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同步练习
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9课《静止和运动》【课标要求】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说出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通过小组讨论,做模拟实验,探究那些物体运动,哪些物体静止,提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总结出,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的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评价任务】1.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2.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3.任务三:同步卫星是怎样运行的?(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感到陌生。
本课就针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
课前准备:运动与静止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过山车(模拟实验用)。
2.学习过程:首先,让学生找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接着探究为什么有的物体它又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最后探究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难点是:认识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1.观看:播放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视频,(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2.判断:该情景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是静止也是运动的?是怎么判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9.静止和运动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二、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静止和运动实验1.实验要求:在课桌上缓缓推动书本,书本上放上一块橡皮,使橡皮与书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同步练习
选择题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 A )。 A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 运动员采用助力跳远 D 骑自行车时为了省力进行滑行
选择题
3.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三种现象 利用惯性为人们服务的是( A C )。(多选题) A 拍打衣服时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B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 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判断题
1.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2.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3.物体的惯性只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 )
(× ) (× )
4.物体的惯性有时候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
(√ )
结束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同步练习
填空题
1.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 这种属性称为 惯性 。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一些惯性现象。如行 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车内的乘客往往会向前冲,这 是因为人的上身由于 惯性 ,继续保持原来向前运 动的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择题
1.下列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C )。 A 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 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 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 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9静止和运动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向指导,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没有绝对的静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含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认识。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相关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小汽车、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
五、学习过程:六、学习小结: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向指导,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没有绝对的静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含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认识。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相关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小汽车、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
五、学习过程:六、学习小结:。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修改后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修改后精品版《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法国的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突然感觉耳边有一只小虫在飞。
他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很吃惊吧,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呀,如果子弹是不动的,也就是静止的,我们要抓住它很容易。
可子弹是运动着的呀。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二、探究新知1.运动的普遍性(1)教师播放视频动画。
(2)师生思考生活中看似不动的物体是否也在运动,从而得出“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参照物的概念(1)教师播放“乘客动与不动”视频,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
(3)师生交流,得出参照物的定义。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
(4)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活动: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5)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教师由学生实验,分析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在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于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感到陌生。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运动和静止的具体实例,但对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却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参照物的含义。
由于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名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此定义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理解这一名词的含义及其具体选择时,教师应该运用具体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进行讲解,这将对学生理解本课所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评价任务1.认识参照物的作用,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教学准备小车、模型小人等(模拟实验用);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当他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
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
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呢?2.学生回答。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9静止和运动
9.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他们对什么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感到陌生。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帮助学生认识静止和运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认识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另一个物体来说。
知道物体运动的主要方式。
知道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特性。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生活。
科学价值观: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小车(模拟实验用)学生: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四: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类比法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故事。
师:谁愿意起来讲一下?生讲故事。
2.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
师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玩耍。
生:公共汽车在奔跑生:公路边还有树师:那你都发现了什么呢?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各种事物,判断该情景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观察图片,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汽车和人是动的,小树没有动……师小结:对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该如何判断呢?又如何描述呢?师:那这节课你最关注、最想探究的是哪个问题?(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生:静止和运动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研究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读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2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2精编版18、静止和运动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重点、难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材料:课件,小车、模拟小人、橡皮、绳子。
