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斯密的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件:专题一第2框 斯密的政策主张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件:专题一第2框 斯密的政策主张
(2)局限性: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2.想一想,分工为什么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 会财富的增长?
[提示]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 长,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 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 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对我国仍有积极意 义,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 的决定性作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要加强国家宏观 调控,以防止因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 固有的弊端带来的问题,将“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 手”结合起来。
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1.增加国民财富的两个途径 (1)提高__劳_动__生_产__率____,主要途径是分工。 (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____政__府______对 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____市__场______的作用,让每 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斯密认为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 先进技术。
教材 P10 探究问题 提示 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 国有各国的优势。法国在生产小麦方面有绝对优势,英国在 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两国将各自国家的资源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法国用自己生产的 小麦换取英国生产的布,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两国均可从 中获得好处。可见,两国以相同的投入各自多获得 20 匹布, 是由国际分工带来的。
[审设问] 本题考查对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理解与 运用。

【步步高】2021届高考政治大一轮温习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遗产 新人教版选修2(1)

【步步高】2021届高考政治大一轮温习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遗产 新人教版选修2(1)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遗产[考点展现] 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派理论;2.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大体观点;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4.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派理论;5.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本钱学说。

核心考点一斯密的理论奉献和政策主张斯密政策主张的内容及评判(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①内容a.国民财富的增加,第一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要紧途径是分工。

另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以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

b.从自然秩序思想动身,以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取得的呢?斯密以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c.从其生活的时期背景动身,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

②评判科学性:斯密熟悉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把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该求、价钱高的部门中去;熟悉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踊跃作用。

局限性:他未熟悉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派不公等问题。

斯密的观点,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需要。

(2)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①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本钱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若是各国将本国的全数资源用于生产在本钱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生产本钱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互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形下,贸易参与国都可从中取得益处。

②评判科学性:揭露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局限性并非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国际分工的形成是与政治因素、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

从全然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那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不一样的“密斯柱”

不一样的“密斯柱”

不一样的“密斯柱”
李辉
【期刊名称】《建筑遗产》
【年(卷),期】2022()1
【摘要】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相应的结构方式也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

与材料技术进步紧密关联的钢框架结构,开始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之一。

文章通过比较密斯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与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中十字断面钢柱的异同,尤其是两者结构方式的深层差异,揭示现代主义建筑初创时期建筑师对结构理性的求索。

两座建筑经历了不同命运,而在针对它们分别采取的修复与复建过程中,以十字断面钢柱为代表的结构都成为共同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这些细节差异的分析,更加凸显了图根哈特别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现代建筑史中关键的技术意义。

【总页数】10页(P80-89)
【作者】李辉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1;TU391
【相关文献】
1.浅谈“斯密为何成为斯密”
2.浅谈“斯密为何成为斯密”
3.永恒的密斯与隐匿的东方——试论密斯几处代表作与东方建筑之关联
4.从斯密到凯恩斯——纪念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230周年、凯恩斯《通论》问世70周年
5.经济学视域的
斯密研究:从回归“斯密”到斯密“回归”——读罗卫东教授的《情感、秩序、美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29
2 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马歇尔 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生产要素
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需求 和供给决定了均衡的价格工资。
30
3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亚当.斯密也注意过谈判对工资的影响,
二战后,工会势力的发展,使得在工资 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 涉力量的抗衡结果。 多步 邓洛普 张 伯伦等为代表。
26
5 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 19世纪上半叶,认为雇佣劳动者的就
业总基金没有增加,或者,如果竟相就 业的人数不减少,工资总基金额就是不 可能增加的。同理,如果用于支付劳动 力的资金不减少,或者领取工资的劳动 力人数不增加,工资是不会下降的。
27
因此,工资决定于劳动力人数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 本或其他资金之间的比例。简而言之,可以说工资决 定于资本。工资基金理论强调,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的资本总额是一个固定的量。其中用于支付工资的 部分(即工资基金或劳动基金)也是一个固定的量。 而工资是资本的函数。他认为每年的产品收入中,必 须先扣除用于补偿和追加生产资料的资本和利润,剩 余部分才用于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于劳动者的部分 多了,工资的增长影响了资本的增长,就必然影响生 产的发展,从而使用于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资本和工资 减少。所以,工资的增长不能影响资本的增长。
28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 理论
1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克拉克提出,把边际生产力论分为劳动生产力递减
和资本生产力递减两个方面,用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 工资的决定。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 如果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开始产量会增加,但增 加到一定数量后,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人,就使每个 人平均分摊到的工具设备减少,从而使每一个单位劳 动力的产品要比原来减少,因而追加的新工人的劳动 生产力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个单位的工人的劳 动生产力最低。或者说,工资是由投入的最后一个劳 动单位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所决定的。雇主雇佣的最后 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等于付给该工人的工资。

