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永别了武器》中的文学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引言概述:《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对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描写和对战争的批评而著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爱情的赞叹,同时也对人性的脆弱和无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对战争的批评1.1 无谓的牺牲小说中描写的战争场景让人深感悲哀,士兵们在战场上不断牺牲,却无法改变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作者通过描写战争中的残酷和荒谬,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批评。
1.2 战争带来的破坏战争不仅带来了无数的生命伤亡,还给社会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小说中描写的战争场景让人感受到了这种破坏的残酷和无情,让人深感战争的可怕和不可遏制。
1.3 对战争的反思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和批评,作者让读者深刻反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伤害,而和平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通过这部作品,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二、对爱情的赞叹2.1 爱情的顽强小说中描写的恋人之间的爱情让人感动,他们在战争的蹂躏下依然坚守着对彼此的爱。
作者通过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赞叹了爱情的顽强和力量。
2.2 爱情的夸姣在战争的阴影下,爱情成为了人们惟一的慰藉和希翼。
小说中描写的恋人之间的爱情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夸姣和温暖,让人对爱情充满了希翼和憧憬。
2.3 爱情的珍贵通过对爱情的描写和赞叹,作者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了爱情的珍贵和可贵。
在战争的阴影下,爱情成为了人们惟一的希翼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珍贵和珍贵。
三、对人性的脆弱3.1 战争的影响战争对人性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人们变得冷酷和无情,让人性的脆弱和无奈暴露无遗。
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在战争中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让人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3.2 生命的脆弱战争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让人们对生命的珍贵和可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在战争中的生死考验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让人深感生命的可贵和珍贵。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荒谬与无情。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深化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使小说充满了内涵和象征意味。
首先,小说中的雨水和天气象征着战争的无情和阴暗。
在小说中,战场上经常下雨,雨水不仅给士兵们带来了寒冷和不舒服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雨水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小说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 Henry)经历了数次雨水的洗礼,每一次他都感到无助和迷茫。
同时,小说中也描写了阳光稀少的环境,这进一步加强了战争的荒谬和冷酷。
海明威通过这些气候描写,传递出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类命运的悲观态度。
其次,战争中的武器象征着残暴和毁灭的力量。
小说中的武器是战争的工具,它们不仅具有杀伤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战争中人类的贪婪和无情。
在小说中,弗雷德里克·亨利是一名意大利志愿军,他见证了战争的种种残酷和毁灭。
战争中的武器成为了主人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挥之不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士兵们的生命和安全。
海明威通过描写战争中的武器,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战争及其破坏力量的反思和抵制。
再次,小说中的金发女性凯瑟琳(Catherine)象征着爱情和希望。
在小说中,凯瑟琳是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战争中所遇见的女性,他们的相遇和相爱成为了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
凯瑟琳代表了弗雷德里克在战争中寻找到的爱和心灵的归宿。
她的金发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在弗雷德里克的人生中,凯瑟琳的出现为他带来了温暖和勇气。
然而,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最终,凯瑟琳的死亡成为了小说的另一象征,它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弗雷德里克失去了爱和希望。
此外,小说中的鸟和动物也被用作象征元素。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海明威作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简洁、生动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主义手法,以强化小说的意境、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为读者塑造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在世界。
首先,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利用了自然景观的象征意义来展示人物情感的变化。
小说中的战争场景通常是荒凉、残酷且残暴的,但在一些重要的情感时刻,作者却选择了以美丽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暗示人物心情的起伏。
例如,在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的初次相遇中,作者描绘了一片美丽的花海,这个场景象征着两人瞬间唤起的爱情。
而当二人经历了磨难、丧失了许多,特别是在凯瑟琳难产死去的时候,作者又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垂死景象,如暴雨和枯萎的树木,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沉痛和失望。
其次,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使用的物体和物象也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比如,白色的马匹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它们代表了对军队中世界的逃离和渴望自由的欲望,象征了主人公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此外,雨水也是小说中重要的象征物。
