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如何有效的在信访工作中融入心理疏导

如何有效的在信访工作中融入心理疏导

的。笔 者 曾遇到 一位 青年 男工 ,因 工 作 需 要调 动 岗位 、变 岗 变 薪后 ,
他的情绪 非常低落 ,因此不想上班 ,
几次写 信上 访 申诉。组织 上 了解 得
知变 岗后 ,他的负面情绪积 累很深 。
l竞赛活动, 并积极鼓励并帮助学
l生参加, 通过这些评比和比赛使
广 _t p一 i 广 _ _ a er>金牌培i‘ _一 tn o r一 笠牌增 I J I l

I渡的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无论在 r ,
l学习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l方面,相较于成年人都显得更强,
1学生在具备了基础文化知识的前 l提下, 选择了适合自 己的专 业来 继 1续学习,既有利于学习掌握步入工 l作岗 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又有利 I结合国家源自关部 门的工作指导和 1
I I l

做好来访者的思想政治工作 。 ( )了解 信 访者 的生理 特 点, 一 做 好心理 疏导 工作做 好信 访者 的心
理 疏 导
l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的鉴定和考

心 理疏 导的 内涵有狭 义和 广义 之 分。狭义 的涵 义 ,是 指设在 医疗
机 构 中,由受过 专 门训 练的 心理治
首先 ,研究 信 访者 的个 性。个
I核工作,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从
I业资格证 书和鉴定证书,并给予


性是一 个人 身上 经常且稳 定 地表现 出来 的心理 特征 ,人 的个性 特征 的
稳定 性不是 一成 不变 的 ,而 是相 对
I其在实训基地实际运用职业技能
其次 ,研究信访者 的气质 类型。 古 希腊 医生希 波克 拉特 斯根 据 日常 观 察和 人体 内四种 体液 各人 多寡不

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上访者和接待人员两方面的心理,剖析矛盾的产生,从而更好的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为人民服务。

信访接待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又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方面,从上访者的心理角度来讲,人们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产生于需要。

上访者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其心理状态的复杂性。

信访接待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处理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从上访接待工作人员的心理角度来看,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只凭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

上访接待是听取来访者的诉求、询问根由、疏导情绪、缓解矛盾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矛盾的形成和发生,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从矛盾形成、发生到激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将心理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准确把握好上访者的心理脉络,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首要基础。

一、上访者心理特征上访活动中,上访者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个上访者在不同的心理阶段也存在不同的需要,因而在接待人员面前,上访者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差别化的;在上访者各不相同的需要层次中,最强烈最稳定的需要所产生的动机,是主导性动机,是其上访行为的重要动力。

每个上访者由于其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其在信访活动中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特征.二、上访接待工作者应克服的不良心理上访接待是化解矛盾的第一道关口,接待人员的工作心态直接关系到矛盾化解的成效,他们应该适时调整自己,在接待工作中克服以下几种心态:厌烦心理。

有些接待人员认为,上访者中既有切实反映问题的,也有与无理取闹的。

由于持有这种心态,接待人员消极怠慢本职工作,甚至与上访者发生言语摩擦,造成上访者情绪上的不信任,使矛盾化解工作一开始便陷入僵局。

作为上访接待人员,首先要知道大多数上访者是心地善良怀着解决题的希望,进行举报控告的。

最新信访者心理研究报告

最新信访者心理研究报告

最新信访者心理研究报告最新信访者心理研究报告近年来,信访事件在我国社会中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对信访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信访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一、信访者心理状态普遍焦虑研究发现,大部分信访者在信访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情绪。

这主要是因为信访者在面对权力机构时感觉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担心无法得到正义,导致内心不安和恐惧。

此外,信访者对案件处理的结果也存在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焦虑感。

二、信访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长期以来,信访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一部分人士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信访者中有相当比例存在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的症状。

这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

三、信访者心理需求多元化研究还发现,信访者在信访过程中存在多种心理需求。

首先,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解决方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和支持,包括来自家庭、社会和专业人士的支持。

此外,信访者还希望能够获得信息的透明度,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的进展和结果。

四、心理干预对信访者具有积极作用心理干预是缓解信访者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等方法,可以帮助信访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组织针对信访者的心理支持团体活动也可以帮助信访者建立互助、支持网络,减少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信访者心理研究报告显示,信访者在信访过程中存在焦虑情绪,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他们有多种心理需求,需要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解决方案。

