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_1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图解历史】 宋代二府三司制
【图解历史】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图解历史】 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不同
【细微点拨】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在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 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但改革的阻力大,无 法解决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
主题一
皇权与相权之争的延续——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提示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 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 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 (3)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
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 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 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 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 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 改试经义策论, 为变法造就人才; 改革选官制度, 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宋代通过设置中书禁中、 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削弱了相权。 2. 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 史料主要说明在元代的中央官制中, 中书省总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与官吏的升降; 此外还有寺、监、卫、府等中央机构,反映了元代也采取限制 相权的举措。
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尝试解答]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PPT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PPT课件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1)2017·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 的不同记载 (2)2016·全国Ⅰ卷,26:宋代重史传统对 君主专制的影响 (3)2012·海南卷,5:北宋专制权力的 加强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 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②。……无论行政、 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 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③。显而易 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备考策略:(1)掌握宋代君主专制加强 的措施。(2)可以将宋和元政治制度对 比分析,宋代是一个分权过度的朝代,造 成了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的局面;而元代 则是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朝代,造成了 权贵专权、政局动荡的局面,通过对比 可以有效地提高考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 错为主导①,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 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 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 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 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四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四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科举制度: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 经义策论
的考试。 ②选官制度:批评“恩荫”授官制度,要求贯彻 择优录用 的原则。
③教育制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设立了律学、医学, 健全了武学,还拨出一些官田作为学田,发展地方教育。
4.结局 (1)失败:由于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变法最终失败。 (2)变质:宋徽宗时,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敛财之实。
(1)解读史料一,紧扣史料关键信息从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 理解。 (2)史料二抓住“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理解元朝行省制度
运行机制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的什么特点? 提示: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 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 权的特点。 2.依据史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考点一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君权专制的加强 中书门下 (1)宋朝:设置“__________”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 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元代宰
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3)监察体制: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兵权,解除了武将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 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 患。
[史料史论]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创新设计》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创新设计》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3.元代中央“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 自言所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 违制论”,这说明元代时( A ) A. 中书省的权力比较集中 B. 中书省兼掌军事、民族、监察等事务 C.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D. 行省制维持了元朝的稳定 4.秦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是如何演进的?主要趋势怎样? 秦 创立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01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二
中央集权的发展
目录
CONTENTS
02 03 04
核心素养• 对接高考•
专家史论•
史料实证:史学研究及宋代政治等 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中国古 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影响 杨宁一: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
有职、有差遣……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 轻重。”此现象直接导致了( A.中央集权削弱 面
度 盐 户 参 中 支 铁 部 政 书 知 门 (三司) 事 下
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
B
)
B.行政效率降低 C.腐败现象丛生 D.积贫积弱局
目录
自主学习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1.研读图示二完成(1)—(4)题。
(1)宋代设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和 权、军权和财权。 (2)(选择)据《宋史》记载:“居其官不知其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
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枢 密 院 (二府)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的巩固与发展学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的巩固与发展学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中央集权的强化二君主专制的加强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01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3.监察体制(1)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2)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问题探究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构图解史] 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问题探究2]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宋元中枢权力的演变一二(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漫画反映了丞相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坐到站再到跪拜体现出君权和相权的此消彼长。

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三师、三公不常置”“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知,宋代采取虚置三公和增设新机构的方式,对宰相权力形成有效制约。

[史料运用] (1)史料一君权和相权发生了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第7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123456
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消极: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 影 ②一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涉及面广、 响 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
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 渐走向衰亡。 结果:取得一定成效,最终失败。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其所撰《燕宾 馆》中说: “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 看。”(作者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 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 得知( )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 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B.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C.是金灭南宋的重要保障
1.军事危机:边防压力(积弱)
态势 北宋与辽的对峙
北宋与西夏的对峙
战 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 北宋与西夏战争, 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屡战屡败
和 1005年,签订协议“澶渊之盟” 1044年,宋夏和议
①维持已有边界;②辽宋皇帝以 ①西夏保持帝号,
兄弟相称;③北宋每年送给辽 同时向北宋称臣。
特色。宋朝选官制形成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考试 手段严格,力求做到公平竞争。唐朝登科总数为6603人,两 宋达到45640人。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法规细、条文多、 任法而不任人。官员的实际职务和官阶制度比唐朝更加发达, 职务迁转和官阶迁转的考核严格、程序复杂。宋朝皇子都不 直接封王,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封为亲王,亲王上朝时位列 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防范外戚、宦官预政。皇帝定时学 习成为制度,即经筵制度。程颐在经筵讲书时以师道自居, 表情严肃,使得皇帝畏惧。宋朝的御史台和谏官合一,既牵 制宰相,也约束皇帝,有时还与宰相联合起来对抗皇帝。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1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1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8·河北邯郸联考]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

”这说明宋朝( )A.中央能够有郊控制地方B.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答案 A解析材料表明,宋代通过削夺地方节镇的权力,革除了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从而使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故A项正确;材料肯定了强干弱枝的改革措施,但不能说明是否使宋王朝走向鼎盛,B项错误;强干弱枝只是从制度上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并未改变地方割据的基础——分散、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权力的变化,不能体现君主专制权力是否得到加强,D项错误。

2.[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宋代提刑官负责监察刑狱。

根据所学,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均具有监察职能,与提刑官职能较类似,①②③正确。

