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病讲稿201412.31

合集下载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作者:吉勤杨蕊娇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09期关键词:活血化瘀;慢性肾脏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71—02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日益增高,常易合并心血管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形势严峻。

在整个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血瘀的病理变化,反之瘀血的产生将进一步损伤肾脏,使其迁延难愈,因而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其治疗的始终。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1,1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定义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持续3个月以上,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2超过3个月,而不论其有无肾损害的一类疾病。

其中肾脏结构的损害,指的是肾脏病理有病变或者临床有肾损害的指标如血尿、蛋白蛋、血肌酐水平升高等,或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形态、大小的变化等。

2古人对瘀血与水肿的认识血瘀证是由血行不畅或血流瘀滞而形成的。

我国古典医书记述甚多。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简就有“治瘀医方”,记载了应用当归、丹皮及川芎等活血化瘀药。

《内经》中有恶血、留血、血凝泣、血脉凝泣等多种血瘀证名称及其病机描述并指出了以疏决通导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

《素问·调经论》云:“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血实者宜决之”,《索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东汉张仲景立“瘀血”病名,在《金匮要略》有“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的论述,明代的朱棣等编的《普济方》中诸血门篇云:“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当为之调血……用药川芎、莪术、桃仁、五灵脂、生地、大黄为要,呕甚者多加生姜,以此先利诸瘀”。

清代叶天士云:“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提倡补气与活血化瘀合用。

唐容川的《血证论》云:“血与水素本不相离,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血积即久,亦能化为痰水”,并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虚”治血四法,强调“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概况标签:活血化瘀;慢性肾脏病;综述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日益增高,常易合并心血管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形势严峻。

在整个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血瘀的病理变化,反之瘀血的产生将进一步损伤肾脏,使其迁延难愈,因而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其治疗的始终。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1,1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定义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持续3个月以上,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0.05);治疗后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减轻蛋白尿,降低空腹血糖及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及肾功能,保护肾脏,延缓肾小球硬化,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5,2慢性肾衰竭王怡等应用抗纤灵冲剂(主药为大黄、丹参等)治疗60例CKD患者(分早、中期和晚期,有血瘀兼证和非血瘀兼证)。

结果显示抗纤灵冲剂治疗CKD患者显效加有效率为63.2%,其中有血瘀兼证的早中期CKD患者显效加有效率达90%,实验研究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冲剂能降低CKD大鼠的SCr和BUN,提高Hb。

丹参、大黄亦有降低Scr的作用(P<0.05)。

结论:抗纤灵冲剂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尤其对于早中期有血瘀兼证的CKD患者疗效显著。

5,3肾病综合征麻金木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提出病证同辨,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的治疗法则。

提出肾病血治六法,从血分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活血利水法:药用生黄芪、炒党参、茯苓、丹皮、桃仁、赤芍、益母草、带皮茯苓、泽泻、泽兰等。

②疏泄通络法:药用制苍术、炒白术、生薏苡仁、制香附、广郁金、法半夏、炒陈皮、茯苓、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芦根等。

③破血逐瘀法:药用用水蛭、三棱、莪术、当归、生地、赤芍、牛膝、丹参、红景天、三七等。

④凉血化瘀法:药用银花、连翘、丹皮、炒黄柏、白茅根、泽泻、益母草、蒲公英、白花蛇舌革等。

⑤养阴活血法:药用知母、黄柏、生地、玄参、枸杞子、鬼箭羽、丹皮、赤芍等。

慢性肾衰瘀血机理及活血化瘀疗法浅论

慢性肾衰瘀血机理及活血化瘀疗法浅论
[ V n K r D o i F L R sh , 1 n e i m o g a 1 o o M, w r n S , e ec e L e a . p e i o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f k t A d l c c m a s f a o p ns P i, 8 , :7 — 8 . o pr o o i c m l t in p n m  ̄.a 1 8 2 13 13 n9 3
【 张登 本. 解 白话 皇 帝 内经( 卷) 2 ] 通 第二 . : 西安 兴界 图 书 出版公 司,
2 0 ,0:9 . 0 0 1 9 9
慢 性 肾衰瘀 血机 理 及活 血化 瘀 疗 法 浅论
唐 敬 东
摘 要: 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方法较多, 但效果一般,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 中医根据辨证施治, 结合现代研究结果, 认为慢性 肾衰存在瘀 血机理 , 活血化瘀 方法 , 病证 , 减用药 , 采用 根据 加 临床取 得一定 疗效 , 能从 这种 治疗方法上 获得 长期收益 。 病人
部 , 以伸腰 。 难
腰痛 目前临 床上仍 以辨证 施治 为主 , 确定治则 之前 , 在 首先要 辨清腰痛是属于外感还是内伤 ; 其次要辨别有无脾虚 , 肝郁 , 淤血 等情况; 其三要辨别腰痛的经络部位。 内经》 《 刺腰痛篇是按照六经 辨证治疗腰痛的最早典范 , 现在经络辨别仍不离其基本观点。 《 内经》 对针刺治疗腰痛的方法论述颇丰 , 本篇提示的方法主 要是 针刺 和放血 疗法 ( 如太 阳、 阳 、 少 阳明腰 痛均采 用此 法 )其 中 , 针刺疗法的取穴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循经取穴 : 这也是本篇 主要 的取穴 原则 ; 局 部 取 穴 : 太 阴腰 痛 “ 腰尻 交 者 , 胂 ② 如 刺 两髁 上 ” 远道 取 穴 : 除太 阴腰 痛取 穴外 , 都是 取本 经的 下肢 。③ 如 其余 的穴位即“ 病在上者下取之” 。④缪刺法: 如太阴腰痛的针刺方法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47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47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47例陕西省镇安县教中心门诊部(71500) 黄全诚 摘 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肾炎的疗效。

