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
价值论伦理学
价值论伦理学价值论伦理学是研究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涉及到如何判断和评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该如何行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价值论伦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价值论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价值论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问题。
价值论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和评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正确的。
它涉及到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基础等一系列问题。
1. 伦理相对主义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价值观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它强调个体和文化的差异,主张人们应该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 伦理普遍主义伦理普遍主义认为道德价值观是普遍适用的,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道德准则。
它强调人类共同的道德理性和人的尊严,主张人们应该遵循普遍的道德规范。
3. 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伦理学批判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强调个体和情境的复杂性。
它认为道德观念是多元化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后现代伦理学主张人们应该关注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道德观念。
三、价值论伦理学的意义和影响价值论伦理学对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1. 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价值论伦理学帮助人们理解和思考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它可以引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提升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
2. 道德行为的规范和评价价值论伦理学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规范和评价的标准。
它帮助人们判断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从而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3. 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价值论伦理学对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发展。
四、价值论伦理学的挑战和争议价值论伦理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1. 伦理相对主义的争议伦理相对主义被批评为过于主观和相对化,无法提供统一的道德准则和标准。
后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及其超越?
有趣 的是 ,尽管在后现代性面前 ,他坚决支持现代 性 ,但他支持后形而上学 的冲动却是 同样坚决 的。
在 “ 现代 ” 与 “ 形 而 上 学 ” 中 ,前 缀 后 后
“ ”都 有 歧 义。在 “ 现代 ” 这 一 术 语 中, 后 后
p yi l u u ” ,由米切 尔 ・ hsaC lr ) c te 奥希采访 ,《 哈佛 哲学评论 》 ( n r Rv w o h o p y ,19 d e e i fP i s h ) 95年春季号 ( p n 9 ) lo Sr g 95 。 i 1 ② 于尔根 - 贝马斯 :《 哈 现代性 的哲学话语》 ( h o p i l io r M dr t , .劳伦斯译 ,马 萨诸塞 州剑桥 : 省理 工学 P i s h a Ds u e oe i ) F lo c c so f ny 麻
【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后形 而上学 ; 伦理 学 ; 有效性
中 图 分 类 号 :B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5 00—76 (0 2 2— 0 3—1 6 0 2 1 )0 0 2 0
本 文将 以后 形 而 上 学 的 伦 理学 问题 为 重 点 ,
就 “ 形而 上学 ” 范 畴提 出若 干批 判 的反 思 。我 后
当代社 会理 论与哲 学话 语 中 ,“ 形 而上学 ” 后 术 语 的传播 在很 大程度 上 归功 于 哈 贝马斯 著 作 的 影 响 ,特别 是他 出版 于 18 9 8年 名 为 《 形 而 上 后 学思 想》 ( oteahsa hni Ps t yi lTikn 的文 集 。 m p c g) 在 以对后 现代 的争 论 为 标 志 的 2 0世 纪 8 0年 代 , 他 的著作 的刊行 有重 大 意义 。彼 时 ,哈 贝马 斯对 后现代 有深 深 的怀 疑②,将其 与 深 藏不 露 的 政治
后现代主义哲学核心观点
后现代主义哲学核心观点后现代主义哲学是20世纪末期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与传统哲学不同,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错综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强调知识和存在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这里我们来分步骤阐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1. 反对大故事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大故事或大体系的存在。
所谓大故事是指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一套适用于所有时代和文化的认知框架。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大故事是自以为是的,掩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忽略了不同社会、地域和历史背景之间的多样性,导致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过于狭隘。
2. 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提倡相对主义,即任何观点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
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观念、价值和信仰上的差异,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可以评判哪种观念是正确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应当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包容的关系。
3. 反对现代理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理性提出了质疑。
现代理性强调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忽视了人类的主观经验以及多样化的文化经验,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理性忽略了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4. 认识的限度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知识本身存在着限度和不确定性,完全的真理是不可能得到的。
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不完全的,往往受到文化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就算是经过证实的事实,也不能保证它们永远是正确的。
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谦逊的认知态度,拒绝做出绝对的判断。
5. 语言的游戏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另一个核心观点是语言的游戏性,即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在不同场合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后现代主义认为,语言有强烈的权力,它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语言的游戏性使得后现代哲学更能够与现实世界相契合,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