雨水是洗刷、净化的象征,这在小说中是对战争和暴力的一种反思,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心中对和平与希望的渴求。
另外,海明威小说中的动作和行为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在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消极被动的形象,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总是被外部力量所驱使。
这种行为象征着人类在战争中所失去的自由和尊严。
而弗雷德里克观察到的许多景象和人物的举止,也通过小说情节和描写成为了对战争的讽刺与批判。
此外,还有一些细微的象征元素也在小说中被巧妙运用。
比如,情节之间的时间跳跃和弗雷德里克的内心独白,都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模糊、迷离的感觉,这象征了主人公内在的思想与情感的纷乱与矛盾。
同时,作者还将旅途和旅行作为一个主要的象征元素,弗雷德里克在历经了一系列的旅程,通过旅行来进行内心的探索和自我认知。
论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论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永别了,武器》是一部由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著的小说,于1929年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通过描述一段爱情故事,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深层意义。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主义手法,以更加深刻地表达他所想要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之一便是亚瑟上尉的“棉花糖”。
在小说中,亚瑟上尉的口中总是嚼着一团棉花糖,这象征着他对战争的淡漠和冷漠,让他面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平和。
然而,这种冰冷的心态却引发了他与凯瑟琳的感情危机,最终导致他们无法在战争中生存下去。
这种象征主义手法充分体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丧失,迫使人们不得不保持一种冷漠和无情的状态。
其次,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象征主义手法,如鸽子、瑞士和意大利等。
在小说中,鸽子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纯洁,而瑞士则象征着平和、安宁和自由。
而与之相反,意大利则象征着混乱、破坏和死亡,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现实。
这种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不仅让小说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让读者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和威胁。
最后,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象征主义手法,那就是雨。
在小说中,雨象征着死亡和毁灭,在战争中,每当雨水倾泻而下时,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将离开这个世界,让人感到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同时,在小说中,雨也象征着重生和希望。
正是因为雨水为植物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因此雨也给人们带来了重生和生机。
这种象征主义手法,使得小说不仅突出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仰。
总体来看,《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非常丰富多彩,从而让小说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这些象征主义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危害。
虽然这部小说已经出版了近一个世纪,但其中传递的思想和情感依然能够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摆脱战争的阴影,创造出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未来。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说。
小说以战争为背景,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对爱情和生命的追求。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震撼,对人性、战争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小说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战争的残酷。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力。
士兵们在战场上面对死亡和毁灭,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战争让人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性,让人变得冷酷和残忍。
小说中的战争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力,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小说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表现了对爱情和生命的追求。
在小说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让人动容。
他们在战争中相遇,彼此相爱,但却因为战争的残酷而无法在一起。
他们的爱情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对爱情和生命的追求。
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宝贵,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通过对人性、战争和爱情的描写,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要坚持对美好的追求,不放弃对爱情和生命的追求。
同时,我们也要对战争保持警惕,珍惜和平,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小说通过对人性、战争和爱情的描写,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总之,《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充满人性、战争和爱情的伟大作品,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力,也让我对爱情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人性、战争和爱情的描写,小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这部小说让我受益匪浅,我会铭记在心,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读后感《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读完了《永别了,武器》,这是继《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我读的海明威的第三部作品。
