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柳永词作鉴赏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鉴赏及译文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鉴赏及译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鉴赏及译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_宋词鉴赏_宋_柳永
鉴赏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暮时分,感叹 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 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但作者在具 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鉴赏
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 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 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 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 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 的名篇。
鉴赏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 流露出不得已而长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 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扪心自问究竟是为了什么原 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 哀。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回答。一个“叹”字所 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 而又传神。
创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 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其天性浪漫,极具音乐天赋,适 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开封歌楼妓馆林林总总, 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仕,竟 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 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 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其具体创 作时间未得确证。
注释
10 淹留:长期停留。 11 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颙 (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12 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13 争(zhēng):怎。处:这里表示时间。“倚栏杆处” 即“倚栏杆时”。 14 恁(nèn):如此。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 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原创版】目录1.柳永八声甘州的背景和意义2.八声甘州的词牌特点3.柳永的写作风格和成就4.柳永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5.八声甘州的影响和传承正文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柳永,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坛破格的奇才”。
他的词作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善于运用俚词俗语,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柳永的词作中,以《八声甘州》最为著名,被誉为“绝艳之作”。
一、柳永八声甘州的背景和意义《八声甘州》是柳永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词,词牌名为“八声甘州”,取自唐代甘州边塞曲。
该词以潇潇暮雨洒江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秋景象。
词中表达了柳永对故乡的思念、对佳人的牵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寄托了词人无尽的离愁别绪。
二、八声甘州的词牌特点八声甘州词牌来源于唐代,原为边塞曲,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
后经过柳永等人的创作,逐渐演变为以描写离愁别绪、表现婉约柔情的词牌。
柳永的《八声甘州》以优美的词句、细腻的情感,使该词牌更具婉约柔美的风格。
三、柳永的写作风格和成就柳永的词作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善于运用俚词俗语,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他的词风优美、细腻、含蓄,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现人物感情见长。
柳永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曲风,又有柔美婉约的江南水乡意蕴。
其中,《八声甘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绝艳之作”。
四、柳永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词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描绘,如“潇潇暮雨洒江天”、“长江水无语东流”等,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次,词中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对佳人的牵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
最后,柳永的词句优美、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五、八声甘州的影响和传承柳永的《八声甘州》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文人墨客对这首词赞誉有加。
同时,《八声甘州》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八声甘州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八声甘州-柳永《八声甘州》赏析柳永《八声甘州》赏析文/开心老哥——5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八声甘州:词牌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面对着黄昏时分急骤的暮雨洒满江天,秋天又一次被洗得分外清凉。
潇潇,雨声急骤;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凄凉的秋风逐渐刮得紧了,山河寂寞冷落,残阳照在楼上。
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山河,关山河流。
残阳,夕阳。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朵凋零,绿叶枯萎。
是处,到处。
红,指花。
翠,指叶。
苒苒物华休:景物逐渐凋残。
苒苒,渐渐。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停止,凋零。
临:面对。
渺邈:遥远。
归思难收:回家的念头萦绕在心头,难以收回。
思,心思。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感叹这些年的行踪,有什么事情值得自己久留他乡,因而饱受相思之苦呢?踪迹,行踪,走过的地方。
淹留,久留他乡。
八声甘州佳人:美人。
顒望:一作“凝望”,抬头凝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思是说,想象爱人从妆楼上远望天际,辨认我的归舟,却认错了多少回。
极写思情之深。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爱人怎么会知道,此时的我也依靠着栏杆如此愁思不解。
争知,怎知。
阑干,同“栏杆”。
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伫立江边,面对着洒满江天的潇潇暮雨,那暮雨仿佛又一次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
凄凉的秋风逐渐刮得紧了,山川河流也愈加萧条冷落,落日的余辉照耀在望江楼上。
满目凄凉,到处都是残花败叶,美好的景色都已渐渐消失了,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楼下的江水,在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实在不忍心登上高处,眺望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念头萦绕在心头,难以收回。
