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思考
谈谈我对“金融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想法
谈谈我对“金融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想法金融改革是指针对金融体系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改革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金融改革有助于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通过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可以削弱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支配地位,增加普通人的选择权,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金融改革可以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大。
另外,金融改革还可以促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
通过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然而,金融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金融改革需要平衡好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
金融创新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活力,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
其次,金融改革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层次的需要。
由于中国的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金融改革在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和挑战。
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在我的理解中,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金融制度、优化管理机制,才能建立起健全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总而言之,金融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金融改革的意义和目标,积极参与其中,推动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历程历史回顾与改革前瞻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政策性银行在业务模式、服务手段、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提 升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政策性银行开始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内其 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2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 分析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主要业务领域
政策性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制 定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进国际化发展
政策性银行应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与 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国际化 水平。
加强政策性银行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创新能力
政策性银行应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 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政策性银行应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 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 持。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政策性银行应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服 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建设
推进市场化改革
加强法制化建设
政策性银行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 确保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02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注重市场
化运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提高银行的效率和竞争力。
0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
手段来控制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政策性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未来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前景展望与建议
1 2 3
推进改革创新
国内政策性银行及改革措施
国内政策性银行及改革措施国内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深化,政策性银行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较大的发展问题,这对于经济建设以及政策性银行本身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所以,对国内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当下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对国内政策性银行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措施方面,通过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和进步。
标签:政策性银行;存在问题;改革措施就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导致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频繁,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国内金融机构改革日益迫切,提升金融机构竞争能力,使我国金融机构能够在国际竞争中保证竞争优势,是当下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国内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在金融全球化浪潮影响下,政策性银行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更好地满足当下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1.政策性银行性质政策性银行,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支持,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主要目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在国家权利机构手中,重大的经济决策需要以国家意愿为主。
我国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更好的投资活动,以此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介于国家财政和商业银行两者之间,它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促进项目发展。
同时,政策性银行还服务于公共事业,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由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很多项目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银行的经济效益很难得到保证,有些项目甚至处于亏本状态。
所以说,政策性银行的社会效益要远远高于经济效益,这是由于其自身性质决定的。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 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面 临高层次人才短缺的挑战。
不良贷款率较高
在股份制改革之前,国有商业银行存 在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问题,给银行的 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带来挑战。
股份制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 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商业银行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 养和引进力度,提升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强化风险意识
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 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 资产质量和安全。
持续创新和完善
国有商业银行应持续创新和完善业务模式、产品 和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 。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同业的合作与交流,吸 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 践与思考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 景和意义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 践和经验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 效和影响
目录
•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 思考和建议
• 结论
0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背 景和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和发展
1 2 3
国有商业银行的起源
国有商业银行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作为国家金 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持国家经济发 展的重要任务。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从专 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转型,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力,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某年以来,XX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部署要求,紧盯政策投向领域,梳理优质项目,切实发挥出政策红利,有效拉动了社会投资积极性。
但基层也发现,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过程中存在四方面问题亟需关注。
一、银行体系支撑不完善,基层可选择空间较少。
根据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但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在各地市特别是县级设置分支机构较少,导致银企对接不通畅、信息不对称,支持力度不足。
临邑县发改局反映,申报项目通过上级审核后,基层政府部门负责与金融机构协调,为便于沟通协调,一般会选择县域内银行,但临邑县仅有农发行支行,因此在与银行协调资金方面,县域内选择的机会较少,项目资金支持申报成功率不高。
作为县级市,虽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但由于权限较小、缺少决策权,申请贷款需要层层审批,时限较长,不利于项目快速落地。
二、申报门槛相对较高,基层项目竞争力有限。
