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壶口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说课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38c1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4.png)
名师导练
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参考答案】 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地展现
了这些菌子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也充分表现 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词的表现力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三、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试找出 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三个类型:
(3)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
qián
前呼后拥
(4)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z
震耳欲聋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隆冬,北大雪。 B.我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当你愤怒的时候,请低下头,不要让自己怒不可遏,失了风度;当你悲伤的时候,请 抬起头,不要让眼泪夺眶而出,止不住流。
积累拓展
四、反复阅读课文第3、4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 一段赏析文字。
第一,选词准确,词语丰富。连用“挤”“撞”“推” “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即将坠入深 沟的河水的种种动态。
第二,适当重复,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六次使用“跌” 字,三次使用“碎”字,突出强调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 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了独特 的音节效果。
1.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2.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3.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1.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观赏雨季壶口瀑布时“可怕的警觉”。枯水期看河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c954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9.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
作者巴金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优质教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来逐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领略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深入思考。
2.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生僻词语和成语。
3.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
6.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拓展: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如写一篇以壶口瀑布为题材的作文。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52107b3b3567ec102d8a45.png)
17.壶口瀑布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全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壶口瀑布,本节课利用视频的气势磅礴的视觉冲击,直接激发学生对壶口瀑布的热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
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过程与方法: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优质课教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2527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c.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壮美和祖国的瑰丽。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壶口瀑布的雄浑壮观,同时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
但他们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黄河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不太了解,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科普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意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讲授法、问答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分析讨论: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4.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说课教学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说课教学电子课件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bf6ca6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3.png)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 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 可阻挡的样子。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 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 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这 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 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 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 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 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作者以自 己两次到壶口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背景,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 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赞扬了黄河“挟而不服”“压 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实际是赞美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 韧刚强的民族精神。阅读时,要通过品读文字,感受作者借助句式、 修辞等所营造出的生动逼真的自然画面;学习借鉴作者将自己的感情 融入山水,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壶口瀑布
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 副署长等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 委员等。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有科 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 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 集《只求新去处》等。
壶口瀑布说课稿
![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22446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7.png)
《壶口瀑布》说课稿【2 】一.说教材.1.教材处理.《壶口瀑布》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是梁衡.全文描述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气象,描述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这类文章除了要肄业生能对活泼的说话赏析外,还要控制一些写景的办法.学生对这两点根本能自行解决.但在写作实践中这类的文章依旧难以写好,所以我将此课的重难点定为以下几个方面.2.教授教养重点.难点重点:经由过程精读,咀嚼文章极具沾染力的说话,能归纳总结一些写景的办法.难点:能对身边的景不雅进行描述与抒写.二.说教法.我将教授教养目的设计为以下几点1.经由过程朗读,咀嚼症结词句,领会壶口瀑布的特色,能归纳总结本文写景的角度及办法.2.懂得课文内容,感触感染黄河的气概,故国江山的绚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进程中蕴含的丰硕的思惟情绪,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平易近族精力的象征意义.3.能对身边的景不雅进行活泼的描述与抒写.本课采取的教授教养办法有:朗读法.精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圈点批注法三.说教授教养进程(一)导入:在导入环节,经由过程齐唱《保卫黄河》,引出壶口瀑布,师简略介绍其创作背景,让学生谈谈对歌词对壶口瀑布的感触感染.其次完成字词的巩固.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没有见过瀑布,所以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不雅看一段视频,唱唱《保卫黄河》,后简略说说感触感染,如许学生对壶口瀑布就有了个较为直不雅的印象,也能感触感染其气概.利于接下来的懂得和赏析.(二)出示进修目的赐教授教养目的(三)进修指点1、检讨学生收集关于黄河壶口瀑布的材料情形,由科代表主持,小组上台展现,为下面学生赏析说话做铺垫.2.整体感知.学生经由过程预习,齐读来加深领会瀑布的宏伟磅礴.完成课后思虑一.二大题.2、跳读课文.学生能找到作者先后两次不雅赏壶口瀑布的段落.全班分为男女同窗两大组,男同窗找雨季中的壶口瀑布部分,女同窗找枯水季候的壶口瀑布部分.然后让学生品读作者描述瀑布的句子,找出爱好的句子,说说来由.