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新进展
埃博拉疫苗临床研究进展
埃博拉疫苗临床研究进展埃博拉病毒,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恶魔,自其被发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从未停止过与它的抗争,其中埃博拉疫苗的临床研究就是这场战斗中的关键一环。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病原体,其引发的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
正因如此,研发有效的埃博拉疫苗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紧迫任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早期的埃博拉疫苗研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对其的了解还存在很多未知领域。
其次,疫苗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速度和规模。
此外,由于埃博拉疫情通常发生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临床试验的开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埃博拉疫苗的研究逐渐取得了突破。
其中,一些疫苗候选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rVSVZEBOV 疫苗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且取得重要成果的埃博拉疫苗之一。
该疫苗基于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构建,能够表达埃博拉病毒的表面蛋白。
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在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在疫情爆发期间,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行动得以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Ad26ZEBOV/MVABNFilo 疫苗也是备受关注的疫苗之一。
其采用了腺病毒载体和痘苗病毒载体相结合的策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除了上述疫苗,还有其他多种疫苗候选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或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这些疫苗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策略,为最终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埃博拉疫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埃博拉疫苗的临床研究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关注的重点。
研究人员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监测,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应。
同时,还需要考虑疫苗的稳定性、易于储存和运输等实际应用问题。
此外,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和分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埃博拉研究进展
・综 述・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任金法 【中图分类号】 R5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6)12-1340-03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人类严重出血热疾病[1~5],因EBV首次是1976年在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附近一个名叫杨博科的小村庄发现,故命名为EBV和EBHF。
因EBHF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一旦感染病死率高达70~90%,据WHO公布的数字,自1976年首次报道EBHF以来,已有1600多人感染,其中死亡1000多例。
EBV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实验操作要在P4级高度安全实验室中进行,WHO将其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之一。
现将有关EBHF的流行概况、病原学、临床资料及防控措施报道如下。
1 EBHF的流行概况1.1 EBHF的发现与流行状况[2~6] 1976年EBHF在非洲的扎伊尔、苏丹几乎同时出现爆发流行。
扎伊尔首例患者是医院的化验师,因疑似疟疾而住院治疗,与其接触者也相继发病,这次流行共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为88%。