当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坚持市场化等原则,打破地域、更多以申请项目的质量为倾向条件,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或是有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地区申请成功率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基础设施项目由于体量小、经济效益不高、缺乏担保主体等,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压力较大,申报成功率较低,但实际资金需求较为强烈。
三、投放额度有限,资金配套压力大。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是用来补充项目的资本金,且最多支持补充项目50%的资本金。
但总体来看,项目建设的资本金在总投资中占比一般为20%,剩余投资资金需求仍然较大,特别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商业银行放贷较为谨慎,地方资金配套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四、支持方式待优化,政策稳定性、可及性不足。
当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方式较为单一,基层主要涉及股东借款与股权投资两种方式,但对于政府投资的公益类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度不高,有部分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列入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待建,但因为手续问题暂缓实施,因此未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若干探讨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若干探讨一、政策性银行理论概述介绍所谓政策性银行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制度源由及现状1.现行制度安排的源由(1)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不足。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刚起步,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发展。
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导致投资过度膨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使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缺乏投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解决收购资金“打白条”需要。
1994年以前,我国粮棉收购资金采取“地方财政、购销企业和农行各三分之一”的解决办法,地方财政和购销企业资金经常出现缺口,给农民“打白条”现象严重,直接侵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
(3)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需要。
专业银行既按国家要求办理政策性贷款,又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开展商业性业务。
由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等投资周期长、数额大,专业银行不愿按国家要求发放政策性贷款,而把政策性资金挪用于高盈利项目,形成政策性项目资金硬缺口,倒逼央行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导致货币供给“闸门”失控;另一方面,专业银行经办政策性业务掩盖了实际经营亏损。
2.业务范围及资金来源(1)业务范围。
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如表1所示。
(2)主要资金来源。
一是财政部拨付资本金733.8亿元;二是发行金融债券。
1998年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各金融机构用派购方式发行,1998年9月开始实行市场化招标发行。
仅2002年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就发行债券3075亿元,2002年我国政策性银行存量债券达10254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中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券种,余额占当年GDP的9.9%.到今年5月底,政策性金融债券已占全国债券余额的35%;三是境外筹资。
金融专业最新毕业论文选题大全
以下我给大家提供了3个部分:《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三》最新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这次给大家分享下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要如何去写好,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或想了解其他专业的可以找我。
下面我也有最新的论文题目可供同学们参考和选择《但必须与本专业有关方可》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
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
《一》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一)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
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成为了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向现代金融机构的转变,逐步实现了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变革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处于全国一元化管理的状态,银行的业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主要进行存贷款业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开始向现代银行制度转型,引入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例如利率市场化、分行制度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市场化改革: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完善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推进了资本市场化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国际化业务,与国际知名银行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商业成就。
3. 加入WTO后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了全球金融市场。
在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此,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例如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4. 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通过与国际知名银行的合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经营经验和先进技术,也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众多分支机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金融机构。
二、发展趋势1. 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征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征政策性银行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推动特定政策目标而设立的一类金融机构。
它们与商业银行在性质、资金来源、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深入论述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以及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 与政府紧密联结:政策性银行作为国家战略性金融机构,与政府具有紧密的关系。
政府通常拥有对政策性银行的股权或直接控制权,在其经营和管理中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
2. 特殊的资金来源: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包括政府拨款、国际金融组织援助、世界银行贷款等。
这些资金可用于特定领域和项目的投资和融资,以支持国家重点发展需要。
3. 特定的政策目标:政策性银行的设立是为了实现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其经营和发展方向通常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
4. 支持重点领域和弱势群体:政策性银行主要支持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弱势群体,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科技创新等。
这些领域通常由商业银行在风险和利润考量下难以涉足。
5. 风险防范和监管要求严格:政策性银行在资金使用、风险防范、内部管理等方面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
国家有关部门对其经营状况、风险控制等进行监督,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征:1. 社会经济发展支持: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支持国家重点的社会经济发展。
这些银行通常向面临困难的行业、地区和企业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主要支持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它提供农村信用、农业贷款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购买农资、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2. 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政策性银行在我国经济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工具,政策性银行可以对特定领域或特定企业进行定向投放资金,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与创新研究
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与创新研究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设立,以政策宣传和政策性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策性银行的创新也成为当前金融行业的热点之一。
一、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政策性银行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主要发挥以下作用:1.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性银行是国家战略性金融机构,他们根据国家战略和政策要求,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以帮助经济实体获得资金支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2.实现国家利益政策性银行是一种全国性银行,是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以满足整个国家和行业的需求,实现国家利益。
3.支持重点产业政策性银行有着针对性很强的贷款。
政策性银行着重支持那些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最有帮助的行业,其中包括重点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化工、制造业、科技创新等。
二、政策性银行的创新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政策性银行也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注入改革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政策性银行的资本注入改革是必要的。
