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寻路:地图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上《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 瑶族舞曲(片段)》教案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上《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瑶族舞曲(片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瑶族舞曲(片段)》选自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聆听和分析两首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教材以听为主,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本节课通过聆听和分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瑶族舞曲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瑶族舞曲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等特点,提高音乐理解能力。
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首音乐作品的片段、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3.教学用具:如乐谱、指挥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瑶族舞曲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瑶族舞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和《瑶族舞曲(片段)》,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两首音乐作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等特点,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瑶族舞曲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总结。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瑶族舞曲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
谭盾-地图-音乐鉴赏
01 序幕 02 引言 《地图》 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03 第一乐章:傩戏与哭唱 04 第二乐章:吹木叶 05 第三乐章:打溜子 06 第四乐章:苗唢呐 07 第五乐章:飞歌 08 第六乐章:间奏曲—听音寻路 09 第七乐章:石鼓 10 第八乐章:舌歌 11 第九乐章:芦笙
谭盾《地图》
英国著名大提琴家安希· 卡图纳 凤凰古城沱江河畔城楼现场演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 容
意义
1.史上最值得华人骄傲的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2.体现谭盾以音乐方式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3.把中国最民间的原生态艺术与西方文化加工糅合 在一起,为我们展开了一条更宽广的艺术之路。
从湘西走向全世界,《地图》已经 不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项寻 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 “让人们 听到我们正在失去多么美好的东西” 。 事实上,这也是谭盾让《地图》走出音 乐厅、走进大学的原因。因为未来在学 生手中,“如果不能把传统带往未来, 未来便不是未来。”
• 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 创音乐奖 • 第44届格莱美中 《卧 虎藏龙》主题曲: • “月光爱人” 获得“最 佳电影原创音乐”、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提名; • “永恒的誓言”获得 “最佳古典音乐”提 名.
《英雄》电影配乐 《夜宴》电影配乐
北京奥运候选主题曲 ——《拥抱爱的梦想》 奥运颁奖音乐是在 谭盾指挥下,由中 国爱乐乐团与石头 音色乐团共同演奏 录制完成的《茉莉
• 作品:《地图》 —寻回消失中的根籁 • 作者: 谭盾
让《地图》走出音乐厅 走进大学
• 谭 盾 简介
• 作品体裁 特色 内容 意义
谭盾简介
作曲家、指挥家
听谭盾交响乐《地图》有感
听谭盾交响乐《地图》有感本文是听谭盾交响乐《地图》后而写的一则听后感,主要从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原创音乐与交响乐队“连接”技术、谭盾的想象创造才华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述。
第一次听谭盾的音乐是2003年10月份,记得是把演出观摩票发到各个县市,让各县市的音乐骨干教师聆听他的交响乐《永恒的水》,还记得当时舞台上有透明面盆和水缸水管之类的东西(在交响乐中还是第一次发现用这些东西来演奏音乐),觉得挺新鲜,听过后,确实有种原汁原味的“天赖”音乐的感觉。
这次,我们倾听了谭盾的大提琴协奏曲《地图》,他又给了我一次“新鲜”感。
出于对这位蜚声于世界乐坛,同时争议较大的作曲家的好奇,我到网上收集了一下他的资料。
确实,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音乐专业人士,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总体上,好的评论多于批评评论)。
下面,我来谈谈对《地图》的听后感。
一、《地图》音乐是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谭盾先生说:“我现在纽约做的事件就是把两个世界的东西融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我自己想不断去做的事。
”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在用本民族的或者是来源于生活的民族民间艺术与西方音乐构建和“连接”,形成自己的音乐。
确实,谭盾是一位非常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他能用非常独到的角度去观察理解生活的细节,任何事情只要到谭盾手里,总会加倍地变得不同寻常。
