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策略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策略研究作者:卢守潮王锡荣来源:《职业(上半月刊)》 2019年第7期课题: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BKZ033,课题组成员有卢守潮、王锡荣、杨伟军、黄国杰、乔仲良、邢耀敏、王海臣、曾永伟、杨文俊、陈贤亮、曹龙、王兴)研究成果。
一、供给侧与模式1.总量虚假过剩目前西部供给侧结构改革对县域职业教育冲击最大,直接的反应就是生源大战。
从表面看来,是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总量过剩,其实质是利益集团的介入,造成目前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陷入了“生存焦虑叠加症”的怪圈。
取缔“皮包培训机构”,让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按市场需求发展,取消政策捆绑和政府投资。
目前西部中等职业教育总量问题特别突出,总量虽多,但有很多是虚假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形成皮包公司,套取国家培训资金。
而更为关键的是县域职业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如扶贫力度加大,职业教育扶贫项目多,资金多,政策多,但农民工培训却流于形式,形成可怕的无效教育。
本来是职业中专的教育项目,却被民办教育机构分去。
我国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在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的不均衡问题。
西部县域职业中专按人口规定数量,按地方经济发展确定专业,兼顾城乡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产业,以产业定专业,在西部特别是要为扶贫产业服务。
涉农专业也要合理布点,收回民办教育机构的带钱项目,回归县域职业中专。
国家从宏观层面发挥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主渠道作用,为优化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提供政策依据。
2.社会呼吁优质职教资源目前西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已进入有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阶段。
到了填实“空壳教育”的关键时刻,办学模式应该追求长期效应,建立良性循环,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培养需求的技术人才。
西部县域职业中专办学模式也到了升级优化的关键时刻。
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向
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向当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创业新型经济区的设置与崛起,为我国经济社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
唯有明确了发展方向,才能打破桎梏束缚,才能建成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蕴含中国特色、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向成为我们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思索的重大课题。
一、经济转型关键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正处在需求侧转型供给侧的变革进程之中,在这一宏大经济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蕴含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已初步构建,较为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和强劲的发展态势走向世界,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示范引领。
1. 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和体系建设日显突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比普通高等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彻底,所创造的生产价值更为显著,这一点已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与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随着市场需求逐渐体现其特有的存在地位与社会价值的。
尤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法律和社会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不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从属与延展;《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发与实施,对我国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与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纵向延伸和培养规格横向发展得到了有效开发与实践。
尤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更是落实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发展体系建设,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战略层面的支撑。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
“ 需求侧” 改革主导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速, 而普通高职院校缺少各种资源 , 也无法吸引优质 生源 。近 些年 , 大 学生就 业压 力 的空前 增 大 , 促 使 高
多年 前 , 我 国高 职 教 育 尚未进 入 大 规模 发 展 的 职 院校进 行 了质量 评估 、 内涵 发展 等 小 幅度 改革 , 但 这 和 政 阶段 , 投资 规模 和学 生 入 学 人 数 增 长 缓 慢 。与 经 济 并未 深入 思考 结 构 调 整 的 问题 。究 其 原 因 , 改革 相似 , 高 职教 育 也存 在 “ 需求 侧” 改革 , 尽 管 在 府 的权 力 集于一 身有 较大 的关 系 。政 府 和教 育部 门
具体方法和要素上有所差别 , 但其基本 原理 和思路
一
味地提 供 “ 需求” 和相应的刺激 , 问责 机 制 、 质 量
重 意识形 态而 忽视 知识 创 新 , 使 得 高 职 院 相 同。高职教育的“ 需求侧” 改革 , 依据经济领域改 意识欠 缺 , 革的“ 三驾马车” 分为三个部分 : 一是投 资。政府 高 校 未能较 好地 履 行 高 级 技术 人 才 供 给方 的责 任 , 尚 度重 视 、 加大 投入 , 使 高 职教 育 办 学 资 源 充 足 , 办学 未承担起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和使命。 条件 得 到较 大提 升 。此 后 , 我 国高 职 院 校 规模 迅 速 ( 二) 办 学层次 定位 不清 随着 经 济发 展 进 入 新 常 态 , 我 国高 职教 育 也 面 临一系列 矛盾 。不 仅 是增 长速 度 问题 , 还 有 结 构 性
量, 为我 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 的人 才支撑 。 关键词 : 供给侧 ; 需求侧 ; 高职教 育; 创 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 G 7 1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0 6 0 ( 2 0 1 6 ) 1 0—0 0 1 0— 0 5
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工作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工作的影响【摘要】高职院校不断在梳理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意在通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形式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且专业的人才。
现就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影响分析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越来越强,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各行业各领域都在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供给侧改革需求,不被时代所淘汰,高职教育亦是如此。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当中,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学地位和价值作用也是越来越高。
但是,高职教育因为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其在教学方向和招生门槛等方面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与一般的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所能享受到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人才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政府大力实施的一项发展战略,想要借助供给侧的改革来实现供给平衡,提高供给的效率。
供给侧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而言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高职院校必须要抓住这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来重新定位自己,探索出一条更具客观性和高效性的发展道路。
1关于供给侧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阐述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关的一种概念,其主要包含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制度以及创新5个方面的内容。
供给和需求是因果关系,因为有了供给才会产生需求,只有不断增长供应,需求才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关于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要站在提供供给质量的角度,积极创新和改革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供给的活力。
2供给侧改革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分析供给侧改革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其主要有以下2种表现。
首先,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关键词之一,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所处的大背景环境,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思想理念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研究发布时间:2023-06-21T07:47:51.88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0期作者:吴秀琴[导读] 县域经济主要指的是县域范围内所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是以县级的行政区域作为空间,主要由县级政府进行调控,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呈现出有特色功能的县域经济。
安徽省太湖职业技术学校246400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深化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一个共识,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亦是如此。
其中,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在课程设置、师生资源、学生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由于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都会影响到最终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分析什么是县域经济以及职业院校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此来创造全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研究分析职业院校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只有加强职业院校与县域经济之间的活动,才能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县域经济概述县域经济主要指的是县域范围内所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是以县级的行政区域作为空间,主要由县级政府进行调控,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呈现出有特色功能的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分别是综合性、区域性、独立性、乡村性和差异性。
二、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1.职业院校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向促进关系。
我国职业院校办学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渠道:首先,学校自身的收入,比如说学生所缴纳的住宿费;其次,政府的财政拨款;最后,社会和企业的捐赠以及投资。
在这三方面,财政拨款是最核心的职业院校办学资金来源,但是财政拨款又要根据职业院校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
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
教师数
大
教
的支持,促使 教育软硬实力的同步 i。
140——
6.00
■
S 5.00
4.00
3.00
2.00
1.00
201 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0.00
晦®™专任教师数-本科(万人)
专任教师数-高费投入-本科(亿元)
图2