“迷惘的一代”、“冰山文体”、“硬汉形象”,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过一些体验。
但是,还是一直以来读小说的状态——似懂非懂的状态。
尽管如此,但是这部小说的一些部分还是给了我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战争的残酷小说中描写的大撤退也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长长的撤退大军,泥泞的道路,行动比蜗牛还慢,还要受敌军空袭的威胁。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像在一个恶梦中的挣扎呢?!然后漫长黑夜中的突围,同伴莫名其妙地被击毙。
然后是在冰冷的河水中,抱着一块木头挣扎着求生。
躺在运载大炮的火车厢里,忍受饥饿和恐惧。
雨就那样一直下着。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亨利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硬汉!二、浪漫又悲凉的爱情亨利中慰在战争中受伤后,来到米兰的一个医院疗伤,和女主人公凯一瑟琳度过浪漫的夏天。
在这期间也就孕育那个最终要了她的命的可怜的孩子,那个刚一出世就已死去的孩子。
凯瑟琳对亨利的爱的忠诚与炽执不能不让人动容。
“亲爱的,我永过爱你。
亲爱的,我就你。
”小说中,两人在瑞士的乡间生活被描写的如世外桃源般美好,可是这种幸福是多的脆弱和短暂。
难产的痛苦一阵接着一阵,凯瑟不断的吸入麻药来减轻痛苦。
麻药的剂量一不断的加大,最后失去效力。
这种折磨是毁灭性的,难怪凯瑟琳在临死前会说“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三、人在宿命下的悲剧“我有一次野营,加一根木柴在火上,为木柴上爬满了蚂蚁。
木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地拥向前,起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爬,随即掉头往木柴的尾端爬。
蚂蚁在木柴的尾端聚集的够多了,就掉到火里去。
有几只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不晓得该爬到什么地方去。
但是大多数还是往火里跑,接着又往尾端爬去,挤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在火中。
”上面一段是亨利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夭折后的联想。
有评论者这样阐释它的象征意义:“有些蚂蚁立刻在火中死去,像许多战友和他示出世的孩子;有的像凯瑟琳一样垂死挣扎;还有一些,像人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一样竭力逃跑,但留下了不擦拭不去的伤痕。
探寻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写作特点与象征作用
探寻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写作特点与象征作用
其次,海明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和象征物来传递深层次的
主题和意义。
在《永别了,武器》中,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象征。
在小说
开篇,亨利提到:“不论正午或午夜,不论雨天或晴天,我都在劳动。
”
这里的雨象征着战争的无情和摧残,意味着无辜生命的流逝和颓废的环境。
另外,雨还暗示了亨利心灵的脆弱和痛苦,因为在战场上,他感受到了噩
梦般的恐怖与绝望。
除了雨之外,海明威还通过大炮和武器这类象征物来揭示战争的残酷
和荒谬。
在小说中,大炮被描绘成巨大而无情的生物,给士兵们带来了死
亡和痛苦。
此外,武器也象征着战争的虚假和破坏力量。
亨利之所以选择
抛弃手中的武器,是因为他认识到武器只会带来更多的杀戮和血腥,而不
会解决问题或带来和平。
总之,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象征手法成
为了一部文学经典。
他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和节奏感,将读者带入了战争
的残酷现实和士兵的心灵世界。
通过手法巧妙的象征,海明威探索了战争
的真相和人性的脆弱,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生命的尊严。
这部小说以其深
刻的洞察力和文学价值,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思考和反思。
论《永别了,武器》的象征意义
、
自然环境的象征意义
( 一) 雨与雪的象征意义 在《 永 别 了, 武器 》 中, 雨 的意象贯 穿始 终 , 象征
着不幸 、 灾难、 厄运 、 死亡 以及 生的渴望。小说开 篇就 展现 了一幅 萧瑟凄惨 的场 景 ,漫天尘 土与枯黄 的落 叶, “ 冬 季一开始 , 就 下起 了绵绵不绝 的雨 , 淫雨又带 来 了霍乱 ” ,因而使 整部作 品的格 调低沉 、’ 间怅 、 迷
者 的青睐 , 被誉 为“ 主题与创作手法的完美 的结合” 的 典范。 文学 家伯 ・ 贝瑞孙说过 , 真正 的艺术家不是 象征
化和寓言化 , 而是每部作 品都散发 着象征和 寓言 的意 味 。毫无疑 问 , 海 明威就 是这样 的作 家 , 他 刻意追 求 “ 冰 山原则 ” 所要 求的境界 , 用有限 的语言表达无 穷的 意味 , 《 永别了, 武器》 就是这样 的著作 。
惘, 带有浓重的悲剧气氛 。从 第 1 9章开始 , “ 雨” 就像
在《 永别 了 , 武 器》 中, “ 平原” 寓意 肮脏 和痛苦 , 是罪恶 的聚 集地 ; “ 高地 ” 寓意纯洁和 美好 , 表 达 了人
们对 自由、美好 生活的 向往 。亨利提 出度假 的想法 后 ,军 官热心 向他 推荐各种 好玩 的地 方,如佛 罗伦
论< < 永别 了, 武器 的 象征 意义
◎杨 雪
( 许 昌学院公共外语教 学部 , 河南 许 昌 4 6 1 0 0 0 )
海 明威是美国 2 0世纪 “ 迷惘 的一代”的代 表人
使整部小说笼罩于不祥 的气氛之 中。 在《 永 别 了, 武器 》 中, 雪 总是与 家园 、 和平 联系 在 一起 , 象征 着净化 的力量 、 安 宁的 氛围 , 与频 频 出 现 的雨相 比 , 雪总共 出现 过三次 , 雪的 出现 总会 带来 短暂 的和平 与幸福。第一次 出现 于第 2章 , “ 又迟缓 又沉 重” 的大 雪突然 降临 , 掩盖 了满 目疮痍 的大地 , 并宣告第一年战事的结束。之后 , 教士提议亨利到阿 布卢奇度假。那里 非常寒冷 , 下雪就像撒粉一样。庄 稼人见你就脱 帽喊“ 老爷” , 似乎是远离 战争 的世外桃 源 ;雪最后一次 出现于亨利与凯瑟琳生活的阿尔卑斯 山, “ 天天是 明亮寒冷的 白昼和凛冽的寒夜……湖对面 的高山一片雪白,罗纳河河谷 的平原也给 雪罩住 了” , 亨利与凯瑟琳在雪地里漫步 , 憧憬着美好未来 , 但 随着 雪的融化和雨声的再度 出现 , 灾难再次降临。 2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经典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恋人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在战争的洪流中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最终只能黯然分别的故事。
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令人陷入沉思。
在小说中,海明威描绘了残酷而冷酷的战争场面,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
在这个大杀器横行的时代,生命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而战争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无情。
这种无情不仅体现在敌军之间的残杀,也体现在上级军官对士兵们不计其数的安排和利用上。
在这个充满了死亡和破坏的世界里,人的尊严和价值似乎被彻底遗忘了。
然而,在这个冰冷而残酷的世界里,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的爱情却是那么的纯粹和温暖。