对于信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等手段,可以帮助信访者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解决信访问题,应关注信访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干预工作。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导读:本文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魏沛明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与安全阀,也是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可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积极、深入地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到信访工作中去,是信访工作者的应尽责任和义务。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信访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无论从外部环境、信访制度还是从信访对象看,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信访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以“人”为核心的信访工作不是孤立的,而要受外部环境的诸多影响,如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心灵与信仰的挤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纠结和心理失衡问题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把信访工作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也昭示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经济增长不仅会用某一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福利,同时还会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人们的社会挫折感。

生产力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改革,而改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分配和再分配,每项重大改革举措必然涉及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利益分配关系和矛盾相互交织,贫富差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凸现,既得利益者的“被剥夺感”与利益重新分配中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都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内引起一定的不满情绪甚至反抗行为。

浅谈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摘要:信访工作是基层政府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枢纽,而如何使人民通过信访工作切实的感受到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为人民解除烦忧、达成共识是当下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科学有效的信访工作方式能够事半功倍的化解矛盾和症结。

本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解决信访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正确引导信访人的情绪与沟通重点,系统的阐述了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具体途径、使用方法和应用依据,以期为政府机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信访渠道提供高效沟通方式。

关键词:心理学的运用;人民群众;信访工作问题现状前言:作为当前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纽带,信访工作肩负着倾听百姓意见、了解民生民忧、解百姓之所惑,助群众生活和谐幸福的重任。

而信访工作如何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解决党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问题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心理学的引入,有效的疏导了群众情绪心理,在新时期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1.当前信访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1 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面临的情况与问题转换的体制、调整的结构和变革的社会,使人民实现小康,大家逐渐富裕起来,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国人口众多,基层党政府干部采用信访的形式,试图缓解人民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但是效果不佳,经常出现重复多次上访仍成效甚微的局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位运行信访总量的严峻形式。

信访的主要工作特点在于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激烈化倾向等,随着每年的上访人数的递增,但是人民群众的仍然没有收获更多的幸福感,部分群众没有合适的表达情绪的渠道和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重点集中在拆迁房屋后的居住养老不便问题、劳动资产和社会保障医保问题、部分政府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作风不良现象、农村土地被占用问题、供暖后的雾霾天气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工作单位改革后的归属问题和军队退役人员的补助问题等等。

1.2 不同类型上访者的特征特点在做信访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心的去研究每一位不同的上访者的性格特点和心里真实想法,工作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我们灵活有针对性的应对,以便于和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情绪疏导。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信访工作是指个人或群体因为某些问题而向政府部门报告或投诉的一种途径。

信访工作对于促进政府部门的公正、高效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公众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信访工作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投诉者的愤怒、焦虑和不信任心态等。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信访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理解信访工作中的心理问题1.不信任心理面对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投诉者可能会存在不信任的心理,怀疑政府部门的真诚和专业能力。

这种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和文化因素有关,长期以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效率、透明度和公正性存在疑虑,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负面情绪大多数情况下,因为投诉者的行为目的性较强,因此向政府递交投诉或申诉表达不满或举报行为时,通常会伴随着负面的情绪。

这种情况多数下是源于投诉者的权利感受到伤害或被侵犯,加之投诉过程的不便而感到痛苦或不快。

3.失去耐心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当投诉者发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时,他们的耐心会降低,从而使愤怒、挫败感和沮丧感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投诉者可能对政府部门失去信任,甚至不再与他们合作。

二、如何处理信访工作中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决信访工作中的心理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减轻公众的心理负担。

本文将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特别关心/重视公众的疑虑由于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避免的,因此政府机构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公众的疑虑问题,增强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感。

政府应该做出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来处理公众的申诉和反馈。

另外,政府应会同机构间方便调协,加强合作,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建立流畅的协作机制。

2.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政府在接受公众投诉或申诉时,应该及时地为公众提供有关进展情况的信息,让公众清楚地了解被他们投诉的案件或问题在处理中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既能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让公众更加了解事情的进展,也能增加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让公众更加愿意相信政府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如何做好信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魏沛明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与安全阀,也是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可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积极、深入地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到信访工作中去,是信访工作者的应尽责任和义务。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信访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无论从外部环境、信访制度还是从信访对象看,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信访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以“人”为核心的信访工作不是孤立的,而要受外部环境的诸多影响,如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心灵与信仰的挤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纠结和心理失衡问题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把信访工作推到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也昭示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经济增长不仅会用某一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福利,同时还会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人们的社会挫折感。

