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卫生资源规划
第5章 卫生资源规划
(二)医院床位配置
医院床位配置依据:
1)区域居民医院病床需要量、需求和潜 在需求量 2)医院病床使用效率和合理利用度 3)医院病床合理布局和结构比例 4)考虑区域人口流动因素和基层病人逐 级转诊住院治疗,边远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的特点
(二)医院床位配置
1.确定当地医院床位总需要数和需求数。
2.对当地总床位供应平衡状态进行评估。 (1)供需比值R=1±0.05时为供需平衡; (2)R在1 ± 0.15之内为基本平衡; (3)R<1-0.15 为不足; (4)R>1+0.15为过剩。
是一定区域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区域 卫生发展的行动纲领。
区域卫生规划的目的
从各地实际出发,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资
源,改善和提高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能 力,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 求
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
从区域和人群出发,以居民主要卫生问题
为规划依据 以优化配置区域内卫生资源为核心
卫生资源配置的类型
增量配置(初配置)--如该地区当年计划
投入的卫生经费、计划购进的新诊疗设备 和新建业务用房,计划新接收的应届毕业 生和新引进的外地卫生技术人才和技术等。 存量再配置(或转移)--是通过再分配, 改变分配不合理现状,达到优化配置的目 的。通过改组、改制、改向的方式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方法
第五章
卫生资源规划
学习目标
掌握
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熟悉
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了解
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任务及意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卫生资源规划概述 第二节 区域卫生规划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3篇)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____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七条国家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九条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第十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
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搭建或者封闭阳台必须符合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在城市中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应当内容健康、外型美观,并定期维修、油饰或者拆除。
卫生资源规划 ppt课件
(五)制定卫生资源开发策略 及具体实施措施
1.解决认识问题 2.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3.提交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4.方案批准后要成立正式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
组,并明确职责分工、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 训、落实活动经费等。
(二)形势分析
1.形势分析主要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现况与趋势 环境状况 人群健康状况 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及卫生服务状况
(二)形势分析
第二节 卫生资源规划程序
主要内容:
一、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思路 二、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原则 三、卫生资源规划编制步骤
一、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思路
二、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
(一)准备工作
卫生资源需要分析基本原则
(5)一次性卫生资源需要分析(新建房屋、购置设备等) 应进行可行性论证
(6)卫生资源需要分析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筹集渠道和可 能性
(7)财务人员、规划制定及实施的主要人员均应参加卫生 资源需要分析
(8)卫生资源需要分析要保持一定弹性,近细远粗
(四)分析资源需要,确定卫生 资源规划目标
(一)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配置方式
是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 置卫生资源的方式。主要体现为统一分配卫 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展速度和规 模等。 2.市场配置方式
是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 卫生资源在不同领域及层次的分配。
(一)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3.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
三、卫生资源规划功能及任务
(一)卫生资源规划功能
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 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是 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群卫生保健服 务需要的重要手段。
环境卫生规划实施方案范本
环境卫生规划实施方案范本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卫生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个环境卫生规划实施方案的范本,供参考。
一、背景和目标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居民生活、城市形象直接相关。
本次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方案。
时间:月底前完成。
2.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清洁、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管理等相关规定,明确各部门、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时间:三个月内完成。
3.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借助媒体、宣传栏、社区广播等方式,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时间:长期进行。
4.加强环境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乱倒垃圾、乱丢乱扔等行为,形成常态化的监督执法机制。
时间:长期进行。
5.改善环境卫生设施:修缮和改造老旧的公共厕所,新建公共厕所,提高卫生设施的水平和质量。
时间:一年内完成。
6.建立环境卫生督导机制:建立环境卫生督导员队伍,通过定期巡查、督促和反馈等方式,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督导和指导。
时间:半年内完成。
三、资源投入和保障措施1.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对环境卫生工作的财政投入,增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实施。
2.人力资源保障:合理配置相关人员,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3.宣传资源支持:充分利用媒体、社区、学校等公共资源,扩大宣传范围和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环境卫生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卫生的定期监测机制,对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定期评估和总结:每半年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推进问题解决,形成工作成果和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环境卫生工作水平。
银川市区域卫生规划
银川市区域卫生规划(—年)文本目录一、引言........................................................................................二、规划背景 ................................................................................(一)社会经济现状...............................................................(二)主要健康指标...............................................................(三)人口规模.......................................................................(四)卫生资源状况...............................................................(五)医疗卫生服务状况.......................................................(六)主要医疗卫生问题.......................................................(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规划目标.......................................................................(三)基本原则.......................................................................四、医疗资源配置 ........................................................................(一)医疗服务网络...............................................................(二)配置指标.......................................................................