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提高我国制
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带动我国向“制造强
国”转变&此外,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为
维持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企业必须在充分尊
重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变以
往粗放型增长模式,整合并优化产业结构现状,
以促进未来经济可持续良性增长&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对高职教
会吸引力、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提升高职K校办学质量、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途径,促进我国高职教 育供给质量与效率的双向提升。
关键词:新—态;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高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2095-7408 (2019) 04-0113-06
一、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 的背景
育
新要求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由于供给结构难
以匹配需求结构,导致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
如何改善供需结构错配现象是促进现阶段经济增
速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经济结构转型所需人
力资源的供给主体,高职教育理应顺势进行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
调整。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高职教
育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将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单位为辐射范围的经济发展活动。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的新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二、调研目的1.了解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3.探索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措施;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走访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实地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支持;2.数据收集:收集该县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3.问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各领域相关的经验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1.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企业发展:大多数企业是小微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持;3.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4.人才引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5.产业结构: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一些产业。
五、调研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2.支持企业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3.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业;4.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利;5.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六、政策建议1.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2.加强县域间合作,打造县域经济合作共同体;3.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持,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4.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和宣传教育,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认知度。
七、总结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研究摘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为地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湖南省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从多个方面为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研转化和社会培训四个方面对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建议,希望能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重塑和战略重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支撑,在这一点上,高职教育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让高职教育全面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人才要求,是摆在我们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产业发展不断发生重大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产业将会不断朝“新、特、高”的方向发展,需要一大批拥有相应的高技能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支持。
虽然部分人才与科技需求压力可以通过跨区域引进来进行缓解,但最主要还必须依靠本地区的培养与输送,于是,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科技成果研发的主力,如何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深切思考和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教育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和良好的改革愿景,从而为本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湖南的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来看,农副业仍占不小比重,部分地区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服务业与沿海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笔者认为,湖南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第一,省内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
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开设农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并不多,而财经、管理、中介服务类型的专业则遍地开花,这显然是与现实情况错位的。
湖南省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明显的雷同重复和跟风现象,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论证。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作者:刘晓慧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2016年中国的GDP增速为6.6%,中国宏观经济在探底中出现企稳迹象,充分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已经发挥了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及市场导向下,加快升级转型速度,扩大有效供给,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变化中来构建新业态,增强县域经济的灵活性、适应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县域经济;产业升级;发展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从提升供给质量上,依托政府改革措施来優化产业结构,矫正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弊病,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适用性、有效性。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其应该如何从供给结构转型升级中来提升县域经济的质量效益?从供给侧改革的认识上,避免误区与问题。
一、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供给侧改革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红利”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产能过剩、消费疲软,以及供需错配问题越来越突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上来提档升级,但对于县域经济主体来说,由于在思想上、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其“换挡焦虑”问题依然存在。
(一)供给侧改革“上热下冷”问题突出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中央层面的主体工作,而对于县域经济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观望”态度,尤其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模糊性、行为上存在迟缓性、措施上存在空档期。
如一些民营企业认为供给侧改革是国企或央企的事,自身参与热情不够,甚至一些县域政府也将供给侧改革作为短期经济问题。
事实上,靠银行借贷而生存的企业,其清偿能力一旦丧失,银行将会“断供”,企业将倒闭。
(二)重“招商新兴项目”轻传统产业升级问题从供给侧改革下,越来越多的县域政府扩大了新兴项目的招商工作,忽视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事实上,传统企业应该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一转型调整的契机,加强脱困,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要认识到“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发展需求,避免急功近利,从市场需求出发来提升集约化、创新型水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研究[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办学理念落伍、专业建设方向失衡、办学经费筹措困难、支撑高职教育的相关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以县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修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体系,健全服务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高职教育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构件和骨干模块,在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良好运作的高职教育系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备的高端人力资源支持。
高职教育通过培育适应县域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效地推动了县域宏观经济体的技术转型与质量提升。
当前,三农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农村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桎梏。
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跳出农村视野的局限性,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县域宏观经济的高效增长。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思维。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并非简单地将农村居民身份转换为城镇居民身份,还需要强大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作为支撑。
掌握现代先进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维系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高职教育系统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生力军。
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在于发展与之配套的高职教育。
一、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问题在当前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面临以下新挑战:1.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矛盾。
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处于从传统高职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型的关键期,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有诸多不相符之处。
