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理性与风险难题
法律风险的严重性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某房地产公司土地收购纠纷案为例,分析法律风险的严重性。
二、案例概述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在收购某地块(以下简称“涉案地块”)时,与当地政府(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土地收购协议》。
协议约定,原告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涉案地块,并约定了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因土地补偿款、地上物拆除等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的来源(1)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在《土地收购协议》签订过程中,原告未对涉案地块的权属、地上物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权属纠纷、地上物拆除等问题。
此外,原告在签订合同时,未充分了解被告的履约能力,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风险。
(2)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与被告因土地补偿款、地上物拆除等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这主要源于以下风险:①土地补偿款计算标准不明确:合同中对土地补偿款的计算标准未作明确规定,导致双方在补偿款数额上产生分歧。
②地上物拆除责任划分不清:合同中对地上物的拆除责任未作明确划分,导致双方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纠纷。
2. 法律风险的严重性(1)经济损失本案中,原告因合同无法履行,导致投资1.5亿元的资金无法收回,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信誉损失本案涉及政府、房地产公司等主体,其法律风险的暴露将严重影响各方信誉,损害企业形象。
(3)社会影响本案涉及土地收购这一敏感领域,其法律风险的暴露将引发社会关注,可能引发类似案件,影响社会稳定。
四、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避免因条款不明确而引发纠纷。
2. 加强尽职调查在收购土地前,应对土地权属、地上物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确保收购的土地不存在权属纠纷。
法律风险应对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争议等。
有效的法律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损失,维护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分享企业如何应对法律风险,化险为夷的经验。
二、案例背景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等业务。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也逐渐增多。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法律风险应对案例:三、案例描述2019年,科技公司与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知名企业”)签订了一份技术开发合同,约定由科技公司为知名企业提供软件开发服务,开发完成后交付知名企业使用。
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软件开发,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交付。
然而,在项目验收过程中,知名企业发现部分功能与合同约定不符,认为科技公司存在违约行为。
随后,知名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科技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
四、法律风险分析1.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中部分条款表述模糊,导致双方对合同义务存在争议。
2. 项目验收标准不明确:合同中未明确约定项目验收标准,导致双方对项目是否合格存在分歧。
3. 证据不足:科技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完成合同约定的开发任务。
五、法律风险应对策略1. 完善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避免后续争议。
2. 明确项目验收标准:与客户协商确定项目验收标准,并形成书面文件,确保双方对项目质量有明确的认识。
3. 加强证据收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项目进度报告、代码版本、验收报告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4. 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在诉讼过程中,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诉讼,确保诉讼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六、案例分析及启示1.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科技公司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项目验收标准不明确以及证据不足等原因,导致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然而,通过完善合同条款、明确项目验收标准、加强证据收集以及委托专业律师介入等措施,科技公司成功化解了法律风险,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风险思维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甲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风险。
本文将以甲公司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为例,分析法律风险思维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重要性。
二、案例描述2019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总价值为100万美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货物的质量、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内容。
然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出现了以下争议:1. 乙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部分货物存在质量问题。
2.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延迟交货,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3.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律风险分析1.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在合同签订阶段,甲公司未能充分了解乙公司的经营状况、信誉度等因素,导致合同中存在诸多风险。
具体表现为:(1)合同条款不完善,存在漏洞。
例如,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货物质量标准、检验方式等,导致双方在货物质量问题上产生争议。
(2)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
合同中仅约定了交货期限,未明确约定付款期限,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
2.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在合同履行阶段,甲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导致纠纷产生。
具体表现为:(1)货物质量风险。
甲公司未能对出口的货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导致乙公司收到货物后出现质量问题。
