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组成和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味精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和组成。
2. 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识别和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酸、碱、盐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盐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3. 讲解盐的性质:介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 了解常见盐:讲解食盐、白糖、味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来源、用途和性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盐、白糖、味精等盐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和味道。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盐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了解其他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8. 板书设计:盐的概念和组成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味道等。
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盐食盐:来源海水、矿石,用途调味、保存食物。
白糖:来源甘蔗、甜菜,用途调味、甜品制作。
味精:来源谷物,用途增强食物鲜味。
9.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能够识别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在实践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讲解盐的组成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能说出初步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学习食盐的用途,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氯化钠的用途及提纯方法,激发好奇心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氯化钠性质以及用途;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难点】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同学们,提到盐,大家首先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食盐。
【教师引导】没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
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咱们的化学中,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除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碳酸钠、碳酸钙、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食盐作为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盐,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体的用途有哪些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具体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化学式如何书写?【学生回答】氯化钠,NaCl。
【自主阅读】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0-P71页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氯化钠的用途。
【师生总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教师引导】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分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教师提问】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学生回答】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小组之间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概念,掌握盐的组成和性质。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盐的种类和作用。
2. 讲解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通过PPT展示,讲解盐的定义、组成和性质。
3. 分析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举例说明氯化钠(食盐)、碳酸钙(石灰粉)等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他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作用,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附:板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三、盐的性质:根据组成离子性质确定。
四、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1. 氯化钠(食盐):调味、保存食物、融雪等。
2. 碳酸钙(石灰粉):建筑、农业、治理酸性土壤等。
3. 其他常见盐:硫酸铵、硝酸钾等。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盐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盐的用途和作用的认识。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盐的总结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盐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盐的种类和用途;
2.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3.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三、教学重点
1.盐的种类和用途;
2.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验法;
3.互动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1. 盐的种类和用途
1.讲解盐的种类和用途;
2.分发盐的样品,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盐,了解它们的味道和用途。
2. 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1.讲解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2.分发盐的使用量表,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需要的盐的用量。
3. 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1.讲解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2.分发健康饮食指南,让学生了解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盐,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盐,并掌握不同食物需要的盐的用量;
3.学生能够了解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并掌握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盐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了盐的摄入量和健康饮食。
但是,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更好地掌握盐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白糖、纯碱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名称、特点和用途三、教学难点1. 盐的组成和分类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特点和用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2. 实验试剂:食盐、白糖、纯碱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特点。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常见盐的溶解性、颜色等性质。
4. 分析常见盐的用途: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食盐、白糖、纯碱等盐的用途。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生活中其他常见的盐。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盐的科普宣传活动,如制作盐的科普展板、PPT等。
2. 开展盐的创意烹饪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菜肴。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预习作业等。
3. 学生拓展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科普宣传活动和创意烹饪比赛中的表现。
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盐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盐,盐有哪些特点。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常见盐的溶解性、颜色等性质。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第一章:盐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盐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盐的分类:根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
3. 常见盐的例子:氯化钠(食盐)、硫酸铜、碳酸钙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盐的定义和分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
2. 讲解盐的定义:解释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讲解盐的分类:介绍无机盐和有机盐的概念,举例说明。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盐。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盐的定义和分类,写在日记本上。
2.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厨房中使用的盐,了解其化学成分。
第二章:生活中常见的盐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2. 使学生掌握这些盐的化学性质。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食盐(氯化钠):调味品,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2. 白糖(蔗糖):甜味剂,提供能量。
3. 纯碱(碳酸钠):面食加工,去污剂。
4. 醋酸钠(醋酸盐):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盐的用途。
2. 讲解食盐(氯化钠):解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3. 讲解白糖(蔗糖):介绍其作为甜味剂和能量来源的用途。
4. 讲解纯碱(碳酸钠):阐述其在面食加工和去污剂中的应用。
5. 讲解醋酸钠(醋酸盐):介绍其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写在日记本上。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如氯化钠(食盐)、碳酸氢铵(小苏打)、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石灰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教学难点:1. 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2. 盐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盐样品、实验室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盐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盐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盐的化学式是怎么写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盐的图片和名称,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学生跟随PPT学习,做好笔记。
四、实验室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室任务: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用作化肥)、工业(生产化学品)等。
2. 学生跟随PPT学习,了解盐的广泛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讨论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如食盐、纯碱、小苏打、大理石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2、讲授新课(1)氯化钠①介绍氯化钠的化学式、俗称、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②讲解氯化钠的用途,如调味、腌制食品、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等。
③强调适量摄入食盐的重要性,以及过量摄入食盐对健康的危害。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①展示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
②讲解它们的化学式、俗称、主要用途。
碳酸钠:化学式为Na₂CO₃,俗称纯碱、苏打,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氢钠:化学式为 NaHCO₃,俗称小苏打,用于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
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₃,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用于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①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②实验探究: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③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产生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从而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上海市南汇第四中学富宇
【教学分析】
(一)学习水平要求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出于上海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三化学(下)第六章第二节。
第六章是九年级化学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章。
继第五章系统地学习两酸、两碱的性质和用途,也总结出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六章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又是化学知识的延续、发展、深化。
系统性、综合性强。
在学习了盐的组成、分类和命名后,对盐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及焰色反应进行了了解,本堂课主要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学习,探究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巩固提高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既是对前一章酸、碱知识的巩固提高,也为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酸、碱、金属的学习中面对如此众多的物质、反应、方程式,普遍感到思维混乱,无所适从,从而对化学产生畏惧情绪,进而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下滑。
最后即使通过练习对一些问题有所理解,但对某些问题仍一知半解,也很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堂课主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盐说起,通过实验探究几种常见盐的化学性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盐是连接酸、碱、单质的中心环节,通过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化,而且也连接起了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在前面第五章学习酸、碱性质时,已对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渗透。
因此,盐的教学过程就是梳理总结酸碱盐化学性质与基本反应类型等知识点的过程。
基于这种情况,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入手,并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对生活中常见的盐进行了探究。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不仅有教师的讲授,还有学生的探究。
在课堂中,穿插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2、复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
3、了解一些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盐、纯碱、胆矾的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盐和盐的反应
【教学准备】
媒体:多媒体课件
药品:氯化钠溶液、硝酸银、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铁丝、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主线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主要板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1、氯化钠NaCl
氯化钠的化学性质:
NaCl + AgNO3 AgCl + HNO3
2、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Na2CO3 + 2 HCl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Ca(OH)2CaCO3 +2NaOH
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
3、硫酸铜CuSO4
硫酸铜的化学性质:
Fe + CuSO4FeSO4 + Cu
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
CuSO4 + BaCl2BaSO4+ CuCl 2
盐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1.盐+ 金属→新盐+ 新金属
2.盐+ 酸→新盐+ 新酸
3.盐+ 碱→新盐+ 新碱
4.盐+ 盐→新盐+ 新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