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2教案
初中地方二教案

初中地方二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地方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风光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家乡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
2. 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家乡的自然风光有哪些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乡自然风光的欣赏方法和建议。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 布置课后调查任务:了解家乡自然风光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2.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提交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一、成果展示1. 让学生展示课后调查报告,分享了解家乡自然风光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措施。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要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谈谈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访问、参观等。
3. 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保护意识的提高。
区域地理第二单元第2讲

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一、我国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民族(1)构成:56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3.(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考点一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1.(2012·海南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答案(1)A(2)D(3)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年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mm,所以该品种枣树比较耐旱。
第(2)题,甲地纬度较高,而且海拔大于2 000m,所以冬季的低温容易对枣树形成冻害。
学案2:区域地理 地图突破——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三角洲
①湄公河②昭披耶河(湄南河)③伊洛瓦底江④萨尔温江⑤布拉马普特拉河⑥恒河
⑦印度河⑧锡尔河、阿姆河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⑩尼罗河⑪青尼罗河⑫白尼罗河
⑬刚果河⑭尼日尔河⑮赞比西河⑯莱茵河⑰多瑙河⑱泰晤士河
⑲塞纳河⑳伏尔加河○21顿河○22乌拉尔河○23鄂毕河○24叶尼塞河
○25勒拿河○26密西西比河○27圣劳伦斯河○28亚马孙河○29贝加尔湖○30里海
○31咸海○32巴尔喀什湖○33死海○34纳赛尔水库○35维多利亚湖○36坦噶尼喀湖
○37马拉维湖○38日内瓦湖○39苏必利尔湖○40密歇根湖○41休伦湖○42伊利湖
○43安大略湖○44马拉开波湖○45的的喀喀湖○46乍得湖○47湄公河三角洲○48恒河三角洲
○49尼罗河三角洲○50莱茵河三角洲○51多瑙河三角洲○52密西西比河三角洲○53亚马孙河三角洲○54拉普拉塔河三角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介绍地理学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地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 教学内容:
- 什么是地理学?
- 地理学的基本领域和研究内容。
- 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二课时: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理解地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
-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 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层次?
- 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模型和图表进行解释。
第三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认识地球季节的形
成原因。
-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内容:
-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什么?
- 地球季节的形成原因。
-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使用动画和图片进行演示。
...
(依次编写其他课时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按照教材的章
节顺序进行排列)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 评价工具:笔试、口头回答问题、观察记录等。
-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初中七年级东南亚2地理教案: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

初中七年级东南亚2地理教案: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认识东南亚的各国地理位置及相互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等基本情况。
2.了解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促进学生对东南亚政治经济的基础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东南亚各国地理位置特点。
2.东南亚地缘政治关系。
三、教学难点1.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东南亚地缘政治关系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问答法五、教学内容与安排一、讲授内容东南亚是指个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地区,中国南方和东南部就在此地区。
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战略位置。
下面我们来逐个了解东南亚的几个主要的国家。
1.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国家,东面临近马六甲海峡,南部与印度尼西亚相邻。
新加坡位于亚洲南端的马来半岛的南部,离赤道只有137公里,是一个独立城市国家。
2.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中部是穿越亚洲的第三条纵贯线马来半岛,马来半岛位于马六甲海峡与南中国海之间,东马位于婆罗洲和巽他群岛之间,是一个越亚洲南北的国家。
3.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东南亚至西南太平洋的近7,000个岛屿,是一个虚位以待感的国家。
这些岛屿形成了偌大的群岛,这也是菲律宾得到“珍珠东方”的优美美誉的重要原因。
4.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之间,印度尼西亚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也是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国土总面积达到了1,912,988平方公里。
5.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的黄金海角处。
泰国东北部有湄公河畔,南部是世界著名的海滨城市,西北部和缅甸毗邻。
泰国的面积为5,116,787平方公里。
二、地缘政治关系东南亚国家区域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不同文化的交融、经济利益的交织以及区域冲突的可能性都使地缘政治关系更加复杂。
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军事同盟与合作东南亚地缘政治局势复杂,许多国家之间保持谨慎合作的态度。
【课件】中国区域地理--2南方低山丘陵区

羽绒服加工系列 羽绒加工 商品鸭收购加工等
B: 中华弥猴桃系列 野生弥猴桃
弥猴桃酒 果汁汽水
C: 残次木材系列 木材加工厂 锯屑等再用
13.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种植用材林
的原因是
。
海拔较高,气温低, 植物生长慢;交通不便
(2)山上茂密的林地与山下农田和鱼 塘的之间的关系是:
三、区域开发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自然、人为) 措施 危害 综合开发
图六为我国东部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
1.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该区域
D 丰富的资源最可能是( )
①石油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2, 4 ,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水资源6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C 2.该地发展经济与环保相协调的主要措施是( )
3)从土壤和生态的角度描述乙河流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6分)
红壤的改良问题 水土流失的治理
矿产
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
贵1、州有:丰铜富的仁有的色汞金矿属;矿云产南:个旧的锡矿、东 江的川2、锑西的附矿:铜近、德矿有水兴廉口的价山铜的的矿动铅、力锌大矿余;的钨广矿西;:湖 白色南的:硫锡矿矿、山
15.D
16.B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呤 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 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 多高、地多高、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 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类
油)
型
世界区域地理(二)

