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审计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小结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政治
民主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审计赖以生存的 客观基础,没有两权分离不可能有审计,审计随两权 分离的产生而产生,随两权分离的发展而发展。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18
审 计 学Auditing
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这种结论有关的 证据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 组织的过程。
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 制定的标准 一致程度 客观评价 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8
审 计 学Auditing
一、审计的概念
几种审计定义的比较
IFAC的定义:审计人员对已编制完成的会计报表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特定财务报告框架发表意见
审计人员 会计报表 特定财务报告框架 遵循 所有重大方面 发表意见
2017年11月1日第一章 概 论9来自审 计 学Auditing
一、审计的概念
几种审计定义的比较(续)
AICPA的定义:独立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加以审计,
收集必要审计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会计报表是否按 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发表意见。
第一章 概 论
CPA审计的发展中心--美国
2017年11月1日
14
审 计 学Auditing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审计是民主、政治、法制的产物 两权分离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2017年11月1日
第一章 概 论
15
审 计 学Auditing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篇: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重要考点串讲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查法和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主要用于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

目前,审计中常用的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第二篇:第1章审计概论教案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0160)授课教案第1章审计概论1.1考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审计结果:传达给利益关系人,这些关系人中有政府、 有投资人、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人
第一章 审计概论
审 国 家 财 政 的 看 门 狗
第一 关系人

•审计机构 •审计人员 •被审计单位 •经济活动
第二 关系人
第三
•审计委托人 •审计授权人
关系人
所 有 者 的 守 护 神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独立性是指审计秉公、按原则办事,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 和干扰。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 立,是指审计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 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避免 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 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第四阶段:中衰时期
第五阶段:演进时期 第六阶段:新中国审 计
明清
国民政府 1982年12月4日第四部 新宪法颁布至今
名存实亡
设“审计院”,颁布审计法规 1983.9月设“国家审计署及县以上各级审计 机关”,法制化建设的进程:1994年8月3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6 年起陆续颁布和修订《国家审计准则》、 《审计职业道德》、《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 第一章 审计概论 共和国审计法》的修正
表、损益表并进一步扩大到全部会计报表及相 关资料
第六阶段:现代审计
20世纪40年代以后
注意不同发展 阶段审计的目的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八大”、“六大”、“五 大”、“四大” 1939年起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和通过《一 般公认会计原则》和《一般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制度基础审计、风险 导向审计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本章要点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其它审计之间的关系熟悉审计的方法与分类了解审计的职能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和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政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专职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

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国家审计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依法批准执业注册会计师(二)审计的授权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的相关领导的授权,他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的客体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例:政府审计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社会审计的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四)审计依据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五)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含义: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审计学第1章审计概论(精)

审计学第1章审计概论(精)

(六)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中止阶段。
计划经济审计 机构取消。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振兴阶段。 1983年成立审计署 1988年颁布审计条 例,1995年颁布《审 返回
一、我国审计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政 府)审计的萌芽时期 (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审计 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制度 形成时期 (四)新中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重建与 蓬勃发展时期

审计——第一章 概述
8
(一)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 官厅(政府)审计的萌芽时期
夏朝,财政监督已在官厅中出现。
商代,我国审计初步萌芽。
春秋时期,则建立了“复计著”的报告
制度。
审计——第一章 概述
返回
9
(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 官厅审计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
战国的“上计”制 度 秦汉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 隋朝的御史监察制度 和比部制度 唐代的比部制度和 御史台制度 元明时期的监 察审计制度
化和经济管理与控制的加强是审
计发展的动力
审计——第一章 概述
25
最早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于帝王与主管财赋的官 吏之间。帝王为了考察这些主管官吏是否忠于职守、 有无营私舞弊行为,便需要设置专门机构,委派专职 人员去进行审核检查。这种初始的审计思想和审计行 为,便是官厅审计的雏形 。 西方中世纪的庄园主等财产所有者将其资源财产授权 给总管、账房或管家进行管理,这样在他们之间就形 成了授权与受权管理资源财产的经济责任关系。相应 早期的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股份公司出现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在 股东与经理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与受托经营管理经 济资源的经济责任关系。众多的股东希望审查经理是 否尽职尽责。于是,一种服务于众多股东的民间审计 便应运而生。 26 审计——第一章 概述 返回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一、请结合以下资料讨论审计职能以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