以上便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元性和相对主义,反对传统哲学中的绝对真理和一刀切的观念,同时也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提出了不确定性和解构的思考方式。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引言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兴社会学理论,该理论反思了现代社会学的局限性,并试图超越传统理论的范式。
本文将介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一种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质疑单一而普遍适用的真理和结构,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
这一理论批判了现代主义社会学在研究中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并认为社会现象是由多种经验、立场和观念的复杂互动所构成的。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观点:1. 反抗主导话语: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传统社会学中的主导话语,并主张对不同的经验和观点给予同等的重视。
它不再认为唯一的正确观点是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多种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2. 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拒绝了物质或心灵的中心性观念,并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多元化和相对的。
它拒绝了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和单一的解释框架,强调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解构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现代社会学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并倡导从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
它认为社会现象存在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不可简单地被归纳或解释。
4.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学强调语言和符号的作用,认为社会是由各种符号和意义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并主张个体的主观性和独特性。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的派别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派别众多,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派别:1. 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强调符号和意义的作用,关注社会结构的符号性解读。
代表人物有让-弗朗索瓦·里奇特等。
2. 反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批判了结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代表人物有米歇尔·费柏等。
3. 批判性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关注社会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强调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乔纳斯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乔纳斯海德格尔的学生、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约纳斯(Ha Jonas,1903年~1993年)在1979年出版了《责任原理:技术文明的伦理研究》一书。
此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了当代的经典之作,于1984年被翻译成英文,于1987年获得德国图书业和平大奖。
约纳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截然不同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
约纳斯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并不是像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那样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而是力图“给科技时代的伦理一个本体论的解释”。
这一本体论的解释基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思想,从自然的本体论来论证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使约纳斯在20世纪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P214-236)一、对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约纳斯对技术时代伦理的本体论解释并不是想在现代的各种伦理学之中加入一个所谓的“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分支,而是要从人的本体论的根基上改变整个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还是基督教的良心论;不论是康德的义务论,还是360论文网密尔的功利主义;不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各种道德相对主义,所有这些伦理学无一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这些伦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近距离的伦理”(N?chsten-Ethik)。
比如说圣经上说,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或者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或者像康德说,决不要把你的邻人当成手段,而总是要把他当成目的本身。
这些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上或主体间自律或他律的伦理学,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道德的目标是在于自由,还是在于德性,也无论道德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还是社会契约的正义和外在规范,这些伦理学的实质都是对人的善与权利的关注。
概而言之,“整个传统的伦理学就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P24)。
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不言而喻的核心就是人或人的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人的学科。
智慧树知到《后现代经典影视》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后现代经典影视》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后波及世界的文化现象A:对B:错正确答案:对2、从经济发展的速度衡量,后现代就是工业化时代。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意识形态。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是,未来从历史的土壤中产生,现在的贡献包含着对未来的贡献。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后现代的伦理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A:对B:错正确答案:错6、经典的“经”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是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的公文体制。
A:对B:错正确答案:错7、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具备经典意义。