(三)机构...............................................................................(四)床位...............................................................................(五)人员...............................................................................(六)大型设备.......................................................................(七)学科...............................................................................(八)卫生信息化...................................................................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政府领导...............................................................(二)创新体制机制...............................................................(三)拓展投融资渠道...........................................................(四)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 ..............................................(五)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兴医 ..................................(六)推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 ..............................(七)强化监督,创造良好的卫生信息化发展环境 ..........(八)实施分级诊疗,正确引导群众看病就医 ..................一、引言《“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出到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卫生规划实施方案
卫生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和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我国在卫生规划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规划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加大卫生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卫生设施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3.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城乡卫生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每个地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卫生服务。
4.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三、实施方案1. 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2. 加大对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卫生设施建设问题,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3.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对偏远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卫生资源支持,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
4.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卫生规划实施资金的落实。
2. 完善卫生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加强对卫生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卫生规划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卫生规划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才能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我国卫生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卫生计划书范本
卫生计划书范本1. 引言卫生计划书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制定的一份详细的卫生管理计划。
它涵盖了卫生管理的目标、计划、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旨在确保特定环境的卫生健康和安全。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卫生计划书的范本,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卫生计划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背景在编写卫生计划书之前,首先需要对特定环境的背景进行必要的介绍。
这包括该环境的性质、用途、人员流动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卫生管理措施。
3. 目标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卫生管理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
例如,保持环境清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促进员工健康等。
4. 责任分工卫生管理需要明确责任分工,以保证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包括指定卫生管理责任人,确定其职责和权限。
5. 卫生管理措施卫生管理措施是卫生计划书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列出各项卫生管理措施,并包括实施时间、频率以及具体操作步骤。
5.1 清洁卫生清洁卫生是卫生管理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需要列明清洁频率、清洁方法、清洁用具等细节,以确保环境的整洁。
5.2 排污处理排污处理是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污水、垃圾等处理措施,以防止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5.3 病媒生物控制病媒生物是传播传染病的媒介,如蚊子、苍蝇等。
在这一部分,需要列明针对不同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5.4 固体废物管理固体废物管理包括垃圾分类、存储、转运和处理等环节。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规定废物的分类要求、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责任人。
5.5 器械消毒与管理对于医疗机构等特殊环境,器械消毒与管理是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器械消毒的具体方法、频率以及责任人。
6. 监督与评估卫生计划书的实施需要进行监督与评估,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这包括制定监督与评估的具体措施、频率和责任人。
7.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卫生计划书的范本,涵盖了卫生计划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读者可以根据具体环境的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第五章 卫生资源规划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掌握:⏹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
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 是指社会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统称。
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知识和技术等。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经费数及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1.计划配置方式:是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
主要体现为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展速度和规模等。
2.市场配置方式:是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在不同领域及层次的分配。
3.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是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辅以市场调节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熟悉:⏹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一)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指导思想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3.公平与效率兼顾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二)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1.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卫生资源状况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3.相关理论、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了解:⏹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任务及意义。