苏丹首例患者是纺织工人,不久与其接触者及亲友也发病,总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
1978年、1980年分别在扎伊尔和肯尼亚又有散发。
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引起第三次流行,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大部分病例是亲友及护理人员。
以后15年中世界各地未发生EBHF流行,但1994年在加蓬又出现EBHF。
1995年1月在扎伊尔的基奎特市(Kikwit)发生第四次流行,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为78%。
1996年在加蓬出现第五次流行,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为75%。
而第六次流行2000年10月发生在乌干达北部[7~8],距苏丹90km处的古卢区,直到2001年1月23日古卢医院收治最后1例,共计发病428例,死亡224例,病死率为52%。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患 者均 有非人 灵 长类 和其 他哺乳 动 物接触 史 ,而第 二代 患 者多 是受 到家庭 内感染 。 目前认 为埃 博拉 出 血 热传 染源 为感 染埃 博拉 病毒 的病 人和 非人 灵长类 动 物 ,果蝠 有 可 能 为本 病 传 染 源 J 。但 在几 次 较
浙 江预 防医学
2 0 1 4年 1 2月第 2 6卷第 1 2期
Z h e j i a n g P r e v M e d , D e c . 2 0 1 4 , V o l 2 6 , N o . 1 2
・
综 述 ・
埃 博 拉 出血 热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进 展
贺 天锋 综述 ;易波 ,许 国章 审校
1 9 7 6年始 于埃 博 拉河 流域 ,且 在该 地 区严 重 流行 ,
究进 展进 行综 述 ,以便 为埃 博拉 出血 热 的 防控 和研
究提 供参 考 。
1 流 行病 学特 征
因而 得名 。埃 博拉 出血 热传 染性 强 ,致死 率 高 ,以
发 热 、出血 和多 脏 器 损 害 为 主要 的 l 床 表 现 。
关键词 :埃博拉 出血热 ;流行病 学 ;研究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R 5 1 6 .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0 9 3 1( 2 0 1 4 )1 2—1 2 1 9— 0 4
埃 博 拉 出血 热 ( E b o l a h e m o r r h a g i c f e v e r , E H F ) 是 由埃 博 拉 病 毒 ( E b o l a v i r u s ,E B O V) 引
埃博拉病毒及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n m 。E B OV 颗 粒 有 类 脂 包 膜 , 内 部 构 造 有 荚 膜 。
人类 目前 己知 最 为烈 性 的传 染 病 之 一 ,E B OV 的
部分 实验 操 作 必 须 在 B S L 一 4级 实 验 室 中进 行 ,至
含有 螺旋 状 核 糖 衣壳 ,基 因组 为 无 感 染 、非 节段 、
线状 、单 股负链 R NA,含 7 个 开 放 阅读 框 ] 。基 因组 反 转录产 生 的正链 编码 7种 蛋 白质 ,其基 因排 列顺 序 为 3 头 端一 NP — VP 3 5 一 VP 4 0 G P — VP 3 0 一 VP 2 4 一 L - 5 尾端 ,每 种 产 物 由一 种 单 独 的 mRNA 编 码 , 包括 包膜 糖蛋 白 ( g l y c o p r o t e i n ,G P ) 、核衣壳 蛋 白
亚 型 :扎 伊 尔 型 ( Z E B O V) 、苏 丹 型 ( S E B OV) 、 塔伊 森林 型 ( TAF V) 、本迪 布 焦 型 ( B E B OV) 和 莱斯 顿 型 ( RE B OV) ,大 部 分 的 暴 发 是 由 Z E — B OV、S E B OV、B E B ( ) V 型 引 起 的I 】 ] 。 不 同 的 亚 型病 死率 不 同 ,从 5 O 到 9 O 不 等l _ 2 ] 。E B HF是
治疗 。 2 0 1 4年 2月 在 西 非 开 始 暴 发 埃博 拉疫 情 ,根 据世 界卫 生组 织 ( WHO)8月 2 8日发 表 的最 新 通 报 ,几 内亚 、利 比里亚 、塞拉 利 昂 、塞 内加 尔和尼
埃博拉出血热疫苗及新药的研究进展
[ 9 ] 李拾林 , 吕国荣 , 胡麦果 , 等. 超声评 分法评 价类风湿 关节炎活 动 性的意义[ J ]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 0 1 4, 3 0 ( 3 ): 2 6 6—2 6 9 . [ 1 0]赵志宏 , 隋秀芳. 高频彩超 在类风湿 性关节炎 膝关节病 变 中的应 用[ J ] . 安徽医学 , 2 0 1 1 , 3 2 ( 1 0 ): 1 7 4 6—1 7 4 8 . [ 1 1 ] 王秀兰 . 应用彩超对 中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疗 效判定 [ J ] . 云南 中 医中药 杂志, 2 0 1 2 , 3 3 ( 2 ) : 8 6— 8 6 .
r h e u m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y n t h e t i c a n d /o r b i o l o g i c a l d i s e a s e— mo d i f y i n g a n t i—r h e u ma t i c d r u g —i n d u c e d c l i n i c a l r e mi s s i o n: e x p e i— r
1 6 0 8—1 61 2.
