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探析

合集下载

中职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究

中职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究

中职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究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的必修内容,但现实教学中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毕业学生不符合企业要求等问题,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与学生情况的改变。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一体化的概念,一体化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如何实现一体化,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都为电子技术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为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标签:电子技术;一体化;双师型;理论实践1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电子技术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关系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值得我们探讨。

为了了解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对武汉技师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通过上面的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电子技术课程纷繁复杂,内容重复较多。

课程有电子装配、电子测量,电子元器件、电子CAD等,而关于讲解二极管的课程就有四个,书本理论知识重复严重。

(2)理论实践脱节。

专门的理论教学,公式多,理论强,学生掌握较差;集中的进行电子技术实训,虽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纯粹的为实训而实训,无目的,无目标。

学生在实训时只是按说明机械焊接,在面对电路故障时则束手无策。

实训与理论本来是相互促进,但理实脱节,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3)教学实践脱离企业实际生产。

我们在进行电子技术实训时经常喜欢让学生做的收音机,在我们实际的企业中已经几乎没有生产,电子企业的生产状况与学校的专业实训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直接导致我们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我们的毕业生在企业格格不入。

(4)课程间衔接混乱。

课程与课程之间学习先后顺序亦无章法,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喜欢老师,老师上课头疼,学生上课烦躁。

所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电子技术专业发展遇到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如何解决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呼之欲出。

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针对高职“电子技术工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没有先进的smt实训等问题,提出“电子技术工艺”一体化教学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教学模块的设计与整合、教学条件及教学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本院09级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一、引言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理论与实训课程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技能课,在培养学生电子装配工艺技能、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调试与检测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形成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对电子制造工艺、设计与检测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因此,加强和改进高职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工艺教学,不仅为应用电子技术学生的就业赢得主动,而且对地区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电子工艺实训设备昂贵或是实训教学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国内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工艺”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有理论教学,无实践教学;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三是先进的电子工艺,如表面安装技术(smt)技术没有得到训练,仅有纸上谈兵的模拟。

针对当前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对原来的“电子技术工艺基础”理论课与“实用电子操作技能”实训课这两门课整合为一门新的“电子技术工艺”一体化课程,将以前几乎脱节的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增加了smt的实训内容,并在09应用电子专业开展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几个方面,以本院09电子专业的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为例,谈谈我们的不很成熟的做法,借以抛砖引玉,期望共同提高电子技术工艺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本门一体化课程共计92学时,根据“电子技术工艺”一体化课程标准所定的主要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电子装配工艺技能、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调试与检测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下面七个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有相互关联,每个模块既有理论教学内容,又有实操训练,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即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浅谈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浅谈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平 台。探 究性学 习是指在 教学过程 中以典型工作任 务为载 体 , 创造 一种类似 科学研究 的情 境和途径 ,让学生通过 使用工 具 书 、互联 网等 相关 工具,自己收集 、分析和处理 问题 、解 决问
能力培养 与工作 岗位 对接合 一、实 习实 训与顶 岗工作学做台 题 , 从而培养 了学生 的各项综合职业 能力 。 一体化教 学模 式充 分 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研究探索 ,实现 “ 要我学 ”向 “ 我要学” 目前 , 大部分职业学校专业一体化教学处于初级阶段 。我 的转变 。 在一体化教学可 以很好地调动学生情绪 ,以学 习小组 校就是将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整合一处 , 将专业理论教学与生 为学 习单元合作解决 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产实训、毕业 实习等 实践性教 学环节重新整合、分解 ,教学和 三 、一 体 化 教 学 的探 索 实训都安排在一体化专业教室 中进行 , 师生双方共 同在一体 化 ( )以日常生活 中电子产 品激发学 习电子课程 的兴趣 。 一 专业教室 里按照项 目 学或者任 务驱动教学 来完成若 干教学 例如 , 教 在学 习放大 电路 的应用 时, 通过焊接收音机等 小电子产
计算 机 光盘 软件 与应 用
21 0 2年第 7 期
Cm u e D S f w r n p lc t o s o p trC o ta ea dA p i a i n
计算机教 学与教育信息化
浅谈 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马 荣 辉
( 河北保定 市第二职 业中学邮编 ,河北保定 0 10 7 00)
实施总结如下 。