方法:自拟坤芎饮(当归、川芎、益母草、丹参、红花、牛膝、地龙)为主,随证配伍治疗本病47例。

结果:有效率达95.7%。

提示本法具有调整全身血液循环,祛除瘀滞,消除水肿,恢复肾功能的作用。

主题词:肾炎 中医药疗法 慢性病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坤芎饮 治疗应用 一般资料 47例中男10例,女37例;年龄: 15岁以下2例,16~20岁7例,21~30岁10例, 31~40岁16例,41~50岁8例,50岁以上4例。

年龄最小3岁,最大60岁。

以青壮年为多。

病程: 47例病例中,1年以内5例,1~3年21例,4~6年13例,7~7年6例,10年以上2例。

治疗方法 1 辨证治疗:脾虚型(20例):以颜面及四肢浮肿,面色苍白,气短,四肢无力,腰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小便少,舌质淡,苔白,脉缓。

治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水。

处方:当归、党参、白芍、炒山药各15g。

川芎、红花、地龙、牛膝、茯苓、地肤子、蒲黄、甘草各10g,丹参、黄芪、薏米、车前子各20g,益母草、白茅根各30g。

肾虚型(16例):以颜面四肢浮肿,尤以腰下为甚,腰酸痛足重,肢冷畏寒,面色灰暗,精神困倦,尿少,舌质胖而色淡,苔白薄脉沉细。

治宜活血化瘀,温肾利水为主。

处方:当归、赤芍、牛膝、熟地、山萸肉、补骨脂、车前子、菟丝子各15g,川芎、红花、蒲黄、泽泻、巴戟天、白术、地龙各10g,丹参、益母草20g,白茅根30g。

脾肾两型(11例):颜面四肢浮肿,食欲不振,便溏,腰酸痛,面色恍白,身倦肢软,四肢发凉,尿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宜活血化瘀,温补脾肾利水为主。

处方:当归、白芍、党参、白术、熟地、山萸肉各15g,川芎、红花、泽泻、巴戟天、地龙、地肤子各10g,丹参、车前子、薏米各20g,益母草30g,炙附片、肉桂、益智仁各5g。

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不全

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不全
i t s p a ho t g e n e s i s i s s ud t i e d , b l o o d s t a s i s i s e s s e n t i a l , wh i c h i s b o h t a r i s k f a c t o r o f he t d i s e a s e a n d a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o f he t d i s e a s e “ . S o t r e a t me n t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b l o o d s t a s i s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c r i t i c a l i n t r e a t i n g t h i s d i s e a s e .
要 】慢性 ’ 肾功能不全的发 生多是由于多种疾病反 复迁延难愈 ,最终发展 而成 ,究其病 因病机 ,血瘀至 关重要 ,既是 本
病致病 因素 ,也是本 病病理产物 。因此从瘀入手 ,治疗本病尤为 关键 。
【 关键 词 】慢 性 肾 功 能 不全 :从 瘀 论 治 [ Ab s t r a c t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ns i u ic f i e n c y i s d u e t o a v a r i e t y o f d i s e a s e s o c c u r r e p e a t e d l y a n d t h e p r o t r a c t i o n e v e n t u a l l y e v o l v e d , w h e n
性疼痛及功能障碍 疾病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充分结合了辨证饮 食、 中医护理、情志护 理等操作 ,秉持 中医学的优势,疏通经 络,促使血气运行顺畅 。同时该护理充分考虑到患者 的知情权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病讲稿201412.31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病讲稿201412.31

