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篇一」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
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
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
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
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爬山虎与猿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能够正确理解爬山虎与猿猴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
2.爬山虎与猿猴之间的关系。
难点1.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抓取关键信息。
2.互助的重要性,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教材课本、图片等教学辅助资料。
•根据故事情节设计相关问题,用于激发学生思考。
2.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故事内容,例如:你们知道爬山虎和猿猴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3. 学习活动1.阅读故事《爬山虎的脚》,学生可以轮流朗读,师生一同理解故事情节。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爬山虎要帮助猿猴?你们有什么想法?3.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师生共同总结,强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4.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问题或活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比如:如果你是爬山虎,你会怎么帮助猿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爬山虎的脚》引导学生体会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堂所提问题的书面回答,概述爬山虎与猿猴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的说课稿,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爬山虎的脚》名师课件(第二课时)(共19张PPT)
一背第3自
上
册
然段吧!
2
0
2 3 年
请同学们找到描写爬山虎爬时的
爬
山
四 年
动作的词,用“△”标出,并讨论这
虎 的
级
脚
语 文
些词是否可以调换顺序。
上
册
触变巴拉贴
2
0
2
3 年
爬 山
四
虎
年
的
级
脚
语
文
上
册
2
0
2
3 年
爬 山
四
虎
年
的
级
脚
语
文
上 册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
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
虎 的 脚
语 文 上
后 小
和形状的变化,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 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并领略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结 册 和关注。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细致观察和生动描述自然现 象,并从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同时,课文中的形象描写和拟人化 手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
脚
文
上
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
册
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退出
课后小结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爬山虎的特点
0
2
和生长过程。
3
1
年
爬 山
四 年 级
课
在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爬山虎的生长 过程和特点。从爬山虎的幼苗生长、攀爬、吸盘的形成到爬山虎叶子的颜色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
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入注
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嫩红
嫩绿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
长刚大了的叶子 长 出 来 的 叶 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课文是怎么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找出 相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 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 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 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
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 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 脚一脚地往上爬。
读一读,用“ ”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吗?为什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
10 爬山虎的脚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完美版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
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三)讲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思考: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3.小结: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业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九)板书设计25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生长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初读和研读,掌握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修辞手法,并且能运用。
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PPT课件
脚,那些脚巴在墙上_相__当__牢__固__,要
是你的手指__不_费__一__点__劲__休想拉下爬
山虎的一根茎。
。
19
选词填空(一)
巴 拉 贴 爬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以后,( )住墙。 把嫩茎( )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 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2
5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 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爬。今年 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 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6
触
角
茎爬上山长虎叶的柄脚的长地在方茎,上反。面茎伸上出长枝叶 柄状的地六方七,根反 细面 丝伸 ,出 每枝 根状 细的 丝六像七蜗根牛细的 丝触,角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 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仔仔细细观观察察那那些 些细 细小 小的 的脚 脚, ,你 你会 会想想起起图图画画 上上蛟蛟龙龙的的爪爪子 子。 。
12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 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 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13
14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 地往上爬。
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
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
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4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 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 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 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 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 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8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8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1一、情境导入,预习沟通〔3〕1.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指名:爬山虎〕今日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题目,齐读〕2.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什么?〔生答:叶子〕有什么特点?〔生答:绿匀称〕。
〔师随机板书〕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1.你们知道爬山虎的叶子长得这样茂密,这么美是由于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日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如何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
老师讲解自学方法及要求。
〔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
b.找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练的话进行概括〕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特别仔细,下面咱们就来小组争论争论。
〔小组争论,综合答案〕三、互动讨论,精读体验〔一〕第三自然段〔12〕师: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1.〔1〕沟通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同时强调“反面”〔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能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查找答案b.其他组补充〕〔2〕〔师板书〕留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留意左窄右宽。
