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2012三年考研情况
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字学 教育学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史 文艺学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图书馆学 现当代文学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硕士计划
07级
08级
任晓莹 渤海大学
序号 姓名 报考专业 录取学校 序号 姓名 录取学校 报考专业 杨 彬 1 现当代文学 海南师范大学 1 徐成龙 厦门大学 文艺学 2 贺川叶英 文艺学 暨南大学 2 郑薇 浙江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陈 风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 3 3 张秋菊 暨南大学 中国史 李 燕 4 现当代文学 南昌大学 4 熊安林 重庆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 5 胡云 现当代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5 张洪光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6 陆亚军 汉语言文字学 扬州大学 6 邓岩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 7 韩立 学科教学(语文) 中央民族大学 7 徐新瑶 西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王 晴 8 文字学 辽宁师范大学 8 刘武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 现当代文学 9 陈坤健 法律硕士 学 9 罗坤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 陈 燕 文艺学 10 汉语言文字学 西南大学 10 瞿渠 中国石油大学 古代文学 吴 佳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方向) 11 古代文学 北方民族大学 11 吴丽君 湖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2 吴丽娟 文字学 华南师范大学 12 许斌 安徽大学 历史文献学 国际关系 13 杨玉荟 古典文献学 西南民族大学 13 赵文妮 安庆师范学院 文艺学 文艺学(文学批评方向) 14 郭世超 法律硕士 海南大学 14 闫利凯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余 微 现当代文学 15 比较文学 深圳大学 15 李锦淼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何 泽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人类学 16 四川大学 16 黄美鹃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文艺学 17 李文慧 文艺学 华中师范大学 17 李游 四川师范大学 美学 古代文学 18 杨中曦 历史学 海南师范大学 18 席秋 上海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现当代文学 19 刘畅 教育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 19 张弘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20 汪浩 学科教学(语文) 海南师范大学 20 陈华彬 海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现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字学 文字学 21 22 23 24 25 26 智建颖 文艺学 海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21 22 23 24 25 26 王凡华 辽宁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董博静 海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吴晓琴 王晓林 杨洁 宋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 国际政治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计算机病毒防治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年论文题目:计算机病毒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姓名:专业: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计算机病毒未来的发展趋势摘要:自计算机病毒出现至今,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头号敌人,其威胁大大超过了以往的种手段,而且计算机病毒无孔不入,种类繁多,花样百出,使人防不胜防。
为防范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左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保证信息安全,我们必须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趋势前言当今世界,网络化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也拉进了威胁的距离。
在信息技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信息安全领域一方面成为对抗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抗击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安定与繁荣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信息安全领域正在成为“生死之地,存亡之地”,成为一个严峻的战略问题呈现在世界各国面前。
而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广泛而迅速的普及与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中严重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既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可以在政府机构的指导下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一种“以毒攻毒”的信息对抗手段而应用服务于国家安全。
因此,我们了解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切实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完整形、可用性、有效性,维护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
下面,笔者从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它的主要危害着手,探讨当今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危害(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1983年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后,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经历了“不以为然→谈毒色变→人人喊打→泰然处之”4个阶段。
期间,计算机病毒的含义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目前国内最权威、最具有法律效应的计算机病毒含义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所描述的内容:计算机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海南师范大学202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海南师范大学202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1分)A:《论语》B:《老子》C:《孟子》D:《庄子》2、《古诗十九首》遣词用语的特点是()(1分)A: 辞藻华丽B: 尽力铺陈C: 炼词熔典D: 浅近明白3、汉乐府民歌《鸡鸣》的内容是()(1分)A: 抒写爱情婚姻B: 讥刺达官显贵C: 倾诉漂泊流荡D: 披露战争残酷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1分)A:《蒿里行》B:《燕歌行》C:《野田黄雀行》D:《步出夏门行》5、作为建安诗人之一的曹操次子是()(1分)A: 曹植B: 曹丕C: 曹叡D: 曹芳6、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1分)A: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B: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C: 日晚荒城上,苍凉落余晖D: 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7、陆机《文赋》中指出,诗歌艺术效果应追求()(1分)A: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B: 造情既浅,抒响不高C: 辞藻绝丽,烂若舒锦D: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8、以“游仙”为诗名,始于()(1分)A: 曹操B: 曹植C: 郭璞D: 孙绰9、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田园诗的创作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作,但其诗歌创作还有丰富的多样性,下列作品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1分)A:《归园田居》B:《饮酒》C:《咏荆轲》D:《形影神》10、鲍照诗歌的语言特点是()(1分)A: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B: 怀文抱质,语气低婉C: 铺锦列绣,雕缋满眼D: 