《地图》音乐分九部分——《傩戏与哭嫁》、《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间奏曲:听音寻路》、《石鼓》、《舌歌》、《芦笙》。
一看这些标题编排就很清楚,除了《间奏曲》外,其余的全是以湖南湘西一带的民族民间音乐为源头。
本来这些音乐风格各异,同时体现不同的情感,但经过谭盾手笔雕啄,各种音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用乐队连接起来,各个乐章错落有致,甚至还不能用雅俗共赏来评价——我认为应该用“超越”、“新”、“奇”的字眼来形容较为合适。
整个作品九个部分用民间音乐,通过多媒体现场录影与乐队衔接、大提琴协奏,形成一部浑然一体、性格鲜明的中西音乐合璧。
最新 现代视角下的谭盾《地图》-精品
现代视角下的谭盾《地图》一、音乐创作素材之新根据笔者的了解,谭盾创作《地图》的初衷并不是想描写湘西,而是要描写澳洲的土著。
后来波士顿提议谭盾写自己的家乡,写与自己经历有关的地方。
最终谭盾下定决心要在自己的家乡湘西进行音乐创作,本着的传承,以这种新形式将民族的音乐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地图》前三个乐章描绘土家族的风貌。
第一乐章“傩戏与哭唱”是土家族的音乐传统。
哭戏源于土家族的《哭嫁歌》,表现出女性既想追求幸福又要考虑传统束缚的无奈。
第二乐章“吹木叶”是土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男女之间进行情感表达。
作者将这些土家族风俗作为音乐素材融人《地图》的音乐创作中,呈现给观众的是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土人情,让人们感受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和魅力。
第四乐章“苗唢呐”,给人们展示了苗族男人最爱的乐器——唢呐。
唢呐常用循环运气、花指、花舌等绝技。
”第五乐章“飞歌”讲述的是苗族女孩看到心上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这两个乐章让观众了解苗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音乐方式,苗族姑娘的飞歌更是给人以回归自然的美感,足以见得此音乐素材之新。
第六乐章“听音寻路”给人们讲述了石头老人的故事。
石头老人用石头敲击出乐声,还能用抛出的石头摆出各种卦相,让作者找到了原本要寻找的“根籁”。
只可惜当作者再次回到湘西凤凰古城,石头老人已经带着他古老的音乐离开了我们。
第七乐章“石鼓”则是用敲击石头产生乐声,仿佛是对石头老人古老音乐的再现。
这两个乐章展现给人们的是石头老人敲击石头的音乐,让人们看到、听到、了解到湘西古老的音乐,同时也渗透了作者对石头老人和那些古老音乐的深深怀念。
第八乐章“舌歌”是侗族姑娘用舌头打出“嘟噜嘟噜”的歌声,这种古老的多声部歌唱可从三声部到六声部.第九乐章“芦笙”给人们介绍了侗族最古老的竹簧乐器,这两个乐章中音乐素材的加入,让人们了解到侗族的多声部音乐和侗族最古老的乐器,听着侗族姑娘们用舌头发出的歌声,观众仿佛来到了侗族,亲身感受侗族的风土人情。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瑶族舞曲(片段)》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瑶族舞曲(片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地图—听音寻路(片段)瑶族舞曲(片段)》选自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教材以听为主,通过欣赏两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材中的《地图—听音寻路(片段)》以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旋律,展现了瑶族人民生活的场景,而《瑶族舞曲(片段)》则以鲜明的瑶族风格,表现出瑶族人民欢快的舞蹈场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在民族音乐方面,学生们的接触相对较少,对于瑶族舞曲等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背景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图—听音寻路(片段)》和《瑶族舞曲(片段)》两首音乐作品,理解作品的表现内容。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通过聆听、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两首音乐作品,掌握作品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音乐作品。
2.对比教学法:将两首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等素材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乐器:准备瑶族舞曲的相关乐器,如瑶族长鼓等,供学生欣赏和体验。
3.教学资料:收集相关民族音乐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图—听音寻路(片段)》和《瑶族舞曲(片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的特色。
教师简要介绍两首音乐作品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图听音寻路教案
地图听音寻路教案教案标题:地图听音寻路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听音辨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和听音信息进行寻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教学准备:1. 一份包含地图和相关音频的教学材料。
2. 学生练习用的地图和听音材料。
3.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地图,并向学生解释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标记。
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的细节,如道路、建筑物等。
主体:3. 向学生介绍听音寻路的概念,解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利用地图和听到的声音进行寻路。
4. 向学生展示一段与地图相关的音频,例如汽车鸣笛声、人群嘈杂声等。
5. 让学生观察地图,根据所听到的声音指示方向,找出声音的来源位置,并在地图上进行标记。
6. 继续进行几个类似的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增加声音的数量、改变声音的方向等。
7.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利用地图和听音进行寻路的技巧和策略。
