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统计年鉴2013

中国统计年鉴2013

链接目录 Z0101C.xls Sheet1 (2) Sheet1 (3) Sheet1 (4) Sheet2 (2) Sheet2 (3) Sheet3 (2) Z0102C.xls Z0103C.xls Z0104C.xls Z0105C.xls Z0106C.xls Z0107C.xls Z0108C.xls Z0109C.xls Z0110C.xls Z0111C.xls Z0112C.xls Z0113C.xls Z0114C.xls Z0201C.XLS Z0202C.XLS Z0203C.XLS Z0204C.XLS Z0205C.XLS Z0206C.XLS Z0207C.XLS Z0208C.xls Z0209C.xls Z0210C.xls Z0211C.XLS Z0212C.xls Z0213C.xls Z0214C.xls Z0215C.xls Z0216C.xls Z0217C.xls Z0218C.xls Z0219C.xls Z0220C.xls Z0221C.xls Z0222C.xls Z0223C.xls Z0224C.xls Z0225C.xls Z0226C.xls Z0227C.xls Z0228C.xls Z0229C.xls Z0230C.xls Z0231C.xls Z0232C.xls Z0301C.xls
203 205 207 209 211 213 215 217 219 221 223 225 227 229 231 233 235 237 239 241 243 245 247 249 251 253 255 257 259 261 263 265 267 269 271 273 275 277 279 281 283 285 287 289 291 293 295 301 303 305 307 309 311 313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部 分
生产
金额
使用
金 额
主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要 经 济
(一)总产出 (二)中间投入(-)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劳动者报酬

(二)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

生产补贴占(-)

(三)固定资产折旧
(四)营业盈余
一、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二)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三)净出口 出口 进口(-)
要知道一个指标的稳定性如何,了解统计指标 的变动情况。即:是否会由于统计制度和方法
势 变动或其他一些原因导致该指标大起大落

第 7、要看一组指标,而不仅仅看单个指标
一 部
要找出一组主要指标去认真观察和分析,从相
分 互联系和综合的角度去考察
如 例如,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既需要看经济增
何 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这
二、要善于使用主要经济指标
第 1、掌握这些经济指标的内在涵义
一 部
2、知道它的统计方法、统计频率
分 3、知道指标对经济的解释力如何
如 4、知道一个指标的变化对整个经济运行来说意
何 分 析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个人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分析

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11月10日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与人均消费关系简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

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居民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而国外进口需求的恢复不尽如人意,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降低,以往靠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均GDP 、人均消费、实证分析、协整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978年的141.7倍。国民收入也大约增长了141倍。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展势头良好。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增大大约1.8倍。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我国政府购买性支出与gdp增长关系【优质】

我国政府购买性支出与gdp增长关系【优质】

浅析我国政府购买性支出与GDP增长关系

摘要:政府购买性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很复杂的相关关系。这种情况下,只有选择相应的多元统计方法来处理,才能使结论更为准确严密。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7

年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使用简单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多重线性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并使用统计软件研究了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为国家做出相应财政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财政支出、GDP、线性回归分析、多重线性性分析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国内出现了有效内需不足。经过1996年~1998年7月期间屡次降低利率,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政府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扩大总需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干预经济【1】。再到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著名学者蒙代尔向中国政府建议,全民发放百元消费券,以启动内需。我国政府支出,特别是已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促进了GDP增长?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考察和研究,以揭示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为国家做出相应财政政策提供依据。在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中,IS-LM模型指出政府购买增加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即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在王治与王宗军的文章中, 他们对1978 年到2003年的GDP 与财政购买性支出进行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 得出我国政府财政购买性支出与GDP 之间在一定程度上( 90% 的置信水平上) 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看, GDP 的变化与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变化富有弹性, 购买性支出每提高1%, GDP 约增长近1.2%【2】。Grier和TuUock(1987)使用跨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占GDP的份额与真实GDP存在显著负相关。GDP 的构成公式为Y=C+I+G+M,其中G是政府购买,C为私人消费,I为私人投资,M是净出口【3】。本文从这一理论框架出发,运用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性分析等计量方法,从二者关系、我国财政支出中各成分对实际GDP影响以及政策分析三方面,使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作分析,来检验我国财政支出对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0102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0102

228344.3252773.2

215682.0241756.8

12662.311016.4

12163.314632.4

311485.1374694.78295.21138.3120.3

302396.1364854.111142.61391.4120.7

61796.971803.828352.91440.7116.2 10355191167238850.9440.0112.7 329073335504310.8184.4102.0