他们在战争的洪流中相遇,相爱,并共同经历了许多危险和苦难。
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美好和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他们都时刻牵挂彼此,且心有灵犀一点通。
然而,命运却曲折而残酷地将他们分开,让青春和爱情最终只能成为回忆。
通过阅读《永别了,武器》,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能够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深刻。
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的洞察力,刻画了一个怀着深爱之心、却受到无情冷遇的男女,以及处在那个充满赤裸真实和残酷无情的战争时代里的亿万人。
总之,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是一部感人至深,思考性极强的小说。
它告诉我们,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的时代里,人的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而爱情则是跨越时空、超越生死的,它给人的生命注入了希望和动力。
这部小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珍惜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感恩和呵护每一个心灵的港湾,勇敢追求爱情的光辉,灵魂才能真正地得到救赎。
《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是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小说通过描写那个充满火药味和死亡气息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人性在战争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在海明威的笔下,战争不再是荣誉与胜利的象征,而是一场毁灭性的浩劫,使得社会陷入了道德的沦丧和精神的虚弱。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引言概述:《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对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爱情故事。
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而闻名,读后让人深思。
正文内容:1. 揭示战争的残酷性1.1 描述战争的残酷景象《永别了武器》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景象,如战场上的血腥场面、士兵们的痛苦和死亡,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这些描写让人深刻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和破坏。
1.2 表达对战争的批判小说中的主人公亨利·亨利是一名士兵,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
通过他的视角,作者传达了对战争的批判。
战争造成了无辜生命的丧失,毁灭了人们的家园,让人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这种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1.3 引发对和平的思考通过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小说引发了对和平的思考。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思考战争是否值得,是否可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这种思考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平时光。
2. 描写爱情的力量2.1 展示爱情的美好小说中的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爱情的美好。
他们在战争中相遇并坠入爱河,彼此支持和关爱。
这种深厚的情感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
2.2 亲情与爱情的对比小说中还描绘了亨利与他的战友们之间的亲情。
这种亲情与他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亲情是一种无条件的关爱,而爱情则是一种浪漫的情感。
通过对比,作者展示了爱情的特殊性和独特魅力。
2.3 爱情的力量与战争的破坏小说中,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在战争的摧残下逐渐破裂。
战争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种对比展示了战争对爱情的破坏力量,同时也凸显了爱情的脆弱性。
3. 反思人性的弱点3.1 揭示人性的自私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展现出了人性的自私一面。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背叛他人,甚至不择手段。
这种自私行为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引发人们对人性的反思。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 作者蒋晓娟 作为 1953 年普利策文学奖和 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厄内斯特, 海明威 1899-1961 被公认为 20 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他的杰出之处在于通过简洁的电报体文风表现深刻的主题,并且创建 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笔者将以语言学作为研究手段,通过具体话语剖析《永别了,武器》 中蕴涵的欲、战、殇主题。
旨在剖析小说各行各业角色的话语,对比源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 来揭示小说的反战主题。
一、通过引用诗歌与《圣经》表达厌战主题 海明威对词语选择的用心考究,从他对小说《永别了,武器》的题目 推敲中可见一斑。
在放弃了 32 个拟定的题目之后,海明威从乔治,皮尔的诗歌标题中 找到了小说题目——《永别了,武器》。
与乔治· 皮尔探索爱情的主题不同, 海明威的小说标题采用语意双关的 修辞手法揭示战场上没有所谓光荣与荣誉,爱情终将消亡的事实。
小说题目既可以理解为永别了,武器,也可以理解为永别了,爱情,小说题目让小说战争与欲望的主题跃然纸上。
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尔德曾说作家的文风往往表现在他喜欢使用的 语法句型和词语的选择上,二者同样重要。
遣词是一种更深刻的语言视角,既能深化已有的观点,还能提供新视 点。
遣词与造句相辅相成,使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海明威在 1939 年写给俄国文学评论家伊凡· 卡什金的信中说我们都知 道战争很糟糕,然而有时人们必须战斗。
但战争是可怕的,任何否认这一点的人都是在撒谎。
在《永别了,武器》小说中,主人公对战争的看法是逐步从一位旁观 者转变为逃避者和反对者, 这种转变可以从海明威精准的用词、 诗歌和 《圣 经》引用中得以证实。
以小说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下文简称亨利为例,起初他对于一战 还心存幻想,认为战争和死亡离他很遥远。
亨利在 1917 年春天对战争的印象是模糊的,更像是个旁观者。
《永别了,武器》中的意象
永别了,武器》中的意象《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浓烈的长篇小说。