劳动者 , 我积极参与 一体化教 学改革, 并在电子技术相关课程 是理论教学和集 中实习分别进行, 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 大部分脱节的局面 。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地破解 了这个局面 ,

高职高专《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探讨

高职高专《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探讨
能力。
学生 实践技 能训 练 。这 就要 求老 师既具 有扎 实 的专
业理论 功底 和熟 练 的实 践 技 能 , 而且 还 要 具 备 理论
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体化教学 的实施是一项 系统工程 , 必须综合 考虑 , 否则一 体化 教学 就会 流于形 式 , 不 到 良好 的 起 效果 。一体化教学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
这 是一体 化教 学 的基 础 和关键所 在 。一体化 教材 的
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 一体 化教学 , 根据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要 求 , 是 整合 各种 教学 资源 , 理 论 教学 环 节 与 实践 教 学 环 将 节 紧密结 合起 来 的一 种教 学模 式 。一 体化 教学 强调 以职业 能力 为本位 , 工作 任务 为导 向 , 注重 学生 综合 能 力 的培 养 , 力调 动学 生 的积极性 和 主动性 , 着 挖掘 学 生 的学习 潜能 , 培养 自主意 识和创 新 意识 。 与 传统 灌 输 式 的教 学 相 比 , 体 化教 学 较好 地 一

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因此 , 双师型教师 队伍 的建 立就显 得 尤 为重 要 , 校 必须 建 立 行 之有 学 效 的激 励 机制 , 励教 师参 加各种 职业 资格培 训 、 鼓 派 遣教师到企业学习或在企业聘请资深专家等 , 促进 双 师型教 师 队伍 的形 成 , 而保 障一 体化 教 学 的顺 从 利进 行 。
解 决 了课 程理 论教 学 与 实 践教 学 严 重 脱节 的 问题 。
编 写应根 据人 才培 养 目标 和职 业 技 能鉴 定 标 准 , 将 必 须 、 用 的知 识 与职业能 力 的培养结 合在 一起 , 够 按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档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档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采用一体化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改变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兴趣;主动性;《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该学科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掌握简单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本课程宜采用演示法、实验法、模块较学法同时辅以仿真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较、学、做一体化,努力探索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电子技术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1、理论实训分离电子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放法是先理论学习再实训,这种教学模式对电子专业教学而言,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在上理论课的过程中,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知识模糊,同时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与巩固;在上实训课时,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应用,可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理论课教学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2、考核方式简单化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掌握操作技能。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笔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学生过分注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电子技术教学核心是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1、编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因此对于教材的选用和编排是很重要的。

合理改革教材,提取合适的学习内容。

根据从企业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在编排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模块。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析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析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析为了更好保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学校都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培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一体化学习模式,以便为学生学习工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全面的在各所中职学校应用了,所以文章就主要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一、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一体化教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型理论,最开始是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理论,后来逐渐发展成重要的教学理念。

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理论学习中为了更好地检验真理,所以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而形成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作贡献。

这就说明深入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全方面发展学生能力,而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本身来讲,专业的特殊性,更需要实践课程的加入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学会并且会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1.形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一对多的形式为主,再加上书本内容的枯燥,和专业的难度性,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或者听不下去,这就让学生没有办法及时消化课堂知识。

并且电子技术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理论性过强并不符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特性,大篇幅的知识灌输对于专业的学习帮助并不明显。

2.理论性过强由于教学使用的书本都是很多年一直使用的,内容更新很慢,很多电子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并不一定有实用性,所以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轨,理论性过强,而且电子技术本身又是一门技术课程。

所以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还是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三、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如何应用1.教师与师傅一体化教师虽然掌握了相关专业操作,但是对于现在专业应用并不是很专业,所以通过采用教师和车间师傅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会接受到更有实用性的技术教学,这就保证了教学和社会的衔接性,为学生就业提前打好基础。

在实训室上课,可以将实训室模拟成企业车间,将学生分成众多小组,每個小组的调试、检验、装配等由不同角色的学生来组成。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摘要】《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专业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本门课程中,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与学习的兴趣。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亲自动手的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

