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选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0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的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三、课程四大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四、课程的设计思路(五点)1、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五、课程目标(五点)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中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六、学习领域目标(五点)1、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3、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4、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七、课程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外和校外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引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规范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和评价。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体育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规则、技术要领、器材使用等基本知识。

2. 健康知识:包括健康饮食、心理健康、运动损伤预防等健康知识。

3. 体育运动技能: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训练。

4. 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常见的体育项目。

5. 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历史、体育赛事、体育精神等体育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讨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2. 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素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视频评价:利用录像设备记录学生的体育活动,通过观看录像评价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表现。

3.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展示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4. 成绩评价:根据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给予成绩评价,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编写符合标准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

2. 器材设备:提供适合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如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等。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围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展开讨论,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跑、跳、投、接等动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体育课上,学生要有规范的体育动作表现,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其次,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学生应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如营养搭配、运动锻炼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合理饮食等。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另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感。

学生应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培养自信、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应在体育课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体育项目,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总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积极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共同促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与实施。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3篇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3篇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导言自2017年9月起,中国国家教育部开始逐步推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这是对旧课程标准的全面升级和改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技能,还要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素养。

这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于全面健康教育的重视,旨在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涵养品质、培养能力。

该标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导言、核心素养和技能、内容与要求、教学时数和年级安排、教材和参考资料、实施与监测。

本篇文章将就该标准的导言部分做详细阐述。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整个体系的人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健康素养和个性化、多元化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此标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统一起来,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的素养为目标,从而增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该标准也要求学习者需要努力改善自己的健康水平,培养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二、基本特点1、突出了核心素养和技能。

该标准突出了核心素养和技能的培养,提出了具体实现方式和方法。

2、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培养。

该标准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兼顾肢体运动和认知能力。

该标准注重肢体运动和认知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体验和运动意识。

4、涵盖健康教育。

该标准涵盖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成为积极健康的生命之源。

三、主要任务本标准要求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各自学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内容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达到: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专业素养和认知能力。

2、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协调能力和陪伴能力。

3、传递学习的快乐和愉悦感。

4、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5、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让学生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
能力;学会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2. 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3. 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4. 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坚持创新导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原文件第四章“实施建议”。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全)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身体结构和机能,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体育兴趣,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身体素质;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身体、智力、美感等方面;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自律自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课程内容
1. 体育课
•体育锻炼:包括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体育健身操等;
•体育技能: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体育比赛:开展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健康课
•身体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健康知识:学习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心理调适方法。

四、课程评价
1.体育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体育比赛成绩等;
2.健康检测评估:学生定期接受身体检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3.课程反馈评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反馈意见及建议。

五、未来展望
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地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培养出更多热爱运动、健康向上的学习者。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更全面的提高。

以上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实践,相信学生们必将在体育
与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一、前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教育标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习惯。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二、标准概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标准,旨在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和综合素质。

该标准共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分别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安全保障、情感和价值观、实践与创新能力。

这七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贯通,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具体内容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各方面素质的总和,也是人体能够完成各种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具体包括:(1)心肺功能:学生要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氧耐受能力。

(2)肌肉力量:学生要通过力量训练,增强各个肌肉群的力量,保持肌肉平衡,防止身体不平衡。

(3)身体形态:学生要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优化身体比例,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2.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是实现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手段。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具体包括:(1)基本技能:学生要掌握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

(2)进阶技能:学生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各种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

(3)专项技能: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全面掌握相关技能。

3.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如下内容:(1)基本解剖生理知识:学生要学习人体结构、系统及其功能。

(2)预防疾病知识:学生要学习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

(3)营养知识:学生要学习营养学的知识,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和方法。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部分前言.1一、课程性质.2二、课程基本理念.3三、课程设计思路.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11二、运动技能.11三、身体健康.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20二、运动技能.20三、身体健康.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30二、运动技能.30三、身体健康.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42二、运动技能.43三、身体健康.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52一、教学建议.52二、评价建议.55三、教材编写建议.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63附录.67附录1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67附录2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69附录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
课 程 目 身体健康 标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课程标准目标是由水平目标 的纵向积累完成各领域目标, 再由领域目标的横向整合全 面实现课程目标.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 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 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 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 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 ,实 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内容区别:
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具体明确,而课程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 内容,是一种目标管理,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留给了 地方学校和教师,使教师具有选择空间和发展余地.
(3)评价区别:
大纲是定量、定性甄别选拔.课程标准是注重过程、发展、 参与态度等.
二、课程改革
1、为什么要改革体育课程.(成就与不足) 成就: (1)、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共识.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
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 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 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 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 的体育学习能力.
2、课程标准
又叫国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评估、 考试命题的标志,是国家管理课程的依据.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 学习、领会、掌握、达到不同程度的要 求.以往叫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素质,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该课程标准分为五个方面,具体如下:第一,健康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营养、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如何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应对常见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

