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读书笔记
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
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
《孔子家语通解》以“通解”为名,首先有通盘讲解全书的意思。其次,我们认为,《孔子家语》中不少篇的“解”出于后人,而“解”《家语》自然不会是有意“作伪”,而应该是让人们更容易了解该书。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如此。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专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该书聚集了孔子的大量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还有经过的孔子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论语》相比,该书内容丰富,详细生动,首尾完备。只是该书长期遭受冷落,被视为“伪书”弃而不用!值得欣慰的是,地下文献的发现与研究,使这部珍贵的典籍终于重见天日。《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孔子家语通解》xx年4月由齐鲁书社出版。本书由“前言”、“序说”、“原文”、“注释”、“通解”等部分组成,在坚持学术性第一的原那么下对《孔子家语》进展了分段、注释、翻译以及解读,资料全面,序说及注释科学严谨,亦注意了行文的晓畅易懂,具有较高的普及价值及学术价值。此外,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展示研究成果,在深入研究《家语》全书及各篇的根底上,各个部分都力求尽善尽美。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着孔子思想的经典之作,它所传递的思想和教诲对于我们现代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1. 修身养性: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才能做到真正的止于至善。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和修正,从而做到遵循内心的良知秉持善良的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才德。
2. 为政之道:孔子提出的“仁政”和“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在治国理政时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先,同时还应该遵守道德的规范和道义的约束,以身作则为城池所决闵。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政治家和行政官员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伦理:孔子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非常重视,他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行动中遵循道义准则,做到道德自觉,与他人和谐相处。
4. 教育家精神:孔子强调教育是一种伟大的事业,人们应该为教育事业献身,不辞劳苦地教育子孙后代,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教育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总之,《孔子家语》这本书用孔子的言行记录了他的思想、品格与道德,这些思想和品格成为了我们的榜样,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无限的启示和教益,也为我们规划美好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六上语文第二十八课笔记
六上语文第二十八课笔记
1、《孔子家语》有关“孝”的内容
《孔子家语》中关于“孝”的内容有:
(1)“孝”最为重要:“孝,最重也。”(《孔子家语》第一章)
(2)“孝”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孝弟,其安人之本也”(《孔子家语》第二章)
(3)“孝”是家庭美德:“孝弟,其至也。”(《孔子家语》第三章)(4)“孝”是支持家庭的力量:“孝弟,其支也。”(《孔子家语》第四章)
2、“孝”的意义
“孝”是指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爱惜家庭。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孝是一种礼仪,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而又伟大的道德观念。
“孝”,反映了东方文明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爱护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庭,爱惜家庭。
“孝”,也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动力,表现了人民的高尚情操与强大勇气。长辈,关心家庭,爱惜家庭。
“孝”,也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动力,表现了人民的高尚情操与强大勇气。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读后感