A:对B:错正确答案:对8、后现代的特征()A:多元思维B:圆融和合C:开拓创造D:集体领导正确答案:多元思维,圆融和合,开拓创造,集体领导9、经典的标志()A:典范性B:权威性C:经久不衰D:代表性正确答案:典范性 ,权威性 ,经久不衰,代表性10、以下对经典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B: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C:历史悠久D:受人喜爱正确答案: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第二章1、《老炮儿》表现了个人的仁义精神。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荒野猎人》歌颂了主流英雄形象。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对美国梦主题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A:描写伊甸园神话B:表现失败的英雄,歌颂成功者C:崇尚个人自由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描写伊甸园神话,表现失败的英雄,歌颂成功者4、励志片的定义是塑造非凡形象,创造人生奇迹,激励人们开拓光明之路,实现人生圆满成就,到达理想境界的影片。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励志片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就是激励人们意志的影片。
A:对B:错正确答案:对6、理想即是事非实有,而信其当有。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信仰指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但不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仅仅只是精神上的崇敬。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思潮,它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主要集中在对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唯物主义和普遍性的质疑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进行探讨。
一、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传统哲学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形式,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理性并非如此绝对。
后现代主义认为理性主义的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客观性和普遍性,忽视了个体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认为只有在感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对唯物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唯物主义过于强调物质的存在和客观的规律,忽视了主体的主观性和意义的构建。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主体和客体看作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主体的主观性和意义的构建对于认识世界至关重要。
三、对普遍性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普遍性进行了批判,认为普遍性是一种虚构的概念。
传统哲学认为普遍性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客观规律,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普遍性是一种社会构建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普遍性看作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不同的普遍性。
四、对权力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权力进行了批判,认为权力是一种压迫和剥削的工具。
传统哲学往往将权力看作是一种正当的统治和支配,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权力是一种不公正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权力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需要通过批判和解构来实现平等和正义。
五、对真理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行了批判,认为真理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传统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真理是一种社会构建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真理看作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不同的真理。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后现代主义主张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将主体和客体看作相互作用的关系,将普遍性看作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将权力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关系,将真理看作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论后现代伦理观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是 解 决 了 制 度 层 面 的问 题 ,却 不 能有 效
地统 治 人 们 丰 富 多 变 的 道 德 生 活 。在 面 临 每 一 个 具 体 复 杂 的道 德 问题 时 ,也 不 能 为 我 们 提 供 详 尽 的 解持 多元
性 . “ 中心 非 基 础 ” 原 则 下 去 掉 任 在 反 的
实 行 道 德 对话 也 意 味 着 “ 师 在 上 教 面讲 . 生 在 下 面 听 ” 垂 直 等 级 式 的 师 学 的 生 关 系 的 终 结 。 对话 中 ,学 生 的教 师 ” 在 “
何 以 强 势 为 准 的 所 谓 客 观 标 准 ,这 就 决 定 了 我们 的 存 在 各 种 相 互 冲突 的道 德 观 与 价 值 观 的 多 元 文 化 的 课 堂 教 育 也 应 是 多 元 的 。 教 育 者 既 要 培 养 学 生 对 本 民族 文 化 的 道 德 规 范 的 批 判 意 识 ,又 要 使 其
道 德 判 断 和 道 德 选 择 。普 遍 的规 范 至 多
在 认 识 论 上 .后 现 代 不 承 认 理 性 的
客 观 性 和 正 当性 .而认 为 知 识 是 人 们 建 构 出来 的 .不 同 的杜 群 和利 益 团 体 旨在 “ 建 构 适 合 他 们 自身 特殊 需求 和 文 化 的 价 值 ” 单 一 或 绝 对 正 确 的 道德 观 是 不 存 在 。 的, “ 义 ” 只能是局部 的 、 元 的 、 连 正 也 多
能够 从 优 势 文 化 决 定 的 解 释 中解 放 出来
在这 种 情 况下 ,就 需 要 个 体 具 有 较 高 的
道德 理 解 力 和 价 值 选 择 力 .具 有 创 造 性 丰 富 的道 德智 慧 以 便 在 复 杂 的道 德 生 活 中作 出判 断和 选 择 。 以 , 正 的道 德 教 所 真
后现代主义对理论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理论的影响在当代学术领域和思想潮流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争议性的概念。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众多理论领域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从哲学、文学到社会学、历史学,乃至自然科学的某些方面,都能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
后现代主义首先对传统的哲学理论发起了挑战。
传统哲学往往追求一种确定性、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真理,试图构建一个宏大而统一的理论体系。
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和多元性,认为不存在绝对的、唯一的真理。
它质疑传统哲学中那些所谓的基础和本质,认为这些都是人为构建的概念,而非客观存在的实体。
这种观点打破了传统哲学的权威性和垄断性,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哲学思考的方式和目的。
在文学理论方面,后现代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文学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明确的主题、连贯的情节和固定的人物形象。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常常打破这些常规,表现出碎片化、不确定性和反叙事的特点。
作品可能没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情节跳跃、混乱,人物形象模糊、多变。
这种文学形式挑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也促使文学理论重新思考文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