(2)违约责任风险。
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乙公司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3. 争议解决阶段的风险在争议解决阶段,甲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损失扩大。
具体表现为:(1)缺乏证据。
甲公司未能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导致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2)沟通不畅。
甲公司与乙公司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沟通不畅,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四、法律风险应对措施1. 加强合同审查在合同签订阶段,甲公司应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完善、明确。
金融专业投资实践中的失败教训我从中学会了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
金融专业投资实践中的失败教训我从中学会了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在金融专业的投资实践中,失败是一笔宝贵的教训。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经验,我领悟到了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本文将分享我在投资实践中所获得的失败教训,并总结了如何进行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的方法。
首先,我要谈论的是理性思考。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常常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冲动的决策与不明智的行动。
这给我带来了许多失败的经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曾经听信市场传言,盲目跟风投资某只股票。
结果,这只股票跌得一塌糊涂,我损失了大量的资金。
从这次失败中,我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理性思考意味着要对市场消息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不被情绪左右。
投资者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框架,并充分考虑市场趋势、财务数据和相关政策等信息。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明智的决策。
其次,我要探讨的是风险控制。
投资领域充满了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我曾经犯下的错误是没有有效地控制风险,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我在某只股票上投入了过多的资金,没有做好分散投资的策略。
结果,当该股票下跌时,我损失了大部分的资金。
通过这次失败,我深刻理解到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投资者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分散投资、设置止损位、建立风险控制指标等。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仓位,避免过度承担风险。
在金融专业投资实践中,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正确地判断市场,避免冲动的投资决策;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我们才能降低投资风险,保护自己的资金。
虽然从失败中获得教训并不容易,但这些教训却是我们日后取得成功的基石。
在投资实践中,我也明白了失败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只有通过失败,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
总结起来,在金融专业投资实践中的失败教训教会了我理性思考与风险控制。
通过理性思考,我们能够冷静地分析市场,做出准确的决策;通过风险控制,我们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
管理者没有按照理性人原则去处理财务关系的案例
管理者没有按照理性人原则去处理财务关系的案例案例一:林公司员工工资问题公司由李担任总经理,公司负责人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处理财务关系时没有按照理性人原则进行合理分配。
其中一个案例是该公司员工林工资问题。
林是该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工作表现一直优秀,但工资水平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提升。
每年公司都会进行一次薪资调整,但调整幅度总是固定的百分比,忽略了员工的实际表现和市场平均工资水平。
每次调整后,林工资仍然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发展。
由于管理者没有按照理性人原则处理财务关系,导致了这个问题的产生。
首先,管理者没有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岗位要求,无法准确评估员工的价值。
其次,管理者没有对市场平均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导致无法与市场保持竞争力。
最后,管理者只按照固定百分比来进行薪资调整,没有将员工的实际表现纳入考虑范围,使得工资分配不公平。
为了解决该问题,管理者应按照理性人原则进行合理的薪资分配。
首先,管理者应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职务要求,确保对员工价值的准确评估。
其次,管理者应对市场平均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确保员工的工资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最后,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薪资调整方案,确保薪资分配更加公平和合理。
案例二:公司投资决策问题公司的管理者在处理财务关系时没有按照理性人原则进行投资决策,导致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报率不理想。
其中一个案例是该公司投资于一个新项目的决策。
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和回报率分析,导致了投资决策的不理性。
该新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景,但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然而,管理者只关注项目的潜在利润,忽略了潜在风险,并追求高回报率。
他们并没有全面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导致投资决策的高风险性和低回报率。
为了解决该问题,管理者应按照理性人原则进行投资决策。
首先,他们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并权衡项目的潜在利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法律人理性思考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人,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其理性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处理法律事务时,法律人需要秉持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运用法律知识和逻辑思维,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以“张三遗赠纠纷案”为例,探讨法律人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的理性思考。
二、案情简介张三,男,45岁,某市某公司员工。
张三生前立有遗嘱,将位于市区的房产赠与其侄子李四。
张三去世后,其子女张一、张二认为遗嘱无效,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遗嘱无效,并请求法院依法分割遗产。
李四则坚称遗嘱有效,要求法院支持其继承房产。