资料(一):在2003、2004连续两年刮起“审计风暴”之后,素有“铁面审计长”之誉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作《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李金华指出,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

审计署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后查出,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l.42亿元。

在李金华的报告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被几次点名。

据审计,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4.5亿元时直接预留74.8亿元;在审批下达的229.7亿元中,实际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要求。

审计署抽查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3年至2004年下达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发现9省124个项目存在以多种名义重复申报或多报建设规模等,获取中央补助资金13.2亿元。

在对2004年度中央预算管理的审计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中央部门人均基本支出水平差距较大,据对45个中央部门2004年决算抽查,基本支出人均水平高低相差10倍以上。

人民银行、国家广电总局的收支未完全纳入中央预算。

审计报告因此提醒财政部应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规范。

审计署去年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审计,共抽查这些公司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5544亿元,占其收购总额的39%。

此次审计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金额715.4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额的13%。

大量国有资产在此过程中流失。

第一章审计概论审计种类

第一章审计概论审计种类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
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
业的诞生。 22.07.2021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10
3、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各阶段
时间
1844年到20世 纪初,英国
阶段
审计对象
详细审计
详细审计
会计账目
审计目的 查错防弊
报表使用 人
股东
20世纪初到 测1试93内3年控,制美国 度、广泛采 用抽样审计
1980年12月,1981年1月1日,“上海会计 师事务所”宣告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由财 政部批准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 务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后,注册会计 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资企业。(P3)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 册会计师条例》。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自1994年1月1日 起实施。
合法性(报表审计):财务表表是否按照适用 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公允性(报表审计):判明财务报表是否在所 有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
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发表审计意见 22.07.2021
定义:是为决策者提高信息的质量或者改 善其背景的独立的专业服务。(审计与保证业
务:一种系统的方法,3th,Willianm F. Messier, Jr.p8)
保证服务的目的:获取信息,提高信息质 量,增强信息对决策者的有用性。
三者的关系是:苹果——水果——植物
22.07.2021

1.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1.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美国审计学会(AAA)的定义
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 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 客观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 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各种经济监督的比较
经济监督的名称
经济监督的对象
财政监督 财务监督 税务监督 银行监督 货币监督 现金监督 质量监督 计划监督 证券监督 工商行政监督 海关监督 审计监督
CPA审计发展阶段对比表
阶段
时间
对象
详细审计 1884-20世 会计帐簿 (英式审计)纪初
特点
目的
查错防弊、保护 企业资产的安全 和完整
方法
报告使 用人
详细检查 股东
资产负债表 20世纪初- 帐簿及资产 通过数据检查,
审计(美式 20世纪30 负债表
判断企业信用状
审计)
年代

会计报表审 计(现代审 计)
2004年度亏损上市公司176家,占上市公 司总数的12.79%。在这176家亏损上市公 司中,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高达55.11%, 大大超过上市公司整体非标准审计报告 10.83%的比例。可以看出,审计风险越高, 注册会计师执业也更为谨慎。
2006年11月10日,《经济日报》以“注册会计师 审计监督作用日益显著”为题,报道中注协对外披露 了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审计的业务报备资料分析结 果。
200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报备的1371家上市公司 年报审计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调整利润总额563 亿元,占审计前利润总额的19.76%;调整资产总额 1790亿元,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2.39%;调整应交 税金69亿元,占审计前应交税金的14.5%.
在对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 共对167家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其中,保 留意见的报告占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为34.13%, 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占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为 18.56%.报备资料显示,亏损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 准审计报告的比例高达45.06%,2005年度亏损的 253家上市公司中有114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本章属于审计根底常识,主要讲述国外国内注册会计师发生与开展、审计目的和对象、审计监督体系构成等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时应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生和开展的过程及原因,记住几个“第一〞。

理解审计的底子概念、审计对象的内容。

重点掌握:(1)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审计一般目的内容、涵义及其与特殊目的的区别;(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及其与当局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第一节审计的发源与开展一、审计发生的条件(根底)中外审计发生和开展的历史说明,审计的发生得益于财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

一方面财富的所有者将财富委托给经营者经营,所有者一般不参与财富经营打点;另一方面,财富的经营者必需对财富的所有者承担必然的经济责任。

经营者的责任完成情况必需进行监督,为表达监督的客不雅公正,都但愿有一个与财富的所有者和财富的经营者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者对经营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这样,审计就发生了。