现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环节脱节,造成学生们成了盲目的死学却效果不佳。

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能力完备的人才,但是现在由于高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电子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而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从而达到《电子技术》[1]课程的优质教学要求。

【关键词】《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社会0.引言《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可以说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是一个“敲门砖”。

《电子技术》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学生们都是无法很好的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很多高校都是教师先上理论课再上实践课。

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应用人才的需求。

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工厂的工作实际与学校教学相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刚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当今高校《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现在由于我国高校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

要提高现在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就要从各个方面找原因。

当今电子类专业的高校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下面来分析一下,《电子技术》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较弱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较为肤浅,再加上他们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较差,有的学生学习方法没有找对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们掌握与理解知识的难度较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电子技术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
( 学时 ) 6
本 门一 体 化课 程共 计 9 2学 时 ,根 据 “ 电子 技术 工 艺 ”一体 化 课 程 标 准 所 定 的 主 要教 学 目标 ,即培 养 学 生 电子 装 配 工 艺 技 能 、 电子 产 品 电路 板 的设 计 与 制 造 能力 、 电子 产 品 电路 板 的调 试 与 检 测 能 力 、 团 队合作 协 调 能 力 以 及科 学 素 养 ,我 们 将 课 程 教学 内容 整 合 为下 面七 个模 块 ,各 个 模块 相 对 独 立有 相 互 关 联 ,每 个 模 块
拉巧
( 学时 > 2

电子元 器什 的 ①电执元仆及 E指数 敛列 识别 与检测 @机 电元件 @半导体 分立元件 ④集成 电路 元件型号及 封鹱
①掌握 电抗元什标 志的直标法 、 数 法 与色 法等 标志方法 . 组 织学生 分组竞赛 ④会 识 别和 检测 常用 的帆电元 件
⑨掌握 半导体元件 ( : 极管、 三
极管 )的管脚与好坏 分辨
( 学时 ) 8 ( 学 时) 8
三是 先 进 的 电子 工 艺 ,如 表 面安 装 技 术 ( MT)技术 没 有 得 到 训 S 练 ,仅有 纸 上谈 兵 的模 拟 l 2 。针 对 当前 高 职 “ - 电子技 术 工艺 ” 课 程 教 学 中存 在 的这 些 问 题 ,我们 对原 来 的 “ 电子 技 术 工 艺 基 础 ” 理论 课 与 “ 实用 电子操 作 技 能 ” 实 训课 这 两 门课 整合 为 一 门新 的 “ 电子 技 术 工 艺 ”一 体 化 课 程 ,将 以前 几 乎 脱 节 的 理 论 与 实 训 教 学有 机结 合 ,同 时增 加 了 S MT的实 训 内容 ,并在 0 应 用 电子 专业 9 开展 实 施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教 学 效 果 。下 面 我 们从 教 学 内容 的选 择 与整 合 、教学 条 件 的改 善 以及 考 核方 式 的改 革 等几 个 方 面 ,以本 院O 9电子专 业 的 电子技 术 工艺 课 程为 例 ,谈 谈我 们 的 不很 成熟 的 做 法 ,借 以 抛砖 引玉 ,期 望 共 同 提 高 电 子技 术 工 艺 课 程 的教 学 。 二 、教学 内容 的选 择 与整 合

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作者:徐秀军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期徐秀军前言:目前广义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指的是将电子专业的实习同书本上的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突破传统的教材唯一论,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得到有效提高。

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书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从而使之变得浅显易懂,同时学生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步伐应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起来因缺乏某一项知识而变得困难。

一、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和必要性1.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避免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脱节。

这里所说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授理论知识的老师和负责实践教学的老师对各个知识点的重点把握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分清重点,对重点的把握容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而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于同一时期,学生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点进行同时的掌握,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隔的时间有时会过长,导致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变得模糊,从而在实践教学时需要老师进行再次的讲解,浪费了有限的课时。

实行一体化教学可以将二者的教学实践达到统一,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直接进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记得更加牢靠,同时也可以减轻教授实践技能老师的负担。

一体化教学方法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法而言,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2.高职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工作时显得极为吃力。

