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物理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第1课时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第1课时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上网查阅《气候与热污染》的相关资料,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铁架台、电炉子(或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干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玻璃棒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一天的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我国各省内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就会明白.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 认识比热容1.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提出问题: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回忆并思考,发表各自建议:①水多些时,加热时间要长些;水少些时,加热时间要短些.②加热时间长时,温度升高多些;加热时间短时,温度升高低些……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板书:(1)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水吸收的热量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2.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比热容师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引导学生选择器材: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食用油或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2)引导学生拟定方案: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或沙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过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运用“转换法”把比较吸热多少转换为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更易于操作)(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了解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各小组学生派代表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收集、整理,点评引导,择优确定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实验.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如沙和水),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意使两个装置的热源相同且较稳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实验装置上图同样适用).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交流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如:a.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或沙子)?b.你们怎样使食用油(或沙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c.你们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4)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教师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若是选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②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5)学生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6)分析与论证: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师为了表示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物理学中引进物理量——比热容.注意: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度数也相同,故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板书:(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3.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页《小资料》并思考,可以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分析、讨论回答: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水与冰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最大;泥土比水的比热容要小……板书: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即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知道哪些物理量可以反映物质的自身性质,它们有什么特点?生:密度,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多少而改变,也不随位置变化而改变.师既然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那么,它同样也具有与密度相似的性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多少无关(特别提醒,它还与温度变化无关).那么请大家思考: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热容有无变化?把这盆水由20℃加热到100℃,比热容有无变化?生:(齐声回答)不变.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水的比热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由之前探究煤油(或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由表一数据可知水的吸热能力(或比热容)比煤油(或沙子)强,要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需对水加热久一些.生2:由表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时,水的温度变化慢些,煤油(或沙子)温度上升得快些.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页的《小资料》和P13页的《想想议议》,说说在生活、生产中如何应用水的比热容.生思考、分析、发表看法:因为水的比热容与其他的液体相比要大得多,这样水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多些.生活中汽车用水作为冷却剂.春天,农民伯伯育秧苗,每到傍晚往田间灌水,防止秧苗在夜间被冻坏;而白天放出秧田里的水,便于晒田,促进秧苗生长.师真棒!大家分析得很对,请大家课后阅读教材P12~P13页的最下面两段文字,思考为什么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学会了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还明白了比热容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水的吸热本领最强.生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生3: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与温度、质量、体积都没有关系.生4: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经常用水作为取暖剂(或冷却剂),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最大,在质量相当,变化相同的温度时,水与其他物质相比,水吸收热量多;换句话说,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要多些.生5:质量相当的沙子和海水,接收太阳光的照射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大约只有水的1/4,因此,沙子升高的温度大约是水升高温度的4倍.所以,炎热的夏天,我们赤脚走在海滩上,感觉沙子热烫热烫的,而海水却是凉凉的,就是这个道理.生6:为了保护大自然,为了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防止热污染,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知道了物质吸热的多少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变化的温度.而且明白了水的比热容较其他物质的比热容大,这点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自然界中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与这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家深深体会到,物理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只要大家平时多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勤于思考,就会轻松地学好物理.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设计此课时,从市民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是从提出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引领学生走向科学知识的殿堂.3.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在身边”的理念,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在推导热量计算公式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数据到归纳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记住.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冷却或取暖(1)水冷系统的应用人们很早就开始用水来冷却发热的机器,在电脑CPU散热中可以利用散热片与CPU核心接触,使CPU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输到散热片上,然后利用风扇将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带走.但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空气,因此可以用水代替空气作为散热介质,通过水泵将内能增加的水带走,组成水冷系统.这样CPU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水中后水的温度不会明显上升,散热性能优于上述直接利用空气和风扇的系统.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冷却剂,也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即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3)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学案(含答案解析)(物理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学案(含答案解析)(物理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实验:(1)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怎样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比热容类比思考:比较不同瓶子的容水能力,思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方法。

高度相同的两种瓶子,倒入同样多的水,液面升高得少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或者液面升高相同高度,倒入的水多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P12,知道如何科学地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这种特性。

提出问题: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归纳总结: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

三、热量的计算例题: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表示质量为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请计算: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解: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过程:铝块的质量m=2 kg;铝块的初温t0=30 ℃;铝块的末温t=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m(t-t0)=0.88×103J/(kg·℃)×2 kg×(100 ℃-30 ℃)=1.232×105J。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比热容 》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比热容 》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本节是第13章的第3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涉及到热量、质量、温度等物理量,同时也是关于热量计算的基础。

比热容教学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要重视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新课标中热量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因此通过热量计算加强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与能力】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图片:夏日的海滩。

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却不一样?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沙子放热降温比水快。

体验生活:(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m)有关,跟温度升高的度数(Δt)有关。

进一步思考:如果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 设计实验:1、如何使物质的温度升高?2、如果改变加热方式会不会影响实验效果?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如何比较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保持质量相同,在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二)引入新课利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

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知道使1克水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卡。

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

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

那么,其他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三)新课教学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 比热容第1课时初探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学习内容一:比热容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1-P12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是J/(㎏·℃)。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将一千克的水和一千克的食用油的温度分别提高50℃,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猜想:加热时间不相同。

