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探析

合集下载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教学活动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中心 , 教师讲解基本以教材为中 心。这种忽视 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单 向粗放的教学模式, 必然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 , 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 综合 分析能力 、 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适应能力越强 , 将来的发展空间越广 , 《 中国旅游地理》 的课
有计划地提出要求 , 使学生 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 达到熟练 、 完
善。 ( 3 ) 严格要求 。 在进行练习时 , 要求学生一丝不苟 、 刻苦训
攻 比赛 、 发球抢攻 比赛 等) 与实战性比赛; 按 比赛的规模 与气
氛又可分为内部 比赛与公开 比赛; 按 比赛 的分数还可分 为规
则规定 的比赛 ( 如每局 1 1 分 的比赛 ) 和限定条件的比赛 , 如
有: 讲 解 能 力 和旅 游 线 路设 计 能力 , 其 对 应 的行 业 岗位 是 导
次地 图教学的刺激 , 使地 图深入学生脑海中 , 培养 了学生的
地理 空 间感 与方 位 感 , 使繁杂 、 零 散 的地 理 知识 由机 械记 忆
程教学 目标上应该体现出对学生软 、 硬技能的培养。
1 《 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点
首先 , 教材体系内容过于理论化 , 有 的知识与相关课程 重复较多 , 培养 目标与高职学生学习 目标不符合 。 目前 , 该课 程的教材版本 内容一基本是旅游学 、 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概念 和理论 , 然后是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成因, 旅游地理 区划 , 最 后各个旅游区。 教材的这种体系造成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较 多, 如有关旅游者 、 旅游 资源 、 旅游业方面 的概念和知识在
课程过多地传授常识性 内容 , 如太多的景点描述 , 仅是人文 旅游资源类已经很难记得住了 , 且每个省( 市) 、 自治区还有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中国旅游地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推动其课程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科本身发展,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新形势下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要举措。

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为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必须围绕这一前提,力求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探究、发现和创造,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做到主动学习,改善教学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国旅游地理改革必须主动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二)完善学科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的客观要求中国旅游地理本身具有基础理论性、边缘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

其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放眼旅游地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和范畴,不断借鉴历史、文化、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实践应用性要求我们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把课程教学和旅游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适应社会生产,加强教学实践的内在要求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实施环节来看,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需要持续不断地改革创新。

对于教师,教学改革是其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对于学生,也渴求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希望所学课程能推陈出新,有利于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从教学内容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教学改革显然是内在要求;从教学方法来看,学生们不会运用地理思维,认为地理知识就是死记硬背,众多的地名及旅游景点混淆不清,创新教学方法早就刻不容缓。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改探讨

