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卫生规划

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县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X年)》、《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资源配置标准(X-X年)》和《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X县X区域卫生规划(X-X 年)》。

一、现状分析

1、社会发展概况

X县位于X三省交界的X三角地带,X、X、X三河交汇,北濒X,南依X,西连X,东接X,总面积526平方公里,辖4镇1街道办事处、28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万人。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55亿元;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2元。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X年全县完成门诊量59X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157000人次,占26.5%。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350000人次,占59.12%;全年住院10248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9522人次,占92%,镇卫生院726人次,占8%;手术人数为1622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4.39天。

3、医疗资源分析

X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0家。其中,县属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83所,个体诊所62个,厂矿医院3个,

民营机构1个。有执业医师353人;注册护士319人,医药、检验、医技117人。

其中:县医院:开放床位350张,编制床位350;现有执业医师151人;注册护士233人,医药、检验、医技38人,床位使用率89.85%,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259人。

中医院:开放床位76张,编制床位100;现有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8人,医药、检验、医技16人,床位使用率50%,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62人。

妇幼保健机构:开放床位30张,编制床位50;现有执业医师9人;注册护士10人,医药、检验、医技13人,床位使用率30%,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1人。

乡镇卫生院及厂矿医院床位140张。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3人,医药、检验、医技40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6人。

4、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1)卫生补偿机制不健全,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紧缺;按照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比例为按人口的1.2/千人,全县应配置198人,实际编制人数126人。

卫生人才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后继乏人,缺乏吸引力,卫生队伍难以稳定;需引进高年资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医疗技术低水平水平人员有待于尽快提高;六是个别乡镇卫生院医疗

设备、房屋落后,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缓慢,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2)高医疗需求与低支付水平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关爱生命的愿望日趋增强,不论贫富,一旦患病都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但由于城乡医疗保障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患者支付能力十分有限,较高的卫生需求与较低的保障水平和支付能力存在较大的矛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

(3)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县级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县级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乡镇卫生院工作量普遍不足,出现了一部分卫生资源不足的同时另一部分资源浪费闲置,不论大病小病都集中在县级医院在医疗,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村卫生机构仍存在薄弱环节。整体而言,我县卫生技术队伍存在总量不足,技术层次偏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社区人才匮乏,人员结构相对老化,缺乏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功能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缺乏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鼓励政策,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受人事管理体制限制,卫生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调整比较困难,存在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二、规划设置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的宗旨,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合理调整、配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办医,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 —X年)的通知(国办发〔X〕14号)精神,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大医院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专科、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流动;鼓励社会资金举办慈善医疗机构或慈善捐赠,扩大医疗服务供给;鼓励县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城市医院诊疗。要进一步加强上级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和指导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稳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中西医并重,做到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

三、总体目标

到X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西部地区前列,实现“西部卫生强省”的奋斗目标。

四、主要发展指标

(1)每千人口床位数。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5张。

(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85人。

(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83人。

五、医疗机构设置

1、公共卫生机构设置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功能: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病原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