2、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2、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生产模式: 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贸易模式: 英国出口毛呢,进口酒; 葡萄牙出口酒,进口毛呢
分工前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单 所需要的劳动人
(单位) 数(人/年)
位)
数(人/年)
英国 1
120
1
70
葡萄牙 1
80
1
110
分工后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 (单位) 数(人/年) (单位) 人数(人/年)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 1846年被废除。
2.3.2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 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该国可以 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或称比较优势商 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 势商品),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 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 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 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1)基本假设 (2)贸易基础 (3)举例说明 (4)生产与贸易模式 (5)贸易所得 (6)例外 (7)对理论的评价
2.2.3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亚当·斯密)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 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 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 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 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 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14
3、理论的主要内容:
3.1贸易的分析基础 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相对生产成本
和相对价格不同→贸易可能发生
比较优势具体而言,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 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四种方法来确定。
15
3.2主要内容: 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
10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生平简介及思想产生的背 景
1 、 大 卫 . 李 嘉 图 ( David Ricardo , 1772-1823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继承 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中的精 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 峰。
成名巨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25
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类型
A
自然资源导向型 矿产资源(石油)、自然资源 (林业、水产)
B
生产要素导向型 劳动力、资本、技术、设备、土地等
C
市场导向型
维持和扩大出口规模
26
特点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与东道国 的技术差距越近越好,这样容易在 海外,尤其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 占领当地市场
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中投资往往比大企 业更占优势,因为他们转移到东道国 的技术更适合于当地生产要素结构为 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受他们欢迎
11
2、思想产生的背景:李嘉图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命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社 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在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自由贸 易的思想依据时,李嘉图适时而出。
12
(二)比较优势理论
1、产生背景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

“斯密之谜”:一个伪问题

“斯密之谜”:一个伪问题

“斯密之谜”:一个伪问题

【期刊名称】《资料通讯》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历史上的经济学大师们在为我们留下丰硕的思想遗产的同时,也留下若
干“疑案”,至今为我等后辈津津乐道。

“斯密之谜”就是其一。

所谓“斯密之谜”即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倡导利他主义伦理观,同时在《国富论》中主张
利己主义利益观的矛盾。

笔者认为,“斯密之谜”是对斯密学术思想进行割裂后,片面理解而产生的“伪问题”。

为何如此断言?
【总页数】1页(P49)
【作者】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91.33
【相关文献】
1.亚当·斯密的法理学——"斯密问题"的一个解 [J], 王孟林
2.“斯密问题”:伪问题与真问题 [J], 袁凌新
3.斯密动力与李约瑟之谜:一个新解及对中国转型发展的新启示 [J], 朱娟;冯伟
4.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 [J], 丁堡骏
5.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一个应当澄清的问题 [J], 王毅武;金铸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斯密、李嘉图与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观点的比较1

斯密、李嘉图与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观点的比较1

斯密、李嘉图与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观点的比较摘要: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方法与立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足。

我们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劳动价值论,进而探索和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问题斯密的价值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他在考察价值问题时,最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同时,斯密进一步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决定于使用价值,但却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

他并不理解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并不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及商品之所以具有这二重属性的原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因此,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物天然就是商品。

至于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劳动生产物才变成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他却从来没有考察过,他所注意的只是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的量的比例。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又比斯密前进了一步。

他明确指出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事实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成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李嘉图还大体上区别了价值和交换价值。

他认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交换价值则是两种商品的交换关系,即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关系。

但李嘉图仍然没有考察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看到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态。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因而创造价值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效用作为载体,内在于商品中,外化为交换价值。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一3、4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课件(共4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一3、4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课件(共41张PPT)
关于地租的来源,斯密一方面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 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 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如何看待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二元性
“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 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 手”调节。
[参考答案]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
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 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 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政 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政策主张: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重商主义和斯密财富观的比较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金银货币
通过国家干预经 济,保证顺差的对外 贸易
财富的含义? 财富的来源?
斯密的观点
一国生产商品的总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资 本的利用效率
根据材料,评价重商主义者和斯密的财富观?
3.对重商主义和斯密观点的评价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本专题在全书中的地位
时间
十八世纪中叶 至十九世纪初
十九世纪 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初期 开始至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后
内容
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 巨匠的理论遗产 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斯密、李嘉图)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的初期探讨
现代西方国家 市场经济的兴 起与主要模式