患者滑膜炎 、 肌腱及腱 鞘炎 、 软骨退化及 骨质破坏 等进行评估 , 并对 R A活动性进行 评 价 , 而且 关节 超声 具有 费用 低 、 灵敏 度 高、 可重 复及无创 性 、 无辐射等优点 , 值得在评估 R A中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朱璐 , 王金锐. 超声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 炎 [ J ] . 中国介入影 像与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一、内容概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EBO)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方法。
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仿真模型构建过程。
在仿真环境中对EBO的传播模式、病原体传播动态以及疫情爆发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
根据仿真实验结果,对病毒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计算流行病学和复杂网络理论,为理解和预测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这对疫情防控决策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1. 介绍埃博拉出血热(Ebolavirus)埃博拉出血热(Ebolavirus),1976年在非洲西部爆发的首次大规模病毒性出血热疫情中首次被识别。
该病毒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为负链核酸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8,984个核苷酸。
目前已知的埃博拉病毒可分为五个不同的亚型:埃博拉扎伊尔(Zaire)、埃博拉苏丹(Sudan)、埃博拉赖比瑞亚(Ravn)、埃博拉科特迪瓦(Cte dIvoire)和埃博拉猛禽(Marburg)。
这些亚型在病毒的组织嗜性、传播能力和所致疾病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
由于其高致死率和潜在致命性,埃博拉出血热自被发现以来就备受关注,并被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病毒的起源尚不确定,但研究认为它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而后者逐渐成为人类感染的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而传播,但暂时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一说法。
2. 研究背景与意义埃博拉出血热,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已导致多次全球性爆发。
该疾病以其极高的致死率和不治之症的特点,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体液交换,因此控制疫情的扩散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严重影响,科研界对抗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日益紧迫且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并更新关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聚焦于国际上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俄罗斯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突破性成果。
近段时间以来,多项研究展现出了积极的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新型长效疫苗的研发、临床试验的成功案例以及疫苗效力的持续提升。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近期在埃博拉病毒长效疫苗研究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步,其研究成果有望改善现有疫苗保护期限有限的问题。
与此同时,俄罗斯“VECTOR”国家病毒与生物技术科学中心及加马列亚流行病和微生物研究所也在埃博拉疫苗的研制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部分疫苗通过临床前及早期临床试验验证了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药企默沙东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支获批上市的埃博拉疫苗ERVEBO,在2024年初被证实对防控埃博拉病毒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标志着人类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性一步。
尽管如此,鉴于埃博拉疫情爆发的不规则性和快速传播特性,科研人员仍在努力寻求能够提供持久免疫保护、易于储存和运输、且适用于大规模应急接种的更为理想的疫苗解决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进展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路线、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供关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现状及前景的详尽参考。
二、疫苗研发背景与战略意义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自1976年首次爆发以来,已造成多次疫情,尤其在20142016年间,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引起了全球对这种高度致死性病毒的广泛关注。
埃博拉病毒病(EVD)的病死率极高,可达90,且目前尚无批准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疫苗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疫苗研发的背景,首先在于埃博拉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该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且在潜伏期内即可传染给他人。
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潘明皓组
4