在阅读《孔子家语》后,我不禁被书中的智慧与思想所深深吸引。这本古代经典,以对话的方式传递了孔子的家训和价值观,为我提供了众多启示和思考。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孔子家语》无疑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每一篇对话都让我领悟到了不同的道理,从而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发现,孔子在书中不仅仅是一个聪明的智者,更是一位关怀他人、富有爱心的伟大导师。
首先,我被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所震撼。他在《礼记》中说:“学而优则仕”。这句简短的话语使我深深思考。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习成为了人们追求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孔子则告诉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这激励我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
其次,我被孔子对人际关系的见解所触动。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他提醒我们要保持诚信和友善,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懂得尊重他人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与他人的沟通,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另外,我从《孔子家语》中了解到了孔子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在书中,孔子强调了做人的道德准则,如“君子有三畏”、“言之行之”等。这
些准则不仅要求我们在外面做个正直的人,更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责
任感。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行为。通过读《孔
子家语》,我明白了只有在做一个良好的人的同时,才能去影响和帮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是一部关于孔子思想与家教文化的经典读物。在读完
这部书之后,我深受启迪与感动,下面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我思想上的启迪。在书中,孔子的德行、智慧以及待人接物之道深深地吸引了我。例如,“君子之过深矣,不能
为人师矣”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教育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孔子还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深刻领悟到知识的积
累只有通过爱好才能够真正地容纳与发扬。尤其是孔子对待人际关系
的处理方法,让我从中受益匪浅。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能者与之,不肖者与之,应与之”这样的话,让我明白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处的
重要性。
其次,我想提到这本书对于家教教育的启示。在孔子对待弟子的言
传身教中,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方方面面。书中“无父子之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话引
起了我极大的共鸣。这种家风便是那种直至今天依然教育我们的最好
的自然家风。好的家教文化是一个家庭为后代所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而孔子作为中国家家户户都在效仿乃至敬仰的多才多艺博大精湛的智者,他的思想对中国家庭的影响深远,甚至波及现代。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教会了我做一个真正的人,让我体悟到一个人
品德的高低对待人们的影响如何大。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的精神,感受到了“尽人事,听天命”的理念。受益于这些
成语式的话语,我对自己要求更高,在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小心谨慎
地前行。在受到挫折和考验的时候,我更能够直面自己,保持初心,坚定信念,从而不断奋斗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五卷. 子路初见第十九.第四
以偏概全
提示:如何看人,一句话就是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人优点多,就全是优点?没有一点缺点?此人犯过错误,就一定是个不可救药的人?外表堂堂,就是正人君子?其貌不扬,就是庸才俗人?形而上学的观点,一成不变的观点,是会把人看死的,如此是要埋没人才,断送人才的。