雕藻淫艳,倾炫心魂11、下列诗句属于谢朓创作的是()(1分)A: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B: 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C: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D: 簟文生玉腕,香汗湿红纱12、蔡邕的代表作是()(1分)A:《述行赋》B:《思玄赋》C:《显志赋》D:《北征赋》13、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表现()(1分)A: 江南风光B: 男女之情C: 尚武精神D: 游牧生活14、《七发》的结构形式特点是()(1分)A: 工整严密B: 主客问答C: 骈俪对偶D: 出人意表15、现存代表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最高成就的是()(1分) A:《西京杂记》B:《世说新语》C:《笑林》D:《郭子》16、在写作上体现前后连贯成篇特色的作品是()(1分) A:《吕氏春秋》B:《后汉书》C:《吴越春秋》D:《越绝书》17、下列属于薛道衡《昔昔盐》诗的艺术特点的是()(1分) A: 笔力苍劲B: 词气宏拔C: 朴实爽俊D: 辞清句丽18、下列属于《汉书》中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的是()(1分) A: 挥洒自如B: 虚构故事C: 摹声绘形D: 尚气爱奇19、王绩代表作《野望》的艺术风格是()(1分)A: 平淡自然B: 婉媚工整C: 清丽秀逸D: 音韵清亮20、《春秋繁露》的作者是()(1分)A: 董仲舒B: 仲长统C: 王充D: 桓谭21、沈佺期、宋之问诗歌创作的最大贡献是()(1分)A: 题材的拓展B: 律诗的定型C: 兴寄的强调D: 意境的创造22、认为《九辩》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的人是()(1分)A: 司马迁B: 刘向C: 王逸D: 王夫之23、王昌龄擅长的诗体是()(1分)A: 五律B: 七律C: 五绝D: 七绝24、屈原《九歌》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的作品是()(1分)A:《湘夫人》B:《东君》C:《国殇》D:《少司命》25、白居易《秦中吟》10首为()(1分)A: 讽谕诗B: 闲适诗C: 感伤诗D: 杂律诗26、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1分)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27、贾岛诗歌创作的特点是()(1分)A: 以咏史著称B: 以苦吟著称C: 诗意朦胧D: 诗风清丽28、被钟嵘誉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的组诗是()(1分)A: 阮籍《咏怀》B: 左思《咏史》C: 陶渊明《饮酒》D: 陶渊明《拟古》29、“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1分)A:《周易》B:《吕氏春秋》C:《吴越春秋》D:《宋书》30、《春秋》一书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是()(1分)A: 晋国的编年史B: 齐国的编年史C: 鲁国的编年史D: 郑国的编年史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31、《离骚》一诗丰富的内容有()(2分)A: 美政理想B: 深沉的爱国情感C: 贫士失职而不平D: 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E: 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32、属于西汉中后期的赋体作品的有()(2分)A:《杨柳赋》B:《洞箫赋》C:《自悼赋》D:《遂初赋》E:《旱云赋》33、陶渊明今传散文有()(2分)A:《五柳先生传》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与子俨等书》E:《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34、顾况诗歌的特点包括()(2分)A: 受民歌影响B: 通俗明快C: 有怪奇狂放的风格D: 高雅闲淡E: 以七绝著称35、唐传奇的创作特点主要有()(2分)A: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B: 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C: 语言凝练传神、华实相扶D: 题材丰富多彩E: 有意识地写作小说的开端三、文字题(共10题,共60分)36、名词解释:兴(3分)37、名词解释:志怪小说(3分)38、名词解释:敦煌曲子词(3分)39、名词解释:贞观诗坛(3分)40、简述晁错散文《论贵粟疏》的主要写作特点。
谈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
2021年第06期47文学研究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571127谈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程柏桦引言:文学作品是文学家通过思考与对社会的感悟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较大的影响,使人们在作品的阅读中,感受内在的魅力。
鲁迅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具有较多的文学作品,均能够让人们深思,了解鲁迅的创作意义,其中《孤独者》就是鲁迅的小说之一,展现了良好的文学价值。
一、反映社会真实现状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对周围的生活以及状态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了解,通过有效的观察,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可有效反映出社会的真实现状,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时人们的基本生活以及思想情况,鲁迅的小说大部分均具有对人们启蒙的内涵。
通过文章不断唤醒人们的意识。
为此,鲁迅的小说大多讲述了病态社会的现象,揭示了当下社会中百姓的疾苦。
在《孤独者》中,鲁迅塑造了魏连殳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当时的社会中,属于另类,其接受了新的教育,具有新的思想,但未能找到对社会改变的方法,不断遭受到各种打压,使其逐渐走向孤独。
在该篇小说中,为人们呈现了爱国者的奋进,民众的无动于衷,无法唤醒民众的意识,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其最终更加孤独。
该篇作品也是对鲁迅自己真实写照,在鲁迅的人生中,曾经放弃了医生的职位,转为写作,弃医从文只为使民众觉醒,但却无果,深刻体验到了绝望与孤独。
为此,在该篇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体现了较多的无奈,在小说中魏连殳的一系列付出,也正是表达了鲁迅的心声,对救国的迫切,以及鲁迅对启蒙思想的深刻认识,并对中国社会当前的现状所绝望。
同时,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我”与魏连殳之间的对话,可让读者更加的真切的感受到绝望与悲凉,鲁迅借助该篇小说,更好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反映了鲁迅实际的心情。
二、追求幸福和谐生活通过文学作品可展示出丰富的情感以及当代的状况,同时在文学作品中,也可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的追求,更好的体现文学价值的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2、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三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在科研成果、课题、获奖等方面,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学术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7篇。
赛先生的失落寓言_铁鱼底鳃_与中国科幻小说_杨潇
安徽 文学
2016 年 2 期 总第 391 期
48
类思想家,二人都抱有文学改造社会之理想,选择科 幻小说作为最初的推介手段,也是情理之中,梁启超 写 《新 中 国 未 来 记 》,鲁 迅 译 《月 界 旅 行 》、《 地 底 旅 行 》 二作,鲁迅的想法代表了当时乃至后来不少人对科幻 小说的看法:“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 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 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 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这 种看法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科学的普及,但潜台词 里有忽视了幻想的审美属性,后来中国科幻小说的一 系列遭遇,可以追溯至此,而中国始终未像欧美日本 形成强大的科幻亚文化圈。 这都是后话了。
宗人簋铭文补释
”
通假的关系。不过《金文形义通解》认为西周
“召”字金文习见,字形作“ ”,金文中主
要用作动词,与用作召公、召伯之“召( )”
(按:此字不同形体较多,为行文方便,统一隶
定作“
末年已用简体表示辅佐之义则是正确的,而
且从宗人簋铭文来看,西周中期后段即已存
在此种用法。
”
)不同,后者作 、 、 、、 、 等形。
西周王朝的执政卿,职位有所降低,故而改称
宗人同,拜,王答拜。”
《孔传》:
“ 宗人,小宗
“祭伯”。
《国语·周语上》:
“ 穆王将征犬戎,祭
伯。”杨天宇先生认为:
“宗人之官性质同于宗
公谋父谏曰:
‘ 不可。’”韦昭注:
“ 祭,畿内之
伯,但因级别较低,故名宗人以别之。”[10]《周
国,周公之后,为王卿士。谋父,字也。
”字用作动词时,其宾语当为人或
物。
《金文形义通解》
“
”字条下列有四个义
项:
(1)同“食”。食用,吃,动词。多做修饰
以上是就二者字形的分合而言,关于二
语,如“
盉”
“
鼎”
“
”
“
”
“
字在金文中的意义,
《金 文 常 用 字
盂”
“
典》[16]、
《金文形义通解》[17]165—168 皆把二者同列
即“食”之使动意义。
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先生在文中简称它们为“甲簋”和“乙簋”。
(图一)。曹锦炎先生主要从西周燕礼的角度
两簋簋底都铸有长篇铭文,铭文内容相同,甲
对铭文的字词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考释,不