巩固:8.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份地图和听音材料。
9.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地图听音寻路的练习,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
10. 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寻路结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拓展:1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和听音进行寻路,例如在学校、社区或家庭中。
12. 提供更多的地图和听音练习材料,供学生自主练习和探索。
评估:13. 观察学生在地图听音寻路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听觉辨识能力和寻路技巧。
14.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延伸:15. 将地图听音寻路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例如地理、音乐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地图听音寻路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在观察地图和听音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力、听觉辨识能力和寻路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经验,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得到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第1课时《地图——听音寻路》
第三单元《七彩版图》
第1课时《地图——听音寻路》
教学内容:听《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
教学目标: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欣赏男生独唱《母亲》师:这是一首充满儿女对母亲崇敬之情的歌曲。
问:你心目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生:温柔的、慈爱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是谁吗?生:祖国妈妈师:那你们眼里的祖国妈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生:美丽的
2、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师:我们的祖国妈妈既美丽又伟大,我们爱她就象爱我们自己的妈妈一样。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叫《我的妈妈叫中华》。
(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真挚、热情地)
(2)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伴唱和合唱)
(3)跟琴先学唱高声部,再学唱低声部
(4)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谱;当一部分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谱。
(5)第一部分由一个学生领唱,其余学生用合唱哼鸣来烘托,声音轻但位置高。
(6)要求用朴实、真挚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3、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师: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谭盾为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创作的、由大提琴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多媒体协奏曲。
播放潭盾的新作《地图》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选段。
(1)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现出来
(3)小组交流: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小结下课。
2020年秋江苏省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小学音乐)南京鼓楼区五年级复习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小学音乐)南京鼓楼区五年级复习题含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下列铜管乐器中,()是长号。
A B C2、下列木管乐器中,()是单簧管。
A、B、C、3、认一认右图中的三个符号,依次是()A、升记号还原记号降记号B、降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C、降记号还原记号升记号4、在乐曲或歌曲中D.C.表示什么意思?(B )A、结束B、从头反复C、从中间反复5、下图中演唱(奏)的顺序为()A、①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②③④6、教材中欣赏的乐曲《春之歌》、《爱的祝愿》、《爱的罗曼斯》三首乐曲分别是由()乐器演奏的?A、吉他小提琴钢琴B、钢琴小提琴吉他C、钢琴吉他小提琴D、小提琴吉他钢琴7、《欢乐颂》的曲作者是()国的()。
A、德国贝多芬B、德国门德尔松C、英国埃尔加8、以下指挥图式分别是( )拍子A 、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B 、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C 、四拍子 二拍子 三拍子D 、三拍子 二拍子 四拍子 9、认一认右图中的四个力度记号,依次是( ) A 、弱 中弱 中强 强 B 、强 中弱 中强 弱C 、强 中强 中弱 弱10、下图中音乐记号分别是( )A 、渐强 渐弱 重音记号B 、渐强 渐弱 换气记号C 、渐弱 渐强 换气记号 11、《地图——听音寻路》这部作品是( )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