设计意图:经由过程查找爱好的句子,说说来由,一方面检讨了学生的预习情形,对文本的熟习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经由过程朗读,交换句子,进一步领会到瀑布的宏伟的气概.教师出示例句,用典范的例句引诱学生领会作者写作的精妙之笔——修辞.3.品读文章.充分应用示例,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情形下进行赏析.教师引诱剖析修辞手段及表达后果,后由学生自力完成.教师做朗读上的指点.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本来是设计让学生经由过程做批注的办法进行赏析,在先生的引诱点拨下,学生以独学的情势应用批注法进行句子的赏析.为了让学生能很快地在文中找出好句子并能有情绪地朗读,我设计了用句式读到,我感触感染到了壶口瀑布的,个中(修辞.词.写法)写出了这种美.4.小组合作探讨归纳本课写景的办法,小组上台展现(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找出再组内交换,最先完成的小组起来挨个谈话.留意:平生说一种,不能反复前者说过的话,其余小构成员质疑并补充.)⑴能抓住景物的特色⑵能按必定的次序来写景⑶按必定的角度来写景⑷采用动静联合,正侧面联合写景⑸多用修辞使写景形象活泼⑹要留意情景融合(四).教室检测学生联合全文思虑作者仅仅是赞扬壶口瀑布吗?他还赞扬了什么?提醒学生找一句由景入情,情景融合的句子,启示学生感悟黄河的性情联想到小我的历尽艰苦.宁压不弯.百折不挠的精力.这也是中华平易近族的精力.齐读最后一段,指点朗读后,在雄浑的旋律中再读第六段,升华情绪.设计意图:经由过程设问,引诱学生思虑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仅是想赞扬壶口瀑布,更重要的是赞扬了黄河的精力,而黄河的精力也恰好是中华平易近族的精力.作者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段呈现给我们一个气概磅礴的黄河形象.(五).小结生小结本课学到的内容(六).功课设计:请你用本文学到的写景的办法写一写春日里的明湖.不少于500字.设计理念:语文进修主如果进步学生白话表达及书面表达才能,本文设计恰是要学生能学乃至用.若还有时光就让学生为此展现一下本身为宣扬明湖设计的几种情势,若没有时光就留着下节课展现.。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7《壶口瀑布》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7《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7373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9.png)
八年级语文部編版下册17《壶口瀑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他们对壶口瀑布的了解可能有限,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美丽和作者的热爱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学会从文字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3.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欣赏与拓展:展示其他有关壶口瀑布的文学作品或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美。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壶口瀑布——壮丽景象作者——热爱祖国河山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1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1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6b4e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7.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1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
课文以作者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和生命的顽强。
通过描绘瀑布的动态和静态,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古诗文和现代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壶口瀑布的了解可能有限,对瀑布的壮观景象和自然魅力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瀑布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理解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描绘的壶口瀑布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
2.原因:学生对壶口瀑布的了解有限,对瀑布的壮观景象和自然魅力缺乏直观的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瀑布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描绘手法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瀑布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f7c1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6.png)
17 壶口瀑布一、说教材《壶口瀑布》是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直面如何善待自然,善待每一个生命等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对黄河的赞美,联想到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精神的赞美,正是落实本单元学习目的的载体。
二、说教学目标1.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领会课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壶口瀑布的妙处,学习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四、说学情及教法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水平和想象能力,但总体程度参差不齐,且相对参与课堂的热情度可能不高。
同时由于都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黄河气势的直观想象略有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我选择的教法是诵读法为主,点拨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为辅。
五、说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中我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等,使用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预习——导入——初读——研读——品读——练习——小结7个环节完成。
1.为使授课效果达到最好,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材料和图片,初步了解壶口瀑布。
2.在导入环节,课件展示图片,向学生简介壶口瀑布,让学生们对这一自然奇观有个直观印象。
3.初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第一次、第二次看到的黄河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感受。
4.研读。
请学生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圈点法找出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并讨论交流体现的是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这些语句所使用的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5.品读。
指导学生重点阅读第二次看壶口瀑布的文字,抓住关键语句勾画出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壶口瀑布,引导学生透过壶口瀑布探寻黄河的性格,从黄河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艰辛、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突破教学难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5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5](https://img.taocdn.com/s3/m/eb99a29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e.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教材中,这篇文章处于散文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学会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技巧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读文本,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课文。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题目。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4.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景物描写在散文中的作用。
7.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景物描写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文内容的结构,另一部分是景物描写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说课教学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b4d4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1.png)
( zǎi )三年五载 载
( zài )载歌载舞
预习检查 形近字
汨( mì )汨罗江
汩( ɡǔ )汩汩
骋(c 聘( 娉(
)驰骋 ) 聘请 ) 娉婷
预习检查
寒噤 出轧 汩汩 潺潺 前呼后拥 怒不可遏
词语解释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
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 多形容随从多,排场大。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寒战。 (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合作探究
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试找出 作者表达感受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1.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可怕的警觉”“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2.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 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 ——人的各种情感。” 3.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解析:B项,旋—漩,楼—缕。C项,搏—博。 D项,谥—溢。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C )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