18391921030713493.32533.8537.8114.315.5

36418.638671.218736.03349.9815.3106.216.6 18983.820487.121012.53299.6822.1107.917.0 17434.818184.116697.93408.4807.9104.316.2

1160.11117.23203.8274.496.3

16.915.8588.818.393.5

103874.4117253.510355.73992.2875.3112.914.6 51327.356175.231959.55660.4803.7109.418.5 52547.161078.36385.73140.8953.4116.213.0 109247.8125953.011224.94084.6792.8115.314.9 16514.118764.63526.41868.1339.9113.611.0 92733.7107188.318168.45155.51034.0115.616.5

人口增长对GDP的影响-人口增长影响gdp

人口增长对GDP的影响-人口增长影响gdp

人口增长对GDP的影响

作者:王强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27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人口数量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分析论证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就人口问题,如何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水平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在政府统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管理最为重要的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进行的。我国统计体系基本上是采用基层统计逐级汇总的统计方式统计的基本层级是:机构单位(包括农村、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非营利机构单位等)——地区(县、市、省等)——国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以年度统计核算为主,同时也进行季度统计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也有三种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C是居民消费支出;I为私人投资支出;G是政府购买支出;(X-M)是净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资料显示:GDP 2001年为109655.2亿元;2002年为120332.7亿元;2003年为135822.8亿元;2004年为159878.3亿元;2005年为184937.4亿元;2006年为216314.4亿元;2007年为265810.3亿元;2008年为314045.4亿元;2009年为340902.8亿元;2010年为401512.8亿元;2011年472881.6亿元。对数据分析可得散点图和线性函数:近十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走势,以直线增长。

宏观经济学_第2章

宏观经济学_第2章

10 15 20
60
“重复计算”问题

我们把GDP定义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GDP不包括中间产品——即用于生产其他产品 的产品。 伐木企业的原木 → 木材企业:木板→家具企业: 桌子 农业企业的小麦 → 面粉企业:面粉→ 面粉加 工企业:烘烤的生面→食品企业:面包
面包的收入、成本和附加值(美分/片面包)
循环流量图
家庭: 拥有生产要素,出售或出租它们给 企业以换取收入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企业 企业: 购买或租赁生产要素,用它们 来生产物品与劳务 出售物品与劳务 家庭
循环流量图
收入 (=GDP)
物品和 劳务的 销售
物品与劳务市 场
支出(=GDP) 物品和 劳务的 购买
企业
生产投入
GNP强调国民性,包括所有国民所创造的产出,不
管产出发生在什么地方。
GDP与GNP


差距的大小取决于一国资本、劳动力国际流动 规模与方向。 当前的中国:



大量资本流入,资本输出规模较小。 劳动力输出量较大,但是层次较低。 总体上,GDP>GNP
国民帐户统计细节
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概览
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消费(C) +国内私人总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作为国内生产总值来源的收 入或成本: 工资或其他劳动收入 +利息、租金及其他财产收入 +间接税 +折旧 +利润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统计年鉴2019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中国统计年鉴2019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100

74.225.872.227.897.8

73.326.773.126.997.1

73.326.774.425.693.8

73.226.875.025.092.6

73.326.775.824.296.7

73.426.677.023.094.5

73.226.876.723.394.1

73.226.877.222.895.8

73.226.877.522.596.0

73.926.177.622.495.8

73.426.677.822.296.4 14617712959273.426.678.121.996.6 16341714926372.727.378.621.496.0 17504316760372.527.578.621.496.0

2.2 2.9

6.2

7.4 3.3 5.5 5.9 4.2 4.0 4.2 3.6

3.4

4.0 4.0

中国经济:政府、民间与外来力量的变迁

中国经济:政府、民间与外来力量的变迁

中国经济:政府、民间与外来力量的变迁

摘要:本文从支出法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出发,分析政府、民间和外来力量的变迁过程。1997-2011年,国有经济力量趋于下降,非国有经济力量趋于上升,外来经济力量则在波动中趋于上升。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仍应大力发挥民间和外来经济力量在竞争性经济领域的作用,提高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控制力度,提高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支出法;经济力量;变迁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朝廷与江湖相对应。而在当今世界,朝野之分也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焦点之一。在当代中国,政府、民间与外来经济力量也屡受关注。2009年,有关学界关于“国退民进”的观点,国家统计局就在文章中给予反驳[1],但反驳依据只是包括工业、投资和国内贸易三方面数据,并不难以完全让人信服[3]。关于境外因素,一般是从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增长贡献率来说的,简单地将近年来出现的净出口贡献率为负值理解为拖累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认识[4]。此外,撇开外资投资的影响,也不够全面。因此,政府、民间与境外三种力量到底有多大呢?其历史变迁又如何?有待进一步的全面分析。但从目前文献来看,这种分析却是欠缺的。为此,本文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出发,按照国有、非国有和境外三种经济力量,分析三种经济力量的比重,进而反映政府、民间和外来力量的变迁过程。