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创作该小说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
作者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两次婚姻后将自己对战争的反思和爱情的态度融入该小说的创作之中。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较为典型的作品。
通过意象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蕴藏在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之下。
作者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赋予在一系列的意象之中,使小说简洁有力,又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过对作品中意象的整体性把握和分析,从而把握小说情节的发展,展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永别了,武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明威在小说中运用独特的意象写作手法,以大自然为背景,主要形成了雨、雪、平原、高山、受难的动物和鸟六种意象。
这一系列意象成为贯穿小说情节和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也反映了海明威在经历了战争会对战争的反感,在经历了两次婚姻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小说的悲剧结尾也反映了海明威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无法抚平的创伤。
一.天气的意象及其象征意涵1. 雨象征痛苦、毁灭、死亡雨的出现往往暗示着厄运和悲剧的到来。
海明威赋予雨和灾难之间这种象征性联系,这与海明威自身对雨的感受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在海明威一生的信件中都充斥着对潮湿的、阴雨连绵的天气的抱怨。
阴冷潮湿的雨天会触及他心中的忧郁。
海明威在战争期间目睹过太多行军部队和难民在雨中见你前线的场面了。
雨的意象贯穿于整部小说,从战争前线阴雨连绵到最后女主角凯瑟琳在雨夜难产而死,都伴随着雨。
雨的反复出现也为小说奠定了沉重、伤感的基调,预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The rain beg ins to fall in the October …the leaves all fell from the trees and the branches were bare and the trunks black with rain … all the country wet and brown and dead with the autumn .....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描写了冬季来临,雨水没完没了的下着,霍乱也随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论《永别了,武器》中的艺术张力】永别了,武器
【论《永别了,武器》中的艺术张力】永别了,武器文学本身是艺术,而艺术的实现却存在于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之中。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读者取向的理论中,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具有原创意义,影响巨大。
用伊瑟尔的话说,文学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调动想象力去填充。
就好比是欣赏未完的水墨丹青,观者总想去想象他的全貌,所以调动欣赏经验来构思那未完的部分。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个最根本的因素,这就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作品中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如象征、隐喻、含蓄、朦胧、模糊,它使艺术作品充满了意义上的张力空白,使之成为一个可以让接受者反复体味的空间,涵纳了巨大的艺术容量,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不确定性是以确定性为前提的,它不是毫无定性的纯自由状态,而是通过确定性来引导接受者对作品的体悟与想象,将读者的反应纳入一定的艺术范式。
叶维廉说:“空白(虚、无言)是具体(实、有言)的不可或缺的合作者。
语言全面的活动,应该像中国画的虚实,必须使读者同时接受‘言’(写下的字句)所指向的无言(不着一字的风流),使负面的空间(在画这是空白,在诗中是弦外的颤动)成为重要、积极、我们要做美感凝注的东西。
语言文字仿佛是一种指标,一种符号,指向具体、无言独化的真世界。
”这就充分说明了空白与实有、不确定与确定性是彼此依存、相互转化的。
因此,空白也是一种表达,“是对不可表达之物的反向表达,是通过对可以表达之物的表达来暗含对不可表达之物的表达”。
欧内斯特・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于中国读者早已耳熟能详,他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更成为后人艺术作品中模仿的对象。
批评家们对他的作品评论不断,乐此不疲。
本文试图运用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再次解读他的不朽之作《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的作品粗犷朴实,内涵深刻丰富。
第一次世界大战铸成了海明威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也给他的早期作品奠定了一种灰暗、郁闷的格调。
海明威经典著作《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思想浅析
海明威经典著作《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思想浅析作者:张文璐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海明威经典著作《永别了,武器》进行简单的概况与介绍,分析作品中作者所表现的厌战情绪以及反战思想,并且分别从全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士兵的厌战情绪来来分析海明威的主题思想——反战、厌战思想。
关键词: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反战一、《永别了,武器》写作背景在20世纪初,美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动乱与不安的气氛,当时的人们对无情而残酷的战争充满了恐惧之情,并且对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先前的激情与希望,对今后新的生活没有了信心与信念,他们就像迷了路的小鹿,眼中充满了迷惘与无奈,心中更是找不到一丝前行的光明,当时这一代的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他们的精神面貌十分地糟糕,就像描述的一般充满了迷惘之意。
海明威,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充满硝烟与炮火战争洗礼的作家,他将自己的情感表达都集中在自己的作品上,经过海明威的艰苦创作,一本具有高度真实性并且闻名世界的巨作展现到了大家的面前,这就是海明威早期的经典作品之一——《永别了,武器》。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以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男孩亨利参加战争、经历战争并最终脱离战争作为作品的发展线索,海明威借助亨利向世人表达了他鲜明的主题——厌战、反战思想。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也通过对男孩亨利与凯瑟琳之间爱情的描述来体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冲击,如果没有战争,男孩亨利也就不会参战,也就不会发生后来一系列的逃亡情况,更不会发生与心爱的女友凯瑟琳不能相聚的情形,但是最终亨利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以凯瑟琳难产死亡而画上了终止的符号。