人还是要重视自我修养,如何自我修养?孔子说:“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骄人。”一句话,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因为自己能,就认为别人都是笨蛋。人都有长处,都有短处,你也一样,毫无例外。此外还要记住孔子的这些话:“终日言,无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患。”说话别留下话柄,做事别留下遗憾,思想周密,做事严谨,恭敬待人,诚信做事,这就是自我修养的方式方法。
名句:相马以舆,相士以居
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乐之方至,乐而勿骄
患之将至,思而勿忧
攻其所不能,补其所不备
毋以其所不能疑人
毋以其所能骄人
终日言,无遗己之忧
终日行,不遗己患
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澹台子羽,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孔子学生子游做武城宰,向老师推荐澹台子羽,成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后澹台灭明游学吴地,弟子三百人,成为南方著名的儒家学派。先前,收澹台灭明,孔子是有成见的,澹台灭明貌丑陋,后来孔子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为什么子游要推荐澹台灭明呢?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处。”澹台灭明不拍马溜须,不巴结上司,不阿谀奉承,不求私利,这不是人才是什么?“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所谓“行不胜其貌”就是说样子上看不出来,其貌不扬,但是内心刚正,外柔内刚。一天到晚张牙舞爪的,锋芒毕露的,内心虚弱,色厉内荏;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人,才是君子。)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孔门“言语”科的高才生。从孔子周游列国,后受孔子派遣,出使齐国、楚国。宰予读书,是站着读的,他敢于向孔子提出质疑,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受到孔子“不仁”的批评。“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就是这样一位能言善辩的人,也有理屈词穷的时候,因此孔子说他:“智不充其辩”。)孔子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不能因为人家长得丑,就不用人家;不能因为能言善辩,就认为其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能因为此人长得一表人才,周周正正,就认定是个好人。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是有的;出身低贱,食不果腹,却是一个君子;华丽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肮脏的灵魂;达官贵人中蠢猪似的人物,不在少数;平民百姓有智慧,有见识,有学问的人,也不少见。为人处事千万不要“狗眼看人低”。)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君子感觉自己也有不会的,不懂的,不知道的,不如人的地方。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尊重,愿意学习所有人
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范文五篇)
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范文五篇)
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家语通解读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孔子家语的读后感
《孔子家语》和《论语》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录。但是《论语》是选出来的,如果说《论语》相当于孔子的语录的话,那么《孔子家语》相当于全集。从规模上讲,包括标点在内,《论语》只有两万多字,而《孔子家语》却多出近四倍,相对来说材料比较完整。
因为《论语》都是语录,而《孔子家语》提供了一个通篇的'语言背景和环境,更加系统。比如关于《论语》成书问题,以往觉得篇章之间是随意堆砌,但如果看了《孔子家语》,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它是按照对于孔子思想的内在认识和系统看法排列的。二十篇《论语》都服从于整部《论语》的中心思想,而一篇内的各章《论语》是对该篇的中心思想的阐述与发挥。《论语》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大论著。
《孔子家语通解》是对《孔子家语》进行通盘解说的一本书。《孔子家语》曾被误认为出于三国时期王肃伪造,其中大量的珍贵资料长期被弃置不用。由于学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孔子家语》的重要价值。为了推动孔子、早期儒学和中国“元典”文化的研究,《孔子家语通解》诞生了。
本书以“通解”为名,首先有通盘解说全书的意思;本书的《代前言》是对《家语》成书、流传及真伪等问题的梳理;每篇正文之前以“序说”通说全篇,帮助读者理解全文,而后按段落分为“原文”、“注释”、“通解”三部分;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展示研究成果,在深入研究《家语》全书及各篇的基础上,本书的序说认真、细致、准确、条理,注释与通解则网罗、综合各家,充分吸收了现有注解成果。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四卷. 辯物第十六.第三
