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21年版)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概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占到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
具有很大的异质性,2016年WHO分类中列出了下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o非特指型▪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活化B细胞亚型▪无法分类o富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o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o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o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o EB病毒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o慢性炎症相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存在交界性的淋巴瘤亚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有MYC 和BCL2和/或BCL6重组,及高级别淋巴瘤非特指性。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介于DLBCL 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 临床表现1. 症状:淋巴结(累及淋巴结)或结外(累及淋巴系统外的器官或组织)症状:任何淋巴结外部位都可能累及。
患者通常出现进行性快速肿大无痛性肿物,颈部或腹部多见,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时即为疾病晚期;真正的局部孤立性疾病不常见。
淋巴结外累及根据累及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症状,常见的有: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骨骼。
也可以在肝脏、肺、肾脏或膀胱等罕见部位发生。
可以出现疾病或治疗相关的肿瘤溶解综合征,是肿瘤细胞内容物自发释放或由于化疗反应而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电解质和代谢失衡,伴有进行性系统性毒性症状、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癫痫发作和死亡。
2. 体格检查:可触及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通常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发热(>38℃);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B症状;定义为6个月内体重减轻10%);肝大;脾大。
3.病理学检查:确诊DLBCL,需要进行病灶部位的活检,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淋巴结或结外组织获得标本。
并对肿瘤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确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进行分类:1)免疫组化: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CB)、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 GCB)鉴定;C-MYC、BCL-2、BCL-6表达水平;Ki-67以及EBER结果2)FISH检查:应该对所有DLBCL患者进行双/三打击淋巴瘤检查,处于医疗资源节约的目的,临床针对C-MYC表达≥40%或Ki-67≥90%的患者需完善MYC、BCL-2、BCL-6的FISH检查4.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分类计数可用于初步评估骨髓功能;血清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能评估;HIV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监测尿酸水平,发现肿瘤溶解综合征。
双重打击淋巴瘤临床指南
双重打击淋巴瘤临床指南简介双重打击淋巴瘤(DHL)代表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其特点是具有经常发生的影响MYC和BCL2和/或BCL6的细胞遗传学重排。
最近的研究将这个概念扩展到包括MYC/BCL2蛋白双表达的淋巴瘤。
大约有5–10%的弥漫大B 淋巴瘤是细胞遗传学定义下的双重打击淋巴瘤,同时大约有30–40%的B细胞淋巴瘤是MYC/BCL2蛋白双重表达的。
在这里,我们对这种情况做一个综合性的回顾,以执业临床医师为主要对象,对DHL的定义,分类,何时应该怀疑是DHL和如何确诊,预后因素和最佳治疗方案的最新证据进行详细的探讨。
我们重点讨论诱导方案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预防的作用,干细胞移植和复发耐药疾病的治疗,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给出我们的意见。
最后,我们展示一些针对这种高度侵袭性疾病正在开发中的最新疗法。
B细胞淋巴瘤中出现染色体易位很常见。
这种易位经常将致癌基因与免疫球蛋白基因位点并置,可以被认为是淋巴瘤的发起事件。
对这种易位研究的最多的是MYC;MYC驱动的淋巴瘤的原型是伯基特淋巴瘤中的8q24染色体重排。
当MYC 重排与其它易位比如BCL2或BCL6同时发生时,诱发的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高度侵袭性的临床表现,从而被定义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
鉴于这种淋巴瘤比较少见,而且最近才意识到其存在,开展前瞻性的试验非常困难。
因此,大部分现存数据来源于回顾性的研究或弥漫大B淋巴瘤前瞻性研究的亚组分析。
本文的目的是将这些数据合成为针对这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淋巴瘤的一个综合性的,聚焦于临床的全面总结,涵盖生物学原理,诊断要点,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因素等个个方面。
MYC生物学原理和其在淋巴瘤中的作用MYC是一个制造转录因子MYC(也被成为c-MYC)的原癌基因。
MYC调控大约10%的人类基因,其下游靶标影响细胞增殖,DNA和蛋白合成与代谢。
肿瘤细胞中MYC的过表达可以来自于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复制和变异。
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技术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模式
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技术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模式蔡贞;郑磊【摘要】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nom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the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has translated from vision into reality.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is a complicated biological process involving multiple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Paralle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re capability of detection of multiple target genes simultaneously, which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octors to mak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rogram.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new developed multiple target genes parallel detection technology, liquidchip technology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discus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quality control involved in these technologies.%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肿瘤个体化诊疗已由愿景变成了现实。
2019ASCO︱王亮教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方案,到底谁最安全有效?