其关系可由以下列图暗示。

审计人...,.又称第一关系人,是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是审计活动的主导方面。

具体是指拥有并行使审计监督权力的机构和人员,如国家审计机关、部分和单元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亦称民间审计组织〕等。

被审计人....,.又称第二关系人,即审计客体。

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是被审对象的具体单元,如国家法规所确定的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和企业等受审单元。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又称第三关系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元 和人员。

如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照 宪法授权行使审计职责,其授权人就是国家;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审计鉴证,其审计委托人就是企业。

在审计活动所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三者之间的责任关系,称为审计关系.所以,财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是审计发生的最直接条件。

合伙制企业,出格是股份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更加明显,这样就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必要。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学第一章
②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③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按审计的主体分类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我国目前的审计机关由政府领导,分中央与地方两个层次,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接受同级政府领导,又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内部审计的类型
按照内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分类
董事会型独立性权威性很高
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
总经理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权威性
财会部门型独立性权威性较弱。审计对象主要是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有助于财务核算的规范化
知识点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制度基础审计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该种方法称作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的重点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的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
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前所进行的审计。即对预测、决策方案、目标、计划、预算的审计,以及对基本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等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的主要是审查计划、预算、投资决策等是否切实可行。
事中审计
事中审计是指在计划、预算或投资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通常对工期较长的基建项目和承包合同中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的优点是随时进行审查,随时发现错误和问题。

1.第一章审计概论

1.第一章审计概论
创办的“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后改称“立信会计师 事务所”)等。 .
23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会计师条 例》。 1925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会计师公 会”。1933年,成立了“全国会计师 协会”。至1947年,全国已拥有注册 会计师2,619人,并建立了一批会计师 事务所。 .
24
新中国成立后,于1980年恢 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
著名的三角贸易,即船只首先由欧洲出发,运 载甜酒、棉布以及金属制品(特别是枪支)来 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黑奴从非洲贩卖到美 洲,最后将黑奴在美洲栽种的热带经济作物如 蔗糖、可可等运回欧洲销售,给参与这个三角 贸易体系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
31

31

南海公司成立的背景是: 1710年,英国在既没有任何已存在之资金, 又没有可以依赖的政府信用的情况下,为了 偿还一笔较大的海军粮食储备欠款和运输债 券,通过国会法案,设立大不列颠南海贸易 公司(即南海公司),拥有对西班牙南海和 南美洲其他地区之独家贸易权,让债权人相 信新的有吸引力之贸易会给他们带来利益。
33
33


南海公司为了融资,还对外编织了一套美丽的谎言: 南海公司可以把英格兰的加工商品送上南美东部海 岸,而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 当地的土著就会付给英国人价值百倍的金锭银锭, 数以万计的“金砖银石”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 而且,西班牙允许南海公司在智利和秘鲁沿岸为了 交通的目的使用其四个港口。 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宣传,并对公司利润进 行虚高预告,还提出60%高额股利的预计,股价迅 速 上 升 ( 1720 年 1 月 还 是 128 英 镑 / 股 , 6 月 已 是 1050英镑/股)。
34
34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如何理解审计的本质
审计是在财产的所有权与财产的管理权、经营 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基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财产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财产委托给他人 代为管理或代为经营时,在所有者与管理者、 经营者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受托责任关系。一方 面,所有者要对经营管理者的履责业绩进行监 督;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也有义务向所有者 报告业绩的履行情况。
产生和发展(18世纪——十九世纪中叶)
民间审计的导火索: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 独立审计师成立标志:查尔斯.斯内尔的查账报告 独立审计产生的催化剂:1844年英国颁布《公司法》 独立审计职业的产生标志: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三、西方审计产生和发展
产生和发展:
民间审计的发展:被誉为“五大”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由于 “安然事件”,Andersen Worldwide已退出审计市场,另外 “四大”是:
月当选其理事 1997年5月8日,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五、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详细审计阶段(1844——20世纪初) 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会计报表审计(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抽样审计( 20世纪40年代后)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审
1、存在三方关系人 2、独立性 3、客观、公正性 4、权威性(法律赋予的权威、自身工作树立的 权威) 5、风险性和责任性
如何理解和认识审计的独立性?
①机构独立。
审计机构是独立设置的专职机构,它独立于被审 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同时也独立于其他行政机 构。
②人员独立。
审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公正无私,不带任何偏 见。审计人与被审计人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 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审计人员的任免受法律保护。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审计概念: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同意托付或依照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发表意见〔一样目的〕。