孔子见麟
提示:孔子见麟的故事,众人熟知,孔子为什么伤心地哭了,因为此物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这是一个预兆,所以孔子,知道自己命既如此,于是“不怨天,不尤人”埋头著书,尽自己的能力,报答苍天。很多事情的出现,是有前因后果的,有些事情,当时就能看见,但是有些事情,则需要时间来检验。问题积累的多了,就要有解决的措施,比如闰月,“失闰”任其下去,就把“年”过到夏天去了……
阳虎既奔齐,自齐奔晋,适赵氏。(阳虎是鲁国公族季孙氏的家臣,长得很像孔子。“季寤、公鉏极、公山不纽皆不得志于季氏,叔孙辄无宠于叔孙氏,叔仲志不得志于鲁,故五人因阳虎。阳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孙辄更叔孙氏,己更孟氏。”结果“阳虎劫公与武叔,以伐孟氏。公敛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弗胜。又战于棘下,阳氏败。”先逃至齐国,又逃到晋国。投奔了赵氏。)孔子闻之,谓子路曰:“赵氏其世有乱乎!”子路曰:“权不在焉,岂不为乱?”(孔子对子路说:这下子赵氏就要乱了。子路说,政权不在手里就会乱。)孔子曰:“非汝所知。夫阳虎亲富而不亲仁,有宠于季孙,又将杀之,不剋而奔,求容于齐;齐人囚之,乃亡归晋。是齐、鲁二国,已去其疾。赵简子好利而多信,必溺其说而从其谋,祸败所终,非一世可知也。”(孔子说的是,阳虎的人品不好。此人富而不仁,是一;第二是,阳虎身为季孙氏家臣,又反过来追杀季氏;第三,齐人要囚禁他,他跑掉了。这就是说,齐国与鲁国,把一个大瘤子切掉了,把“包袱”甩掉了。而赵简子这个人,好利,又轻信,必然要听阳虎的鬼话。这是最大的问题,至于赵氏是不是会败,不是一下子能看出来的。)
关于孔子家语的读后感
【导语】孔⼦家语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为⼤家整理的⽂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孔⼦家语的读后感【⼀】
孔⼦家语的读后感【⼀】
《孔⼦家语》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弟⼦所做。是⼀本记录孔⼦及其弟⼦及与公卿⼤夫的问对诘答和⾔谈⾏事的书。是⼀种资料汇编,是研究孔⼦及儒家不可或缺的资料。书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容了道家法家思想,⼈物⽣动,有⾎有⾁。也正因为如此,难成⼀家,难成⼀统。
《孔⼦家语》现今注释版本很多,200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家语》是由王国轩和王秀梅译注的,寥寥15万字,读起来朗朗上⼝。读的过程中,深刻感觉到,古今之距,⾼低之差,其中思想博⼤精神,远⾮短时期所能理解。更不敢有所论评,只能免强尝试着对其解读,略有发微。
⼀、《孔⼦家语》概述
此书共有四⼗四篇,其中《儒⾏解》⼀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本篇在《礼记·儒⾏》也出现。这是⼀篇孔⼦和鲁哀公的对话。当时鲁昭公在位时,因为⽃鸡与诸侯委⽒发⽣争⽃,逃往他国,从此鲁国陷⼊混乱。“危邦不处”,孔⼦在鲁国不得⽤,奔往卫国避乱。不久鲁昭公逝世,由鲁哀公袭位,季⽒也另⽴新主,⼆者重修旧好,鲁国恢复平静。这⾥孔⼦的弟⼦冉求对季⽒说“国家有圣⼈却不能⽤,这样治理好国家,就像倒着⾛⽽⼜想赶上前⾯的⼈⼀样,是不可能的。现在孔⼦在卫国,卫国要任⽤他,我们⾃⼰有⼈却去帮助邻国,难以说是明智之举。”于是请求⽤丰厚的聘礼把他请回来。季⽒将此建议禀告给鲁哀公,鲁哀公听从了这⼀建议。孔⼦见到鲁哀公后,⼆者开始长谈。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回答鲁哀公提出的“何谓儒者”的问题。孔⼦从不同⾓度、如⾐、⾷、住、⾔、⾏、才、志等全⽅位地描述儒者。鲁哀公听后,甚为震憾,发出惊叹说:“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意思是“直到我死,再也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最新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读后感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叫孔篾,他与宓子贱一起做官。孔子到孔篾那里去,问他说:“你自从做官以来,有何得失?”孔篾回答说:“没有所得,却有三个所失。公事一件接着一件,以前学到的知识哪里有时间去实践呢?因此,所学知识无法理解明白。”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真是和孔篾的感受一样一样的呀,自从来到新的学校,总感觉学校通知一个接一个,过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生活,活在了完成任务里,失去自我的主导性,曾不止一次感叹这样的环境缺少了自我成长的时间。
孔篾接着说:“获得的.俸禄太少,连稀饭都没法分给父母兄弟,因此骨肉之间日渐疏远;公务大多急迫紧要,不能抽出时间去吊唁死者、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之情渐渐缺失。我所说的三个所失,指的就是这些。”孔篾说的这两个所失我也有同感,因为工作忙碌,减少了与亲人朋友的相聚和联系,有时也挺困惑,感觉很难两全。真想听听孔子老人家是怎么评价孔篾的,结果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听了很不高兴。孔篾说的都是实情,孔子为什么会不高兴呢?带着疑惑我往下看。