2019ASCO︱王亮教授:弥漫⼤B细胞淋巴瘤⼆线⽅案,到底谁最安全有效?编者按:弥漫⼤B细胞淋巴瘤(DLBCL)经标准的⼀线R-CHOP⽅案治疗后,仍有三分之⼀的患者会发展为疾病复发或难治。
⾃体造⾎⼲细胞移植(ASCT)能为部分复发难治DLBCL患者带来长期⽣存的机会。
通常,ASCT之前需要⾏挽救性化疗,其中R-ICE⽅案(美罗华、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和R-DHAP⽅案(美罗华、地塞⽶松、阿糖胞苷、顺铂)是两种全球范围内应⽤最⼴泛的挽救性化疗⽅案;另外,常⽤的化疗⽅案包括R-GDP(美罗华、吉西他滨、地塞⽶松、顺铂)、O-DHAP(ofatumumab、地塞⽶松、阿糖胞苷、顺铂)、O-ICE(ofatumumab、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卡铂、依托泊苷)和DR-ICE(dacetuzumab、美罗华、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
这些琳琅满⽬的⼆线⽅案,到底谁最安全有效呢?让我们在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尝试寻找答案吧。
⼀项⽹络荟萃分析(摘要号:e19037)纳⼊了5项II/III期RCT研究(共计1480例复发难治DLBCL患者),以R-ICE⽅案作为对照组,⽐较以上5种挽救性化疗⽅案的完全缓解率(CR)及不良事件(AE)发⽣率。
结果发现,与R-ICE相⽐,R-DHAP、R-GDP、O-ICE、O-DHAP、DR-ICE其CR均⽆明显优势;⽽在AE⽅⾯,与R-ICE相⽐,R-DHAP和O-DHAP则显著增加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率。
因此,在没有新药加⼊的前提下,R-ICE⽅案可以作为挽救治疗的优选。
然⽽,采⽤R-ICE⽅案治疗后,仅有半数的患者接受了后续的ASCT,⽽未能取得缓解的患者,中位OS仅4.4个⽉,预后极差,因此亟需新药联合⽅案来改善挽救治疗的有效率。
在本届ASCO会议中报道了MOR208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DLBCL的结果(摘要号:7521)。
MOR208是Fc段增强的⼈源化抗CD19单克隆抗体,可⽤于治疗表达CD19的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DLBCL、滤泡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病)。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个体化治疗策略
由于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异质性较高 ,个体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医生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诊断准确性提高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断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基因检测、免疫表型分析以及组织 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淋巴瘤细胞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 瘤的诊疗进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生物学
特性 • 诊疗现状与挑战 • 诊疗进展与新技术 • 临床试验与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是淋巴 瘤中的两种特殊类型,具有较 高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良的特 点。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侵袭性强
容易侵犯淋巴结、骨髓和脾 脏等重要器官,导致病情进 展迅速。
预后较差
患者的生存期较短,预后通 常较差。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遗传学基础
染色体易位
MYC和BCL2或BCL6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导致基因表达异常。
基因扩增
MYC基因扩增也是双打击淋巴瘤的常见遗传学改变。
基因突变
其他相关基因突变也可能参与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发生和发 展。
干细胞移植
利用干细胞移植技术,对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抗肿瘤 能力。
肿瘤疫苗
针对淋巴瘤细胞中的特异性抗原,开发相应的肿瘤疫苗,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诊疗进展
尽管二者机制不同,但是双打击淋巴 瘤中有二者重叠乃至更复杂的情况
60% HGBLs 检出 Myc protein 水平异常 75% HGBLs 检出 Bcl-2 protein 水平异常
80% HGBL-DH: Myc-Bcl2 异位 20% HGBL-DH: Myc-Bcl6 异位
20% - 30% HGBL 存在 TP53 突变
Slide 32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MYC/BCL2双表达DLBCL(DEL)定义
经免疫组化检测,伴有c-MYC和BCL2蛋白共表达的DLBCL(不包括 BCL-6 ),通常Cut-off值:MYC≥40%;BCL2 ≥50~70%
少部分DHL预后良好
DHL预后积分:
白细胞增多>10X109/L Ann Arbor III-IV期 LDH >3x ULN, 中枢侵犯
7%
Blood,2014 124:2354-2361
MYC 异位的伙伴基因与预后
(Eur J Haem 2013, 92:42-48)
Worse Prognosis Only if MYC partner is IG (IGH, κ or λ)
如同不能比较苹果和橘子
Slide 29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双打击淋巴瘤 VS 双表达淋巴瘤关键区别:
Double Hit vs. Double Expressing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s – Key Points