01 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埃博拉病毒病又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它为单 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 RNA 病毒, 分为 5 个基因型: ①扎伊尔(EBOV)型 ②苏丹(SUDV)型 ③本迪布焦(BDBV)型 ④雷斯顿(RESTV)型 ⑤塔伊森林(TAFV)型。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6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 *—
7
01 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1)目前已有十几种埃博拉疫苗处于研发阶段。 2)早先采用了灭活病毒的方法制备埃博拉疫苗(免疫原性较差)。 3)埃博拉病毒的保护性抗原主要是其一种糖蛋白-- GP 蛋白,因此,近 期的埃博拉疫苗主要研发重组 GP 蛋白的病毒载体疫苗。 4)埃博拉疫苗依据抗原递送方式主要可分为 ①非复制型载体埃博拉疫苗 ②复制型载体埃博拉疫苗 ③其他非病毒载体型埃博拉疫苗
生物技术制药展示——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小组成员:陈子礼 潘明皓 林志远 汤禹嘉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 *—
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代表疫苗 04 小结与展望
— *—
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 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 很高
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 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 性作用
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 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 猩的致死率很高。
Nature:埃博拉治疗的研究现状
,然后用三个剂量的ZMapp进行治疗。第一组分 别在感染后3、6和9天治疗;第二组分别在4、7 和10天治疗;第三组分别在5、8、11天治疗。 结果所有这些动物都存活
下来。感染后21天动物体内不能检测出病毒。 必须注意的是,这次实验中动物感染的埃博拉病 毒是基奎特变种,和目前西非流行的埃博拉有差 异,在研究期间还没有办法获得当
丝状病毒包括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一般都是强 致病病毒,死亡率甚至高达90%。今年,扎伊尔 埃博拉出现一个新变种,首先在西非几内亚被发 现,然后迅速扩散到利比里亚、塞拉
利昂和尼日利亚。虽然这次埃博拉爆发受到 WHO等国际组织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但 现在已经成为丝状病毒流行最严重的记录,已经 有2600名患者,死亡1500人,有人
格普遍比去年上涨20%左右。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五月,新发 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大红酸枝等7种木材列为濒危物 种,被限制进口。目前,红木家具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大红酸枝,5月之 前常规料大约10万元一吨,而现在要卖到20万元一吨。” 期待高利润商家“由售改囤” 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此轮红木家具涨价的主因是珍贵的红木原料日渐紧缺, 好木材越来越少,且《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正式生效,木料 开采也受到限制,这成为此次国内红木价格上扬的“”。由于价格走高,红 木家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藏友们的关注,人们纷纷开始收藏、投资红木 家具。有些商家为了期待较高的利润,甚至开始限制
KM-Ebola和各种复合抗体。但是这些都只是在 病毒感染后2天内有效,虽然有一定价值,但意 义有限。因为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已经超 过2天。所以,寻找能在更严重
情况下有效的手段依然重要。 科学家采用多种抗体联合的方法能将有效治疗时 间延长到感染后5天,此时表现已经非常明显, 猴子感染后5天治疗有效率可以提高到43%。另 外
关于埃博拉的研究报告
关于埃博拉的研究报告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性的病原体,属于菌株Zaire ebolavirus,该病毒首次在非洲的刚果河以及喀麦隆河流域被发现。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会导致出血热症状,如发热、出血以及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情况下死亡率可达90%。
目前,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病毒结构与基因组、传播途径与传播机制、疫苗的开发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对埃博拉病毒的结构与基因组进行了深入探究。
病毒的基因组由负链RNA组成,包括七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通过研究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科学家可以了解到病毒的感染机制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其次,科学家也关注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制。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分泌物。
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以及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也是研究重点。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和机制,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
除了对病毒本身的研究,科学家们也致力于寻找疫苗和药物来对抗埃博拉病毒。
目前,已经有一些埃博拉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疫苗主要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定的抗体来保护人体免受病毒的侵害。
此外,一些抗病毒药物也正在研究中,旨在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尽管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这使得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变得困难。