孔子又到宓子贱那里去,问了与孔篾同样的问题。宓子贱回答道:“自从做官以来,没有所失,却有三个所得。以前记诵学到的知识,现在有机会得以实践,因此所学知识更加明白;把所得到的俸禄拿去分给父母兄弟,因此骨肉之情愈加亲密;虽然公务缠身,但仍兼顾到吊唁死者、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之情更加深厚。”天呢,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孔篾和宓子贱都做官,工作环境是差不多的,一个是“三失”,一个是“三得”,怎么会这样呢?孔子对他俩的评价也是不同的,听完孔篾的回答孔子很不高兴,听完宓子贱的回答,孔子感慨地评价:“真是个君子啊!”足以看出孔子对宓子贱做法的认同。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四卷. 辯物第十六.第一
提示:辩物,就是分辨事物。区别虫名,地名,物名不仅需要广博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分辨能力,洞察能力和预测能力。孔子知识渊博,能力超群,有求必答。他对社稷和山川的解释,非常精彩,中国人主体是农耕文化,没有社稷,就没有国家;受山川者,是地方诸侯的责任,环境被破坏了,地方诸侯是跑不掉的……
名句: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
社稷之守为公侯
山川之祀者为诸侯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季桓子,季孙斯(?-前492年),春秋鲁国大夫。季平子(季孙意如)之子。此人打井,在瓦罐里,发现了“羊”,派去问孔子的人说,打井得到一只狗,到底是什么东西?)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孔子回答:是羊。这个羊,不是今天所说的家畜,吃草的羊。“羊”字与“蛘”字通。《康熙字典》解释为:“虫名”,“蛘字读羊”。《方言》、《尔雅》“羊”皆作“蛘”。《说文·虫部》段玉裁注:“今江东人谓麦中小黑虫为羊子者也。”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今米谷中蠹小虫也。建平人乎为蛘子……,今苏俗尚谓羊子。”)丘闻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夔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怪物。“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蝄蜽,山精,傚人声而迷惑人也。”“《说文·虫部》:“蝄蜽,山川之精物也”。“罔象又称罔像,魍象。”是一种水怪。“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羵羊”有人解释为“土神”,“土神谓之羵羊。”季桓子打井见土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五卷. 子路初见第十九.第一
“做人五条”
提示:有学问和没有学问,是两样的。都是吃饭穿衣,下力气干活,讨老婆过日子,有什么两样?有学问不是仅仅为了辨认男、女两字以识别厕所;不是为了摇头晃脑,张口孔孟,闭口子曰的人前卖弄;也不是邀得一官半职,成为人上人,光大门楣,荣耀祖宗。有文化,明道理,晓大义,知对错,辨是非,判异同,谋进退,论得失,思借鉴,善总结,讲礼仪,知人伦,预未来,顺天道。没有文化只具备人的形状,不能有大用。
孔子给子路指出“做人五条”: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不坚强,无毅力,什么都做不成;不勤劳,懒懒散散,永远不会成功;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的人,没有人亲近;不守信用的人,得不到回报;不恭敬的人,没有礼节,“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做人五条”,讲得好,牢牢记住,受用无穷。
名句:
无谏臣则失正
士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不释策
操弓不反警
木受绳则直
人受谏则圣。
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
子路见孔子,(仲由的字是子路,又叫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人。出身寒门,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我没有问你喜欢什么。我是说你擅长长剑,如果再加上学问,是不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呢?孔子所说的学问,就是知识、文化。勇武没有文化知识,是莽夫;有知识文化,而不好勇,则是懦夫。)子路曰:“学岂益哉也?”(跟你学,有什么好处?)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警,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骑在狂奔的马上,手中不能没有鞭子;会射箭的人,离不开校正弓箭的工具;锯直木板,离不开墨线;不听劝诫,不能成为圣人。只有学问,才能保证你顺利、成功。毁谤仁者,厌恶士人,就是接近刑罚。)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路说学习有什么用?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都是自然形成的。南山长的竹子,砍来劈开就很锋利,完全可以用来刮削皮革。)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竹子劈开经过刮削,插上羽毛,做成箭头,射出去,更加锋利,扎得更深。原始的竹子能与之相比吗?没有文化与有文化一样吗?)