• CR率低(P=0.0071);对 比非双表达患者预后差;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发布时间:2021-07-22T16:00:19.6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月3期作者:朱红军[导读] 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来说,发病率高,经过2种及2种以上方案治疗,若造血干细胞移植不适用,有效治疗方朱红军(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0)【摘要】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来说,发病率高,经过2种及2种以上方案治疗,若造血干细胞移植不适用,有效治疗方案效果不良,患者预后效果不良,需要提出新治疗方案,目的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本文针对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恶性肿瘤[1],可以发生在淋巴结,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淋巴组织,常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属于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以及泼尼松来治疗这一疾病患者,有效率在70%左右[2],而其中约10%患者会出现复发难治现象,发展成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本文针对其治疗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1 标准治疗方法在治疗此疾病过程中,标准治疗方案是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剂量化疗,挽救治疗方案很多,其中包括利妥昔单抗联合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方案,也包括利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方案,开展挽救治疗,可将患者实施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瘤细胞负荷尽量减轻,目前没有哪种方案证明疗效更佳,因此不良临床表现、疗效、年龄等情况限制[3],很多患者不开展ASCT治疗,最终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答二线治疗占比40~50%,实施ASCT治疗,但是患者预后差,3年总生存率在38~50%,治疗后复发率在50%左右。
2 靶向药物治疗NF-κB密切相关肿瘤多种细胞活动,参与发生、发展过程,会不断增殖、生长淋巴细胞,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耐药性。
双打击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双打击淋巴瘤的诊疗进展李效营;张学美【摘要】双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类高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MYC基因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同时发生了基因易位.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基因的易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因此其被认为是诊断DHL的金标准.尽管DHL仅占B细胞淋巴瘤的2%左右,但由于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且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Hyper-CVAD、R-EPOCH等化疗方案对DHL效果也不佳,故DHL患者病死率较高.DHL作为由已知明确基因改变所致的疾病,靶向药物可能成为未来治疗DHL 的一线用药.%Double-hit lymphoma(DHL) is a highly aggressive form of B-cell lymphoma characterized by simultaneous gene translocation of the MYC gene and B lymphoma 2 gene.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ng DHL 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gene translocation.Although DHL only accounts for about 2% of B-cell lymphoma,due to its high invasiveness and no standard treatment regimen currently,HyperCVAD,R-EPOCH and other chemotherapy regimens are not effective on DHL,the mortality of DHL patients is high.As a disease caused by an identified genetic change,targeted drugs may become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DHL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4【总页数】5页(P4824-4828)【关键词】双打击淋巴瘤;侵袭性;基因;化疗【作者】李效营;张学美【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云南省血液病研究中心,昆明650000;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云南省血液病研究中心,昆明6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淋巴瘤的分类,将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Burkitt淋巴瘤以及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未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等[1]。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MYC-R
MYC-EC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2016 ASH,
颠覆以往的结果:BCL-2作用凸显
如同不能比较苹果和橘子
Slide 29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双打击淋巴瘤 VS 双表达淋巴瘤关键区别:
Double Hit vs. Double Expressing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s – Key Points
尽管二者机制不同,但是双打击淋巴瘤 中有二者重叠乃至更复杂的情况
60% HGBLs 检出 Myc protein 水平异常 75% HGBLs 检出 Bcl-2 protein 水平异常
80% HGBL-DH: Myc-Bcl2 异位 20% HGBL-DH: Myc-Bcl6 异位
• CR率低(P=0.0071);对 比非双表达患者预后差;
Ontarget 2016 Jan 19;7(3):2401-16 Lancet Oncol 2015; 16: e555–67 David W. Scott et al. JCO 2015;33:2848-2856
2、DHL/THL与DEL/TEL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DTHL