三、法律人理性思考的过程1. 审查证据法律人在审查证据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遗嘱的合法性:审查遗嘱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是否经过法定程序。
(2)遗嘱的真实性:审查遗嘱是否为张三真实意愿的表示,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遗嘱的效力:审查遗嘱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否存在无效情形。
2. 分析法律关系(1)张三与子女、侄子之间的法律关系:张三与子女、侄子均为亲属关系,但亲属关系并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2)遗嘱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遗嘱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表示;③遗嘱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适用法律(1)遗嘱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张三的遗嘱符合法定形式,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因此遗嘱有效。
(2)遗产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遗产应当由继承人共同继承。
由于张三的子女、侄子均为继承人,因此法院应依法分割遗产。
4. 争议解决(1)调解: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可以尝试调解双方当事人,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2)判决:若调解不成,法院应根据法律规定,判决支持李四的继承请求。
四、案例分析1. 法律人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在“张三遗赠纠纷案”中,法律人通过审查证据、分析法律关系、适用法律等环节,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管理风险案例
管理风险案例管理风险案例:2013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2013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成为航海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1500多人的死亡,也暴露了船舶管理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严重不足。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之一。
然而,这艘豪华客轮在首航时就经历了一次灾难。
据事故调查报告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多个管理风险的失误有关。
首先,泰坦尼克号管理方未能充分评估船舶的结构强度。
船舶的结构应该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灾害和碰撞,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然而,泰坦尼克号在设计和建造时存在缺陷,船体的一部分缺乏足够的结构强度,导致船体遇到冰山后无法承受碰撞。
其次,泰坦尼克号的船员和乘客救生设备不足。
尽管船舶上有足够的救生艇,但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乘客和船员的一部分才能搭乘。
因此,当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很多人无法及时逃生,导致了如此多的伤亡。
此外,泰坦尼克号的风险管理体系脆弱。
根据调查报告,船舶上的乘客和船员都没有接受足够的灾难逃生培训和演习。
这导致了在危机时刻无法保持冷静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最后,船舶管理方未能充分考虑气象风险。
尽管有关部门在船舶航行时已经发出警告,并报告了冰山的存在,但管理方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避免与冰山碰撞。
这一失误导致了沉船事故的发生。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管理风险案例,揭示了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这个事件使得航海行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并设立了更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来确保船舶运行的安全性。
通过这样的教训,航海行业在管理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改进和进步。
综上所述,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是一个管理风险案例,暴露了船舶管理方在结构强度、救生设备、风险管理体系和气象风险方面的不足。
这一事件引起了航海行业的重视,并促使其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措施。
国内大型微观调查案例
国内大型微观调查案例
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案例2: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案例3: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
案例4:雪天的杂货店。
案例5: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案例6: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案例7:“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案例8:谁在消费昂贵?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案例9: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案例10:吃三个面包的感
案例11: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案例12: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案例13: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
案例14:理性与风险难题。
案例15:上大学值吗?
案例16: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案例17: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案例18: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案例19: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案例20:沉没成本与企业
案例21:企业生产中的学习效应。
案例22: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
法律风险防范应对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近年来业务发展迅速。
在2019年,甲公司与一家韩国企业(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00万美元的货物出口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负责将货物从中国出口至韩国,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出口义务,但乙公司却未按时支付货款。
甲公司多次催收无果,遂向我国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二、法律风险分析1. 合同签订风险在合同签订阶段,甲公司未能对乙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导致合同签订存在风险。
乙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可能是由于其自身经营困难或恶意违约。
2. 合同履行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例如,甲公司在货物出口过程中未能按时提供相关单证,影响乙公司及时付款。
3. 违约责任风险乙公司未按时支付货款,可能构成违约。