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协调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发展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发展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面临很大的机遇。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担负起培养社会所需高技术人才的重任。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随着市场人才供需的变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在随之变化,提高生源质量,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论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阐述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水平的对策。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educationindustry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The enroll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high-tech talents needed by societ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resources and teaching equip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alents in the market, the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lso chang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meeting the demand of "supply-side" reform, and traininghigh skilled talents for social need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关键词】“供给侧”;高职院校;招生;就业【Keywords】"supply-sid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rollment; employment【作者简介】李享(1988-),女,辽宁盘锦市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招生就业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究
第40卷第6期教学研究Vol 40No 62017年11月ResearchinTeachingNov.2017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究薛㊀珊(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㊀[收稿日期]㊀2016⁃06⁃01㊀㊀㊀[基金项目]㊀2016年度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校级课题(CXCY2016044)㊀[作者简介]㊀薛珊(1988⁃),男,湖北荆州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㊂㊀㊀[摘㊀要]㊀供给侧改革是针对我国处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此举意在调整经济结构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 十三五 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解决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㊂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媒介,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供需失衡㊁供给质量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㊂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内部要素,加强 互联网+ 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等举措来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从 制造大国 向 智造强国 的重大转变㊂㊀㊀[关键词]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创新发展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719.2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7)06⁃0038⁃05㊀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表明了党中央在经济领域决策思想的重大转变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意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 十三五 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解决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㊂然而,教育领域结构性问题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㊂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遵循 需求侧改革 的发展理念,高职教育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㊂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着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㊁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和制造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需要转变思路,着力从供给侧进行改革[1],即加强高职院校内部要素的调整,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分类管理,将 互联网+ 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应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各种挑战㊂1㊀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从经济领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单纯依赖需求侧的思维无法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㊂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倒逼的结果㊂在高职教育领域,也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㊂ 十二五 期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产业需求㊁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等问题[2],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和制造业领域的持久发展㊂1.1㊀高职教育长期面临生源危机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规模,招生人数快速增长,已经有超过本科院校招生人数的趋势㊂然而,自2009年以来,全国高考报考高职院校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且高考志愿录取的顺序是先一本㊁二本㊁三本,然后才是高职院校㊂这样使得高职院校一方面招生数量不足,有些专业无人填报,难以完成招生计划;另一方面大多数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而高职院校只能招到极少优秀的学生,且一部分学校的实际报到学生人数达不到预期招生指标的一半㊂为了尽可能地完成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高职院校在招生工作上加大投入,在短期内缓和了招生人数不足的困境,但不能从本质上通过提升学校吸引力来增加生源㊂由于长期以来遵循需求侧思维的路子,高职院校生源危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日益严重㊂一是高职院校在招生工作上的投入过多,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经费分配,也使得部分教师身心疲惫,既要完成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去参加耗时较长的招生工作㊂二是为了保障第6期薛㊀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究39㊀尽可能多的生源,高职院校不断调低录取分数线,通过补录招收一批基础较差㊁学习能力不太强的学生㊂这些学生的基础不一㊁学习积极性不高㊁自律性较差,甚至大多数学生对学业都抱有抗拒心理,仅仅是为了遵循父母的命令而不得不完成学业,拿到文凭㊂招收的这样的学生越多,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越多,就更加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㊂1.2㊀高职教育毕业生相对过剩的状况无法消解在国家创新发展驱动的大背景下,我国规模型企业逐渐失去优势,正在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的重大调整,预计到2020年将产生2000多万的高级技术人才供应缺口㊂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我国电商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用人缺口将达1000多万㊂理论上看来,企业社会的用人需求量相当大,高职毕业生供不用求㊂而实际上,高职毕业生 就业难 的状况日益严重,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处境难以改变㊂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将实行三步走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将导致巨大的技术创新型人才缺口出现㊂有识之士指出,中国进入工业4.0时代,将会遭遇相当程度的人才瓶颈,不仅要面临高级人才匮乏的挑战,还将面对低端人力过剩的境地[3]㊂总体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基数较大,但实际上契合企业社会用人需求的高职人才数量不足,这就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的产品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还不高,高职教育领域的供需错位问题突出,结构性供过于求日益严重,直接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加以重视㊂1.3㊀高职教育面临投入不足的困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将把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教育领域的核心位置,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㊂然而在具体的经费分配上,高职院校获得的经费拨款不足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半㊂同时,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严重偏低,影响了 公平优质教育 的深入推进㊂加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足,难以吸纳较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无法彻底改变办学经费不足的窘境㊂由于长期以来受需求侧思维的束缚,高职院校往往希望通过政府㊁行业企业㊁社会组织等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将更多的 硬件 资源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而忽视了 软件 资源的有效整合㊂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㊁内部结构紊乱㊁产出效率低下等是投入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体现㊂2㊀高职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分析从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角度看,我国高职教育长期与需求侧存在明显脱节㊁错位,存在供给结构不优㊁供给质量不高㊁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4]㊂在经济 新常态 