38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6)
• 益母草,利水消肿,治水中之血;本品既能利水 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结的水肿。 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用于血热及瘀滞之血淋、 尿血,可与车前草、小蓟同用。。 • 其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 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 用。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 尿作用。
7
2 病因病机(续2)
2) 感受外寒或过食生冷及寒凉之药,克伐阳气, 凝滞血脉,血行不畅,则为寒瘀。 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邪之入于脉也, 寒则血凝泣”。 《素问.举痛论》亦云:“寒气客,则脉不通。”
8
2 病因病机(3)
• 2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 1) 气虚:气虚则推动血行无力, 血瘀; 如《灵枢。刺节真邪论》云:“宗气不下,脉中 之血凝而留止”。 王清任补充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 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40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8)
• 赤芍与川芎: • 赤芍味苦、微寒,养血活血,为血中之血药; 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 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之效,是血中之气药。
41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9)
赤芍配茯苓、白术的作用: 芍与苓、术相配,发挥健脾利水之功。 • 1 芍药:该药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中,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于“中品”,谓其 “气味 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痹,破坚积寒 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32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
• 适应症:本法适用于水湿浸渍兼有血瘀的慢 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
• 辨证要点:全身水肿,腰以上明显,乏力,四肢重
着麻木,纳呆泛恶,小便不利, 苔白厚 腻,脉沉缓或濡 。

活血化瘀经方在肾脏病中运用医学PPT课件

活血化瘀经方在肾脏病中运用医学PPT课件
--
• 李氏自拟加减抵挡汤(生大黄、水蛭、桃仁、 丹参、茜草、赤芍、泽兰、红花、益母草) 治疗慢性肾衰竭80例,结果显效48例, 有效 25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1.25 %。临床症 状如水肿、夜尿量多、胸闷、尿少、便秘均 有不同程度好转。认为以活血化瘀、泄浊排 毒, 使邪毒及时排出体外, 让废用脏腑尽快得 以恢复, 所谓“ 邪去则正安” ,仍是治疗和延 缓 CRF 进程的方法之一。
• 邓氏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出 血热少尿期32例,该方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
缩短少尿期 ,也可减少心衰、肺水肿并发症的 发生 。
--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肾脏病发展的结果。从 主症与病机分析都符合使用桃核承气汤。

湿


--
临证还可以桃核承气汤为主或合生姜泻心汤 或合温阳或益气或养阴或利湿等药治疗慢 性肾衰。
--
• 焦氏临床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马来酸依那普利,5mg/次,1 次/日,口服)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桂枝15g,茯 苓25g,赤芍15g,牡丹皮20g,桃仁9g,生黄芪45g ,炒白术 15g,炮附子12g,肉桂6g,猪苓15g,川 芎15g,ຫໍສະໝຸດ 参20g,酒大黄9g,甘草 6g)
二、活血化瘀经方在肾脏病中运用
1.桃核承气汤 组成:桃仁、大黄、桂枝、芒硝。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
• 加味桃核承气汤 (桃核12g,大黄6g,桂枝6g ,芒硝6g,生黄芪20g,丹参15g,沙参10g,
太子参 12g) 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11例。认为
桃核承气汤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 紊乱 ,逆转其肾小球滤过率逐步下降的趋势 ,减少尿蛋白排出量。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辨析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辨析
而纤维蛋 白沉积 是血凝 的后果 , 也是 肾小球纤维化 、 萎缩 的
前奏 。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学 的“ 肿 ” “ 水 、 腰痛 ” 等范畴 , 后期 可属 “ 劳” 虚 范畴 。致 病 因 素是 综合 性 的 , 有 邪实 的一 既 面, 又有正虚 的一面 , 与先天 不足 、 天失 养 、 后 素体 肾虚、 六 淫侵袭 、 药物损害 、 劳倦过 度、 房室不节 等有关 。本 病的病 理特点属本虚标实。本虚 常以肺 、 、 脾 肾气虚 为主 , 表现为 脾肾气 ( 虚 、 阳) 肝肾阴虚 、 肺脾 气虚 , 标实则 为水湿 、 湿热 、 血瘀 j 。而许 多学者 研究 证实 血瘀 作为病 理产 物 和致 病 因索 , 在慢性 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是慢性 肾炎的基本病 因病机之 一。肾病 日久 , 必有瘀 。无 论是 肾气虚 、 肾阴虚 、 肾阳虚从病 理上均可以引起血瘀 。若 肾虚 阴亏 , 津液不足 , 脉络 空虚 , 内有效血 容量减 少而血 脉 黏度增高 , 血流速度 减慢而血滞 脉络 ; 肾虚 阳气不 足 , 若 则
展为 肾萎缩 , 终末期 肾功能衰竭。
活补体 , 引起组织损伤 ; 可通过“ 也 旁路系统 ” 激活补 体 , 从
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 反应而导致肾小球肾炎。病理 损害 多
为增生性和硬化性病 损, 肾小球有微血栓形成 , 微循 环有 明 显瘀血 , 而证 明 了凝血 是 肾炎 病变形 成 的重要 因 素 J 从 。
尿。这种顽 固性蛋 白尿 , 宜从瘀 论治 ; 慢性 肾炎之血 尿 , 多
为阴虚火旺 、 迫血妄行 、 气虚不摄 、 血不 归经所致 ,, 但也有 血行不畅 、 瘀阻脉络而致血不 归经 , 这种顽 固性血尿 也可从 瘀 论治 。而肾炎 之水肿 , 久服无效者 , 究其原 因也是久病多 瘀 , 不利 则为水 , 血 且水能应血 , 即活血能治水 ; 慢性 肾炎后 期毒性产物积存 体内 , 单用补益药物无法改善‘ , 肾功 反而 助 湿 、 热。而清热利湿与 活血 化瘀 并用 , 生 使邪 有去路 , 可 常 奏效 。 由于慢性‘ 肾炎是 难治性迁延性 疾病 , 血瘀 作 为病理 产 物和致病因素 , 贯穿疾病 的始终 , 因而从瘀论 治至关 重要 。 治疗 中必须侧重 活血 化瘀 , 活血化瘀药能够活血散瘀 , 促进 血行 , 疏通 津液 , 气行 血和, 改善血滞津窒 的病理状况 , 促进 微循环障碍的改善 , 以助温 阳补 ‘ 滋阴补 ‘ 肾和 肾功能 的充 分 发挥 , 有利 于‘ 肾功能 的复常。适 当应用丹参 、 益母草 、 红花 、 桃仁 、 赤芍、 当归 、 田七 等活血 化瘀 之 品 , 则可增 加 ‘ 流 肾血 量, 改善‘ 肾组织 的血 氧供应 , 促进新陈代谢 , 扩张 ‘ 肾血管 , 抑 态反应作用 , 以减轻 ‘ 可 肾脏反应性 炎症 , 增强肾小球 排泄功 能, 改善‘ 肾血流 , 降低 血液黏稠 度 。 善毛细血管通 透性及 改 微循环 和调节免疫 、 代谢方面的功能 , 促进组织的修 复和愈 合 J 故对 ‘ 病变 有恢复作 用 。 , 肾脏 例如 , 丹参 作为 活血 化 药 — 一 制‘ 肾小球纤维化。现代药理研 究表 明, 活血化瘀药 有抗 变 27 09 .