簋保存完整,铭文清晰,乙簋残损严重。据曹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外国文学方向1.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谈“悲剧之父”2.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3.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4.唐璜形象的演变5.《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6.略论《死魂灵》地主与资产者的描写艺术方法7.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8.论述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主人公的精神人格的成因和变异9.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10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罪与罚》再解读11.鲁宾孙形象的意识形态12.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13.娜拉形象分析14.简爱中的女性意识分析15.安娜·卡列尼娜、娜拉和娜娜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16.谈谈莫里哀的喜剧类型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17.论哈代小说的女性意识18.奇葩纷绽,争妍夺艳—娜拉、简爱、安娜三大人物形象之比较分析19.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20.《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征21.海明威的“硬汉形象”22.高老头的父爱实质23. “多余人”形象分析24.《神曲》的二重性25.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思想26.简·爱、娜拉、安娜形象之比较27.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28.《死魂灵》的讽刺艺术29.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30.普罗米修斯形象研究31.王尔德作品研究——以《巨人的花园》为例32.《木偶奇遇记》研究33.《渔夫的故事》研究34.普希金作品研究35.从《穷人》看托尔斯泰的创作36.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37.《鲁滨孙漂流记》分析38.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分析39.屠格涅夫创作研究40.果戈理《钦差大臣》研究41.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研究42.《堂吉诃德》研究43.海涅创作研究二、古代文学方向1.论孟子的“仁政”观2.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3.论庄子解决哲学问题的美学途径4.论屈原的高洁人格5.论曹操拟古乐府的成就6.论曹植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7.论郭濮的游仙诗8.论陶渊明的隐逸诗9.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异同10.浅析《世说新语》的人情美11.论王维的隐逸情结12.论孟浩然的隐逸情怀1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4.杜甫诗的艺术风格15.论韩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16.浅析《长恨歌》矛盾性形成的原因17.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18.试论柳永词的新变19.谈谈苏轼对宋的贡献20.论李清照词的愁思21.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意识22.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23.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人情美24.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哀怨情感25.浅论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意义26.浅谈“临川四梦”中的女性形象27.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28.《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29.《牡丹亭》“至情”观探析30.《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分析31.《牡丹亭》杜宝形象分析32.浅析《四声猿》的悲剧主题33.《四声猿》的艺术独创性34.论《长生殿》的爱情悲剧35.《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36.简析《桃花扇》的艺术特色37.《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论38.《桃花扇》中侯方域形象论39.《金瓶梅》中女性命运悲剧原因分析40.《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分析41.论《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圣君贤相形象42.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43.论《三国演义》中的郭嘉形象44.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45.论《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形象46.浅论《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47.论《水浒传》的忠义观48.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观念水浒传》忠义观的复杂性——以李逵为例解析《浅谈《水浒传》的女性观49.试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50.谈谈《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51.试论《水浒传》的伦理观念52.《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及其成因53.《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54.《水浒传》中武松形象浅论55.《水浒传》中李逵形象浅论56.《水浒传》中王婆形象分析57《水浒传》中阎婆惜形象评析5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59.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塑造的启示60.谈谈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意蕴60.孙悟空形象的心态描写评析62.试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63.试论孙悟空的猴的性格特征64.《西游记》悲剧意蕴的当代阐释65.浅论《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66.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67.论《儒林外史》的悲剧意义68.从《儒林外史》看明清科举制度69.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的个性解放思想70.《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评析71.《儒林外史》的贤人与奇人评析72.《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形象73.《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迥“变质”及其原因探析74.《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批判75.《聊斋志异》中的奇女子形象76.《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观77.《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与文人心态78.《聊斋志异》中小翠的女性美79.《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女性美80.《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诗意美81.论林黛玉形象的诗意美82.论史史湘云形象的诗意美83.薛宝钗形象的诗意美与现实美84.论贾宝玉的女儿观85.《红楼梦》中十二小优伶形象浅析86.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关怀87.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88.论《镜花缘》的艺术成就89.论《镜花缘》中的武则天90.《镜花缘》与《红楼梦》才女意识之比较91.