A 、钢琴 B 、小提琴 C 、大提琴 12、《地图——听音寻路》这部作品融入了(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A 、云南 B 、内蒙 C 、湘西 13、民族管弦乐通常包含( )(多选)A 、拉弦乐器组B 、吹管乐器组C 、弹拨乐器组D 、打击乐器组 14、扬琴、琵琶、柳琴属于( )乐器 A 、吹管 B 、弹拨 C 、拉弦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词作者是( ) A 、冼星海 田汉 B 、聂耳 乔羽 C 、聂耳 田汉 16、 3/4 拍强弱规律是( )A 、强弱弱B 、强强弱C 、弱弱强 17、歌曲的演唱形式有( )(多选)A 、独唱B 、重唱C 、合唱D 、领唱 18、《地图——听音寻路》的曲作者是( ) A 、李焕之 B 、刘天华 C 、谭盾 19、管弦乐包含( BC )(多选) A 、笛子 B 、小提琴 C 、圆号 D 、笙 20、二胡、马头琴、京胡属于( )乐器 A 、吹管 B 、弹拨 C 、拉弦21、这些装饰音你认识吗? ( )f mf mp p。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三单元地图——听音寻路(片段)-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三单元地图——听音寻路(片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五上第三单元地图——听音寻路(片段)-教案》选自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分析和演唱等方式,探索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鉴赏和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分析和演唱等方式,掌握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寻找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性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创编法:鼓励学生创新性地改编和创作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音乐片段、图片、文字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示范和伴奏。
3.教学素材:收集各类风格和类型的音乐片段,用于教学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风格的地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线条、颜色等元素。
同时,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与地图之间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通过分析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这些元素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记录湘西文化的音乐_论谭盾的_地图_
体技术相结合,是可以完全通过计算机实现传播的 少数产品之一,将“新疆维吾尔乐器数字化博物馆”
注意对环境的控制,并且与观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 距离,使观众难以对藏品进行仔细地观察,只能隔
做为数字体验服务和相关数字产品的直接提供者 催生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着玻璃欣赏。由于互联网络是一种突破了时间与空
三、结语
大提琴协奏曲《地图》的曲式结构象是民间“自 由多段体”。《地图》分为七个乐章,每个乐章都用一 个地道的乡土音乐文化中独立的形态或民族乐器 的名称来命名。谭盾采用了西方交响乐中“乐章”的 叫法,但实质就是民间音乐中“联曲体”的结构。
三、结语 《地图》 这部作品在弘扬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同 时又注重创新,使人们听过后感觉耳目一新,在中 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也为 我国保护音乐文化遗产及现代音乐创作作出了有 益的尝试,并为后来人提供了启示。
的音乐。利用对石头的磨、敲等多种手法,通过口腔
和手掌作为共鸣体,以不断变换的口腔与手掌形态
配合轻、重、缓、急,使石头产生千姿百态的音色,大
提琴的滑拨与其呼应。随后弦乐队的扫弦、大提琴
的重力压弦、富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铜管号嘴奏
出强烈的节奏。随着多媒体图像的不断变换,乐队
也逐渐加速,情绪愈加热烈,奏出古老、原始又充满
整理的过程,目的之一就是要将乐器信息标准规范 化,如乐器名称、发音属性、历史流变、形质材质、定
映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观众有兴趣的乐器,还可 利用逼真的、数字化的藏品三维模型进行多角度的
弦与音域、应用场合、演奏家信息、代表曲目、演奏 姿势、技法等信息都经过了专家的建议并整合,具
仔细观察,满足了参观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成为了 人们身边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维吾尔音
《梁祝》 小提琴 协奏曲_赏析
蓝衫团是中央苏区的一个文艺团体,它创建于1933年4月4日。
兴国也于同年6月成立了蓝衫团。
蓝衫团演员每人备有一件蓝衫,上襟缝有一块三角旗状、外红内白的夹层布,红色代表革命人物,翻出白色的一面代表反动人物。
蓝衫团的名称是因袭苏联的称呼。
在表演艺术上,蓝衫团立足并扎根在客家赣南这块土地上,融入了客家民间舞蹈、说唱等艺术形式,使剧目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剧目内容上,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耘田、收割、砍柴、挑担等劳动场景,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蓝衫团的演员队伍中,也以客家民间艺人为主体。
最著名的有《海军舞》、《新海军舞》、《军事演习舞》、《耘田花鼓》、《葡萄仙子》、《可怜的秋香》等。
蓝衫团的文艺演出活动,为争取广大群众以及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红色政权、消灭反动势力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
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
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