鉴于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6年的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数据存在缺失,因为《中国统计年鉴1997》提供的是1995年数据。因此,本文的分析始于1997年,数据时段为1997-2011年,相应的《中国统计年鉴》为1998-2012年[4]。

中国统计年鉴2013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中国统计年鉴2013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66.0 26.4 80.9 1.8 55.0 22.4 49.9 48.5 63.3 54.0 38.8 43.6 42.4 47.0 87.6 52.9 47.7 47.1
7.7 2.1 10.9 0.1 6.0 1.9 4.1 4.4 6.3 5.5 4.4 5.5 6.0 4.5 8.1 5.5 4.4 3.6
39.4 71.8 85.5 47.8 44.7 65.1 50.2 43.9 35.8 39.0 39.0 40.3 39.6 44.2 49.8 43.1 56.5 55.0
4.6 5.6 11.5 1.8 4.9 5.5 4.2 4.0 3.6 3.9 4.4 5.1 5.6 4.2 4.6 4.5 5.3 4.2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拉 动
(百分点)
-0.6 0.1 -8.9 1.9
1.0 0.0 0.7 0.1 0.7 2.5 2.1 2.6 0.9 -3.5 0.4 -0.4 -0.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 最终消费支出 年 份 贡献率 (%) 拉 动 (百分点) 资本形成总额 贡献率 (%) 拉 动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贡献率 (%)
(百分点)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主 要 动 力 , 然 而 我 国居 民 的 消 费 需 求 状 况并不理 想。造成我 国居 民消 费需
当 前 我 国 居 民 消 费 需 求 状
分 析
分析 当前我 国居民消费需 求状况 ,
于了解我国居民消费行 为变化 ,提 出相 对策促进 居民消费和扩 大内需具有重要f
求变化 的 因素 ,既有 收 入 与分 配 、收 入 来 源 的 不 稳 定 ,又 有 流 动 性 约 束 。 因
反映 出来。
e iws ve 50软件对消费需 求与 内需的关系 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以下结果 :
DD【 =一1 6 +6 6 5 41 86 42 5Ct 4 0 37 2 - 35 4
、 I 费、投资和净出1是拉动我国经 、, 3



济增长的 “ 三驾马车” 然而, 。 在
变 动 对 于 扩 大 我 国 内 需 起 着 什 样 的 影
◆ 一 …





消费 1 元能够扩 大 亿
本 期 内需 约 6. 64亿 元 ,而上 期居 民每消 费1 亿元 , 则减少本期
内 需约 40 .4亿 元 ,这

昌 葛 ④ 罱 t a d

C 昌 。 ④ O O
经济增长的最终 力量 ,正 对我 国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模型分析

前言

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研究,使我们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此,分析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及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或者说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必须清楚。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 + I + G + N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G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额。以上的分析是建立在四部门经济流量循环中的。在这次实验中,我登陆了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了1983年到2004年的GDP,政府的财政支出,全国居民消费,净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等数据,将这些数据汇总,编制成表。在以后的分析中,此表由很重要的作用。

1 问题的提出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被公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是指本国在一年内所生产创造的劳动产品及劳务的总价值。GDP 的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衡量一国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而研究它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很好的了解GDP的经济内涵,而且还有利于我们根据这些因素对GDP影响大小来制定工作的重点以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超快的速度发展,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连续20年增长。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外贸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币面临着空前升值的压力。中国中央银行采取人民币缓慢上升的策略,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放出货币,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回收货币。因此,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预测作用。

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张伟侠

【摘要】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消费率一直在不断下降,并且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逐渐增大。文章分析了我国消费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认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等是我国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改进建议。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0)003

【总页数】5页(P72-76)

【关键词】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下降;居民消费率;中国

【作者】张伟侠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一、引言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国消费率的变动可以反映其经济运行状况,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消费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其比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为