甲公司若未能有效主张违约责任,可能导致损失扩大。
4. 诉讼时效风险甲公司在提起诉讼时,若已过诉讼时效,可能导致其胜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应对措施1. 加强合同签订前的调查甲公司在签订合同前,应对乙公司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合规性。
2. 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甲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同顺利进行。
3. 明确违约责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支付方式等,以便在发生违约时,甲公司能够有效主张违约责任。
4. 及时催收货款甲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及时催收货款,防止损失扩大。
5. 注意诉讼时效甲公司在提起诉讼时,应注意诉讼时效,确保胜诉权益。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甲公司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 在合同签订前,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乙公司存在经营困难,但仍与其签订了合同。
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但由于乙公司经营困难,导致其未按时支付货款。
案例:理性与风险难题
案例:理性与风险难题1.使用范围: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专题——风险情况下的选择理论2.要考核的知识点: 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理性与风险决策;风险规避者的行为。
3.思考题:(1)现实中,人们对待风险有哪些态度?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理财行为可以看出个人的风险态度?(2)从本案例中你能解释出为什么俄尼斯特·沃克曼在个人理财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是合理的吗?(3)如何理解“人们对于比平常多的钱趋向于风险规避,而对于比平常少的钱则更易表现为风险取向,而数目大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情况。
”这句话?你觉得实验经济学家Kahneman and Tverskv对问题的解释合理吗?(4)对于本案例不要求你有很确定的理由解释,但是,你能区分确定情况下和风险情况下的人们的选择行为的差异吗?俄尼斯特·沃克曼在理财上是个保守主义者。
他的年收入有2.5万美元,他把其中的1万美元存入了当地银行,并且每月投资200美元在信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
此外,每星期总有一两次,俄尼斯特会用10美元来买彩票;每年他还会带着1,000美元去一次毕勒斯睹上一把,而且他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俄尼斯特是否像其他人一样,由于缺乏自制力或教育而把保守行为和冒险行为集于一身?或者说他是非理性的呢?对于像俄尼斯特·沃克曼这种并不罕见的理财行为,会有不少种解释。
相对而言,其中的一些似乎更可信,也更吸引人。
但我们仍然难以给出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答案。
一个常见的解释是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是非理性的,俄尼斯特的赌博也说明了这一点。
问题是这个解答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俄尼斯特和其他人的行为。
非理性是没有层次性的,即使从大体原则上,它也无法被度量。
因为它是对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的全部概括,是那种无法阐述清楚的东西。
另一种可能性是俄尼斯特也许缺少理财约束,所以看不出他的行为中明显的不一致性。
他在存钱和投资方面有着规则的理财约束,但理财约束仅此而已吗?假如他只是存1,000美元,并且每月用50美元进行相同的投资,我们就能况他有足够的理财约束吗?但为什么这种约束每星期会动摇两次,每年会消失一次呢?如果俄尼斯特明年不去华勒斯赌博,他就有厂足够的理财约束吗?这种解释不能对俄尼斯特的行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因为它没有回答出什么是俄尼斯特的理财约束,更不用说对其他人了。
遇到法律风险的失败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
其中,法律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以某科技公司为例,剖析一起因法律风险失控而导致企业倾覆的失败案例。
一、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初期,公司凭借创新的技术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法律风险。
二、法律风险的失控1. 知识产权侵权某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售额逐年攀升。
然而,公司却忽视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产品畅销的同时,公司并未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导致竞争对手纷纷抄袭。
当公司发现问题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维权时机,市场份额急剧下滑。
2. 合同纠纷某科技公司曾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
合同约定,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然而,供应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多次提供不合格的原材料,导致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公司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但双方在赔偿金额上产生了分歧。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公司无奈将供应商告上法庭。
最终,法院判决供应商承担部分责任,但赔偿金额远低于公司预期。
3. 劳动争议某科技公司曾在招聘过程中,对一名应聘者的学历进行了虚假宣传。
应聘者入职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公司宣传不符,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委员会认定公司存在欺诈行为,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此次劳动争议使得公司声誉受损,员工士气低落。
4. 环保问题某科技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废气、废水,但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当地环保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存在严重超标排放问题。
环保部门责令公司立即整改,并处以高额罚款。
此次环保问题使得公司陷入舆论漩涡,企业形象严重受损。
三、失败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某科技公司管理层在发展过程中,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
公司未设立专门的法律部门,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决策缺乏专业指导。
风险与理性的案例分ppt
爱好或风险规避。 • 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认为理性人在做 出决策时,对待风险的态度自始至终 是不变的,均是表现为风险厌恶。
• 理性表现为永恒追求个人效用最大 化
• 具体可以表现为目的理性、手段理性。 • 目的理性:理性经济人的一些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 手段理性:理性经济人一般会采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手段或工具来实现自己 最终的目的。而且所使用的手段不一定都是完全利己的,也可以使用一些先 利他后利己的手段。 • 综上所述,理性经济人看重的是最终目的是否实现,而不太注重中间的过程 得失。无论是自利,还是最大化追求,只要保持逻辑的、内在的一致性,就 能称之为理性。
理性是什么?
