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主体性教学实施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探讨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作为未来建设接班人的学生要具有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逐渐成为具有个性、创新能力的人才。
个性化是一个人较为固定的特性,是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是个人气质、文化底蕴、性格、魅力的综合体现。
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日积月累,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使之不断完善才形成的。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专业技能,教师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目标;内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创新探索精神等。
比如不具备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只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教给学生,不会与时俱进。
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会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改教案,使学生从中受益,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了实际,还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探索精神。
二、塑造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有效方法1.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的个人特点,是教学思想和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形成后较难改变。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发展教学个性,教师的性格外向、感情丰富、颇具想象力,其教学个性应向情感型或表演型发展;教师善于质疑和推理,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强,其教学个性应向理智型或科学型发展。
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相背离,教师的教学个性就很难形成。
语文教师要认真剖析自我,结合自身的思维方式、审美、修养、生活经历等来确定自己的教学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过去,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虽然原因众多,但陈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的机器、容器,这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课堂上光听老师讲课文,而少有学生自主读书,光听老师授文法,而少有学生的表达实践。
就好比学游泳光看别人游,光听别人讲,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游泳的本领的。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记,变机械训练为积极实践呢?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认识主体性,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自主读书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读书是学生自己的事。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
1、课堂上注重诵读,少一点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注重诵读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它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
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作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老师切不可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科目地之一是使学生阅读的时候自求了解,了解不会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教学论文两篇
小学语文阅读、朗读教学论文两篇(一)新课改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要遵从生本原则,在丰富教学内容、培育核心素养层面强化渐进式拓展与全流程优化。
当前,小学阶段在阅读教学上尚处于较浅层级,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限,给教学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此,教师要善于抓关键问题,从目标、学情、解读、实践等几个层面优化教学,实现高效阅读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给出探究方向生本原则下,阅读教学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阶段性任务,为学生的阅读成长提供基础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导向,统一步调,逐步提升。
如课文《夏日里的成长》属于说理性小散文,其以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日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用力地成长。
文中列举了种种自然现象说明“不热不长,不热不大”的道理,学生自由阅读时,有的将注意力放在自然生长的表面现象,有的将关注点放在各种谚语的内涵上,极少有学生能够领会文本所蕴含的生命哲理。
基于此,教师需要统一目标导向,明确任务步骤,让学生的问题思维与阅读行为统一起来,实现有质量的阅读。
师:夏日是焕发生命活力与精彩的季节。
《夏日里的成长》首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即全文的中心句。
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花10分钟时间阅读,初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阅读,感受夏天里的生机活力;3.找出夏天里成长的事物,深度理解“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内涵。
生1:夏天是充满生机的,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林、高粱地里的声响都是生命成长的印记。
生2:夏天是生命成长的季节,草坪菜畦、小猫小狗、稻秧甘蔗都是一天变一个样。
生3:还有铁路的铁轨长、柏油路高起来、小学生成了中学生等,都是“用力地长”。
师:生命的成长是可以看到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成长。
生:所以要珍惜时间,珍视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兴趣 , 增 强他们 的 阅读欲 望 , 使他 们感 受到 阅读 的乐趣 , 努 力 示只需联 系一下学生 生活实 际即可 。反之 对于 学生来说 缺乏 提高阅读教 学的有效性 。 感 性认识 的课文就不 能只靠抽象 讲授而要 尽量 采用直观 的方
I 准 确 定 位 教 学 目标 精 选 教 学 内 容
课 外阅读是 课内阅读 的扩展和延 伸 , 是学生 获取 “ 精 神食
能说说 自己要 怎样尊敬 老师 。 ” 这样 的 目标就 更为具体也 容易 粮 ” 的重要 途径 。小学生除 了学好教材 以外 , 再 阅读一些 其他
检验 阅读教学提 效从精 选教学 内容做起 。 ” 教师在 教学前应 依 书 籍 , 既可 以 丰富词 汇 , 又可 以广 泛的学 习语 言表达 方 法 , 提 据教学 目标结合 课文特 点及思考练 习的提示 确定本 课语 言训 高读 写能力 , 养成 自学的 习惯 。如何提 高学生 的阅读 兴趣呢 ?
