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2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方二教案

初中地方二教案

初中地方二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地方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风光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家乡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

2. 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家乡的自然风光有哪些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乡自然风光的欣赏方法和建议。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 布置课后调查任务:了解家乡自然风光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2.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提交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一、成果展示1. 让学生展示课后调查报告,分享了解家乡自然风光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措施。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要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谈谈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访问、参观等。

3. 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意识的提高。

区域地理第二单元第2讲

区域地理第二单元第2讲

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一、我国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民族(1)构成:56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3.(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考点一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1.(2012·海南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答案(1)A(2)D(3)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年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mm,所以该品种枣树比较耐旱。

第(2)题,甲地纬度较高,而且海拔大于2 000m,所以冬季的低温容易对枣树形成冻害。

学案2:区域地理 地图突破——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学案2:区域地理 地图突破——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①湄公河②昭披耶河(湄南河)③伊洛瓦底江④萨尔温江⑤布拉马普特拉河⑥恒河
⑦印度河⑧锡尔河、阿姆河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⑩尼罗河⑪青尼罗河⑫白尼罗河
⑬刚果河⑭尼日尔河⑮赞比西河⑯莱茵河⑰多瑙河⑱泰晤士河
⑲塞纳河⑳伏尔加河○21顿河○22乌拉尔河○23鄂毕河○24叶尼塞河
○25勒拿河○26密西西比河○27圣劳伦斯河○28亚马孙河○29贝加尔湖○30里海
○31咸海○32巴尔喀什湖○33死海○34纳赛尔水库○35维多利亚湖○36坦噶尼喀湖
○37马拉维湖○38日内瓦湖○39苏必利尔湖○40密歇根湖○41休伦湖○42伊利湖
○43安大略湖○44马拉开波湖○45的的喀喀湖○46乍得湖○47湄公河三角洲○48恒河三角洲
○49尼罗河三角洲○50莱茵河三角洲○51多瑙河三角洲○52密西西比河三角洲○53亚马孙河三角洲○54拉普拉塔河三角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介绍地理学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地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 教学内容:
- 什么是地理学?
- 地理学的基本领域和研究内容。

- 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二课时: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理解地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

-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 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层次?
- 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模型和图表进行解释。

第三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认识地球季节的形
成原因。

-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动画和图片进行演示。

...
(依次编写其他课时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按照教材的章
节顺序进行排列)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 评价工具:笔试、口头回答问题、观察记录等。

-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初中七年级东南亚2地理教案: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

初中七年级东南亚2地理教案: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

初中七年级东南亚2地理教案: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等基本情况。

2.了解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促进学生对东南亚政治经济的基础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东南亚各国地理位置特点。

2.东南亚地缘政治关系。

三、教学难点1.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东南亚地缘政治关系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问答法五、教学内容与安排一、讲授内容东南亚是指个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地区,中国南方和东南部就在此地区。

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战略位置。

下面我们来逐个了解东南亚的几个主要的国家。

1.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国家,东面临近马六甲海峡,南部与印度尼西亚相邻。

新加坡位于亚洲南端的马来半岛的南部,离赤道只有137公里,是一个独立城市国家。

2.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中部是穿越亚洲的第三条纵贯线马来半岛,马来半岛位于马六甲海峡与南中国海之间,东马位于婆罗洲和巽他群岛之间,是一个越亚洲南北的国家。

3.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东南亚至西南太平洋的近7,000个岛屿,是一个虚位以待感的国家。

这些岛屿形成了偌大的群岛,这也是菲律宾得到“珍珠东方”的优美美誉的重要原因。

4.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之间,印度尼西亚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也是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国土总面积达到了1,912,988平方公里。

5.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的黄金海角处。

泰国东北部有湄公河畔,南部是世界著名的海滨城市,西北部和缅甸毗邻。

泰国的面积为5,116,787平方公里。

二、地缘政治关系东南亚国家区域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不同文化的交融、经济利益的交织以及区域冲突的可能性都使地缘政治关系更加复杂。

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军事同盟与合作东南亚地缘政治局势复杂,许多国家之间保持谨慎合作的态度。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2南方低山丘陵区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2南方低山丘陵区