✓卫生资源规划(health resource planning)是指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问题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卫生资源的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一)卫生资源规划功能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是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群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重要手段。
(二)卫生资源规划任务1.确定卫生资源配置目标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3.探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 health planning)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专升本科专业课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参考大纲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大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目《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职升本科入学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书目教材名称:《卫生事业管理学》主编:张亮、胡志版本:第1版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书号): 9787117173766/R1737三、考试形式及题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试题共设五个大题,每个大题分别设有若干小题。
以下即每个题型的具体说明: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5.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四、考试大纲要求第一章绪论1、掌握: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卫生系统的目标、功能及特点。
第四章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1、掌握:体制与机制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含义与内涵;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1、掌握: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2、熟悉: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第六章卫生组织体系1、掌握:卫生组织的概念;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设置;社会卫生组织的功能。
第八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1、掌握: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内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制度。
第九章卫生物力资源管理1、掌握:卫生物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卫生设备管理配置原则。
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本条例旨在规范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市民的良好生活环境和健康权益。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
第一节城市道路管理
1. 城市道路的修建、拓宽和维护应遵循有关规定,确保交通畅通和行人安全。
2. 道路上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应合理,包括道路标志、交通信号设施等。
第二节城市绿化管理
1. 城市绿化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类绿地。
2. 城市绿化的植物种类应当符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
第一节垃圾分类与处理
1. 城市居民应按照指定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提倡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2. 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应当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第二节环境卫生设施管理
1. 公共场所和居民区应有卫生设施,如公厕、垃圾桶等,设施应当保持干净、整洁。
2. 卫生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四章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将采取一定的法律责任措施进行处罚,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前述与本条例不符的相关规定将被废止。
以上为《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完整内容。
---
该文档包含了《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全部条款,目的是为了规范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并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活权益。
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各项规定,以及对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和实施时间的说明。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课件第五章卫生规划
4.修正目标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优势 (Strengths) 劣势〔Weakness〕 时机〔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5.制定战略
制定战略的过程包括多种战略的研制和在多种 战略中择优两个方面。
必须指出的是,活动的最终有效,并不一定要 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战略,而只要其恰当周详, 无明显缺陷。关键是要设计标准明确、选择可 行的策略。具体有: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床位 数、卫生人员数、卫生经费数及卫生经费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 区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1.方案配置方式
是以政府的指令性方案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 卫生资源的方式。主要表达为统一分配卫生资 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开展速度和规模等。 2.市场配置方式
效益
一般而言,卫生规划的产出多是社会福利 的提高,表达为社会效益,多反映在效果 指标上。也有一些卫生规划,其产出可用 货币来衡量,或可以将其产出效果转化为 可用货币计量的值。
影响
影响是指规划目的之外的,对卫生和有关社会 经济开展所起的影响。主要答复以下问题:
事先预测到的影响是否出现? 有无未预测到的影响出现? 这类出现的影响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 出现的影响是否会长期持续? 有无专门的方法、方案消除此类影响?
影响力等
4Hale Waihona Puke 组织的时机 遵循木桶原 理:各种因 素中,最薄 弱的环节将 成为组织开 展的瓶颈
3.分析资源
涉及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 源、技术信息、社会评价等。应考虑以下问题:
当前卫生组织的成员拥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组织的资金状况怎么样? 设备使用效率如何? 在提供效劳方面一贯很成功吗? 社会公众对组织所提供的效劳及其质量的评价如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篇章结构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篇章结构(原创实用版)目录1.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篇章结构概述2.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4.第三章:医疗卫生体制5.第四章:医疗卫生人员6.第五章:医疗卫生资源7.第六章:医疗卫生监督8.第七章:法律责任9.第八章:附则正文【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篇章结构概述】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一部关于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法律,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全法共分为八章,包括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体制、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全面规范了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总则】总则是该法的第一章,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法律适用范围、法律原则等基本内容。
明确了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该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
其中,基本医疗服务主要指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则是通过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促进全民健康行为养成。
【第三章:医疗卫生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是该法的重要内容,主要规定了国家、地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等。
明确了国家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四章: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该章主要规定了医疗卫生人员的资格、职责、权益等。
明确了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第五章: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资源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实施的重要基础,该章主要规定了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使用、管理等内容。
