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是: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 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6
本节教学要点、难点
教学要点是讲清什么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科学、 技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
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
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
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
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过某种形式关联起
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
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
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
合认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
没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因此,一切要以科学实践作为视角,以科学家、工程师的研究活动为研究对象和 方法论对象。
2、要注意把这样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贯彻到具体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此, 教学可以结合科学研究的程序讲述这些思维特征;如结合科学研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观 察实验环节、建立假说环节、形成理论环节讲述这些思维的普适性与重要性。
8
一、分析和综合
(一)分析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
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6
本节教学要点、难点
教学要点是讲清什么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科学、 技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
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
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
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
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过某种形式关联起
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
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
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
合认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
没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因此,一切要以科学实践作为视角,以科学家、工程师的研究活动为研究对象和 方法论对象。
2、要注意把这样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贯彻到具体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此, 教学可以结合科学研究的程序讲述这些思维特征;如结合科学研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观 察实验环节、建立假说环节、形成理论环节讲述这些思维的普适性与重要性。
8
一、分析和综合
(一)分析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
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作出详细观察记录。对这些观察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写
出了《人类的近亲》、《我在黑猩猩中的生活》等极为重要的
科学著作,从而为古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黑
猩猩用工具钓白蚁)
23
2.分类
◦ 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凭借感官直接进行的观察
感知范围极有限(可见光390~750纳米波,可闻声20~20000赫兹频 率)
事实1,客体与仪器的表征
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这类经验事实 既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同 一客体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是不同的,如气压。
事实2,对观察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设置,也与人运用描述事实的概 念系统有关。同一事实在不同的概念系统中的描述可以不 同,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 巴甫洛夫:“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 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
25
26
2.实验方法的特点
◦ (1)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 (2)再现或重复研究现象 ◦ (3)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 (4)延缓或加速自然过程
27
(1)实验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把所研究的对象 从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排除次要的、偶然的 和附属的因素,使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以简化的、 纯粹状态显现出来。
模拟实验是一种间接实验,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 的模型,然后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 实验了解原型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32
(2)根据实验功能的不同,有析因实验、对照实验 和判决实验
◦ 析因实验是指由已知的结果去寻找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实验, 即判明原因的实验。
◦ 对照实验也称比较实验,是指把设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 似组群进行比较,其中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 一个是试验组,即研究对象组。在实验中,以相同的施加因 素分别作用于两组,产生不同效果,将收集到的数据作统计 学处理后,进行判断、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方法 在医学科研中常见,如新药品的疗效试验。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历史: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需要掌 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人研究方法, 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逻辑: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它以抽 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属性分析思考, 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判断、推理。 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和建构,它凭借 科学的抽象揭示被人类建构的事物的本性,具有自觉性、过 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 遵循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概念与理论的逻辑建构,应该与客观事 物的发展过程及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相一致。在特定情况 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非完全一致,而是一种有差别的对 立统一关系。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方法和 逻辑方法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构建科学技术理论体系 和实践活动的规定性或原则。科学技术历史实践是逻辑思维 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需要决定把握事物的何种本性,确定 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科学技术历史实践的发展对于感性 经验的增加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
复杂性科学方法:是在借鉴传统科学的方 法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取向的一套方 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 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 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发明与创造, 科学技术实践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基 础的活动。以往的西方科学哲学以一种“理论至 上”的观点看待科学,把科学主要看成为一种理 论体系,而不是活动,割裂了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科学的形象,而且贬低 了技术在整个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 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科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所论 的人类重要实践内容之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介绍
• ⑷现实可能性原则
• 现实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 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 进行选题。
