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淀曲线。

去除率~沉速曲线(η~u 曲线)。

二、实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0000)1(P sdP u u P η 其中: η —— 总去除率P 0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右图。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C 0,去除率η=0。

设水深为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t i 时间能沉到H 深度的最小颗粒d i 的沉速可表示为:ii t Hu =。

实际上,沉淀时间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 u u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 u u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 u u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i ,则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C i ,沉速i s u u ≥(i d d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011i i i C C C P C C η-==-=-,其中,0C CP i 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u i 关系曲线,可知121212000C C C C P P P C C C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u 1降至u 2,即颗粒粒径有d 1减到d 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d 1~d 2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

当P ∆无限小时,dP 代表了小于d 1的某一粒径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篇一:实验指导书《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 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1.固定脚 2.滑动脚 3.尺身 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EC?B'C'EC?BC''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 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E’C’值。

新《遥感原理》实验指导书

新《遥感原理》实验指导书

《遥感原理与方法》实验指导实习一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1、原理与方法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3~2.5μm)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多数传感器使用这一区间,其地物光谱的测试有三方面的作用:①传感器波段选择、验证、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的关系;③将地物光谱数据直接与地物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应用模型。

(1)地物反射波谱测量理论①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②双向反射比因子R(BRF)(2)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垂直测量:为使所有数据能与航空、航天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测量仪器均用垂直向下测量的方法,以便与多数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方向一致。

由于实地情况非常复杂,测量时常将周围环境的变化忽略,认为实际目标与标准板的测量值之比就是反射率之比。

计算式为:式中,ρ(λ)为被测物体的反射率;ρ5(λ)为标准板的放射率;V(λ)和V5(λ)分别为测量物体和标准板的仪器测量值。

这种测量没有考虑入射角度变化时造成的反射辐射值的变化,也就是对实际地物在一定程度上取近似朗伯体,可见测量值也有—定的适用范围。

2、实习仪器实习使用合肥仪思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ISI921VF系列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

ISI921VF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仪器参数3实习目的(1)学习地物光谱的测定方法;(2)认识地物光谱反射率的规律;(3)学习绘制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4实习步骤(1)野外实测操作步骤:●第一步开机连接好测量头部与主机,打开测量头部镜头盖。

打开主机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仪器即进入开机状态,如果仪器自检正常,LCD显示屏将显示主菜单。

如果蓄电池电量不足,在显示主菜单之前将显示“Charge”,表示仪器应当进行充电后再使用。

电池电压不足将可能导致LCD显示屏无显示。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率,建议开机后预热3分钟以上进行正式测量。

●第二步设定参数〖Setup 〗仪器参数设置子菜单有10项设置内容,包括:起始光谱曲线号、增益、CCD积分时间、内部时钟(包括年、月、日、时、分、秒)。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新][152023]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新][152023]

一、运动控制系统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室名称:电机拖动实验室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实验总学时:16设课方式: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或“独立设课”二选一)是否为网络实验:否(“是”或“否”二选一)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2.电平检测器的调试3.反号器的调试4.逻辑控制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1A组件3.NMCL—18组件4.双踪示波器5.万用表四.实验方法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注意:正常使用时应“封锁”,以防停机时突然启动。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NMCL—31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 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5”、“6”端短接线接入5~7uf电容,(必须按下选择开关,绝不能开路),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大于 6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实验项目指导书

实验项目指导书

实验项目指导书一、实验项目简介实验项目指导书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份重要文件。

它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内容。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实验原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理解实验原理,为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提供基础。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接下来,我们将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

请学生在进行实验前确认所有物品齐全,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步骤本节将提供实验的详细步骤说明,包括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操作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实验所需遵守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并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的科学原理。

八、实验总结最后,学生需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他们应该能够回顾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思考,提出改进实验的意见和建议。

九、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阅读这些文献,扩展知识和深入理解实验原理。

希望以上指导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项目,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知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名称:化学合成实验室实验项目: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目标物质并验证其结构及性质。

