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低钠盐中的钠是指()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2.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层数不同 D。
质子数不同3.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 mL,则实际液体体积()A。
大于20 mL B。
小于20 mL C。
等于20 mL D。
无法判断4.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净化 B.水的汽化 C.水的蒸馏 D.水的电解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6.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A. B. C. D.7.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不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8.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9.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B.天然水为混合物 C.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不可任意排放10.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122 892 8112 8ABDC表示的意义是()1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1(附答案)
第二单元卷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液氧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只有氧气中才含有氧分子,从物质中是否含有氧气去分析.【解答】解:A、水不是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过氧化氢中不是也不含有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D、高锰酸钾汪是也不含有氧气,所以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要含有氧分子,就要含有氧气.2.以下有关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考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离子.【难度】易【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定义及有关的性质分析有关的表达: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分成原子核和电子,故A不正确;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故B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C正确;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原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由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性质,要认识微粒的客观存在,建立微观粒子的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3.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产品.这里的钙、碘、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指的是在食盐、牛奶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碳原子B.氧原子C.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考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解答】解:A、碳原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A错;B、氧原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B错;C、氧分子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D、二氧化碳分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知道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5.小明同学对泥水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以下解释有误的是〔〕A.仪器不洁净B.液面超过的滤纸的边缘C.滤纸破损D.漏斗下端未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上【考点】过滤.【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有一局部待过滤的物质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流下造成滤液浑浊,滤纸破损造成滤液浑浊,漏斗的下端尖嘴部位未紧靠烧杯内壁只会造成液体一滴一滴滴下不会造成滤液浑浊解答.【解答】解: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有一局部待过滤的物质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流下造成滤液浑浊,滤纸破损造成滤液浑浊,漏斗的下端尖嘴部位未紧靠烧杯内壁只会造成液体一滴一滴滴下不会造成滤液浑浊,故答案选D.【点评】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八月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应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应选项解释错误.C、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应选项解释错误.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氧分子的浓度不同,应选项解释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根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AD钙奶〞中的“钙〞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AD钙奶〞中的“钙〞是宏观概念,指的是元素,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区别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根本单位.以水为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8.用蒸馏的方法制纯洁水,不能除去的杂质是〔〕A.氯化钠B.碳酸氢钙 C.碳酸镁D.二氧化碳【考点】水的净化.【难度】易【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分析判断.【解答】解:用蒸馏的方法制纯洁水,能将水中氯化钠、碳酸氢钙、碳酸镁等可溶性的固体杂质除去.但是在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不能除去.所以,A、B、C错误,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黄金 C.金刚石D.干冰【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应选项正确.B、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应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应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应选项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0.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6 B.56 C.82 D.86【考点】相对原子质量.【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中子数为26+4=3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30=56.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1.以下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考点】硬水和软水.【难度】易【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解答】解:A、静置只能将不溶性的大的颗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应选项错误.B、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应选项正确.C、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别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应选项错误.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改变硬度,应选项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软化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题.12.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以下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考点】原子的结构.【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等信息.【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故说法正确.B、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电荷数为34,故说法错误.C、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可知质子数为34,故说法正确.D、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可知中子数为79﹣34=45,故说法正确.应选:B.【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3.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以下图,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残留局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汉字名称的偏旁是“金〞字,说明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故错误;C.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正确;D.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以下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1个水分子 B.﹣﹣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D.2H﹣﹣2个氢元素【考点】元素符号;离子.【难度】易【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A、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即可,1一般省略不写;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管个数,只论种类.【解答】解:A、H2O﹣﹣1个水分子,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故A正确;B、1个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Na+,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故B错误;C、3Fe3+﹣﹣表示3个铁离子,而3个铁原子的化学符号为:3Fe,故C错误;D、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管个数,只论种类,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15.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元素【考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有关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分子的构成可以判定有关微粒的数目.【解答】解:A、氧分子数:由于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只含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所以选项错误.B、氧原子数: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氧原子数为2个.所以含氧原子数相同.因此选项正确;C、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不含氧离子,所以选项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含有相同的氧元素,此项说法错误.答案: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学生对这局部知识的整体认知.二、填空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2分〕16.〔12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5〕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原子的结构;离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微观粒子的电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分子、原子、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填:①②⑥;〔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分子、原子、中子.故填:①②④;〔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填:⑤;〔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质子.故填:③;〔5〕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故填:⑤;〔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离子.故填:⑥.【点评】解此题要了解各种微粒的电性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等内容,难度较小.17.〔10分〕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区别硬水与软水的试剂是,现象是.生活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考点】硬水和软水.【难度】易【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软硬水的区别和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参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参加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在对水加热煮沸时,钙、镁离子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水垢而降低含量,日常生活在加热煮沸水时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故答案为:肥皂水;硬水参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参加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煮沸.