这一改革为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提供了更稳定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其更好地开展业务。
2.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近年来政策性银行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政策性银行必须加强战略意识,并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开展业务,以逐步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3.开展多元化业务政策性银行的多元化业务是其开展业务的重要方向。
除了简单的受托管理以外,政策性银行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4.电子化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政策性银行也不断进步,开展电子化服务成为必须的趋势,政策性银行利用互联网网络传播金融信息,提升用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政策性银行的未来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政策性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试析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试析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摘要:我国于1994年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十多年间,政策性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策性银行在建立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在经营和改革中存在资本金比率低,业务范围窄,风险控制率高等困难,针对这些难题,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其法律法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一行一策”等。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困难;对策一、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一)政策性银行概述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建立的,并通过参股来保证股权,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是专门配合并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意图,在制定或特定的业务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达到政府宏观管理的意图。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其他文件,我国于1994年相继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在我国成立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提供了政策性支持,符合我国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在经营和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风险,可以说,我国政策性银行总体发展看好,但问题亦很突出。
二、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一)经营中存在的风险1.政策风险。
政策性银行以执行政府相关的政策为主要目的,忽略了风险意识,导致风险意识较为薄弱。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和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增强,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存在着极大的政策风险。
2.道德风险。
由于放贷方与借贷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相比起普通商业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所承担的责任低得多,因此,对于信贷人员而言,由于贷款并不是出于主动发放给借贷方,因此,一旦贷款出现无法收回的情况,信贷人员可以“贷款的政策性”为由推卸责任。
2020年政策性银行改革最新方案
2020年政策性银行改革最新方案中国政府网12日公布了国务院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的批复。
专家表示,这次改革呈现调定位、划范围、控风险三大亮点,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意义重大。
【国务院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20〕56 号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的请示》(银发〔2020〕7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人民银行商有关单位提出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
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合理界定业务范围,明确风险补偿机制,提升资本实力,建立资本充足率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把中国进出口银行建设成为定位明确、业务清晰、功能突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良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在稳增长、调结构、支持外贸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人民银行要会同有关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完善监督管理,抓紧做好后续工作,确保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依法合规、稳妥有序推进。
重大情况及时报国务院。
国务院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的批复国函〔2020〕55 号与此同时,对后一类高收入群体来说,虽然缴纳35%到45%的个人所得税,符合“抽肥补瘦”的调节功能;但从税收激励来说,美国等发达国家最高税率仅为35%,中国更高的税率累进无疑会激励高收入群体有动力去避税、逃税甚至移民海外。
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的请示》(银发〔2020〕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海军舰艇部队军官的军衔循国际惯例,航空母舰舰长为上校、驱逐舰舰长为中校、护卫舰舰长为少校,战略导弹核潜艇艇长为上校、核动力攻击潜艇艇长为中校、常规动力攻击潜艇艇长为少校;舰艇支队(或航母战斗群)为师级单位,支队长为少将。
金融行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引言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它们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
在中国,政策性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并重点探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
什么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在投资决策上考虑国家利益和经济需求,优先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战略性产业。
与商业银行不同,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目标并非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为国家经济服务。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背景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策性银行的角色和地位逐渐凸显。
1978年后,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政策性银行,以实施货物贸易、农业和银行监管等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策性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与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区别。
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对国内重点产业的支持、提供低成本融资、国际贸易融资以及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导等。
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政策性银行承担着国家重点项目的融资任务。
这些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等。
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这种融资方式有助于降低项目方的融资成本,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对国内重点产业的支持政策性银行在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例如,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中,政策性银行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性银行还通过提供技术转让、产业链整合等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国内重点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提供低成本融资政策性银行通过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政策,提供企业和个人低成本的融资服务。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
2、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库”体系,包括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日本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特征政策性银行不同于政府的中央银行,也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缺陷,从而健全与优化一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与其他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资本金性质看,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或政府参股设立,由政府控股,与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
如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法)规定:复兴开发银行为政府所有,其中联邦政府占80%的股份,各州政府占20%的股份。
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是由法国的中央银行持股24.5%,信托储蓄银行持股24.5%,以及其他大商业银行投资组成。
第二,从经营宗旨上看,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贯彻执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己任。
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重点建设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及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
一般包括支持农业开发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贷款,进出口贸易贷款等。
但是不以营利为目标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银行都不盈利,或是都无视效益性,而仅仅是以经营的目标角度来讲,不追求盈利或利润最大化。
第三,从业务范围上看,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和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其资金运用多为长期贷款和资本贷款。