《 国旅游地 理》课 程教 学的主 要知 识 目标 是使 学生 掌握旅 游业 从业 必 中 备的 中国旅 游地 理基础知 识和技 能 ;掌握主要旅 游地 和主要旅 游线路 ,具 备 自助旅 游能 力 ,熟练 掌 握阅 读旅 游地 图能 力 ,利 用 网络收 集旅 游 信息 的能 力 ,归纳 区域旅游 资源特 色的能 力 ;培 养旅 游欣 赏 ,归纳表达旅 游美 学特征 的能 力,引 导游 客爱 护旅 游环 境 ,宣传 可持 续旅 游 的能力 。 1 程 改革 的理念 1 1 主导 ,学生 为主体 ,构建 以学 生为 中心的课 堂教 学模式 . 旅 游专 业的 强社会性 和社 会对 专业人 才 的需要 否定 了传统 的教学 方法 , 只有知识 没有能 力的 学生 是不适 应社 会发 展的 。学生 是学 习和发 展 的主体 , 教学 活动 的成功 与否唯 一 的评价 标准 是看学 生在 整个 学 习过 程 中的主 动性 、 积极性 有没有得到充 分的尊重与 完全的调动 。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要努 力从 “ 灌输式 ”转变到 “ 任务 驱动式 ”再到 “ 学生主动 学 习” ,构 建以 学生为 中心 的课堂教 学模 式 ,充分尊 重学生 、相信 学生 ,以平 等的态度 对待每一位 学生 , 关注不 同层次学生能 力的发展 ,增加其 知识 ,促 进其技能 ,让 学生根据 所学 , 表述 自己的 想 法和创 意 ,培养 学生 独立 思考 的能 力 和团 队合作 精神 1 2 游 企业 岗位需 要 。贯彻 基于 “ ”的教学 . 做 高 等职 业教 育所培 养 的人 才 ,除具 备较 高文 化 知识 水平 外 ,还 应具 备 娴 熟的 专业技 术与 技能 ,是生 产 、管理和 服务 第一线 的 高级实 用型 工作者 , 具 有较 强的应 用性 和实践 性能 力 。旅 游企 业 中 ,经理 、基 调 、导游 、司机 、 前 台工作 人员无一 不需要 旅游地理 知识 ,但是侧 重点又 各有不 同。旅 游地理 的 教学 要有 针对 性 ,针对 不 同的 工作 岗位 ,提 出 不 同的要 求 。因此 ,基 于 “ 做”的旅游地理 教学 , 程设计 的思路分为三 个阶段 :夯实基 础( 课 知识 基础) 、 循序 渐进( 力提高) 能 、拔高提 升( 实践 教学) 。 2 程 内容 与考试模 式改革 2. 容选 取依据 :基础 知识 以旅游 职业 岗位 够用 。能力 训练 以旅游 职 1 业 岗位 需求为 依据 结 合 中 国旅游 地理 》课 程 内容 以及 学 生学 习的认 知规 律 ,将 该课 程 划分 为三 个模 块 :知 识基 础 模块 、能 力提 高模 块、 实践 教学 摸块 。 () 1基础知 识模块主要 是针对 中国旅游资源 概述 以及旅 游地理 学的基 本问 题进行讲 解 ,主 要 由教 师授课 为主 ,可 采用 多媒 体演 示、互动 教学 等教学 方 法。要求 学生结束 模块学 习后 ,熟悉 中国旅游地 理的基 本知识 ,为今 后的 学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思考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思考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思考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从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等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从而使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旅游欣赏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旅游地理》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职业意识的培养与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旅游职业教育的灵魂,因此要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情景性。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现实中不少地理课堂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讲授方法为主,学生的参与很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2.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中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中职培养人才的质量。

然而部分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虽然结合自身的实际,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数上都予以了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为分割。

其次是有的学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3.考核方式不科学主要表现在:首先,考核方法单一。

以单一的笔试为主要考试方法,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教师进行考核研究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其次,考试内容偏重理论知识,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1.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所学知识的立体感中职学校的旅游地理课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中国旅游景区景点的相关知识介绍。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式分析5页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式分析5页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式分析《中国旅游地理》作为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大其教学的改革创新就成为中职教师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已迫在眉睫。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从该课程的性质来说,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旅行社经营和管理、景区开发与建设、景区经营与管理及景区接待与服务等工作,打下必备的旅游地理基础知识。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作中经常涉猎到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还要运用到许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例如对旅游地图的应用、旅游线路的规划、各个旅游区域的相关地理知识、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等,在导游服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中国旅游地理》的授课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以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学方式,同时要明确教学手段,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方法,积极采用以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式,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计划,摒弃“灌输式”以及过分偏重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不仅能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的提高。

同时还能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讲到喀斯特地貌景观时,利用大量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