羽绒服加工系列 羽绒加工 商品鸭收购加工等
B: 中华弥猴桃系列 野生弥猴桃
弥猴桃酒 果汁汽水
C: 残次木材系列 木材加工厂 锯屑等再用
13.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种植用材林
的原因是

海拔较高,气温低, 植物生长慢;交通不便
(2)山上茂密的林地与山下农田和鱼 塘的之间的关系是:
三、区域开发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自然、人为) 措施 危害 综合开发
图六为我国东部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
1.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该区域
D 丰富的资源最可能是( )
①石油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2, 4 ,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水资源6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C 2.该地发展经济与环保相协调的主要措施是( )
3)从土壤和生态的角度描述乙河流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6分)
红壤的改良问题 水土流失的治理
矿产
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
贵1、州有:丰铜富的仁有的色汞金矿属;矿云产南:个旧的锡矿、东 江的川2、锑西的附矿:铜近、德矿有水兴廉口的价山铜的的矿动铅、力锌大矿余;的钨广矿西;:湖 白色南的:硫锡矿矿、山
15.D
16.B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呤 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 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 多高、地多高、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 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油)

世界区域地理(二)

世界区域地理(二)

业 主 要 分 布
太平洋沿岸 德干 和濑户内海 高原 沿岸的京滨、 东北 名古屋、阪 神、北九州 部、 南部 工业区
莫斯科、 东北部、东南沿 东南 圣彼得 南部、 海圣保 沿海 堡、乌 西部工 罗、里 地区 拉尔、 业区 约热内 卢一带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日本
主 水稻 要 农 作 物 业
印度
俄罗斯
五大湖及东北 较贫瘠,不利于种植粮食,但适
部地区 宜发展畜牧业;③工业集中,人 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乳畜带以南,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
玉米带 中央大平原中 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
部、北部
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分布
发展条件
小麦区
中部、北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 部 35° N以南 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
6.城市
上图中e 纽约 ,f圣弗朗西斯科,g 休斯敦 。
六、拉丁美洲——巴西
1.地形区
图中a 亚马孙平原 ,b 巴西高原 , C 安第斯山脉 。 2.气候 图中d 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 气
候,f 热带雨林 气候。
3.工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
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4.人口 当地土著居民是 印第安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 欧洲 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 农作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 咖啡、甘蔗、香蕉、


物 等
分布 印度河、恒河平原,半岛 沿海等
可可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巴西利亚、圣保罗、 班加罗尔 里约热内卢

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原因是: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部编版(统编)小学地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天地二》教案

部编版(统编)小学地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天地二》教案

部编版(统编)小学地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天地二》教案教材信息:- 书名:部编版(统编)小学地理三年级上册- 单元:第二单元《地理天地二》- 教案内容:教案针对第二单元的地理知识进行教学安排和指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第二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四大自然地理区,包括平原、盆地、高原和山地的特点和分布。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区的热爱和珍惜,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与第二单元内容进行引导和对比。

2. 研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平原、盆地、高原和山地的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地理知识。

3. 总结归纳: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四大自然地理区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4. 创设情境:通过实地考察或视频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中国各地的自然地理区。

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通过自主研究或小组合作,深入了解中国其他地理区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地理特点,例如身边是否有山和水等,引导他们进行描述和初步归类。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理区的特点和景观,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并感受不同地理环境。

3.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模型或实物,例如用泥土塑模的山地、高原等,让学生触摸和感受不同地理地貌的特点。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例如《中国的自然地理区》,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自然地理区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5. 视频展示:播放一些与自然地理区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感受和了解不同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

6.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选择一个地理区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他们是否对不同地理特点有初步了解和认识。