• 现实可能性作为选题的又一基本原则,是因为任何 时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 制。科研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它必然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 ⑵全面性原则
• 这一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的必要补充。列宁曾指出: “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 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可能完全地 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 错误和防止僵化。”这就是说,应当从事物的空间 分布上,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全体;从事 物本身的关系以及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上,观察 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事物在环境中或更大系统中的表 现;从事物的时间演化上,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 段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第三节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 一、科学问题
• ⒈问题及科学问题
• 所谓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知与不知的辩证统一。 从一般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就是矛盾。
•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 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 又未解决的矛盾。
• ⑶典型性原则
• 自然现象是复杂多样、变化无穷、不可穷尽的。 因此,我们在观察时,要选择一个或一组足以能 够反映其它客体特点的对象进行观察,对于科学 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⑷注意观察的条件性
• 观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 离开了原来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其结果可能会 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注意这种条件性。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_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主要问题:
大量的A,什么是“大量”?其具体数值是多
少? 各种各样的条件能否罗列齐全并全部实现? 在科学观察中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无例外? ……
例如:波义耳发明酸碱指示剂
盐酸是酸,它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硫酸是酸; 硝酸是酸; 所以,硫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硝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确证了n 种酸)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 归纳和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直觉与顿悟思维 ——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及其作用——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实践的方法—— 技术活动的方法
恩格斯说:“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 如果没有分析的对立的极,即综合,就什么 也不是了。” 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是形成科学概念、构建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 的重要逻辑方法。
分析是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创造的方法。
传统的还原主义分析方法着眼点是把事物分成 各个细部,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近代自
然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研究越来越
深入;同时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代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着眼点正相反,主 要是找出这些细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 这个整体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机整体,是局部 和整体、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二、归纳和演绎
这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的方法。
一、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它 以一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围绕某一问 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上下左右多方位展 开思考,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
大量的A,什么是“大量”?其具体数值是多
少? 各种各样的条件能否罗列齐全并全部实现? 在科学观察中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无例外? ……
例如:波义耳发明酸碱指示剂
盐酸是酸,它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硫酸是酸; 硝酸是酸; 所以,硫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硝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确证了n 种酸)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 归纳和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直觉与顿悟思维 ——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及其作用——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实践的方法—— 技术活动的方法
恩格斯说:“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 如果没有分析的对立的极,即综合,就什么 也不是了。” 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是形成科学概念、构建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 的重要逻辑方法。
分析是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创造的方法。
传统的还原主义分析方法着眼点是把事物分成 各个细部,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近代自
然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研究越来越
深入;同时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代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着眼点正相反,主 要是找出这些细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 这个整体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机整体,是局部 和整体、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二、归纳和演绎
这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的方法。
一、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它 以一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围绕某一问 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上下左右多方位展 开思考,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5、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 中的具体”
从抽象到具体:“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 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中介 把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终点。
要求:
逻辑起点是形成理论的起点, 它必须是:①对事物最简 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②能构成所研究对象的基本 单位;③包含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 芽”。逻辑起点既是高度抽象,又是合理抽象。 逻辑中介是联结起点和终点之间由一系列的概念、范 畴所组成的中间环节,有如下特点:①在从抽象到具 体的上升运动中,每一逻辑中介所表现的抽象或具体 都有相对的性质,因为先行的概念、范畴总比后继的 要抽象;②它起着沟通、联结的作用,能把最抽象的 逻辑起点和作为思维具体的逻辑终点联结起来,构成 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③它必须以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为依据,不能任意跳跃。
2、演绎: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是从一般原 理推演出个别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 段论 ,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 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 结论:所以,所有的S都是P
1.大前提 2. 小前提 3.结论 狗都是哺乳动物 哈巴是狗 所以哈巴是哺乳动物