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60多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从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透视其人格品质,并对其人格品质生成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实土壤进行分析,对于当今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地图 听音寻路 教案
地图听音寻路教案教案标题:地图听音寻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听音辨识地图上的特定位置,并进行寻路操作。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集中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3. 地图绘制工具(如白板、彩色粉笔或幻灯片)4. 听音材料(包括地点名称和相应的指示词语)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简单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个要素,如道路、建筑物、河流等,并向学生提问:- 你们知道地图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过地图?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地图的定义及其作用,强调地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定区域的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理位置、方向和距离等信息。
3. 听音辨识地点(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录音,录音中包含了一系列地点名称和相应的指示词语,如“学校在河的左边”、“超市在邮局的对面”等。
学生通过仔细听音,辨识录音中提到的地点,并在自己的地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
4. 寻路操作(1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带有起点和终点的地图,并播放一段指示语音,如“从学校出发,向右走三个街区,然后左转,再直走两个街区,就能到达超市。
”学生根据指示语音在地图上进行寻路操作,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
5. 练习与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更多的听音寻路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地图。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听音辨识地点和寻路操作时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完成练习册或作业本上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绘制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重要地点。
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七彩版图》教案
第三单元七彩版图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地图——听音寻路(片段)二、教学目标1.聆听、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片段),感受它独特而有创意的演奏形式和湘西的民族风格。
2.能收集与《地图》相关的资料并和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片段),感受它独特而有创意的演奏形式。
难点:感悟乐曲的节奏、力度,并用动作表现。
四、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石鼓》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
你们仔细听,听听它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播放《石鼓》学生回答。
2.老师这边有几块石头,你们谁来尝试一下用不同的方式敲击石头。
来感受乐曲中的节奏的变化?3.非常棒,谁再来用石头尝试一下乐曲中的力度变化?(三)欣赏音乐1.刚刚我们用用不同的方式敲击石头来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力度的变化。
下面老师送给你们一段视频,你们来看这里面的石头在乐曲中加入,又有什么意义呢?2.欣赏视频3.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乐曲的前面用石头演奏的)4.谈感受(1)那乐曲又给你带来什么不同寻常的感受?大家小组交流交流。
(2)回答得很棒,这部协奏曲非同一般,它的不同之处在于作曲家将许多民间、民族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影像加入到传统的指挥、大提琴、乐队三者关系中,将协奏曲变为大提琴、乐队、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和应答。
5.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你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吧!(声势动作)6.介绍作品创作背景、音乐体裁(1)创作背景1981年谭盾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曾经回湖南老家,在一个土家族的村子中,遇到一位“石头老人”,他能用不同的方法使石头敲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而且每次扔出一把石头,都能够形成一种八卦图案,他古老而原始地吟唱,与天地交谈,与过去和未来对歌。
这使谭盾感到非常震动,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地图。
20年之后,当他重回湘西,这位石头老人早已永远地离开。
他感到悲哀,老想,能不能把逝去的人再找回来,让好的音乐永不消失。
儿童编程Scratch课件听音识路
3
5 . 到达终点程序
逻辑编程 1.蝙蝠的程序
当碰到终点的颜色时 ,播放指定声音 ,游戏结束
3
6 . 变量脚本在哪里?
逻辑编程 1.蝙蝠的程序
我们可以这样建立一个变量
3
7 . 计时的程序
逻辑编程 1.蝙蝠的程序
游戏开始时将计时时间设定为0
每隔一秒,将计时增加1, 同时 播放声音提醒我们已经过了一秒
3
1 . 通过画笔画出路径和终点
逻辑编程 2.背景制作
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设置自己喜欢的颜色哦
4
巩固扩展
Q1: 蝙蝠不会回到初始位置是为什么?