从《聊斋志异》、《红楼梦》到《镜花缘》看才女形象的演进92论“镜花缘”的反封建倾向三、文学理论方向1、论文学的本质2、艺术典型与时代精神3、风格论4、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5、试谈文艺与道德的关系6、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7、论文学语言8、谈谈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9、论典型化10、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11、谈谈文学的艺术性12、艺术真实与作家的理想13、论文学的人民性14、谈谈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15、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问题16、谈谈形象思维17、论文学的创作主体18、谈谈自由创造和美的关系19、马克思主义文艺规律问题20、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21、谈谈美的本质22、悲剧漫谈23、司空图的审判观初探24、试论美美感与艺术25、评第六代导演的新作26、评中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7、评外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8、对某个电影理论问题的研究29、对某类题材某一类型电影创作或某一创作现象的研究30、对某一部或几部电影作品的研究31、中国电视剧创作问题研究32、中国电视文艺创作问题研究33、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评述34、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述评35、论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描写36、艺术本质与审美本质37、精神文明建设与审美文化38、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39、当代大众传媒介与审美文化40、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41、文学艺术的真实性42、作家审美趣味与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43、以丑为美与化丑为美的区别44、文艺批评与作品的价值45、叙事作品的审美特征46、抒情作品的审美特征47、"意境美"与电影的画面构成48、金庸武侠小说的叙述技巧及其魅力49、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50、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或传统文化的反思51、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散文的美学追求52、明代《水浒传》评点的比较研究53、通过个例分析明代文人拟话本与宋元话本的异同54、中国古代叙事中的悲剧意识比较55、古代诗话专题研究56、当代中国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研究57、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批评个例研究58、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对于叙事意境的阐释59、流行歌曲的文学特征分析60、网络文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问题个案研究61、当代中国摇滚乐的研究62、论悲剧的特征63、论自然美64、论艺术美65、论社会美66、论美育与中学语文教育67、美感特征简析68、论审美想象69、论悲剧与崇高70、论艺术的美学意义71、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72、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73、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74、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75、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76、“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77、说“艨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78、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79、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80、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81、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82、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83、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84、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85、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86、“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87、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8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89、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90、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91、文学真实观的嬗变92、文学自身的审美本性和功能93、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94、文学抒情与文学叙事95、社会心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96、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97、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对后世文论的影响98、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原则99、文学与人生(心理生活理想------)100、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宗教哲学文化历史风俗心理婚恋家庭民族地域自然------)101、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102、阅读的审美再造103、文学典型新探104、悲剧新探105、中西方悲剧(生成的文化背景情节人物结局结构……)的比较106、意象与意境之比较107、论文学风格108、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价值109、新批评理论的价值110、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11、象征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112、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113、当代中国新诗衰落原因探析114、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15、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116、文学经典在中国当下的处境117、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118、"审美意识形态论"评析119、美学研究对象述评120、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征121、美感的本质122、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123、崇高与优美之比较124、论生活丑与艺术美125、美育的功能126、美育的实施途径127、美育与当代人格塑造128、论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129、论当前文学的边缘化130、评当前的“文学消亡”论131、论古希腊“模仿说”的流变132、审美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133、论中国先秦美学思想的功利色彩134、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述评135、论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136、试论“意象”137、论通感138、论“美在关系”139、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狂欢——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戏剧性阐释140、以具体作家为例,论八零后文学创作的意义141、小说叙事方式与技巧方面的问题14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试论当代小说创作的地方特色及其文化价值143、以具体诗人为例,论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144、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145、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146、论文学繁荣的思想与文化条件147、跨文体写作的研究148、地域文学研究149、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群体研究150、民间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51、新故事新歌谣的搜集整理四、现当代文学方向1、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分析2、近年小说选评(任选一个作家或作品)3、王蒙小说创造选评4、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5、阿Q形象分析6、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再认识7、周作人散文的来年两种类型8、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9、巴金爱情小说论10、京派与海派论证再认识11、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12、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关注13、“延安文学”研究14、“纯诗”与新诗建设15、乡土小说中的农村中国16、“十七年非主流文学”的研究17、“百花文学”新论18、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19、当代(七十年)政治抒情诗的象征艺术20、散文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创作模式批判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阶级斗争”22、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史观23、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24、“红色经典”再解读(可任选一部)25、“伤痕文学”再认识26、论王蒙、张贤亮等人的“反思”小说27、论韩少功、阿城、郑义等人的文化寻根小说28、论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29、论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潮30、论马原、洪峰、苏童、格非、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可只选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31、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研究32、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王安忆、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家作品)33、先锋小说研究34、膜炎小说研究35、论贾平凹。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请假条(新版)