〔师板书,生留意观测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2.〔1〕沟通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同时强调“枝状”“细丝”〔学法同上〕〔2〕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说明此时爬山虎的脚〔很松软〕3.沟通脚的颜色,相机板书:嫩红4.师总结:脚的位置、外形、颜色,那就是它的特征。
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征。
〔随同学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外形、颜色〕5.爬山虎的脚引人留意吗?〔生答:不引人留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以前也没留意到爬山虎的脚。
现在他能把爬山虎的脚描写的那么形象、精确是由于他这次〔仔细观测〕了。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通用6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通用6篇)【篇一】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难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是形形色色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
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2、品读课文(一)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是爬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指名答。
(预设:爬山虎的叶子很多,铺满了墙面。
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预设:A色美:绿得那么新鲜。
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新鲜”。
B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
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
“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
从“均匀”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
看起来叶子很美。
从“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很美。
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C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么美的叶子,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生齐读。
(2)过渡: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先写叶子呢?(预设:因为叶子靠爬山虎的脚才能够爬满墙。
我们通常会从远处先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走近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
如没人回答则说:我们在这画一个问号,先来看看爬虎山的脚)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1、大家仔细阅读写爬山虎脚样子的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做上标记。
板书:脚的样子:位置、形状、颜色。
(完整版)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6.登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目标】:1、学会本课9 个生字,正确读写“登山虎,缝隙,拂过,漾起,叶柄, 曲折,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诵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认识登山虎的特色,理清课文表达次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有感情地朗诵,小组合作研究等方法学习作者的察看方法和表达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留意四周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居心人。
【要点难点】要点:意会作者仔细察看、连续察看的方法。
难点:1、知道登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把察看到的事物详细地、有次序地写下来。
【教课过程】, 那么登山虎到一、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登山虎的叶子,叶子是这样的漂亮底是怎么往上爬的呢?在弄清楚它怎么爬从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下登山虎的“脚”。
二、读文绘图,学习“登山虎的脚”师: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翻到第 26 页,认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绘登山虎“脚”的句子,并且用横线画出来。
(一)读文画句要求:默读第 3 自然段,用“——”画出描绘登山虎“脚”的句子。
1.学生读文画句。
2.学生反应句子。
课件出示:登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相同,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登山虎的脚。
3.齐读句子。
(二)读文画“脚”1.师: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导学稿,再读句子,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依据这一部分的内容,你来检查一下自己昨天画的登山虎的“脚”能否正确,而后我要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2.指名画脚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登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提早画好)。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提出要求:请下边的小朋友们依据内容先检查自己画的登山虎的“脚” 能否还需要改正,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脚”能否画得正确。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预设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说明这位学生认真念书了,并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汇报人:日期:•回顾与导入•爬山虎的脚的基本信息•爬山虎的脚的功能与作用目录•爬山虎的脚的应用与价值•拓展与延伸•总结与作业01回顾与导入总结词详细描述回顾上节课内容总结词激发学习兴趣详细描述通过提问、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爬山虎,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生态习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导入本节课主题02爬山虎的脚的基本信息外观描述结构特点爬山虎的脚需要一个稳定的附着点来生长,因此它们通常出现在垂直表面上,而不是平坦的地面上。
生长条件生长地点生活史:爬山虎的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历了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阶段。
其他垂直表面上,从而形成新的植物。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03爬山虎的脚的功能与作用吸附原理附着稳定性附着范围030201攀爬方式攀爬速度适应环境养分来源虽然吸收效率较低,但爬山虎能够持续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
养分吸收效率适应环境爬山虎的脚的养分吸收功能04爬山虎的脚的应用与价值覆盖墙面爬山虎的叶子密集,能够快速覆盖墙面,起到防晒和装饰作用。
攀爬绿化爬山虎的脚具有强大的攀爬能力,适用于各种垂直墙体和支架的绿化。
造景美化爬山虎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形成优美的景观,增加城市的美化度。
爬山虎的脚在园艺中的应用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爬山虎的脚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学研究爬山虎的脚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05拓展与延伸总结词详细描述了解其他类似植物的脚的特点探讨爬山虎的脚的吸附机制总结词探讨爬山虎的脚的吸附机制,有助于理解植物界中的生物力学原理。
详细描述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吸附在墙壁或其他表面上的,探讨其吸附机制和生物力学原理,并了解其在植物界中的普遍性。
研究爬山虎的脚在园艺中的搭配与应用,有助于将这种植物应用于更多的场景。
详细描述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尝试,了解爬山虎在园艺中的搭配方法和应用场景,如与花卉、草坪、其他植物的搭配等,并探索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如何攀爬。
课文以观察和描述为主,语言朴实,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2.难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认读和复习。
3.准备相关讨论话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b.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c.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回答上述问题,进一步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爬山虎的生长环境
2.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3.爬山虎的脚的作用
4.爬山虎的脚的结构
5.爬山虎的脚的仿生学意义
正文
爬山虎,学名为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
它生长在山坡、林下、路旁等地,尤其在我国的华东、华南地区更为常见。
爬山虎以其强大的攀爬能力而闻名,这主要得益于它特殊的脚——卷须。
爬山虎的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卷须。
卷须从叶片的基部发出,呈弯曲状,可以紧紧抓住周围的物体,帮助爬山虎向上攀爬。
这种脚的特点在于它的结构。
卷须的顶端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吸盘可以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使卷须能够牢固地粘在物体上。