(P = 0.0328). DTHL中可以发现DEL患者加剧了DHL的不良结局
Ethol 2017;41:1155–1166
双打击但是无双表答患者预后较好
双重打击淋巴瘤及双表达淋巴瘤的治疗
双重打击淋巴瘤及双表达淋巴瘤的治疗发表时间:2018-07-31T16:26:49.1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作者:杨艳[导读] 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s,DHL)是一组伴有MYC和BCL2或BCL6同时发生染色体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杨艳(浙江省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浙江台州 317000)【摘要】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s,DHL)是一组伴有MYC和BCL2或BCL6同时发生染色体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临床进展迅速,经积极治疗后难以缓解、易复发进展,预后极差。
双表达淋巴瘤(double-protein-expression lymphomas, DPL)是一组有别于典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免疫组化存在MYC和BCL2双表达,其临床进展相对迅速,治疗效果欠佳。
目前,对于DHL及DPL 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新的治疗手段目前正在研究中。
【关键词】双重打击淋巴瘤;双表达淋巴瘤;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17-021.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美罗华联合标准的CHOP方案能使50%以上的DLBCL患者得到治愈。
然而,10%以下的DLBCL经过标准化疗方案治疗难以缓解、易复发进展,预后极差,经FISH检测,存在MYC及BCL2或者BCL6易位。
这组伴有MYC和BCL2或者BCL6同时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恶性淋巴瘤,称为双重打击淋巴瘤,也存在MYC、BCL2和BCL6三重易位的三重打击淋巴瘤,但更少见。
该类淋巴瘤形态学无特异性,可表现为DLBCL、Burkitt淋巴瘤、介于DLBCL与Burkitt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样等。
多重打击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摘
要】 多重打击淋 巴瘤是一类介于弥漫大 B细胞淋 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之间不能明确分类 的异 质性疾病 , 具 有生
存 期短 、 预后差 、 易复发等特点 , 现 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 文就多重打击淋 巴瘤的分子遗传学 、 流行病学 和临床
Pr o g r e s s i n t he s t ud i e s o f mul t i p l e - h i t l y mp ho ma
Y A NG B o h a n,L I U H o n g l i , WU G a n g .C a n c e r C e n t e r ,U n i o n H o s p i t a l ,T o n g j i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u a z h o n g
【 A b s t r a c t 】 M u h i p l e — h i t l y m p h o m a i s a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d i s e a s e c l a s s i i f e d a s B - c e l l l y m p h o m a s , u n c l a s s i i f a b l e , w i t h f e a t u r e s i n —
特征 、 组织病理 学、 免疫表型 、 治疗及预后方面作一综述 。
【 关键词 】 多重打击淋 巴瘤 ; 分子遗传学 ; 免疫表型 ; 预后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3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一 o 4 6 o ( 2 o 1 3 ) o 4— 0 3 6 8— 4 0
具体,实用:“双打击淋巴瘤FISH诊断”讲座纪要
具体,实用:“双打击淋巴瘤FISH诊断”讲座纪要WHO修订第四版淋巴瘤分类(2017年出版)中,“伴有MYC 和BCL2(或BCL6)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DHL,THL)”的诊断条件为:双打击为MYC易位和BCL2易位,或MYC易位和BCL6易位,三打击为MYC易位和BCL2易位和BCL6易位;且必须是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除外滤泡性淋巴瘤、B淋母、套细胞淋巴瘤。
DHL属于高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预后差。
目前检测双打击的“金标准”是FISH,而基于免疫组化的双表达与基因易位的双打击并不完全一致,而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目前应用较少。
董老师归纳了日常FISH检测双/三打击淋巴瘤中涉及的四个问题,(1)探针选择问题,(2)界值问题,(3)病例选择问题,(4)非融合、断裂信号问题。
探针选择上,融合、断裂探针怎么选?三打击涉及的探针有:MYC(8q24)基因断裂探针、MYC/IGH融合基因t(14;8)探针;BCL2(18q21)基因断裂探针、BCL2/IGH融合基因t(14;18)探针;BCL6(3q27)基因断裂探针、BCL6/IGH融合基因t(3;14)探针。
董老师指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标准来制定探针类型,但在应用前须了解各类探针的利弊,了解这三个探针重排的特性,及注意参考指南和规范里所参考的文献。
MYC基因是核内原癌基因,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联系。
MYC基因有重排、扩增、点突变等变异类型,见于>80%的伯基特淋巴瘤、5%-15%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伯基特淋巴瘤中主要与IGH发生重排(约80%),15%为t(2;8)重排及5%为t(8;22)重排。
且MYC在流行性伯基特、散发性和HIV相关性伯基特中的断裂位点也有不同。
具体还可见我司微文“MYC in 淋巴瘤:东方不败任我行,这10个知识点你了解么?”。
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除了与IGH、IGL发生融合以外,还可与其他的非IG基因发生融合,包括:BCL6、BCL11A、PAX5、IKAROS、CCND3、ZCCHC7、RFTN1等。
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有哪些进展与展望?