社会学领域同样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
传统社会学致力于揭示社会的普遍规律和结构,认为社会是一个有秩序、可预测的系统。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则强调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关注边缘群体、亚文化和个体的独特经验。
它质疑传统社会学中的宏大叙事和总体化理论,主张从微观层面和个体视角来理解社会现象。
这种转变使得社会学研究更加注重个体的能动性和社会的多元性,为社会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理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传统历史学追求客观、真实地再现过去的事件和发展过程,强调历史的线性发展和因果关系。
而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则认为历史是一种文本建构,受到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文化背景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它质疑历史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历史叙述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这种观点促使历史学家更加审慎地对待历史资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书写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思考。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它对传统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提出了质疑, 并试图打破现有的观念框架。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特点和现象。
首先,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对个体和个体体验的重视。
传统上, 社会结构如家庭、政府、宗教等机构被视为决定个体身份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个体的经历和感受同样重要。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经验, 没有绝对的真理或权威来规定正确与否。
因此, 后现代主义提倡尊重多元化和包容性, 不再将个体的观点简单地归入某一种固定的范畴。
其次,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传统上, 人们倾向于将事物简化为单一的解释或故事, 忽略了其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呼吁人们去关注细微的差异, 拒绝将事物划分为对和错、真和假。
相反, 后现代主义认为真实是多元的, 各种观点和解释都应得到认可。
这样一种观点,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第三,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娱乐和消费文化的重要性。
在大众媒体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下, 后现代社会逐渐变得娱乐至上。
个体通过消费获得满足感和快乐, 而娱乐成为了一种空间, 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和矛盾。
此外, 后现代主义也强调了对流行文化的重视, 将文化的消费作为一种标志和身份的体现。
消费和娱乐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活动, 为人们提供了社交、释放压力和获取快乐的渠道。
最后, 后现代主义还呼吁人们对权力和控制进行思考。
传统的权力结构常常被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但后现代主义质疑了这种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权力常常被滥用, 导致了不平等和压迫。
因此, 后现代主义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鼓励个体思考和行动, 以实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 其影响涉及到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强调了个体体验的重要性, 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关注娱乐和消费文化, 以及对权力和控制进行反思。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1.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概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批判和反思,强调知识的多元性、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权威的质疑。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试图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赋予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教育被视为是主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2.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价值观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学习者从自身经验出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它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学习者的个人声音和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3. 知识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多元性,批评了传统课程观中基于权威和统一知识的教学方式。
它主张引入多样化的知识来源和不同的视角,以促进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主体性与学习者的自主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它主张将学习者视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
学习者被鼓励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来构建知识。
5. 对权威的质疑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传统的权威和专家知识提出了质疑。
它认为知识权威并非绝对可靠,而是受到制度和权力关系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批判性思维和反思,以挑战既有的权威和观念。
6. 总结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反思和批判,强调知识的多元性、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权威的质疑。
它试图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赋予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学习者被视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使教育更加关注个体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育体验。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在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约纳斯一、对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约纳斯对技术时代伦理的本体论解释并不是想在现代的各种伦理学之中加入一个所谓的“生态伦理学”或“ 环境伦理学”的分支,而是要从人的本体论的根基上改变整个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还是基督教的良心论;不论是康德的义务论,还是密尔的功利主义;不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各种道德相对主义,所有这些伦理学无一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这些伦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近距离的伦理”(N?chsten-Ethik)。
比如说圣经上说,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或者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或者像康德说,决不要把你的邻人当成手段,而总是要把他当成目的本身。