审批意见 (1天内) 学院院长审 批意见 (3-5天)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记审批意见 (2-3天) 学校教务处 审批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5天以上)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姓名 联系方式 请假时间 请假事由 及目的地
第请假人承诺 请假期间遵守法律法规,一切事情由本人和家长负责,并保证按时返校销假。签名: 一 联年级辅导员 党总支副书
性别 本人电话 年 月 日 时至
学号
班级 家长电话
宿舍号月Βιβλιοθήκη 日时(共天
节课)(实际上课节数为准)
审批意见 (1天内) 学院院长审 批意见 (3-5天) 销假时间: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记审批意见 (2-3天) 学校教务处 审批意见
(5天以上)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时
本人签名:
年级辅导员签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请假条(交班级纪检委员保存)
姓名 联系方式 请假时间 请假事由 及目的地
第请假人承诺 请假期间遵守法律法规,一切事情由本人和家长负责,并保证按时返校销假。签名: 二 联年级辅导员 党总支副书
性别 本人电话 年 月 日 时至
学号
班级 家长电话
宿舍号
月
日
时(共
天
节课)(实际上课节数为准)
审批意见 (1天内) 学院院长审 批意见 (3-5天)
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记审批意见 (2-3天) 学校教务处 审批意见
海南师范大学白媛媛科级岗位公示
海南师范大学白媛媛科级岗位公示
根据海南师范大学的最新通知,现公示白媛媛同学的科级岗位。
白媛媛同学已经通过评审,并成功晋升为科级干部。
白媛媛同学在过去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工作能力。
她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并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
白媛媛同学的晋升为科级干部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她将继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领团队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学校的规定,公示期为7天。
在此期间,如有任何异议或需要对白媛媛同学的晋升提出建议,敬请及时与学校人事部门联系。
把握语文要素 提升语文素养
周刊94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摘 要:如今的教育体系正在改革之中,这要求高中的教育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来跟上时代步伐,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各类品质,本文从文学教育渗透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在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渗透;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文学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素质,文学教学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首先对于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大脑还是思维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实际情况看,尽管目前有的老师已经了解文学学习的作用,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之中老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从前,教师通常使用的就是简单的对书本内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解释的教学方法,但现如今各种技术在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文学教学方法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着,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相融合,可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把控能力以及整体学习素质一、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渗透的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中,应用文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有效地展示了文学教学的影响力,并为完成教学工作提供了出色的支持。
语文课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文学色彩,教师应用文学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并改善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高中开展汉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刻意运用文学教育,而应将其渗透到所有语文教学中。
例如,良好的学习行为通常涉及学习中的方方面面,文学教育通常反映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中。
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在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学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学的三个方面的目标,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它包括每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其次是学习过程和方法。
这可以使高中生们更加清楚的了解知识的内涵,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自己进行学习方面的探索形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最后是针对学生的文学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就意味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质,拥有对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可以在未来成为具有十分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的人。
“孤军”成不成“派”论1920年代《孤军》同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孤军派”的两种认知
收稿日期:2020-08-2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作家书信、日记为中心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19YJC751049)作者简介:吴辰(1988-),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孤军”成不成“派”:论1920年代《孤军》同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孤军派”的两种认知吴 辰(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摘要:在通常的表述中,《孤军》杂志以及围绕这份杂志的同人们往往被称之为“孤军派”,而这一说法并不为“孤军”们所认可。
关于“孤军”是否成“派”,其背后隐藏着《孤军》同人与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在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1920年代大革命之前中国思想界的复杂景观。
关键词:孤军;马克思主义者;“派”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20)11-0002-11 二十世纪初期,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着各种社会思潮,其中,国家主义思潮可以说是影响广远,即使是在思想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之后,郭沫若在其回忆中仍然坚称“在那二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差不多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国家主义者”[1]74。
随着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建立在这种思潮之上的社会团体也应运而生,如“醒狮派”等。