爬山虎的脚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脚的攀爬,爬山虎可以快速地占领生存空间,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其次,脚的存在也使爬山虎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无论是山坡、林下还是路旁,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十分精细。
卷须的顶端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吸盘是由细胞构成的。
当吸盘粘附在物体上时,细胞内的压力会发生变化,使吸盘产生强大的吸附力。
这种结构使得爬山虎的脚具有极高的攀爬效率。
在仿生学中,爬山虎的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人们通过研究爬山虎
的脚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到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策略,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例如,通过模仿爬山虎的脚的结构,可以制造出更轻便、更高效的攀爬机器人。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说课稿本次校级课赛我抽到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
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课文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连续细致观察,准确生动表达。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爬墙的过程。
2、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在自读、感情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3、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和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四年级学生认知客观规律,我在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初读、细度、浏览、精读相结合;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
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议、演、画、评,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再辅以课件直观展示和教师引导,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我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巧妙的开场,可以激活旧知,诱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讨论:(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4)指名画出脚的位置,强调“反面”。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思考: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画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字。
(出示课件)2.抓住爬山虎怎么爬的字,反复读这些句子。
并试着做爬山虎爬的动作。
3.小结:我们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指名试说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
(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指导背诵全文(六)总结今天,我们随着叶老先生一起观察了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么爬的。
其实,大自然中,像爬山虎这样有趣的植物还有很多……(出示课件)(七)拓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板书爬山虎的脚一、住置二、叶子三、脚(位置形状颜色)观察(长期细致)四、爬(触变巴拉贴)五、萎《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针对这节课,我反思如下:1、小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他们的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时,我先请同学们找到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段落,分析完文字信息后,让学生画脚……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通过读和议把文字信息所描绘的形象内化于心,在通过画一画的实践操作外化于形,这样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与上节课衔接,理清文章脉络,回顾所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板书:脚的特点)
预设3:“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写出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作者观察得细致。(板书:颜色)
小结:通过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出示图片,展示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
与蜗牛的触角对比,理解比喻。
引导学生说一说:爬山虎的脚还像什么?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学生体会朗读。
交流话题三:爬山虎的脚有哪些变化。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预设1: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板书:变化 没触着墙的 萎了 触着墙的 牢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点拨:连续观察,才有新发现,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叶圣陶爷爷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四、引导发现,总结观察方法
1.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作者不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而且进行了连续的观察。
教学过程设计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爬山虎的脚》学习班级:四年级学习课时:第二课时老师:陈继云课时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忆引入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什么吗?2、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呢?3、〔PPT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描写的爬山虎,这一墙的爬山虎你们觉得美不美?4、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第二自然段〕5、爬山虎的叶真的是很美很好看,这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一下他描写的《爬山虎的脚》又会有什么特点呢?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感知“脚”。
1、老师要看一下课前同学们自学的怎么样,是不是也很认真呢?2、检查阅读:小组齐读3、师指导“柄”“茎”“着”的读音4、指名美读第三自然段5、PPT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句——齐读6、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些什么?〔或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生举手作答〕7、师整理板书:位置、形状、颜色8、它的脚长在哪里?〔生举手作答〕——师出示PPT图片明确位置。
9、它长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话说〕你觉得还可能像什么?〔指名说,自由说或讨论说〕〔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0、你看到什么颜色?11、谁能用完好的话把爬山虎的脚表达出来。
〔请两个学生说〕12、生上台画脚。
13、这么柔软的脚是怎么爬的呢?三、细读文段,体会如何“爬”。
1、出示第四自然段。
〔指名有感情读〕2、你又从这一段中知道些什么??〔举手作答,指名说〕师:〔1〕把“巴”改成“贴”好不好?为什么?〔2〕使用了哪些动作的词?2、讨论: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小组汇报结果,师作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自研导学案
四年级班姓名:日期:2015- 编号:
自研课导学;
激情晨读课:
晨读目标: 1、小老师帯读《爬山虎的脚》课后生字两遍。
2、大声自由朗读背诵<<爬山虎的脚>>,争取会背。
3、检测:小组长检测<<爬山虎的脚>>的背诵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爬山虎的脚》课时:第二课时
主题导向·自主探究·展示表现
课前准备:
学习主题: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集中自研成果自我检测
书写等级达成等级
一、正确流利书写生字词: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主选择要书写的生字词。
均不少于8个。
自己排版,做到漂亮美观整齐!
生字:词语:
二、多音字组词。
空()()
铺()()
曲()()
三、修改病句。
⒈小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⒉开学初,我定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⒊教室里没有一个人,只有王军在那里学习。
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了小圆片,()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紧地()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睡姿百态
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
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
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睁着眼睡觉的。
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蝙蝠的睡眠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面睡觉。
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一遇敌害来侵犯,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
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狒狒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醒来。
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睡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画出描写动物睡觉的句子。
效果描述:【自主反思】(日反思)
我当日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