其次,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复杂,防控工作需要多方合作。
此外,由于埃博拉病毒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科研资源相对有限,这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
总的来说,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病毒结构与基因组、传播途径与传播机制、疫苗开发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尽管研究进展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持续的科学努力有望为防治埃博拉疫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研究现状
*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w H e a l t h ,S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8 0 0 ,C h i n a
E b o l a ( E B O V) l i n e a g e ,b e g a n i n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i n t h e R e p u b l i c o f G u i n e a ,t h e n s p r e a d i n g t o o t h e r c o u n t i r e s ( L i b e i r a 、 S i e r r a L e o n e 、N i g e i r a )i n w e s t A f i r c a .T h i s o u t b r e a k o f E H F i s t h e m o s t s e i r o u s i n h i s t o r y .A r g u m e n t
・
综述 ・
埃博 拉 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研究现状
姚 粲璨 , 陆 家海 , 钟 玉清 。 , 郑夔 。 , 黄 吉城 。
1 . 中 山大 学 公 共 卫 生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 2 . 广 东 出 入境 检验 检 疫 局 , 广东 广州 5 1 0 7 0 0
中图 分 类 号 : R1 8 3 . 9 文献标识码 : B
Re v i e w o f Eb o l a He mo r r h a g i c Fe v e r a n d Eb o l a Vi r u s
加蓬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的最新情况
例病例 (5 1 例经 实验室确 诊 ,另
有 1 例 则与 流行 病学 相关 ) 8 ,其
国 外 医 学 情 报 o 、 ∞9 o
到腿 的~动 脉血 管内 ,并将 主动 脉向上推进 到冠状 动脉。根 据超 声检查的引 导 ,在被阻 塞动脉 附 近的静脉上打一 个孔 ,用一个斯 坦特 支 架 撑 开 ,使 血 液 改 线 绕
限水 平 。
术 的方法 以取代 传统的 冠状动脉 分流 术。 一 个 国 际 研 究 / 组 于 J \ 19 年 1 月 在德 国为 1 5 岁 99 1 例 3 的男性病 人实施 了这种 治疗 ,该 病人的心脏动 脉血管 因动脉粥样 硬化几乎被 完全阻 塞。手术 后这 例病人现在过 着正ATI NF ON‘ l me 2 Au u t2 0 Vo u 3・ g s 0 2
卫生部 的官 员们于 20 年 1 8 02 月
日离开 了梅 坎博。有关梅 坎 博及
则是 由致命性 较差的埃 博拉苏丹
病毒所致。加蓬 地区 暴发 的早期 标本分析显示 ,埃 博拉 扎伊尔 病 毒与此次 暴发相 关 ,但 是 目前还 没 有从此次暴 发流行 中分 离相 关
行。该治疗 程序完 成之后 ,血液
中 2 例 已死 亡 ( 5 加蓬 地区 1 例 , 8
刚果 共 和 国 7例 ) 。另 外 ,在 加 蓬地 区 还 有 1 可疑 病 例 正 在 6例
接受调查 。但 是 ,在 国际医学 专
家被 迫离开梅坎博 镇之 后 ,所有 试图控制此 病进~ 步流行 的努 力
这篇报道 中介绍 的 PC A技 术具 IV
民 ,在受到 他们 的威 胁之后 ,1 7 名国际医疗队成 员及加 蓬共和 国
研究人员近 日报道 的一项 非
埃博拉病毒研究报告
篇一: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2014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
病毒至4月1日已造成82人死亡。
截至4月14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
2014年7月,尼日利亚出现首宗输入型埃博拉病毒病确认病例,患者于7月25日在拉各斯市死亡。
26日,尼政府宣布将尼传染病警戒提升至红色级别,并要求所有海陆空口岸实施埃博拉病毒病监测,采取相应卫生检验检疫措施。
2014年7月27日,利比里亚一名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利比里亚医生死于埃博拉病毒,另有一位美国医生已感染此病毒,正在接受治疗。
截止2014年7月28日,此次疫情已经在西非导致672人丧生,是有记录以来丧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造成这些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埃博拉病毒,由此可见盖中病毒的危害,接下来,我们队这种病的进行分析和调查。
病毒首例:1995年5月14日,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2014年11月18日,印度首次发现埃博拉病例,这也是亚洲首列感染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
埃博拉热病第一例死者是马波罗?洛克拉,传教团的学校教师,他死于9月8日。
病毒症状特征: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
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病毒的危害: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
这些非洲病毒最近已从它们的潜伏处突然杀出,毁灭把它们惊动的人,并且一旦释放便非常难以控制。
传播方式: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病毒分型:目前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 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发现过程: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
伊伯拉出血热研究现状
致病过程
病毒直接造成的细胞死亡
感染后2-3天,肝脏和脾脏中就出现广泛损伤,在淋巴 样组织中,巨噬细胞及基质和树状细胞肿胀,大片有 丝分裂,淋巴滤泡消失
感染后4-6天,损伤更加严重,在肝脏,小的弥散性坏 死灶形成;脾脏红髓损伤最严重,窦壁彻底破坏,基 质和巨噬细胞坏死,发生大量出血,白髓也受到损害