第二,身体素质。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如游泳、跑步、跳绳等。

学生还需要学会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第三,个人和社交技能。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协调。

他们需要学会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

第四,运动技能。

学生需要学会掌握运动技能,如投掷、接球、击球等。

他们需要学会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竞技,并能够应用这些技能进行比赛和表演。

学生还需要学习体育游戏和表演艺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

学生需要学会了解体育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培养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

他们需要了解体育的社会影响和作用,学会尊重竞争、合作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通过体育活动培养自己的品格和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总的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培养其个人和社交技能,掌握运动技能,了解体育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培养,学生将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全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全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全文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

作为未来十年我国基础体育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现备受关注。

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新课标显示,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

从数据可以看出,与2001年版、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占比虽是10%-11%,但课时数并未增加——20年来一直是每周小学1至2年级4节体育课,3年级至初三3节体育课。

体育依旧是第三主科。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关注到,在新课标中知识型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体育、思想品德等,让课程更加均衡。

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和技能获得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增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

让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新课标中特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表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

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也出现在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中。

对此,柳鸣毅认为,除了我们常见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孩子在课外参加的很多兴趣班大多是一些比较时尚、炫酷类的项目,比如轮滑、跑酷等,都是当前比较火爆的项目。

“这些项目很具趣味性,孩子们很喜欢,会自觉参与其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国版)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快乐、自信和成功。

2. 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 身体健康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改善学生常见的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锻炼意志、培养品质。

三、课程内容1. 体育与健康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

2. 体育运动技能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 健康教育包括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性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器材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五、课程保障1. 政策保障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确保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质量。

2.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加强课程实施的监督和指导。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梳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梳理

满青春活力。·善于 沟通与合作,适应多 种环境。
流,适应自然环境的
中。遭受挫折和失败
变化。·
时保持情绪稳定。交
往与合作能力提升,
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增强。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概述
课程 总目标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积极参与体育活 动,养成良好的 体育品德
•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 出不怕困难、努力 坚持学练的意志品 质。按照要求参与 体育游戏。在体育 活动中尊重教师、 爱护同学,能扮演不 同的运动角色。
健康行为与生活 方式、生长发育 与青春期保健、 心理健康疾病预 防与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对安 全应急与避险。
球类运动、田径 类运动、体操类 运动、水上或冰 雪类运动、中华 传统体育类运动、 新型体育类运动。
设置有助于事件体 育与道德、智育、 美育、劳动教育和 国防教育相结合的 多学科交叉融合学 习主题、如钢铁战 士、劳动最光荣、 身心共成长、破解 运动的密码人与自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
➢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引导 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目 录
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0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03 小学体育与健康 “四大”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 04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概述 05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设置“六要素” 06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实施建议
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 程的性质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康健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康健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康健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康健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康健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亏,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康健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康健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美满都至关严重,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康健的严重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康健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兴旺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康健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康健(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英勇顽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康健、调和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康健水平发挥严重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康健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康健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严重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严重途径。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
标准(实验稿)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体质、身心健康的素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促进学业和体育发展,与学校教育共同实现一体化,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1.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体质、心理特点、社会素质进行综合考虑,开发适合不同年级的体育课程,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促进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融入认知、身体、文化等课程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2. 基本要求:1-6年级的体育课程要求拓宽学生思维,通过各类球类游戏、跑步等协调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7-12年级的体育课程要求让学生从了解自体、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出发,理解不同项目的综合性,开展人体科学、认知内容,以及体能项目结合,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参与活动的能力;
3. 其他教学要求:提倡学生在中小学生素养培养中体验校园文化,养成良好的协调与团队协作的品质;大力弘扬体育传统,强调国民健康,积极投入到各类体育活动中;逐步普及少儿健身文化,注重发展学生自我管理和竞赛能力;重视学生艺术表演赛事,注重体育竞技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同学参与竞赛的热情。

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激励学生健康生活,发展身体、智力和精神活动,拥抱健康的校园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
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
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
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
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
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
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
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
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
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1.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1.1.2)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1-12'GYM'1.1.2.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12'GYM'1.1.2.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
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1-12'GYM'1.1.2.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1-12'GYM'1.1.2.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1-12'GYM'1.2)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12'GYM'1.2.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
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