明确了国家应当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甘肃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第十七条 张。
医院床位数量配置标准:
(一) 全省医疗机构总床位数为 5. 41 万张至 6. 34 万张, 平均每千人口 2. 13 张至 2. 49 (二)地(市、自治州)医疗机构床位数量配置: 一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4.44 张至 5.51 张; 二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3.28 张至 4.08 张; 三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2.40 张至 2.80 张; 四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1.56 张至 1.77 张; 五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1.65 张至 2.06 张。
康教育中心、医学考试中心、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及其他的卫生机构,上述机构可独立设置亦 可设在某个卫生机构内。 第十五条 有条件的地(市、自治州)可根据需要比照省级的办法设置第十三
条、第十四条所列的部分卫生机构。
第三章 医疗机构床位的配置
第十六条
医院床位质量配置标准:
(一)省级医院平均每床建筑面积(业务用房)60-80 平方米,占病房面积 8-10 平 方米,平均拥有医疗设备价值不少于 12 万元。 (二)地(市、自治州)级医院平均每床建筑面积(业务用房)50-60 平方米,占病 房面积 6-8 平方米,平均拥有医疗设备价值不少于 8 万元。 (三)县级医院平均每床建筑面积(业务用房)40-50 平方米,占病房面积 6-8 平方 米,平均拥有医疗设备价值不少于 5 万元。 (四)卫生院平均每床建筑面积 30 平方米,占病房面积 4 平方米,平均拥有医疗设备 不少于 1 万元。
规划,检查、监督和评价各地(市、自治州)卫生事业发展的依据。 第三条 本标准所指卫生资源,包括各级、各行业、各种所有制性质以及军队
对地方开放的各类卫生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 第四条 本标准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地(市、自治州)社会、经济、
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范文(四篇)
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规范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二条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全方位、连续性、个性化的卫生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
第三条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一) 统一卫生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二)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范围和质量;(三)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四) 加强卫生室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五) 加强卫生室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责任意识。
第四章组织第四条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由农村卫生院(中心)负责,成立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一) 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政策;(二) 统筹协调各乡村卫生室工作,保证服务一体化;(三) 监督检查各乡村卫生室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四) 组织卫生室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五)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卫生意识。
第五章资源第五条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需要合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二)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三)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四) 定期进行财务审核,确保资金使用合理、规范。
第六章服务内容第六条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二) 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三) 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及时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四) 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知识。
第七章考核评价第七条对乡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 评价服务范围和效果,反馈问题和改进意见;(二) 评价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三) 评价卫生室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四) 评价卫生室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情况。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北2006年5月26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的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制镇的城区,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市、州和县级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卫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环境保护、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将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组织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市容环境卫生多元化投入机制,重视和扶持科学研究工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风气。
第五条市容环卫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坚持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建设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教育、疏导与严格、文明执法相结合。
第六条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组织居民制订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公约,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创立整洁、优美、文明的社区。
第七条公民有享受良好卫生环境的权利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义务,并有权劝阻、举报破坏市容环境卫生和损坏环境卫生设施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环境卫生工人的劳动,不得阻碍、阻挠其正常工作。
第八条对在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卫生系统的概念;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①提供卫生服务;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1.改善健康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5、卫生事业的概念;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①法律手段②行政手段③经济手段④项目管理手段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指导书
《卫生事业管理》学习指导书一、课程说明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资源管理、系统管理、国外卫生事业管理以及卫生改革与发展等内容。
课程具有知识框架较完整,内容较充实的特点,适合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使用。
课程学习以课件内容为主,同时辅以指定的教材。
二、教学大纲第一章管理学基础掌握管理和主管人员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
熟悉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
了解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性质;主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所需的个性特征。
第二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有关概念;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熟悉卫生事业特点;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我国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沿革;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学科。
第三章卫生政策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特点和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等;卫生政策的基本概念。
熟悉公共政策的类型;卫生政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我国卫生基本政策。
了解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我国具体的卫生改革政策与卫生经济政策。
第四章卫生组织掌握卫生组织的概念和构成;卫生服务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地位和农村基层卫生的三大法宝。