法 形象地进行教 学 。 ③权衡 自身特 点确定教学 方法 。 在 选择教
教师 在 正 确深入 解 读 文本 后 正 确定 位教 学 目 标 尤为 重 学 方法时教师还 要注 意从 自己的 实际 出发 寻找 自己的个性 特
要 。课堂教 学 目标 的拟 定是教师 课堂教学设 计 的重要 内容 也 色把 握 自身 的客观实 际情 况扬长避 短 。朗读功底 好的教师 课 是规定或 规范课堂师生 行为 的指 南。设定教 学一堂 课 的教 学 堂 可多 用朗 读法善 绘画 的教师 课堂 可适 当运用 绘画 直观 法 。 目标一定 弄清楚一节课 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然 后将 这一 问题 具 由此可 见精 心设计教 学方 法是 提高 阅读教 学有 效性 的关 键 。
语文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优化对策
语文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优化对策一、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形式阅读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阅读任务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
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能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运用多样性的阅读教学手段,彻底改变教师单向讲解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阅读教学形式,构建高质量的阅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与思想情感,由此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文章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人教版五四制《陶罐与铁罐》一课中,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和友善,能够理解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与短处,促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人与事物。
为此,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演绎出陶罐与铁罐的不同形象与神态,由此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这样一来,角色扮演的阅读方式,不仅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还有利于学生热情饱满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之中,从而更为透彻地体会文中的真谛,真正意义上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果。
又或者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但是大多数学生并非去过西沙群岛,单纯地通过课文阅读,无法让学生真实地感悟其美景,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给予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感,直观地看到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与丰富的物产,由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效率阅读。
二、科学制订阅读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订是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促使阅读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语文教师要明确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新课程的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又要保证各个阅读目标之间互相融合、渗透,以此来为科学地制订阅读教学目标、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保障。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我见作者:李学军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11期摘要:为了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研究方法,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有效。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22-0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阅读课热热闹闹,感悟不深。
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支解了教材的丰富内容,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观摩课轰轰烈烈,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课结束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呢?完全是教师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给听课教师看。
三是教学改革大张旗鼓,缺乏实效。
在教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不乏有流于形式,实效不大。
如何让学生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在减负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2.保证时间,提高质量。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保证好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
一堂语文课不可能也不允许有较长时间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学校的图书室,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但是,单单靠学生自己借阅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的,所以学校还要定时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学生阅读时间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论文设计
小学高段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例摘要:随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部编版教材的推广,拓展阅读面,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重要任务。
当前的小学高段学生仍然存在阅读面窄、碎片化阅读、阅读方式单一的问题,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应时而生,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推崇,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群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开展、教学评价的实施进行分析,通过所选取的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并对教师进行进一步访谈,分析小学高段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整个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
①可见,阅读在小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的自主性,但其阅读面窄,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阅读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在早饭、午休等的零碎时间只能进行一段,一小节的碎片化阅读;学生阅读随意、方式单一,大多快速浏览,摘抄内容完成阅读笔记。
部编版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落实课后阅读,重视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方法的提升,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主题阅读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打通课内外阅读,弥补单篇阅读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主题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这便会导致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节,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
因此,本文结合部编教材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策略_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策略发布时间:2022-11-30T09:24:24.595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5期第8月作者:张姝姝[导读]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整本书阅读成为近年来在语文界逐渐关注的热门话题张姝姝张北县张北镇树儿湾小学076450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整本书阅读成为近年来在语文界逐渐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文本不像单篇文章那么容易解读,文本篇幅教长、体载内容丰富、学情复杂给教师们带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上还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想要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就要在深入学习阅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与方法做出优化。