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紧缺的现实更加严峻,企业社会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质量高职教育的诉求与日俱增,这就迫使高职教育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转型升级,回应企业社会的期盼㊂2.1㊀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总体情况分析从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情况看,知识传授型的高等教育仍然占主要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有力显现㊂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我国大陆高职教育仍然是培养以专科层次人才为主的教育形式,而台湾地区已经实现了以本科层次为主的高职教育㊂高职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及技能型人才,其定位主要是面向基层培养紧缺型人才,以技术型㊁技能型㊁管理类人才为主,具有岗位适应期短㊁工作适应能力强等特征,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㊂尽管国家层面大力重视职业教育,但高职教育获取到的社会认同度低,高职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仍然不高,在竞聘某些工作岗位时往往被用人单位排挤,企业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身份和能力仍存质疑㊂2.2㊀从高职教育自身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自身还存在着对接区域结构不尽合理㊁专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㊂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办学上更多地是沿用高等专科教育的模式,还未正式开设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㊂2014年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中提到,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来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㊂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而来,能否举办高质量的高职教育值得深思㊂另一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和中心40㊀教学研究2017城市,获取到的政策支持㊁经费投入等保障条件优于一般地市级高职院校㊂在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地级市,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规模较小㊁经费投入不足㊁生源不足等现实问题,使得高职教育办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办学特色也难以得到彰显㊂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很多集中在办学成本较低㊁技术性较弱㊁市场需求较大的传统专业,失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难以将传统专业做大做强,忽视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技术技能传承类的专业开发,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开设新兴紧缺型专业㊂总体说来,高职教育的区域布局㊁专业结构设计上均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急需加以优化㊂2.3㊀从高职院校运行情况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仍然是教师,还需要加强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㊂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㊁课程设计㊁办学模式等方面均体现出较浓的模仿本科教学的痕迹㊂尽管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实际上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水平依然不高,无法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使命;新课程开发略显滞后,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色学科㊁优势专业建设停滞不前,使得学生就业毫无专业优势可言,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大大降低㊂整体而言, 以学生为中心 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大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 微调 ,大刀阔斧的改革难以深入推进下去㊂如何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和基于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还需要结合学生短期市场适应力㊁对接企业社会的用人要求来展开㊂因而,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活动服务等,致力于提升学生持久的社会竞争力,突出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教学理念㊂3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从体制机制等层面推进改革,强调以优化供给结构㊁提高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为核心工作㊂由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以强有力的制度改革保障各项具体环节的实现㊂3.1㊀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制度供给㊀㊀深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则要从高职院校这一主体出发㊂(1)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5],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子;(2)通过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3)制定 一揽子 人才培养计划,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改革㊂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可进行 综合素质+技术技能专长 实践技能+证书认证 多种技能+创新创造 等多种模式的探索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仍然是以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为主,服务区域㊁服务行业的功能还比较弱,急需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以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㊂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既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广大群众渴望通过高层次职业教育改变生涯道路的强烈诉求,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用人要求㊂要加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必须通过立法来保障其运行㊂尽管高等教育领域中开始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但实际上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仍有较大差异,与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 两张皮 现象㊂从完善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双向发力,既要引导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致力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㊂同时也要积极支持一部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培养高级职业人才的主力军㊂高职院校合法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还需加强法律保障和制度供给,并使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开展高层次高职教育的探索㊂3.2㊀坚持高职院校分类管理原则,走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之路㊀㊀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总数已经逾1000所,在校人数占据高等教育总人数的一半以上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将继续扩大㊂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很多省份还在新建高职院校或者将一批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㊂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统一的标准将会阻碍相当部分院校的发展,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将成为必然㊂(1)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好㊁特色明显的学校率先开始本科层次的招生,联合行业企业致力于为 智造产业 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㊂(2)二三线城市的高职院第6期薛㊀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究41㊀校,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招生,开设对口的专业,优化原有的专业机构,切实增强服务地方㊁面向行业企业的能力㊂同时,开放企业员工短期培训的功能,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帮助解决地方剩余劳动力的问题㊂(3)设在一般地市级的高职院校,对上述两种类型的学校进行功能补充,可将高职教育延伸到县㊁镇,去帮助小微企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劳动力技能提高㊁员工素质提升培训等工作,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培育现代农业的紧缺型人才㊂3.3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打造一批精品高职院校㊀㊀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首要㊂这就需要教育部㊁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牵头,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动力,加强相应的制度设计,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形成政府主导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㊂打造专业化水平高㊁技术技能精湛的 双师型 师资队伍,推进高职教育形成校企合作㊁工学结合的良性育人机制㊂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构建,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加快推进应用型高级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㊂对于部分专业性强㊁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可由省教育厅或国家教育部进行直接管理,将这些高职院校打造为精品,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人才培养特色的进一步发挥㊂在 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背景下,鼓励一批特色型高职院校走出国门,服务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为提升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㊂3.4㊀以现代职教体系为依托,全面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㊀㊀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部分在向本科转型,一部分仍维持在原有现状缓慢前行,但仍处于高职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两难的困境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规划(2014 2020年)“指出,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将培育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㊂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6],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㊂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逐步从浅层次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7],除了 订单式人才 培养㊁实习实训等浅层次的合作外,还延伸到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㊁重构课程体系㊁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以及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等宽范围与深领域的合作㊂为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全力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活力,允许企业遵循市场规律独立创办高职教育,弥补高职院校办学的不足㊂同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打开门来办学,以开放合作㊁共享发展的理念与企业紧密合作,切实为企业发挥 智囊 作用,共同致力于具有现代化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㊂3.5㊀有效整合高职院校内部要素,不断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供给㊀㊀为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除了优化体制机制外,还需要着力于内部要素的整合与梳理㊂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有几大关键要素必须要落实㊂首先,要构建依据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调研机制,认真分析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设计好专业人才的规模,明确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㊂依据这些相应地进行课程改革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并形成动态化调整的运行机制㊂其次,要着力建设 双师型教师 队伍㊂重点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校企 双专业 带头人的培养㊂要努力实现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的专兼结合㊁机制融合㊁科学组合,将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中的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常规与创新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面向市场㊁服务行业的能力㊂再次,要鼓励专任教师 用心教学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关心学生成长㊁素质养成㊁就业创业等方面㊂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加强信息化教学的业务技能学习,将 互联网+ 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㊂最后,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宗旨,依托行业㊁企业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探索 