近年来,血液肿瘤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并且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诸多进展。
那么,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有哪些进展与展望?Q:目前,我国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靶向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何价值?靶向治疗有广义的和狭义之分。
淋巴瘤的广义靶向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淋巴瘤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丰富了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同时显著改善了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下面就淋巴瘤广义的靶向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首先,在以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为靶点的大分子药物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发展,丰富了抗体类药物的种类。
其次,在以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微环境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治疗方面,如BTK抑制剂,其单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但目前的小分子药物并不是对所有淋巴瘤类型均有效,例如,最常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涉及到的信号通路较多,只是单一的针对于某些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能难以完全克服DLBCL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情况发生。
此外,靶向PD-1、PD-L1,包括目前正在开发的靶向CD47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细胞免疫治疗也正在开发研究中。
随着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提高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某些淋巴瘤已经可以实现“Chemo-free”(无化疗)的治疗模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传统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并不是没有毒性或毒性较低,各类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谱,因此在应用中不要忽视毒性反应的预防监测和管理。
在哪类疾病中哪些药物更有效、单药还是联合用药更好、不同的药物之间毒副反应有无叠加等问题都需要密切关注。
Q:目前,双特异性抗体已经成为淋巴瘤研究的热点。
双特异性抗体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双特异性抗体是靶向细胞表面抗原的一种抗体,相比于单克隆抗体,其治疗效果较好。
第一个比较成功的双特异性抗体——靶向CD19和CD3的贝林妥欧单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也有一定应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CT的SUVmax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CT的SUVmax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杨刚;李亚青;柳喜洋;张超;张蕾【摘要】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的最大标化摄取值(SUV-max)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根据治疗前患者PET-CT的SUVmax水平高低,将57例初治的DLBCL患者分为SUVmax< 10组和SUVmax≥10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CD5、双(三)表达或打击、治疗4或6周期的有效率及2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等多个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LDH、CD5有关(P均<0.05).经过4或6周期治疗,SUVmax< 10组和SUVmax≥10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10组和SUVmax≥10组的2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PET-CT的SUVmax与分期、LDH、CD5有关,且治疗前SUVmax与DLBCL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有关,治疗前PET-CT的SUVmax可以作为DLBCL的预后分析的指标之一.【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8(031)002【总页数】4页(P122-125)【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最大标化摄取值;CD5;双(三)表达或打击;预后【作者】杨刚;李亚青;柳喜洋;张超;张蕾【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30%~40%,其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异质性。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MYC,BCL2,BCL6的双色断裂点检测探针的FISH图。 图形来自V.Bedell,63倍Bioview成像系统
Double-Hit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临床特征
1.中位年龄51-65岁,儿童及青少年罕见, 男性多见 2.通常具有LDH水平高,分期晚的特点
DTHL
(P = 0.0328). DTHL中可以发现DEL患者加剧了DHL的不良结局
Erika M. Moore, et al.Am J Surg Pathol 2017;41:1155–1166
双打击但是无双表答患者预后较好
• 20%的双打击患者既不表达MYC也不 表达BCL2
• 既不表达MYC也不表达BCL2 的双打击 患者预后要好于既表达MYC也表达 BCL2的患者
Eur J Haem 2013,92:42-48
DHL异位的伙伴基因非IG时预后好
同样DHL, 接受R-CHOP 样治疗,易 位伙伴基因 不同的患者 可以长期生 存,说明诊 断时进一步 精准分析对 DHL患者分 层的重要性!