感叹这些年来的行踪,有什么事情值得自己久留他乡,饱受相思之苦呢?想起心爱的人,此时可能正在楼上抬头凝望,不知道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了吧。
—柳永 《八声甘州》解读赏析
【原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赞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住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一、前言苏轼当初写词的时候,是暗暗将柳永看作竞争对手的。
当他写好《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时间给朋友鲜于子骏写信,得意洋洋地宣称:“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柳永的词,在北宋时期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粉丝众多的苏轼自然也会关注同样粉丝众多的“写词歌王”柳永。
在柳永的词中,苏轼最为赞赏的就是这首《八声甘州》,苏轼曾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著名古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也认为这首词,是柳永写“秋土易感”的内容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把兴象高远的秋土之感与怀人念远的儿女之情互相结合了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柳永这首千古以来,众口交誉的词作一《八声甘州》。
二、鉴赏柳永虽然是著名的词人,但《宋史》并没有为他立传。
古籍关于柳永资料真伪难辨,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他死后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筹划安葬。
柳永结过婚,据康熙《崇安县志》卷七记载:柳永有子名猊,字温之,庆历六年登贾黯榜进士,官至著作郎。
关于柳永死后凄凉无比,由群妓合资安葬以及“吊柳会”,这些都是街谈巷议的以讹传讹。
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终职于屯田员外郎,死在行旅中,归殡于润州僧寺。
当时王安礼担任润州太守,四处寻求柳永后人讯息,在没有找到的情形下,就自己出钱将他安葬了。
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作内容来看,是柳永在羁旅落拓、登高思乡时写下的作品。
全词充满了失意之态,念远之情,情感悲慨,格调俊爽。
词的上片写凄清的秋景,泼洒出寒士的江湖落魄。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
柳永《⼋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赏析⼋声⽢州北宋·柳永【原词】对潇潇暮⾬洒江天,⼀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语东流。
不忍登⾼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妆楼颙望,误⼏回,天际识归⾈。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注释】⼋声⽢州:简称《⽢州》,⼜名《潇潇⾬》《宴瑶池》,唐边塞曲。
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三:“《⽢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声慢,有令,⽽‘中吕调’有《象⼋声⽢州》,他宫调不见也。
凡⼤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
若《象⼋声⽢州》,即是⽤其法于‘中吕调’。
”今所传《⼋声⽢州》,《乐章集》⼊“仙吕调”。
因全词共⼋韵,故称“⼋声”。
九⼗七字,前后⽚各四平韵。
亦有⾸句増⼀韵者。
唐⽞宗时为教坊⼤曲,后⽤为词调。
潇潇:象声词,⾬势急骤的落⾬之声。
霜风:晚秋的风。
凄紧:寒⽓劲疾逼⼈。
关河:旅途所经的关⼝和河道。
残照:落⽇的余辉。
是处:处处,到处。
红衰翠减:意谓花⽊凋零。
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杀⼈。
” 苒苒:通作“冉冉”,缓缓移动的样⼦,指光阴流逝。
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凋残。
⽆语:即指流⽔⽆情。
⾼蟾《秋⽇北固晚望》:“何事满江凋怅⽔,年年⽆语向东流。
”渺邈:遥远。
归思:思家的⼼情。
淹留:久留。
顒望:即举头凝望。
颙,头不转动的样⼦。
争:怎,怎么。
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不解。
【赏析】本词是柳永抒写羁旅之愁的名作。
在表现⼿法上,其情景分写,界限较分明。
上⽚写黄昏⾬后的秋景,于江天、关河之下,暮⾬、清秋、霜风、残照,成功地渲染出⼀个凄清苍莽的境界。
下⽚写游⼦思乡之情,波澜起伏,转折翻腾,有剥茧抽丝、回环往复之妙。
⽽结句倚阑凝愁,遥应词⾸,⼀切景物,都倚栏所见;⼀切归思,皆愁凝所思,具有⾸尾照应,结构严密的特点。
本词写离⼈愁绪,但调⼦苍凉激越,境界⾼远雄浑。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象阔⼤,被苏轼称为“唐⼈佳处,不过如此。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篇一:八声甘州今晚无聊,翻看柳永的词时,因他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而特意查了下这个曲牌的来历,居然真的和张掖有关。
百度关于曲牌《八声甘州》的出处就是:《八声甘州》缩写《甘州》。
就是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就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名义,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后用做词牌。
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属于快词,双调九十七字,仄韵,以柳永词为正体。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淋江天》全词如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遇,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感叹年来踪迹,何事痛淹留?想佳人妆楼j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恨?曾经很喜欢古诗词的我,正好今夜有点小小的郁闷和无聊,而这样的时刻最适合拼凑酸文,不如就来一次无病呻吟附庸下风雅好了。
我也步这个韵仿一首《八声甘州》为善抒情,吧友们不讨厌也别投掷砖头哈,婆婆我人虽旧了还是可以很容易激动几滴……凭窗七度雪雨风霜,哪曾化心愁!看看东西南北,当街顾影,谁更心绪?也羡红妆富贵,也慕神仙游,怎奈红颜旧,又临清秋。
流年堪伤故事,莲子心中苦,谁可与求!怨反问杨春林,缘何不理会?待明天欢颜依旧,本楼主,轻步舞风流。
握别处,烟消云散,我且悠悠~许是流年不利?自12年春节过后至今,烦心事接二连三,让本欲抽身远遁的我总也不曾清静,更莫谈远离是非。
明明夜夜愁绪难消,还得天天笑脸示人,只觉得烦恼惆怅有自个担当就好,没必要让身边的人也跟着不愉快。
若非生计,秋歌我何苦如此愧疚?不过苦中作乐也已惯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经历的多了,生离死别或别的本不该承受的悲伤也承受过了,还有什么能让我不能面对的呢?既然身在江湖,岂可不快意此生?悲也罢,晴也好,此去彼来,总存有破灭的时候。
上小了,还可以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只要我的眼睛还亮着,心还跳着,我便会笑着继续往前走……篇二:论文-雨霖铃品酒柳永婉约伤感之作――《雨霖铃》――诗人柳永的概述与《雨霖铃》的赏析在高中时就应经学过《雨霖铃》,作为男孩子本应喜欢豪迈雄浑的诗词,而为什么我会选择这首呢?原因原因有三点。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
【实用版】
目录
1.柳永及其代表作品《八声甘州》的简介
2.《八声甘州》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3.《八声甘州》的赏析
4.《八声甘州》背诵要点及方法
正文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被誉为“词坛怪杰”,他的词作具有浓厚的个性和感情色彩,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沉、婉约的情感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是一首描绘羁旅行役之苦,表达强烈思归情绪的词作,被誉为“写景、抒情为一体”的艺术佳作。
《八声甘州》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深远。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展现了柳永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情感世界,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八声甘州》也是柳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广泛传颂和背诵。