• 理性的一般形式:
• 其实就是特指人的思维行为的一种属性,由于行为受人们的意识所主导,所
以人们行为的理性其实就是人们思维的理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逻辑性。
• 核心是内在一致性。
• 介绍两种常见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
• 理性表现为行为的前后一致性,涉及
第二种解释
风险方面就是指,人保持一贯的风险
案例简介
俄尼斯特 · 沃克曼年收入2.5万美元,在理财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风险规避
风险偏好
• 1万美元存入银行 ,每月投资200美
• 10美元买彩票(一星期一两次),一年
一次1000美元的赌博。
元在信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
为什么俄尼斯特 ·沃克曼在理财上会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合 理吗?
案例分析
• 因其在理财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按照第一种解释也就是传统预期效用理论 认为的那样,其风险态度应一直为风险规避。故俄尼斯特 ·沃克曼投资彩票 和赌博的行为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
法律的理性化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某市某区法院在审理环境污染案件时,始终坚持法律的理性化原则,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案情简介2018年,某市某区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环保规定,排放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导致周边农田、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当地居民投诉后,某区环保局对该化工公司进行了调查,并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进行整改。
然而,化工公司在整改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排放行为。
2019年,某区环保局将该化工公司及负责人依法移送至某区检察院,涉嫌污染环境罪。
三、法院审理某区检察院依法向某区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化工公司及负责人犯污染环境罪。
某区法院受理该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
(一)审理过程1. 审查证据合议庭在审理过程中,严格审查了起诉书、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现场勘验笔录等证据。
经审查,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基本属实,证据确实、充分。
2. 证人出庭为查明案件事实,合议庭依法传唤了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陈述了化工公司排放废水污染环境的事实,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3. 鉴定意见合议庭依法委托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对化工公司排放的废水进行了鉴定。
鉴定意见认为,化工公司排放的废水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判决结果1. 判决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某区法院认为,化工公司及负责人违反国家环保规定,排放含有重金属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
2. 判决结果某区法院依法判决化工公司及负责人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同时,责令化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恢复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赔偿受害人损失。
患方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甲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8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向甲公司供应一批电子产品。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时支付了货款,但乙公司却未能按时交货。
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交货,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甲公司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件分析1. 合同条款存在漏洞在本次案例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存在以下漏洞:(1)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交货时间。
合同中仅笼统地规定了乙公司应在一定时间内交货,但未具体约定交货时间。
这为乙公司拖延交货提供了可乘之机。
(2)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
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乙公司违约时的责任,导致甲公司在乙公司违约后难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2. 法律风险分析(1)合同条款漏洞导致甲公司权益受损。
由于合同条款存在漏洞,甲公司在乙公司违约后难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2)诉讼成本较高。
甲公司为维护自身权益,不得不提起诉讼,这将导致较高的诉讼成本。
(3)影响甲公司声誉。
若甲公司无法追究乙公司违约责任,将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解决方案1. 完善合同条款(1)明确约定交货时间。
在合同中具体约定乙公司交货的时间,避免因时间问题导致纠纷。
(2)约定违约责任。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乙公司违约时的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2. 加强合同管理(1)在签订合同前,对供应商进行充分了解,确保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2)签订合同后,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3. 增强法律意识(1)加强员工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合同风险的认识。
(2)与专业律师合作,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本次案例反映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忽视合同条款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
理性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的质量标准、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交付了货物。
然而,在货物交付后不久,乙公司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经检验,该批货物的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
乙公司遂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甲公司拒绝。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甲公司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因此甲公司已构成违约。
2. 甲公司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但应当给予适当期限。
”在本案中,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即甲公司应当重新提供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标准的货物。
(2)采取补救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可以要求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采取以下补救措施:①退换货:甲公司应当将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退还乙公司,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货物;②修理、重作、减少价款或者报酬:如果甲公司提供的货物无法修理或重作,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减少价款或者报酬;③赔偿损失:如果乙公司因甲公司违约而遭受损失,甲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要求其赔偿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因甲公司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①购买其他货物所产生的额外费用;②因货物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③因违约而产生的其他费用。
法律风险案件启示(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因法律风险案件而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
这些案件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法律风险案件的原因及启示,以期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借鉴。
二、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一: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案2012年,华为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三星公司侵犯其手机通讯技术专利。
经过长时间审理,法院最终判决三星公司赔偿华为公司经济损失。
此案成为我国专利侵权纠纷典型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分析:华为公司注重专利保护,及时发现并维权,避免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而三星公司因忽视专利保护,最终付出高昂的代价。
2. 案例二:滴滴出行司机安全事故案2018年,滴滴出行平台发生多起司机安全事故,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此后,滴滴出行面临巨额赔偿、被监管部门处罚等多重压力。
分析:滴滴出行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法律风险。
此次事件给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监管,防范法律风险。