政策性银行收入的存款也不作转账使用,贷款一般为专款专用,不会直接转化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所以,不会像商业银行那样具备存款和信用创造职能。
政策性银行有自己特定的服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产生竞争。
政策性银行改革
张涛卜永祥:关于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若干问题标签:银行改革●张涛卜永祥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历史条件变化,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渐渐受到质疑,政策性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存在许多争论,也有不少认识误区。
这些争论,集中表现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阶段,较长时期内仍需要政策性银行发挥作用,政策性银行应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继续从事政策性业务,与商业银行严格限定经营范围,互不交叉。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银行较好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但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政策性银行应在条件成熟时转型为开发性银行。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银行已完成历史使命,应逐步收缩业务,淡出市场。
反映在改革思路上,有三种思路:一是继续维持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定位,维持准政府机构的职能,从事国家规定好了范围和边界的政策性业务,由国家财政担保,风险由国家财政兜底;二是向开发性银行转型,实行市场化运作,按项目把业务划分成国家指令性业务和指导性业务两类,国家财政只补偿指令性项目的风险,指导性项目政策性银行风险自担;三是不单独搞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可以搞代理,谁代理就给谁补贴和优惠政策,由财政买单。
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争论集中在以下问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国家信用,财政与政策性金融是什么关系?我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关系是什么?(2)对政策性银行改革,我们究竟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思路?把握什么样的方向?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为什么说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是向开发性银行转型?(3)开发性金融的实质是什么?开发性金融与传统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的区别在哪里?(4)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什么特点,我国政策性银行资本金短缺,应采取什么办法补充?随着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深入,上述问题的争论较多,2001年国务院曾成立调研小组,专门研究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定位问题。
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范文
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范文政策性银行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设立或控股的银行,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
政策性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支持。
二、政策性银行调研概述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状况、业务特点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
通过与政策性银行内部人员的交流和对外部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政策性银行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和支持措施。
三、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状况政策性银行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其股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相关机构。
政策性银行依托国家政策资源,通过提供优惠的融资条件和定向资金支持,为国家重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政策性银行还拥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和综合实力,对于国内外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四、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发放贷款、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提供融资支持。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重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出口信贷、农业和小微企业等。
此外,政策性银行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
五、政策性银行的贡献政策性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定向融资和优惠利率,为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其次,政策性银行通过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策性银行还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定价和引导作用,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六、政策性银行的挑战与建议尽管政策性银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性银行需要更好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其次,政策性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此外,政策性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度。
为此,建议政策性银行应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提高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
浅谈政策银行尤其要讲政治
己的看法 , 对搞好 政 策性银行 和 促进 经
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 策 行 政 银奎 讲 政 治
落实国家的宏观 调控 政策 , 到执行 政 做 策不走样 其 斑是要适时 、 有力 、 有效地 支持经 济发展 一适 时就 是 雪 中送 炭 , 雨
雏护金融秩序的平穗 , 保持金 融运行 的良好 态势 , 促进政 策银 行 牢 固树 立和
行 而 党 对政 策银 行 的 领 导 , 要 是 体 主
要 目前 , 策银行 的 资垒 来源还 不 完 政 全具备依 靠市场 融通 的条件 , 资金 的 其 有限性 和 需 求之 问构成 了矛 盾的 统 一 体 。一方面经济建设需要政 策银行投放 大量资金 , 一方面 资产存 量 走且 呈 占 另 用周期长、 周转慢 、 放集 中的趋 势 .而 投 社鲁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原则就是要 实 现资垒 的优 化 配置。 因此 , 策银 行讲 政 政治 , 就是要通过 自身的努 力, 按照社 鲁 主义市场 经济的要 求优 化 资垒 配置 , 要 强化投 入产 出观 惫 , 解 资垒 的潜在 风 化 险 , 克分认 识增 强资金 流动性 和 制止 要 信贷资产流 失 的重要性 和 迫切性 , 下大 力扭转 资 产 流动 性 差和 资 产 流 失 的局 面, 实现 信贷 资金 的 良性 循 环 一是 要 用好增量 . 盘活存量 , 在增量贷款 的投 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思考
论文关键词:政策性;商业化改革
论文提要: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在业正式展开。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对于我国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现状
1998年以来,三家政策性银行每年近3,000亿元的信贷投入,成为我国GDP年均增长7.7%的重要推动力量,2002年末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已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12.16%。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制度缺陷
1、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业务运营。
我国政策性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立法,成立时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也没有根据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修订,成为政策性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而国外政策性银行一般是先立法,再依法设立并经营,金融制度通过立法确定,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和补充,如《日本开发银行法》、《韩国产业银行法》等。
2、国家信用和担保内容缺失。
开发银行属于政府独资经营的政策性银行,享有准财政资信等级,这是开发银行运营的基础。
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国家信用缺乏实质性内容,在资本金补充、财政补贴、政策等主要方面的支持有限,与国际上规范的政策性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资本金及充足率不足。
我国政策性银行目前尚未形成资本金补充机制,资本
充足率有下降趋势。
而国外政策性银行除了实收资本外,还注重增加资本准备,资本充足率与政府给予的国家信用支持相匹配,通常高于一般商业银行。
4、银行功能不完善,手段不到位。
近年来,国外开发性银行正由专业银行向综合银行转变,在传统银行业务基础上开拓资本市场业务。
而我国开发银行的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主要资产业务仍为单纯贷款业务,缺少国外同业所从事的债券、股本投资以及担保等创新业务,难以运用市场化、商业化手段实现政策性目标,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开发程度的深入,将难以满足客户日趋多样化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5、缺乏健全的风险体系。
国外政策性主要通过构筑政策支持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保证贷款回收和防范化解风险,其核心是建立可靠的担保体系,优先清偿,以及资产化等。
而我国政策性银行这方面的支持和手段较少,运营中有较大的风险。
因此,提高信贷决策质量,建立和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是政策性银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是进一步促进开发性金融的必然选择。
开发性金融是适应制度落后和失灵,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
从各国的实践看,开发性金融通常为政府所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用建设制度和开发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投体制改革及相关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
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主要渠道是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完成的途径是通过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并且在另一方面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