一、故事引人,激发兴趣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侯,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师: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我们学完了这节课《运动与静止》,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师:板书课题《运动与静止》导入新课。
二、观察、猜想与假设师:描述一幅校园活动情景图:云从天空飘过,小鸟在空中飞舞,大树在风中摇摆;有的学生在踢球,有的学生在跳绳,有的学生坐在操场边……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那些物体是运动的?那些物体是静止的?”生交流、师引导。
师: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正在行驶的车内,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的情境图。
(教师将焦点引导到:谁静止,谁运动上来)生交流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青岛版(六年制)
A. 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 我们说“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C. 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迎面而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7. 请你描述一下人造同步地球卫星的运动情况。
—9—
10. 距离和时间
,继续保持原来 的状态,故乘客向前“冲”。
3. 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 )。
A.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
C.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
4. 判断题。
(1)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A. 振动
B. 移动
C. 摆动
D. 转动
6. 右图所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是( )。 A. 振动 C. 摆动
B. 滚动 D. 转动
— 13 —
13. 动物的运动
1. 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这是对水生环境的
。
2.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 、 、
小明是 的,湖边的树木是 的;若选湖水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湖边的
树木是 的。 可见,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一定要先选好 。
4. 判断题。
(1) 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
( )
(2) 地球相对于太阳来说是静止不动的。
( )
加了 100 千米长跑比赛,不可能拿到奖牌的动物是( ) 。
A. 狮子
B. 猎豹
C. 藏羚羊
D. 斑马
— 14 —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9. 静止和运动
运动与静止练习
《运动与静止》作业一、选择题:1.至今已发现太阳系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
我们生活在九大行星中的地球上,它的公转周期是()A.1天B.1周C.1月D.1年2.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D.甲、丙车4.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5.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7.(《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青山”的“走”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河岸B.山上的树C.江中的竹排D.地面9.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 A.60m/s B.6m/s C.1m/s D.1m/min10.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11.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枯燥,将两袋馒头放在一样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洁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9 静止和运动》习题2
《9 静止和运动》习题
一、填空题
1、同学们去泰山游览,快到泰山时,甲同学说:“我终于来到了泰山!”乙同学则说:“泰山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为参照物。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
二、选择题
1、在《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出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2、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3、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课堂实录
《静止和运动》课堂实录一、导入1、课前搜集处于静止和运动状态的物体,汇报屏幕出示几个,学生分一分板书:静止......运动…..运动的这些物体你认为最快的是什么?生:从枪膛射出的子弹2、有人能伸手抓住它,信不信?故事介绍师:为什么能?生:想办法让本运动的变为静止,运动小车让其静止学完今天这节课大家就更加明白了。
我们这节课就学习《静止和运动》二、探究1、师:看,这个球老师放在这里,你能描述它的运动状态吗?师:怎么判断的?生:位置没变。
板书现在再看老师这里。
(推球)生:运动。
师:怎么判断?也就是在桌子上的位置变了。
我们科学上向这样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就叫做运动。
板书:我们今天就是要研究静止和运动之间的小秘密。
板书课题2、、同学们看屏幕,马路上,。
,哪些。
?哪些。
?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套这样的模拟学具,还有信封里有两张研究单,拿出研究单(1),我们小组合作,模拟图片上的情境,研究出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并填好研究单。
好!开始!很多小组已经研究出结果了,有的小组还争论的很激烈,好,我们来汇报一下,那个小组愿意先来?(课件,研究单)这是你们的研究单,给大家说一说。
哦,你认为:。
所有人重读。
哦,你想说什么?不同意,你认为车上坐着的人是静止的,你为什么这样想?生:一直坐在坐位上,在座位上的这个位置没变,应该是静止的。
师:哪的位置没变?哦,座位。
你想反驳(你还想说)?你的意思是站在地上的看车上的人,都随着车在往前跑。
在地面上的位置都变了,所以他们都是运动的。
师:在哪的位置变了?地面上。
你是相对于地面说的。
有道理。
师:同学们,你们讨论的可真激烈呀!其实,你们说的都正确。
我们来看,有的说,车上的人都在随汽车向前运动,位置变了,是在哪的位置变了?有的说,车上坐着的人位置没变,是相对于哪的位置?对,座位,是以座位为标准的。
师:你们选择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得出来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标准在科学上叫参照物。
我们来看对参照物科学的定义。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9.静止和运动 (5)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向指导,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没有绝对的静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含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认识。
四、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相关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小汽车、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静止)的,若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小王是。
2、《刻舟求剑》这则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
3、同学们去泰山游览,快到泰山时,甲同学说:“我终于来到了泰山!”乙同学则说:“泰这座山终于向我走来了!“在这两个陈述中,a同学以(泰山)为参考,B同学以(自己)为参考。
4、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它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但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在空气中(光)传播得快。
5.为了估计步行上学的时间,小方测量了步行的速度。
她大约需要7秒才能通过10米,所以步行到学校大约需要140秒(小方从家到学校大约200米)。
6、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
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叫做惯性。
7.在紧急情况下,汽车驾驶员将进行紧急制动。
此时,车上的人会因惯性而倾倒,继续前行,所以交警经常提醒司机系好安全带。
8.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这是(适应)水生环境。
9.陆上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0.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运动),(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等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11.将木块推到水平地面上,木块移动,木块移动方式为(移动)。
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一些惯性现象,如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车内的乘客往往它会向前冲。
此时,由于轿厢和轿厢内的乘客在制动前处于(前进)状态,当轿厢急刹车时,轿厢突然停止移动,轿厢内乘客的下半身由于摩擦阻力也跟着轿厢(停止移动),但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始状态(前进),于是乘客们冲上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 物体来说,它的 位置 发生了变化。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 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参照物 。
3.坐在公交车上的人觉得路边的树在往后退,他是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车 为参照物的。
选择题
1.有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连线题
用直线把下列描述与对应的参照物连起来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地球
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
地面
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
云
判断题
1.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很
重要的。
(√ )
3.坐在过山车上的人相对于过山车车道是运动的,相
对于过山车则是静止的。
(√ )
结束
前一句以( A )为参照物,后一句以( B )为
参照物。
A 青山
B 竹排
C 任意物体
选择题
2.乘坐商场里的扶梯时,如果选择墙上的广告牌为参
照物,你就是( A );如果选择脚下的电梯为参
照物,你就是( B )。
A 运动的
B 静止的
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 我们说“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C 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迎面而 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