世界区域地理(二)(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世界区域地理(二)(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3.日本国的首都是_________。 4.20世纪60年代,人类发明了________ 橡胶,但是质量不如天然橡胶。
5.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是 ____。
6.早在1 000多年前,_________人就把 印度看成是一个黄金遍地,出产香料、宝 石、丝绸等贵重物品的国家。
7.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的____ 大国。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 市和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 终年不冻港
1917年,俄国经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工农 政权的苏维埃国家。从1922年到1940年,俄罗斯和周 围的15个国家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简称苏联。
从1990年3月,苏联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1991年底,苏联解 体。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11 国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①美国 ②西欧 ③南亚 ④东亚 ⑤东南亚
7.关于俄罗斯的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发达 B.工业集中分布在东欧部分
C.工业中以重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为突出
D.四个主要工业区间有高速公路相联,交通便利
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山脉▁▁河流 ▁▁平原▁▁湖泊
从纬度位置看,俄罗斯大部分位于▁▁▁(纬线)到▁▁▁(纬线)之 间,因而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较高)。从海陆位置看,俄 罗斯东临▁▁▁洋,北临▁▁▁洋,但国土大部分远离海洋,因 而降水量▁▁▁▁(较多,较少)。
3.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遭到了破坏
B、东北季风的影响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二讲中国的地形知识:知道:主要地型类型及分布特点、多地震的国家、海底地形的种类和分布记住: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中国地形的特征及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技能: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在实地和地图上识别常见的地形类型、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能力:记忆: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观察:在实地和地图上观察我国地形、地势环境及其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我国地形景观特征和某种地形的特点想象: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想象我国地形、地势的空间状况、想象我国的地形特征,并能用地理语汇加以描述。

思维:根据地理图像和资料综合我国的地形特征1.我国地形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也可通过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地势西高东低(陆上最高处珠峰8844.43米、最低处艾丁湖面-154。

31米),呈阶梯状分布从下面地形剖面图不难看出,我国的地形大势和呈阶状分布的基本状况。

(下图学生用书《三维设计》中国地形空间定位部分有北纬40、36度剖面图或考试地图册P103)(补充1:新中国成立后,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了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并且在青岛观象山埋设了永久性的水准原点。

水准原点的高程是以青岛验潮站平均海平面为零点,经过精密水准测量进行连测而得。

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通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中国的高程基准面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原国务院批准启用的“黄海平均海平面”。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比“黄海平均海平面”高29mm2:我国陆地最低点:-154.31米据新华社电国家测绘局08年9月28日公布了我国陆地最低点——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高程新数据为-154.31米。

艾丁湖洼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南,是我国内陆最低处,也是世界著名低地.197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采用传统光机型测绘仪器首次测定了艾丁湖洼地最低点高程数据为-155米.29年来,由于环境及地质结构变化、地壳运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风沙淤积的影响,艾丁湖洼地最低点的位置和高程发生一定变化。

PPT课件 高中 区域地理 课件2

PPT课件 高中 区域地理 课件2
以获得从这个岛向四周延伸 200海里,总计 面积大约12600平方海里的海洋资源管辖权,反 映了日本人资源忧患意识、海洋意识。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岛国,陆地资源非常有限, 本身的资源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日本人总有一 种强烈的资源忧患意识,总在千方百计扩大资源的来源,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利用岛国的条件向海洋索取 资源,他们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 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2、为什么海南岛国民经济会如此快速发展呢?请 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 主要是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读图 观察思考:
1、海南岛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四周隔海同哪些 地区和国家相望? 位于我国南部南海中,北隔琼州海峡、北 部湾与华南、西南相望,西部、南部临广阔的 南海,同东南亚诸国隔海相望,东望珠江三角 洲、香港、澳门、台湾。 2、这样的位置具有什么意义呢? 北望大陆,南临南海,使这里处于华南和西南陆 海结合部,既便于大西南走向世界,又是开发利 用南海资源的基地;东西南遥望的香港,珠江三 角洲、台湾、东南亚,都属经济发达,或经济发 展迅速的地区,对海南经济发展的辐射帮助很大。
表一:海南岛主要国民经济生产指标(单位:亿元)
时间 1987 1999 工业总 农业总 贸易产值 产值 产值 国内 国际 22 41 26 1.6 255 279 158 7.5 旅游 国内 国际 2.0 0.2 63.8 1.1 国内生 产总值 57 471
倍数
11.56
6.8
6
4.68
31.9
5.5