【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实验室常用方法是蒸馏.18.〔10分〕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答复:〔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x=;〔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B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考点】元素周期表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进行解答,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故填:19.00,20;〔2〕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10+x=18,x=8,故填:8;〔3〕B和C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B和A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实验题〔共23分〕19.〔23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良,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参加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参加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其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4〕比照改良前的实验,改良后实验的优点是.【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难【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的运动是确实存在的,此题就是利用逸出的氨分子使酚酞试液变红来证明分子的存在与运动的.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给实验创设了情景,从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了事实依据.通过实验的改良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通过比照试验增强了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解答】解:〔1〕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比照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比照;〔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此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4〕改良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良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故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的存在与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设计比照试验是关键.。
鲁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这里“铁”一般是指( )A. 元素B. 单质C. 原子D. 分子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汞B. 氯化钠C. 金刚石D. 蒸馏水3. 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 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 变成了新微粒D.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
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B. 元素符号SIC.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单质硅由原子构成6. 下列变化反映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B. 氧气在101 kPa、-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C. 酒精挥发D.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B.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 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8. 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有人在发放罐装空气。
据介绍这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
下列关于压缩罐装富氧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B. 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 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D. 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9. 右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等于6B. S属于非金属元素C. S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D. S在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10.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C.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 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二)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1.下列图标, 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2.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3.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A.蔗糖水B.肥皂水C.食盐水D.食醋4.将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数目变少了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5.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
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消毒B.过滤C.吸附D.沉降6.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
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92C.核外电子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8.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9.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铝C.硅D.铁1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1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14.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15.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水分子很小,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D.电解水的实验中, 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7.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B .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 .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 .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18.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用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若一个该碳原子的质量为, 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元素测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元素测试卷A卷(共100分)一、选择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分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 原子和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铈( 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B.58C.82D.1403.原子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现代模型的问世。
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B. 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中子(不带电)D. 原子呈电中性°——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4.下列关于 Mg、Mg²⁺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电荷数相同B. 质量几乎相等C. Mg²⁺比 Mg稳定D. 电子层数相同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7.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用污水浇灌了蔬菜,导致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指的是 ( )A. 原子B. 元素C. 分子D. 单质8.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铝元素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9.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核都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有间隔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和氧原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微粒个数比为1:4:3B.生成物中有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物是化合物3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4个电子C.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34个质子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78.96g4 .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液氧、酸式碳酸钠、粗盐B.生铁、食盐、冰水混溶物C.青铜、高锰酸钾、石油D.钙片、氯化钠、海水5 . 下列物品中的营养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葡萄糖酸钙口服液B.补铁酱油C.含硒茶叶D.含氟牙膏6 .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7 . 放射性元素钚的核电荷数是94,其中一种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则这种钚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A.94B.150C.244D.3388 . 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示的是原子B.乙是阴离子C.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D.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9 .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B.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D.用托盘天平衡量药品时,先调平,后衡量10 . 下列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过滤C.加入药品D.倾倒液体11 .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C.原子中的中子数是13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13 . 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A.26B.56C.82D.8614 .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5 . 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C.该原子易形成阴离子D.该原子易形成阳离子16 .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分子体积变小B.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分子不断运动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7 . 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
(清晰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二)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二氧化碳C.白酒D.空气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3.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A.液面高将滤纸压破B.液体会溢出漏斗C.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受器D.滤纸被压过紧,不能起过滤作用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运动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6.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过滤C.静置沉降D.吸附沉降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氯化镁镁+氯气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9.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A.32mB.2mC.1mD.不能确定10.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A.与正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与正极相连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C.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1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3.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与含量第一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SiO2B.MgOC.Fe2O3D.Al2O31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15.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D.水银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17.水资源是战略资源。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物质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浓硫酸B.大理石C.硝酸钾D.氧化铜【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的性质。