2010年的47.4%。这种下降趋势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深入探讨。

石良平认为,税收制度在提高消费率中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应提倡减税,尤其是在个人所得税方面[1];吴易风认为,消费率的下降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收入配不合理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下降的原因[2];万广华运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比重偏高是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3];陈利平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攀比效应”,认为在可行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一定程度的消费攀比下,高经济增长率会导致高储蓄率,从而引起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4]但是罗云毅认为经济运行中高投资低消费是常态,不应该把投资消费比率作为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指标[5]。本文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出发,分析导致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统计年鉴201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中国统计年鉴201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1848.6 -975.8 -823.1 -929.6 -2549.4
44.2 58.9 52.7 50.6 56.8
68.6 58.4 90.8 89.1 77.2
内蒙古
辽 吉
宁 林
24846.4 12688.4 13691.6
10073.2 4942.0 7260.5
15492.1 9136.2 8143.7
黑龙江
上 江 浙 安 福 江 山
海 苏 江 徽 建 西 东
20181.7 54058.2 34665.3 17212.1 19701.8 12948.9 50013.2
38.0 50.4 44.6 51.5 57.4 50.3 55.1
-5799.1 121.9 -500.7 4931.8 -4551.3
45.1 44.1 45.9 51.3 50.0
74.5 55.4 56.4 40.1 84.9


2855.5
1386.3
2009.9
重 四 贵 云 西
庆 川 州 南 藏
11409.6 23872.8 6852.2 10309.5 701.0
5393.1 11926.7 3950.6 6306.8 452.7
6341.4 12496.0 4164.4 8576.4 708.7
陕 甘 青 宁 新

1978-2012我国GDP支出法构成

1978-2012我国GDP支出法构成
Fra Baidu bibliotek
2013》
1978-2012我国GDP支出法构成(单位:亿元)
年份 GDP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C 3605.6 4092.6 4592.9 5008.8 5590 6216.2 7362.7 9076.7 10508.5 12277.4 15388.6 17311.3 19347.8 22577.4 27565.2 36938.1 50217.4 63216.9 74163.6 81658.5 86531.6 91125 98749 109028.99 120475.62 136613.41 160956.58 187423.47 222712.53 266599.21 315974.6 348775.12 402816.47 472619 527608 2239.1 2633.7 3007.9 3361.5 3714.8 4126.4 4846.3 5986.3 6821.8 7804.6 9839.5 11164.2 12090.5 14091.9 17203.3 21899.9 29242.2 36748.2 43919.5 48140.6 51588.2 55636.9 61516 66933.89 71816.52 77685.51 87552.58 99357.54 113103.85 132232.87 153422.49 169274.8 194114.96 232112 259600 I 1377.9 1478.9 1599.7 1630.2 1784.2 2039 2515.1 3457.5 3941.9 4462 5700.2 6332.7 6747 7868 10086.3 15717.7 20341.1 25470.1 28784.9 29968 31314.2 32951.5 34842.8 39769.4 45565 55963 69168.4 77856.82 92954.08 110943.25 138325.3 164463.22 193603.91 228344 253524

对2013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及历史数据修订的说明

对2013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及历史数据修订的说明

一、关于2013年支出法GDP核算与修订情况

按照第三次经济普查年度支出法GDP核算方案,根据2013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和有关专业、部门统计数据、补充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支出法GDP数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3年支出法GDP总量为5897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064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增加8843亿元,资本形成总额减少618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加401亿元。

(一)改进了居民消费支出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

为使居民消费支出核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对居民消费支出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将原来居民消费支出核算主要使用住户调查资料,调整为以住户调查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有关行政记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资料进行调整的方法进行计算,共增加居民消费支出7575亿元。

(二)修订了政府消费支出的核算口径和资料来源。

政府消费支出核算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修订。一是核算口径的修订。根据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SNA)的规定,由政府负担、用于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由原来的居民消费支出调整为政府消费支出。二是资料来源的修订。初步核算数据利用财政部财政支出月度统计资料计算,此次修订数据则利用财政部财政支出年度决算资料进行计算。经修订,政府消费支出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268亿元。