《八声甘州》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词的前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以洗练、鲜明的语言描绘出秋日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次,词中运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渐霜风”、“残照”、“长江水”等,增强了词的意境和深度。
再次,词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柳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背诵《八声甘州》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读词的内容,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二是注意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词的音乐美;三是牢记词中的关键词和句式,以便在背诵时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词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背诵《八声甘州》也需要反复练习,通过多次诵读和记忆,逐渐掌握词的内容和形式,最终达到背诵的效果。
总之,《八声甘州》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柳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八声甘州》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珍品。
这首词通过对甘州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借此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
首先,词的开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识”,描绘了作者离开家乡后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柳永以笔墨勾勒出竹西这个美丽的地方,强调了家乡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其次,词中的“桂林一枝,芙蓉又一村”,描绘了南国的美景。
这里不仅有桂林的山水,还有芙蓉的香气,展示了南方的风光。
这也反映了宋代时期文化的地域性,南方文化的繁荣和北方文化的衰落。
最后,词的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并希望家乡的人们长命百岁,与自己共同欣赏美好的月光。
这种对家园和家人的真挚感情,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
总之,柳永的《八声甘州》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展示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地域性,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人的爱。
- 1 -。
名家类文:八声甘州(柳永)
八声甘州⑴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⑵。
渐霜风凄紧⑶,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⑷。
是处红衰翠减⑸,苒苒物华休⑹。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⑺,归思难收⑻。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⑼。
想佳人妆楼颙望⑽,误几回⑾、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⑿,倚栏杆处,正恁凝愁⒀!注释⑴八声甘州:词牌名,原为唐边塞曲。
简称“甘州”,又名“潇潇雨”“宴瑶池”。
全词共八韵,所以叫“八声”。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脉络十分清晰。
⑵“对潇潇”二句: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⑶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⑷残照:落日余光。
当,对。
⑸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此句为借代用法。
⑹苒(rǎn)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⑺渺邈(miǎo):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⑻归思(sì):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⑼淹留:长期停留。
⑽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
颙,一作“长”。
⑾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⑿争(zěn):怎。
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⒀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作品赏析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
上片纯写景,写全景,这在慢词长调中是不多见的。
它取楼头放眼远望的角度,全方位地摄取镜头,画面开阔高远,秋情秋景融为一体,将古今才人失意之悲寄托于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衰谢消亡之中。
诗词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诗词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一作:栏)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注释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
是处,到处。
红,翠,指代花草树木。
语出《赠》诗:“翠减红衰愁*。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争:怎。
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赏析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赏析柳永八声甘州
赏析柳永<八声甘州>草稿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上片写景。
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
“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
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
“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
“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柳永《⼋声⽢州》赏析柳永《⼋声⽢州》赏析 《⼋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是宋代词⼈柳永的⼀篇词作。
下⾯我们为你带来柳永《⼋声⽢州》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家。
⼋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 宋·柳永 对潇潇暮⾬洒江天,⼀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语东流。
不忍登⾼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妆楼颙望,误⼏回、天际识归⾈。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译⽂ ⾯对着潇潇暮⾬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番⾬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阵紧似⼀阵,关⼭江河⼀⽚冷清萧条,落⽇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登⾼遥看远⽅,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上⼈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注释 ⑴潇潇:风⾬之声。
⑵⼀番洗清秋:⼀番风⾬,洗出⼀个凄清的秋天。
⑶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作“凄惨”。
⑷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
是处,到处。
红,翠,指代花草树⽊。
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
” ⑸苒(rǎn)苒:渐渐。
⑹渺邈:遥远。
⑺淹留:久留。
⑻颙(yóng)望:抬头远望。
⑼误⼏回、天际识归⾈: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上⼈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云中辩江树。
” ⑽争:怎。