生物 资源 矿产 资源
渔场面积: 143 万平方千 米,种类 2 万多种,资源 总量1000万吨
海 滨 砂 矿 : 60 多 种 , 储 量 15 . 25 亿吨石油: 452 亿吨天 然气:14万亿立方米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区域地理第2部分 第2讲 地图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区域地理第2部分 第2讲 地图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地图考纲呈现目标要求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的识记。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推断各种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基础整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图形读图思考(1)在“中国地图”中,可以指示方向的组成要素是什么?提示:图中的经纬线。

(2)乡村小道能清楚地表现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中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地地物比较简略。

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②数字式:1∶500 000。

③线段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关系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图幅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方向(1)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无任何方向信息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例如,图中的“⊙”。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例如,图中的“北京”。

基础整理二地形图图形读图思考(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含义是什么?提示: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与山脊处的等高线分布有何区分?提示:山谷处等高线向数值增大处弯曲,而山脊处等高线向数值减小处弯曲。

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1_000米、500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区域地理第2讲(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文

区域地理第2讲(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文
0
≈ 111千米/1

90
0
40 N 。 75 W

29 N 。 105 E

[2005高考题]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
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建成。据此回答: 1.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C )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过两地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 程为过两极地区。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60°N ,再向 走。
A
B
40°N 60°E 90°E 120°E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北 ,再向 西南 走。 60°N
A
B
40°N 60°E 90°E 120°E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北 ,再向 西南 走。 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南 ,再向 东北 走。 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南 ,再向 西北 走。
100917 区域地理第2讲 (利用经纬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1、经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AC 小于 BD AB 等于 CD
北极
C D
A B

B A



经线圈长度= 赤道周长 ≈40000千米
40000千米 360
从甲地(50°N,80 °E)到乙地 (50 °N,150 °E),若不考虑地 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C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区域地理2-1ppt课件

区域地理2-1ppt课件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4.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思考: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关系?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 难以到达;
地形 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 汽的阻隔;
干旱
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

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 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 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 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治理重点: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 固沙、防止 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 风沙前移和 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 抑制地表起 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 沙的植被遭 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 破坏 等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 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干旱的绿洲边缘
雪融水和山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 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 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 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 杨树,毁林开荒。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 创造了有利条件

1.1多种多样的区域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1多种多样的区域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要求:题目描述清晰,解答过程简洁,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5.撰写一篇反思日记,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区域地理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要求:反思日记真实、客观,能够反映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区域的概念、特征以及区域划分的方法和原则。
a.区域的概念:具有相对一致性、内聚性和差异性的地理空间。
b.区域的特征: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经济特征等。
c.区域划分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划分。
d.区域划分的原则:相对一致性、明确性、实用性等。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运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区域地理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增强他们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9.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区域发展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发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思考。

必修二地理教案

必修二地理教案

必修二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3. 掌握地质、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4.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教学内容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3. 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和影响;4.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教学难点: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授予(30分钟)(1)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介绍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多学科性质和学科交叉的特点。

(2)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a. 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地球的内部层次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组成和特点。

b. 地球的外部结构:介绍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和岩石圈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c. 地球的运动规律: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轴的运动规律及其对地球季节变化的影响。

3. 形成原因和影响(40分钟)(1)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a. 地壳构造运动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地震、火山和地壳运动等地质现象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壳活动对地貌的塑造和地震、火山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 砂土石沉积的原因和影响:介绍砂土石沉积的形成原因和相关地理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河流、风力等自然因素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2)气候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a. 大气环流和气候带的形成原因和影响:通过介绍大气环流和气候带的形成机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气候带的气候特征和植被分布的关系。

b. 水汽和云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讲解水循环和云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水汽的循环对降水和气候的影响。

(3)生物环境的形成原因和影响: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和物种适应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高二区域地理教案5篇

高二区域地理教案5篇

高二区域地理教案5篇高二区域地理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二区域地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学生阅读]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移?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练习(二)一、选择题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理简图。

读图回答问题。

31.乙图中亚平宁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南北走向32.根据两国的地理位置判断,E、F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中斜线区为非洲南部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读图回答各题。