双表达淋巴瘤预后要好于双打击淋巴瘤
Slide 26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0.2
BCL2+/MYC- (n=24) BCL2+/MYC+ (n=152)
3-yr PFS, %
(95% CI)
0
0 6 12 18 24 30 36
No. of patients at risk
Time (months)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与进展2018
DLBCL的分层标准
年轻 (<60)
老年 (≥60岁)
aaIPI =0
无大包块
9%
低危
预后良好
60%
aaIPI = 1 或有大包块
13%
低危
预后欠佳
aaIPI≥2
18%
高危
预后不良
DLBCL的治疗前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
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都应骨髓活检及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 1.6cm 乙肝相关检查、DNA拷贝,HIV。丙肝检查只需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瘤:10%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特殊
类型:6%
上海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小秋教授对6632例病理标本
临床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 稍多见于女性 淋巴结肿大 40%的患者病变位于结外,包括胃肠道、皮肤、中 枢神经系统、软组织和各种脏器 约50%的患者初诊时为III-IV期 预后与年龄、分期、风险分组、LDH等有关
PD1/PD-L1表达在DLBCL的预后价值
一项美国MD Anderson为主的国际多中心研究:
对414例新发DLBCL患者的诊断样本进行组织芯片分析 结果显示:
T细胞中PD-1表达、肿瘤浸润型CD3+ T细胞缺失均与较差的DLBCL患者生 存率显著相关。 T细胞浸润及抗肿瘤功能对延长DLBCL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性。
DLBCL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分类
完全缓解(CR)
“双重打击(double-hit)”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双重打击(double-hit)”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双重打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定义和预后“双重打击(DH)”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指同时存在MYC和BCL2/BCL6基因重排的一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如果三者均存在基因重排则称为“三重打击(triple-hit,TH)”。
应用FISH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约l/3的DLBCL病例中存在BCL2或BCL6基因重排,但是MYC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仅5%~14%,因此,DHL在DLBCL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多项研究报道的发生率小于10%。
临床之所以关注这组为数不多的患者,系因为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明显的不良预后。
单纯BCL2或BCL6基因重排对DLBCL预后是否有不利影响尚不确定;在伯基特淋巴瘤中存在典型的MYC基因重排单一核型,预后也较好。
但是存在MYC基因重排的DLBCL病例通常携带复杂核型,如果伴有BCL2或BCL6基因重排这些其他染色体异常或者复杂基因改变,则会导致预后不良。
因此,双重打击DLBCL(DHL)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晚期,往往呈高侵袭性,病情进展迅速,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升高,常伴有结外病灶侵及,IPI评分高危,对R-CHOP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且由于这组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难以耐受更强的治疗方案,因此预后差。
加拿大BC省(BCCA)报道了167例接受R-CHOP治疗的DLBCL患者,其中有5%的病例存在MYC和BCL2基因重排,这组患者的5年OS仅27%,无基因重排病例的OS则高达72%。
治疗失败与MYC基因重排导致的肿瘤细胞迅速增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易复发相关。
此外,部分DLBCL病例虽然采用FISH的方法并未能发现有MYC 和BCL2/BCL6基因重排,但是也能够通过其他机制被激活,导致MYC和BCL2蛋白高表达,可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可以检测到,称为“双表达(DE)”DLBCL。
这种“双表达”DLBCL对R-CHOP方案治疗效果也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HL and DPL in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
Chan YC BJH 2014
Double-Hit 预后指导意义
193例DLBCL接受RCHOP方案治疗,其中MYC基因移位21(11%), BCL-2基因易位位47例(25%),Double-Hit为11例(6%)
Green et al. JCO 2012 )
图形来自S.Rodig,1000倍成像
双表达淋巴瘤在2016 WHO分类中的 地位
• 2016 WHO 淋巴瘤分类中 双表达淋巴瘤(Double Protein Expression lymphoma,DEL) 并不是单独类别,但提到双表达是 淋巴瘤新的预后因素
80% HGBL-DH: Myc-Bcl2 异位 20% HGBL-DH: Myc-Bcl6 异位
20% - 30% HGBL 存在 TP53 突变
HGBL-DH 在 90% of GCB 亚型.