3、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客观事物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列宁说:“自然界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 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瞬间又是关系。”
正是这种统一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础。整个人类 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从具体到抽象的运动阶 段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阶段。
4、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 定”
波普尔: 从逻辑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在:
——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汇总
• ⒉科学事实的价值 • 第一,科学事实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基础。 • 第二,科学事实是检验、评价科学假说、理论的 根据。
• 四、科学观察 • ⒈科学观察及其特点 • 科学观察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或同时借助一定的科 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 自然现象进行感知,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 究方法。它具有三个特点: • 第一,观察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 第二,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 第三,观察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的。
• ⒊观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⑴客观性原则 • 客观性原则就是怎样如实地而不是歪曲地反映客观 事实。 • ①影响观察的客观性的因素 • 第一,感观的局限和假象。 • 第二,仪器带来的误差。 • 第三,思维的干预。 • 第四,传统观念和己有理论的影响。 • ②实现观察客观性的要求 • 第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避免主观偏见。 • 第二,要正确地选择仪器,必要时要自己制造仪器。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第三节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 • • •
• •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 ⒈问题及科学问题 所谓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知与不知的辩证统一。 从一般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就是矛盾。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 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 又未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只有从当时的科学认识 和科学实践的水平出发,才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之所以是时代的产物,是由于时代所提供的 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 ⑵全面性原则 • 这一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的必要补充。列宁曾指出: “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 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可能完全地 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 错误和防止僵化。”这就是说,应当从事物的空间 分布上,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全体;从事 物本身的关系以及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上,观察 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事物在环境中或更大系统中的表 现;从事物的时间演化上,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 段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间接检验的三个步骤: 1、从假说中推导出一些可以预期的、可观察的事件的陈述 (假说的经验蕴涵)。 2、进行观察实验获取观察事实,并检查假说的经验蕴涵与 观察事实是否相符。 3、作出检验论证。 A ,确证与证实; B,证伪的可能性。
问题:能不能把假说和理论很明确地划分开?假说和理论 的关系? 我们怎样选择理论?
c、契合差异并用法: 在天晴出太阳的天气里,椋鸟总能随阳光的 方向飞行,即使阳光可能是从镜子里折射而 来的,它们也能随着镜子里的阳光的方向飞 行; 而在不见太阳的阴雨天气里,椋鸟就会迷失 方向。 由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椋鸟是一太阳作为 定向标的。
d、共变法:
因船舶遇难而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
——爱因斯坦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 —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 问题。 ——卡尔。波普尔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 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 的 衰亡和终止。 ——希尔伯特
问题的来源
1.寻找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解释; 2.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 3.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 4.多种假说体系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某人某天晚上看了两小时书,并且喝了几杯浓茶,失眠了;第二 天晚上又看两小时的书,抽了许多烟,又失眠了;第三天晚上又 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很多咖啡,再次失眠。 运用求同法得出看两小时书导致失眠。
b、差异法(求异法):
德国医生梅林和俄国医生明可夫斯基合作研 究消化系统功能,他们切除了一条狗的胰脏, 发现狗尿总招来大量的苍蝇,化验表明其中 含有大量的糖分,由此找到了胰脏功能和糖 尿病的联系,并导致了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 的发明。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顿悟(灵感)
三、科学技术呀就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2、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3、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84
1、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数学方程方法 数学建模方法 数学统计方法 数学实验方法
85
2、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软系统方法论 反馈与控制方法 信息方法
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典型性原则
交。
爱因斯坦
“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这 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以致 它的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我 这里说的是欧几里德几何。推理的这种可赞 叹的胜利,使人类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 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盖仑
“几何学从原已存在的论据推导出一个又一个定 理。直到最后,运用前已获得的一切知识,推 导出不仅关于日、月、地的大小,而且关于它 们的距离这样一类知识。因此,我断言假如关 于治病的诸项判断均以这样的方式建构起来, 那么医学就将与几何学一样,臻于体系的完 美。”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科学抽象意义
(1)人们的知识本质化
(2)人们的知识层次化
4、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77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78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摆脱固 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 种思维形式。
两个误解:
科学发现的机遇性与合理性对立 把科学发现的逻辑理解为能提供一套普遍使 用的机械的程序规则。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堂PPT)
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
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0
三、从抽象到具体
(一)抽象
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
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二)具体
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感性具体,也就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本身所获
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
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
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
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3
本章教学要点和教学建议
教学要点
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是实践活动,方法论也应该按照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从思维与 实践的关系入手,讨论辩证思维与实践特性,让研究生变表征的科学观为实践的科学观, 变表征的方法论为实践的方法论。
教学要求