3. 案例三: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案2018年,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实施制裁,导致其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中兴通讯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合规风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分析:中兴通讯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此案提醒企业要高度重视合规管理,防范国际法律风险。
三、法律风险案件启示1. 加强法律风险意识企业应树立法律风险意识,将法律风险防范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中。
企业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法律风险,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素养。
2.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识别、防范、应对等环节。
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流程和措施,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合规合法。
3. 强化合规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合规制度,加强对合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安全法规合规与风险防控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法规合规与风险防控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了解和分析相关案例对于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法规合规意识,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安全法规合规与风险防控的启示。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大型化工企业因违反安全法规导致重大事故某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了安全法规,导致生产设备故障,引发重大事故。
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该企业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案例二:某互联网公司因数据泄露引发法律纠纷某互联网公司在处理用户数据时,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导致用户数据泄露。
泄露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法律纠纷。
该公司因此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案例三:某医疗机构因违反医疗法规导致医疗事故某医疗机构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由于违反了医疗法规,导致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经过调查,该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质量管理不严、医生资质不足等问题。
三、启示提高安全法规合规意识: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企业和个人在安全法规合规方面存在意识淡薄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法规合规意识。
加强风险防控能力:风险防控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重视的工作。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确保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四、结论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安全法规合规意识、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安全管理和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法律风险点解决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于2019年3月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甲方将一项目委托乙方实施,项目总金额为1000万元。
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付款方式、项目进度、违约责任等。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因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合作破裂。
甲方认为乙方未能按约定完成项目,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乙方则认为甲方未按约定支付款项,拒绝承担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二、法律风险点分析1.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作协议中部分条款表述模糊,导致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产生分歧。
2. 证据不足:双方在诉讼过程中,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3. 违约责任不明确:合作协议中未对违约责任进行详细约定,导致双方在纠纷中难以确定违约责任。
三、法律风险点解决措施1. 明确合同条款:针对合作协议中模糊的条款,双方重新协商,对相关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确保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一致。
2. 完善证据:双方积极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文本、项目进度表、沟通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3. 明确违约责任:在合作协议中增加违约责任条款,明确双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四、案例处理结果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 双方在合作协议中未对部分条款进行明确约定,导致纠纷产生。
双方应对模糊条款进行补充说明,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
2. 甲方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乙方违约,乙方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甲方违约。
法院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综合考虑项目实施情况,认定双方均存在一定违约行为。
3. 针对违约责任,法院根据合作协议中的违约责任条款,判决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案例启示1.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注重合同条款的明确性,避免因条款模糊导致纠纷。
2. 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目的实现。
3. 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重证据收集,为解决纠纷提供有力支持。
4. 企业在发生纠纷时,应积极协商,寻求和解,避免诉讼带来的损失。
法律遵从风险管理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法律环境。
法律遵从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声誉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跨国公司为例,探讨其在法律遵从风险管理方面遇到的困境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二、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总部位于我国,业务范围涵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该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遵从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 反贿赂法规遵从风险:公司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因涉嫌贿赂当地官员而面临法律诉讼。
2. 数据保护法规遵从风险:由于在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当地数据保护法规,导致客户数据泄露,引发诉讼。
3. 劳动法规遵从风险:公司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因未履行劳动法规义务,如加班费、最低工资等,被当地政府处罚。
三、法律遵从风险管理困境1. 法规环境复杂:全球范围内,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差异较大,给公司合规经营带来很大挑战。
2. 合规成本高:建立和完善法律遵从体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合规意识薄弱:部分员工对法律遵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4. 监管力度加大:各国和地区政府对合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增加。
四、法律遵从风险管理措施1. 建立合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法律遵从部门,负责公司内部合规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监督。
2. 完善合规制度:根据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内部合规制度,明确合规要求和违规责任。
3. 加强合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减少违规行为。
4. 开展合规审计:定期对公司的合规体系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风险。
5. 建立合规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对举报人进行保护,确保举报渠道畅通。
6. 加强与外部合作:与专业律师、咨询机构等合作,获取合规方面的专业支持。
五、案例分析1. 反贿赂法规遵从:针对涉嫌贿赂当地官员的问题,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包括:- 调查事件真相,对涉嫌人员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理性与风险难题
1.使用范围: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专题——风险情况下的选择理论
2.要考核的知识点: 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理性与风险决策;
风险规避者的行为。
3.思考题:
(1)现实中,人们对待风险有哪些态度?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理财行
为可以看出个人的风险态度?