生产力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改革,而改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分配和再分配,每项重大改革举措必然涉及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利益分配关系和矛盾相互交织,贫富差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凸现,既得利益者的“被剥夺感”与利益重新分配中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都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内引起一定的不满情绪甚至反抗行为。

当社会矛盾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尤其当社会焦虑成为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时,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使人们的不满情绪得到疏通而非堵截、引导而非强行改道,就成为事关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一环。

信访实习工作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技巧

信访实习工作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技巧

信访实习工作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技巧工作总结一、引言在信访实习工作中,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我在信访实习工作过程中所学到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技巧,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改进措施。

二、心理疏导技巧的应用1. 倾听和沟通能力在与信访者交流中,我注重倾听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主动倾听和积极问问题,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信访者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疏导和帮助。

此外,我还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客观,使得信访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2. 理性思维和认知重构在与信访者共同探讨问题时,我遇到了很多情绪激动和焦虑的信访者。

通过运用理性思维和认知重构技巧,我能够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缓解其情绪困扰。

通过改变信访者的认知方式,我成功地帮助了许多信访者解决了心理困扰。

3.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在工作中,我积极为信访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建立联系,我能够为信访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此外,我还鼓励信访者与他人分享经历和感受,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加信心和勇气。

三、危机干预技巧的应用1. 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在信访实习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严重的危机事件。

首先,我学会了进行安全评估,了解信访者的危机程度和可能的风险。

然后,我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并确保信访者的安全。

针对不同的危机情况,我还学会了应变和协调资源,以便更好地处理危机。

2. 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我意识到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鼓励信访者表达他们的情绪。

同时,我提供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呼吸练习、放松技巧和积极思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危机并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3. 联络和资源整合危机干预中,联络和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积极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合作,建立联络渠道,以便为信访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整合资源,我能够更好地满足信访者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危机干预。

浅谈心理疏导在综治信访稳定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疏导在综治信访稳定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疏导在综治信访稳定工作中的应用作者:闫莎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4期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导致改革深化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作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综治信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随着社会矛盾加深,综治信访案件变得越来越多,同时有很多态度消极的、有暴力倾向的上访案件出现。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心理疏导应用与综治信访工作中,有效地解决群众与政府间的矛盾,保障人民利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心理疏导;综治信访;稳定工作作为综治信访工作人员,有义务实现社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要实现人文关怀,正視社会与人民的矛盾并找到解决思路与方案。

要做到上述工作内容,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思想方面的建设,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世界观,正视困难,勇于挑战,培养人民群众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方式作出改进,勇于创新。

综治信访工作的根本是为人民工作,把握信访人的心理,对信访人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尽最大的努力安抚群众的同时去解决问题。

一、心理疏导的意义与主要功能心理疏导是改变信访者的自我认知,从而纠正其行为能力并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的方法。

把心理疏导运用于综治信访,对信访人的情绪进行梳理,将具体的矛盾更清晰,防止信访人添油加醋故意抹黑事件的经过,提高信访质量与效果,这是心理疏导的意义所在。

心理疏导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自我觉察功能。

一些信访人在上访过程中容易出现小题大做的情况,进入错误的思维方式,这个时候往往需要综治信访工作人员进行友善沟通,帮助信访人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帮他建立心理平衡,纠正其错误的思维方式,整理事件的思路。

(2)心理支持功能。

往往有些信访人在处于困境时,比如欠钱不还、亲人生病等等,常常会陷入绝望,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或行为,这个时候心理疏导就能给信访人提供心理支持的功能。

由于目前缺失相关的心理健康援助服务,所以综治信访工作人员要具备心理疏导的能力,以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信访工作和心理疏导

信访工作和心理疏导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变化,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信访案件迅速增加,群体性、暴力性上访、非正常越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对信访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一、心理疏导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是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的需要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问题,上访人员也不例外。

例如,有的信访者在非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主观上会产生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通过对他人或事物的批判行为来获得些许自我满足;有的信访者情绪易激动,思想混乱,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思想,呈现出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特征;极少数信访者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

通过心理专家诊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有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缓解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一些信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往往是长期未能解决但又有一定合理性,但现在法律、政策中没有与之相关的具体规定,难以变通,于是他们会牢骚满腹,因微小的刺激而大发雷霆,并把信访工作人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对信访工作人员有逆反心理,话听不进,工作做不通。