1、教学的重点是以科学实践的活动观为基点,构建新的重辩证思维的、重科学实践的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是一种与以往重科学理论的静态的科学理论观非常不同的科学研 究方法论,不是科学技术方法论,而是研究的方法论,是活动的方法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东北大学 陈红兵 2012.09
1
目录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2
本章编写原则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具 体科技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提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 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第3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 (一)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 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 种思维特性。直觉具有直接性、迅捷性、或然性 等特性。 (二)顿悟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指当思考 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刻突然获 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顿悟具有突发性、 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等特性。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 难有创造。只重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上形而 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具有辩 证思维特点。 两者是对立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 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需要掌 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任研究 方法,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二)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指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它以抽 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属性分 析思考,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 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被人类构建的事物的本 性,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逻辑思维常被称为“抽象思维”,是抽象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一)分析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 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办法。 (二)综合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 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 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性
从抽象到具体:公理化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概念演变史、学科史等 (二)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以抽象基本特征。逻辑思维的基 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被称为 “抽象思维”。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
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 法。
信息方法的优点是不割断系统的联系,通过流经系统结构的信息,考察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以及变化发展,用联系的、全面的、功能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 、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一)数学方程方法 (二)数学建模方法 (三)数学统计方法 (四)数学实验方法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系统方法是指 20 世纪 40-90 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
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一)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1、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 方法。 2、系统综合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 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 种思维方法。 3、系统综合是与系统分析逆向的思维方法,强调从整体出发,整合统摄分析;在部分与整体 相互关系揭示系统特征和规律。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一)收敛思维特性 收敛思维特性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又称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方法有综摄法等。 (二)发散思维特性 发散思维特性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又称 “放射思维”、“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方法有①智力激励法 、 ②集体启发法 、 ③ 联想发明法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若只重视其中之一是形而上学思维,若两者有机结合则是辩证思维。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 补性,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发散中注意收敛。 托尼•巴赞(Tony Buzan) 《思维导图》及软件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段论
•
从前提到结论,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为真,又遵从 形式逻辑关于推理形式的规则要求,则结论是恒 真的。 •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已知的个别 事实与大前提中全体事实的关系,结论是对该个 别事实的论断。
数学——演绎方法
• 抽象是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 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 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 • 科学抽象是科学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 的决定性环节。完整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的 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
•
科学概念的制作:感性的具体指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指概念(或模型)的各个要素;思维的具体 指这些要素辩证综合所形成的完整概念(或思想 模型)。 • 科学理论的建构:感性的具体是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是未经综合的概念、经验规律(如开普勒三 定律)、科学假说等;思维的具体是指经过辩证综 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定量分析:对象的各种成分数量;有多少? 因果分析: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为什么? • 分析是对一定综合体的分析,分析离不开综合。
• 辩证的分析是剖析事物矛盾的思维方法。
• (二)综合
•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 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 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 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探索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 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即结 构的机理与功能,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 正如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也离不开分析。
• 3、独特性
• 4、多感官性
•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二、思维的逻辑性和非逻辑性
最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介绍教学讲义ppt课件
•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只有从当时的科学认识 和科学实践的水平出发,才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 科学问题之所以是时代的产物,是由于时代所提供的 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 ⒉科学问题的来源 • 第一,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解释。 • 第二,从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 第三,从科学理论内部逻辑因难中发现问题。 • 第四,从不同假说的对立中发现问题。 • 第五,从不同理论的对立中发现问题。 • 第六,从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中发现问题。 • 第七,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