《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导学重点《管理学原理》第一阶段学习包括六章: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建设第四章:计划概述第五章:计划技术与计划的组织实施第六章:决策第一章管理概述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内涵,熟悉管理的性质,掌握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及其技能。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概念、性质和作用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从理论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是统一的,互补的,在管理实践中,这两者之间也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一、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计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计划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定的计划。

二、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状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节管理者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二、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熟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解释“管理丛林”现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 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 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 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 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 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赫-俄理论的要点:
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
2)该理论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中的作用。认为在国际竞 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是构成一国商品价格 的重要因素,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3)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条件的基础上的,而 这些假定条件都是静态的,忽视了他们的动态变化;它把各国要素禀赋 的差异和产品技术条件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 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忽视了科学技 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Ohlin (1899-1979)

案例1-1:毛泽东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曲折历程

案例1-1:毛泽东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曲折历程

案例1-1:毛泽东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曲折历程一、案例内容:“五四”运动前后,独具个性的青年毛泽东在时代大潮的激发下,经过对各种主义、思潮的研究和探索,并亲历了湖南“自治运动”等政治实践的失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

毛泽东在回顾自己思想的演变过程时,曾说:“我的历史是从不觉悟到觉悟,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有神论到无神论。

如果说我一开始就是马列主义者,那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从1902年开始,先后在韶山南岸私塾、关公桥私塾、桥头湾私塾、井湾里私塾、乌龟井私塾和东茅塘私塾读书。

在六年中反复诵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 倾心崇拜孔夫子。

1910年秋,毛泽东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一接触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就深受“欲维新吾国, 当先维新吾民”的维新改良主义的影响,即由崇拜孔夫子而转为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1911年春,毛泽东考入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

在此期间,他很快就被革命党人的反清救国行动所吸引。

有一天,毛泽东从《民立报》上看到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七十二位烈士英勇殉难的消息后,奋笔写了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贴在校门的墙上,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主张用武力推翻清王朝,废除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决心以当兵打仗的实际行动来支持这场革命。

由于革命果实很快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他认为“革命已经过去”,随即于1912年春毅然离开军队。

1912年秋至1913年春毛泽东寄宿湘乡会馆,在定王台湖南图书馆湖南自修。

在这期间,即他广泛阅读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代表著作。

其中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肆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还有严复译的《天演论》等等。

这些著作特别是《天演论》,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曾产生很大影响。

毛泽东把这段时间称为“自我教育时间”,认为他的思想已有新的面貌,即“从这时起,我就决心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专题一-1、2亚当斯密

专题一-1、2亚当斯密

(1)在对外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相同的产品, 其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如果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 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后通过对外贸易,用本国生 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 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 处,所以各国都应该参加对外贸易。
斯密 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的巨大贡 献(专题二)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
第一专题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为什么要讲古典经济学
1.
2.
3.
古典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经济 学的诞生。 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 理论来源之一。 古典经济学大师们提出的一些经济理 论和政策主张,影响犹存。
3. 斯密的政策主张 (2)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②评价

①具有科学性: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 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 学性。 ②存在局限性: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 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 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从根本上看,该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
①金银是唯一的财富形式 ②财富增加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③国家干预经济(禁止进口、鼓励出口) ④民穷国富:降低工资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斯密的理论贡献 (1)经济学的目的和财富的含义


①财富:包括一国生产 的所有商品 ②经济学的目的:一是 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收入; 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 收入。(富国裕民)
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斯密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在反对重商主义的 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1)斯密的财富观 (2)劳动价值理论 (3)阶级结构和收入分配理论 (4)自由放任政策主张:“看不见的手”理论 (5)自由贸易主张: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Adam(1)

亚当·斯密(Adam(1)

亚当·斯密的「国富 论」,被後世的经济学 家认定是「古典经济学」 的开端。而亚当·斯密 的「国富论」,成为每 个经济学者列为专业必 读的书本。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年 6月5日(受洗)-1790 年7月17日)
别名:亚当·史密斯、亚当·史 密夫 籍贯:苏格兰爱丁堡
出生地: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寇克卡迪 (Kirkcaldy) 性别:男 国籍:英国 出生年月:1723年6月5日 星座:双子座 去世年月:1790年7月17日 毕业院校: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牛津大学 Colleges at Oxf
古典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 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 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
英国苏格兰哲学家 和经济学家,他所 着的《国富论》成 为了第一本试图阐 述欧洲产业和商业 发展历史的着作。