其中,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被称之为“孤军派”的社会团体则显得尤为特殊:一方面,“孤军派”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如陈慎侯、何公敢、林灵光、范寿康等人对国家主义这一思潮在中国的演进和发展中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孤军派”这一概念却似乎只存在于外界对上述这些人物的认知之中,而身在其中的何公敢、林灵光等人从来都2不认为有过这样一个名为“孤军”的社会团体存在,这让“孤军”的身份显得扑朔迷离。
近年来,随着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孤军’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有研究者认为,所谓“孤军”,既非“国家主义”,也非“社会团体”,[2]而是一个以“以福建籍学人为核心,因留日学生、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学缘、业缘关系而聚合”[3]的知识分子群落,他们彼此之间在思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却都以《孤军》杂志为阵地,发表过自己各自的思想,故而,“孤军派”这一名称远不如“《孤军》同人”来得合理。
诗情的“蛊惑”——鲁迅诗化小说的叙事读解
作者: 席建彬
作者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571158
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28-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 鲁迅小说;小说叙事;诗化小说;“蛊惑”;诗情;读解;抒情文体;文学传统
摘要:鲁迅小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叙事诗化特征,这类“诗化”不仅指向现代小说共通性的抒情文体品性,也指向内在于叙事的文学诗情。
多年来,这类问题多被述及,在现代抒情转向等观念的影响下,鲁迅小说一直被视为现代中国抒情小说的重要源头,表现出与抒情文学传统的紧密关联。
然而相对普泛的抒情文学观照似乎并不足以突出鲁迅小说叙事的诗化品质,重美感的文本阅读常常显露出印象化的批评个性,轻忽了叙事的深层机制,难以呈现文学诗情在鲁迅小说风格生成、转变过程中的叙事学价值与作用。
“母语”与“非母语”:民族文学语言形态的不同面向
“母语”与“非母语”:民族文学语言形态的不同面向
刘伟
【期刊名称】《海峡人文学刊》
【年(卷),期】2024(4)1
【摘要】语言、文学与民族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所以民族文学中语言形态和语言要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很显然,语言与民族身份的结合形成了母语/非母语的二元形态。
母语与非母语的结合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双语,但同时母语与非母语在概念、特征、文学实践中都具有明显的差别,母语写作是民族文学的首要形式,但不可否认,出于摇摆于同质与异质文化传播的需要,出于对文化翻译的不信任而采用自我翻译形式,非母语写作在民族文学中同时扮演中重要的角色。
【总页数】7页(P33-38)
【作者】刘伟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9
【相关文献】
1.非母语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以北师大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口语学习为例
2.民族地区高校母语非维语的学生学习维语实证研究——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为例
3.浅谈母语非维吾尔语学生维吾尔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专业学生为例
4.面向母语非汉语少儿学
习者的新形态汉语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以“七色龙”模块化汉语教学资源为例5.英语媒介语在面向非英语母语者汉语教学中的支架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西东巴经假借字研究
纳西东巴经假借字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3T14:03:22.73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韩文芳[导读] 纳西东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经则是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
要想读懂东巴经,理清东巴文化,重点在于掌握东巴文字。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韩文芳海南海口 570000摘要:纳西东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经则是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
要想读懂东巴经,理清东巴文化,重点在于掌握东巴文字。
东巴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字类型是假借字。
故本文选取东巴文化经典——《白蝙蝠取经记》的其中一种版本为研究对象,对经书中所运用的假借字进行了整理和研究,认为该经书中假借字正处于由临时用法向固定用法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白蝙蝠取经记》东巴文假借字一、《白蝙蝠取经记》简介《白蝙蝠取经记》是纳西族东巴经经典之一,运用纳西东巴文写成,纳西语读为[dr33 t'v py33 p'21kuau21]。
主要讲述了白蝙蝠求取占卜经的故事。
该经书是研究纳西东巴教占卜仪式起源的重要材料。
经典中不仅涉及到人类迁徙的过程、求取经书的过程,还涉及到众多的人物、牲畜等形象,这也是其他经书中的重要内容。
不仅如此,其中讲述的花斑吸风鹰吸风的来历、妇女掩口笑的来历、在客人家住不超过三天的来历、人类吃饭喝水的来历、年月日的起源来历等内容,至今仍是纳西族不少传统习俗来历的依据。
对研究纳西东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白蝙蝠取经记》的版本很多,仅笔者收集到的就有五种,除傅懋勣《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对经书内容进行了字释外,其余四个版本均只有原文、读音、直译、意译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学界仍未对《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47卷中的这一版本进行过研究。
所以笔者选择此部经书为研究对象。
东巴文文字特点最突出的要属假借字。
因此,笔者拟对经书中出现的假借字进行穷尽性研究,以期能更为全面地了解东巴经假借字使用情况。
汪曾祺早期小说的叙述人称及其抒情化小说写作
汪曾祺早期小说的叙述人称及其抒情化小说写作张文香【摘要】The first personal narration,which highlights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of "I" as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and the subjective feeling as a narrator,is frequently used in Wang Zeng-qi's early novels.At the meantime,thos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I" in the novels and Wang Zeng-qi,the author,create a vivid sense of reality in the lyric expressions of the novels,making his novels prose-styled.The lyricism and realism in the early novels has an impact on the creation of his late novels.The lyricism is carried forward,and becomes one of the inherent factors in the prosification of Wang Zeng-qi's late novels.%汪曾祺早期小说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突出作为故事人物的"我"的心理世界与作为叙述者的"我"的主观感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同时,其作品中的"我"与作者极为相似,小说的抒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这使其小说具有散文特质。
早期小说的抒情化和真实感影响了其后期小说创作,其抒情性被继承了下来,成为后期小说散文化的内在成因之一。
【期刊名称】《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13)001【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汪曾祺小说;第一人称;抒情性;散文化【作者】张文香【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汪曾祺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以散文化、抒情性特点而闻名当代文坛,这是其晚年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外国文学方向1.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谈“悲剧之父”2.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3.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4.唐璜形象的演变5.《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6.略论《死魂灵》地主与资产者的描写艺术方法7.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8.论述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主人公的精神人格的成因和变异9.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10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罪与罚》再解读11.鲁宾孙形象的意识形态12.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13.