工学结合+实验实训 的多元化育人模式,严格按照企业生产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在校企 双导师 的指导下,高质量完成实战实训项目,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力培育 用的上㊁留得住㊁善钻研㊁能发展 的人才㊂3.6㊀推进基于 互联网+ 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优质教学供给㊀㊀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周期性来看,要使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特色,发挥出无与伦比的42㊀教学研究2017优势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㊁专业设置上下 硬功夫 ,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实现突破,加快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步伐㊂从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要认真落实以 互联网+ 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㊂具体而言:(1)要加强专业建设㊂在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致力于挖掘专业特色,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带动专业群的建设㊂(2)利用 互联网+ 有效整合专业教学资源,以构建系统化㊁分层分类的教学资源库为抓手,更新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切实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稳步实施㊂(3)立足 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把握教学内容的实效性㊂(4)借助 互联网+ 平台带动教学方法的革新,采用微课㊁翻转课堂等多种途径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㊂4㊀结语供给侧改革侧重于本源创新,从供给端进行结构优化㊁制度优化㊂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的多重任务与挑战㊂高职教育应当运用供给侧的视角㊁思维㊁策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由规模向内涵转变,由粗放向精细转变[8]㊂借助供给侧改革的契机,高职教育通过提高办学水平㊁育人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推动高职教育朝着更高办学层次的方向发展㊂由此,必将带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创新,大力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㊂参考文献1 许红菊韩冰.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 J .职教论坛2016 16 16⁃20.2 鲁彬之.从 供给侧视角考虑职教问题 N .中国教育报2015⁃12⁃17 10 .3 任春伟孟庆江. 中国制造2025 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EB/OL.2016⁃04⁃152016⁃06⁃01.http //www.jc35.com/news/detail/48874.html.4 张旭刚.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维透视逻辑㊁内涵㊁路径及保障 J .职业技术教育2016 19 8⁃13.5 毅英童顺平.探寻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J .江苏高教2016 5 137⁃141.6 董奇黄芳国卉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兼论高职课程观的发展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14 1 27⁃31.7 王振洪王亚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 J .高等教育研究2011 7 75⁃79.8 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 J .中国高等教育2016 10 19⁃23.Promotinginnovativ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basedonsupplysidereformsXueShanSchoolofeducation ChinaWestNomal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637002China㊀㊀AbstractThesupplysideisanimportantreformintheproposedreformsinChinaineconomicnewnormalcircumstances amoveintendedtoadjusttheeconomicstructure change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 toachieveamajorbreakthroughineconomicdevelopmentin13thFive⁃Year"period tosolvethestructuralproblemsof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econo⁃my.Asanimportantmedium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 therearemanyproblemsofsupply theurgentneedtopromotethesupplysidereform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toenhancethequalityofsupplyandsupplyefficiency throughtheadjustmentandreform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professionalstructure curriculumsystem practiceteachingmodeandothermeasurestocultivateinnovativetechnologytalents topromoteChinaᶄsgreattransformationfromthe"bigmanufacturingcountry"to"Zhimadegreatpower".Keywordssupplysidereforms 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innovativedevelopment。
浅析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浅析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作者:刘文俊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4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不足。
运用教育供给侧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内容。
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启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在当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化高职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同时也是承担“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体,高职院校要率先强化“教育供给侧”理念,用“教育供给侧”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发展。
深入研究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理论和意义,对于研究和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走势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启示作用。
一、改善高职院校创新环境,营造高职院校创新文化氛围教育供给侧改革,其核心在于“创新”。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重大政策出台以后,国家鼓励通过创新来促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改善机制来激发活力。
高职院校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需要自下而上积极地进行探索,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摸索更加灵活、科学的内部机制,让高职院校有脱胎换骨的进步。
创新文化培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超越”必须灌输给每一位高职学生,创新文化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长期过程。
创新教育应该为高职学生打开四扇窗,一要重视人文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二要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要把创新人才引入课堂,言传身教;四是为高职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职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培养高职院校创新文化环境。
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高职院校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标就是通过培养人才质量和特色,让学生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以强化内涵建设为中心,需要从专业建设、校园文化、教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不断建设和完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战略研究》 研究报告
《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动因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鄂教办(2006)28号文件精神,课题组制订出《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战略研究》课题的详细方案。
根据调研提纲,先后从2006年至2008年组织18人次到州各县市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力图通过各次调研活动,全面掌握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客观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点带面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
二、州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州职业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民族职业教育网络。
其特征是:以县市中等职教中心为主干,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两翼,覆盖城乡而又主要面向农村。
截至年5月止,全州现有职业高校1所,即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其中普通中专4所(州卫校、州信息技术学校、州机电工程学校即职院中职部、建始师范学校)、县市职教中心(职高)8所、民办中等职校1所(民族中等职校)、技工学校5所(州交通技校、州商务技校、市技工学校、利川民族技工学校、楚才技工学校);另有省中专校外班2个----州艺校和州体校。
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川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鹤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州卫校、咸丰县中等职业学校、来凤县中等职业学校、建始县中等职业学校、巴东县职业高中5校是湖北省重点职业学校;州交通技校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校,州商务技校是省重点技校。
(一)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年,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专家评估晋级“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
一是专业布局更趋合理。
2007年对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新增了物业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旅游英语3个高职专业。
已建成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畜牧兽医),4个院级教改试点专业(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园林技术)已通过验收;第二批3个院级教改专业(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建筑工程技术)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改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推
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健全教育经费使用机制,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加教学资源;三是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重点开设技术型、创
新型、可转换型课程,实施以人为本、以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四是紧密
结合产业结构,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推动职业教育学科综合发展的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3.即墨第一职业中专山东省青岛市 266200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的角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要素的优化变革,这种变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必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