通常指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

这种地貌的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

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

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贵州的荔波茂兰及黄果树瀑布、地下龙宫、织金洞等景点,还有法国的科斯、美国的肯塔基州等景点,教学中通过图片、配乐风光片、影视纪录片等加以综合讲解,学生对这些景点的地貌形成原因、时间以及地点的理解就很容易了,而且可以以此为典型,代表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形成记忆。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课 程 的教 学质 量 。
关键 词 : 国旅 游 地 理 ; 学 ; 革 中 教 改
中 图分 类号 : 6 2 o G 4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1 ( 0 8 0 —0 4 —0 1 7 — 7 9 20 )1 0 3 3
激 烈 的 新 形 势 下 , 家 所 实 施 的 创 新 教 育 、 养 创 新 国 培
摘 要 : 国旅 游 地 理 是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的 基 础 课 。本 文 认 真 总 结 了该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必要 性 , 中 并提 出 了今 后 改 革 的 思 路 。 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 完善 专 业课 程 体 系 和教 学 内容 、 化 评 价 体 系 、 重课 外 教 学 指 导 、 挥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优 势 和 强化 实 践 教 学 , 能 保 证 这 优 注 发 才
认 识 国情 、 情 , 养 爱 国 主 义 情 操 及 正 确 理 解 改 革 省 培
视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和 实 践 能 力 。 因 此 , 育 创 教 新 、 程 教 学 改 革 是 3: 所 趋 。 结 合 近 年 来 旅 游 管 课 v势 理 专 业 学 生 就 业 范 围 的 扩 大 和 专 业 口径 的 拓 宽 , 对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课 程 的教 学 也 提 出 了 以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为 重 点 的新 要 求 。 ( ) 代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的 需 要 - 现 赞 可 夫 的 教 育 发 展 理 论 认 为 , 校 教 育 必 须 适 学 应 社 会 发 展 , 校 教 育 的 改 革 必 须 在 社 会 大 环 境 中 学 进 行 构 思 。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突 飞 猛 进 , 别 是 互 联 网 特 的发 展使 网络 学 习资 源 突破 了 传统 教 材 的 局 限 性 ,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探讨。

在介绍了该课程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析了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内容的更新与调整。

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教改的实际效果,并对教改进行评估与总结。

在展望了教改的成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改旨在提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现状分析、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案例分析、评估、展望、挑战、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旅游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地理作为旅游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视野、旅游素养和专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旅游行业需求脱节等。

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势在必行。

通过对课程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形势,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调整,以案例分析为支撑,最终评估与总结教改效果。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培养出更适合旅游行业需求的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问题,并展望未来教改成果,探讨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指出未来教改的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为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国旅游地理》是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教改探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国旅游资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教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

浅析《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而创建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集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改革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中国旅游地理》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出现而兴起的一门新兴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旅游地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相关工作奠定必备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材、合理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的同时,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当前我国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材仍是教师讲解的中心和重点。

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纵观各高校已出版的几十个版本的教材,大都结构相似、重点不突出、内容繁杂。

在已出版的众多教材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基本理论,介绍旅游地理学科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与《旅游地理学》的课程众多内容重复;《中国旅游地理》总论,对旅游各要素进行理论介绍,如对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交通等方面,其中以旅游资源为主;中国旅游地理分区介绍,作者根据不同的旅游区划原则将我国分为八至十个不等的旅游大区,在每个大区的讲解中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简单介绍后,再对大区内的每个亚区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教材重点不够突出,内容重复较多也非常显著。

一方面该教材前后内容重复较多,特别是在旅游资源的种类介绍中同各大旅游区中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第二部分总论中内容同旅游管理的其它专业课内容重复较多,特别是同《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文化》、《中国地理》《旅游资源学》等专业课内容重复多。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旅游区划、旅游规划等内容。

针对该课程,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之路。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探讨1、更新旅游地理概念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升级,旅游地理的概念也不断更新和扩展。

因此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及时更新旅游地理概念,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沿,以便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2、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以中国旅游资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但目前在实践中存在对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方式,为未来从事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3、完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

因此,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为未来从事旅游开发和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准备。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1、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开展交互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交互式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手段方面的探讨1、优化教学资源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地考察、实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以上是关于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的探讨,期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更好地推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本文认真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思路。

认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强化实践教学,才能保证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充实,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对象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壮大,教学效果总体得到了提升。