读《孔子家语》有感五篇
读《孔子家语》有感五篇
读《孔子家语》有感五篇
篇一
家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家风正,则国风清。在某种意
义上说,国是宏观的家,家是微观的国。家风、国风在本质上
都具有社会性质,所不同的只是涵盖范围的大小。中国自夏朝
进入“家天下”的时代,国家政权开始在“一家一姓”之间传递。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又为中
国人建立了一套实现个人价值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一个人的
品行修养,一个家族的道德风尚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向来缺乏“国家”概念,只要文化上认同,具有汉
民族的生活传统,都会被纳入中华民族的范围之中。相对来说,中国人对“家”的概念却十分清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
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
出去的社会势力的一圈而已”
所以,“国”是由“家”的概念的不断扩充而产生的,“国”建立在“家”的基石之上。周人先祖古公亶父为了躲避
戎狄,逃到了岐山之下,因为他品行好,家风正,所居之地一
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终建立周朝。这是一个典型
的“由家而国”的例子。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国”的缺失,“家”的作用就更加突显,“家”因此也承担了很多本属于社
会的职能。家风不仅能对一个家族起作用,还可以间接影响到
一国之风。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治国”与“齐家”是一脉相承的。
家风正,就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政
风清,就是一个国家的政风导向能够使社会长治久安,家庭和
谐幸福。家风正是政风清的基础,政风清是家风正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与政风是相互依存,内在统一的。“家风”一词的内涵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家族的立世之本,既包括家训家规,处事原则,也包括家业传承、家族流源。家风的形成不是朝夕之功,而是几代人不断努力得来的。纵观
孔子家语的读后感范文
孔子家语的读后感
孔子家语的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家语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孔子家语的读后感范文1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一说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之家,但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长大后做过仓库保管员、牲畜管理员等低级职务,以养活自己和寡母。在困境中,孔子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到处问学,渐渐以博学多能闻名。到三十岁左右,他开办了一所私学,便有许多好学之士前来求教。从此,孔子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大约到四十岁左右,他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行政长官,不久升任司空,后又当上了司寇、大司寇之职。五十四岁时,曾代理宰相三个月。孔子素有治国安邦之志,上任后很想有所作为,确也做过几件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事情。但那时鲁国的政治日趋,孔子不受重用,他越来越失望。于是辞去职务,率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遇上一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贤明君主。
他们一行历经艰辛,十四年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诸侯国,但都没有得到任用。到六十八岁时,孔子已觉仕途无望,便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回到父母之邦鲁国,一面认真整理古代典籍,一面广招门徒传授学术及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诲人不倦,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弟子们迅速成长,据称其门人当时多达三千,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多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经典常谈13篇读书笔记摘抄
经典常谈13篇读书笔记摘抄
“言者无穷,书者无尽。”随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传播,许多经典作品也同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下是13篇经典著作的读书笔记摘抄,一起欣赏他们众多魅力吧!
1 《孔子家语:六律颂》
“律者,道之化也。”在《孔子家语:六律颂》中,孔子提出了许多道德准则,其中涵盖了道德、哲学、礼仪、伦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认为,只有在实行正义、公正和正直的道德准则的指导下,才能达到充分的平衡。
2 《孟子》