还有的信访者,对于信访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偏激心理等心理错位情况。

如果信访工作人员多从情感入手,把握信访人的心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信访行为,就能缓解信访者的情绪,使他们能够与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理性沟通,循序渐进地对信访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明了其中的是非与利害,听从信访工作人员的劝解和指导,不再采取过激行为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信访工作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信访工作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信访工作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关注信访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倾听和理解:信访者往往因为遭受不公正待遇或受到伤害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需要得到倾听和理解。

信访工作人员应该耐心听取信访者的诉求,并尽可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2. 积极引导:信访者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因此需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

信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建议和支持等方式,帮助信访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 增强自信:信访者往往会因为遭遇挫折而失去信心,因此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信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肯定信访者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4. 培养乐观心态:信访者往往会因为遭遇困难而感到沮丧和绝望,因此需要培养他们的乐观心态。

信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提供希望和信心等方式,帮助信访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咨询技术在信访接访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技术在信访接访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技术在信访接访工作中的运用苑广才2012年5月21日,我被单位派到市信访局挂职。

因为我是一名业余心理学爱好者,为了更好的应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尝试着将心理咨询的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在日常接访过程中面对来访者提出的种种问题以及一些不好的情绪,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可使来访者和接待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会使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

通过不断的实践,使我更加确信,在接访工作中,接访人员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心理咨询技术在接访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心理咨询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访关系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各有不同,他们来上访大多是带着情绪的。

想通过信访渠道解决实际问题或发泄情绪。

所以,在接访过程中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访关系对于高效的解决信访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能否建立良好的信访关系有两方面的关键因素,即接访者和来访者两方面因素。

来访者的来访动机、期望程度、知识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接访者的信赖程度等;接访者积极的接访态度、行为、语言等因素都会影响信访关系。

信访工作人员在接访中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访关系是信访案件高效解决的重要基础。

(一)“尊重、接纳”来访者,是良好信访关系建立的基础尊重来访者,不仅是信访工作人员接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良好信访关系的基础。

尊重来访者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信任的氛围,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理解的、被信任的,获得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

尊重来访者就是接纳来访者。

受知识水平、生活环境、人格特性的限制,每一位来访者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在接访时,工作人员要接纳来访者的行为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尤其对无理纠缠的来访者更不能表现出反感和厌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才有利用良好信访关系的建立。

尊重、接纳意味着以礼待人。

无论来访者脾气好坏、经济贫富、相貌美丑、性别为何、是否缠访闹访,都应该予以不嘲笑、不动怒、不贬低的态度去接待,即使来访者言辞失礼或过激也应以礼相待。

信访心理疏导经验做法

信访心理疏导经验做法

信访心理疏导经验做法
*县信访局积极探索“信访+心理疏导”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换位思考、创建信任,缓解来访群众的急躁情绪,变“堵”为“疏”,高效助力“事心双解”。

一、创新模式,引入社会心理咨询服务
*县信访局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聘请*县心理健康中心专家参与到信访工作中,把心理咨询引入接访、调解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信访心理服务。

在接访大厅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入心理咨询服务,对部分来访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打造了有温度、有力度的信访服务品牌。

设立信访心理咨询工作专家库,按需调取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工作,目前已有*名心理咨询师在库。

二、融合接访,引导信访人理性反映诉求
根据接访工作需要,推动心理咨询师介入来访接待工作中。

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重复信访、疑似精神障碍等信访人员,实行接访人员与心理咨询人员联合接访、心理咨询人员单独接访等方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专业特长,配合疏导信访人情绪,及时关注信访人心理起伏变化情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调整上访人不合理认知,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反映诉求,使上访者“坐得下、听得进、有触动”。

访后形成心理分析报告,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应意见,今年以来,心理咨询人员共参与接访*人次,参与案件调解*件,有效推动了部分疑难案件的化解。

三、双向培训,提高接访专业化水平
心理咨询师参与接访工作前,统一接受信访业务培训,学习《信访工。

信访工作中心理咨询服务的引入与运用

信访工作中心理咨询服务的引入与运用

信访工作中心理咨询服务的引入与运用作者:任昊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第18期摘要信访接待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桥梁,是直接倾听普通百姓疾苦的一扇亮窗,也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思,我有所动。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提高信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值的我们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信访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引入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还没有全面普及,在此情况下,信访就成为群众寻求心理支持、反映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情绪宣泄是人们获得精神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人们在特定时期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的情绪宣泄,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心理疏导作为解决心理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人们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避免因情绪激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心理学引入信访工作的依据(一)理论依据20世纪50年代,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咨询应围绕救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讨论,使求助者在咨询中认同和接受咨询师的观点。