同时,高职教育作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供给的重要来源,其在满足社会人力资本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显得愈加重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经济发展教育以促进国民素养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供给促进社会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金钱的消耗,而是国家和受教育者希望进行教育投资,以获得隐含潜在价值的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将在不久的将来做出巨大贡献。
人力资本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基础支撑作用,突出了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职教育的规模也由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面对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度竞争、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需求不一致、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实践差异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高职教育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相结合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需求侧为主导,通过投资、消费及出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国内为经济形式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供需不均衡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
基于此,我国尝试从供给方中的劳动、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和创新等因素入手,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实现各因素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今已有七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社会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种成效不仅仅体现在生产领域,更体现在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
在教育领域,鼓励和支持各类教育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人力资源升级,进一步提高教育在人力资源供给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探讨——以福建省高职教育为例
产业与科技賢7云2019年第18卷第11期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探讨----以福建省高职教育为例□罗会武【内容摘要】高职教育供给专业规模、结构和品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而高职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包括:高职教育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差距,专业供给的固化与实际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不匹配,职业教育供给区域与本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区域供给与现行的区域经济产业提升发展规划的需求存在差异,高新技术专业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存在时间差,专业内容供给与区域经济使用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教育的形式与实现满足区域内行业的专业需求的目标程度不足,师资结构和运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满足程度有差异,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编号:FJJKHX16-033)成果'【作者简介】罗会武(1966-),湖北京山人;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已经从数量向品质方面转变。
而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大批拥有高级技术的劳动者,同时也对劳动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高职教育是培养拥有高级技术的劳动者的途径之一。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经济的现状改革开放开放以来,尽管劳动者素质随各层次教育发展普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满足科技发展的高级技术劳动者无论数量、种类、质量都有改善的空间。
培养高级技术劳动者,除了从一线实践中成长外,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劳动者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
2017年福建省全年GDP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9&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2019第7期中(总第306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邵丽君问题,还可以为学生与教师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的难题,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院内的各个部门与各个系部能清楚自己的职责以及任务,从而使得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对症下药,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化四种形态一是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构建学校以文化人的新业态。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结合互联网技术也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互联网中存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这也给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条件。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工作,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的需求,可以将职业精神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通过网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
教学的内容时刻围绕工匠精神,并在互联网中收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网络教学课件,通过互联网软件制定出一个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搜索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将一些教学资源下载下来留到课后观看。
二是聚焦内部质量建设,打造学校人才培养新生态。
学校可以根据工匠精神的本质来加强专业建设。
因此,学院应该分析出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的职业技能、不同专业的人才做出不同的培养计划。
例如,针对不同的专业设定相对应的职能大赛,将工匠精神纳入大赛的评审制度当中,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作为大赛的主线,创设出与工作过程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
三是深化产教学研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
学院可以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的基础,从而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协同合作,例如,可以与当地的政府单位或者企业开展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实训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的工作。
学院还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这样不但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还可以充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供给侧改革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改革.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有效调整,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匹配和更优质的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应该从专业结构优化㊁专业设置管理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F127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2G2698(2019)01G0041G04㊀㊀供给侧改革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改革,高职院校唯有紧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有效调整,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一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一)高职教育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 新常态 向纵深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㊁需求侧两端均已发生深刻变化.需求方面: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需求对象在悄然发生变化, 新常态 战略增长及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任务㊁新要求;供给方面,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由于高职教育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倒逼高职教育必须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适应 新常态 的战略诉求,[1]以供给侧改革促成需求拉动新格局的形成.(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比率,与相应产业经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产业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比率能否满足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对相应产业经济需求缺乏明确的认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比率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随意性㊁粗放性和盲目性,存在专业覆盖面较广,但重复率较高,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性不强;招生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规模上偏离;专业布点数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的关联度较低等诸问题.[2](三)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还承担着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技术创新㊁咨询㊁推广和服务等职能.以往高职院校为服务社会更关注学校走出去,去说服企业,去跟企业拉关系,去给老师定校企合作目标,结果企业离高职院校越来越远,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不够,没有吸引力就没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更没有话语权.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切实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唯有紧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有效调整,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二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解决服务区域经济面临问题的对策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调整升级的使命,提升职业教育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与创新水平,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及社会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解决服务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4第32卷第1期2019年1月㊀㊀㊀㊀㊀㊀㊀学报J o u r n a l o fQ i n g d a o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32N o.1J a n.2019∗收稿日期:2018G09G24基金项目: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J17R B167)作者简介:王云(1978-),女,山东高唐人,副教授,硕士.(一)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丰富㊁多元㊁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丰富㊁多元㊁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主要是指调整专业设置,对应产业行业要求;延伸层次结构,优化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职业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的关系等方面.1.