Q&A
A1: 缺少了移到脚本 , 所以程序开始时蝙蝠不知道应该在哪里
4
巩固扩展
Q2: 计时的时候声音响的很快是为什么呢?
Q&A
A2: 缺少了等待一秒的脚本 ,所以计时会很快 ,而不是一秒计时 一次
源码测试
A 电脑坏了 , 不能计时了 B 缺少了“将计时增加1 ”的脚本 C 没有设置计时变量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
巩固扩展
B 答案:
解析: 由于缺少了“将计时增加1 ”这个脚本 , 所以计时这个变量永 远都是0
源码测试
A T H
N KS
咱们下节课不见不散~~~~
4
巩固扩展
( 1)
我们有时候会需要建立变量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脚本 ,它用来记录 程序中需要变得数字。
知识点巩固
(2)
用来侦测一种颜色 ,如果碰到了指定的颜色 ,会运行指定的程序
4
巩固扩展
(3)
这个脚本可以完整的播放我们想要的音乐 ,注意是完整播放哦~
知识点巩固
4
探析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的“中国元素”
探析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的“中国元素”20XX,谭盾创作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由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独奏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全世界首演,吸引了全球作曲家和乐评人的关注;同年11月,谭盾偕上海交响乐团来到湘西凤凰古城的沱江河畔,为当地观众演出了这一融合了“多媒体”手段的交响协奏曲,受到观众的热情回应。
这一作品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并非归功于将“多媒体”手段融入管弦乐曲的实际演出,而是作品凝聚了谭盾对故土、对根的思索与寻觅。
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由《傩戏与哭唱》、《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石鼓》、《舌歌》、《芦笙》八个乐章和一个间奏曲《听音寻路》组成。
作曲家通过多种创作手法将“中国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意蕴,为西方观众了解中国民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观众理解西洋交响协奏曲音乐建立了互通互融的媒介。
谭盾在《地图》中使用的“中国元素”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在独立的八个乐章以及间奏曲中都有大幅度的使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谭盾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创作实际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创作意图中的“中国元素”运用谭盾创作《地图》的缘起是多年前从北京回湖南老家时的一次采风偶遇。
在《地图》的间奏曲《听音寻路》演奏过程中,多媒体视频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那年冬天我从北京回老家湖南采风,在土家族的一个村子里,我遇到一位能用石头敲出音乐的老人,他敲击、搓揉不同的石头,奏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
更神奇的是,每段石乐后,他抛出手中的石头,石头落地总能排列出《易经》中的某种卦相;他古老而原始地吟唱着,与天、地、风、云交谈,和前生、来世对歌,当时我被震傻了,真觉得这位‘石头老人’就是我要寻找根籁的地图……”正是这样的一次偶遇,让谭盾在日后的创作中不断对中华故土、对根脉进行思索,也正是这不断的思索才有了谭盾将散落在中华大地的民间音乐运用于实际音乐创作,“希望通过音乐上的一个精神巡视和精神旅程,把古老的民族之根找回来”。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音乐复习练习题