二、实验原理化学合成是一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转化为目标物质的方法。

其中,化学反应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的纯化过程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实验材料及设备是否齐全,并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

b) 查阅文献,了解所需目标物质的化学反应路线、反应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

c) 穿戴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操作:a) 按照所选合成路线,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准备好,并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

b) 根据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将原料逐步加入,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c) 反应结束后,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如结晶、蒸馏、萃取等,将产物纯化。

d) 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如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如原料加入量、反应条件、实验结果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需在实验室内进行,严禁饮食、吸烟等。

2.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防护装备。

3. 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严禁将有机溶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排水口,要根据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述操作,完成化学合成实验后,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若产物的结构和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成功并找到了适用的合成路线。

若有偏差,则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调整或尝试其他合成方法。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合成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安全事项,并成功合成了目标物质。

通过实验,我们对合成路线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纯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结构鉴定。

【参考文档】实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10页)

【参考文档】实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实验作业指导书篇一:试验室作业指导书(新)共76页第一部分:规章制度一、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试验室管理制度二、试验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及交通部标准进行。

三、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方能单独上岗。

四、各室人员应团结互助,并服从试验室负责人的统一安排。

五、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器皿的完好精确。

六、保持试验场地的整洁,试验每告一段落,必须清理场地。

七、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

八、化验试剂、有毒物品、易燃物品、放射性试验仪器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九、未经计量部门认可的及超期限的仪器具不得使用。

十、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允许吸烟,应禁止无关人员随意靠近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十一、个人对分管区域所有仪器位臵、性能、状态应了如指掌。

十二、每天下班前,应做到关紧门窗,关好水、电、煤气开关。

对需要昼夜运行的机器,应检查其运行状态及保险装臵。

特殊情况应留有专人值班。

十三、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的,应当由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写明事故原因,并引以为戒。

十四、试验人员应清正廉洁,实事求是,严禁修改伪造试验数据。

十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手册>>所规定的管理制度,每年检查一次,修正完整。

十六、仪器设备的零星部件要妥善保管,常用的工具应排列整齐,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要有专柜保管。

十七、试验室是进行检测、检测工作的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安静、整齐。

十八、各室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沥青室工作制度一、每日上班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水、电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二、试验人员应了解各种设备的性能,并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

三、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各项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有条不紊。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新)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新)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实验1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TD -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TD -ACC+型实验系统一套;数字示波器、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将信号源单元的“ST ”插针与“S ”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

将开关设在“方波”档,分别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 ”端输出的方波幅值为2V ,周期为10s 左右。

2.观测各典型环节对阶跃信号的实际响应曲线 (1) 比例( P )环节① 按模拟电路图1-1接好线路。

注意:图中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已经对地接了100K 的电阻,实验中不需要再接。

以后的实验中用到的运放也如此。

② 将模拟电路输入 (U i ) 端与信号源的输出端“OUT ”相连接;用示波器观测模拟电路的输入 (U i ) 端和输出 (U o ) 端,观测实际响应曲线U o (t ),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于表1-1中。

表1-1阶跃响应: U O (t )=K (t ≥0) 其中 K =R 1R 0⁄实验参数理论计算示波器观测值输入输出波形0R 1Ro 1i 0U R U R =i U o Uo iU U Ωk 200Ωk 1000.5Ωk 2001R 0=200kΩ;R 1=100kΩ或200kΩ图1-1U i R 0R 1RR 10K 10K U o(2) 积分( I )环节①按图1-2接好线路。

② 将模拟电路输入 (U i ) 端与信号源的输出端“OUT ”相连接;用示波器观测模拟电路的输入 (U i ) 端和输出 (U o ) 端,观测实际响应曲线U o (t ),测量积分时间T ,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于表1-2中。

表1-2阶跃响应: o 01()U t t R C=(t ≥0) 注意:积分时间T 是指积分初始时间到输出值等于输入值时的时间。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材料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熟悉常用材料工程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材料的取样、制备和测试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结果判断。

2. 实验仪器和材料•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金属材料样品•试样切割机•研磨机•电解腐蚀仪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1.使用试样切割机根据需要制备样品,并在样品上进行标记。

2.使用研磨机对样品进行粗磨,直到表面光洁。

3.使用细研磨纸进行细磨,直到样品表面无瑕疵。

4.清洗样品,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5.在电解腐蚀仪中对样品进行电解腐蚀处理,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

3.2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上,并调整焦距和光源亮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目镜和物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构特征。

