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最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精品

最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精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

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

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

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

其次,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问题。

再次,一些政策和规定的不完善,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也非常激烈,我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新兴产业过快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应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政府应完善政策和规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活动。

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

最后,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扩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拓展支持,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我相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危机后出现的产业经济学术语,目前国内外对其有了一定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目前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方面,国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特征、培育和发展、发展思路方面。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1、关于产业选择的研究国外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最早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了“战略性产业”这个名词,即它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构成、会影响到国家长远发展的产业。

西方国家在产业研究中关于产业选择普遍认同的是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代表人物是赫希曼、罗斯托和筱原三代平。

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罗斯托认为经济发展是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的,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也会出现更替,要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市场发展状况选择适合该阶段的主导产业,并通过政府的帮扶来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而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产业是适合的,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呢?罗斯托主张通过产业扩散效应的大小来判断,成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扩散效应的大小正相关。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通过后向扩散效应影响给其提供企业生产原材料等投入品的上游行业内企业的发展;通过前向扩散效应影响下游行业部门的发展;通过旁侧效应带动当地整体发展,比如对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促进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促使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产业选择的优化使得国民经济结构更加的合理,主导产业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需要国家和地区的配套制度化建设的完善,促使国家和地区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规范的制度反过来给主导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赫希曼的主张和罗斯托的思想很相似,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赫希曼标准,即产业关联度标准,认为选择主导产业应是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这种关联也是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的影响力的高低来实现的。

筱原三代平的主张和上两位学者的主张侧重不同,他在本国本土资源不丰富的背景下分析了有限资源的重点流向领域,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要依据两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生产率上升率指标和需求收入弹性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本报告对相关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调研内容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首先是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和市场规律。

其次是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明确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环节。

同时,我们还对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了解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最后,我们还对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和挑战进行了调查和总结,以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需求、产业链、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以期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最后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调研和分析,能够为相关决策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以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为例,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拥有全球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这得益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已经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拥有数量庞大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发展壮大。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实力不断提升。

我国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数据驱动的新生态正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等地成为全国前四大创新中心,通过大数据的产业链拓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洪流涌动带来巨大的机遇。

(2)技术储备愈加紧密。

中国在高铁、输变电、核电等领域的技术储备日益紧密,这些领域均具有国际上的核心技术,然而新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更高。

可探索未来相互融合,使新产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给也愈发多元化、优秀化,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于人才的政策支持与引进力度,已经成为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4)政策保驾护航。

我国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上也一直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及产业升级政策,用以提高企业创新性、研发效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在内外竞争中突显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汇报范文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具备未来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这些产业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新兴产业的定义、优势、发展现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新兴产业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高技术和创新能力为基础,具有较高增长潜力和创新驱动能力的产业。

它们通常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二、新兴产业的优势1. 创新驱动: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 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3. 环保低碳:新兴产业通常以低碳环保为发展目标,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就业机会:新兴产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2. 产业规模扩大:新兴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规模不断扩大。

新能源领域的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在持续增加。

3. 创新企业崛起:许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崛起。

例如,中国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如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崛起为全球领军企业。

4.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创新基金等支持措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1. 财政补贴: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奖励等方式,对新兴产业进行资金扶持和补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2. 税收减免:针对新兴产业企业,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降低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成本。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由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所组成的产业群体。

这些产业有着较高的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景气度截至目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产业景气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24年的9.9%提高到2024年的15.4%。

这显示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2.技术创新能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国家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建立了众多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和支持,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3.发展模式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一方面,传统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新兴产业领域,提高了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新兴企业和初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迅速崛起并成为新的行业引领者。

此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规模,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市场不成熟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市场不成熟的问题。

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还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和指导,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2.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我国是一个正在逐步崛起的大国,其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崛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现在,我国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吧。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1、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当前国际上最为热门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未来最为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广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等,以此来提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2、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重要工作,随着特朗普政府退还全球气候协议,我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事实上,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未来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成为环保领域的领导者。

3、加深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研究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太赫兹辐射光谱仪、工业机器人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分析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不断支持和引领,同时政策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分析:1、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前各国都在推行的一个政策,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

2、专项资金补贴政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推行了专项资金补贴政策,以支持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杨丽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而集群式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本文通过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涵,进一步理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理论,然后重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分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内涵动力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层视角,开始从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产业发展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内容,由相关或者互补企业组成有界的地理集聚体。