活血化瘀法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瘀血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以及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并举相关病案加以阐述。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itic,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

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范畴。

水肿发病,多因风邪外袭、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以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1肾病综合征与瘀血的关系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以及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

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肾病综合征以水肿为主要表现,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而临床上,瘀血的形成亦多是气滞,或气虚所致。

水与血、气本不相离,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除论述了肺、脾、肾三脏在水肿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外,提出了气虚血弱,血液瘀滞是形成水肿的又一重要原因。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跌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

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女子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 “血不利,则为水。

” 阐述了瘀血导致水肿的病机。

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也指出:“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

故水病则累血……瘀血化水, 亦为水肿, 是血病而兼水也。

”“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

” 明·王肯堂明确指出:“瘀则成水”,“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

”可见水病可致血病,而血瘀亦可导致水肿。

孟如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

孟如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

孟如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衃血、蓄血等。

即体内血液停滞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之一。

它既指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

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疾病。

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将瘀血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

孟如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

孟教授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体系。

尤善治内科疑难杂症。

孟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重视瘀血致病的重要性,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疾病,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现以慢性肾衰竭、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为例介绍如下。

1慢性肾功能衰竭孟如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两虚为本,贯穿疾病始终;湿热浊毒内蕴、瘀血内阻为标,促进疾病发生发展。

瘀血既是慢性肾衰竭病理产物,也是其继发致病因素,存在于慢性肾衰竭的整个病程。

即“久病多瘀”、“久病入络”。

因此治疗上,根据辨证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孟教授强调“久病必治络”,针对慢性肾衰竭以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肢体麻木、水肿等瘀血证表现为主者,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扶正。

孟教授主张用当归芍药散为主加味治疗。

2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浮肿、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并发症。

孟如教授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痰热内阻型、瘀血阻络等。

孟如教授认为出不管是离经之血溢出(尿血),还是精微下泄(蛋白尿),不循常道外溢即为瘀,故俱兼有瘀血,因此在非瘀血为主要分型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如使用凉血化瘀的益母草、大小蓟、仙鹤草、茜草,活血化瘀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丹参等。

孟如教授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认为活血化瘀能够清除血液中过剩的抗原,防止免疫复合物产生。