该理念与信访工作的要求是一致的,信访接待工作要以平等、尊重的方式文明接待上访人,通过阐法释理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的信访工作,最后实现息诉罢访。

(二)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些观点是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法宝。

(三)法律依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北京市信访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可以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专家、社会志愿者,为信访人和国家机关提供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咨询服务。

信访工作和心理疏导

信访工作和心理疏导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变化,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信访案件迅速增加,群体性、暴力性上访、非正常越级上访案件时有发生,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对信访对象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一、心理疏导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是将心理疏导引入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的需要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问题,上访人员也不例外。

例如,有的信访者在非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主观上会产生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通过对他人或事物的批判行为来获得些许自我满足;有的信访者情绪易激动,思想混乱,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思想,呈现出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特征;极少数信访者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

通过心理专家诊断,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有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缓解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一些信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往往是长期未能解决但又有一定合理性,但现在法律、政策中没有与之相关的具体规定,难以变通,于是他们会牢骚满腹,因微小的刺激而大发雷霆,并把信访工作人员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对信访工作人员有逆反心理,话听不进,工作做不通。

还有的信访者,对于信访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偏激心理等心理错位情况。

如果信访工作人员多从情感入手,把握信访人的心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信访行为,就能缓解信访者的情绪,使他们能够与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理性沟通,循序渐进地对信访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明了其中的是非与利害,听从信访工作人员的劝解和指导,不再采取过激行为解决问题。

注意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

注意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

注意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信访事项处理的成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政策法律法规的熟知和应用水平,二是对工作对象心理状态的把握能力;而对工作对象心理状态的把握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心理学知道;与信访人面对面开展工作时的心理学应用1、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运用心理学原理,把握信访人的心态是信访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引发的信访事项,甚至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矛盾相当尖锐,若信访工作人员不把问题把握准、处理方法掌握不好或稍有不当,不权很难化解矛盾,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一些涉法涉诉信访人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发了心理问题,情绪激动、思想偏激;一些倾诉型的信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公正待遇时,急于寻找发泄渠道,怒气冲冲而来,言行偏激,如果得不到信访工作人员情感上的共鸣,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一些偏执型的信访人,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性格偏执,在其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不管怎么做工作,仍然不断信访,给正常的信访工作及信访工作人员的思想都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复合型的信访人,原本是为解决争议而来,但在主张权益的背后还隐藏着严重的心理危机;这些都给信访工作人员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其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疏导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信访人,信访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运用心理科学,讲究咨询艺术,采取科学的疏导方式;心理咨询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防患于未然的疏导作用,帮助信访人度过心理危险期;在日常工作中,信访工作人员既要做接访者,又要当心理医生,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共情”和“自我暴露”等技术,认真地倾听信访人的讲话,准确认同其内心体验,从而创建信任友好的关系,促使来访人从容地正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遇到的争议、困难和挫折;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平等与尊重的疏导方式,为信访人提供义务心理咨询,倾听信访人的陈述,帮助其分析情况,对案件处理结果不随意评价,耐心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其通过正当的信访渠道反映和解决实际问题;与职能单位面对面工作时的心理学应用1、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信访工作是一项很繁杂、很具体的工作,面对信访人的同时也须面对各职能部门;许多信访问题的产生和重复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能部门现行政策的不完善、欠连贯,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同时,也有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操之过急,导致漏洞百出,引起群众不满,进而引发诸多信访问题;面对如此局面,一个优秀的信访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克服反应力迟滞、思考力降低等现象,才可以做到遇事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情感控制力的获得,既要通过平时的工作积累,也要通过心理训练,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负性应激反应的出现,切实做到信访事项化解得了、控制得住;2、信访工作人员应具有克服从众的心理能力;大量信访问题的产生,是同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认识误区密切相关的,信访人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只能各级信访机构层层向向上反映解决;由于信访涉及的往往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国企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职能部门出于片面的政绩观、发展观,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损害群众利益,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的关系,随意损害群众的利益,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面对如此信访问题,作为一个信访工作人员,首先要能够通过自身阅历,将价值观、方法论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值入自己的思想之中,在主观上树立为民、公正的思想;其次,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获取个体所缺乏的知识,培养自信心,增强个体人格因素;在具体信访事项的处理中,要杜绝影响从众心理的“情景明确性”因素,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实做到信访事项发现得早、处理得好;总之,信访工作人员要把心理学知道充分应用到信访事项的处理之中,不仅使信访部门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还能够成为信访人心灵倾诉、宣泄情感的“避风港”;。