业 主 要 分 布
太平洋沿岸 德干 和濑户内海 高原 沿岸的京滨、 东北 名古屋、阪 神、北九州 部、 南部 工业区
莫斯科、 东北部、东南沿 东南 圣彼得 南部、 海圣保 沿海 堡、乌 西部工 罗、里 地区 拉尔、 业区 约热内 卢一带 新西伯 利亚工 业区
日本
主 水稻 要 农 作 物 业
印度
俄罗斯
五大湖及东北 较贫瘠,不利于种植粮食,但适
部地区 宜发展畜牧业;③工业集中,人 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乳畜带以南,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
玉米带 中央大平原中 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
部、北部
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分布
发展条件
小麦区
中部、北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 部 35° N以南 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
6.城市
上图中e 纽约 ,f圣弗朗西斯科,g 休斯敦 。
六、拉丁美洲——巴西
1.地形区
图中a 亚马孙平原 ,b 巴西高原 , C 安第斯山脉 。 2.气候 图中d 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 气
候,f 热带雨林 气候。
3.工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
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4.人口 当地土著居民是 印第安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 欧洲 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业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 农作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 咖啡、甘蔗、香蕉、
农
业
物 等
分布 印度河、恒河平原,半岛 沿海等
可可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巴西利亚、圣保罗、 班加罗尔 里约热内卢
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原因是: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练习(二)一、选择题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理简图。
读图回答问题。
31.乙图中亚平宁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南北走向32.根据两国的地理位置判断,E、F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中斜线区为非洲南部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读图回答各题。
33.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C.地形 D.海陆位置34.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各题。
35.图中N地一月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C.受东北季风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36.影响该岛国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有()A.地形和海陆位置 B.地形和植被C.河流和气候 D.市场和交通卢卡拉机场(27︒41'N)是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坐落在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7.卢卡拉机场飞机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③多台风,飞行易造成危险;④冰雪覆盖,滑行时易打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8.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A.对外贸易B.航空枢纽C.劳务输出D.发展旅游39.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拉萨 B.②为西安 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40.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下面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1.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大 B.有春汛C.结冰期短 D.有凌汛42.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可用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43.影响乙国工业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A.海洋运输 B.消费市场C.铁路运输 D.技术水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图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4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全年盛行东南信风 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受飓风的影响较大 D.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46.当北京时间19:30时,①地刚好日出,该日②地的昼长是A.11小时40分 B.12小时20分C.13小时 D.15小时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7.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昆仑山、天山、阴山、南岭48.对图中⑤~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分界线的一部分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部分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主要湿地资源。
完成下列各题。
49.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50.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A.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B.冲积平原区C.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 D.青藏高原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先生病逝于3月23日凌晨3时18分新加坡(103°38'E,1°09'N)中央医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1.此时A.太阳直射点刚越过赤道向南移动 B.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值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地中海沿岸正值炎热干燥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52.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53.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54.两侧分属于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读东南亚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55.巴厘岛不具有的自然旅游风光是( )A、热带雨林葱郁B、温暖的海水和海浪C、奇特的火山群D、蜿蜒曲折的峡湾海岸56.巴厘岛与城市③的距离约为( )A、555千米B、1000千米C、1600千米D、1800千米57.印度尼西亚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A、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B、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C、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提高B岛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58.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59.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60.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区域图和克拉地峡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
2014年3月,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
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4天时间。
(1)泰国的典型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 _____ 。
(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4)开凿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将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及周边地图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
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南部七月和一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材料一分析①地所在气压带位置变化对②地气候的影响。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马达加斯加岛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对东西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影)结合材料分析甲地水稻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陷 构造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
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
石油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日产原油 200 万桶以上,大型油轮通过拓宽后的水道将原油 输送出口,其原油出口占委内瑞拉原油出口一半以上。
材料二 委内瑞拉人口3200 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
受 2014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经济遭受重挫,国内 通胀严重,粮食等物资短缺。
材料三 下图为马拉开波湖位置示意图2500200015001000500300025002000150015001500等降水量线(mm)(1)结合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政府计划将马拉开波市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试评价马拉开波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条件。
(3)针对粮食短缺,有人建议委内瑞拉与中国加强合作,在马拉开波湖周围种植水稻,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问题,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31.B 32.A【解析】31.乙图意大利,由经纬线分布可知:亚平宁山脉的走向西北-东南向。
选B正确。
32.甲图印度,E地处南亚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F地处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选A正确。
【答案】33.B 34.D【解析】33.德班与诺洛斯港纬度相当,但德班附近有暖流经过,而诺洛斯港附近则是寒流流经,所以,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
34.图中阴影部分为非洲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较为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广人稀,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35.C 36.A【解析】35.图示是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卡,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N地地处冬季风即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多。
所以选C。
36.读图可知,该岛为斯里兰卡。
岛国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山地地形为主,所以,该国城镇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或内陆河谷地带或开阔而平坦的地区。
因此,影响该岛国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答案】37.A 38.D【解析】37.卢卡拉机场位于内陆山国尼泊尔,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飞机起降的跑道短,约400米,不利于起降,①对。
所在地区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②对。
该地无台风造成危险,③错。
跑道上没有冰雪覆盖,④错。
所以A对。
38.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业,D对。
尼泊尔经济落后,对外贸易少,A错。
该地危险多,地域条件差,环境承载量小,不是航空枢纽,B错。
该国人口少,劳务输出少,C错。
【答案】39.A 40.B【解析】39.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
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
④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40.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
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
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
④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答案】41.B 42.C 43.A【解析】4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判断,R河是松花江。
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有春汛现象,B对。
R河含沙量小,A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