浅议活血化瘀中草药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浅议活血化瘀中草药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 文献
- I 1 ] 钟渠 , 宋红梅 , 袁淼 , 等. 豁痰祛瘀法配合针刺疗法 治疗耳 鸣l I 缶 床研究 r J ] . 中医
学报 , 2 0 1 2 , 2 7 ( 1 1 ) : 1 5 2 9 . 1 - 2 ] 卢 祥之 . 国医圣手干祖望经验 良方 赏析[ M] . 北 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 0 1 2 , 1 0 4 .
2 结 果
扰患病人群 ,今笔者 在临床 中 ,在其 中西结 合治疗过 程 中酌情佐 以活血化瘀 之 中草药 进行辅 助治疗 ,取得满 意
疗效 ,现介绍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 用药 1 个疗 程后复 查 ,治疗 组 :2 9人 ,其 中治愈 1 8 人 ,好转 7 人 ,未愈 4 人 ,总有 效率 8 6 . 2 %;对 照组 :2 0人 ,治 愈 9人 ,好转 6人 ,未
音 ,刺手大指次指 爪 甲上 ,去端如韭 叶,各一瘠 ,立 闻; 不已,刺 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立 闻” ,《 灵枢 ・ 厥病》说 : “ 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针 灸甲乙经 》载 :“ 耳 中生风耳鸣耳聋时不 闻商阳主之” 。由 以上文字发现耳鸣的治疗与络脉关系十分密切 。 依据以上理论 ,采用缪刺泻络通窍法治疗耳鸣,取耳 鸣对侧商 阳穴 、中冲穴、足 中指末端及耳 前血络 明显处 , 点刺放血来 泻络 通窍 ,以达 降浊 阴,升清 阳,通 耳窍 之 效,并配合毫针辨证取穴 ,主穴 :耳 门、听宫 、听会 、翳 风,肝胆火旺者加行间、丘墟 ;脾 胃虚弱者加 足三里 、三 阴交 ;肾精亏虚者加太溪 、肾俞 ;气血亏虚者加气海 、足 三里 ;外感风邪者加风池 。
2 0 0 6 , 2 7 ( 3 ) : 3 3 8 - 3 3 9 .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西医上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于肾脏,導致肾脏出现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行性损害,使其无法保障基本功能,最终使得终末期肾病出现。

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身各器官均受影响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不可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

近年来,人们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维持肾小球功能,而关于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据报道,中药能够从多靶点、多途径、多阶段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前景良好。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导致机体缺血缺氧、血管堵塞、组织纤维化等特点,最终会使得肾脏组织纤维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浓、凝现象,而这些与”血瘀”是一致的。

表明上述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淤的病理变化,说明血液在病理状态下的变化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现将慢性肾衰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已有较大变化,在国外继发性因素是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首要原因,所占比例约为50%。

而在我国仍多以IgA肾病为主的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导致慢性肾衰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

2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2.1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西医认为,慢性肾衰竭不仅仅是单独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单位逐渐被破坏、正常功能的肾单位减少,病情不断加重的过程。

目前,对于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在临床治疗中,应当首先明确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以及肾脏损伤的部位是肾小球、肾间质亦或是肾血管病变,以便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2.2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2.2.1传统中医中关于慢性肾衰竭并没有确切的命名,仅将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少尿、水中、瘙痒以及肌肤甲错等临床症状,归结为肾劳、少尿、水肿、关格等。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肾脏纤维化研究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肾脏纤维化研究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肾脏纤维化研究作者:陈建陈刚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2期肾脏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正常的肾单位被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所取代,最终导致肾功能的丧失,是所有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后通路,也是各种肾脏病主要的病理表现之一。

目前对肾脏纤维化的治疗,主要针对促纤维因子及抑制ECM合成或促进其降解[1]。

由此确定了多种治疗肾纤维化的方法,如TGF-β拮抗剂或阻滞剂、酪氨酸激酶特异性受体(RSTK)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受体阻滞剂、胶原合成抑制物等。

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数治疗处于实验阶段[2]。

传统中医学并没有肾脏纤维化一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

现代中医人认为肾脏纤维化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瘀血、湿浊、湿热、毒邪、风邪为标,就瘀血而言,可因虚致瘀、因实致瘀,而至瘀阻肾络。

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肾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现就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肾纤维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单味中药1.1大黄大黄为历代医家本草和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是传统泻下类中药的代表,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

李冬梅等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

与模型组对比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大黄素40mg/kg灌胃,采用病理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第1、3、7、14d的梗阻侧肾脏的组织学变化和TIMP-1在梗阻肾小管间质中表达情况[3]。

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TIMP-1的表达持续增加;治疗组TIMP-1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1.2丹参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去瘀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

陆海英等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作(UUO)建立肾脏纤维化模型,与UUO模型组对比,通过丹参酚酸B干预后,UUO 模型组血肌酐、尿素氮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的MMP-2蛋白、活性水平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4]。