五百米处。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
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
写作特色
❶多种修辞并用,写景细腻。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 法,抓住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 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句运用比喻、 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 力量,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的特点展现 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6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6](https://img.taocdn.com/s3/m/a34813c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8.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表达技巧,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描写景物的文章有一定的认识。
但壶口瀑布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景观,学生可能对其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相关背景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特定的地理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表达技巧: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5.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壶口瀑布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标题《壶口瀑布》、课文结构、描写手法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壶口瀑布》说课稿
![《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3865f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8.png)
《壶口瀑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壶口瀑布》。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底蕴。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作者梁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能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散文这种文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游记散文中如何通过写景来抒情,以及如何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壶口瀑布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加以补充和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铸成”“告诫”“弥漫”等。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
理解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雄伟壮观。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d70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f.png)
首先,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难以自然地运用这些手法。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表达技巧。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有效讨论。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观看视频资料环节,虽然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今后,我考虑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如让学生尝试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可能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和巩固。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2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2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15af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b.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第2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作者游览壶口瀑布后所写的一篇游记,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色。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同时,课文也蕴含着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的敬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诗文和现代文,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游记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会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游记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游记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标出疑难字词。
教师巡视课堂,辅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游记特点的见解。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游记的特点。
4.景物描写分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35d4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c.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说课稿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文时,能较快地把握课文内容,但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把握课文内容。
2.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生僻词语;以关键词为线索,梳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句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印象,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僻词语自行查找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以关键词为线索,梳理课文内容,总结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情感体验: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及其背后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理位置:……特点:……作者情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壶口瀑布》说课稿
![《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008f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6.png)
《壶口瀑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梁衡的《壶口瀑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游记散文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黄河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生字词。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描写壶口瀑布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河的伟大力量,体会作者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描写壶口瀑布的方法。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2)提问学生: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对壶口瀑布有哪些了解?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eff5930975f46527d3e1ff.png)
《壶口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处理。
《壶口瀑布》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
难点:理解黄河瀑布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初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分析运用。
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壶口瀑布有直观的印象及初步的感受:(1)导入。
在导入环节,通过启发回忆李白的著名诗句,引出壶口瀑布,然后再借助观看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对瀑布有个初步的印象。
其次完成字词的巩固。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没有见过瀑布,所以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简单说说感受,这样学生对壶口瀑布就有了个较为直观的印象,利于接下来的理解和赏析。
(2)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学生能找到作者先后两次观赏壶口瀑布。