娜拉形象分析14.简爱中的女性意识分析15.安娜·卡列尼娜、娜拉和娜娜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16.谈谈莫里哀的喜剧类型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17.论哈代小说的女性意识18.奇葩纷绽,争妍夺艳—娜拉、简爱、安娜三大人物形象之比较分析19.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20.《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征21.海明威的“硬汉形象”22.高老头的父爱实质23. “多余人”形象分析24.《神曲》的二重性25.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思想26.简·爱、娜拉、安娜形象之比较27.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28.《死魂灵》的讽刺艺术29.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30.普罗米修斯形象研究31.王尔德作品研究——以《巨人的花园》为例32.《木偶奇遇记》研究33.《渔夫的故事》研究34.普希金作品研究35.从《穷人》看托尔斯泰的创作36.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37.《鲁滨孙漂流记》分析38.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分析39.屠格涅夫创作研究40.果戈理《钦差大臣》研究41.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研究42.《堂吉诃德》研究43.海涅创作研究二、古代文学方向1.论孟子的“仁政”观2.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3.论庄子解决哲学问题的美学途径4.论屈原的高洁人格5.论曹操拟古乐府的成就6.论曹植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7.论郭濮的游仙诗8.论陶渊明的隐逸诗9.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异同10.浅析《世说新语》的人情美11.论王维的隐逸情结12.论孟浩然的隐逸情怀1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4.杜甫诗的艺术风格15.论韩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16.浅析《长恨歌》矛盾性形成的原因17.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18.试论柳永词的新变19.谈谈苏轼对宋的贡献20.论李清照词的愁思21.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意识22.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23.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人情美24.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哀怨情感25.浅论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意义26.浅谈“临川四梦”中的女性形象27.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28.《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29.《牡丹亭》“至情”观探析30.《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分析31.《牡丹亭》杜宝形象分析32.浅析《四声猿》的悲剧主题33.《四声猿》的艺术独创性34.论《长生殿》的爱情悲剧35.《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36.简析《桃花扇》的艺术特色37.《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论38.《桃花扇》中侯方域形象论39.《金瓶梅》中女性命运悲剧原因分析40.《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分析41.论《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圣君贤相形象42.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43.论《三国演义》中的郭嘉形象44.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45.论《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形象46.浅论《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47.论《水浒传》的忠义观48.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观念水浒传》忠义观的复杂性——以李逵为例解析《浅谈《水浒传》的女性观49.试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50.谈谈《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51.试论《水浒传》的伦理观念52.《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及其成因53.《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54.《水浒传》中武松形象浅论55.《水浒传》中李逵形象浅论56.《水浒传》中王婆形象分析57《水浒传》中阎婆惜形象评析5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59.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塑造的启示60.谈谈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意蕴60.孙悟空形象的心态描写评析62.试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63.试论孙悟空的猴的性格特征64.《西游记》悲剧意蕴的当代阐释65.浅论《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66.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67.论《儒林外史》的悲剧意义68.从《儒林外史》看明清科举制度69.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的个性解放思想70.《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评析71.《儒林外史》的贤人与奇人评析72.《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形象73.《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迥“变质”及其原因探析74.《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批判75.《聊斋志异》中的奇女子形象76.《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观77.《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与文人心态78.《聊斋志异》中小翠的女性美79.《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女性美80.《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诗意美81.论林黛玉形象的诗意美82.论史史湘云形象的诗意美83.薛宝钗形象的诗意美与现实美84.论贾宝玉的女儿观85.《红楼梦》中十二小优伶形象浅析86.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关怀87.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88.论《镜花缘》的艺术成就89.论《镜花缘》中的武则天90.《镜花缘》与《红楼梦》才女意识之比较91.从《聊斋志异》、《红楼梦》到《镜花缘》看才女形象的演进92论“镜花缘”的反封建倾向三、文学理论方向1、论文学的本质2、艺术典型与时代精神3、风格论4、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5、试谈文艺与道德的关系6、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7、论文学语言8、谈谈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9、论典型化10、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11、谈谈文学的艺术性12、艺术真实与作家的理想13、论文学的人民性14、谈谈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15、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问题16、谈谈形象思维17、论文学的创作主体18、谈谈自由创造和美的关系19、马克思主义文艺规律问题20、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21、谈谈美的本质22、悲剧漫谈23、司空图的审判观初探24、试论美美感与艺术25、评第六代导演的新作26、评中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7、评外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8、对某个电影理论问题的研究29、对某类题材某一类型电影创作或某一创作现象的研究30、对某一部或几部电影作品的研究31、中国电视剧创作问题研究32、中国电视文艺创作问题研究33、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评述34、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述评35、论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描写36、艺术本质与审美本质37、精神文明建设与审美文化38、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39、当代大众传媒介与审美文化40、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41、文学艺术的真实性42、作家审美趣味与