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合集下载

“十四五”期间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

“十四五”期间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

****************-理论可究“十四五”期间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付卫东1,罗舒馨2,冯卫国彳(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十三五”期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教师质量,教育信息化2.0也给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特提出建立系统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健全职教教师师资资格制度、落实继续教育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十四”期间;“双师型”教师;形势;任务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1-0004-0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高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m。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可见,“双师型”教师于职业教育而言,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十四五”期间必须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精准施策,使得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一,“双师型”教师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教育教学提升与发展课答案

教育教学提升与发展课答案

1 .如果把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紧密联系起来,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就进入到了()的层面。

∙A.做事情∙B.解问题∙C.做分析∙D.成事业2 .以下不属于人工智能对当前经济社会冲击最大的四个领域的是()。

∙A.制造∙B.教育∙C.艺术∙D.金融3 .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实现了()个省的覆盖。

∙A.30∙B.31∙C.32∙D.334 .本讲提到,教育对于国家的作用是()。

∙A.追求幸福生活,物质的、精神的∙B.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国家竞争力∙C.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5 .根据本讲,在实施校长国培计划中,要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营造()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A.政治家思想家∙C.教育家∙D.文化学者6 .知识传授理念的代表人是()。

∙A.约翰·纽曼∙B.洪堡∙C.威斯康星∙D.弗莱克斯纳7 .()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A.个案研究法∙B.经验总结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8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A.教育创新化∙B.教育技术化∙C.教育智能化∙D.教育智慧化9 .行为性教育不包括以下哪项()。

∙A.观察性教育∙B.效仿性教育∙C.体验性教育创新性教育10 .苏黎世大学遵循()的管理模式。

∙A.分级管理∙B.统一管理∙C.自上而下∙D.自下而上11 .不同学科类别中入选一流学科次数最多的是()。

∙A.医学类∙B.人文社科类∙C.理学类∙D.工学类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2 .根据本讲,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任务,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过10年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B.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C.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D.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3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的建设模式包括重点建设和()。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者:邓云峰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第15期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性问题。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和沟通方式,是一场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革命。

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下面,我将结合青岛市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与大家分享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2010年青岛市已经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大众化水平。

如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

我们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青岛教育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

第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工作推进机制。

青岛市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规划实施。

市委市政府在《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善的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体系”。

2011年以来,青岛市致力于构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专家指导体系和考核体系,先后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青岛市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成立了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青岛市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对区市政府教育重点工作和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考核指标,市、区市、学校三级联动,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二,构建多方参与的设施建设机制。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实施方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实施方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实施方法在当今社会,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趋势。

教育现代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理念,并找到相应的实施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以及它们的实施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实施方法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现代化的第一大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包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和实践活动,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2. 实施方法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现代化的第二大理念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提供创新教学资源和情境,以及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3. 实施方法三:促进信息化教育教育现代化的第三大理念是促进信息化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开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以及构建数字化的教育管理系统来实现信息化教育。

4. 实施方法四:推动终身学习教育现代化的第四大理念是推动终身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自主学习和职业发展,开展跨领域的学习活动,以及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来实现终身学习。

5. 实施方法五: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教育现代化的第五大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推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开展有利于情感、品德和审美教育的活动,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实现和谐校园文化。

6. 实施方法六: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教育现代化的第六大理念是推进教育协同发展。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序1. 引入主题:中国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基础教育质量一直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推动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研究生自主课题。

本文将围绕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展开讨论,探讨其在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主体2. 现状分析:中国基础教育质量一直引发社会关注,尤其是在高考和全球化竞争背景下。

为了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并致力于改善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3. 重要性分析:研究生自主课题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鼓励研究生深入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问题,提高其研究水平和能力。

研究生自主课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帮助提高中国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研究生自主课题实施方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实施方案基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课题选题、构建研究团队、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初稿撰写等。

5. 案例分析:以某研究生自主课题为例,介绍他们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研究过程和成果。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生自主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6. 个人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持支持态度。

研究生自主课题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7. 总结回顾:通过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自主课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自主课题通过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深入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问题,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12.27•【字号】浙教技〔2023〕61号•【施行日期】2023.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浙教技〔2023〕61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现将《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浙江省教育厅2023年12月27日附件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根据《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等文件精神和浙江省数字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育信息化驱动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数字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变量、快变量、强变量作用,统筹做好技术支撑、数字赋能、应用深化、公共服务、安全保障,构建数字教育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教育数据开放服务、数字教育协同创新、教育网络安全保障和数字教育发展制度等六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供给充分的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生态。

到2027年,形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教育高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建设。