仅仅掌握好理论知识,只能应对学校的考试,在实际工作中,岗位需要的操作熟练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学生。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摘要:文章指出了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继续深入研究的实际意义,提出了高职电子技术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一线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遇到问题不但能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还能够动手解决问题,达到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最新出炉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出94.3%的高职学生对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最感兴趣,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课程、通识理论知识课程和工学一体化课程。

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高职生对实践性强、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训练的课程最感兴趣,但是并未远远超过对理论课程产生的兴趣,说明高职生对理论知识还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学生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认同度不够高。

工学一体化的课程是近年我国在高职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和推广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有些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者还没有领悟到此类课程的精髓,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课程改革,从而导致工作不够扎实,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追求表面形式,脱离学生认知规律。

有的课程为了达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把若干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整合就全部放到一个项目之中,违背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差,甚至有的学生反映还不如原来按照章节进行学习的效果。

2、教学内容选取不够新颖,与现代新技术和新工艺脱节。

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性,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3、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不够合理,导致有的教学环节时间不够,有的教学环节时间太多。

4、教学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力度还不够到位,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达到要求。

5、现有的一体化教材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再现,对使用这本教材并且首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没有有效的指导。

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

工作研究—116—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杨 妮(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及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在基本知识方面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比如在电子转换、驱动等理论知识方面,为今后的职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主要由教师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调,而且与实际知识联系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在这样的授课环境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电力电子技术》在教学方法与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研究。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选择这种教学方法是因为高职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大于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1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传统的电气工程教学缺点众多。

,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到位,这样落后的教学设计滞后于实际的发展,不适合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高职学校模式是一种以单一的教师对话和听学生说话为主,辅以板书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实践与理论脱节。

《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目前高职院校中,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仍以示范为主。

2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2.1课程内容设计 在该高职院校所在地附近寻找与该专业相关的厂家和大型企业,跟他们协商进行校企合作,对企业的专业部门进行走访了解,决定实地实操的地点和方案,对企业里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进行内容阅读和实操方法的分析,然后针对高职院校里学生所学的专业做一个专业汇总报告,之后制成ppt 形式,把工作目标转换成学习目标。

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程标准中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教、学、做”的具体内容,。

每个学习项目都分为几个子项目,从入门到了解再到深入。

整个学习过程将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搜索信息、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学习完成电路、分析周期、调试电路、测试周期、执行bug 修复等维护技巧,进行一般电路计算和设备选型,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实操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通常包括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开教授,学生只是单纯地记住理论知识,很难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的实际应用场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二、跨学科融合
三、实验与项目结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实验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实验与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动手操作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实现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电子产品原型,如温度计、报警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选择元器件、进行测试和调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性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跨学科融合、实验与项目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F ORUM主题论坛32OCCUPATION2014 11摘 要: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在做中教、做中学,对教学很有实效,有利于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电子技术 一体化 探索 实践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文/邢文静在电子技术机电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最终失去学习信心。

而实施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载体,整合、设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做中教、做中学,对教学很有实效,能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落到实处。

一、调研企业,整合内容,确定一体化教学任务分析职业岗位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提炼,设置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将“精华的”“实用”的教学内容贯穿到各个学习任务中。

融“教学做”一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学生主体作用增强的顺序安排,将原有的课程内容分解为五个工作任务:半导体器件的知识及应用;电子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声光控开关的安装与调试;门铃的安装与调试。

例如任务二:电子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通过该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每项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交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避免了繁琐的理论推导,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图所示)。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弃了以往“先理论后试验”的传统模式,以“教学做”一体,任务驱动法为主,用“引入告知—计划—实施—评估反思”这一流程为基本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灵活掌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职业的成就感。

例如任务四:声光控开关的安装与调试。

笔者要求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熟悉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原理、绘制家用调光灯的装配图、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安装与调试家用调光灯。

课程设计如下:1.引入告知情境描述引入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声光控开关非常常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且有效地节约了电能。

范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范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模拟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基础,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各种单元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获得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使用相关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和电子组装工艺的水平。

但是,学生却往往很难学好这门课,原因就在于陈旧的教材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技校学生的特点,也与技工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