(2)从本案例中你能解释出为什么俄尼斯特·沃克曼在个人理财表现出某种
程度上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是合理的吗?
(3)如何理解“人们对于比平常多的钱趋向于风险规避,而对于比平常少的
钱则更易表现为风险取向,而数目大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情况。
”这句话?
你觉得实验经济学家Kahneman and Tverskv对问题的解释合理吗?
(4)对于本案例不要求你有很确定的理由解释,但是,你能区分确定情况下和风险情况下的人们的选择行为的差异吗?
俄尼斯特·沃克曼在理财上是个保守主义者。
他的年收入有2.5万美元,他把其中的1万美元存入了当地银行,并且每月投资200美元在信
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
此外,每星期总有一两次,俄尼斯特会用10
美元来买彩票;每年他还会带着1,000美元去一次毕勒斯睹上一把,而
且他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俄尼斯特是否像其他人一样,由于缺乏自制
力或教育而把保守行为和冒险行为集于一身?或者说他是非理性的呢?
对于像俄尼斯特·沃克曼这种并不罕见的理财行为,会有不少种解释。
相对而言,其中的一些似乎更可信,也更吸引人。
但我们仍然难以给出一个真正有说服力的答案。
一个常见的解释是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是非理性的,俄尼斯特的赌博也说明了这一点。
问题是这个解答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俄尼斯特和其他人的行为。
非理性是没有层次性的,即使从大体原则上,它也无法被度量。
因为它是对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的全部概括,是那种无法阐述清楚的东西。
另一种可能性是俄尼斯特也许缺少理财约束,所以看不出他的行为中明显的不一致性。
他在存钱和投资方面有着规则的理财约束,但理财约束仅此而已吗?假如他只是存1,000美元,并且每月用50美元进行相同的投资,我们就能况他有足够的理财约束吗?但为什么这种约束每星期会动摇两次,每年会消失一次呢?如果俄尼斯特明年不去华勒斯赌博,他就有厂足够的理财约束吗?这种解释不能对俄尼斯特的行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因为它没有回答出什么是俄尼斯特的理财约束,更不用说对其他人了。
另外,把这个问题归结于教育同样是无用的,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样的教育对理财约束来说是恰当的。
如果我们无法判定理财约束到底是什么的话,作为一种不确定的概念,理财规则不能被度量,因此,与之相关联的不
同行为也不能被评估。
还有一种解释是,俄尼斯特和许多人一样是长期储蓄和投资积累方面的保守主义者,或者说是风险规避者。
储蓄和投资行为自身并无效用,而仅是达到理财目的的工具而已。
相反,赌博是有趣的,起码对俄尼斯特和其他有相同爱好的人来说是如此,确实,赌博也被当作实现理财目的的工具,但赌博本身对那些定期赌博的人来说通常是快乐之源。
对于俄尼斯特来说,赌博和赢钱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使他专注于此,当然还会带来潜在的收入。
俄尼斯特愿意以他输掉的钱来“购买”他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理财经济理论难以对其进行解释,因为该理论假定人的理财行为是受着行为的效用及预期结果激励的。
这种解释无法提供一种方法来区分下面这两种行为:其—,像赌博那样的经济行为,人们为了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而参与进来;其二,那些可以充作工具的有帮助的或无帮助的经济行为。
例如,俄尼斯特也许会通过买垃圾债券、低价股票或商品期权,来从事同样水平的风险/回报交易。
但为什么他却愿意去赌博呢?这种解释缺少方法论和最终结论,因此并不可取。
也许俄尼斯特显出了规避损失的倾向。
这意味着收入的价值低于同等程度的损失,这种情形很常见,也被认知心理学家们(Kahneman and Tverskv,1984)用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即人们看轻他们已经拥有的事物,而重视尚未拥有的或将要拥有的事物,对后者财富上的价值赋予更多的主观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这是人的内在本性。
赌博收入有后者,即未获事物的性质,而储蓄和投资被用以积累来增加已有的财富。