【解答】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需密闭保存。
大理石、硝酸钾、氧化铜不挥发、不吸水、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不需要密闭保存。
故选A。
2.【答题】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的性质。
【解答】图示标志表示物质有很强的腐蚀性,氯化钠、蒸馏水、葡萄糖没有腐蚀性,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故选C。
3.【答题】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唾液(pH约6.6~7.1)B.胃液(pH约0.8~1.5)C.胆汁(pH约6.8~7.4)D.血液(pH约7.35~7.45)【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解答】pH<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呈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
故选B。
4.【答题】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
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解答】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乙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丙显中性,溶液的pH等于7,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故选B。
5.【答题】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错误;B、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错误;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对于氢氧化钠也是杂质,错误。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碘酒C.氢气D.粗盐2.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静置沉淀C.加入明矾D.加热煮沸3.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A.防止水龙头滴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C.使用节水器具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4.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过滤C.加入活性炭D.静置沉淀5.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7.“农夫山泉”矿泉水里含有的下列成分中,指“元素”的是()A.偏硅酸B.天然矿物盐C.溶解性总固体D.钾、钠、钙、镁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9.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10.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铜D.氯化钠固体1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1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A.B.C.D.12.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B.原子C.中子D.离子13.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4.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15.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B.沉淀C.过滤D.消毒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3.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5.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A.2.5mL或5mLB.5mL或10mLC.10mL或15mLD.10mL或2.5mL6.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B.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8.已知锂离子(Li+)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下列有关锂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2B.相对质量比锂原子小得多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9.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C.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电子层运动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10.质量相同的Na 、Mg 、Al 、Fe 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 .NaB .MgC .AlD .Fe11.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g—24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2.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C.西瓜汁(pH:5~6) D.玉米汁(pH:7~8)3.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浓盐酸B.氢氧化钠C.石灰石D.浓硫酸4.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Y。
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
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第4题)A.浓盐酸B.浓氨水C.浓醋酸D.浓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测定溶液的pHD.过滤6.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A.生石灰B.石灰石C.熟石灰D.苛性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NaOH+CO2===Na2CO3+H2OB.Fe2O3+CO===Fe+CO2C.2Fe+6HCl===2FeCl3+3H2↑D.Cu+H2SO4(稀)===CuSO4+H2↑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C.铁粉D.pH试纸9.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10.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清晰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D.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其变成淡水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纯净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水海水B.氧气固态氧C.铁四氧化三铁D.空气氧气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常用蒸馏水配置溶液B.通过活性炭吸附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6.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aCl2B.SiO2C.H2OD.Fe2O37.已知资料悉获,目前人工合成的最重原子是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3,该原子里的中子数()A.57B.75C.118D.175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相对原子质量是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电解水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C.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D.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沉淀、过滤、蒸馏、吸附沉淀10.“○”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11.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1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⑤⑥;
(3)属于物质的用途的是⑦。
11.(4分)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E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D;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循环使用
A.汞的化学式为Hg
B.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 g
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汞为非金属元素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
A.塞进橡皮塞B.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51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9.(3分)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8,在化学反应中它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5.(8分)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但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肥皂水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氢元素:H;(2)两个钾离子:2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题
四川邓发其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导学号62920061】低钠盐中的钠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导学号62920062】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3.【导学号62920063】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 mL,则实际液体体积()
A. 大于20 mL
B. 小于20 mL
C. 等于20 mL
D. 无法判断
4.【导学号62920064】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水的净化 B.水的汽化 C.水的蒸馏 D.水
的电解
5.【导学号6292006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
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
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6. 【导学号62920066】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A. B. C. D.
7.【导学号62920067】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8. 【导学号62920068】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
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9. 【导学号62920069】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B.天然水为混合物
C.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10.【导学号62920070】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导学号62920071)
D
B
12.【导学号6292007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表示的意义是()
A.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
B.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 g
C.氧原子的质量是1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D.氧原子的质量是1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
13.【导学号62920073】科学家发现第112号元素,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关于该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核外电子数为165
B.该原子质量是1个碳12原子质量的277倍
C.该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
D.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14.【导学号62920074】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 听到声音很小
B. 未听到声音
C.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试管爆裂
15.【导学号62920075】物质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
A.氢气燃烧 B.蜡烛燃烧 C.水电解 D.镁条燃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6.【导学号62920076】(13分)(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氮元素____________;H______
___;4P_________。
(2)用‚元素、分子、原子‛填空: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是由水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和氧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