古典经济学专题一 亚当 斯密

古典经济学专题一 亚当 斯密
2
亚当斯密童年体质孱弱多病,孤儿寡母,长大成人后 一直陪伴母亲身边,终身未娶。他母亲去世后,斯密已经 61岁,6年后斯密去世。他从小喜欢自言自语,常因害羞 而频频口吃,做事情非常认真,甚至常发生蠢事。“他别 无所好,所好的只是书” 4岁被绑架,“变成一个穷苦的吉普赛人” 中学时期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他最喜欢的是数学 和哲学 17岁骑马去牛津大学求学,呆了6年。他崇尚押韵诗, 但一生未创作一首自己欣赏的押韵诗,而无韵诗他又不屑 写,所以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的诗人。 在牛津大学里他不是一个幸福的学生,他几乎被学校 开除,原因是他看休谟的《人性论》。他没有认真学习自 己的专业,却整天泡在图书馆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3
(3)专家点评
P8: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 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 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要好。 ——亚当· 斯密
26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 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要好。 试用学过的知识评价斯密的观点。 (1)斯密从自然秩序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 人利益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2)斯密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着作用, 其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3)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 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 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未 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 来资源浪费、经济被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4)人的本性在本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因而是具体的,发展的。不能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 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本性。

论述类阅读: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

论述类阅读: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

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二课时 斯密的政策主张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二课时 斯密的政策主张教学课件
□39 投入不变 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40 好处 。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2.评价
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41 国际分工 、□42 自由贸易 的必要 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43 科学性 。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 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44 对外贸易 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
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的唯一动力。他的自然秩序思想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产业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没有 看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 本性。
2.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主要观点是: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 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 产自己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 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 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 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绝对成本学说内容
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35 成本 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36 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 本上具有□37 绝对优势 的商品,然后通过□38 对外贸易 ,
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1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1
21*(1*120%)= 25.2(元) 生产了21件产品,但只有19件合格
19*(1*60%)=11.4(元)
对泰勒制的评价:(增加)
1、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2、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把科 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
3、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促进管理 理论发展;
4、把人当经济人;
5、局限于基层管理(只强调效率问
1
在A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经理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 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建立严密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 工资制等。在B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 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43
思考?
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困扰他们 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 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假设员工 的收入很高)。
若你是主管,你如何解决该问题?
44
提高积极性和 劳动生产率
举例: 规定一天完成的定额为20件,一件
按1元付酬,若一天低于20件,按工 资率的80%付酬;若完成任务,按工 资率的100%付酬;若超额完成任务, 按工资率的120%付酬。
19
假设某人一天
只生产了19件合格品: 19*(1*80%)=15.2(元)
生产了20件合格品
20*(1*100%)= 20(元) 生产了21件合格品
11
【案例】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 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 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 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 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 的管理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密“看不见的手”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它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 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 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 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 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 场合一样,他手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 一个并非它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 ,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地向促成社会 利益是反而更好。 思考: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①使用价值; 特定物品的效用
由于占用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②交换价值:
⑵ 斯密分析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者的关系
①认为使用价值大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极小甚至没有
②使用价值极小甚至没有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很大
2. 如何全面评价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⑴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 与交换价值的概念
国民财富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工
如何 促进
取消一切限制市场 和交换的措施,自由 放任(政策主张)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思考:
斯密是如何认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的?
(2)主张。
根据斯密的观点,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
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
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重商主义者的财富观与斯密的财富观比较:
重商主义者 斯密 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来自生产领域 富国裕民 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 入,给国家提供充足 的收入
财富的含义
财富的来源 增加财富 的途径 具体主张
金银是社会财富 的唯一形态 对外贸易的顺差 民穷国富 国家干预经济, 鼓励出口、禁止 或限制进口政策
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呢?
在下列主张中符合斯密思想的有 ( )。 ①民穷国富 ②富国裕民 ③金银是社会 财富的唯一形态 ④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 所有商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思路点拨 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 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斯密主 张“富国裕民”,故选②④。①③则是重 商主义的主张。
斯密在《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财富观进行了无情的 批判,指出:“如果力求认真地证明,财富不由货币或