浅谈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中的运用作者:李燕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32期摘要检察信访接待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观察社情民意的窗口,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也是检察机关获取贪污贿赂案件线索的第一通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涉检信访形势依然嚴峻,如何开拓思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处理涉检信访、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践证明,在检察信访工作中适当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使群众的诉求顺畅表达,情绪得到有效疏导,从而提高息诉罢访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心理疏导检察信访依据作者简介:李燕华,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149-02一、心理疏导在检察信访工作中的应用空间心理疏导,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理解,运用语言的沟通方式,改变或改善有心理问题人员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

心理疏导可适用于各级信访中的来访者,即通过心理疏导舒缓来访人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来访人不恰当的行为,引导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压力、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

在经常来访的信访人中,有一部分是因有关部门工作不到位、掌握政策不平衡等原因,致使其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信访,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信访人的心理症结甚至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所致,这种现象在一些老上访户身上比较常见。

虽然他们的情绪反应较为激烈,但他们情绪化的言行表现是与某些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客观事件相联系的,是正常的行为反应,是能通过心理疏导加以化解的。

据某区信访部门统计,重信重访的老上访户中约有80%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症结,这种现状为在息诉罢访中引入心理疏导提供了应用空间。

二、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的依据2006年9月15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信访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可以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专家、社会志愿者,为信访人和国家机关提供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咨询服务。

浅谈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

妒 。主要 有 以 下几 种类 型 :一是 信访 人 认 为 自身
的切 身利 益 受 到不 公平 对 待 。二 是认 为法 院判 决
不 公 ,为 讨 回公 道 。三是 与他 人 相 比 ,认 为彼 此
条 件 相 当 , 自己 的经济 收 入 或工 作 生活 等各 方 面
却 不 如他 人 ,而产 生 的愤 怒 、怨 恨 等复 杂 的心 理
需 要 、尊重 需 要 和 自我实 现 的需 要 。每一 时 刻最
占优 势 的需 要 支 配着 一个 人 的意识 ,成 为推 动人
行 为 的核心 力 量 。这 种上 访 者是 在 寻 求某 种需 要
得 不 到 满 足 时 ,心 里 的 怨 气 没 有 得 到合 理 的发
泄 ,他们 希 望 通过 上访 的形 式来 实 现 自己 的某 种
南方论刊 ·2013年增刊 第1期
恶想政 治工作研 究
浅谈心理 学在信 访 工作 中的应 用
阮冠 鸿 (茂 名石 化信 访 (维稳 )办 广 东茂 名 525000)
【摘要 】信访工作是各 级党政部 门联 系人 民群众 的重要 渠道 ,也是为人 民群 众排 忧解 难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基础性 工作 。做 好信访 工作 ,对 于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 、全面 深化改革 、提 高发展 质量 和效益具有 重要 意义 。本 文主要从 心理 学角度 分析将心理 学知识 引入信访 工作领域 ,对切 实做好信访 工作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 义。

近年 来 ,随着 社 会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和社 会 利
益 分 配 格 局 的 不 断 调 整 , 社 会 利 益 主体 呈 现 多
元化 和意识 观 念 出现多 样 性 ,社会 矛 盾 利益 冲突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信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它关乎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这项工作中,社会心理介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介入是指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信访工作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调解,以达到解决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在信访工作中,社会心理介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社会心理介入需要充分了解信访人群的心理特点。

信访人群通常是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权益受损而产生不满情绪,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愤怒、焦虑、绝望等情绪。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与信访人群沟通,理解他们的诉求,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其次,社会心理介入需要注意情绪管理和疏导。

在与信访人群进行沟通和调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激化,同时要学会倾听和理解,给予信访人群情感上的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化解负面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再次,社会心理介入需要注重群体心理分析和疏导。

在一些大规模信访事件中,信访人群往往会形成一种群体心理,他们之间会相互影响,情绪会相互传递,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群体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避免群体情绪的蔓延和激化,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社会心理介入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和专业培训。

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配合,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社会心理介入的水平和效果。

总之,社会心理介入在信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需要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信访人群的心理特点,注意情绪管理和疏导,注重群体心理分析和疏导,加强团队协作和专业培训。