• ⑷现实可能性原则
• 现实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 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 进行选题。
• 现实可能性作为选题的又一基本原则,是因为任何 时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 制。科研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它必然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 因此,在选题时,应注意从现实的主观条件出发, 应注意从现实的客观条件出发,还要注意扬长克短, 创造条件。
• 三、科学事实
• ⒈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 客观事实是指在现实的空间和时间中实际存在着的 事件、现象和过程。
• 经验事实是指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对通过观察、实验 所获得的客观事实所作的陈述或判断。
•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通过观察、实验所揭示的客观 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作的正确的陈述。它是 经验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科学事实具有如下基 本特征:
• 第一,客观性。
• 第二,个别性。
• 第三,重复性。
• ⒉科学事实的价值 • 第一,科学事实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基础。 • 第二,科学事实是检验、评价科学假说、理论的
• 科学问题之所以是时代的产物,是由于时代所提供的 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 ⒉科学问题的来源 • 第一,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解释。 • 第二,从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 第三,从科学理论内部逻辑因难中发现问题。 • 第四,从不同假说的对立中发现问题。 • 第五,从不同理论的对立中发现问题。 • 第六,从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中发现问题。 • 第七,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
• ⑷现实可能性原则
• 现实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 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 进行选题。
• 现实可能性作为选题的又一基本原则,是因为任何 时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 制。科研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它必然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 因此,在选题时,应注意从现实的主观条件出发, 应注意从现实的客观条件出发,还要注意扬长克短, 创造条件。
• 三、科学事实
• ⒈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 客观事实是指在现实的空间和时间中实际存在着的 事件、现象和过程。
• 经验事实是指人们使用某种语言对通过观察、实验 所获得的客观事实所作的陈述或判断。
•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通过观察、实验所揭示的客观 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作的正确的陈述。它是 经验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科学事实具有如下基 本特征:
• 第一,客观性。
• 第二,个别性。
• 第三,重复性。
• ⒉科学事实的价值 • 第一,科学事实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基础。 • 第二,科学事实是检验、评价科学假说、理论的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特点:前提只考察了一个类的部分分子;无反例 ;结论是或然的。
2.1.3 因果归纳:穆勒五法 2.1.3.1 求同法(契合法)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所以 A是a的原因
• 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曾作过这样一种 推理:摩擦冻僵的手,手便暖和起来;敲击冰 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花;用锤子不断锤击 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 能够产生热。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如何抓住机遇? • 机遇产生有其客观根源,能否捕捉
机遇有赖于观察者的主观因素。
第六章
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
第一节 逻辑思维
• 一、关于逻辑思维
• 1)什么是思维? • 思维是对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属于理性认识。 •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
•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 二、科学仪器的作用
• 1.克服感官的局限。
• 2.改进认识能力,使感性认识客观、 精确。
• 3.计算机使观察实验智能化。
第四节 认识论问题
• 一、观察和理论
• “纯粹观察说”: • 培根认为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活动,
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在观察中应该 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进行纯粹客观 的观察。 • “如果某人的视网膜上有正常形成的 太阳映像,则他就看到了太阳。”
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是一种或然
性推理,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前提
真结论不一定真。
2.1.1 完全归纳法
S1是P S2是P
…………
Sn是P(n是s的全部)
所以,所有S都是P。
特点:前提考察了一个类的全部分 子;无反例;结论是必然的。
2.1.3 因果归纳:穆勒五法 2.1.3.1 求同法(契合法)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所以 A是a的原因
• 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曾作过这样一种 推理:摩擦冻僵的手,手便暖和起来;敲击冰 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花;用锤子不断锤击 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 能够产生热。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如何抓住机遇? • 机遇产生有其客观根源,能否捕捉
机遇有赖于观察者的主观因素。
第六章
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
第一节 逻辑思维
• 一、关于逻辑思维
• 1)什么是思维? • 思维是对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属于理性认识。 •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
•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 二、科学仪器的作用
• 1.克服感官的局限。
• 2.改进认识能力,使感性认识客观、 精确。
• 3.计算机使观察实验智能化。
第四节 认识论问题
• 一、观察和理论
• “纯粹观察说”: • 培根认为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活动,
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在观察中应该 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进行纯粹客观 的观察。 • “如果某人的视网膜上有正常形成的 太阳映像,则他就看到了太阳。”
事实,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是一种或然
性推理,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前提
真结论不一定真。
2.1.1 完全归纳法
S1是P S2是P
…………
Sn是P(n是s的全部)
所以,所有S都是P。
特点:前提考察了一个类的全部分 子;无反例;结论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精选可编辑ppt
28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 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 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 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 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 的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7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是指不拘逻辑形式或没有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 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 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 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 过某种形式关联起来,形成新的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 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精选可编辑ppt
15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1)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 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 ,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 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 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还有一位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车只能载1人,你会载哪位?理由是什么?