这些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上或主体间自律或他律的伦理学,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道德的目标是在于自由,还是在于德性,也无论道德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还是社会契约的正义和外在规范,这些伦理学的实质都是对人的善与权利的关注。
概而言之,“整个传统的伦理学就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2](P24)。
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不言而喻的核心就是人或人的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人的学科。
但是,从古至今的各种伦理学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显露出它们的贫乏和无能为力,因为它们在技术的无目的性的庞大力量面前束手无策,它们对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置若罔闻。
它们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
各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面对技术对地球的统治以及为争夺这种统治权的斗争无能为力,这种伦理学的失败促使约纳斯针对传统伦理学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远距离的伦理”(EthikderFerne)。
这种“ 远的伦理”首先面对的不再是人的精神性的道德困境,而是在技术统治的威胁下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01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07)02—0042—04总体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伦理学理论,其伦理观散见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但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产生的冲击却是空前的:它猛烈攻击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伦理学理论,试图消解道德的主体性,摧毁理性,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各种伦理“中心论”,强调道德的无主体、非理性、不确定、无基础及相对化,希冀在这种彻底的批判中实现自身的超越。
一、“人的死亡”:消解道德的主体性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后,人的问题就成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中心,各种传统伦理学理论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人的问题展开,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康德“人为自己立法”以及萨特“人是自我设计的存在物”都是如此。
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对道德的主体性发起了猛烈冲击。
按照后现代伦理观,人不应再是物质世界的中心、精神世界的中心和道德的中心。
福柯甚至在继尼采提出“上帝的死亡”之后,提出了“人的死亡”的命题。
他运用自己的“批判本体论”,对“人”的概念进行了考证。
考证的结果是,西方人一直十分崇敬的“人”只是一定时代、一定知识条件下的产物,其出现还只有2个世纪的历史,并不是永恒的存在物,在古典时期,人并没有什么地位。
其实,福柯考证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在消解道德的主体性,把道德主体——人边缘化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者摧毁了传统伦理学各种人性论、人的本质的观念,以期扫除传统伦理学关于人的理论借以成立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大家知道,人性论是各种传统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提和组成部分。
历史上存在的各种人性论都认为有某种永恒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存在。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并没有普遍永恒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存在,传统伦理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观念应摈弃。
福柯认为,无论是将人的肉体或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性规定,还是将人的灵魂或心灵视为人的本质性要素,都只是一种假定。
后现代主义与伦理学主要问题探讨
后现代主义与伦理学主要问题探讨在当今多元而复杂的思想领域中,后现代主义犹如一股汹涌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伦理学也未能幸免。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为伦理学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和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主要问题的探讨。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权威、宏大叙事和确定性的解构。
在伦理学领域,这意味着对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重新审视。
传统伦理学往往基于一些普遍的、绝对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善良、诚实等。
然而,后现代主义质疑这些原则的普适性和绝对性,认为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构建出来的,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
这种对传统道德权威的挑战,一方面为我们开拓了更广阔的道德思考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
如果一切道德判断都只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如何在不同的道德观念之间做出选择?如何评判行为的对错和善恶?这是后现代主义给伦理学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后现代主义还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它强调每个人的经验和视角都是独特的,不能被简化为普遍的模式或标准。
在伦理学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和判断,不能简单地用统一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所有人。
然而,过度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个体的道德判断可能会受到自身利益、情感和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此外,如果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做出道德判断,那么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又如何得以维护?再者,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也对伦理学的理论构建造成了困扰。
传统伦理学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
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这种整体性的理论构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系统的伦理学理论,我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问题时,就可能陷入迷茫和混乱。
我们需要在尊重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努力寻找一些共同的道德基础和原则,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伦理学的发展与转型
伦理学的发展与转型伦理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研究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坏、美与丑,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
伦理学的发展自古至今,经历了几次转型和变革,这些变革对伦理学的发展和影响都是必须深入探究和理解的。