希望在今后的信访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社会心理介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

社会心理介入信访工作总结信访工作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而社会心理介入则是在信访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介入是指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帮助信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信访工作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心理介入在信访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社会心理介入能够有效缓解信访者的心理压力。

在进行信访工作时,很多信访者由于遭遇不公正待遇或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了焦虑、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他们与信访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社会心理介入,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信访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信访工作。

其次,社会心理介入能够促进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信访工作中,信访者和信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紧张的,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

而通过社会心理介入,我们可以帮助信访者和信访工作人员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这样一来,信访工作就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问题也能够更快地得到解决。

最后,社会心理介入能够提升信访工作的可持续性。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信访者在得到问题解决后,仍然存在心理上的困扰和障碍,甚至会再次出现信访问题。

而通过社会心理介入,我们可以帮助信访者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从而减少再次信访的可能性,实现信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社会心理介入在信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缓解信访者的心理压力,促进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信访工作的可持续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介入的工作,为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运用心理学处理信访大用场作为企业的信访工作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处理各种信访案件的时候,既要熟知国家和企业的相关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职工等基本情况,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处理信访案件和突发事件时作用不可估量,巧妙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学方面的能力,把握工作对象心理状态,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事半功倍。

一、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几种心理能力1、运用心理学原理,把握信访人的心态。

在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等敏感问题极易引发的信访事件,特别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有的矛盾相当尖锐,甚至涉法涉诉信访人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发了心理问题,情绪激动、思想偏激。

此种情况下,把握信访人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信访的人首先都是有需求的,按照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2、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疏导能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信访人,信访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运用心理科学,讲究咨询艺术,采取科学的疏导方式。

心理咨询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防患于未然的疏导作用,帮助信访人度过心理危险期。

在日常工作中,信访工作人员既要做接访者,又要当心理医生,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共情”和“自我暴露”等技术,认真地倾听信访人的讲话,准确认同其内心体验,从而创建信任友好的关系,促使来访人从容地正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遇到的争议、困难和挫折。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平等与尊重的疏导方式,为信访人提供义务心理咨询,倾听信访人的陈述,帮助其分析情况,对案件处理结果不随意评价,耐心做好疏导工作,引导其通过正当的信访渠道反映和解决实际问题。

1、信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

信访工作是一项很繁杂、很具体的工作,面对信访人的同时也须面对各职能部门。

许多信访问题的产生和重复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能部门现行政策的不完善、欠连贯,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

同时,也有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操之过急,导致漏洞百出,引起群众不满,进而引发诸多信访问题。

面对如此局面,一个优秀的信访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克服反应力迟滞、思考力降低等现象,才可以做到遇事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情感控制力的获得,既要通过平时的工作积累,也要通过心理训练,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负性应激反应的出现,切实做到信访事项化解得了、控制得住。

2、信访工作人员应具有克服从众的心理能力。

大量信访问题的产生,是同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认识误区密切相关的,信访人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只能各级信访机构层层向向上反映解决。

由于信访涉及的往往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国企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职能部门出于片面的政绩观、发展观,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损害群众利益,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的关系,随意损害群众的利益,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面对如此信访问题,作为一个信访工作人员,首先要能够通过自身阅历,将价值观、方法论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值入自己的思想之中,在主观上树立为民、公正的思想。

其次,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获取个体所缺乏的知识,培养自信心,增强个体人格因素。

在具体信访事项的处理中,要杜绝影响从众心理的“情景明确性”因素,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实做到信访事项发现得早、处理得好。

总之,信访工作人员要把心理学知道充分应用到信访事项的处理之中,不仅使信访部门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还能够成为信访人心灵倾诉、宣泄情感的“避风港”。

如何减压。

贴一篇心理学的stuff(2007-06-17 22:45:46)转载“只有死亡才能完全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

”心理学家如是说。

无论人生如何一帆风顺,总会有令人紧张、感到压力的时刻降临,尤其那些事业成功人士。

误会、争执和况争都可能增加心理负担。

只有适时减压,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首先,要向自己灌输一个意念,即失败、潦倒和情绪低落并非因“背运”造成。

我们需要及时找出造成心绪不宁的原因,改变一下生活方式。

过去,人们一直推崇这样的观点:为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抛开心烦的事情不去想它。

而为了“烯烧”多余的肾上腺激素,不妨多运动一下:跑步、打理花园、改变室内陈设等。

当然,这些都是有益的,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试图通过自身的情绪调整,迅速摆脱压力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