然后让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瀑布的句子,找出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教师再出示三句示例,通过齐读来加深体会瀑布的雄伟磅礴。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句子,进一步体会到瀑布的雄伟的气势。
教师出示例句,用典型的例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精妙之笔——修辞。
(3)品读文章。
充分利用三句示例,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进行赏析。
教师先是帮助分析第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第二句师生合作完成,第三句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原本是设计让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法进行赏析,但是考虑到做批注的方法我们还没有讲到,而且在试讲的过程中也发现这种方法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我把这一环节调整为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先是范例性地赏析一句,然后师生合作赏析,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
【新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名校精品】
![【新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名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0c61dd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b.png)
【新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壶口瀑布》说课稿《壶口瀑布》是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山水清韵”,在教学的时候,既要抓住黄河水的特点,又要感悟到作者蕴含其中的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颂。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这篇课文我设定的是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语言精美,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可谓是曲尽其妙。
因此,教学目标一是: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梁衡曾经说过:“文章为思想而写。
”其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
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作者看似描写壶口瀑布,实则赞颂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我的教学目标二设定的是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二个课时的目标设定为1.进一步领会课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壶口瀑布的妙处,读写结合,通过仿写学会运用。
2.从重点句子中,继续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并引入小诗和故事做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后,教学思路逐渐形成。
导入部分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是希望学生壶口瀑布特殊的地理位置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二部分开始只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便是第一次到壶口,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后来发现毕竟是第一个课时,首先应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让学生明晰课文篇章结构,再体会瀑布的特点。
于是我设定了两个整体感知的问题,难度适中,便于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在深入研读品味语言部分,主要分析第二次到壶口体会到黄河水的特点。
但在是试讲中发现作者描写的河水场面:如从河道涌下撞向石壁,河水吸入龙槽,轰然冲下,滩壁上顺流而下的溪流,能将此景尽收眼底都源于作者独特的观察点,因此,在分析第二次看瀑之前,有必要明确作者所处的位置。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66d5b63b3567ec112d8a13.png)
《壶口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处理。
《壶口瀑布》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梁衡。
全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这类文章除了要求学生能对生动的语言赏析外,还要掌握一些写景的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方法及角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二、说教法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能归纳总结本文写景的角度及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3、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精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常常在欣赏山水中获得一些哲思。
善于发现美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今说过这样的话:“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死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
作家梁衡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为此写下了很多的佳作,在游历黄河后,他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感言:“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没有见过瀑布,所以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后简单说说感受,这样学生对壶口瀑布就有了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也能感受其气势,有利于接下来的理解和赏析。
(二)预习检测:检查学生收集关于黄河壶口瀑布的资料情况。
(三)、整体感知:学生通过预习,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观看了几次壶口瀑布,重点写了那一次?(2)、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壶口”?(3)、壶口瀑布与其他地方的瀑布有什么不同?(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壶口瀑布的?(设计意图:加深体会瀑布的雄伟磅礴,结合并完成课后思考一、二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口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处理。
《壶口瀑布》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
难点:理解黄河瀑布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初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分析运用。
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壶口瀑布有直观的印象及初步的感受:
(1)导入。
在导入环节,通过启发回忆李白的著名诗句,引出壶口瀑布,然
后再借助观看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对瀑布有个初步的印象。
其次完成字词的巩固。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没有见过瀑布,所以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简单说说感受,这样学生对壶口瀑布就有了个较为直观的印象,利于接下来的理解和赏析。
(2)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学生能找到作者先后两次观赏壶口瀑布。
然后让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瀑布的句子,找出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教师再出示三句示例,通过齐读来加深体会瀑布的雄伟磅礴。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句子,进一步体会到瀑布的雄伟的气势。
教师出示例句,用典型的例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精妙之笔——修辞。
(3)品读文章。
充分利用三句示例,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进行赏析。
教师先是帮助分析第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第二句师生合作完成,第三句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原本是设计让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法进行赏析,但是考虑到做批注的方法我们还没有讲到,而且在试讲的过程中也发现这种方法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我把这一环节调整为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先是范例性地赏析一句,然后师生合作赏析,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
完成由“扶”到“放”的过程。
(4)感情升华。
设问:作者仅仅是赞美壶口瀑布吗?他还赞美了什么?启发学生感悟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的历尽艰难、宁压不弯、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齐读最后一段,指导朗读后,在雄壮的旋律中再读第六段,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仅是想赞美壶口瀑布,更重要的是赞美了黄河的精神,而黄河的精神也恰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作者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呈现给我们一个气势磅礴的黄河形象。
(5)作业设计:
因为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赏析修辞手法,所以我在作业设计上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的某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