(二)基本原则立德树人、全面育人。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习者的终身幸福奠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湖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含学科教学)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

2020年湖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含学科教学)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

2020年湖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含学科教学)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一、院校简介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高等教育研究所4个教学科研机构,是一个涵盖文、理学科的综合型学院。

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有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方向和1个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

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702人、全日制研究生11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硕士)574人。

学院学科实力雄厚,专业优势明显,现有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在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三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有“四大名著与人生智慧”、“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等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有智慧教室、智能教育物联网基础实验室、现代远程教育实验室、脑诱发电位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眼动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本科教学、科研实验室20余个。

二、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学术学位(1)0401教育学01教育学原理02课程与教学论06高等教育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试科目:01教育哲学02课程与教学论06高等教育学(2)078401教育技术学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教育技术学导论与教学系统设计④829数据库原理与C语言程序设计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1语文课程教学论学科教学(历史)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2历史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英语)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4英语教学法教育管理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5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数学)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3数学教育学学科教学(物理)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7物理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8化学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生物)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9现代生物学基础学科教学(体育)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6体育教学论学科教学(地理)1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1地理学导论三、参考书目901语文课程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02历史学科教学论1.《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于友西、赵亚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2.《历史教育学》,叶小兵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0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904英语教学法1.《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905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913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学导论》,张奠宙、李士骑、李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907物理学科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许国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908化学学科教学论《化学教学论》,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09现代生物学基础《现代生物学基础》,靳德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二版916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第三版),毛振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911地理学导论《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复试各学院根据学院招生计划数,按照不低于120%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差额复试。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教技[2014]2号【发布部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日期】2014.04.05【实施日期】2014.04.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技[20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现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地方、高校及相关部门要依据上述文件,认真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划、组织和培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部署,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针对当前高校改革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的要求,发挥高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积极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广泛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深入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教育部财政部2014年4月5日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更加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为了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明确教育部、财政部组织认定并给予支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重点任务、发展目标和领域布局,更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组建,经“2011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规划。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三地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北京作为首都,拥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知名高校、优秀师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天津作为直辖市,教育基础较好,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而河北在教育资源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方面与北京、天津存在较大差距。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

这包括师资的交流与合作、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设施的共用等。

通过建立教师交流机制,让北京、天津的优秀教师到河北支教,同时河北的教师也有机会到北京、天津学习进修,能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资源方面,可以共同开发优质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三地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

此外,还可以整合三地的教学设施资源,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教育协同发展还需要推动教育政策的协同。

三地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标准,消除政策壁垒,为教育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比如,在招生政策方面,可以探索建立跨区域的招生机制,让更多河北的学生有机会到北京、天津接受优质教育;在教育评价政策方面,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促进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

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地高校应加强合作,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可以建立高校联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

同时,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对于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学者风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敏

学者风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敏

学者风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敏马敏教授马敏,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第七、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中国史)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历史)评审组成员,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曾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自1989年以来,马敏教授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高水平大学担任客座 研究员、访问学者,2012-2018年间担任国际经济史学会(IEHA )执行委员(中国代表),在推动中 国学术走出去,在国际舞台展示、发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敏教授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建设者、领导者之一;是国家首批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负责人。

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 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 人才津贴。

马敏教授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中国近代教会 大学史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学术贡献,其主要代表作有《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 会个案研究》(与朱英合著)、《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官商之间:社会剧变 中的近代绅商》、《中国近代商会通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2017年获第四届中国政府出 版奖提名奖,2018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二等奖)。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发表论文7篇,在 《历史研究》发表论文12篇。

互联网+大赛作品案例关于教育

互联网+大赛作品案例关于教育

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彝族人口167万,占总人口的42.4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重点地区之一。

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历史上的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彝族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历史上彝族人民没有创办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不等于彝族没有古代教育。

从久远的古代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彝族人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力属于自己的灿烂的文化。

然而,拥有如此丰富文化的彝族人民大多数现在却处于愚昧贫困之中,当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严重滞后,问题重重。

和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兄弟民族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

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教育现状的影响:一是自然环境险要,学生流失率高。

正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所描述的蜀中山川之“奇、艰、险”。

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属于四川横断山脉西南分支,又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

断裂带纵横交错,山川交横,交通闭塞,村落散居。

气候寒冷,条件恶劣。

彝族人民多居住在高寒山区或是半山区,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他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沟通困难,相对闭塞。

导致了当地学生求学困难,虽然全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一村一校”,但部分偏远地区住在山上的彝族学生,到附近的村小上学就得花一两个小时,有些孩子上学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遇到夏季雨水多时,经常出现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现象,阻碍学生入学,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学习进度。