根据万钢(2010)的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具备一定的产业化能力,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产业群落,其核心资源(技术与资金)将通过集群形态逐步加强。

具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去认识:第一个维度涉及空间布局,即“地理邻近”。

这种“邻近”,一方面有效节约成本和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为集群成员间创造了高效地合作机会,并通过共性和互补性进一步加强企业集聚过程。

同时,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集聚,生产要素的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

第二个维度涉及产业分工。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围绕某个或某几个核心企业开展活动,形成跨产业链的产业综合体。

李扬、沈志渔( 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存在密切的水平和垂直联系,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完备,产业活动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一产品开发一产业化三个过程。

第三个维度涉及组织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调“机构稠密性”,既涉及生产部门,又涵盖营销部门、研发部门、中介服务部门、政府机构甚至智囊机构等,是一个多机构的综合体。

喻登科等(2012)指出,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区域内的科研、大学、中介、金融等机构在技术与知识创新上提供服务,形成了共生、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涉及众多领域,其核心是互联网经济,而其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新增的新产业,其创新和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

一、国家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并得到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国家层面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资金和人才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要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地方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和支持。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规划、用地供应、税收减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等的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企业层面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

企业需要积极研发和应用领先的技术,将产品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企业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创新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作用。

科研院所和高校需要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培养和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头创新力。

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政策和政策执行的有力推动,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还需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支持。

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出发,全方位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贡献。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优化研究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优化研究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优化研究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优化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加强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一、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潜力。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成为世界领先者之一。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着规模效应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短缺等问题。

在未来,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的推动、产业融合的深化和品质提升的追求。

同时,新兴产业将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

二、政策优化的必要性与挑战政策优化是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大科研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培育高端人才等。

然而,政策的落地和执行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不足。

由于新兴产业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各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政策重叠、政策冲突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其次,政策执行的落地难度较大。

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

最后,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和战略规划,而不仅仅是短期的激励政策。

政府需要更加注重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为企业提供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以增加企业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三、优化政策的途径与措施为了促进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及政策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及政策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及政策分析公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海洋产业、生物医药、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世界经济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产业成为 treibende Kraft(推动力)成为时代的主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新一代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成为全球政府政策的热点。

国家层面多次提出“产业兴、国家强”等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近年来,我国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转型升级和定位协调,从主要从传统机械、制造业等向高新技术、服务业以及绿色环保型等方向转型。

通过新兴产业的引领,使得产业链更完备,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更为完整。

2. 发展效果显著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极大地推动了产业从发展到成熟和普及。

同时,我国海洋产业在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科研基础等方面也有所突破,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3. 在部分领域落后于先进国家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新兴产业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

例如在信息技术方面,在操作系统和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1. 财政支持政策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越来越多。

例如,政府以多种形式为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支持,设立专项基金、直接投资等,以解决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2. 税收优惠政策国家推出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企业和投资者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业务。

通过减免税收和建立税收优惠机制,鼓励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研究 fT eI u ti td h d sr l u y n aS
我 国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研 究
丁 晓 燕 海 安 县 商 务局 江 苏 海 安 2 6 0 2 60
摘 要 : 兴 产 业 逐 渐 成 为 引领 未 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要 力量 , 展 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也 成 为 世 界 主 要 国 家抢 占新 一 轮 新 发
其 次 , 发 投入 不 足 , 研 自主创 新能 力薄 弱 。战略性 新 兴 产
新兴 产业 逐渐成 为引领 未来 经济社 会发展 的重 要力量 , 发展 战 业是 知识 、技术 、资 金密集 型产业 , 其发展 高度 依赖 技术创新 略性 新 兴产 业也 成为 世界 主 要 国家抢 占新一 轮 经济 和科 技 发 和突 破 。而 我 国 目前在 支持 战略 性新 兴 产业 发展 方 面 的投 融 展 制高 点 的重大 战略 。为 了适 应这 一经济 发展趋 势 , 国必须 资政 策还 不 够完 善 , 方面 , 批处 于初 创期 、成 长期 的创新 我 一 大 把握 世界新 科技革 命和产 业革 命 的历 史机 遇 , 加快 发展 战略性 型企 业存 在 融资 困难 , 资金 瓶 颈制 约 明显 ;另一 方 面 , 在财 存
业结 构升 级 、加快经 济发展 方 式转变 ; 是有 利于构 建 国际竞 三
产 业 的持 续 发展依 赖 于其 产 业配 套能 力和 市 场推 广能 力 的不
断提升 。 当前 , 部分新 兴产 业发展 更多地 依托 政策导 向和 政府 扶 持 , 没 取得 支撑 产业 持 续发 展 的足够 市 场空 间 , 用市 场 还 运
破 、市场 主导 、引领 发展 ”的总 体要 求 , 把握 好市场 主导 与政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报告一、产业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具有战略意义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相关,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产业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成为热点。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受到广泛关注。