(三)修订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和资料来源。

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修订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范围。根据联合国SNA将军事武器系统投资纳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规定,利用财政统计资料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二是利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资料,重新核算了计算机软件产品、矿藏勘探费和土地改良支出等数据。三是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部分进行了修订。经修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初步核算数减少6048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最终消费支出 绝对数(亿元) 年份 居民消费 支 出 农 村 居 民 城 居 镇 民 政府消费 支 出 构 最终消费支出=100 居民消费 支 出 政府消费 支 出 成
1978 1979 1980
1759.1 2011.5 2331.2
1092.4 1252.9 1411.0
73.0 72.9 72.8 73.0 72.5
27.0 27.1 27.2 27.0 27.5
2011 2012
168956.6 190423.8
38969.6 42310.4
129987.0 148113.4
63154.9 71409.0
72.8 72.7
27.2 27.3
39.7
60.3
20885.0
23.9 24.4 25.1 25.3
资本形成总额 构 成 居民消费支出=100 农 居 村 民 城 镇 居 民 绝对数(亿元) 固定资本 形成总额 存 变 货 动 构 成
(资本形成总额=100) 固定资本 形成总额 存 变 货 动
62.1 62.3 60.5
37.9 37.7 39.5
1073.9 1153.1 1322.4
666.7 758.6 920.2
480.0 622.2 676.7
78.6 76.4 77.5
21.4 23.6 22.5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2627.9 2902.9 3231.1 3742.0 4687.4
1603.8 1787.5 2010.5 2312.1 2809.6
20048.8 22345.7 24757.3 27336.3 30707.2
9963.6 11219.1 12358.9 13716.5 15661.4
77.3 76.7 76.0 75.3 74.5
22.7 23.3 24.0 24.7 25.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49435.9 53056.6 57649.8 65218.5 72958.7
22.8 15.6 15.3 14.9
1995
28369.7
11271.6
17098.1
8378.5
77.2
22.8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3955.9 36921.5 39229.3 41920.4 45854.6
13907.1 14575.8 14472.0 14584.1 15147.4
79.6 85.1 82.5 69.8 71.6
20.4 14.9 17.5 30.2 28.4
47.4 44.9 41.8 40.6
52.6 55.1 58.2 59.4
6070.3 8513.7 13309.2 17312.7
1797.7 1572.6 2408.5 3028.4
77.2 84.4 84.7 85.1
304.0 325.8 277.3
77.9 78.0 82.7
22.1 22.0 17.3
61.0 61.6 62.2 61.8 59.9
39.0 38.4 37.8 38.2 40.1
1339.3 1503.2 1723.3 2147.0 2672.0
290.9 281.0 315.7 368.1 785.5
15791.0 16271.7 16305.7 17689.9 19958.4
33644.9 36784.9 41344.1 47528.6 53000.3
17498.0 18759.9 20035.7 22334.1 26398.8
73.9 73.9 74.2 74.5 73.4
26.1 26.1 25.8 25.5 26.6
4585.1
82.0
18.0
41.0 39.5 36.9 34.8 33.0
59.0 60.5 63.1 65.2 67.0
24048.1 25965.0 28569.0 30527.3 33844.4
Fra Baidu bibliotek
4736.8 4003.0 2745.2 2424.2 998.4
83.5 86.6 91.2 92.6 97.1
16.5 13.4 8.8 7.4 2.9
31.9 30.7 28.3 27.1 27.4
68.1 69.3 71.7 72.9 72.6
37754.5 43632.1 53490.7 65117.7 74232.9
2014.9 1932.9 2472.3 4050.7 3624.0
94.9 95.8 95.6 94.1 95.3
82.2 84.3 84.5 85.4 77.3
17.8 15.7 15.5 14.6 22.7
57.7 56.0 53.0 51.6 49.6
42.3 44.0 47.0 48.4 50.4
3139.7 3798.7 4701.9 4419.4 4827.8
802.2 663.3 998.3 1913.3 1919.2
1024.1 1115.4 1220.6 1429.9 1877.8
733.6 811.9 895.3 1104.3 1298.9
78.2 78.1 78.3 77.2 78.3
21.8 21.9 21.7 22.8 21.7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5302.1 6126.1 7868.1 8812.6 9450.9
1991 1992 1993 1994
10730.6 13000.1 16412.1 21844.2
5082.0 5833.5 6858.0 8875.3
5648.6 7166.6 9554.1 12968.9
3361.3 4203.2 5487.8 7398.0
76.1 75.6 74.9 74.7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2575.5 96332.5 111670.4 123584.6 140758.6
21786.0 24205.6 27677.3 29005.3 31974.6
60789.5 72126.9 83993.1 94579.3 108784.0
30528.4 35900.4 41752.1 45690.2 53356.3
5.1 4.2 4.4 5.9 4.7
26.4 25.1 24.8 23.5 22.7
73.6 74.9 75.2 76.5 77.3
87954.1 103948.6 128084.4 156679.8 183615.2
5000.0 6994.6 10240.9 7783.4 9988.7
94.6 93.7 92.6 95.3 94.8
5.4 6.3 7.4 4.7 5.2
23.1 22.2
76.9 77.8
215682.0 241756.8
12662.3 11016.4
94.5 95.6
5.5 4.4
3059.2 3428.9 4174.0 4545.7 4683.1
2242.9 2697.2 3694.1 4266.9 4767.8
1519.7 1678.5 1971.4 2351.6 2639.6
77.7 78.5 80.0 78.9 78.2
22.3 21.5 20.0 21.1 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