⑾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声⽢州·对潇潇暮⾬洒江天》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后江天,澄澈如洗。
赏析 八声甘州 柳永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仕途失意——人生的特定选择,让柳永呢长时间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羁旅行役就成了柳永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羁旅行役也成了柳永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唐诗中写羁旅行役的作品不少,宋词中第一个把羁旅行役写入词中的是柳永。
柳永的这首词,上片写萧瑟秋景,下片抒怀乡之情,界限非常鲜明,层次极为清晰。
上片的开篇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对”是一个领字,意思是“面对”。
在哪儿面对呢?看完这首词下片的最后的“倚栏杆处”,你才会知道作者是在楼上凭栏眺望。
“对”作为领字,领起了上片九句。
所以上片的前两句呀,是用一种宏大的视野来描写秋景,写的主题词是什么呢?是“秋雨”,面对着暮色苍茫中的潇潇秋雨,一望无际的天空、滔滔滚滚的江水全都笼罩在秋雨中了。
这番自上而下的洗涤,一切都清了、一切都静了。
下面紧接着的三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继续写秋景,但是写的主题、写的中心词已经不是秋雨了。
“渐”又是一个领字,领起了以下三句十二个字,“渐”是什么意思呢?“渐”是“渐渐”。
那么中心词不是秋雨了,写什么呢?写“霜风”。
霜风就是秋风。
还写什么呢?写“残照”。
残照就是夕阳。
所以这三句写的是秋风和夕阳。
一场秋雨过后,秋意、秋寒、秋气都渐渐地逼了上来,秋风凄厉,一阵紧似一阵,关隘、大河全都一点点的变得冷冷清清,西下的夕阳把最后一抹光投射到自己站的楼上。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翻译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翻译赏析“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出自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注释】⑴潇潇:风雨之声。
⑵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⑶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一作“凄惨”。
⑸苒(rǎn)苒:渐渐。
⑹渺邈:遥远。
⑺淹留:久留。
⑻颙(yóng)望:抬头远望。
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⑽争:怎。
⑾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参考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创作背景】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
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
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这首词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之时。
【赏析一】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意境深远而著名。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八声甘州》了。
本文将详细解析柳永的这首词作,解读其内涵、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柳永的《八声甘州》是宋代五代时期的一部作品,共分八个段落。
此词以柳永流徙甘州时的心情为主线,抒发了他离乡背井、远离亲人和爱情的苍凉之情。
整首词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留恋和思念。
二、内涵解读《八声甘州》以柳永在甘州流亡的苦涩心情为表现主题,通过纵横交错的意象和绵密的描写揭示了诗人思乡情怀的深刻内涵。
在词的开头,柳永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了自己被贬到甘州的凄凉遭遇,以及对亲人和故乡的无边思念之情。
接着,他以双关的手法借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更突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
在第三段,柳永通过描写甘州的凄凉景象,展现了他与日俱增的伤感。
他借用了甘州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将词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痛楚。
接下来,柳永以婉转委婉的笔法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以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对亲人的祝福和盼望。
他将词意和艺术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更具感染力。
最后,词的结尾处,柳永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离乡之苦以及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
通过描绘流亡生活的隐喻,他把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深深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三、艺术特点1. 婉约清新:柳永的《八声甘州》是婉约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用含蓄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亲情、爱情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整首词洋溢着深情苦楚之美,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2. 意境深远:《八声甘州》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以及抒情的笔触,使整个作品在展示离乡苦痛的同时,又蕴含了世间万物的生与死、离与别。
词中的甘州地理环境、气候和花鸟景物都将意境推向了极致。
3. 对后世的影响:柳永的《八声甘州》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瑰宝,它被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注释: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
是处,到处。
红,翠,指代花草树木。
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人。
”。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
争:怎。
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翻译: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赏析: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
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宋词选析柳永八声甘州
贡 献
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 “(柳词)一时动听,散布四方,东坡、少 游辈继起,慢词遂胜。” 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 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3、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雅 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
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 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为对方设想自己,抒发怀人之情,以增
添一层曲折。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
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颙望”,甚至还“误
几回天际识归舟” 。这样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
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
俱为情苦。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 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 中互通心曲,进行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 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艺术特点:
苍凉激越,共用了八个韵脚,所以名