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素质教育时代如何吸收其它学科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是关系到我国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大事,因此有必要把课程教学创新作为持续性的课题,把握创新重点,采取创新举措,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教学改革的策略1.1明确教学内容的主体脉络,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

旅游地理学是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等专业中不可替代的必修课程,为使其永葆青春活力,对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21世纪旅游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旅游行为地理的教学。

既要加强以中国为区域整体的旅游资源与环境、区域旅游合作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也要加强各旅游大区、旅游省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产品与旅游开发规划及各地方性旅游区的建设的教学。

要注重实践教学,具体教学中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开展实地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融人到旅游景观当中。

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能够发现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和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问题。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立和优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接着讨论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强调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的必要性。

最后探讨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教改的重要影响。

结论部分从教改效果评估及未来发展展望的角度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旅游地理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现状分析,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改效果评估,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旅游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1.2 研究意义中国旅游地理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旅游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改探讨的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对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与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知识。

二是适应旅游行业需求。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旅游地理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通过教改探讨,可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与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是推动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改探讨正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推动教育体制变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游线路设计能力等方面 , 具有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重要功能。
1 中 国旅 游 地理 课 程教 学 现 状 分 析
现行 的 中国旅游 地理教 材多 采用 先总论 ( 理论 部分 ) 后分 论 ( 中国各 大旅游 区 ) 的编排 方式 , 且 总论部 而 分对 资源 的讲解也 是蜻 蜓点 水 , 学科 的系统 性 考 虑过 多 ; 游 地 理课 程 知 识 太 杂 , 点不 够 突 出 , 对性 对 旅 重 针 不强 , 不利 于职 业 院校 对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培 养 J 。据 林 东 于 20 02年 对 在 职 导 游 人 员 问卷 调 查 中发 现 ,
2 1 从企 业 中来 , 企业 中去 , 出实用 性 . 到 突
乐 山职业技 术学 院 中国旅 游地理 课 程 由课 程 组 与 四川 康 辉 旅 行社 、 山火 凤 凰 旅 行 社 、 都光 大 国际 乐 成
旅行社 、 眉 山 一乐 山大佛 景 区共 同开发 而成 。课程 设计 与 开发见 图 1 峨 :
9 .%的导游员认为旅游地理课程内容对他们工作有直接帮助 , 47 很有价值或有较大的价值 , 只有 5 3%导游 .
员认为 帮助不 大 。3 . 1%导游 员认 为 , 17 学校旅 游 地理 课 程过 多地 传授 常 识 性 内容 , 太 多 的景 点描 述 , 如 而 对 一些 深层次 的地 理理论 如成 因等 分 析不 够 。旅 游地 理课 程这 种 尴 尬 地位 与 旅 游 地 理教 师 没 有 重视 对 学
生进行旅游职业能力培养 , 没有深入挖掘课程在旅游一线岗位工作 中的实用性有很大关系 j 。 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流仍然是 以教师讲授为主 、 以机械记忆为主 、 以书本内容为 主。这种陈 旧的学习方 式主要表现为 : 教师始终是讲台的“ 主宰”课堂活动的 9 %时间是教师讲解 , , 0 而学生处于“ 你讲我记” 的境 地; 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 , 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 偏重于知识 的积累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探索