会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支柱。

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包括被审计的实体和内容。

通常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治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二〕联系:1。

联系参见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差不多上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要紧表达在两者差不多上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在专门多时候,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考虑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而内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治理建议。

2.〔结合P152[准那么原文]、P160学习〕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形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审计工作成果。

这是因为: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操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一.独立审计准那么: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那么,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由注协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施行,他包括以下三下层次1.独立审计差不多准那么2.独立审计具体准那么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以上两层次属法定要求3.执业规范指南独立原那么,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同时具备〕独立于托付单位和其他机构。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托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第一章_审计概论

第一章_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㈠审计的定义和特征⒈识记:⑴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答:审计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主体也称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⑵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

对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审计的授权者包括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审计的托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托付,签订审计业务商定书后进行的。

⑶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确定时期内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出来。

⑷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提出审计看法、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⑸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⑹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性的活动,该活动具有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职能。

⑵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含义答:⒉领悟:⑴审计的定义答:审计是指由国家授权或接受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特地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⑵审计的特征答:审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方面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机构独立。

审计机构不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

⑵业务工作独立。

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为评价和鉴定。

另外,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⑶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是保证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打算了它的权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审计概念要素 1.审计主体 执行审计行为的专职机构及其人员
国家审计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
专门机构及其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 册会计师
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工 作人员
13
(二)审计概念要素 2.审计对象 审计工作的对象,即审计客体,是相对于审计主体而言的, 概括地说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包括审计实 体(审谁)和审计内容(审什么)两部分
真正促进和导致注册会计师诞生的是发生在英国的“南海 公司泡沫案”。1721年,“南海公司”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导 致其股票价格飞涨,许多投资人受到蒙骗。其后不久,没有真 实业绩支撑的“南海公司”即告破产。损失惨重的股东和债权 人对此十分不满,一时间英国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为此英国议 会聘请了会计师查尔斯·斯奈尔对“南海公司”进行审计。根 据审计结果,斯奈尔以“会计师”的名义出具了一份“查账报 告书”。这份以“会计师”的名义出具的“查账报告书”的问 世,宣告了独立会计师即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期末审计
在财务报告期终结时进行的审计
指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有 利于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减少资料的传递,可 以提高审计效率。 指被审计单位将需要审计的资料送达审计机构所 在地进行的审计 指审计主体对所执行的审计工作收取审计费用的 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审计。 指审计主体对所执行的审计工作不收取审计费用 的审计,如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 指审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而执行的审计,也 称法定审计 指审计单位出于某种自身的需要,自愿要求审计 机构对其进行的审计,也称非法定审计
3
第一节
一、审计的产生
㈠审计产生动因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的动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
㈡审计关系要素
受托经济责任不仅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也是形成审计关系的基础。所谓审 计关系,是指一项审计行为必然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 方之间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 在审计关系中,审计人是指承担审计工作的人,称第一关系人;被审计人是指接 受审计监督的人,称第二关系人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指授权或委托审计,接受 审计报告的人,称第三关系人。

工作对象 谁——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具体经济组织 什么——财务收支活动及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提供这些 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业务对象
14
(二)审计概念要素 3.审计依据 查明审计对象的行为规范,是据以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处 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

(1)法律、法规 法律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或约定 (2)规章制度 (3)预算、计划、合同 (4)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审计人员应当避免出现可能导致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合理推定审 计机构或人员的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谨慎受到损害的重大情形
实质上的独立性
审计人员必须保持一种超然独立的内心状态,以确保其审计意见能够不受到 任何可能有损于其职业判断的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 和判断,保持其应有的职业谨慎
财务报表审计
1 审计目 的、内 容不同
经营审计
合规审计 审计主 体与客 体的关 系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2
3
审计 范围 不同
空间和业务 范围
审计项目范 围
全面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全部经营活动和全部工作部门进行的审 计 对被审计单位部分经营活动和部分工作部门进行的审 计 对被审计单位多种审计项目全部进行审核的审计 仅针对某个特定项目,例如存货进行的审计
(三)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1581年成立威尼 斯会计协会 形成于英国,英国南海公司泡沫案(查尔斯·斯内尔以“ 会计师”的名义出具了一份“查账报告书”)1853年,苏格 兰爱丁堡会计师公会成立——注册会计师( CPA)职业的诞 生
9
注册会计师诞生的标志——英国“南海公司泡沫案”
审计学
学习目标
◆ ◆ ◆ ◆ ◆ ◆ ◆ 1.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了解各种审计组织的类型、设置及关系 4.理解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5.理解审计的概念、审计模式 6.掌握审计的本质、审计的基本分类 7.掌握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2
内容框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基本概念 审计的分类 审计模式 审计监督体系
11
第二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的概念及要素 (一)审计的概念
我国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普遍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 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 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 活动