专业设置㊁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高职教育结构的核心是专业设置.经济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着人才的需求结构,因此,产业结构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使高职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契合产业链延伸交叉,提高高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2.专业设置㊁调整与区域其他教育结构相匹配.高职院校的专业动态调整,要结合区域内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如:中职㊁本科等)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动态调整,要在分析区域内其他教育机构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开设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职与高职㊁高职与本科的衔接,找准专业发展方向,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特色.3.延伸层次结构,优化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职业需求.目前的高职教育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教育的供给侧与企业㊁社会的需求侧存在明显脱节㊁错位,是专业性㊁地域性供需结构的失调,与其他工业企业一样,是 结构性过剩 所致.延伸层次结构是指依托政府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行业的作用,着力推进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实现 中职 高职 应用型本科 专业研究生 等四个层次有机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进一步扩大现有中职与高职㊁中职与本科 3+4 ㊁高职与本科 3+2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规模,一是扩大现有的试点院校的数量;二是开展高职与本科㊁研究生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系统构建从中职㊁高职㊁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是指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㊁统一的课程资源㊁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㊁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丰富教育供给结构,形成为学生提供丰富㊁多元㊁可选择的教育资源㊁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优化高职教育供给结构.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以优质专业建设为核心载体,以实现行业产业链与职业教育专业链㊁人才需求链与供给链有效对接为目标,优化专业结构.4.调整专业与课程关系,由 专业规定课程模式 向 课程组合专业模式 过渡.关于专业与课程关系存在两种模式: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和课程组合专业模式.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即:职业(人才需求) 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㊁素质与能力) 课程(课程结构:公共课㊁基础课㊁专业基础课㊁专业核心课的具体科目及其组合㊁比例,各科目内容等).课程组合专业模式,是指在课程与专业关系上,先课程后专业的模式,即职业 课程 专业.这种模式,课程比专业稳定.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选择专业㊁选修课的自由;学生在课程教学计划㊁课程实施的形式㊁课程内容㊁课程评价等等方面,参与决策权利几乎为零.[3]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是专业规定课程模式.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专业规定课程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调整专业与课程关系,是指实现由 专业规定课程模式 向 课程组合专业模式 过渡,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转换也更容易落到实处,弹性学分制更容易推行,也更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的能力.(二)打通专业壁垒,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㊁效率和创新性打通专业壁垒,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㊁效率和创新性,适应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产业升级与新兴职业需求.1.供给从 重硬件 到 软硬结合 软硬兼施 .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具备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硬实力主要包括:办学规模㊁校园建设㊁校园网络㊁实验室㊁教学设备㊁图书馆等硬件资源;软实力主要包括:办学理念㊁人才培养模式㊁教育国际化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软件资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意识到硬件的重要性,争取资金,建实训室,购买大量的实训设备等.但今天,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到来,硬件的价值出现了某种 重估 .硬件是载体,而软件才是真正的灵魂.高职院校不仅从资金㊁设备㊁材料等硬件方面给予投入,更要关注环境㊁机制㊁制度㊁情感㊁发展㊁认可等软件方面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方面和软实24㊀2019年第1期学报力构建上形成鲜明的特色,积极走内涵发展之路,全力以赴建设有规模㊁有水平㊁有特色㊁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供给从 重硬件 到 软硬结合软硬兼施 ,实现内涵式发展,练就硬功夫,提升软实力,使硬件够硬㊁软件够软,焕发专业服务社会的活力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2.供给从单一要素到组合要素.供给要打组合拳,抓住专业服务社会这一总目标不放,研究专业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产生的条件㊁环境㊁机制和生态,进一步注入复合型的供给侧要素.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专业大类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衔接.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有会计㊁市场营销㊁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旅游管理等.在新零售时代, 体验+消费 模式越来越被重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网络营销与推广越来越成为一项普适性的应用技术,它如何与各个专业相嵌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加强专业大类之间以及专业之间的沟通衔接,打破专业界限㊁理工科与文科边界㊁校际边界,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走向确立项目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科研,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最优要素配置研究及供给.3.供给从总量到增量㊁增质延伸.教育供给应更加关注增量变化和增质变化,对服务社会能力的投入应很好研究基础总量值,总量值如何分配在不同时期㊁不同项目㊁不同团队㊁不同领域㊁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中,还要保持足够的递增的量,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增加要素的质量㊁效率㊁频率.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专业建设为载体,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在供给侧要素投入上和效益预期上,都立足长远,短长结合,不能杀鸡取卵,更不能盲目冒进.4.完善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引入教学方面的新理念㊁新方式㊁新机制,通过制度整合㊁制度创新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这是完善制度供给㊁强化创新驱动的核心要义.制度供给方面,可以通过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㊁明晰企业主体产权㊁构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等来平衡企业参与的制度供给,优化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组织结构.[4]创新驱动方面,强化创新环境,高职院校须在办学思想引领下,在办学模式层面体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强调工学结合,在教学层面须借助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5](三)多管齐下,提高高职的社会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有效调整,产生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核心能力,释放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在活力,增强企业与职业院校主动融合的吸引力.1.教师科研从 重量 到 量质并重 ,构建服务支撑体系,优化科研管理.目前,职业教育科研评价方式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㊁重数量轻质量㊁评价目标模糊㊁评价重心迷失等诸多缺位和错位问题,评价结果难以有效反映职业教育科研的应用价值并全面衡量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绩效.[6]科研成果转化率低㊁科研成果转化乏力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难题.具体到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微观主体 高职院校,将 重量 的传统供应观转变为 量质并重 的全新供应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科研基础和能力,明确评价导向,构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从关注专业教师的年度科研数量到既关注数量,更关注质量,尤其要关注科研的转化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为成果转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市场运作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支撑等,改变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服务的短板,构建服务支撑体系,优化科研管理,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2.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企业服务是指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面向企业开放教学资源㊁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㊁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取得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拥有资源优势:高职院校拥有人才优势(师资㊁专业人才等)㊁教学资源㊁科研条件等优势;企业拥有技术㊁设备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等优势,还是高职院校科研技术转化场所.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具有合作的基础条件.一是人员合作.校企深度合作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吸引企业具有专业行业科研项目负责人进入学校,给予全方位支持,鼓励他们在此建实验室㊁工作室,带团队.二是技术与服务合作.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技改和创新,让应用技术研究落地生根,提高知识㊁技术㊁智力的变现能力.通过技术与服务合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3.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混合所有制创办实34学报2019年第1期㊀体,服从和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学㊁科研和社会服务.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混合所有制创办实体,充分利用高职的智力资源促进取悦经济增长和创造实训㊁实习与就业机会,具体的实现路径有两个:一是引入混合所有制创办实体,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技术入股㊁管理入股企业,参与企业经营;二是基于高职的优势专业自创公司,自创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不是平均分布在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要选择那些具有优秀的师资㊁实习实训条件和易于商业化盈利的优势专业.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基于混合所有制创立公司还是基于高职的优势专业自创公司,要想正常运转与经营,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为创办的实体发展提供育种基金和发展基金,获得融资机会,建立融资平台等.此外,这些自创实体,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其核心使命不是获得经济上的巨额回报,而是要服从和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学㊁科研和社会服务等.4.重视社区服务.除了企业服务,社区服务是高职社会服务的另一重要内容.社区服务是指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面向社区开放教学资源,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服务.