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 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他指出, 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因为在这 种情况下,人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随意换得自己 需要的别人的剩余产品。
思考:这体现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1)分工理论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⑴ 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①斯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工人和资产 阶级三大基本阶级 ②划分根据是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 入的形式 ③地主:土地地租 工人:劳动工资 资本家:资本利润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⑵ 如何评价斯密的三大阶级划分理论 ①经济学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 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社会成员 划分为上述三大阶级的人 ②这一划分大致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与以往的划分相比,是一巨大进步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斯密经济理论 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①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
②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③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 ④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存在 2、斯密生活时代社会状况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①“圈地运动”的加速 提供大批自由劳动力 推动着 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提供大量资本 资本主义 加速发展 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 提供先进技术 ②封建势力和 阻碍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重商主义的存在
考点预览(导学案)
专题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的理论贡献:
(1)斯密理论产生的时代必然性(条件与利弊)
(2)比较:重商主义与斯密对财富的不同理解、主张
(或经济学目的)及其评价 (3)斯密的劳动价值二元论:
重点 ①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及其评价 ②斯密关于决定商品价值的两种观点及其评价
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财富的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要 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来源 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民穷国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富国裕民, 两个目标: 主 张 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 A、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 制进口的政策。
使公务得以进行
评价
积极:反映了早期积累货币资本 反映了摆脱封建势力、 的愿望,加速封→资的过渡;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 消极:新的条件下,妨碍资本主 愿望和要求 义经济的发展
(3)取消政府干预,限制政府作用,自由放任,充 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市场 利己是人的本性 (动力)
自由竞争
将资源投到商品 供不应求、价格 高的部门中
⑵ 科学地认识到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⑶ 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决定。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 的源泉
商品的价值由其交 换价值决定。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3、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理论
⑴ 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 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⑵ 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 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即认为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
价值决定 是二元的
复习回忆高一《经济生活》所学内容, 思考 ①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②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4、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评价
主要观点 ①交换价值不是使 用价值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是生 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劳动量决定。 ③商品的价值量是 由商品在交换中所 能购买到的劳动量 决定的。 评价
①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决 定的是科学的,但没有认识 到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的作 用。 ②劳动价值理论是二元的。 一方面认为劳动量决定价值 量,科学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另一方面认为交换价值决定 价值,这颠倒了交换价值与 价值的关系。
探究五: 阅读教材P5-6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这部 分内容, 思考: ⑴ 斯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哪三大阶级? 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B.金银所购各物
C.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价值 D.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探究三:
阅读教材P4, 思考:
⑴斯密是怎样定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⑵在斯密看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⑶如何全面评介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1)首次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
(2)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国民财富的增长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如 何 提 高
取消政府对经济活 动的所有干预,让每 个人自由参与市场 活动(政策主张)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评价: 你对斯密的这一 观点是如何认识的?
提高资本 利用效率
国民财富的增加
分 工
要 求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主 张
取消政府干 预,自由放任
①一方面认为:
资本主义的地租、工资、利润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 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另一方面又认为: 工资: 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 利润: 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地租: 是自然力的产物
掩盖了三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一框:斯密的理论贡献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2、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斯密对财富和经济学目的的认识 三、斯密的理论贡献 1、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及评价 (2)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及评价 2、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及其评价
亚当· 斯密 (1723~1790) Adam Smith
英格兰银行决定,从2007 年起,亚当•斯密的头像将 出现在英国20镑面值的新 版钞票上。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斯密生活年代: 1723 —1790
探究一: 阅读教材P2-3, 结合历史知识思考: ⑴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状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⑵这些时代状况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⑶上述情况对经济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
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并且只在购买货物
时才有价值,那就未免过于可笑了。无疑,货币总是国
民资本的一部分;但我已经说过,它通常只是一小部分,
并总是最无利可图的一部分。”回答1~2题。
1.在斯密看来,货币在这里行使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2.在斯密看来,财富是指( A.金银货币 )
探究五:
阅读教材P5-6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这部分内容, 思
考:
⑵ 斯密如何看待三种收入的来源?
观点一
工资 利润
观点二
工人劳动的 全部成果 资本家支 出的补偿 利润
工资
地租 三者都是由工人 (或农民)在生产过 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 部分
地租 自然力的产物
2、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4)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①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阶级的根据、结构及评价
②斯密的收入来源二元论内容及其评价
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出生于 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7 岁获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又入牛 津大学学习,1746年格拉斯哥大学博 士学位。1764年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 人教师,曾前往法国,与重农学派的 经济学家交往。1767年回家乡从事政 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1776年出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一译《原富》) 他的经济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70年 代。后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斯密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