新材料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碳纤维、高性能陶瓷、功能性膜材料等。

这些产业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科技进步的加速,新技术的涌现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包括财政政策、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

此外,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于高品质、高效率、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发展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充分投入资源和时间。

其次,人才短缺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产业对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量大,但供给不足。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进入门槛不断提高,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五、发展建议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政府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其次,加强各类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建立开放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姜大鹏,顾新0 引言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与其它产业的关系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1.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1.4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2.1新能源产业2.2新材料产业2.3信息网络产业2.4生命科学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2.5空间海洋开发产业2.6地质勘测产业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

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最直接指标。

据统计,我国目前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大约为20%左右。

专利实施率还不到10%¨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诸如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介服务体系十分弱小,虽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不少,但中介机构十分缺乏。

大量企业难以获取适合的技术成果,而不少科研机构的成果找不到扩散的合适渠道,只能自己小规模转化,使先进技术成果的社会效益不能发挥。

(2)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相对较少,实现商品化并形成知名品牌的更少。

许多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都以贸易为主,做外国产品代理的较多。

即使是出口自己高科技产品的企业也多处于高科技的中低端,并没有充分表现冉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

而且我国的企业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很多高新技术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真正的创新。

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差,国内企业面临跨国公司优势技术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出现了联想、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但总的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水平较低,企业的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较弱。

(3)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窄。

近年我国的科技经费支出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2007年我国的这一比重为1.49%,而美国达到2.62%。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及其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及其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及其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旨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这些政策通常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行业补贴、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的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目的是培育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推广,其有效性和评价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有助于引导资源向具有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领域集中,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

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加速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步伐。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升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政府的干预可能引发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市场扭曲,长期依赖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容易出现盈利能力不足和市场竞争力低下的问题。

其次,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可能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太多的政策支持可能导致新兴产业过度发展,最终无法持续并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也面临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当等问题,容易出现滥用和腐败现象。

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以及资源分配合理性等方面的因素。

合理且适度的政策支持可以引导市场资源向具有潜力和优势的新兴产业领域集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助力经济发展。

然而,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也应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防止政府干预过度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合规性,防止滥用和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加速其发展步伐。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也需要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合理使用政府资源,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意味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机遇。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然而,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评估国际上产业政策的研究,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涉及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政策应该如何制定和实施,以有效地推动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

1.合理的政策制定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必须相应地进行。

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政策与时俱进,要考虑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

(2)政策要具备长远性和稳定性,政策不应受到反复的政治干扰。

(3)政策要符合市场规律和发展阶段,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干预来推动产业发展。

(4)政策要明确产业目标,为新兴产业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随着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的不断演化,政策制定需要适应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的变化,政策制定者需要定期评估政策的效果,并及时修改政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政府的政策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并要给新兴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3.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需要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存在着如何适当选择融资渠道和理财产品的问题。

政府应该选择安全性强的投资和理财方式,以保障政策实施后的资金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政府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要具有规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4.国际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国际竞争,政府需要注意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

政府应将产业政策与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方案。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1.市场调研和评估政府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确定哪些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这些产业的未来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评估。

政府应该考虑创新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政策,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以维持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将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概念和定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基础上,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是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

这一产业群体主要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是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物。