调查失败可能由于季节不对,或没有调查到真正应该 调查的动物和昆虫
显然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伊伯拉病毒的变异,导 致伊伯拉出血热突然出现
检出方法
接种乳鼠,或者使用Vero或CV-1细胞分离病毒 荧光免疫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这种检查可 以使用甲醛固定的标本进行 使用逆转录PCR方法检出伊伯拉病毒的核酸 抗体检查的方式意义远不如抗体检查。发病8 日以内一般都不能检出抗体,因而在很大一部 分病人中,抗体从不出现
心脏、肠和胰脏微循环损害加重,但没有发现心肌和 肠道上皮的坏死
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淋巴结与淋巴样组织中也有坏死灶 出现。但在黑猩猩中,没有发现支气管和肺损伤
末端肾小管和管间毛细血管损害,血管内凝血表现和 盐类沉积
致病过程
迷漫性血管内凝血与出血
感染后4-6天,脾脏红髓中的大量出血,其他内 脏也随之出现广泛出血 绿猴一般在感染后6-8天死亡,没有明显的外出 血 60%-70%的狒狒有非常明显的出血表现。直肠、 阴道、皮肤和粘膜表面都有广泛的出血 狒狒死亡前,血小板减少67
临床表现
疾病初起:主要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常出 现结合膜炎和皮疹 呼吸征候群:包括喉痛,吞咽困难,吞咽痛,呼吸困 难和呼吸急迫 肌痛和关节痛持续存在 消化道征候群:主要是恶心和呕吐 出血,发生的几率因各次流行而异,马堡和雅姆布库 流行中出血非常普遍,而基科维特流行期间,观察到 出血的病人不到45%,主要为血便 临终表现:迟钝,无尿,休克,呼吸急促,体温正常
从军事医学地理学视角分析埃博拉出血热发生与防治新进展
陈郁,廉国锋,谭超,陈兴书,罗勇军;;防治;进展R512.8A1004-0188(2020)05-0466-03doi:10.3969/j.issn.1004-0188.2020.05.033埃博拉出血热是埃博拉病毒所致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于1976年首次发现于非洲南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2013~2014年因埃博拉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自1976年首次有记载的疫情暴发以来的死亡总数[1]。
埃博拉病毒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雷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21d,患者大多有迅速发热、肌肉疼痛、寒战和头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咽痛、呕吐、腹泻等,约1/2的病人有出血症状,病死率较高,约在50%~90%[2-4]。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尚不明确,大多数认为是非洲果蝠,也可能是猩猩、猴子等[5]。
笔者从军事医学地理学角度,探讨其在埃博拉疾病发生、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军队卫勤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13~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主要发生在西非地区,与当地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6]。
该地为热带雨林,高温多雨,终年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远远高于全球的年平均降水量,适宜埃博拉病毒繁殖和扩散[7]。
非洲经济整体欠发达,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超过半数以上的居民绝对贫困。
2014年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西非三国,都是最不发达国家。
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爆发且不能很好的控制,除自然环境因素外,还与当地的社会条件,如经济、宗教、政治、文化、医疗等方面落后有关。
生活习惯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可能和西非国家长期的政局混乱,影响了西非经济发展有关[8]。
由于经济极不发达,受生活条件限制,当地人群卫生习惯意识较差,居民大多有以野生动植物为食的习惯。
一方面,野生食物未被充分加热消毒,食用易造成微生物感染;另一方面,野生动物容易携带相关病毒,引起传染病的传播。
此外,当地一直是部落酋长制度,政府的政策、防疫措施以及宣传很难深入到核心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使得防疫效果大打折扣。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进展
卢生善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
【年(卷),期】2001(016)009
【摘要】@@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亦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的严重出血性疾病.自1976年起,已在非洲有数次大流行,目前在乌干达又一次发生大流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非洲大陆及北美洲的一些国家报道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现将此病流行情况、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防治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350-352)
【作者】卢生善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铁路卫生防疫站,甘肃,嘉峪关,7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J], 郭雅玲;王超君
2.埃博拉出血热疫苗及新药的研究进展 [J], 刘子琪;孙同文;万有栋;阚全程
3.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J], 许黎黎;张连峰
4.埃博拉出血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许黎黎;秦川
5.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张文生;李学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博拉出血热疾病研究报告
埃博拉出血热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埃博拉出血热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发热,流鼻血,关节疼痛疾病介绍:埃博拉出血热是怎么回事?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症状体征:埃博拉出血热有什么症状?埃博拉出血热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详细介绍: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