活血益肾汤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研究

活血益肾汤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研究

活血益肾汤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患有肾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成肾衰竭。

血瘀质慢性肾衰竭是一种疗效较差且容易复发的肾病类型。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诸多限制,传统中医药学中的活血益肾汤被认为对血瘀质慢性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活血益肾汤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活血益肾汤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以解决目前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难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活血益肾汤对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

血瘀质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其特点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凝滞。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增加。

传统中医认为,活血益肾汤具有活血化瘀、滋养肾脏的功效,可以改善血瘀质患者肾功能,减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实验验证活血益肾汤在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中医药方案。

通过评估活血益肾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血瘀质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活血益肾汤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选取与分组,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系统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以期观察活血益肾汤在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活血益肾汤在治疗血瘀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中医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 正文2.1 患者选取与分组患者选取与分组是本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中药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30例

中药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30例

中药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30例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用补气、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肾炎30例得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4~46岁,均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肾疾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计普通型24例、高血压型6例,全部病人的血肌酐(SCY)≥133unol/L。

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两虚。

30例病人在治疗中归纳为肾气虚7例、肾阴虚6例、肾阳虚12例,阴阳两虚5例。

2 治疗方法治以中药活血化瘀分别采用补气活血、养阴活血、肾阳活血、肾阳滋阴活血等法。

肾气虚(7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小便清长、神疲乏力、腰部酸软、易感冒、蛋白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组方:生黄芪、何首乌、杜仲、党参、熟地、桑枝、冬虫草、益母草、丹参、川芎、土茯苓、丹皮、蚤休。

肾阴虚(6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眩晕耳鸣、多梦、两膝酸软、午后潮热、时有盗汗、蛋白尿、舌质偏红、脉细数。

组方:生黄芪、何首乌、生熟地、山芋、杞果、女贞子、土茯苓、丹参、益母草、川芎、茜草、旱莲草、丹皮、泽泻、蚤休。

肾阳虚(12例) 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明显、小便清长、面目肢体虚浮、腰膝酸软、畏寒怯冷、蛋白尿、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少苔、脉沉细无力。

组方:附子、仙茅、洋火叶、熟地、杜仲、丹参、益母草、川芎、肉桂、赤芍、土茯苓、黄芪、故纸。

阴阳两虚(5例) 临床表现夜尿增多、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肢冷、腰膝酸软或盗汗、遗精、舌质淡或红、脉沉弱或细数无力。

组方:生地、熟地、巴戟、寸云、肉桂、附子、丹参、川芎、车前子、寄生、洋火叶、白术、桂枝、土茯苓、龟板、黄芪。

均每日1剂,加水800ml煎至取汁150ml再加水500ml取汁150ml合为二次口服,最短时间连服18剂,最长时间连服 46剂,期间伴感染时加用青霉素静点,血压增高时用复方降压片给予降压治疗。