大学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间有更多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大学教育更具相关性,还可让学生在为社区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增强技能,让自己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甚至促进创业,这对缺乏就业机会的社会尤其重要.实践也表明,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具备更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搜集资料和分析复杂事物方面的能力也比较突出. [6]高职社区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面向社区开放设施,如免费开放图书馆㊁体育设施与场所等;二是结合学校和专业优势,向社区居民传授知识与技能,如开展讲座㊁技能培训或科技展览等;三是与社区合作开展社区居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比赛㊁书法展示与交流㊁节庆活动等.参考文献:[1]张旭刚.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维透视:逻辑㊁内涵㊁路径及保障[J ].职业技术教育,2016,(19):8-13.[2]杜永兵.高职院校专业架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度解析[J ].高等职业教育,2012,(4):131-135.[3]常思亮.我国大学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及其改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75-78.[4]肖凤翔,李亚昕.论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制度供给路径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J ].教育研究,2016,(8):57-63.[5]唐芳,龙建佑,曹利,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协同创新改革探索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10.[6]赵中建,卓泽林.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创业系统中的路径探究基于美国商务部«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报告的解读与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5,(8):41-54.P r o b l e m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S e r v i n g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y 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o f S u p p l yGs i d eR e f o r m WA N G Y u n(B u s i n e s sS c h o o l ,Q i n g d a o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Q 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 26655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u p p l y Gs i d e r e f o r mi s a n a l l Gr o u n d a n d a l l Gd i m e n s i o n a l r e f o r m.O n l y t h r o u gh t h e r e f o r m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u p p l y Gs i d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a d j u s t m e n t c a n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e s p r o v i d em o r e m a t c h i n g a n db e t t e r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f o r r e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U n d e r th eb a c k gr o u n do f s u p p l y Gs i d e r e f o r m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s h o u l d s t a r tw i t h 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pr o f e s s i o n a l s t r u c Gt u r e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e t t i n g s a n d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s o c i a l s e r v i c e a b i l i t y ,s o a s t o a Gc h i e v e t h e g o a l o f t a l e n t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K e y wo r d s :s u p p l y Gs i d e r e f o r m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e r v i n g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y (责任编辑㊀李金梅)44㊀2019年第1期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供给侧
改革论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
”教职成[2015]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示,“引导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政府层面上、还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把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作为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县域经济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6%。
截止到2014年底,广州市辖越秀区、白云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从化区、花都区、增城区等11个区,而白云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广州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高出平均值,说明白云区经济发展情况对广州市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十三五”规划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广州市的发展理念;“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的重要保证。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开展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白云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一)广州市白云区经济发展现状
2014年末,白云区全区常住人口228.89万人,同比增长1%。
其中,城镇人口183.7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0.26%。
年末户籍人口8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万人。
按平均常住人口统计,全年实现人均GDP达到63935元,同比增长8.1%。
全区三次产业比重是2.5:22.8:74.7,与2013年的2.5:23.1:74.4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平,第二产业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3个百分点。
总体分析,2014年,白云区农业、工业、能源和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均呈稳步增长态势。
(二)白云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白云区14家高职院校中,公办高职院校有10所,私立高职院校4所。
这10所公办高职院校中,9所是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或六十年代,基本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主办的技工学校或职工大学演变而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成立的初衷都是为本行业或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
(三)白云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关性
纵观白云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其设立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县域内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非常强的相关性。
例如,白云区是全国航空客运和货运的中心,建设有全国最大规模的白云机场,该机场承担着海内外大量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的起落任务,相应地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之服务才能保障白云机场的正常营运。
中国民用航空局顺势而为,把兼负着培养和
培训各大航空公司所需专业人才重任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在广州白云机场旁边,即方便学生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又保持与各大航空公司的紧密联系,主观和客观都力求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融合。
三、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校企社政”模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鼓励高职院校走出去、加大把政府、社区和企业请进来的力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教育主体、社区为教育中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四方联合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模式。
实现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向学校、社区和企业扩散,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向政府、社区和企业公示,社区的知识需求和文化构建向政府、学校和企业传递,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和专业需要向政府、学校和社区反馈,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校企社政”四方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学校、社区和企业的关连性和紧密度,实现高职教育有效地服务县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
纵观白云区内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均把校企合作列入到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中。
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校企合作办公室,每个企业都在考量如何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更大可能的吸引一些专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的学生来企业工作。
政府应该统筹规划供给侧改革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改造急需专业技术支撑、高职教育亟待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及内涵质量的局面,帮助高职院校依托优势产业来设置专业、协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质量,在保证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一致性的基础上,建设可操作性的校外实训基地,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崭新形势。
(三)创新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来支撑,更需要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仓储业的升级改造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机械制造业大量引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已成常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也在欲欲跃试,生态旅游也正在向文化游、健康游和产品游方向发展,这些创新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来支撑,更需要承担着培养这些创新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加大教育经费来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和实训场地。
因此,政府部门应适当提高财政在高职教育方面的投入,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落在实处,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内涵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无障碍对接,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冯朝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调研与思考.201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