他们幸福而甜蜜的爱情正是由于无情而残酷的战争而最终走上了绝路。
在海明威的心中,战争是导致人们生活困苦、摧毁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因,他对战争充满了厌恶的情绪,他痛恨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与迷惘。
《永别了,武器》中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永别了,武器》中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摘要:在众多伟大的美国作家中,海明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
《永别了,武器》最能体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小说简洁自然的语言背后隐藏了深刻的意义和感情。
这部小说来自于作者亲身经历,它强有力地描述了一战中和一战刚刚结束后的生活,也同样以一种革命的,削减式的风格对其中人物心理复杂性做了极其为生动形象的描写。
一方面,小说如实反映了战后一代人的幻灭和失落,另一方面,文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展示现代世界带给人们的失望和悲观情绪。
本文主要从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两个方面分析了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以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小说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关键词:简洁冰山风格创作技巧一、引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到意大利北部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
亨利在前线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
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亨利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巴克莱小姐。
在米兰就医期间,两人处于热恋之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期间,凯瑟琳怀孕了。
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发现意军士气大跌,处处充斥着失败与绝望的情绪。
在一座桥前,意军前线宪兵部队开始逮捕所谓擅离职守的军官,并无一幸免地加以枪决,亨利不幸也在其中。
借着审问其他人的时机,亨利跳进河流,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士兵的义务已经连同河水一起被冲走了。
此时的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凯瑟琳,然后两人逃离战争的苦海。
亨利找到凯瑟琳以后,两人再次幸福地相聚。
可是,随后意大利警察的追捕,使得他们不得不逃往瑞士。
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凯瑟琳还是在难产中死去,留下亨利一人独自在外流亡。
二、写作风格:冰山风格海明威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则去写作,水底的部分占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七,凡是你知道的东西都可以省略,略去的是海底看不见的部分,这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一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美国志愿军与一名英国护士之间的爱情故事。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情感、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探讨。
首先,小说中对战争的描写令人深思。
海明威通过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场景,深刻地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毁灭。
他通过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的经历,表现了战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的深刻伤害,以及战争中人性的扭曲和荒谬。
这使我深刻地反思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无尽苦痛和悲剧。
其次,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让人感动。
亨利与护士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一束在战争中闪耀的光芒,他们在战乱中找到了彼此,用彼此的存在和爱来寻求对抗战争的力量。
他们的爱情是纯粹而坚韧的,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考验,却依然坚持着对彼此的深情和承诺。
这使我对爱情的力量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爱情在困境中能够给予人力量和希望。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让我深感触动。
亨利和其他角色在战争中面临着生死考验,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展现了人性的各种面貌,包括勇敢、懦弱、爱、恨、自私、无私等。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认识到在战争等极端环境下,人类的行为和选择可能变得扭曲和荒谬,同时也可能展现出崇高和伟大的一面。
总的来说,读完《永别了武器》让我对战争、爱情和人性有了更
加深刻的认识。
海明威通过深刻的情感描写、战争场景和人性探讨,呈现了一幅充满深度和复杂性的画面。
这部小说通过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和对爱情和人性的深入剖析,让人在情感和思考上都得到了深刻的触动。
简述《永别了,武器》的艺术特色。
简述《永别了,武器》的艺术特色。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揭示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和荒谬。
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现实主义描绘
海明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绘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尤其是在
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方面表现出色。
他通过真实而细致的
描写,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意象象征的运用
小说中运用了众多的象征和意象,如透过女主角凯瑟琳的爱情,
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同时,雨水、水银温度计等意
象也被用来象征相关联的意义,增强小说的艺术和意境效果。
三、刻画人物的简洁准确
海明威在人物形象描写方面以简洁、准确的笔法展现了每个人物
头脑与身心的特点,全方位地揭示出了战争给人性带来的损害和影响。
同时他更注重性格的叙述,让读者有机会真正理解每个人物内心的独
特和感情。
四、语言的简洁明了