2014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五年级音乐复习练习题1、下列铜管乐器中,长号是哪一个?( C )A B C2、下列木管乐器中,单簧管是( A )A、B、C、3、认一认右图中的三个符号,依次是( B )A、升记号还原记号降记号B、降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D、降记号还原记号升记号4、在乐曲中或歌曲中D.C.表示什么意思? (B )A、结束B、从头反复C、从中间反复5、下图中演唱(奏)的顺序为( A )A、①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②③④6、书中欣赏《春之歌》、《爱的祝愿》、《爱的罗曼斯》三首乐曲分别是( B )独奏A 、吉他 小提琴 钢琴B 、钢琴 小提琴 吉他C 、钢琴 吉他 小提琴D 、小提琴 吉他 钢琴7、《欢乐颂》的曲作者是( A )国的( A )A 、德国 贝多芬B 、德国 门德尔松C 、英国 埃尔加8、以下指挥图式分别是( C )拍子A 、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B 、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C 、四拍子 二拍子 三拍子D 、三拍子 二拍子 四拍子9、认一认右图中的四个力度记号,依次是(C )A 、弱 中弱 中强 强B 、强 中弱 中强 弱C 、强 中强 中弱 弱10、下图中音乐记号分别是( C )A 、渐强 渐弱 重音记号B 、渐强 渐弱 换气记号C 、渐弱 渐强 换气记号11、《地图——听音寻路》这部作品是( C )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
A 、钢琴B 、小提琴C 、大提琴12、《地图——听音寻路》这部作品融入了( C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A 、云南B 、内蒙C 、湘西13、民族管弦乐通常包含(ABCD )(多选)A、拉弦乐器组B、吹管乐器组C、弹拨乐器组D、打击乐器组14、扬琴、琵琶、柳琴属于( C )乐器A、吹管B、弹拨C、拉弦15、下列民族乐器分别是( C )A、琵琶唢呐笙二胡B、柳琴笙唢呐二胡C、柳琴唢呐笙二胡16、歌曲《抓妈荷》是哪个地方的民谣?( B )A、湖南B、江苏C、山西17、歌曲《五月五赛龙舟》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 B )A、长沙B、苏州C、广州18、书中乐曲《喜报》是用什么乐器独奏?( A )A、笛子B、二胡C、琵琶19、歌曲《故乡恋情》、《樱花谣》《哈罗!哈罗!》分别是哪些国家的歌曲?( A )A、泰国日本马来西亚B、日本泰国马来西亚C、泰国马来西亚日本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C )词作者是( C )A、洗星海田汉B、聂耳乔羽C、聂耳田汉21.《祝你快乐》是一首管乐合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音 乐给 我的感 觉是在一 座 高山上 , 有一种很
辽 阔的感 觉。
部优 秀经典的艺术作 品, 其核心思 想却是 最为重要
2 0 1 7 / 9 A 兄 煮 学 。
师: 这个是在 山头唱的 飞歌 , 苗族的人们 喜欢借 助歌 声传递 感情 , 见物 即兴 , 现编现 唱。那 么你 觉得
进一步形成开 放包容 的艺术观念 。
也非 常丰 富, 但是 真正 吸引着我 们 的, 或者是 要不 断 彰 显和传承 的 , 是 文化 的价值 核心 , 而 这些在 谭盾 的
作 品中都能得到体现 。
【 案例描述 】
对于一直生长在城 市的学生们而言 , 飞歌是他 们 从 未接 触过的 音 乐, 上课 伊始 , 教 师请 学 生欣 赏 了一
是它让学生立 足一个点 , 以小见大 。艺术包 罗 艺术家的修为 。为 了让学生喜欢艺术课 , 教师必须要 不断地提升 自我 。 四是这 样 的学习传 承 了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 。它 让学生 发觉 身边就有 传承 了千年 的中华优 秀传 统文
化, 这些 文化 不是古板 地写在 课本 里, 而 是鲜活 地存
师: 在谭 盾看 来, 音 乐、 声音、 歌唱是 比语言发 明 得 更早 的 交流 工具 , 我们 的地 图、 我们 的路 都是 靠这 些产 生的。 听音寻路 , 听到 不同的音调 , 不 同的旋律 、
方言 , 来确定到 了哪里 , 去往哪 里, 从 古至今其 实都是