第一次转型:伦理学的诞生伦理学的诞生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密不可分,他将伦理学提升到了哲学高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目的和功利性,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中庸之道”、“幸福”等概念,为后来的伦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伦理学是一种受目的论和功利主义影响的伦理学,它的重点在于寻找人的功利和幸福。
在这种伦理观中,道德的根据是人性本身,而不是宗教或神权的规定。
古希腊伦理学是伦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它开拓了人类思想的新领域。
第二次转型:基督教伦理学的兴起在西方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基督教伦理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将伦理学界的思想引向了价值与道德的概念。
基督教伦理学主要关注主权神学,他们认为,唯有信仰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基督教的信仰才能充实人的生命。
因此,基督教伦理学主张服从上帝和尊重他的规律,将宗教信仰和道德理念融为一体,推崇“爱”的原则和背后的普遍价值。
它提出了人受到神的创造,生命是神所赐,要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生命,这种道德思想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格局。
第三次转型:后现代伦理学的兴起后现代伦理学是伦理学史中的第三次转型。
在现代固有的大故事式的综合体被摧毁并主张绝对真理被解构等后现代思想的背景下,伦理学开始加入对现代性的挑战和解构,开始反思“权威”的合法性,关注观念性和文化性,把经验和情感纳入伦理学的范畴。
后现代伦理学主张没有绝对的道德真理和道德价值,他们认为社会是多元和不平等的,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变得丰富。
后现代伦理学认为,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应该是地方性的,关注个体的感受和经验,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重视情感和妥协。
总结伦理学史上的这三次转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想会对伦理学产生影响并引领新的发展趋势。
康德与尼采对伦理观念的争辩近现代哲学中的道德理论
康德与尼采对伦理观念的争辩近现代哲学中的道德理论近现代哲学中,康德与尼采以其对伦理观念的争辩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思想家。
康德强调理性和道德的普遍性,主张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而尼采则强调个人意志和超越传统道德的个体价值。
本文将对康德与尼采的伦理观念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近现代道德理论的影响。
康德是德国启蒙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对道德伦理观念的贡献无法忽视。
康德的伦理观基于其认为绝对的道德法则,即“普遍化原则”或“认同原则”。
他主张人类应当根据这一原则行事,不根据个人的欲望和利益,而是根据道德的普遍规律行动。
这一观点强调了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将道德定义为一种超越个人感受和利益的普遍价值。
与康德观点相对立的是尼采的伦理观念。
尼采认为道德是由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立的工具。
他批判了康德的“普遍化原则”并主张传统道德规范的废除。
相反,尼采强调个人的意志和力量,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去发展和追求自己的意志。
尼采的伦理观念强调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性。
康德和尼采在伦理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康德认为道德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而尼采则主张道德是主观的。
康德追求理性和普遍化的道德法则,强调道德作为一种普遍价值的必要性。
而尼采则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欲望去追求个人价值。
这两种观念的冲突代表了近现代哲学中道德理论的两个重要立场。
康德与尼采的争辩对近现代道德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的伦理观念奠定了道德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基础,对后来的伦理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在道德哲学、伦理学以及现代社会学中都有广泛应用。
尼采的伦理观念则强调了个体主义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康德与尼采在伦理观念的争辩中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康德主张普遍化的道德法则,强调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尼采则强调个体的意志和超越传统道德的个体价值。
这两种观念对近现代道德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伦理学派和哲学思潮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突破伦理束缚: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与制度伦理的哲学根源
突破伦理束缚: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与制度伦理的哲学根源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加快,人类越来越需要适应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
然而,与之相应的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难题:伦理束缚的突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与制度伦理的哲学根源,以期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
这种主张源于对传统伦理规范的质疑,传统的伦理规范往往是建立在某些固定的价值或信仰基础之上的。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价值和信仰也会发生改变,这就导致了传统伦理观在新情况下的失效。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和便利,但也同时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伦理规范显然显得束缚和无能为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代伦理学家提出了二次正当性主张:伦理规范必须经过重新评估和验证,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变革。
这就需要从传统的基础价值和信仰之外,寻找新的伦理基础,这些基础需要遵循的是人类共有的经验和普遍的道德原则。
但是,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首先,寻找普遍道德原则和适应人类共有经验需要大量研究和调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伦理学家以及相关的科学家们对人类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探讨。
其次,现代伦理的二次正当性主张仍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种基础既要符合人类共有的道德原则,同时也得与哲学、政治和法律等方面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制度伦理的哲学根源。
制度伦理是一种拥有基于规则和制度的伦理思想。
在这种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社会制度和规则之外的道德问题中自由解放出来,因为这些规则和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道德原则之上的。
制度伦理的哲学根源在于康德的伦理理论,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人的本性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和理性为标准”。
康德坚信,人类的本性是理性和有限的自由,基于这一点,他也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自己的道德责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高校教师《教师伦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重点题)
高校教师《教师伦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重点题)一、单选题1.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是()。
