平板上平均涂布样品。
随着放线菌的生长,单个菌落会形成,然后可以通过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分离纯化。
2.稀释和涂布法:方法类似于前者,但将初步培养得到的单菌落拖线在新的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再次分离,以获得更纯的放线菌。
3.祛除污染菌法:样品前处理的关键是去除非放线菌细菌的干扰。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改变pH值等。
4.冷冻-融化法:利用放线菌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性不同,将样品进行多次冻结-融化处理,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出放线菌。
二、筛选方法:1.对抗菌活性筛选:放线菌具有对其他菌株的抗菌活性,可以使用对抗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将待测分离物与感兴趣的致病菌共同培养,观察是否产生抑菌圈来筛选放线菌。
2.抗真菌筛选:放线菌不仅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可以通过共培养放线菌和待测真菌,并观察是否产生抑菌圈来筛选放线菌。
3.溶磷筛选:放线菌具有溶解磷酸盐的能力,可以利用Na-P亚硝酸盐琼脂平板培养基来筛选放线菌。
4.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筛选:放线菌可以生成一系列生物活性化合物,如抗生素、酶、生物胺等。
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试剂盒,进行营养检测、酶活性测定或染色方法进行筛选。
5.双层平板筛选法:放线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其转移到固体上层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筛选出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放线菌。
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一小部分常用的放线菌分离和筛选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更多新的方法被提出。
分离和筛选放线菌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与分析
Elements Page
参考文献
1. 培养基制备: 分别按A, B, C, D, E, F, G, H 8 种培 养基成分称量, 配制好后1 × 105Pa 30min 灭菌, 冷 却至50 ℃ ~ 60 ℃ 按不同处理加入抑制剂倒平板备 用。
2 .土样中放线菌分离: 稀释平板涂抹法分离, 28 ℃ 培养7d。
结 培养基种类对放线菌分离计数结果的影响 果 与 分
研究目的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的微生物。目前从微生物中 发现的 8, 000多种微生物活性物质中, 有近70% 是放线菌产生的 。但是, 放线菌仅占土壤中所有放线菌的10% 左右 。开展大规模放线菌资源调查 和建立有效 的放线菌分离方法是发现放线菌新种属和新活性物质产生菌 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的 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多达30 余种 , 放线菌资源调 查待分离土样数量很大, 培养基种类 过多将加大分离工作量, 故筛选几种 出菌率高、能将土壤中绝大多数种类放线菌分离培养出的代表性培养基, 可在保证获得绝大部分放线菌资源信息的情况下, 有效减少工作量。
虽然少数寄生性的放线菌会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有些放线 菌会使食物变质,或者对棉毛织品和纸张造成破坏,对人类有害, 但这些比起放线菌的功绩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材料
1 .土壤样品: 采自青海省不同肥力的农田土
壤, 1、.培养基
A 高氏1 号琼脂培养基 B 黄豆粉琼脂培养基 C 秸秆腐解物琼脂培养基 D 泥炭浸汁琼脂培养基 E 土壤浸汁琼脂培养基 F 燕麦片琼脂培养基 G 腐殖酸琼脂培养基 H 小麦粉琼脂培养基
放线菌最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泥土所特
有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它们中绝大多数是腐生菌, 能将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吃”光,然后转化成有利于植物生长 的营养物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还有一类 叫弗兰克氏菌的放线菌,生长在许多豆科植物的根瘤里,能固定 大气中的氮,成为植物能利用的氮肥。除了生产抗生素外,放线 菌在工业上还有许多其他贡献。例如,利用放线菌还可以生产维 生素B12、-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生产蛋白酶、溶菌酶,以及用 于生产高果糖浆的葡萄糖异构酶等酶制剂。另外,放线菌在石油 工业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可发挥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