3.3 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微观结构特征。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扫描速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表面形貌特征。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对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和形貌特征进行描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5.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应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结构特征描述和形貌特征描述。

针对实验结果,可进一步进行数据图表绘制、实验结果分析和相关结论总结。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实验仪器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净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观察样品时,应注意调整仪器参数,保证样品清晰可见。

电路实验指导书-4个实验

电路实验指导书-4个实验

实验一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2、通过实验证明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二、实验设备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块3、实验电路板一块三、实验原理由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在电路的任何部分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

当1E 和2E 同时作用时,在某一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I ,应为1E 单独作用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I '和2E 单独作用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I ''之和,即I =I '+I ''。

实验中可将电流表串联接入到所测量的支路中,分别测量出在1E 和2E 单独作用时,以及它们共同作用时的电流值来验证叠加原理。

2E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参见本书的附录一、和附录二,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

图1-1叠加原理实验电路2、验证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1E 、2E 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给。

1E 、2E 两电源是否作用于电路,分别由开关1S 、2S 来控制。

实验前先检查电路,调节两路稳压电源使V 121=E 、V 62=E ,进行以下测试,并将数据填入表1-1中。

(1)1E 单独作用时(1S 置“1”处,2S 置“'2”处),测量各支路的电流。

(2)2E 单独作用时(1S 置“1'”处,2S 置“2”处),测量各支路的电流。

(3)1E 、2E 共同作用时(1S 置“1”处,2S 置“2”处),测量各支路的电流。

表1-1数据记录与计算1I (mA )2I (mA)3I (mA)电源电压测量计算误差测量计算误差测量计算误差V 121=E V 62=E VE 6E V,1221==五、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本书附录中对稳压电源的介绍,掌握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认真阅读本书附录中对万用表的介绍,掌握测量直流电压、电流,交流电压及电阻值的使用方法。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新)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新)

目录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3)1、实验目的 (3)2、实验内容和步骤 (3)3、实验结论 (5)4、程序清单 (5)实验二进程管理 (6)背景知识 (6)1、实验目的 (12)2、实验内容和步骤 (12)3、实验结论 (16)4、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进程同步的经典算法 .. (17)背景知识 (17)1、实验目的 (19)2、实验内容和步骤 (19)3、实验结论 (22)4、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存储管理 (23)背景知识 (23)1、实验目的 (31)2、实验内容和步骤 (31)3、实验结论 (48)4、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文件和设备管理 (49)背景知识 (49)1、实验目的 (53)2、实验内容与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验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1、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

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引言: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为主题,分别从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实验设备准备高中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要确保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药品都已经准备齐全。

例如,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的玻璃容器、滴定管、酸碱试剂等应提前检查。

同时,还应确保实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例如检查烧杯是否有裂缝,试管是否干净等。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是一本好的化学实验指导书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写实验步骤时,需要注意清晰的语言描述和逻辑性的连接。

首先,要准确列出实验所需的步骤,例如称取试剂、稀释溶液、混合反应物等。

其次,每个步骤应有清晰的顺序,避免遗漏或重复。

最后,实验步骤要尽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形成机制。

在写实验原理时,应简洁明了地阐述每个实验现象的解释原理和背后的化学反应公式等。

同时,还应提供实验原理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实验的全面认识。

四、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并加深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在实验数据记录部分,应鼓励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测量数据等。

同时,还应提供一些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先给出实验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得数据等。

然后,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一、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计划学时比:48/16二、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实验目的基本要求能够充分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应用方法。

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和开发。

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概念和特性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建模、设计技术与方法。

掌握C++语言基本构成、类与对象、消息传递与函数、函数与运算符重载、继承性、多态性与虚拟函数、数据封装和隐藏及Windows 程序设计基础。

通过实验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征和基本思想,以及相应的具体实现和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循环控制(一)实验目的要求:熟悉VC++集成开发环境,学习使用控制台应用程序;创建工程,建立可执行文件并执行,观察结果。

掌握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掌握循环语句和条件语句的定义、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服务器;2.交换机;3.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编程求1!+2!+3!+4!+…+12!。