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探索
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标 准,《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这 本 书 占 300 分 理论总分的17%内容比 例,且 相 对 于 其 他 几 门 地 理 更 易 懂, 拿分相对比较容易。
2.《中国旅游地理》几 乎 全 覆 盖 中 国 每 个 省 市 自 治 区 的 概况、省会城市概况、每 个 省 自 治 区 直 辖 市 的 主 要 旅 游 景 点 的历史、地理、文 化 特 征。 同 学 们 认 真 学 好 本 书 在 高 二 暑 假 报名考导游证(中专方向的学生主要目标 也 是 考 到 导 游 资 格 证 )时 候 就 有 了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的 积 累 。
关 键 词 :中 职 学 校 ;教 学 方 法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小 组 合 作 竞 争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法 ”
一 、中 职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教 学 方 法 探 索 的 必 要 性
(一)教材 应 用 面 广。 必 须 要 踏 实 学、严 要 求、多 方 法、
积极乐学 1.依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旅游管理类 专 业
○ 政史地教学与研究
中 职 学 校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教 学 方 法 探 索
俞 黄
摘 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对口高考 六 门 专 业 主 干 课 程 之 一,知 识 点 丰 富,学 好 也 为 考 导 游 证 积 累 了 必 要的导游基础知识 ,还为“导游”这一职业做充分的全陪知识储备。中职教师应该本着 责 任 心、道 德 心 以 身 作 则 引 领 学 生 端 正 态 度好好用心学习 ;琢磨、实验各种教学方法,本文总结探索一 些 实 践 中 比 较 有 效 的 教 学 方 法,比 如 小 组 合 作 竞 争 法、信 息 技 术 应 用法 、模拟导游讲解法、集体阅读法、试卷练习法、实地考察法等。期望通过积极探 索 加 强 课 堂 学 习 效 果,同 学 们 学 会 学 习,也 喜 欢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 、技能。

关于高职高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职高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70城市地理关于高职高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吕清华(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松原138000)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力量,所以中国旅游课程逐渐成为了众多受欢迎的科目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做到挖掘学科特点、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挖掘课堂特色,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研究中国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对其开发并规划,将中国的风光、风俗等科学全方位的展示出来。

在众多学科教材中,综合性、理论性、应用性以及区域性都属于学科教材的众多特性,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些特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科属性上,中国旅游地理属于自然地理学科,还属于人文地理学科,由此可见综合性强是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标签。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与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于相关联的知识大多数都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中国旅游地理课堂上多向学生讲述与课程知识有联系的关联学科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大范围上来看,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是整个中国的地理知识,但是在大体的研究上还可以分为旅游区、旅游风景点等具体的小范围旅游资源研究。

旅游资源一般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条件会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发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个性潜能。

二、浓缩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系完整性以及内容全面性是每一种教材的基本结构要求,每一本教材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科的研究以及发展方法研究、中国旅游资源的挖掘、各大旅游区域旅游资源的研究。

后两个部分属于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所以教师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完成前两个部分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特点、学校所在地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特定区域将教学内容浓缩。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究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究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究摘要: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有效提高国民旅游素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必须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同时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抓住课程教学的特色,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旅游类专业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有效的建议。

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创新一、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现状及特点现状: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旅游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须具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和实践技能,而目前中职学校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满足这一任务的需要。

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些问题还需要先对中国旅游地理专业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

(一)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目前,旅游地理一直被当作地理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动力、旅游组织、旅游环境、旅游空间、旅游运行等等。

所以说旅游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力的学科,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具有典型区域性: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最主要对象则是旅游资源,也可称之为旅游吸引物。

其特点是总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研究也越发的重要。

(三)具有鲜明的应用性:除了旅游地理,国土整治、国土规划等新出现的学科也都属于应用分支学科,而旅游地理属于应用地理学的范畴。

比如,区域旅游的线路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

(四)具有基础理论性:从上述可见,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而支撑其继续发展的根本还是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二、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创新的意义(一)课程教学创新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始终依赖于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而创新型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这要求教师自身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分析中国旅游地理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

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用于知识的传授以及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较高,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针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1.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旅游案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旅游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性的课程项目,如旅游线路规划、旅游资源调研等,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旅游规划和实地调研,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和了解旅游地理的实际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可以通过讨论、小组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互动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和互动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组合应用。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国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旅游地理素养,成为了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课需要有丰富的课程内容。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来感知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来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旅游行业情况,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动有趣。

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课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板书讲解虽然重要,但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课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活动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展示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要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小组活动和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课程内容、熟练的教学技巧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只有教师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旅游地理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对旅游地理的学习兴趣不够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本文将就如何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怎样激发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动画、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呈现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学习讨论,促进学生集体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旅游知识竞赛、组织实地考察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产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