损失规避解释了这样的谚语:“手里的一只鸟顶得上灌木丛里的两只。
”有趣的是,接近现实的表述大概是两单位的价值损失(-2x)相当于一单位的价值得到(x)(Tverskv and Kahneman,1991),参见图1。
图1 收益和损失的边际效用
风险规避的解释可以结合这样的理解,即赌博可以看作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它产生的赌博收益和赌博损失比它本身提供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多得多。
这种损失规避的解释在主流经济学看来是制造麻烦,因为它意味着机会成本概念应被不对称地看待,收益应比损失的价值更低。
为什么1美元的收益等同于2美元的损失?如果把机会成本概念囿于无法解释的经验性规则,就不能引起以概念为导向的主流经济学的思考。
最后的解释以人们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
理性经济个体对最优既定目标有持续的偏好。
持续偏好是指每个人有着隐藏的偏好,该偏好完全由个人确定,他们自己了解自己的偏好,每个人实际做出的选择会揭示出他们的偏好,但偏好并不会改变。
激发个人做出抉择的有两种可能因素,它们是个人独立做出选择的边际机会成本,或是提出及表现出某种选择的条件。
不变的偏好或“品味”包含风险特征。
风险取向的行为既非理性也非不理性,但在风险爱好和风险规避之间毫无理由地摇摆却是不理性的行为。
对于俄尼斯特·沃克曼来
说,这意味着不管他表现的行为是怎样的风险爱好和风险规避的混合产物,他的行为仍是不变的。
如果俄尼斯特在某种场合下是风险爱好型的,在相似的状况下依然是风险爱好型的。
在此,关键的词当然是“相似状况”。
弗里德曼和萨维奇(Friedman and Savage,1948)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是推测个人有种效用函数,因此人们对于比平常多的钱趋向于风险规避,而对于比平常少的钱则更易表现为风险爱好,而数目大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情况。
如图2所示,对于俄尼斯特的边际效用函数,假定俄尼斯特年收入35,000美元,处于X至Y的区间内。
在这一范围内,少量的收入损失只会造成小部分效用损失,因此我们可以解释俄尼斯特为何买彩票。
他的潜在收益巨大,因为潜在的高回报将使他很快进入边际效用递增的Y—Z区域。
尽管玩彩票有明显的风险特征,损失的价值(货币损失X收入损失边际效用)少于收益的预期价值(货币收益X收益可能性X收入收益的边际效用),因此俄尼斯特玩彩票是理性的。
1,000美元损失很可能会使俄尼斯特来到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增区间,即在X—Y连线中点的左侧。
如果他是一个风险规避者的活,结合考虑货币损失的大小,用收益的期望价值来弥补损失的大量价值是不可能的,因为每年1,000美元代表着长期收入中一笔数目不小的部分。
虽然这能够解释他购买彩票的行为,却无法解释他到毕勒斯赌博的行为。
俄尼斯特将35,000美元输得越多,每元钱损失的边际效用越大。
图2 收入变化的边际效用
如果赌博有其内在价值而不仅是有助于增加其财富的工具价值,那么我们能进一步理解俄尼斯特的行为。
很明显,没有一种单—的解释能够完全解释俄尼斯特·沃克曼的行为。
赌博所具有的内在价值、风险规避和弗里德曼一萨维奇的效用函数可被综合为一体来解释俄尼斯特的行为。
但这仍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因为这些解释的理论来源彼此不相同。
对这个难题尚未有更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Friedman,M.and L.J.Savage(1948),“The Utility Analysis of Choices Involving Risk",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56,279—304.
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 (1984),“Choices,Values,and Frames”,Americian Psychologist,39,341—50.
TVersky,AmOsand Daniel Kahneman(1991),“Loss Aversion and Riskless Choice:AReferenccDependent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6(4),1039
本案例选自[美]马克.斯考特和肯那.泰勒所著《经济学的困惑和悖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