2.请大家设计实验验证这个猜想。

(1)在实验中应该控制哪些量相同?答:质量相同,初温相同。

用同样的加热器来加热。

(2)让哪些量不同?答:让物质的种类不同。

(3)怎样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答: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加热的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

我们可以采用酒精灯或电加热器来加热,为了保证加热器放热的速度相同,一般使用电加热器。

(4)请小组讨论后,给出本组实验方案。

3.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条件的可能和器材的准备情况确定实验方案。

方案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哪一个的温度升高得多;方案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哪一个吸收的热量多。

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方案一,完成P11图13.3-1和13.3-2的实验,请学生观察,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数据:快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是强还是弱?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方案二。

再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1.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储存”热量的本领。

2.开始的温度叫初温,结束时的温度叫末温。

升高的温度指的是初温与末温的温度差。

3.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慢的吸收热量的本领比较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 (9)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 (9)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由“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两部分组成的。

本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即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所以课本先是从生活现象提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再利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比热容不同的物体,在吸热或放热时,对外温度变化的表现不同,进而总结出比热容的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分析事实到抽象出概念,从而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

为了再提升对这个概念内涵的理解,从物理走向应用,可以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出发,利用数学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有助于学生对比热容的了解。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是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二、重难点突破1.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热量的计算突破建议: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同样在太阳照射下的水和沙子,为什么水的温度比沙子低?然后通过实验来研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认识比热容的概念。

在实验中要注意影响物体吸热升温快慢的不仅有物质的种类,还有物体的质量、加热器等,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中要控制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加热器要相同等。

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在加热不同物体时,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吸收热量相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可以利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另一种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

根据定义还可以写出比热容的计算式。

由比热容的计算式还可以得出比热容的单位,它是一个组合单位。

与前面学过的密度类似,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等无关。

[推荐学习]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三
引导学生看比热表,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复习上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首先,帮助学生构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用比热容来表示的。

第四步,教师讲授
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
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
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估计不足,以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
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13章的第3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涉及到热量、质量、温度等物理量,同时也是关于热量计算的基础。比热容教学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要重视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2.比热容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探究活动3:
1.人们选择用水给发动机冷却,用水取暖,
这是为什么?
2.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昼夜
温差不大,这是什么原因?
三、热量的计算:Q=cmΔt
Q: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物质的比热容;
m:物体的质量;
Δt:变化的温度。
吸热时Δt=t-t0放热时Δt=t0-t
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二、探究
新知
猜想
假设
◆探究活动2: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
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
3.对学生的其他猜想可有选择地简要板书,
3.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二、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1.比热容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 比热容教学目标a.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b. 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c. 会查物质的比热表d. 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法建议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比热容”教学设计示例课题比热容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教具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实验(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2)煤油、水对比实验二、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有关比热现象演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吸收观察实验思考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思考问题,提出描述不同物质的这一特性.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也等于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三、比热表四、水的应用由比热表可以看出水的比热较大五、小节六、作业记忆并理解比热的概念,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比热来解释.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不同,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呢?引导学生看比热表,加深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解释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比热,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看比热表,对比各种物质的比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暖气以及冷凝剂为什么常用水回答问题,复习巩固知识“比热容”探究活动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3 比热容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3 比热容教案

第三节比热容●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11-14●厘清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激情导入十分师:投影图片(海滩)并伴随字幕“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当我们赤脚踩岸边的砂石上,砂石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当我们跳进水里,河水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的出现,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PPT3生:海水凉(冷);砂石烫(热)。

师:这“一烫一凉”说明了水和砂石的什么不同?生:温度。

师:这一现象曾被称为“水陆温度的差异”;那么,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生:猜想、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必要、合理的解释。

师:两种不同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为什么却不一样,这与物质的什么有关?●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1.请学生阅读教材P1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小组交流讨论(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二理解比热容概念2.请学生阅读教材“比热容”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是(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水的比热容是,表示。

跟踪训练探究三热量的计算问题展示:3.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2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5.2kg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6.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物体吸收热量计算公式课堂探究案1.(1)Q放= Q吸(2)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3)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回顾
提问: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
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 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3、将一壶 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问题
可以设置情境引入新沿海地区与内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不同?
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教法、学法
实验法,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预习本节内容;
2.多媒体课件、电加热器、烧杯、水、煤油、温度计、计时器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5)发动机为什么用水箱降温,冬天问什么用水供暖
(6)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阅读提纲,思考、讨论、猜想
(1)~(6)
,比容热是物 质的物理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 状态有关
组织学生自学
制定计 划和 设计实验
实验时取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水和砂子作为研究对象,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对两个烧杯加热,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前需要考虑到:
教后记
(2).______的物质,温度每______(或____ __)1℃所______(或______)的热量为该物质的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
学生根据本节所学习的内容,完成习题
2、总结归纳
由学生归结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
3、作业:课堂:书后习题
家庭:练习册
板书设计
出示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 比热容
教学目标
a.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b. 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
c. 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d. 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热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它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的概念.
建议二:在介绍比热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值也不同.
建议三:为巩固学生对比热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进行解释.
“比热容”教学设计示例
“比热容”探究活动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的原理?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
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