2.编程求所有的3位数素数,且该数是对称的。

所谓“对称”是指一个数,倒过来还是该数。

例如,375不是对称数,因为倒过来变成了573。

实验二:递归函数(一)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掌握递归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服务器;2.交换机;3.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用递归函数来求1!+2!+3!+…+12!。

2.用递归的方法建立一个函数int fibonacci(int n),求Fibonacci数列中第n个数的值。

实验三:用气泡法排序(一)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文件读写的方法,掌握递归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服务器;2.交换机;3.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建立一个文件,文件中包含一系列数,用这些数构成一个数组,并按照数值,为这个数组从小到大排序,把排序结果输出到另一个文件中。

轮机模拟器实验指导书(新)

轮机模拟器实验指导书(新)

轮机模拟器实验指导书(新)5、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和调节,维持主机、辅助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实验要求1、独立完成训练项目内的全部内容,操作顺序正确,动作准确无误;2、措施得当,处理及时,无耽搁和错误操作;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训练项目,不得出现任何警报或因操作引起的故障。

三、实验初始条件1、一台发电机在自动模式下运行,燃用“MDO”;2、主机控制方式为:集控室遥控;3、主机油、水系统、起动空气和控制空气系统已备妥。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机旁应急操作:主机备车、起动及运行:确认操纵地点转到机旁,用应急车钟与驾驶台联系,进行下列操作:1)盘车、冲车、正倒车试车;在下述操作过程中观察集控台主机遥控流程图和驾驶台主机起动程序各指示灯有否变化,同时也观察机旁起动控制台上的指示灯的变化:2)起动主机;3)机旁加速;4)机旁减速;5)机旁停机;6)机旁反向起动主机,停车;7)将操纵地点转“集控室”,再转“驾驶台”。

2、在驾驶台对主机进行应急操纵: 1)取消限制①取消慢转将车钟手柄从“STOP”推向正车“FULL”位置,同时按下主机遥控操作面板上的“取消慢转”按钮;观察在起动加速过程中没有慢转过程,然后再按下“CANCEL SLOW TURNING”按钮以进行复位。

②取消程序负荷将车钟手柄从正车“FULL”推向正车位置,同时按下“取消负荷程序”按钮;观察从主机港内全速到海上全速的过程中没有按负荷程序加速的过程,然后予以复位。

③取消转速限制按下“取消转速限制”按钮;观察主机最大转速不再受轮机长手动设定转速限制,然后予以复位。

第 46 页共 78 页④紧急倒车将车钟手柄从正车全速推向倒车全速位置;观察主机自动经历的停油减速、换向、强制制动、倒车起动及倒车加速的过程,注意主机转速、凸轮轴位置及转向的变化。

2)越控操纵①取消故障自动停车教师设定热工故障导致主机故障自动停车,“ SHUTDN ACTIVE”指示灯闪光,蜂鸣器鸣响;学员在确认故障可以越控后,按下“取消自动停车”按钮,观察主机暂不执行故障停车的过程;待故障排除后,将车钟手柄扳回“STOP”位置进行复位。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自查报告。

标题,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仔细阅读了MS实验指导书,并按照指导
书的要求进行了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
进的地方,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首先,我发现在实验指导书中有一些实验步骤的描述不够清晰,导致我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我建议在下次更新实验指导书时,对实验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以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实验
操作。

其次,在实验报告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实验结果的记录中,我发现有一些数据未能完整记录,或者记录
不够准确。

我会在下次进行实验时,更加仔细地记录实验数据,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在实验报告的分析部分,我发现有一些分析结果不够清
晰或者不够全面。

我会在下次进行实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确保实验报告的分析部分能够充分反映实验结果,并提出合理的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对MS实验指导书及报告的自查,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在今后的实验中会更加注意这些方面,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和准确。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验成绩和更加丰富的实验经验。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一、前言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是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操作的基本依据,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旨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质量和安全系数。

二、实验目的1. 确保实验人员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实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实验数据准确性。

4. 确保实验过程安全、环保。

三、实验原理(一)实验名称(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图示四、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1)主要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器材:仪器名称、规格、数量2. 实验试剂:(1)主要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2)辅助试剂:试剂名称、规格、数量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3)穿戴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现象。

(2)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时间、温度、浓度等。

(3)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3. 实验结束(1)整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台面清洁。