本文就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策略作了深入地探讨,以期为该领域教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策略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不高尽管目前小学阶段的整书阅读观念已逐渐受到重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对阅读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督促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但在调查中却发现,尽管人们对整书阅读的认识已有逐渐提高的势头,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的情况差强人意。
许多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阅读气氛不浓郁,在学校里,因为学生要面对小升初考试,学习任务繁重,学校分配的时间不够多,不足以让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而在家里,由于家长的监管不到位,或未能做好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导致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诱惑,难以实现沉浸式阅读,而这种间歇性的阅读过程又大大削弱了阅读效果。
2.阅读文本较为单一且阅读浅显化根据调查,整本书阅读教学后,很多学生只选择一种类型的书籍,有的阅读文学名著类,有的同学选择童话故事类、有的选择科学类,还有的读漫画类,这说明学生的阅读书籍类型较为单一,学生只根据喜欢书籍的类型和作家进行阅读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视野局限,只欣赏到人文名著的美,却不知科学世界的奥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成长是不利的。
小学整本书阅读基本课型及实施策略
小学整本书阅读基本课型及实施策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阅读,往往效果不尽人意。
因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整本书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指导为线索,确立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三种课型,利用阅读课,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与方法,与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基本课型实施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的实施”中建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部编教材在小学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从低年级开始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我校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梳理出小学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及典型课型实施策略,具体综述如下。
一、小学整本书阅读三种课型样态及目标我们以教师在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指导为线索,确立了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三种课型。
这几种课型为学生的阅读经验、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发展服务。
导读课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前,老师对这本书进行推荐和阅读指导的一种课型。
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这本书感不感兴趣,能否坚持读完这本书,与老师的推荐和指导有重要的关系。
学生对书籍感兴趣,除了书籍内容本身符合小学生年段学习特点外,还要让书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起始课,这一课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通读导引、方法指导和策略建构。
推进课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老师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推动学生持续阅读并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一种课型。
推进课要在总结学生前半段阅读情况的基础上,搜集各种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激励学生继续阅读,从而改进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为后期的阅读交流课做好准备。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阅读积累中升华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获取知识信息、领悟人文思想的能力,使学生情感受到陶冶和教育,使课堂阅读教学达到高效。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学生即时阅读的兴趣。
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都要根据文本主题精心设计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小结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巧妙的导入语、过渡语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意境当中,让学生没接触文本就有一种要探询究竟的欲望;激励性的评价语和蕴含哲理而又意味深长的小结语,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
二、引导自主探究是课堂高效阅读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探究,是高效语文阅读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核心。
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不仅教学效益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高效的阅读课堂不是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才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关形成能力,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三、诱发大胆思考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催化剂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阅读教学绝不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都在努力地实践着、探索着,努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由于老师的能力水平、理解角度不同,致使对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致使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人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读和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读和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下面将操作的策略列举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课前预习策略传统的预习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这种单一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把阅读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抹杀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所以,我在课前预习时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读文。
采用”三读法”。
初读:圈出生字、新词,了解大意;再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理清思路;三读:把握要点,概括主要内容。
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预习中教会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章中做不同的标记,例如:用”―――”标出生字、新词;用”……”标出喜欢的句子;用”~~~”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不理解的句子。
然后将词语注释,喜欢的佳句等预习成果抄写在专门的预习本上,为课上交流奠定基础。
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对课题的质疑,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对矛盾处质疑,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功;对中心句质疑,起到提纲领契领的作用;对精彩处质疑,起到培养学生感悟力,创造力的作用;对空白处质疑,起到激发探求欲望的作用,每篇课文都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意识的在预习笔记上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质疑、讨论、解决,耐心地培养这种能力,定会收到令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搜集信息。
课前要求学生尝试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源作为拓宽知识面,增加积累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性发展循环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性发展的循环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基础薄弱,但同样要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并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主体性发展。
我们论述主体性发展的循环,其实就是阐述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循环。
即主体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反之,优良的个性能促进主体性发展,二者之间也有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主体性发展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自觉意识的基础上,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刻苦勤奋的精神,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向前迈进,努力获取新知识。