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如地图、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旅游地理知识的认识。

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旅游地理知识。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除了掌握地理知识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从事旅游地理相关的工作。

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进行实践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从事旅游地理相关工作的需求。

四、注重课程整合中国旅游地理是与地理、旅游等多个学科相关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旅游地理现象,同时也可以将旅游地理知识运用到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实际工作中。

通过课程整合,既能够增强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分析怎样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旅游地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帮助中职教师更好地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课。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情况,因为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实际,所以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操作。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环境、旅游景点等多方面展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旅游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旅游地理素养。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各地的旅游地理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深入了解中国的旅游资源和地理环境。

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用实景视频、地图、图片等辅助工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中国各地的旅游地理特点。

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调研,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讨《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符合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旅游等文科专业除了专业技能外,也很看重员工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主动创新等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

专业技能在保障学生在技术起点上获得先机,而软技能则是在硬技能基础上竞争力的体现,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发展空间。

软技能越强的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越强,将来的发展空间越广,《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上应该体现出对学生软、硬技能的培养。

1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点首先,教材体系内容过于理论化,有的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符合。

目前,该课程的教材版本内容一基本是旅游学、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然后是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成因,旅游地理区划,最后各个旅游区。

教材的这种体系造成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较多,如有关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方面的概念和在《旅游学概论》等其它课程中都有,人文旅游资源在《导游基础知识》等其他课程中也都有;教材内容如旅游地理学、地理区划和区域旅游开发过于理论化,与本科1/ 6的教材内容比较接近,没有反应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没能体现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其次,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知识点多,且琐碎难记,面面俱到,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课程过多地传授常识性内容,如太多的景点描述,仅是人文旅游资源类已经很难记得住了,且每个省(市)、自治区还有那么多的旅游景区要记忆,学生没有一定时间、兴趣是很难记忆的。

第三,太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传授系统知识,而忽视了行业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基本以教材为中心。

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单向粗放的教学模式,必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 年第 6期
中职 《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改革的探 析
旅游地理教 材侧重于景点描绘 ,而 忽略 了学科 的系统 ;在景 点介绍 上侧重于外形特征 的描述 和形 容 ,而轻 于成 因和美学 特征 的概括 ;在各 区旅游环境 和旅游 资源特征 的评价 和归纳 上 ,没有 突出重点和主要特征 ,而求 面面俱 到。这就带 来以 下 的问题 :一是 旅游专业其他课程重 复 内容较 多 ,课程 重点 不 突出。例 如 ,有关旅游者 、旅游资 源 、旅游业 方面 的概念
成 因等理论知识 ,2 7 。 7 8 %教师 仅要 求学 生掌握 旅游 资源 分

( 三)适应社会 生产 ,加强教 学实践的内在 要求
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 强 的边缘 学科 ,与地 理学 、考 古学 、
“ 人文素质 十 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发展是当
前社会市场对 中等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提 出的时代要 求 ,中
等职业学校是社会市场培养与输 出人才 的重要基地 ,因而 中
( 二 )完善学科体 系 ,优化 课程结构 的客观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本身具有基础理论性 、边缘 交叉性 、典 型
区域性 、实践 应用性等特点 。其 基础理论性要求 我们主动 吸 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主动借鉴相关学科 的最新理论 ;边 缘 交叉性要求我们立足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领域 和范畴 ,兼顾历
关 键 词 : 中 国旅 游 地 理 ;教 学改 革 ;职 业 技 能 ; 实践 能 力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1 4 2 2( 2 0 1 5 )0 6— 0 1 1 8一o 3
中国旅游地理是 中职旅游专业必修 的一门基础课 程 ,是
百科 全书 ,在区域地理内容上 ,像 一本旅游 指南 。许多 中 国
收 稿 日期 :2 0 1 5—0 5— 0 5
作者简介 :丘界 贞,女 ,广 东省旅 游职业技 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 师,大学本科 ,讲师。( 广东 广 州/ 5 1 O 5 1 5 )