“视贤任能,厚德载物。”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许多道德准则,主要是关于尊敬贤明、尊重良善、勇于说真话、勤于助人等。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拥有足够的礼貌,并且真诚地体现出来,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3 《史记》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史记》中,司马迁回顾中国历史,指出了许多古今中外大事件,并且强调信念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坚定的信念,和立足当下的勇气,才能达到取得伟大成就的目标。
4 《诗经》
“黍离稷,稼穑稷之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诗经》中,孔子首先
提出了人生八期的概念,指出了不同年龄段人们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他认为,只有认知自己才能找到进入生活中的正确道路。
5 《左传》
“人之不肖,有其先祖不肖也。”在《左传》中,司马迁记录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并且强调了后代会遭受先祖的影响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崇尚贤明和善良,并且遵从传统道德准则,才能实现自身责任,促进社会进步。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五卷. 子路初见第十九.第二
当官就要为民
提示:当官是干什么?当官就是干事的,在其位谋其政。环境好坏,条件优劣,都不论,该你做的,必须做,即孔子说的:“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做事不能疲于应付,不能被事务性的工作弄得团团转,而是要抓重点,抓要害,游刃有余,应付自如。没有这本事,别做官。孔子的侄子孔蔑就是那个整天忙乱,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的官;而宓子贱则是个悠闲的官,自在的官,自如的官。窍门是什么?讲礼,讲秩序,讲上下,讲尊卑,讲贵贱,讲大小。什么事最大?老百姓的事最大,民生的事最大,人民的利益最大:什么最贵,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最贵;什么罪贱?自私自利最贱……
名句:
圣人将治,自远刑罚
妨于教,害于义,故不敢
孔子为鲁司寇,见季康子,康子不悦。孔子又见之。(司寇,官职,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掌管刑狱、纠察,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刑部尚书。季康子,即季孙肥,鲁国的正卿。鲁哀公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孟氏、叔孙氏和季氏,三家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刚上台的孔子去拜见权臣季康肥,人家不高兴,还去一次又一次。)宰予进曰:“昔予也常闻诸夫子曰,‘王公不我聘则弗动。’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而屈节数矣,不可以已乎?”(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孔子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能言善辩。宰予说:你刚当上司寇,时间还短,人家不想见你,你为什么低三下四地去见他呢?)孔子曰:“然,鲁国以众相陵,以
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则将乱也,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当了司寇,就得干司寇的事情。当前鲁国很乱,欺压人的事情,暴乱的事情,到处都在发生。既然这时候聘用我,我就得负起责任,这就是大事。)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不先自远刑罚。自此之后,国无争者。”(社会是需要法制的,人的行为必需受到约束。最好的约数,就是自我约数,就是自律。“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只要严明纪律,一般人都会自律;只要赏罚分明,一般人都会自律;只要上面的人以身作则,一般人都会自律。有自律,则国家安,社会稳,家庭幸福,人民谦让。)孔子谓宰予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这里引用的是一首古诗。“违山十里”就是离山十里,很远的意思。蟪蛄属于蝉科,稍大。“蝼蛄之声”比喻各种杂音乱出,社会混乱。孔子的意思是,社会乱,就要有人出来治理,而不是躲得远远的。儒家的思想就是有为,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做官便罢,一旦做官,就要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家语读书笔记
【篇一:我看《孔子家语》之“限”】
我看《孔子家语》之“限”
——《孔子家语》读书笔记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阅读《孔子家语》数日,立仁、修德、从政、处事、为官、治学,本书无一不涵盖包容。同样,也在另一
个侧面为我展现了原先我所不了解的孔子,更全面地展现了历史原
有的面貌。而在此书中,“限”的观点让我感受最深,下面谈谈我对
其中“限”观点的看法。
提到“限”,就不由得说到另外两个概念,“命”与“天命”,它们是儒
家传统文化中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思想中指人所受到的限制的两
个来源。我所理解的“命”体现着天和外物对人之自然生命的限制,表
现的是人所无法驾驭的客观力量,可以看做是外部所施加的;而“天命”
体现的则是人之自我确认的道德理想,需要人们通过对自己主观上进
行限制以在客观行为中约束自己。“命”与“天命”中的“限”观点,其
实也体现了传统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可以看做是“限制”与“节限”。下面选取《孔子家语》中的一些文段来谈谈我对“限”的理解和感受。首先,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限”划分为两类,分别是“限人”和“限己”。