在主体性发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刻苦精神、努力进取的优秀品质,其实就是学生性格的表现。
这些积极向上的性格在不断地积累着、充实着、丰富着学生的内部世界,就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优良个性。
这样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优良个性培养的前提,优良个性的形成有赖于主体性发展。
同时,学生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等性格特征,又成为学习上的强大动力,推动学生保持着持久的耐力、勤奋刻苦的精神去勇往直前。
这种顽强拼搏的性格,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会不断得到强化,主体性能力也随之不断地提高。
由此可见,主体性发展促进了良好个性的形成,优良个性保持了主体性发展。
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发展1.个性培养促进主体性发展。
(1)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个性具有独立自主性,主体性则是个性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语文教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要让学生懂得我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是自己的责任。
(2)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
个性与能力也是在人的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
所谓主体性能力,就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基础作用,从而使主体性得到发展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施策略例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施策略例谈作者:李慧王情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10期阅读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型,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担负着培养小学生读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拓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
常规的阅读课教学,基本都是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要载体,来实现“用教材教语文”的目标。
实施阅读课教学,必须解决用教材“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三个问题。
下面,我们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夹竹桃》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一、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和剖析教材、学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精细解读,厘清《夹竹桃》一课的阅读教学内容标准《夹竹桃》是一篇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文,通过梳理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得出相关的教学内容标准(详见第37页表2第三学段相关表述)。
运用“三看”思维解读教材文本,“一看”可知本课所能承担的学段目标:读书能力可落实“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内容标准,阅读理解能力可落实“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教学内容标准。
“二看”单元位置及编写意图可知,该课排在第六单元,同组单元中还有《广玉兰》《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其共同的人文主题为“咏物抒情”;从语文训练主题分析,《广玉兰》《夹竹桃》属状物类文章,两篇文章和两首古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看”课文的具体训练目标和教学落点可知,作为状物性散文,《夹竹桃》围绕“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一语义,从夹竹桃的韧性可贵和月光下的令人遐想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表达顺序,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作为全文重点段落,多处运用对比衬托的表达手法和“双重否定”“排比”等修辞手法来突出夹竹桃的韧性可贵,“奉陪”“毫不含糊”等词语则体现了作者“花如其人、文如其人”的人生准则;课后练习第三题要求在具体语境中揣摩双重否定句型的表达效果进而学以致用练习表达,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爱上夹竹桃”则意在落实第三学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教学内容标准。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小学学生想要阅读必须掌握阅读技巧,掌握阅读技巧是阅读的根本方法,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才能正确的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教师也要在课堂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普及阅读技巧,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根据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材料,让学生一起阅读,增添阅读的氛围。教师在讲课时也要讲究提问技巧与引入技巧,教师要用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让学生在阅读课上不走神,比如,教师在讲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课前引入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大概了解再讲,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感情,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活跃的思想碰撞,并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二)在学生有了主动阅读的意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高层次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也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学生会明白阅读是使其学习最快的方式,因为阅读可以接触更多方面的有趣的事情,能吸引学生。小学学生阅读可以从简单易懂的故事开始。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提高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在经过大量的阅读并总结经验中形成的,小学生阅读的机会和经验都比较少,想要提高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借鉴阅读工具书,通过学习他人的阅读技巧增长小学生的阅读经验。所以阅读工具书是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法宝。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摘要:小学学生对阅读的了解比较浅,不懂阅读能带来的乐趣,所以小学学生对阅读课并不感兴趣,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课程,尽量为学生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书,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本文基于小学六级
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结束语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其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老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以激发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础,提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接受程度,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浅谈“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小学阶段教学语文知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更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样才可以尽快适应未来的高阶段学习生活。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策略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前言:“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给学生增添太多的负担,而且还要在之前的教学基础上,适当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不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培养,如何在减负和提升教学质量二者之间形成平衡的状态,仍然有待教师的探究。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一)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虽然双减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也将考试成绩当做主要的学习指标。
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关注度过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理念,然后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学习中,淡化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学生只有才能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核心素养和考试成绩都能得到提升。