《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在感叹时光的消逝中,包含有对宇。登
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
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 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归家情怀, 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 人高处”。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不忍”是因为在登临时想到自己年岁
老大、落拓无成,心情悲伤;如果登临时,
再望见远方的山水,勾引起对故乡的思念,
归家的念头就会难以收拾,内心增添一份悲
伤。那为什么还长年漂泊在外呢?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宋]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注释:【1】八声甘州:词牌名,原为唐边塞曲。
简称“甘州”,又名“潇潇雨”“宴瑶池”。
全词共八韵,所以叫“八声”。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脉络十分清晰。
【2】“对潇潇”二句: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3】霜风:指秋风。
【4】凄紧:一作“凄惨”,凄凉紧迫。
【5】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6】残照:落日余光。
当,对。
【7】是处:到处。
【8】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此句为借代用法。
【9】苒(rǎn)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10】物华:美好的景物。
【11】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12】渺邈(miǎo):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13】归思(sì):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14】淹留:长期停留。
【15】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16】颙(yóng)望:抬头凝望。
颙,一作“长”。
【17】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18】争(zhēng):怎。
【19】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20】恁(nèn):如此。
【21】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柳永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
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⑴。
渐霜风凄紧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⑶。
是处红衰翠减⑷,苒苒物华休⑸。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难收⑺。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⑻。
想佳人⑼妆楼颙望,误几回⑽、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⑾,倚栏杆处,正恁凝愁⑿!
【注释】
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⑶残照:落日余光。
当,对。
⑷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此句为借代用法。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⑹渺邈(miao3):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⑻淹留:长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
颙,一作“长”。
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⑾争(zěn):怎。
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
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白话译文】
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
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
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
只有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
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创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有求仕用世之志。
因其天性浪漫,极具音乐天赋,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
开封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
初入仕,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
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
【赏析】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
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接着写高处景象,连用三个排句:“渐霜风凄惨,关何冷落,残照妆楼。
”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
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
这三句由“渐”字领起。
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
“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
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
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
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
“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
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
扪心问声究竟是
为了什么原因。
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
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
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
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
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
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
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
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
“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
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以铺张扬厉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
通篇结构严密,迭宕开阖,呼应灵活,首尾照应,很能体现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名家评论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红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诗》)之兴也。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
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梁启超)云:“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此词境颇似之。
”
【作者介绍】
柳永,宋代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
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
官至屯田员外郎。
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善为乐章,长于慢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有《乐章集》。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