一
生: 我觉得她 应该梳 着长辫 子 , 戴着一顶草帽。 从这 两个回答 中可 以看到 , 其 实学生对 于真正的
少数 民族 的表达 方式 , 包括 他们 的生 活特 征 、 习俗 等 都是 不 了解的 , 所 以他们会利 用 自己现有 的生活经验 去 想 象。那 么这样 的认知 会影 响他 们对 于音 乐的理
样的。
所有的形式都是 为 了核 心主题服务 的 , 而谭盾创 作的核心 思想事实上就是 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 一 种精神 的延 续。 当在 有 了之 前的铺垫之 后 , 学生们对
想在 古建筑等 其他 艺术作 品中都有 体现 。看 山不见 石, 看林 不见木的欣赏不是真 正的欣赏 。学生要 有丰 富的知识储备才能看得懂 , 真切 走进作品感受创 作的 时代 背景 及人文情 怀 。好 的艺 术课能 刺激学 生增 加 阅读量 , 激发探索 的热情 , 提高欣 赏眼光 。 三 是这样 的学 习对教 师提 出 了更 高要 求。它 要 求教师有浓 郁的好 奇心、 开阔 的眼 界和深 厚的历史知 识, 在浩如繁 星的内容里去粗取精 , 重 新整理 , 让艺术 课变得生动 、 让 学生觉得有趣 。所谓课堂 活跃就是让
万象, 种类 繁多不 能逐一 赏析, 不如有 深度地 用心 感
受一处 。学生对某 一件艺术品细细玩味 , 从 中领会 出 创作 与生活的关系, 传 统与现代关系 。就能将这种经 验应用到 同类艺术品 的鉴赏之 中, 触类旁通 。
二 是这样 的学 习激 发 学生课 后钻研 的热情 。它
在于我们 的生活之 中。我 们不能熟视无 睹将 它忽略 , 反之我们要认识它 , 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
刻板 的知识 鲜活起 来 , 学生 才可 能喜欢 , 并且 能挖掘 和利用好每一个 能正确引导价值观 的点, 做到 自然渗
适合 纹样绘 制一枚 《 福》 字 瓦 当, 进行 8 分钟 左 右的
个人或 小组创作 。
【 案例 分析 】
这样 的学 习是有深度 的学 习体验 。
一
透。 艺术课需要有语文教师 的文采 、 历史教师 的博览 、
演唱 这首歌 曲的女 孩子应 该是什 么样子 的呢?她 的 歌 声要传递给谁?在传递什 么? 生: 我觉得这个女孩子 应该是 一个 “ 女 汉子 ” , 因 为她 的声音传得很远 , 力量很 大。
生们 会有 思考 , 但是 由于地 域和 生活经历 的局 限, 这 仍是 一个很 有意思的期待 。
听音寻路: 地图
文/ 上海市新 中高级 中学 陈聆洁
我 校高中艺术课程除 了用上海 市的 《 艺术》教材
的。尤其是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的内容很多 , 表现形 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之外, 我们 还 自编 了校本 教材 , 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 拓 宽视野 。本单元分为四课时 “ 听音寻路 : 地 图” 为第 三课时。通过赏析 以自然 、 人文为题材 的相 关艺术作 品, 了解 分析其 中蕴藏 的不 同民族 、 地域 艺术 中的 民 俗文化成 分 , 学 习 了解 多样 的艺 术表现形 式 , 使 学生 能立足 中华优 秀传统文 化 , 在对 作 品的欣赏体 验 中,
◎电子邮箱 :X i a n d a i j i a o x u e @ 1 6 3 。 0 0 1 1 1
我们 学习过适合纹样 , 今天可 以在 瓦 当上将 它重现 。
改变 了学生欣赏艺术 的方 式。中国 的礼制 、 先哲的思
教师 :中国人讲 究 “ 福禄 寿喜” , 今天我就 用适合 纹样绘制一枚 《 寿》 字 瓦当。 教师将 适合 纹样 中的对称 构 图、 旋 转构 图、 均衡 构 图以及创意思路在绘制 的过程 中讲 述给 学生们 , 希 望他 们在 创作 体验 时有所借鉴 。 教师: 同学们 , 中国人追求的 “ 福禄寿喜”中 “ 福” 字 当先 , 请把你 理解 和感 受的 “ 福”描绘 出来。运 用
段 裁 。
为什 么会选择 谭盾 的音乐作 为本单元 的教 学 内
容?谭 盾 的音 乐表 现手 法 虽然 属于 现代 , 但 音 乐表 现 的核 心主题 却深深扎 根于 中国文化 。在 高 中的艺 术教学 中 , 让学生 了解表 现形 式固然重要 , 但是 任何
一
师: 你 觉得这 个音 乐给你一种 怎样 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