④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排除④。

故选A项。

3.[2018·河南南阳月考]史称: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

就是说,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

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知州、通判、转运使D.内阁制答案 C解析材料“行省”“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江西鹰潭一模)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见( )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解析:B 材料未体现宋代的积贫积弱,故A项错误;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中书(丞相)有一定的地位,故B项正确;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故不能体现帝王专制独裁,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故D项错误。

2.(2017·山东淄博一模)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这一做法(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解析:C 根据材料中“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三年一替”可以看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属于差遣性质”“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可以看出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行政效率的低下,故B项错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

“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

“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

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

3.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

这表明当时(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B.科举制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D.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文官群体解析:D 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可知大部分官员出身科举,不是全部,因此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人才选拔真正做到公正公平说法都过于绝对,故A、C 两项错误;虽然“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但是材料没有表现出宋代学术研究的水平,故B 项错误;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可知在科举制度之下,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故D项正确。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8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8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课件

不统属,互相牵制,且直属于中央。
提示 分权 (3)依据材料1、2、3评价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提示 阻止了地方割据,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靖康之变,北宋
被金灭亡。
唐朝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 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史料3是古人的评论史料。依据材料中“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
散”可知朱熹对宋代政治措施的态度。
◆史料应用
(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1及所学知 识,分析这一观点。 提示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 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进行分割,这样进一步削弱 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史料2体现了宋代地方管理机构实行 ,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
(1)措施:④ 中书省 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权力很大。
(2)影响: 相权一度强化,引起政局动荡。 误区警示 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唐代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代中书省则是全国最 高行政机构,两者名称相同,但职权差别较大。
术语必背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特点:从掌握兵权入手;分化事权;重文轻武,
财赋……②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公 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皆劾以闻, 及举刺官吏之事。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 渡、水利之法……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 ——《宋史》 史料3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8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8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精品

经济 (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 前水平
思想 (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 文化 (2)宋代儒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
专题四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鼎盛——
宋元时期
第8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专题概览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立至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 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
政治 (1)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
(2)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削 弱宰相权力,进一步加强皇权 (3)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史料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①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 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②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 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③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读史指导
该史料出自史学典籍,①②③反映了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史料应用 史料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 提示 以增加“宰相”人数的办法削弱相权。
主题二
◆史料呈现
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1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 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①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 景十三王传》
史料2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整合习题讲义.ppt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阶段整合习题讲义.ppt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 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 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 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 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线索 2 科技成就
(趋势: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
线索 3 文学艺术
规律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鲜明的时代特征 (1)先秦: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处于萌芽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孔子编《诗经》作为 德行教化的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操。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汉赋 华丽的辞藻表现出恢宏气势的时代特色。
(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 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 多,规模不断扩大。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 易向对外贸易扩大。
线索 1 儒家思想的演变
规律 传统儒学思想的辩证认识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具有和谐意识。②具有忧患意 识。③崇尚道德。④强调力行。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 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 封建糟粕的思想。
(5)宋元:北宋重文轻武,随着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 民阶层壮大,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 的作品,如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年画、话本和词的兴 起。南宋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作家救亡图存的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科举无 望,转向杂剧创作,促使杂剧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 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 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 《涑水记 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命题思路 本题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是否去过皇 宫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
1.[2017· 海南农垦中学月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 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 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 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 盛——宋元
单元宏观概览
宋元时期(960~1368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一、中央集权的强化
理一理]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 枢密使 政事、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 和财权。 2.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3.监察体制 (1)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2)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 试 答
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 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 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 屡败的重要原因。
4.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举措的相同点? 试 答
提示: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②宋朝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 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 一 宋元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 ①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比较认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 响。
2.不同点
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 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 这是政治制度进步 的表现;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 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 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折射出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B.时局和战的变迁 D.经济重心的迁移 A.选官制度的变化 C.基本国策的改变
解析
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 “重文轻武”的政
策,如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官,这使得宋朝“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故选 C 项。
2.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吗? 试 答
提示: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 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 试 答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 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 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掌总理郡政……其赋役、 钱谷、 狱讼之事, 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 ②通 判签议连书, 方许行下。 ……职掌倅贰郡政, 凡兵民、 钱谷、 户口、 赋役、 狱讼听断之事, 可否裁决,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

③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
解析
元代疆域空前辽阔,如何使地方统治得以巩固
是其首要任务,故答案为 B 项。A、D 两项不是行省具有 较大权力的原因;C 项不符合史实。
通史综合
宋代政治与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
1.与经济: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使政 局趋于稳定, 为宋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但是过分的集 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严重,国家经济 又出现危机。 2.与思想:理学兴起,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 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3.与文化:宋代重文轻武,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 事业在民间有较大发展, 各地普遍设立学校; 士人地位提高, 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
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 军民之事,皆称行省……④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 百官志》
思考 1 试 答
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 归纳宋、 元在管理地
方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方面的特点有何不同。
史料解读: 由①②可知宋代派文臣做知州, 管理地方行 政,但受通判监督,二者相互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知州与通 判联署才有效。 由③④可知元朝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 行 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负责地方政治、 经济、 军事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思考 2 试 答
根据上述史料, 指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
演变呈现什么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史料解读:(示例)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 不断被削弱。 认识: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地方失去独立性,绝对服 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归纳总结 行省制的特点 (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 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中央与地方势 力的平衡。 (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积弊, 有利于中央集权。 (4)行省的划分以犬牙交错为原则,打破了自然疆界, 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