他们没有校车也没有营养午餐,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一块简易的木板,一间空旷的屋子就成了一方教育天地。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_华中师大考研网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_华中师大考研网
生命科学学院
术协同创新中心
体育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学院 社会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技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MBA 教育中心
法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新闻传播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文章来源:华中师大考研网(),更多华中师大考研相关信息和资料请关注文彦考研论坛。
/showNews-449.aspx 本次公示名单为各招生单位提交的拟录取名单(含少数 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和单考生),正式录取名单需上级主管部门录 检通过后才能确定,最终确定时间约 5 月中旬。如有拟录取考生 未通过上级录取审核,学校将情况反馈给考生所在学院,并由学 院通知到考生本人,务请拟录取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保持 电话畅通。录取通知书将在 6 月初由各招生学院寄发。
2014 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拟
录取名单公示
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 取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按照《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年 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组织完成 2014 年硕士研究生招 生复试录取工作。现将拟录取名单进行网上公示,考生对拟录取 公示名单如有疑问,请先直接向招生单位咨询反映。各招生单位 研究生秘书老师联系方式如下:
有关拟录取手续办理程序请 4 月下旬关注研究生院 网站后续通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4 年 4 月 17 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政治学研究院 教育学院 心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文学院 语言研究所
历史文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物理学院、核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化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石洁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景琪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郭鑫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王志向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郑雯雅
展协同创新中心
考生编号
录取专 业码
录取专业
105119132306073 040100 教育学
全日制 非定向 325 78.7 70.48
全日制 非定向 327 76.6 69.88
全日制 非定向 344 77.42 72.25
全日制 非定向 346 79.68 73.39
全日制 非定向 348 79.02 73.37
全日制 非定向 340 82.24 73.7
全日制 非定向 337 81.22 72.93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常曼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谭杰文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刘圆圆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袁晓宁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菅若琳
展协同创新中心
03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 唐琦
展协同创新中心
全日制 非定向 340 80.1 72.84
全日制 非定向 389 86.68 81.35
全日制 非定向 352 78.74 73.74
备注
全日制 非定向 344 72.12 70.13
全日制 非定向 342 76.4 71.6

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

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

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作者:冯安华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11期2019年9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

《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在线教育,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同时,《意见》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加强行业自律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意见》将对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刊记者为此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王继新教授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王继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

记; ; 者:您認为2019年9月30日出台的《意见》有何社会背景和重要现实意义?王继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网络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0.1%,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734亿元,并将长期保持 18% 左右的复合增长。

但是,当前在线教育还是面临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在线教育平台存在授课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任性停课和退款难等。

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在线教育,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建立规范化标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在线教育发展。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教育协同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建立教育联盟、开展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了校际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动了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学科共建,提升了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然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北京和天津拥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河北在教育资源方面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等方面存在差距。

其次,三地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存在差异,导致教育协同发展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

例如,招生政策、学籍管理等方面的不一致,给学生的流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合作项目存在短期性和临时性的特点,缺乏可持续性。

为了进一步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

三地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布局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加大对河北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开展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河北流动。

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三地学生能够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是推进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协同创新。

三地应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招生考试、学籍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逐步实现统一标准和相互衔接。

探索建立跨区域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湖北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简介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湖北省成立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简称“CCEIBDBE”)。

它是由湖北省政府主导,华中师范大学牵头,湖北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等作为共建单位成立的独立法人实体,是一种新型创新组织,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为各参与单位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公共平台。

湖北大学经申请授权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湖北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作为CCEIBDBE分支机构与研发实体之一,根据湖北大学与CCEIBDBE 签署的相关协议结合湖北大学已有的基础条件与实际情况,在CCEIBDBE的指导、监管、支持下,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工作,完成湖北大学作为CCEIBDBE核心单位应承担的各项任务。

中心组建的总体目标是面向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大问题,构建“政府-大学-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创新机制,整合研究资源,开展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教育发展的研究平台、咨询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心以学校直属研究机构的形式进入实体化运行,实行CCEIBDBE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学校党委书记刘建凡担任中心主任。

中心遵守湖北大学的相关政策制度,拥有一定的行政、人事、经费使用、薪酬分配等自主管理权限。

中心聘任教育学院院长靖国平教授为首席专家,聘任雷体南教授、曹树真副教授为研究团队负责人,组建了2个研究团队。

目前,经过发布课题招标公告、课题负责人申请、组织专家评审等环节,中心2014年度6项招标立项课题已正式启动相关的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