一、限人
从字面上解释,“限人”即外物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人进行限制,儒家
倡“礼”的同时并不反对依据律法来进行统治。当然“限人”不只是作
为统治者通过发布政令和出台律法用来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人民
的情感也需要纳入考量,需要以外在礼法来进行“限”。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
(《入官第二十一》)
这段话阐述的统治者在是限人前所需要做的事情,首先要做到的是
了解民众的性情,其次是了解民众的感情,只有在熟悉了民性与民
情后,民众才能服从你的管理。我是赞同这一观点的,深入民间了
解人民的所需所求可以得悉民性,询问百姓的所知所感可以体察民情,对一个国家进行管理以使得“民富民寿”,不能是仅凭身居高位
者的臆断想象就能实现。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于猛。猛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
(《正论解第四十一》)
政事宽容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来纠正;政令严厉百姓就
会收到伤害,受到伤害了就实施宽大。这是孔子提出的统治者在限
人过程中所实施的策略。律法政令需要依据时局
“礼”的思想也是“限”的基本,它同样也贯穿全书始末。而“限人”所
需要确立的度同样也需要依循“礼”,“礼”所建立的基础之一即是人
的情感:
“亲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号,三年忧,哀之杀也。圣人
因杀以制节也。”
(《本命解之二十六》)
这段话表面上是对丧事中和丧事后人情感行为的一个限制,实际上
也是通过“礼”来对社会的前进方向进行一个把控,圣人是按照哀情
逐渐减弱来制定节限的,在对逝者寄托哀思时也避免了长期沉溺于
悲情中的不可自拔,是对人的限制,也是对人的关怀。
我读“限人”最深的感受是体会它与“禁锢”一词的不同,我原所理解
的对人的限制是很狭隘的,认为律法是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认为限制人的行为是使人丧失了思想和行为上的部分自由,但事实
上“限人”所象征的秩序反而是自由的保障,社会对人情感的调节不
是不近人情而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倡导,仁德者对社会的关爱也从限
制中而来。
二、限己
与外部的限制相比,《孔子家语》中同样也包含有许多内容注重人
对自身的限制,我在其中总结出了两种自我限制的方式。
1、以学限己。
“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人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初见第十九》)
“一切皆内而无外”,想要内塑自己的力量,学习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一般来说,学习的内容越全面越深入,人就能比较正确地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并且自觉地进行自我限制、自我完善。但
当然,孔子以“近于刑”来说明“不学”的弊端,可见起对于希望“学”
能在限制人这一点上发挥大的作用。
“生而知之”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普通人对自己应该有“学而知之”的
要求,以学限己,是大部分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而“限己”,是
于己行为上的规范,以学问来丰富自己,想要在时代的大潮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则必须要学习。
2、以德限己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在厄第二十》)
当世道的艰难加载到我们头上时,我们是否还可以用道德来坚守内心原有的志向,孔子告知我们“不为穷困而败节”。同时我联想到孟子曾说过: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也,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也,君子不谓命也。
在孟子看来,味色声臭,固然也是人之性分所必要的需求;但这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则主要是一个“命”的问题,所以真正的君子不将其视为人性彰显之所必需的条件。但对这种“不遇”,真正的儒者非但并不因此改变自己的“仁义礼知”之行,而且也只能将其归结为自己的人性和本分,而并不一味地归罪于客观而外在的限制。这就是“顺受其正”。意即人生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遇和限制,但真正的君子,必然是“不怨天,不尤人”,更不会将自己的人生困厄一味归罪于外在,而是就在承认并接受这种困厄的基础上,静心休养自己的德性,尽自己做人的本分。这也是如何正确对待外部限制和内心修养的一个范例。
三、限人与限己的统一
“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
(《正论解第四十一》)
这里以季子来作为“限人”这一行为的执行者,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儒家的拥护者与践行者;又以孙文子的“终身不听琴瑟”来表现其“克己服义”的限己信念,表面上看是两个人两种行为,实则有着内在的统一。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思想观念主要是伦理-政治型的,儒者可以说确实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文化知识群体。就这个意义上,儒家的承担意识、担当精神就会转换为一种外化,是从己之观点出发对世界和他人提出的高要求。而其内对君子来说,是一种知错就改的态度,是明了外部约束在为其内心真正值得追求的助推,服从于“义”,服从内心至高的道德操守,即使放弃人间之至尊至荣,潦倒终世也并不减损其自身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