部分患者给激素按递减方法服用。

从瘀血论治慢性肾炎血尿

从瘀血论治慢性肾炎血尿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了解中医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 信任中医 支持中医 使用中医
3、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 脾虚气虚所致之血尿,可见倦怠乏力,腹 胀便溏,少气懒言,舌质淡有齿痕,脉搏 虚弱无力等,治宜补中益气,化瘀止血, 方用自拟醒脾汤加减;若属肾阳不足,命 门火衰者,治宜温肾壮阳,活血化瘀,方 用右归丸加阿胶珠、三七粉等。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了解中医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 信任中医 支持中医 使用中医
发病机制
3.非免疫因素 • 肾内动脉硬化 肾缺血 •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小球高灌注、
高滤过 健存肾小球硬化 • 高血压 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高滤过 • 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 肾小球硬化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故治疗中切忌见血止血,以防闭门留寇。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了解中医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 信任中医 支持中医 使用中医
从瘀论治的基本方法
1.清热泻火,活血化瘀
• 实火引起的血尿以尿路感染多见,多伴有 尿痛;慢性肾炎血尿亦有因实火而致者, 多为无痛性血尿。
• 常用方剂有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丹栀逍 遥散、八正散等。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了解中医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 信任中医 支持中医 使用中医
3.治疗手段多样 • 中药外敷、灌肠、食疗、针灸以及中医治未
病等相辅相成,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范绍荣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了解中医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 信任中医 支持中医 使用中医
4.广阔待发掘的中草药宝库
强免疫反应,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
吞噬功能,促进组织血液供给及软化纤维
等作用。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孙立滨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6)6
【摘要】@@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功能失代偿阶段的中早期,血中肌酐水平>176.8μmol/L(2 mg%),<442μmol/L(5 mg%).发展到后期出现严重肾实质损害,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882)
【作者】孙立滨
【作者单位】吉林市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5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概况 [J], 俞祝全
2.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J], 张秀媛
3.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不寐临床观察 [J], 白瑞丽; 王爱珍
4.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 [J], 刘林
5.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J], 曾伟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 病因病机(续2)
2) 感受外寒或过食生冷及寒凉之药,克伐阳气, 凝滞血脉,血行不畅,则为寒瘀。 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邪之入于脉也, 寒则血凝泣”。 《素问.举痛论》亦云:“寒气客,则脉不通。”
8
2 病因病机(3)
• 2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 1) 气虚:气虚则推动血行无力, 血瘀; 如《灵枢。刺节真邪论》云:“宗气不下,脉中 之血凝而留止”。 王清任补充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 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病
周清发 主任医师、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 概述
•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 适应证:主要用于机体有瘀血停积,即瘀血证。
2
1 概述(续1)
• 瘀血的定义: 瘀,积血也。瘀血是指血行不畅,表现停、溜、滞或离 经之血积于体内导致的各种病证,称瘀血。 中医有瘀血、蓄血、干血、恶血、败血、留血、积血等 称谓。 一般认为,因瘀致病的称“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 血”,由瘀血所致的病证则称瘀血证。
36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4)
• 桑白皮与白茅根宣肺利尿,以防利尿伤阴。 《本草纲目》:“桑白皮,长于利小水,及实 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 本品能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尤宜于 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
37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5)
•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 血,可用于治多种血热出血之证。本品不仅善治 上部火热之出血,又因其性寒而降,入膀胱经, 能清热利尿,导热下行,故对膀胱湿热蕴结而致 尿血、血淋之证,尤为适宜,又能清热利尿。 • 二药合用清热利尿,又防渗利伤阴。
19
4 治疗原则
• 即按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血实者宜决 之”,治当袪邪为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 活血化瘀法,属于八法之一,为 “消法”范畴 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临床治疗须注意:
20
4 治疗原则(续1)
• 1 瘀血的治疗不在袪瘀,而重在治其引起 瘀血的原因 。即“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42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10)
《名医别录》云:能“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 《本经》说芍药能“利小便”。《本草经疏》云: “其主收而补,制肝补脾,陡健脾经,脾主中焦, 以其正补脾经,故能缓中土。脾虚则水泛滥,脾 实则水气自去,故去水气。 土坚则水清,故利膀 胱……”。
43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11)
23
具体治疗方法
24
5.1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 适用证:适用于因热邪导致瘀血诱发的IgA肾病、 慢性肾病急性发作、肾综合征等热毒较甚; • 辨证要点:浮肿,咽喉肿痛或乳蛾增大,或伴有 血尿蛋白尿,舌暗红苔黄,脉浮数。
25
5.1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续1) 方选:清解活血汤加减治疗。 • 药用:当归,赤芍,川芍,红花, 丹皮各10g;
• 2 区别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3 慢性持续阶段正气不足,当以补虚为主, 祛瘀为辅。
21
5 治疗方法
• • • •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临床具体治疗方法可采用: 热瘀者,清热活血,谨防寒凉败胃; 寒瘀者,温散活血,谨防伤阴耗气;
22
5 治疗方法(续)