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
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化验检查:埃博拉出血热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关于埃博拉出血热检查的详细介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关键。
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RT-PCR 检测。
抗原检测也可以一起进行,作为确诊检测。
而抗体检测(例如IGM和IGG)是次要的检测方法。
欧盟的欧洲移动实验室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一个移动实验室已于2014年3月被派往几内亚的盖凯杜疫区,目前已开展约1100次检测,其中超过400次检测结果为阳性。
目前全球总共发现不到两千例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或疑似病例,移动实验室在确诊病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8月,欧盟还将设置第二个移动实验室,它有可能被运往塞拉利昂。
欧盟的这种移动实验室一直就是为应对突发疫情而设计的。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
刘沛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年(卷),期】2005(22)8
【摘要】埃博拉病毒(EBOV)被WHO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人类一旦感染EBOV,死亡率高达70%~90%。
据WHO公布的数字,自1976年首次报道埃博拉出血热(EBHF)以来,已有1600多人感染,其中死亡1000多例。
因此,该病毒属于生物安全4级病原因子(危险性最高),需要实行最高级生物安全防护。
【总页数】3页(P514-516)
【作者】刘沛
【作者单位】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8
【相关文献】
1.埃博拉出血热研究现状及2014年疫情进展 [J], 张云辉;王姝;陈玉琪;李军
2.埃博拉出血热的前生今世--科学理性地认识埃博拉出血热 [J], 白浪;唐红
3.联防联控机制在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归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J], 赵景平; 李金明; 肖红; 和金玲
4.从军事医学地理学视角分析埃博拉出血热发生与防治新进展 [J], 陈郁; 廉国锋; 谭超; 陈兴书; 罗勇军
5.联防联控机制在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归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J], 赵景平;李金明;肖红;和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张文生;李学军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7(34)15
【摘要】1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现1976年夏天,非洲苏丹、扎伊尔几乎同时出现一种烈性传染病。
苏丹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53%;扎伊尔发病318例,死亡280例,病死率88%。
患者突然起病,发热伴剧烈头痛、双眼结膜充血、咽喉炎伴明显吞咽痛、肌肉关节酸痛,2~3 d后,病情恶化,
【总页数】2页(P2856-2857)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进展
【作者】张文生;李学军
【作者单位】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8
【相关文献】
1.现场流行病学技术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应用概述 [J], 胡学锋;吕永生;吴海磊;凌刚;罗建国;谢海洋
2.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贺天锋
3.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J], 江华;潘海霞;孙明伟;彭谨;杨浩;周舜泰;陈伟;周志远;刘义涛
4.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吴忠恕
5.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伍晨;王斌;James Bangalie Turay;张义雄;Meesaq Ahmad;谭波宇;袁子杰;张渝;蔡翊;李妍妍;彭韵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作者 :吕慧瑜 ( 1 9 8 2 一) , 女, 在读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生物医学与信息管理。E — m a i l : 4 3 1 0 3 3 9 @q q . c o m
[ 摘 要】 埃博拉 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 病死率高达 9 0 % 。该病 自 1 9 7 6年首 次在前 扎伊 尔和苏丹发 生流行至今 , 共 发生 比较有影 响的疫 情 9次 , 流行或散发病例多次 。今 年 2月 以来 , 几内亚暴发埃博拉 出血热 疫情 , 并逐渐蔓延 至利 比里亚、 塞拉利 昂和尼 日利亚 四国。截至 2 0 1 4 - 0 8 — 1 3 , 西非 国家累计报告病例 2 1 2 7例 , 死亡 1 1 4 5例 。 目前疫情仍在进一步扩散 , 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 注。该文对埃博拉 出血热 及埃博 拉病 毒 的研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E b o l a h e mo r r h a g i c f e v e r T A N C h u n — r n e i , L VH u i — y u , L V Y u a n — c o n g .D e p a r mt n e t o fP r e —
p l i a n e e d u i r n g s h o t r c o u r s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f o r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J ] .1 n t J
T u b e r c L u n g D i s , l 9 9 8 , 2 ( 1 ): 1 0—1 5 .