[1]1.教学思维过于死板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最后都会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会可以向正确的答案的方向引导学生。
虽然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却有很多种,教师过于重视按照教材答案的思维引导学生,就会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学生只能将标准答案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并且还要给予学生一定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发布时间:2021-11-19T01:59:24.42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8期作者:耿广敏[导读]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重要的教学内容。
耿广敏江苏沛县张庄镇陈桥小学221600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成为小学重要的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文章阅读,更能拓展学生阅读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书籍,还要给学生创建阅读的空间和机会,并且要对学生阅读的整个过程加强关注,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整本书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引言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小,身心正在发展阶段尚未完善,思维方法和思想欠缺一定的经验。
所以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和单篇阅读具有一定的区别,整本书阅读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收获和吸收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而单篇阅读相比于整本书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在阅读中的喜悦感。
然而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分析小学生的能力选择不符合学生能力的书籍,那么整本书阅读也不能发挥出作用,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小接触的书籍非常少,他们阅读的书籍材料基本上都是语文教师推荐的,所以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需要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充分的掌握,并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而给学生推荐针对性、计划性的阅读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书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课主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 “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1)民主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关系。
一个墨守成规,师道尊严的人,是不可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一个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
只有教师善于变换自己,自觉地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性教学才有可能。
(2)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所具有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条件。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景,便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
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培养参与意识及能力。
参与,就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学生坐在教室只能叫“在场”,而“参与”则是一种从计划到讨论,再到处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
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扩大参与人数,拓展参与流程,增强参与密度,优化参与效率。
2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合作的有效性。
a、独立在前,合作在后。
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要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
b、自
由选择,多种形式。
c、宁缺毋滥,宁短毋长。
一般应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切实经济的小组讨论。
d、合作学习,资源共享。
全班学习汇报时,可以让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2)合作的综合优化。
a、思维的相应激励。
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b、语言的高效训练。
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
c、情感的愉悦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有愉悦的情感生活的需要和权利。
3 “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
(1)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
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中来,当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定向活动,目标成了师生共同意愿时,学生将会产生独立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
(2)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独立。
学习时就应当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
(3)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各异的学习速度。
学生学习速度不同,独立学习时,就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
(4)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难度。
强迫孩子做他不会做的事,既是对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又是对他们人格和心理的伤害。
(5)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
学生的评价,语言是儿童化的,情感是亲切的,思维水准是差不多的。
4 “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
(1)抓住重点内容独立学习。
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
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不讲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2)质疑问难,鼓励发现。
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发现力,思辨力和批判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语言学科进行语言训练的切入口。
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主要是让他们独立地去思考去发现。
(3)训练思维,体验成功。
a、运用语言和思维的一致性,训练学生的推理性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训练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发生影响。
b、运用语言文字的形象性,训练学生的想象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而想象又必须依托形象。
c、运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创造的形象,中心思想和主题,本身就是多元的;双关象征、比喻拟人手法;古诗文的精练和含蓄等,都使语言具有朦胧美。
(4)、引发争议,激发创造。
阅读教学中的争议发生在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不同见解的充分依据,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5 实施主体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教师找准自己在课堂中位置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应明确: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通过协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行为和注意力等教学因素,使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并有控制地发展;教师是教学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2)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学生要成为学习主体,知识要学生自己学会。
所以学习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具备三个精神:积极主动精神、尝试错误精神、超越进取精神;七种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质疑能力、争辩能力、创造能力;五种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竞争意识、批判意识。
(3)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有对课堂教学的监测、调节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表现为:教学密度适当,条理清晰,时间安排合理,应变能力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教学语言准确、清晰、生动,板书设计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