(2)回收实验试剂,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填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六、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

4. 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和步骤。

5.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结论等。

2. 实验报告应规范书写,字迹清晰。

3. 实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八、附则1. 本指导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实验人员。

2. 实验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指导书,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本指导书的实施。

4. 本指导书由实验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生物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医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培养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显微镜- 电子天平- 显微镜载玻片- 针筒、注射器- 实验用动物(小白鼠)2.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 碘酒- 乙醇- 碘化钾溶液三、实验步骤1. 细胞计数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玻璃仪器,保证卫生无菌; - 将显微镜装置好,调整放大倍数;- 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

步骤2:制备待测试细胞悬液- 取一定量的细胞液,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彻底摇匀,以保证细胞分布均匀。

步骤3:进行细胞计数- 取适量悬液加入显微镜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视野; - 使用计数网格统计细胞数量;- 重复计数,求取平均值。

2. 血液型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将玻璃仪器用乙醇消毒,保证卫生无菌;-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实验用动物。

步骤2:血样采集- 使用针筒和注射器采集小白鼠的血液样本;- 将血液滴入玻璃片上。

步骤3:加入试剂- 在滴有血液样本的玻璃片上滴加碘化钾溶液;- 混合均匀,等待反应发生。

步骤4:观察结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凝集现象;- 根据凝集的形状及规模判断血型。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佩戴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品; - 针筒和注射器只可单次使用并妥善处理。

2. 实验仪器使用注意:- 显微镜使用前需进行调节,以保证观察效果;- 电子天平应平稳放置,避免碰撞和摔落。

3. 试剂使用注意:- 使用前检查试剂标签,确保使用正确的试剂;- 碘酒和碘化钾溶液均为有毒物质,慎用。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1. 细胞计数实验结果:- 记录在显微镜视野中数到的细胞数量;- 计算平均数,并根据该数值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陈述。

2. 血液型实验结果:- 观察血液样本中的凝集情况;- 根据凝集的形状和规模进行血型判断。

文库最新发布:word2022实验指导书

文库最新发布:word2022实验指导书

第3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3.1 Word 2003概述实验3-1 Word的启动、退出和界面介绍1.实验目的①掌握Word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的建立。

②通过快捷方式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

③熟悉Word的工作界面和视图显示方式。

2.实验内容建立Word的快捷方式,并利用该快捷方式启动Word,观察word用户界面,并把文档窗口的显示方式设为普通视图。

3.实验步骤①执行“开始”|“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命令,打开“搜索结果”窗口,搜索的Word应用程序文件名为“Winword.exe”。

②在搜索结果中选定Word应用程序文件,在桌面为其创建快捷方式。

③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打开Word应用程序,认识Word工作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文档窗口和任务窗格等,如图3-1所示。

④单击“普通视图”切换按钮或执行“视图”|“普通”命令,把视图模式切换为普通视图,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把视图方式切换为页面视图。

比较两种视图方式的区别。

⑤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或执行“文件”|“关闭”命令,退出Word应用程序。

【小技巧】普通视图和页面视图的区别:普通视图是Word最基本的视图方式,其显示速度相对较快,非常适合于文字的录入阶段。

用户可在该视图方式下进行文字的录入及编辑工作。

在普通视图下不显示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背景、图形对象。

页面视图方式即直接按照用户设置的页面大小显示,此时的显示效果与打印效果一致,用户可从中看到各种对象(包括页眉、页脚、水印和图形等),这对于编辑页眉和页脚,调整页边距,以及处理边框、图形对象及分栏都是很有用的。

实验3-2 Word 工具栏定制和系统设置1. 实验目的① 掌握工具栏的定制。

② 掌握Word 系统设置。

2. 实验内容在Word 应用程序窗口,打开“图片”工具栏;设置列出最近使用文件的个数为“5”个,设置Word 的度量单位为“厘米”。

3. 实验步骤① 选择“视图”|“工具栏”|“图片”选项,“图片”工具栏就会出现在Word 窗口上。

实验一到实验五指导书

实验一到实验五指导书

实验一 寄存器实验【实验要求】利用CP226 实验系统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累加器A ,寄存器W 。

【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各种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涉及的电路及原理】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 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用74HC574(八D 边沿触发触发器(三态))来构成寄存器。