教材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使用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内容陈旧,很多教材都是由大学教材改编而来,理论性太强,就目前的技校生知识水平而言,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容易使学生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而重理论,轻实践,又与技工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教室上理论课,讲授的是诸如各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各种参数的推导与计算等抽象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而实验内容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电路和器材,实验时,先由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过程、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由于目前的技校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全面掌握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不能详尽地分析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成了实验的旁观者,而所做的实验也是“照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了实验内容,甚至于做完实验后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结果使学生失去了实验兴趣,对高深的理论知识更是望而却步。

因此,有必要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新的探索,找出一种既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验(实习)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适合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学一体教学模式分析摘要:在技师院校中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其能好地适应就业环境,增加就业率。

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也不断优化了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文本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为例,分析了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总结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以期增强教学环节的工学结合效果,进一步推广工学一体化模式。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实践技术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实践及推广价值。

因此在教学环节要结合市场行业特点及学生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

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1.1 有助于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相结合为了提升通技师学院招生成绩及教学效果,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工学一体化引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在课程设定及讲解过程中结合信息化及智能化的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增加课后互动机会,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程总结与反馈,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师生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均得到提高,能够有效提升专业知识及技能实践教学效果。

1.2 有助于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针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结合技师院校发展现状,及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寻工学一体化教学目标及教学手段,学科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在实现工学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并运用实践操作验证理论知识,在深入挖掘学科内涵的过程中培养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

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摘要】在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了解过程中发现,不仅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且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了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加速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路径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实施,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紧跟改革的脚步,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并将其作为核心工作来推行,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凸显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要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对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实施积极探索,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涉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二者的结合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

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将古板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用实践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对教学活动的改进,有助于缩小教学成果与理想教学目标的距离,进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一、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首先,就业是中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其人才类型的分析,该院校向社会输送的是技术型人才,实用性较强,这类人才专业性较强,针对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给予最专业的解决。

要想提升这类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模式。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不仅专业化程度高,而且在实践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此方面的建立不仅是课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专业化水平,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其次,中职院校的前期教育和培养人才环节尤为关键,其教育成果与人才的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的关联,如若缺乏一定水平的教育,将会多后续的实践工作产生影响,进而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甚至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摘要:文章指出了高职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继续深入研究的实际意义,提出了高职电子技术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一线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遇到问题不但能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还能够动手解决问题,达到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最新出炉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出94.3%的高职学生对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最感兴趣,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课程、通识理论知识课程和工学一体化课程。

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高职生对实践性强、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训练的课程最感兴趣,但是并未远远超过对理论课程产生的兴趣,说明高职生对理论知识还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学生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认同度不够高。

工学一体化的课程是近年我国在高职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和推广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有些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者还没有领悟到此类课程的精髓,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课程改革,从而导致工作不够扎实,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追求表面形式,脱离学生认知规律。

有的课程为了达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把若干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整合就全部放到一个项目之中,违背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差,甚至有的学生反映还不如原来按照章节进行学习的效果。

2、教学内容选取不够新颖,与现代新技术和新工艺脱节。

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性,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3、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不够合理,导致有的教学环节时间不够,有的教学环节时间太多。

4、教学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力度还不够到位,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达到要求。

5、现有的一体化教材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再现,对使用这本教材并且首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没有有效的指导。

6、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形式单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通过课件得到有效解决。

课题组在国内现有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基础之上,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力求解决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探索一种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受到学生认同的电子技术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1)促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的紧密结合,通过教师和师傅一体化,学生和学徒一体化的一体化教学实施,使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很快胜任企业的相应工作岗位。

(2)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一体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能够手把手传授技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3)促使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职业角色,培养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等技能型人才。

(4)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成果,可以使一体化教学经验得到共享,有效指导教师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从而少走弯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

(5)《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名称不同但是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就我院可以共享的专业就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粮食工程等等,每年有500名以上的学生可以从中直接受益,如果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可以向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使优质的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共享,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课程改革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输送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等技能型人才,间接促进了地方经济效益,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课题组针对电子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学项目的选择。