• • • • • • 气虚血瘀者,益气活血,再加疏理之品,以防瘀滞; 血虚血瘀者,补血活血,加益气之药以促血生; 阴虚血瘀者,养阴活血,谨防滋腻碍胃; 阳虚血瘀者,温阳活血,加养阴药达到阴阳互生; 气滞血瘀者,理气活血,须顾护气阴; 痰瘀互阻者,化痰活血,应宜小剂缓以攻之。
30
5.1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续5)
作用特点: • 1 对机体或局部组织有调整作用,抑制或减弱变态 反应性损害,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因而 减少蛋白尿和血尿;
31
5.1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续6)
作用特点: • 2 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 调 整肾血循环,改善肾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新陈代 谢,增强全身和肾脏疾病恢复能力。
猪苓、桂枝、车前子、白茅根、 桑白皮、益母草、 丹参、赤芍、 川芎。
34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2)
• 方解:取黄母二白方培补中土,利水消肿; 活血通脉方活血化瘀。二方合用达到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之功效。
35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3)
• 方中黄芪 甘、微温,入脾、肺经, 补气固表, 利尿消肿; • 与白术相配,健脾益气,培中制水; • 二苓配泽泻、车前子渗湿利尿以行水; • 桂枝外解表邪,内助膀胱气化。即使有表证亦可 解,水湿得以温化。
28
5.1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续4)
• 烦热不寐,口腔溃疡,加黄连,竹 叶,灯心草 清泻心火。 • 大便秘解,加桃仁,大黄。 • 大黄配桃仁,是经方泻热逐瘀的常用配伍方法。
29
5.1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续4)
大黄苦寒,其性重浊沉降,力猛善行,善于 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泻火攻积之要药,并能入 血分逐瘀通经,泻热凉血,破癥瘕积聚,推陈致 新。 桃仁苦泄,甘缓质润,《珍珠囊》谓其:“治 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 二药相配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39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7)
• 丹参活血化瘀,兼有养血之功;其微寒而性缓, 能清血中郁热而除心烦,祛瘀生新通经而不伤正, 为血热而有瘀滞的常用药。 • 丹参不仅有活血化淤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而有 促使细胞脆性改变好转的作用。扩张肾脏血管,增 加肾脏血流量;促进纤溶,减轻炎症,改善肾脏微循 环; 以防止血栓及肾小球硬化的形成,达到袪瘀 消癥。
3
1 概述(续2)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 而且致病的病种非常广泛,肾脏病也不例外 。 • 瘀血将进一步损害肾脏,使其迁延难愈。虽然引起 肾病的原因有多种,但瘀血贯穿病变的全过程。
4
1 概述(续3)
• 慢性肾脏疾病的定义:简称慢性肾病(CKD) 慢性肾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持续3个月 以上,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 <60ml/min)的一类疾病。
芍药有苦泄开结,通利水道的作用。说明了其利 水主要是指健脾利水,通过健运脾土达到去除水 气的目的。 茯苓:味甘淡而性平,善益脾培土,淡渗利湿; 白术味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44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12)
三药合用使脾得健运,小便通利,水湿自去,其 体则安。故仲景常以此药用于治疗水气之病证, 又能防利水伤阴之弊。这一用药特点医圣张仲景 在他的论著中应用芍药极其广泛,并且有独到之 精义,其配成药对亦甚多见,方如真武汤、桂技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
32Βιβλιοθήκη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 适应症:本法适用于水湿浸渍兼有血瘀的慢 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
• 辨证要点:全身水肿,腰以上明显,乏力,四肢重
着麻木,纳呆泛恶,小便不利, 苔白厚 腻,脉沉缓或濡 。
33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1)
• 方剂:黄母二白方合活血通脉汤加减。 • 药用:生黄芪、白术、茯苓、泽泻 、
16
3 瘀血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续1)
其它表现
• 1 尿FDP升高、血液流变学和血液黏度异常、微 循 环障碍、血栓形成等表现; • 2 肾脏病理改变如血管壁纤维蛋白样物沉积;血管 襻发生僵直、皱缩、玻璃样变;细胞增殖,足 突肿胀变形;晚期肾基质增生及肾小球硬 化、肾间质-小管纤维化或变性萎缩等 。
40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8)
• 赤芍与川芎: • 赤芍味苦、微寒,养血活血,为血中之血药; 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 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之效,是血中之气药。
41
5.2 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9)
赤芍配茯苓、白术的作用: 芍与苓、术相配,发挥健脾利水之功。 • 1 芍药:该药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中,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于“中品”,谓其 “气味 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痹,破坚积寒 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5
2 病因病机
• 瘀血的成因: 外因:暑、燥、火(热)、寒之邪;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不足等 。
如《叶选医衡》指出“凡内外之邪,有血相 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
6
2 病因病机(续1)
• 1 外因: 1)感受暑、燥、火之邪,其性皆为热,热邪侵袭人 体,或过服温热药及饮食,热邪迫血妄行,血 不归经,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除而为瘀血;
11
2 病因病机(6)
7) 水湿:水湿停留,壅滞三焦之道,经脉受阻则 气血瘀滞。即“水不利,则为血”。 《巢氏诸病源候论》指出,“肿之生也, 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容于经络,使血涩 不通,瘀积而成肿也”。
12
2 病因病机(7)
8 )痰浊:痰湿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又可与血胶 凝而致痰瘀互结。 9) 湿热:水能病血或水湿蓄留,蕴而成毒,湿毒日 久, 郁而成热,湿热胶结不解,络阻而瘀;
38
5.2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续6)
• 益母草,利水消肿,治水中之血;本品既能利水 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结的水肿。 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用于血热及瘀滞之血淋、 尿血,可与车前草、小蓟同用。。 • 其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 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 用。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 尿作用。
瘀血
瘀血
内 因
饮食不当
高粱厚味
气血雍滞
瘀血
15
3 瘀血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 慢性肾病是一种肾脏弥漫性病理改变,其自身免疫 性反应和高凝状态是该病发病机理中的两个重要 环节。 共同表现: • 1 疼痛:腰痛固定不移或刺痛 ; • 2 肿块:蛋白尿或血尿经久不癒及“肾络癥瘕” 说 • 3 紫绀:面色晦暗或黑斑,口唇发暗;或舌质紫暗 或瘀点、瘀斑, 舌底络脉迂曲,脉细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