・
8 7 4・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 e w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S e p t e mb e r 2 0 1 4 Vo l u me 7. Nu mb e r 9
.
解和支持 , 以便使患者获得更可能多的社会支持 , 在 疾 病不 确定感 与社 会支 持方 面进 入 良性 循 环 。 综 上所 述 , 本 研究 发 现 耐 多药 肺 结 核 患者 中存 在 着不确 定感 , 同时发 现 不 确 定 感 与社 会 支 持 存 在 负相 关 。在临 床护 理 工作 中 , 护 理人 员 应将 患 者 的
l l 0 6—1 1 0 7 .
3 杨恩慈. M i s h e l 疾病不确定感 量表 中文版之 信效度 研究 [ D ] . 台
[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6— 2 3 ] [ 本文编辑
韦所苏]
麓藏
埃博 拉 出血 热 的研 究 新 进展
谭春 梅 , 吕慧瑜 ( 综述 ) , 吕元聪 ( 审校 )
究进展进行综述 。
[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 埃博拉 出血热 ; 研究进展
[ 中图分类号] R 5 1 l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8 0 6 ( 2 0 1 4 ) o 9— 0 8 7 4— 0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3 8 0 6 . 2 0 1 4 . 0 9 . 2 8
8 边 学峰.中 国耐 多药 结 核病 防治 体 系现 状 、 问题 与对策 研 究
[ D] . 山东大学 , 2 0 1 1 . 贡浩凌 , 赵 海剑 , 等. 慢性 阻塞性肺病 患者疾病不确 定感 9 孙玉娇 ,
2 M i s h e l M H . U n c e r t a i n t y i n I l l n e s s S c a l e s M a n u a l [ M] . C h a p e l H i l l :
Un i v e r - s i y t o f No t r h Ca r o l i n a a t Ch a p e l Hi l l , 1 9 9 7: 6 —7, 9 8.
与社会支 持 的相 关性 分 析 [ J ] . 中华 护理 杂 志, 2 0 0 7 , 4 2 ( 1 2 ) :
家 庭成 员及重要 社 会 支 持 系统 纳入 到 护 理 计 划 中 , 有 系统地 提供 各种社 会支 持来 帮助 患者 在最 短 的时 间内最大 限度地 降低 疾病 不确定 感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 部. 全 国结 核 病 耐 多药 性基 线 调 查报 告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1 0 : 2 5— 3 0 .
作者单位 : 5 3 0 0 2 1 南宁, 广西 壮族 自治区江滨 医院预防保 健科 ( 谭春梅 ) ;5 3 0 0 2 8 南宁 ,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疾病 预防控 制中心 ( 吕慧
瑜, 吕元聪 ) 作者简介 :谭春梅 ( 1 9 5 5一) , 女, 大学本科 , 主任医师 , 研究方 向: 疾病预防与控 制。E - m a i l : j b y y t e m @1 6 3 . C O n r
北: 台湾大学 , 2 0 0 8 . 精神 医学杂志 , 1 9 9 4, 4 ( 2 ) : 9 8—1 0 0 .
.
肖水 源. 《 社会支持评 定量表》 的理论基 础与研究应用 [ J ] . 临床
刘洪娟 , 覃惠英. 鼻咽癌住院患者放疗期 间疾病不确 定感与症状
困扰 的相关性[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0 , 4 5 ( t O ) : 8 7 3 — 8 7 6 .
6 闰赞 . 中国5城 市耐 多药肺结 核患者诊治 及管理现状研 究[ D] .
山东 大 学 , 2 0 1 0 .
Mi t c h i s o n DA. Ho w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e me r g e s a s a r e s u l t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