简言之,审计就是对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一些说法 加以验证
12
(谁担责)
19
四、审计假设
(一)责任关系假设——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
(二)正当怀疑假设——除非有明确、绝对的证据,否则不 能完全相信 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 实施审计的直接原因 (三)可确认假设——可以通过审计手段而得到合理验证 (四)独立性假设&&&
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五)有效性假设——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消除发生错弊行 为的可能性
25
制度基础 20世纪40 财务报表 审计阶段 年代后 经营状况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20世纪70 财务报表 审计阶段 年代后 经营环境 内外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一)风险导向审计
在对审计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 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收集审计证据进而形成审计结论
(二)业务循环
17
二、审计的职能
审计能够完成任务,发挥作用的内在功能,是审计本身所固 有的功能。一般而言,审计具有三项职能: ⒈经济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
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揭露违法违纪、损失浪费、错误弊端、管理缺陷, 并追究经济责任——基本职能
⒉经济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其及经济资料进行鉴定,并
23
局部审计
综合审计 专题审计
4
审计 施行 时间 不同
被审计单位 经济业务发 生的时间 是否定期进 行 财务报表的 报告期
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 事后审计 定期审计 不定期审 计 期中审计
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更适用于内部审计;注册会 计师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典型的事后审计 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审计出于需要而随时 安排进行的审计 在财务报告期间进行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循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 立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 一种方法
货币资金 筹资与投资循环 销售与收款循环 生产与存货循环
26
采购与付款循环
第五节 审计监督体系
一、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机关
立法型:独立于政府部门,隶属于立法机关——议会,对其负责和 报告工作,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 司法型:隶属于司法机构,直接处理,适用于中小国家,法国、意 大利、巴西等西欧和南美一些国家 独立型: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外,只对法律负责,德国 、日本、荷兰等国采用 行政型: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或隶属于政府某一部门,对政府负责 ,是政府行政部门中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和泰国采用这一模式
6
1、西周时期初步形成阶段; 2、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 3、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
4、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5、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 6、新中国振兴阶段。
7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
8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4
5
审计 地点 不同
就地审计 报送审计 有偿审计 无偿审计 强制审计
6
是否 有偿
7
意愿
任意审计
第四节 审计模式
又称审计方式、审计取证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标、范围和方 法的总称,它规定了审计取证工作的切入点,规定了审计人员在 实施审计工作时,从何处入手、如何入手、何时入手等问题
审计阶段 出现时间 账项基础 19世纪中 审计阶段 到40世纪 初 审计对象 会计账目 和凭证 审计目的 查错防弊 资产安全 信用状况 对财务报 表发表审 计意见 对财务报 表发表审 计意见 审计方法 顺查逆查 详细审计 判断抽样 抽样审计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信息使用者 企业股东 债权人 股东、债权 人、政府、 潜在投资者 股东、债权 人、政府、 潜在投资者
15
(二)审计概念要素 4.审计的本质 审计活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一项具有独立性 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与查账:(1)主体不同(独立、不独立) (2)对象不同(会计资料、其他资料、内控制度等等) (3)作用不同(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可行性、效益 性)

16
(二)审计概念要素 4.审计的本质 独立性:机构独立、地位独立、经济独立、工作独立 形式上的独立性
强化了独立性假设
20
五、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一)联系
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
(二)区别 产生的前提、两者性质、两者对象、方法程序、职能不同
21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不同分类 1.政府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
国家审计
2.内部审计 3.注册会计师审计(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udit)
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独立审计,是指注册 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误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 式提出意见,增强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