l 1 8・
瑚 业教■
史 、民俗学 、生态学等等学科的发展动态 ;典 型区域性要 求
作 为一门年轻 的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 的教学还存 在着一些 特
殊的问题。 ( 一 )教 材 体 系 缺 乏 科 学 性 ,知 识 模 块 与 相 关 课 程 重 复 较 多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课 程 的 教 材 版 本 很 多 ,共 性 十 分 突 出 。 一
国旅游地理课程 的教学实施 的各个环节都要适 应社会发展 要
求 ,顺应时代发 展 ,勇于 教学改 革 ,既注 重学 生人文 素质 ,
也注重强化对学生 的实践与操作训练 ,重 视培养学生 的实践
应用能力 。 ( 四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的 需 要
持续发展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将人文素 养教育贯穿 培养全 过程 ,促进学科本身发展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 的问题 。

赞可夫 的教育发展理论认为 ,学校教 育必须适应社会 发

中 国旅游地 理课 程教 学改 革的 必要性
展 ,学校教育 的改革必须 围绕社会大环境 构思 。现代信 息技 术突 飞猛进 ,特别是互联 网的发展使 网络 学习资源 突破了传 统教材 的局 限I 生,扩展 了学生获取知识 的渠道 ,学 习者就可
我们根据特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的实际和 特色 ,不断丰 富和
完善教学 内容 ;实践应用性要求我们 围绕旅游 业发展人 才规 格发展 的需要 ,把课程教学和旅游产业走 向和社会对人 才技 能发展有机结合 ,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
般先 是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然后从总体上 阐述旅游 资源 的类别及其成因 ,最后划分成旅游区域 。在 总论 部分象 一部
国旅游地理教学上仍 以传统 意义 的教科 书作为惟一 的课 程资
源 ,教学手段仍采用传统 的讲授法 ,必然 会落后 于社 会发展 和教 育现代化 的需 要。
培养学生 的学 习能力和实践 能力。因此 ,重视基础 与终身职
业发 展的课程 教学改革 是大势所 趋。结合近年来旅 游管理专 业学生就业范围的扩大和专业 口径的拓宽 ,对 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的教学也提 出了 以人 文 素质 和实 践能 力 为重 点 的新要
■ B
中职 《 中 国旅 游 地 理 》 教 对新 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职 中国旅 游地理教 学现 状的分析 ,结合 自身 多年 的
教 学实践 ,从课程体 系、教 学 目标 、教学 内容 、评价方式 、实践教学等方 面探析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 学改革思路。
求。
二 、中职 中国旅 游地 理课 程 的教学现 状及 问囊
进入 二 十 一世 纪 以 来 ,中 职旅 游 专 业 中 国旅 游 地 理 课 程
的教学 内容 随着现代旅游业 的蓬 勃发 展不断充实 ,教 学手段 和方 式随着数 字科 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 ,教学 对象对课 程 的学习兴趣 和认同不断提升 ,教学效 果总体 得到 了提升 。但
以快速地从 网络上获取广泛 而丰富的信息与知识 。如果在 中
( 一 )新 时期 中等职业教 育改革 的要 求
随着全 国中职教育 改革 步伐 的加快 ,传统 的教学模 式正 受 到新 的教育 观念 的挑战。新的职业 教育 观念要求 重视培养
学生 的人 文素质 ,重视学生 的职业教 育终身一体 发展 ,重视
生物学 、历史学 、园林学 、民俗学等多 门学科 有着密切 的联
系 。它将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对 学生正确认 识 国 情 、省情 ,培养爱 国主义情操 ,提高综合 能力素质 ,具 有十
分重要 的意义 。因此 ,如何推动其课程 围绕 “ 以就业 为导 向 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进行教学改革 ,使之更好 地适应 “ 职业教 育终身一体的人才发 展理念 ” 和服务 中国旅游 业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