A、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B、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C、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参考答案:A3.对教师个体能力素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个体能力中教育创新能力决定教育行为的选择正误;B、个体能力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知识的掌握;C、个体能力体现在教师对教育规律的灵活运用上;D、教师个人能力的差异,会造成教师行为合理性、有效性和道德性的差异参考答案:A4.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参考答案:A5.教师道德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是()。
A、赏罚分明;B、坚持真理;C、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所有学生;D、秉公办事参考答案:C6.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
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参考答案:C7.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道德除了反映一般规律的共同要求外,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反映了()。
A、道德的理想性;C、教师道德的层次性;D、教师道德的社会性参考答案:C8.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参考答案:D9.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参考答案:D10.从狭义上讲,下列属于教师道德范畴的是()。
齐格蒙特·鲍曼伦理学方法的得与失——以其《后现代伦理学》和《论后现代道德》为例
、
“ 令人烦恼” 道德模糊 性时代”: 的“ 客观主义的描述方 法 齐格蒙特 ・ 鲍曼给后现代人类 的伦理境 遇作了这样概括
为 当今人类实行伦理思维创新和道德价值重构提示 了一个方
到形似超越资本主义社 会现 实的形 而上学彼 岸 , 乏齐格蒙 缺
[ 收稿 日期 ] 2 1 0 2 0 0— 4— 0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道德悖论现象研究” 0 B X 6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8 Z 05 , 马克思主义伦理” 建设项 目( 教高函[09 2 号) 20)1 。 [ 作者简介 ] 钱广荣 (9 5一) 男 , 14 , 安徽巢湖人 ,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 院, 安徽芜湖 2 10 ) 4 0 0
[ 摘
要 ] 近几年 齐格蒙特 ・ 曼的学说被 介绍到 中 国, 所涉 多为他 的社会 学思想 , 鲍 但 关涉其伦理 思
想不够 , 而齐格蒙特 ・ 鲍曼“ 既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 , 又令人 费解” 的思想其 实多为伦理 思想。他 的《 后现代 伦理 学》 生活在碎片之 中——论后现代 道德》以客 观主 义的描述 方法揭 示 了后现 代社会 深刻 的道 德危 和《 机 , 又将此归 因于传 统理性推 崇的道德 的“ 却 普遍 原则” 并提 出本质上属 于个人主 义的“ , 多元主义 的解放 ”
(9 5 中所阐发 的后 现代伦理观 , 19 ) 几乎没有 涉及 。这两 本书 已分别在 2 0 03年和 20 0 2年 被翻译 成 中文 出版, 响较 为广 影 泛 。在这种情况下 , 探讨齐 格蒙特 ・ 鲍曼 伦理思 维方法 的得 与失显然是有意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07)02—0042—04总体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伦理学理论,其伦理观散见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但后现代伦理观对传统伦理学产生的冲击却是空前的:它猛烈攻击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伦理学理论,试图消解道德的主体性,摧毁理性,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各种伦理“中心论”,强调道德的无主体、非理性、不确定、无基础及相对化,希冀在这种彻底的批判中实现自身的超越。
一、“人的死亡”:消解道德的主体性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后,人的问题就成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中心,各种传统伦理学理论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人的问题展开,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康德“人为自己立法”以及萨特“人是自我设计的存在物”都是如此。
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对道德的主体性发起了猛烈冲击。
按照后现代伦理观,人不应再是物质世界的中心、精神世界的中心和道德的中心。
福柯甚至在继尼采提出“上帝的死亡”之后,提出了“人的死亡”的命题。
他运用自己的“批判本体论”,对“人”的概念进行了考证。
考证的结果是,西方人一直十分崇敬的“人”只是一定时代、一定知识条件下的产物,其出现还只有2个世纪的历史,并不是永恒的存在物,在古典时期,人并没有什么地位。
其实,福柯考证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在消解道德的主体性,把道德主体——人边缘化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者摧毁了传统伦理学各种人性论、人的本质的观念,以期扫除传统伦理学关于人的理论借以成立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大家知道,人性论是各种传统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提和组成部分。
历史上存在的各种人性论都认为有某种永恒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存在。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并没有普遍永恒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存在,传统伦理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观念应摈弃。
福柯认为,无论是将人的肉体或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性规定,还是将人的灵魂或心灵视为人的本质性要素,都只是一种假定。
事实上,它们并不都是人之为人的固有的东西,因为肉体是历史的被规定的,而心灵只是权力的附属物。
因此,不存在什么完整的人类,由道德知识构建的人已经死亡,传统伦理学所高扬的人已不复存在。
由此,福柯对各种人性论和人的本质观念进行了彻底摧毁。
对道德主体的摧毁,结构主义语言学也做出了很大努力,认为语言是一个没有主体的系统,人只是语言的一种功能,一种结构功能。
据此,结构主义语言学把主体进行了外化,从而彻底否定主体的中心地位。
J·M·布洛克曼在《结构主义》中说:“‘我’、主体,既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至今它只是自以为如此。
这样一个中心,根本不存在。
”[1]利奥塔认为,是语言的多样性使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拉康则根据自己的精神分析学对“自我”进行了解构,他把“自我”解释为一种幻觉或想像,即无意识的主体,并没有弗洛伊德认为的能包容原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心灵。
德勒兹和瓜塔里则进一步把无意识理解为非想像、非结构的东西,人就是机器,即欲望机,没有人性。
他甚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把主体看作一只手,它由硬性的片断线、柔软的片断线和飞行线3种纹路组成。
这样,主体在这3种纹路的运动过程中被粉碎了。
二、道德的非理性化:反对理性主义伦理观理性主义是西方伦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传统之一。
理性主义伦理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总是从人类的理性本质出发来探求道德的基础和普遍原则,强调理性对道德生活和伦理关系的决定作用;道德原则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后现代伦理观反对传统伦理学把理性作为道德的绝对基础,执意取消理性的决定地位,甚至试图摧毁理性,转而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具体地说,后现代伦理观对西方伦理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攻击表现为3个方面。
第一,认为理性意味着对生命的压制和对人的生存的遗忘。
尼采认为理性是压制生命的东西,只有生命和意志才是人的本质。
因此,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摧毁理性,代之以“理性的他者”,即“酒神”精神作为人的本质。