少部分属于ABC亚型: Myc-Bcl6 DH .
.
Sesques P, Johnson NA. Blood. 2017 Jan 19;129(3):280-288.
Worse Prognosis Only if MYC partner is IG (IGH, κ or λ)
Eur J Haem 2013,92:42-48
DHL异位的伙伴基因非IG时预后好
同样DHL, 接受R-CHOP 样治疗,易 位伙伴基因 不同的患者 可以长期生 存,说明诊 断时进一步 精准分析对 DHL患者分 层的重要性!
MYC/BCL2双表达DLBCL(DEL)定义
• 经免疫组化检测,伴有c-MYC和BCL2蛋白共表达的DLBCL(不包括 BCL-6 ),通常Cut-off值:MYC≥40%;BCL2 ≥50~70%
• 占新诊断DLBCL的21%-34%,non-GCB亚型中30-40%为DEL • R-CHOP治疗后结局不良,且独立于其它因素( Johnson et al. JCO 2012;
Green TM et al, JCO 2012;30;3460
少部分DHL预后良好
DHL预后积分:
白细胞增多>10X109/L Ann Arbor III-IV期 LDH >3x ULN, 中枢侵犯
7%
Blood,2014 124:2354-2361
MYC 异位的伙伴基因与预后
(Eur J Haem 2013, 92:42-48)
如同不能比较苹果和橘子
Slide 29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双打击淋巴瘤 VS 双表达淋巴瘤关键区别:
Double Hit vs. Double Expressing aggressive B-cell lymphomas – Key Points
Blood. 2016 Mar 15. pii: blood-2016-01-643569.
MYC/BCL2双表达患者特征
• MYC/BCL2共表达多见于老 年患者(P=0.0016),有 研究表明在DLBCL中DPL约 占19-34%;
• 多为晚期(P<0.0001),结 外累及(P=0.0026),大 肿块(P=0.03),IPI>2 (P<0.0001),以及Ki-67增 高(P=0.0002)常见;病 理诊断多为ABC型来源;
• CR率低(P=0.0071);对 比非双表达患者预后差;
Ontarget 2016 Jan 19;7(3):2401-16 Lancet Oncol 2015; 16: e555–67 David W. Scott et al. JCO 2015;33:2848-2856
2、DHL/THL与DEL/TEL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病理特征
大多数为GCB亚型
增殖能力很强 Highly Proliferative
MYC-BCL2型
在细胞遗传学较MYC-BCL6型 更为复杂
大多数为ABC亚型
5.IPI评分通常为高中危和高危 6.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0.2-1.5年 7.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
Immunoblastic 常有结外侵犯 很少表达BCL2
MYC,BCL2,BCL6的双色断裂点检测探针的FISH图。 图形来自V.Bedell,63倍Bioview成像系统
Double-Hit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临床特征
1.中位年龄51-65岁,儿童及青少年罕见, 男性多见 2.通常具有LDH水平高,分期晚的特点
3.发展迅速,中位Ki-67指数较高
4.容易有结外侵犯,特别是骨髓和CNS
双打击与双表达淋巴瘤的诊疗
主要内容
双重打击DLBCL(DHL)
• 具有c-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的DLBCL
– 占新诊断DLBCL的5%-10% – 标准R-CHOP治疗预后不满意(Johnson et al. Blood
) 2009;Green et al. JCO 2012; Petrich et al. Blood 2014
双表达淋巴瘤预后要好于双打击淋巴瘤
Slide 26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
尽管二者机制不同,但是双打击淋 巴瘤中有二者重叠乃至更复杂的情 况 60% HGBLs 检出 Myc protein 水平异常
75% HGBLs 检出 Bcl-2 protein 水平异常
MYC-BCL6型
Aukema SM et al.Blood,2011;117:2319 Clementine Sarkozy, Lancet Oncol, 2015(16): e555-67
从2008版到2016版WHO 分类的演变: 双打击/三打击淋巴瘤成为独立分类
Slide 32
Presented By Elaine Jaffe at 2017 ASCO Annual Me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