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43、以丑为美与化丑为美的区别44、文艺批评与作品的价值45、叙事作品的审美特征46、抒情作品的审美特征47、"意境美"与电影的画面构成48、金庸武侠小说的叙述技巧及其魅力49、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50、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或传统文化的反思51、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散文的美学追求52、明代《水浒传》评点的比较研究53、通过个例分析明代文人拟话本与宋元话本的异同54、中国古代叙事中的悲剧意识比较55、古代诗话专题研究56、当代中国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研究57、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批评个例研究58、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对于叙事意境的阐释59、流行歌曲的文学特征分析60、网络文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问题个案研究61、当代中国摇滚乐的研究62、论悲剧的特征63、论自然美64、论艺术美65、论社会美66、论美育与中学语文教育67、美感特征简析68、论审美想象69、论悲剧与崇高70、论艺术的美学意义71、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72、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73、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74、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75、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76、“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77、说“艨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78、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79、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80、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81、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82、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83、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84、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85、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86、“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87、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8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89、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90、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91、文学真实观的嬗变92、文学自身的审美本性和功能93、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94、文学抒情与文学叙事95、社会心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96、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97、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对后世文论的影响98、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原则99、文学与人生(心理生活理想------)100、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宗教哲学文化历史风俗心理婚恋家庭民族地域自然------)101、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102、阅读的审美再造103、文学典型新探104、悲剧新探105、中西方悲剧(生成的文化背景情节人物结局结构……)的比较106、意象与意境之比较107、论文学风格108、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价值109、新批评理论的价值110、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11、象征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112、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113、当代中国新诗衰落原因探析114、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15、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116、文学经典在中国当下的处境117、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118、"审美意识形态论"评析119、美学研究对象述评120、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征121、美感的本质122、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123、崇高与优美之比较124、论生活丑与艺术美125、美育的功能126、美育的实施途径127、美育与当代人格塑造128、论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129、论当前文学的边缘化130、评当前的“文学消亡”论131、论古希腊“模仿说”的流变132、审美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133、论中国先秦美学思想的功利色彩134、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述评135、论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136、试论“意象”137、论通感138、论“美在关系”139、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狂欢——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戏剧性阐释140、以具体作家为例,论八零后文学创作的意义141、小说叙事方式与技巧方面的问题14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试论当代小说创作的地方特色及其文化价值143、以具体诗人为例,论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144、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145、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146、论文学繁荣的思想与文化条件147、跨文体写作的研究148、地域文学研究149、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群体研究150、民间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51、新故事新歌谣的搜集整理四、现当代文学方向1、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分析2、近年小说选评(任选一个作家或作品)3、王蒙小说创造选评4、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5、阿Q形象分析6、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再认识7、周作人散文的来年两种类型8、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9、巴金爱情小说论10、京派与海派论证再认识11、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12、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关注13、“延安文学”研究14、“纯诗”与新诗建设15、乡土小说中的农村中国16、“十七年非主流文学”的研究17、“百花文学”新论18、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19、当代(七十年)政治抒情诗的象征艺术20、散文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创作模式批判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阶级斗争”22、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史观23、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24、“红色经典”再解读(可任选一部)25、“伤痕文学”再认识26、论王蒙、张贤亮等人的“反思”小说27、论韩少功、阿城、郑义等人的文化寻根小说28、论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29、论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潮30、论马原、洪峰、苏童、格非、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可只选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31、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研究32、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王安忆、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家作品)33、先锋小说研究34、膜炎小说研究35、论贾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