老太太快死了,救人第一,没错!可是人老了总是要死的。不如载医生吧,救命 之恩,正好报答。可是,要报答医生总有机会的。如果错过梦中情人,可能再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4)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求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 分析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 辑的分析为依据,达到客观、全面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可使 科学家和工程师既具有理性、缜密的思维与科学修养,又具有宏观开阔的全 局视野和战略思维。.Biblioteka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掌 握创新思维方法有何意义?
.
谢谢!
.
3)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在借鉴传统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 取向的一套综合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 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复杂性方法是集 多学科或跨学科的多维融贯的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恩格斯指出: 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达方式。数学方法是一种
.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
案例1 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黑夜的
荒地上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孩 子,而大人不是小孩的父亲, 请问:大人是小孩的什么人?
答案:母亲
案例2 某十字路口,前方亮起了红灯,这时人行道上挤满了人,一
.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是指不拘逻辑形式或没有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 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 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 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 过某种形式关联起来,形成新的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 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掌 握创新思维方法有何意义?
.
谢谢!
.
3)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在借鉴传统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 取向的一套综合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 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复杂性方法是集 多学科或跨学科的多维融贯的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恩格斯指出: 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达方式。数学方法是一种
.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
案例1 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黑夜的
荒地上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孩 子,而大人不是小孩的父亲, 请问:大人是小孩的什么人?
答案:母亲
案例2 某十字路口,前方亮起了红灯,这时人行道上挤满了人,一
.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是指不拘逻辑形式或没有逻辑形式的思维,其形 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 悟在创造成果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 动,它可以把这种大脑中的知识、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 过某种形式关联起来,形成新的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 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义 科技方法论鼓励提出假说,并根 据假说构建理论,通过实践检验 和修正理论,推动科学的发展。
批判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要求科学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批判和 反思的态度,不断审视和修正自 己的观点和方法,以追求科学的 真理。
在技术发明与创新中的应用
技术发明与创新的过程
CHAPTER
科学实践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 修正。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实践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需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理论的 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满足实践需求。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系统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 领域,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之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深 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 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断。
04
0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 义科技方法论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强调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指导 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 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05 结论
CHAPTER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的意义与价值
01
02
03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 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有助于深化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 识。
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科技政策制定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为科 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科技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符
批判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要求科学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批判和 反思的态度,不断审视和修正自 己的观点和方法,以追求科学的 真理。
在技术发明与创新中的应用
技术发明与创新的过程
CHAPTER
科学实践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 修正。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实践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需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理论的 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满足实践需求。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系统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 领域,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之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深 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 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断。
04
0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 义科技方法论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强调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指导 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 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05 结论
CHAPTER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的意义与价值
01
02
03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科学 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有助于深化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 识。
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科技政策制定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为科 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科技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符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所谓移植,即把在其他学科中已经运用的方法或研究方式移到要 研究的新领域或新学科中,加以运用或加以改造后的研究方法。 移植方法的创造性很高。移植方法包括:概念移植、对象移植和 方法或技术移植等等。
2)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 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和研究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4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3)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只重 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向形而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则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 废。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 中注意收敛。
精选可编辑ppt
10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1
案例1 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黑夜的
荒地上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孩 子,而大人不是小孩的父亲, 请问:大人是小孩的什么人?