海明威小说的语言非常简洁,更注重读者的联想和自我想象而不
是刻意的讲述,尤其在场景描写和人物对白上更是如此。
小说的语言
质朴,仿佛回答了20世纪学者的呼吁“表达尽最忌妨碍阅读者思考”。
综上所述,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且
协调,全面描绘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的一面,也从美学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类尊重生命、追求和平和平共处。
浅析《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思想
浅析《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思想摘要:《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其中表现的反战思想和迷惘的悲观情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永别了,武器》主题思想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出现的最有个性的作家,也是一位把自己的传奇经历与创作完美结合的作家。
他在近40年的创作中给后人留下了十几部不朽的著作,无论是他早期的以“迷惘的一代”为主人公的小说,还是后来的以硬汉子性格为主题的作品,都始终充满了催人发奋的力量。
《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正面描写了战争。
其英文标题中的“arms”有两种含义:一指武器;二指情人的怀抱。
因此该小说暗示两个主题:战争与爱情。
它直接追溯一代人是如何在战争中失去天真的动机和淳朴的感情过程,表现了一代人的反战情绪和绝望心态。
一、战争、爱情与死亡——典型的海明威式的故事情节在《永别了,武器》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主人公亨利原本是个充满理想的美国青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亨利怀着光荣和神圣的梦想加入了意大利军队,成为了一名救护车司机。
战争期间,亨利在军中担任中尉,并在战斗中受到枪击,腿部受伤。
在米兰的医院中,亨利亲眼目睹了战争引起的病痛和死亡,他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毫无意义,同时他也爱上了照顾他的护士凯瑟琳。
后来亨利的身份泄露,为了逃避追捕,他们逃到中立国瑞士,在那儿度过了三个月宁静的田园生活,熬过了一个冬天。
春天来了,凯瑟琳由于难产死在洛桑的医院里,新生的婴儿也死了,把亨利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弃在世上。
经历了如此的生死变故之后,亨利对战争彻彻底底的憎恶达到了极点。
这是亨利对待战争的转折点,他变得厌战了,甚至不愿意去谈论战争。
战争毁灭了亨利的理想,也浇灭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二、战争给年轻一代造成的绝望和幻灭感——强烈的反战思想从小说的表面来看,作品以一战中的意大利为背景,以亨利和凯瑟琳的恋爱为主线,通过亨利的恋爱悲剧和精神幻灭,不仅剖析了一代热血青年演变为“迷惘的一代”的过程,而且控诉了战争中人与人的相互残杀,战争对人精神的毁灭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扼杀,表达了强烈的反战倾向。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美国志愿军在意大利的经历。
这部小说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人性的悲剧和无奈。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对《永别了武器》的读后感。
一、战争的残酷性1.1 无情的炮火:小说中描写了战场上的炮火轰鸣,炮弹横飞,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力。
1.2 无尽的伤亡:在战争中,人们的生命如同蝼蚁般微不足道,无数的士兵和平民在战火中丧生,让人唏嘘不已。
1.3 无辜的牺牲:战争中,无辜的人们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成为牺牲品,这种无辜的牺牲让人心生悲痛和愤怒。
二、爱情与牺牲2.1 爱情的力量:小说中的主人公亨利与护士凯瑟琳之间的爱情让人动容,他们在战争的阴影下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
2.2 牺牲与奉献:为了保护对方,亨利和凯瑟琳做出了许多牺牲,包括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这种牺牲精神令人感动。
2.3 爱情的终结:然而,战争的残酷最终使得他们的爱情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凯瑟琳在难产中去世,亨利独自一人背负着无尽的悲伤。
三、对战争的反思3.1 战争的荒谬:小说中反映了战争的荒谬性,人们为了一些虚无的荣誉和利益而互相残杀,这种行为令人不解。
3.2 和平的珍贵:通过战争的描写,作者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让世界更加和谐与美好。
3.3 人性的扭曲:战争使得人们的本性扭曲,变得冷酷和残忍,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这种人性的扭曲令人深思。
四、对生命的珍惜4.1 生命的脆弱:在战争的阴影下,人们的生命显得脆弱而短暂,一切皆是转瞬即逝。
4.2 生命的意义:通过小说,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意义,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聚。
4.3 生命的尊严:即使在战争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和尊严,不应该轻易将其抛弃。
五、对人性的思考5.1 人性的复杂:战争使得人性的复杂性暴露无遗,人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5.2 人性的善良:即使在战争中,人性的善良依然存在,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一面。
《永别了,武器》的修辞与描写手法
《永别了,武器》的修辞与描写手
法
《永别了,武器》是一首由美国诗人克林特·佩里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军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而他只能依靠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故事。
这首诗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以深刻地表达军人对于武器的心情和态度。
诗人将武器描绘成一个有生命的人,并使用了诸如“吻”、“安慰”、“怜悯”等词语来表达军人对武器的感情。
此外,诗人还使用了反复出现的“永别”这个词来强调军人对武器的爱。
最后,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把军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真实的情感和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 京 信 息 职 业 技 术学 院 , 江苏 南京
摘 要 :小说 《 永别 了, 武 器》 是 美 国作 家海 明 威 于 1 9 2 9
2 1 0 0 2 3 )
年 撰 写 的 中篇 小说 , 作 者 用 独 创 的“ 冰 山原 则 ” 式精练的语言 , 以 第一 次世 界 大战 为 背景 ,全 面 而 系统 地 批 判 了战 争 的 残 酷
五难以磨灭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笔下的永别了武器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典型的美国热血青年亨利参加意军的经历以年轻人的第一视角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人本身所厌恶的战争和所渴望的爱情到处流露出人道主义关怀