熟悉公共行政组织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征;我国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组织的分类;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构成。
了解组织有关的知识,包括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点和要素、组织工作的概念、组织工作内容、组织管理的内容等;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和体系;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有关变革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
掌握:
⏹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
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 是指社会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
力的统称。
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知识和技术等。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经费数及
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状况的重要
指标。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1.计划配置方式:是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卫生资源的方
式。
主要体现为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
展速度和规模等。
2.市场配置方式:是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在不同
领域及层次的分配。
3.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是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
主导作用,辅以市场调节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熟悉:
⏹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一)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指导思想
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公平与效率兼顾
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
(二)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
1.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卫生资源状况
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相关理论、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
了解:
⏹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任务及意义。
✓卫生资源规划(health resource planning)是指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问题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卫生资源的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一)卫生资源规划功能
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是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群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重要手段。
(二)卫生资源规划任务
1.确定卫生资源配置目标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3.探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区域卫生规划(regional health planning)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区域卫生规划特征
1. 区域卫生规划从区域和人群出发,以居民主要卫生问题为规划依据,而不是以机构发
展为规划依据区域卫生规划是以居民健康指标为目标,而不是以床位、人员增长为目标
2. 区域卫生规划以优化配置区域内卫生资源为核心
3. 区域卫生规划采取产出决定投入的计划模式
4. 区域卫生规划应着眼于提高卫生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
5. 区域卫生规划从编制、实施到评价有其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区域卫生规划十分重视卫
生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注重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这个系统为规划服务。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意义
1.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 对卫生资源进行结构调整
3. 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
4. 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的主要途径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基本原则
1. 卫生资源总量配置要与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相匹配。
2. 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和布局要突出卫生发展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体现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性。
3. 依据服务人口及服务地理面积设置机构配置资源,而不是根据部门的隶属关系。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方法
1. 卫生机构配置
2. 医院床位配置
3. 医疗机构医生配置
4. 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配置
5. 大型医疗卫生设备配置
6. 卫生经费的配置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
1.卫生机构配置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负责管辖区内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预防,妇幼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康复等。
(2)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县(市、区)医疗机构承担辖区常见病、一般疑难性疾病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患者的门诊、住院治疗,并扩大社会卫生服务功能,
协助基层卫生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市级医疗机构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
的诊治,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成为区域内医疗、教学、科研相
结合的技术中心,提供专科和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
(3)疾病控制机构:提倡综合性,改变现有一病设一机构(如职业病、结核病、性病、
麻风病、血吸虫病等)的状况。
(4)妇幼卫生保健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市、县可设立妇幼保健机构。
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强化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和监测能力,对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统一规划、监
督和评价;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完善围生期保健、婴幼儿保健和妇女卫生工作,
逐步扩大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覆盖面,提高妇幼保健能力和质量。
2. 医院床位配置
(1)医院床位配置依据
1)区域居民医院病床需要量、需求和潜在需求量
2)医院病床使用效率和合理利用度
3)医院病床合理布局和结构比例
4考虑区域人口流动因素和基层病人逐级转诊住院治疗,边远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
(2)医院病床配置数测算方法:(两个公式)
3. 医疗机构医生配置
(1)医疗机构医生配置依据
①居民实际医生需求量和潜在需求量;
②医生结构、工作负荷、医生标准工作量和合理利用程度;
③考虑城市人口流动、基层病人转诊及边远农
村地广人稀等因素。
(2)医疗机构医生配置数测算方法:
医生需求量=门诊医生需求量+住院医生需求量
4. 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配置
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需要数可按人口比例法进行测算。
即按照我国全国每万人口拥有预防保健专业医生数,测算区域预防保健专业医生需要数。
5. 大型医疗卫生设备配置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各省要根据本地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规定总量,合理规划和布局。
要优先考虑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改造,而不是盲目购置高、精、尖的设备;要优先购买国内生产的适宜设备,而不是优先考虑进口设备。
6. 卫生经费的配置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的经济政策原则,并结合服务人口数、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等因素,对卫生机构实行分类补助标准,优化卫生经费供应方式和结构。
一、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思路:
二、编制卫生资源规划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科学化原则
5.滚动调节原则
三、卫生资源规划编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