答案:母亲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精选可编辑ppt
13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1)收敛思维特性
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 规律化,收敛思维特性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 思维”特性。收敛性思维志在取得结果。
2)发散思维特性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 的思维特性,与收敛思维特性相对。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 维”或“扩散思维”特性。发散思维特性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 点之一。
2)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 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和研究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4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3)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只重 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向形而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则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 废。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 中注意收敛。
精选可编辑ppt
10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1
案例1 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黑夜的
荒地上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孩 子,而大人不是小孩的父亲, 请问:大人是小孩的什么人?
答案:母亲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精选可编辑ppt
13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1)收敛思维特性
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 规律化,收敛思维特性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 思维”特性。收敛性思维志在取得结果。
2)发散思维特性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 的思维特性,与收敛思维特性相对。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 维”或“扩散思维”特性。发散思维特性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 点之一。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波普尔
◦ 归纳主义者认为科学是从观察和收集材料开始的。 ◦ 理论先于观察
波普尔认为归纳主义的科学始于观察与科学发展实际不符,因为 漫无目的的观察并不存在。观察是有目的的选择性的,如1919年 爱丁顿观察日蚀,其目的是检验广义相对论。 在观察中必须有理解:如格式塔中的鸭兔实验。
◦ 科学始于问题
4
◦ (3)合作性:科学不是个人行为,是社会的某种事
业,即便个人研究也离不开他人劳动。
马克思:科学劳动是以利用前人的劳动为前提,以他人 的合作为条件的。 爱因斯坦: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
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
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5
26
2.实验方法的特点
◦ (1)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 (2)再现或重复研究现象
◦ (3)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 (4)延缓或加速自然过程
27
(1)实验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把所研究的对象
从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排除次要的、偶然的
和附属的因素,使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以简化的、
纯粹状态显现出来。
理论要素: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归纳与演绎相 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 相互统一。
3
科学研究的总特点
◦ (1)探索性: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认识活 动.由于未知知识的价值有大小,因此有战略选择问 题. ◦ (2)不确定性:由于是对未知进行探索,所以是不确定 性的.
开尔文说:我坚持奋战55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 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法拉第说:就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十个希望和初步的 结论中,能实现的也不到一个。
◦ 对照实验也称比较实验,是指把设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
似组群进行比较,其中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 一个是试验组,即研究对象组。在实验中,以相同的施加因
素分别作用于两组,产生不同效果,将收集到的数据作统计
学处理后,进行判断、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方法 在医学科研中常见,如新药品的疗效试验。
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 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收具体科 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 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2
核心:辩证思维 基本原则: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去, 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 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 术研究的过程。
◦ 为检验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 的假说,温伯格、格拉肖、萨拉姆等人在美国克利夫 兰市以东40公里的一个废弃的盐矿,在地下600米的深 处,建造了一个能灌入1万吨纯水的大洞,以寻找质子 衰变的闪光,从而验证了三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性假说。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排除宇宙射线和水中其他杂质的
◦ 判决实验是指人们为了在关于同一问题的两个或多个竞争假
说之间作出决择而设计的实验。科学史上的伦德福实验,就 是一个著名的判决实验。
33
(3)根据实验对象与实验者的关系可分为直接实验和 模拟实验。
◦ 直接实验
实验者 实验手段 实验对象
◦ 模拟实验
实验者 实验工具 实验模型mode
客观原型(prototype)
5
◦ (4)竞争性
科学研究上的竞争就是科学家为了科学发现而相互争夺科学 资源的过程。常常表现为:发现前的奋斗和竞赛,以及发现
后对首创权的争夺。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贡献与竞争