于是,一门研究如何摆脱压力困扰的科学应运而生。

美国专家提供了几个减轻心理压力的建议:1、必须思考清楚,对于你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并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

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最微不足道的成绩也会令你心情舒畅。

2、如果面对困难,你感到孤立无援,那你应该寻求朋友和亲人的安慰。

与朋友的一次很短的电话交谈远胜于服用一句镇静剂。

3、消除压力产生的根源。

如果你意识到,与同事的冲突和工作中的难题令你沮丧万分,不妨努力与大家搞好关系,精诚合作。

4、每天我们都会碰上无所事事的时候:排队、坐车或是等人。

一旦面临心理压力,上述情况都会加重紧张情绪。

此时一定要从烦恼中抽身而出,想点别的事情。

5、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在装修时尽量避免红色和黄色。

红色易使人兴奋,刺激延续紧张状态的激素分泌。

孩子则喜欢在黄色基调的房间里吵闹。

颜色柔和的卧具(如淡蓝色)最易稳定情绪。

6、同好友讨论自己遇到的难题。

不要吝惜与知心朋友促膝长谈的时间。

倾诉苦恼后,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7、学会倾听。

任何时候都不能自认为已经完全领会了对方的意图。

唯有仔细倾听才不会产生疑问,从而远离诸多的不快与冲突。

8、如果心情烦恼是因为时间不够造成,不妨放下手头的事情,俣理安排一下工作计划。

哪怕是每天清晨早起15分钟也行。

9、试着为你的生活添加一些笑声与幽默。

全家人一起欣赏令人捧腹的喜剧电影是个不坏的主意。

10、音乐是非常有效的心理疗法。

多听音乐有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

11、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战胜心理压力的基础现在学习的节奏不断加快,可能感觉到精神压力带来的沉重负担,所以觉得身心疲惫,心情紧张。

如何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呢?适当调整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定好锻炼身体的时间,经常散散心,放松绷紧的神经。

心情紧张的发泄方法:回家后先大声吼5分钟要将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再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轻音乐15分钟,过后你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或者你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向家人或好朋友倾诉,你也能得到解脱。

希望通过心理调节,你能正确对待类似情况,使自己身心愉快。

你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

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

你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确处理事务。

你可以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述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烦恼尽消。

相信自己一定能减轻压力,振作精神,心情舒畅,就能以将好的心态,增进友情,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如何缓解心理压力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挫折疏导的方法时间:2009-06-11 14:05来源:网络作者:佚名挫折疏导的方法2.帮助受挫者摆脱困境重新发展任何人都是不愿犯错误受挫折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多是在犯错误受挫折之后,才意识到错误的性质和受挫折后的痛苦,在社会迅速变革的年代里,更是如此。

消除心里挫折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认识的过程,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简单强迫的方法,只能阻塞言路,或引起对抗。

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职工在有过失而有决心弥补自己的过失时,继续对其委以重任,寄以期望,他就会拼命地工作。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了别人的贿赂,事发之后,李世民说:“顺德果能有益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不但不处分他,反而给了他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对李世民不仅不惩办长孙顺德,反而为他评功摆好,赐绢数十匹的做法很不理解,提出了疑问:“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李世民解答说:“彼有人性,得娟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现在,有些管理者只懂硬性执行纪律,却忘记了“得绢之辱,甚至受刑”的心理效能,这可能也是导致一些受挫折后的人消极悲观,不求进取,苦闷焦虑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如果对他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例如,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工作如何安排才能发挥其特长和潜力等等,解决得越快越有利于调动受挫者的积极性。

3.增强受挫者的心理自控能力一个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对来自别人的真诚的爱护、尊重、关怀、体谅感受最深,足以成为激其站起来、奋勇前进的诱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从不同的动机出发,对于受挫折的人,冷嘲热讽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观而不帮者有之,不给工作者有之,以怨报德者有之,应有尽有。

这是难免发生的而又不应当发生的事情,但又是客观存在,不能否定,只能面对现实。

要冷静听取各种信息,分析各种信息的由来。

发脾气不行,因为自己有过失,既然别人爱讲,就让他们尽情的讲下去,都讲完了,自己也就把问题弄清楚了。

但是要真正做到硬着头皮听闲话,特别是那些流言蜚语,如果缺乏心理自控能力,是不大可能做得到的。

因为,疏导者必须从真诚的爱护出发,促进受挫者在遭受挫折后增强心理自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