二、历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该文件明确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新兴产业在市场、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9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2010年,国家提出了“新兴产业先导计划”,进一步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列入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里列出一些方面的发展现状:(一)新材料在人才、投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新兴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高技术、高端装备还是民用产品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生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能源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我国一直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的发展。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述评:现实进展与未来挑战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述评:现实进展与未来挑战
的研 究 、 创 新领 域 的研 究 、 市 场微 观 主体 的 企 业 行 为研 究 、 国际竞争 与合作 的战 略策 略 研 究。 为
观 的 评 析 我 国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产 业 组 织 的
现 状 与 问题 , 他 强 调 在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初 期 , 宜 实行 适 度 集 中 的市 场 结 构 政 策 , 逐 步 实 现
以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为 主 题 的 代 表 性 的 综 述 与 述 评 有 肖兴 志 ( 2 0 1 0), 陈喜 乐 ( 2 0 1 0), 冯 春林
( 2 01 1 ) , 刘爱雄 ( 2 0 1 1 ) , 欧 阳蛲 ( 2 01 1 ), 白 干 文 ( 2 0 1 1),张 峰 ( 2 0 1 1),郭 连 强 ( 2 0 1 1) ,张 峰 ( 2 0 1 2) 。陈 喜 乐 、 冯 春 林 对 当 前 的 研 究 成 果 根 据 内容 进行 分类 、 汇 总 。 白干 文 针 对 当 前 战 略 性 新兴 产 业发 展过 程争 议 的三大 问题 ( 地 方 培 育 的 重点、 融资 渠道 、 政府 定 位 ) 展 开评 析 , 并提 出 自 己的 观点 。 肖兴志则 从 产业组 织 的 角度 , 科 学 客
期行 为 、 重复 投资 ” 等 问题 。欧 阳蛲 、 刘 爱 雄 在 总 结 当前 的研究 成 果后 , 均 指 出 当 前 的 研 究 突 出 问
量是什 么?主导技 术 、 市 场成 熟 、 国 际 合 作 是

教育部哲 学社会科 学发 展基金项 目( 批准号 1 1 J B G 0 0 1 ) 。
及但 并没有进行深度 思考与挖掘 , 没 有 给 出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研究述评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本文从5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最后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总结和评析,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研究总结和评析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2010年9月8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可以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刚起步而已被较广泛研究的领域。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研究脉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回顾方面,有两位学者已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

欧阳(2010)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

冯春林(2011)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

但这些回顾都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行归纳,而且并未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和总结。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时间内成果不断涌现,对于文献的回顾也须更新。

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通过5个分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研究进行相对全面地整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看法:从“战略性”和“新兴”双重内涵来界定和侧重“战略性”内涵的界定。

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较多。

温家宝总理(2009)指出,“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

华文(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

骆祖春(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则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

朱瑞博(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

牛立超(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国际发展经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经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现状特点的总结。

骆祖春(2011)分别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特点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的建议: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资金支持为主向政策支持为主转变等。

陈文锋(2011)从产业规模、产业技术方面描述了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三大关键发展措施:提升战略地位、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和扩大开放程度。

刘铁(2011)概括了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经验在于:政府的规划、调控、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关键,实施财税优惠、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

邹辉霞(2011)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

程郁(2011)以风能产业为例,比较了其国际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产业选择与评价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说法,导致它所涵盖的产业领域并无一致认识,这就引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

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选择的同时又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

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

(一)国家层面高友才(2010)认为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刘洪昌(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贺正楚(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这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来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区域层面胡振华(2011)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郝明丽(2011)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大原则:比较优势、市场需求、技术自主、生态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胡莺(2011)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效益、产业规模、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数以及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数,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结果。

臧学英(2011)、欧阳佳妮(2011)分别从非粮生物质能源领域和生态学视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此外,少部分学者专注于已被选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良桥(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评价;樊茗(2011)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了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作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策,文献非常丰富。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单一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认为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应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

于新东、牛少凤(2011)、剧锦文(2011)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一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

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属于外生性因素,市场调节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变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财税政策。

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策略:明确方向、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综合服务。

顾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李波(2010)认为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衔接,并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内容。

童汝根(2010)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

邓保生(2011)认为,应明确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税种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志阳和程海狮(2010)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

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

李扬(2010)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了比较。

孟玉静(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刘辉锋(2011)认为当前我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在于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机会窗口”,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邓龙安(2011)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得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的结论。

陆国庆(2011)、吴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研究。

李赶顺(2011)、王薇(2011)、薛艳杰(2011)、吴先满(2011)、陈蕊(2011)、杜丹(2011)、黄先海(2010)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河北、江西、长三角、江苏、云南、广东、浙江等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趋势。

张雄(2010)、张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学者分别探讨了现代中药、光伏、海洋产业的发展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熊勇清(2010)提出了战略性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

刘嘉宁(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耦合通过产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着眼点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段炼和赵德海(2011)、裴长洪(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结和评析近两年来,国内学者们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