对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做出贡献的有: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 以及卡诺、格罗夫、法拉第等12人。 在发现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的有意识的相互竞争,但是发现 后出现了争夺首创权的情况,迈尔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精
与原子不可再分的矛盾;光的干涉、衍射与光
波动说。
(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悖论:无穷小悖论、康托悖论、麦克斯韦妖佯 谬、薛定锷妖佯谬、光度佯谬、引力佯谬
(3)从不同学派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日心说/地心说;渐变论/灾变论;熵增与熵减
17
(4)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问题
◦ 元素周期律;能量守恒与转化
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这类经验事实 既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同 一客体在不同仪器上的显示是不同的,如气压。
事实2,对观察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设置,也与人运用描述事实的概 念系统有关。同一事实在不同的概念系统中的描述可以不 同,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干扰,使整个研究工作在纯粹状态下进行。
28
(2)人工控制状态下,可以使被观察现象重复
出现,以保证观测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3)为了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时要在特殊 条件下对其进行强化和激化,如在超高温、超低 温、超高压、超真空、超导电性、超强磁场等条 件下,可以发现在常温常压下材料所没有的性质。
模拟实验是一种间接实验,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 的模型,然后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 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实践
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了问
题的意义、求解的目标、预设的求解范围和
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较明确的指向,但
尚无确定答案。
15
一种问题难度是相对于人类整个科学技术背景而言的未解决的 问题——探索性问题;
另一种问题难度是相对于特定解决问题者而言的未解决的问题
29
(4)有些自然现象极为短暂,转瞬即
逝,如基本粒子的寿命一般为10-10-108秒,而共振态粒子的寿命仅为10-24-
10-23秒,而有的极为缓慢,如天体演化、 生命起源。
◦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用甲烷、 氨、氢、水汽混合成一种与原始大气相同的 气体,放入真空玻璃瓶,对它进入火花放电 来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层的闪电,结果只用了 一星期,便在其中得到了甘氨酸、丙氨酸、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四种构成蛋白质的重 要氨基酸。而这个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却需要
理论是对大自然的普遍性猜测,大胆猜测。
P1→TT→EE→P2
12
(2)爱因斯坦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
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 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 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3
14
-局部知识性问题。
◦ 所谓科学探索性问题,肯定是同时具有以上两种难度的问题,因为如 果只具有对特定解决问题者而言的难度的问题,也许是其他地方和其 他时间的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对于这后种问题,我们称之为知识性 问题。 ◦ 原则上看,选择知识性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16
(1)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
水星近日点摄动与牛顿理论的矛盾;电子发现
数百万年时间。
30
(1)根据实验结果性质不同,有定性实验、定量实 验和结构分析实验。
◦ 定性实验是指为了确定事物的性质,测定其组成部分的实验。
即判定事物“是不是”或“有没有”的实验。
如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为了验证杨振宁和李政道1956年提出的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假说,设计了把钴-60冷却到0.01K
假说和理论的有效性必须通过与科学事实相比较
22
凭借感官或科学仪器的感性认 知活动
(一)科学观察
◦ 1.定义
反映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活动。
非随意性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自己的感官去
现代人类学家古道尔(Jane Goodall) ,在非洲原始密林里建
立观察哨,用十年时间坚持观察黑猩猩群体内部的生活状况, 作出详细观察记录。对这些观察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写
出了《人类的近亲》、《我在黑猩猩中的生活》等极为重要的
科学著作,从而为古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黑 猩猩用工具钓白蚁)
23
2.分类
◦ 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凭借感官直接进行的观察
感知范围极有限(可见光390~750纳米波,可闻声20~20000赫兹频
34
物理模拟
◦ 根据相似理论,构造出与对象相似的物理模型,通过模 型实验了解原型变化的物理过程。
数学模拟
◦ 在原型与模型具有数学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求 解来研究对象性质的一种模拟方法。
功能模拟
◦ 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功能相似为目标的模拟实验,
已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5
(5)从社会需要与现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 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 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健康、战争与军备
18
一、科学事实及其性质
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三、获取科学事实中的认识论问题
19
1.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与实验所获得的经验
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实事实。
事实1,客体与仪器的表征
20
2.科学事实的特点
◦ 个别性
来自于感性活动,是关于个别存在的陈述,如“铀具有放射性”,“水 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可复核性
重复实验的压力可以排除错觉和假象,消除谬误
◦ 精确性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爱丁顿的观测
◦ 可靠性
科学理论具有变动性,但科学事实尽可能精确、稳定,如第谷的观测资 料、加热氧化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