33.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C.地形 D.海陆位置34.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各题。

35.图中N地一月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C.受东北季风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36.影响该岛国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有()A.地形和海陆位置 B.地形和植被C.河流和气候 D.市场和交通卢卡拉机场(27︒41'N)是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坐落在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7.卢卡拉机场飞机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③多台风,飞行易造成危险;④冰雪覆盖,滑行时易打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8.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A.对外贸易B.航空枢纽C.劳务输出D.发展旅游39.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拉萨 B.②为西安 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40.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下面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1.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大 B.有春汛C.结冰期短 D.有凌汛42.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可用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43.影响乙国工业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A.海洋运输 B.消费市场C.铁路运输 D.技术水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图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4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全年盛行东南信风 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受飓风的影响较大 D.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46.当北京时间19:30时,①地刚好日出,该日②地的昼长是A.11小时40分 B.12小时20分C.13小时 D.15小时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7.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昆仑山、天山、阴山、南岭48.对图中⑤~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一部分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部分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主要湿地资源。

完成下列各题。

49.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50.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A.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B.冲积平原区C.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 D.青藏高原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先生病逝于3月23日凌晨3时18分新加坡(103°38'E,1°09'N)中央医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1.此时A.太阳直射点刚越过赤道向南移动 B.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值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地中海沿岸正值炎热干燥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52.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53.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54.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读东南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55.巴厘岛不具有的自然旅游风光是( )A、热带雨林葱郁B、温暖的海水和海浪C、奇特的火山群D、蜿蜒曲折的峡湾海岸56.巴厘岛与城市③的距离约为( )A、555千米B、1000千米C、1600千米D、1800千米57.印度尼西亚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A、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B、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C、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提高B岛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58.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59.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60.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区域图和克拉地峡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

2014年3月,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

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4天时间。

(1)泰国的典型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 _____ 。

(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4)开凿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将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及周边地图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

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南部七月和一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材料一分析①地所在气压带位置变化对②地气候的影响。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马达加斯加岛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对东西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影)结合材料分析甲地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陷 构造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

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

石油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日产原油 200 万桶以上,大型油轮通过拓宽后的水道将原油 输送出口,其原油出口占委内瑞拉原油出口一半以上。

材料二 委内瑞拉人口3200 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

受 2014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经济遭受重挫,国内 通胀严重,粮食等物资短缺。

材料三 下图为马拉开波湖位置示意图2500200015001000500300025002000150015001500等降水量线(mm)(1)结合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政府计划将马拉开波市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试评价马拉开波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条件。

(3)针对粮食短缺,有人建议委内瑞拉与中国加强合作,在马拉开波湖周围种植水稻,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问题,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31.B 32.A【解析】31.乙图意大利,由经纬线分布可知:亚平宁山脉的走向西北-东南向。

选B正确。

32.甲图印度,E地处南亚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F地处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选A正确。

【答案】33.B 34.D【解析】33.德班与诺洛斯港纬度相当,但德班附近有暖流经过,而诺洛斯港附近则是寒流流经,所以,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

34.图中阴影部分为非洲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较为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广人稀,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35.C 36.A【解析】35.图示是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卡,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N地地处冬季风即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多。

所以选C。

36.读图可知,该岛为斯里兰卡。

岛国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山地地形为主,所以,该国城镇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或内陆河谷地带或开阔而平坦的地区。

因此,影响该岛国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答案】37.A 38.D【解析】37.卢卡拉机场位于内陆山国尼泊尔,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飞机起降的跑道短,约400米,不利于起降,①对。

所在地区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②对。

该地无台风造成危险,③错。

跑道上没有冰雪覆盖,④错。

所以A对。

38.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业,D对。

尼泊尔经济落后,对外贸易少,A错。

该地危险多,地域条件差,环境承载量小,不是航空枢纽,B错。

该国人口少,劳务输出少,C错。

【答案】39.A 40.B【解析】39.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

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

④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40.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

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

④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答案】41.B 42.C 43.A【解析】4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判断,R河是松花江。

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有春汛现象,B对。

R河含沙量小,A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