74HC574 的功能如下:1. 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 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OC CLK Q7..Q0 注释1 X 高阻态 OC 为1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 0 0 Q7..Q0 当OC=0时触发器的数据输出 0 1 Q7..Q0 当时钟为高时,触发器保持数据不变X↑D7..D0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触发器中【实验内容】1:A ,W 寄存器实验寄存器A 原理图或或或寄存器W 原理图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状态说明1 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 实验模式:手动2 AEN K3 选通A 低电平有效3 WEN K4 选通W 低电平有效4 CK 已连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

(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将8AH写入A寄存器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8A H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置控制信号为:K4(WEN) K3(AEN)1 0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8AH被写入A寄存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指导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前言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主要用于《检测与转换技术》和《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

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上采用的传感器虽然是教学传感器,但其结构与线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希望通过实验帮助广大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通过信号的拾取、转换和分析,掌握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由于编写时间、水平有限,又是初次使用,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热切期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参加本实验指导书编写工作的教师有:陈小龙、张莉萍。

2004年7月4日实验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特性实验 (1)1.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1)1.2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3)1.3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4)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变换特性实验 (6)2.1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6)2.2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8)2.3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9)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10)实验四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12)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特性实验1.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EKε/4。

o1三、需要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电源四、试验步骤:1、根据图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

图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模块内已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如图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图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4、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数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

记下试验结果填入表1,关闭电源。

重量(g)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电压(mv)正行程反行程5、根据上表计算系统灵敏度S,S=Δu/ΔW(Δu为输出电压变化量;ΔW为重量变化量)。

计算线性误差(端基线性度):δf1=Δm/y F.S×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 F.S为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五、思考题: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1.2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2=EKε/2。

三、需要器件与单元:同实验1.1。

四、实验步骤:1、传感器安装同实验1.1。

做实验1.1中2的步骤,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

2、根据图3接线。

R1、R2为实验模板左上方的应变片,注意R2应和R1受力状态相反,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

接入桥路电源±4V,调节电桥调零电位器R w1进行桥路调零,实验步骤3、4同实验1.1中4、5的步骤,将实验数据记入表2,计算灵敏度S=Δu/ΔW,非线性误差(端基线性度)δf2。

若实验时无数值显示,说明R2与R1为相同受力状态应变片,应更换另一个应变片。

图3 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表2 半桥测量时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五、思考题: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1.3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3=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同实验1.1。

四、实验步骤:1、传感器安装同实验1.1。

2、根据图4接线,实验方法与1.2相同。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端基线性度)计算。

图4 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表3 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重量(g)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电压(mv)正行程反行程五、思考题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变换特性实验2.1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通以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需要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5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5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6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扁平绕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插入Ti孔中。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 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 i相接。

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6、用连接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结果写入表4。

表4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X(mm)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V(v) 正行程反行程8、根据表4中的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试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端基线性度)。

五、思考题: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2.2 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电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除与实验2.1相同外,另加铜和铝的被测体小圆盘。

四、实验步骤:1、传感器安装与实验2.1相同。

2、将原铁圆片换成铝和铜圆片。

3、重复实验2.1步骤,进行被测体为铝圆片和铜圆片时的位移特性测试,分别记入表5和表6。

表5 被测体为铝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表6被测体为铜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4、根据表5和表6分别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端基线性度)。

5、分别比较实验2.1和本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小结。

五、思考题:当被测体为非金属材料,如何利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测试?2.3 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二、基本原理: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直流源、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1、传感器安装见图5,与前面静态特性实验相同。

2、按照测静态特性实验要求连接好测量线路。

3、在测微头上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被测铝(小圆盘、小圆柱体)进行电涡流位移特性测定,分别记入表7。

表7 不同尺寸时的被测体特性数据4、根据表7数据计算目前范围内二种被测体1号、2号的灵敏度,并说明理由。

五、思考题:目前现有一个直径为10mm的电涡流传感器,需对一个轴直径为8mm的振动进行测量,试说明具体的测试方法与操作步骤。

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三个参数,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d变)和测量液位(A变)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1、按图7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图7 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8。

图8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 o1与数显表单元V i相接(插入主控箱V i孔),R w调节到中间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