海德格尔对理性的批判是在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中进行的。
认为总体来看,各种人道主义理论最大的失误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它们总是采取专断的方式把人设定为理性的。
这种设定尽管不是错误,但却远远不够,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设定没有深入到理性的根据,即人的生存层面,人只有在生存中,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才会有理性问题。
因此,海德格尔对人的定位是“人是存在的看护者”[2]。
第二,认为理性是以普遍性和总体性为前提,尊崇理性就是尊崇整体主义、理想主义的道德原则,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目的王国及黑格尔的社会总体主义等。
因此,倡导理性就等于倡导机械性,放弃理性就意味着摆脱强权。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产物,是一种专制的、极权主义的东西,它排斥情感、直观、想像等非理性因素。
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任务是要反对理性的普遍性、总体性,肯定差异性和特殊性;拒绝整体主义和稳定的等级秩序,倡导创造性和多元性。
第三,认为理性必然导致独断论和一元论。
福柯认为理性是一种统一的、总体化和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在启蒙运动中扮演的是独断的角色,其突出表现就是对非理性的压制。
这种压制在历史上表现为对“疯人”采取的各种残忍手段;在现代则表现为西方文化以理性为标榜,在全球展开的文化霸权活动。
因此,应该反对理性,高扬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
利奥塔认为,理性是以普遍性为特征的,在道德方面,它预先设定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并且坚持这种道德原则的一元性。
一旦理性成为基础,就必然使个性和差异受到压制。
因此,利奥塔发出了向总体性开战、拯救差异的呼声。
总之,后现代主义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传统,批判的结果是,理性的决定地位被取消了,生命、意志等非理性的东西,即“理性的他者”摆脱了对理性的从属地位,道德的偶然性、差异性、多元性开始占据了自己的位置,非理性主义伦理观成为后现代伦理观的主流。
三、道德的不确定性:反对本质主义伦理观后现代伦理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道德观念,其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道德的不确定性。
人们知道,传统伦理学的各种范畴如善、恶、正义、德行等都是以严格、精确的定义来进行自我界定的。
与此相反,后现代道德则以“不确定性”来进行自我界定:后现代主义者放弃对道德本质的探寻,通过反对传统的本质主义伦理观,把传统伦理学深信不疑并一直苦苦探索的道德本质摧毁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成了后现代伦理观的显著标志。
可以说“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后现代伦理观中唯一确定的道德。
毋庸讳言,探寻道德的本质是传统伦理学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从柏拉图以来,伦理学家们一直在探讨善、恶、正义、幸福、德行、自由等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被认为指向的是道德的本质。
而后现代主义者对西方传统伦理学探寻道德本质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疑。
比如,海德格尔在其《论真理的本质》中对现代哲学家、伦理学家关于“本质”问题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认为人们看作是事物本质的东西,事实上绝对不是这个事物的真正“本质”;他发现,当人们在不断追问真理的本质时,就已经开始质疑本质本身的问题了,因为本质也是用来指称属于某一类事物的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东西的,这样真理的本质问题就自然变成了本质的真理问题了。
同样,在伦理学上,善恶、正义、勇敢、节制、幸福、德行等被传统伦理学认为指向道德的本质问题的东西就成为不确定的了。
同时,善恶、正义、幸福、德行等问题,都与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紧密联系。
后现代主义放弃对道德本质的探寻,导致人们的道德生活不再有明确的目标。
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不仅没有具体的道德目的,他们也不希望提出某种明确的目的来取代传统伦理学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海德格尔曾以“林中路”没有明确目的的路的形象比喻来表达人们的一种“没有目的的目的”的理想境界。
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目标本身并不重要,目标具体了反而会减小希望并最终使希望破灭;人们四处流浪,并非没有希望,正因为他们充满希望才会不断流浪前行。
所以,后现代人宁肯为了寻求并不具体的目标而四处流浪,也不愿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目标而停止流浪,从而实现自己永远追求的目标、永远充满希望的目的。
这种目的的不明确性,是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本质主义伦理观的必然结果。
四、质疑道德的基础:反对基础主义伦理观反对基础主义的反对对象是基础主义。
基础主义是指这样一种伦理学传统:从古希腊以来的伦理学家不仅坚信道德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基础,即存在着某种我们用以确定善、正义、幸福、德行、自由的永恒的基础或解释框架,而且,他们一直力图为道德知识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不容置疑的基础。
如斯宾诺莎找到了“实体”,莱布尼茨找到了“单子”,黑格尔找到了“绝对精神”作为道德的知识基础,从而为道德提供合法性证明。
“自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考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3]11。
可以说,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斯宾诺莎,到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等都是基础主义者。
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伦理学家为道德寻求可靠的知识基础的观念发起了冲击,试图将人们从基础主义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认为基础主义者对基础的渴望,是一个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的梦想;对基础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福柯认为笛卡儿的绝对可靠的“我思”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并不是什么绝对确实的终极的东西。
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就是要对所有的基础、原理或中心进行解构,用一种自由的、分延的游戏来取代这些基础、原理或中心。
罗蒂也认为,“应当摈弃西方特有的那种将万事万物归结为第一原理或在人类活动中寻求一种自然等级秩序的诱惑”,“那种认为人无论如何能将发生于道德和政治思考中的以及在这类思考与艺术实践的相互作用中的一切问题置于‘第一原理’之下的整个想法,开始变得荒诞不经了。
”[3]14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传统基础主义伦理观时,特别注意批判传统道德的正当性,实施所谓“去正当化”操作。
正当化是西方传统伦理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始终存在争论的问题。
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上主流的道德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都有一个正当化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从古希腊、中世纪,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近现代资本主义,正当化、理性和知识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化、神秘化,这使西方社会道德生活日益陷入异化状态,面临全面的伦理危机。
因此,应对“正当化”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通过“去正当化”操作,对传统道德的正当性一概予以否定,尤其是对启蒙运动以来道德的正当性进行重新批判、解构,使传统道德的正当性被摧毁,道德的基础坍塌了。
五、绝对的相对化:反对中心主义伦理观反对中心主义伦理观,就是反对西方伦理学的各种“中心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