浅 析《 永 别 了武 器 》 中 的 文 学 表 现 形 式 与 精 神 内涵
反对之外 , 作者还描写 了战争背景下的众生相 . 点 面 结 合 地 描 写 了被 战争 摧 残 的 一 条 条 鲜 活 而 年 轻 的 生命 .引 读 者 唏 嘘 不 已。 在意大利军队开始溃退的时候 . 年 轻 人 还 面 临 宪 兵 队 的 督 战, 无 论 转 向何 方 都 难 逃 死 路 , 绝 望 之 中 亨 利 拖 着 伤 腿 跳 人 冰 冷 的 河 水 ,他 意 识 到 随 河 水 一 起 冲刷 而 走 的 还 有 他 作 为 士 兵 的义务 , 他 终 于 可 以 向手 中 的武 器 说 “ 永别 了 ! ” 。作 者 巧 妙 地
《 永 别 了 ,武 器 》 ( A F a r e w e l l t o A r m s )是 诺 贝尔 文 学 家得 主、 著 名 美 国 作 家 海 明威 ( E r n e s t M i l l e r H e m i n g w a y ) 于1 9 2 9 年 撰 写 的 中篇 小 说 . 作者用独创的“ 冰山原则” 式 精练的语言 , 以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为 背 景 ,全 面 而 系 统 地 批 判 了战 争 的残 酷性 和反 人 道 主 义 行 为 . 成 为 广 泛 流传 的 优 秀 战争 题 材 小说 。 半 自传 式 小 说 的情 节 安 排技 巧 小 说 讲 述 的是 美 国 青 年 亨 利 在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在 国 家 的政 治 宣 传 下 受 到鼓 舞 ,前 往 意 大 利 北 部 担 任 军 队 的 驾 驶 员. 期 间 与护 士 凯 瑟 琳认 识 。 不幸的是 , 亨 利 在一 次 执 行 军 务 的 过 程 中被 从 天 而 降 的炮 火 炸 断 一 条 腿 , 被 紧 急 送 到后 方 的 医院 就 医. 碰 巧 又 遇 到 凯 瑟 琳 小 姐 在 该 医 院担 任 护 士 , 从 此一 发 不 可 收拾 的两 个 年 轻 人 坠 入 爱 河 。熟 悉 作 者 海 明威 的 读 者 可 能 知道 . 如 此 情 节 的 安 排 简 直 是 作 者 自身 经 历 的 真 实 写 作 , 因 为 海 明威 在 年 轻 时 就 曾 因 为美 国的 所 谓 战争 宣 传 , 放弃 报 社 工 作 投笔从戎 , 漂 洋 过 海 加 入 到 轰轰 烈 烈 的盟 国抗 击 法西 斯 侵 略 的 伟大事业 中, 期 间 也 遇 到 了 自己心 仪 的对 象 。 可 以说 , 自传 体 式 的小 说 写 法 和情 节 安排 , 增强 了小说的写真性和可读性 , 作 者 本 身 的亲 身 经 历 也 为 小说 提 供 了真 实 的 写作 素材 和 创 作 灵感 。 曾有 人说 , 往 往 正 式 报 道 中 隐藏 了部 分情 况 , 而 小 说 恰 恰 是 真 实情 况 的写 照 。 海 明 威笔 下 的亨 利 和 凯 瑟琳 , 成 为他 个 人 青 年 生 涯 的真 实 写 照 . 这 样 的 叙 述方 式 更 能 引 发 当 代 读者 的共 鸣 。 二、 反 战 思 想 的艺 术 表 现 形 式 作 为 一部 历 经 近 一 年 才 撰 写 修 改 完 成 的 中 篇 巨 作 , 《 永 别 了 武器 》 以其 写 实 般 的战 争 题 材 和旗 帜 鲜 明 的 反 战 色 彩 , 一 经 发 表便 受 到 了 各方 的 密切 关 注 . 获 得 了很 高 的 评 价 。由于 作 者 的 亲 身经 历 , 对 战 争 本 质 有 独 特 的认 识 , 因此 对 战 争 有 极 强 的 厌 恶 情绪 .通 过 小 说 中 的 各 式 人 物 的 经历 淋 漓 尽致 地 表 现 了 出来 。 男主角亨利本来在美国安分地做着记者工作 , 由于 国家 有导 向 的 宣传 将 他 鼓 动 到 意 大 利 加 入 到反 法 西 斯 战 争 中 。虽 然 不 是 一 线作 战 的 士 兵 . 在 经历短暂的新奇之后 , 亨 利 也 不 能 幸 免 地被 敌方 炮 火 炸 伤 一 条 腿 。给 自己 的 日后 生 活 带 来 了极 大的变化 . 成 为 人 生 命 运 的转 折 点 。 因此 男 主 角 对 战 争 有 着 不 可磨 灭 的 生理 创 伤 。几 个 月 生 不 如 死 的感 受 成 为 作 者 表 达 反 战思 想 的最 好 渠 道 。 除 了 借 助 主 人 公 之 口 明确 表 示 对 战 争 的
性 和 反 人 道 主 义行 为 。 成 为 广 泛 流传 的优 秀 战 争题 材 小说 。小 说 以战争与爱情 为主线 。 从 肉体 创 伤 、 精 神创 伤、 爱 情 波 折 和 命运坎坷等方 面. 深 刻 揭 示 了战 争 的反 人 类 性 , 从各 方面深刻 表 达 了作 者 对 和 平 的 渴 望 和 广 泛 的 人 道 主 义 精 神 。
关键词 : 反 战 爱 情 人 道 主 义
精 神 内涵
借主人公的 E l 吻, 运 用 半 自传体 别 具 匠 心 的 艺 术 表 现 形 式 , 旗 帜鲜明地表达出反对战争 、 爱好和平的主题旋律 。 成 为 作 品 具
有 强 大 生命 力 的 精 神 源 泉 。 三、 爱 情 情 节 的 生 动 描 绘 方 式 作 为一 部 优 秀 的 文 学 作 品 . 对 主人 公 的感 情 生 活描 写 必 然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部 分 .成 为 使 人 物 形 象 更 加 丰 满 鲜 活 的 有 力 补 充 。海 明威 结 合 自身 感情 经 历 。 安排 笔 下 的 男 主 角在 颠 沛 流 离 的 战 争 生 活 中多 次 遇 到 了 后来 的挚 爱 , 成 为 残 酷 战争 背 景 下 年 轻 男女 无 私 相恋 的真 实 写 照 。 男 主 角 亨利 两 次巧 遇 女 主角 凯 瑟 琳之后 , 两 人 双 双 坠人 爱 河 . 但 由 于 赶 赴 前 线 而 不 得 不 劳 燕 分 飞 。在 跳 河逃 生 后 , 亨 利 下决 心 向手 中的 武 器说 “ 永别” . 同 时不 顾 一切 地追 寻爱 情 。经 过 多次 辗 转 , 亨 利找 到 了 他梦 寐 已久 的 心 中人 凯瑟 琳 , 可是 已经 不 是 军 人 的 亨利 夫 妇 仍 然 不 能逃 脱 战 争对爱情的摧残 。 所 到 之处 都 被 战 火 波 及 . 甚 至 在 米 兰 被 意 大 利 警 察 追捕 。 最 终 不得 已逃 亡 中立 国瑞 士 。 因为 战 争 背景 下 的 物 资 短 缺 和恶 劣 的医 疗 条 件 . 凯 瑟 琳在 瑞 士 面 临 难 产 而得 不 到 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 , 最终 未 能 活 着 离 开 产 房 , 留 给 亨 利 刻 骨 铭 心 的痛 苦 , 战 争 对 年轻 人 爱 情 的摧 残 让 读者 窥 见 一斑 。 四、 战争 背 景 下 的人 生 命 运 折 射 如果说 是否参加 战争是可 以选择 的话 , 那么一 战背景 中 年 轻 人 的 命 运 是 否 可 以不 被 卷 人 战 争 , 则是无从选择 的 . 作 者 通 过 参 战 前 和 参 战 后 两 个 阶段 的 男 主 角 的命 运 详 细 展 示 这 种 战 争 的 残 酷 性 和 毁 灭 性 。亨利 原 本 有 着 平 静 的 生 活 , 但 这 种 平 静 在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炮 声 中 戛 然 而 止 。 命 运 的 神 秘 大 概 就 在此 , 经过层 层战事 。 亨利 肉体备受摧 残 . 但 这 种 创 伤 还 是 可 以通 过 药 物 、 器械 和时间治愈 , 然 而 目睹 好 友 倒 在 力 枪 炮 火 之 中 的伤 痛 才 是 刻 骨 铭 心 的 。 亨 利 对 战 争 有 了前 有 未 有 的 厌 恶 , 因为 连 最 荒 谬 的 自相 残 杀 也 成 了 一 种 必 然 ,战 争 的 残 酷 让 亨 利被迫从热血青年沦为“ 逃兵” 。远 离 伤 痛 , 安心养病 , 遇 见 爱 人, 本是 甜 蜜 。然 而 爱 人 分 娩 , 遭遇不幸 , 母 子 双亡 , 命 运 给 亨 利 开 了最 大 的玩 笑 。 亨 利 已经 走 到 崩 溃 的边 缘 。 小说塑造“ 亨利 ” 的人 物 形 象 折 射 作 者 的人 生 体 验 . 告 诉 我 们 在 那个 炮 火 横 虐 的年 代 . 像 亨 利一 般 的年 轻 人 的命 运 很 难 由 自己 掌控 , 不 管 在 只在 战火 , 还是暂时的逃离。 人 们早 已厌 倦 这 种 揪 心 的 日子 . 然 而 部 分 统 治 者 却 以 自己所 谓 的强 国 . 发 动 战争 , 老 百姓 生 活 在 水 深 火 热 之 中 , 表 现 出 作 者 本 人 对 战 争 影 响 一 代 人命 运 的深 刻 理 解 和对 战争 宣 传 机 器 的极 大 厌 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