教学项目的选择要考虑该项目的应用性和新颖性,主要研究:(1)每个项目必须和生产生活中真实的产品紧密联系,建立一个生动有趣的工作情景;(2)所有的教学项目涵盖了电子技术主要的知识和技能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职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学内容的重组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研究:(1)每个项目融合的主要知识和技能点,怎样和实际的产品结合起来。

(2)每个项目的教学都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任务排列。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主要研究:(1)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方法,研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

(2)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学习目标和实施方案。

四、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考核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学习以及小组成员团队合作,并且真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设计,主要研究:(1)每个项目的每个教学环节的考核点及考核标准。

(2)考核评价体系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

(1)力求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企业合作编写符合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高职高专一体化教材。

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我们一方面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另一方面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和观摩,在2013年上半年的201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首次尝试了工学一体化教学,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这次实践基础上,2012年8月我们群策群力共同编写了《电子线路装接与调试》校本教材,并且配套一本工作页。

2013年6月我们申报了江西省级教改课题,2013年8月立项。

课题的成功立项说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对的,我们的研究思路也得到专家认可,立项后我们群策群力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课程定位《电子线路的装接与调试》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改革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以实际电子产品为载体,设计开发工学一体化项目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能力,常见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模块电路的识别、使用、组装和调试能力,小型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和仪器仪表的维护和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

1、专业建设推动课程建设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深入企业进行职业领域调研,提取出典型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了专业的4个目标岗位。

课程定位是对应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和仪器仪表的维护和管理岗位。

2、对应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通过分析目标岗位,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有了准确的把握,然后对这些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和整合转化为多个专业学习领域,《电子线路的装接与调试》是其中之一,对应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和仪器仪表的维护和管理岗位的能力培养。

3、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构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电子线路的装接与调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上下衔接的作用。

4、课程的改革思路《电子线路的装接与调试》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工作与学习一体化、学生和劳动者一体化实施一体化教学,从而实现人才职业素养的三种能力的培养,对后续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起到支撑作用。

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组通过调研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专业人才标准、职业岗位和主要工作任务,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4种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如调幅收音机、电子秤、抢答器和数字钟,围绕载体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设计中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提升。

《电子线路装接与调试》课程共有78学时,设计了四个教学项目,项目一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知识要点是元器件及放大电路;项目二电子秤电路的测量与调试,知识要点是电源电路和集成运放;项目三多路抢答器的安装与调试,知识要点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项目四数字钟的安装与调试,知识要点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每个学习性工作项目的设计都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任务排列,技能水平逐渐提升,教师指导工作逐渐减少。

我们通过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师与师傅一体化、作品与产品一体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化在电工电子创新工作站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与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紧密结合,我们把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电子技术操作技能以及仪器仪表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全部融合在工学一体化教学项目之中,通过一体化教学实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取证考核的要求。

三、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实施依据“知识准备、应用训练、检查评估、考核评价”四步教学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个工作任务的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分析和讨论、电路制作和调试、功能实现和展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巩固和提升。

我们以项目二为例展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第一个环节知识准备,6个学时,首先导入电子秤教学案例:1、展示多种电子秤的图片2、介绍电子秤的功能3、要求同学们思考什么场合见过电子秤4、介绍电子秤的结构框图(引入功能模块电路)第二下发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结合项目任务工作页,按照要求完成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学习。

第三教师对于知识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项目二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知识。

(简介)第二个环节应用训练,10个学时。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1.电子秤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2.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电子秤电路原理3.测量电子秤功能模块电路4.使用电子仪器仪表对电子秤电路分段调试和整机调试,并记录调试数据第三个环节检查评估,1个学时。

在工作页中对检查评估内容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分有ABCD四个等级。

第四个环节考核评价,1个学时。

考核评价注重过程和能力的考核,过程考核占70%,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考核得出过程考核成绩;另外30%是综合能力考核,可以采取口试、笔试和答辩多种形式,重点考核项目知识目标。

四、取得的成效《电子线路装接与调试》课程经过一年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课程改革得到了学生、校内督导组、企业专家、校外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1、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2、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课改前: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的不明确,理论和实际脱节,教学内容听不懂;课改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反映课堂学习的效果好,并且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改前: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被动,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课改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查找学习资源,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水平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