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规划

合集下载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9.21•【字号】绵府办函〔2015〕189号•【施行日期】2015.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的通知绵府办函〔2015〕18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 《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已经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表:1.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主要指标表2.绵阳市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现状及配置目标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9月21日绵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2014年修订版)前言为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全市卫生资源的统筹与优化配置,规范全行业管理,适应科技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建立服务川西北地区的高水平医疗卫生保障平台,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参照《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年修订版)》、《四川省“十二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川卫办发〔2014〕437号),结合《绵阳市2011-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绵阳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特编制此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基本状况。

自然与社会经济。

绵阳地处四川省西北部,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的腹心地带,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川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

(2)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 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的宏观调 控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 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卫生机构按 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多部门管理 。区域卫生规划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 的卫生计划模式,使卫生事业从粗放型增长 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对不合理的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 进行调整。在供大于求地区,严格控 制增量、遏制增长势头、将存量从结 构和空间分布上向短缺地方调整;在 供小于求地区,采取适宜政策促进发 展。
(3)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 效利用,着眼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综合服 务能力,明确各层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的地位、功能及相互关系,形成功能互 补的、整体的、综合的卫生服务体系。
三.区域卫生规划的意 义
1.区域卫生规划是国家对卫生事 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将逐步建立在国家 宏观调控之下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分级管理 的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将国家的卫生事业发 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卫生事业朝着正确的 方向发展,使各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当地 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 健康需求相协调。
(4)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边规划,边 调整。
其实质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 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 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 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 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 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 公平、有效卫生服务的过程。
二.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 标

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具体体现.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落实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念见》的实际行动表现.区城卫生规划是区城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卫生事业从偏重数最、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内涵为主,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的和为市场机制调节失灵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手段。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机构不是按区域、按人群健康需要设置,而是按部门或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皿.并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造成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的不合理格局.导致卫生资像重复配置,不少地方出现卫生服务与需求失衡等状况,这是卫生改革进展到现阶段迫切浦要研究和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区城卫生规划有利于对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分级分工、服务网络和服务方式进行改革. 改变现有卫生管理体制.促进卫生全行业管理的改革。

第二节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具体体现.制订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落实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念见》的实际行动表现.区城卫生规划是区城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卫生事业从偏重数最、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内涵为主,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的和为市场机制调节失灵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手段。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机构不是按区域、按人群健康需要设置,而是按部门或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皿.并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造成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的不合理格局.导致卫生资像重复配置,不少地方出现卫生服务与需求失衡等状况,这是卫生改革进展到现阶段迫切浦要研究和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5章 卫生资源规划

第5章  卫生资源规划

(二)医院床位配置
医院床位配置依据:
1)区域居民医院病床需要量、需求和潜 在需求量 2)医院病床使用效率和合理利用度 3)医院病床合理布局和结构比例 4)考虑区域人口流动因素和基层病人逐 级转诊住院治疗,边远农村地区地广人稀 的特点
(二)医院床位配置
1.确定当地医院床位总需要数和需求数。
2.对当地总床位供应平衡状态进行评估。 (1)供需比值R=1±0.05时为供需平衡; (2)R在1 ± 0.15之内为基本平衡; (3)R<1-0.15 为不足; (4)R>1+0.15为过剩。
是一定区域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区域 卫生发展的行动纲领。

区域卫生规划的目的
从各地实际出发,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资
源,改善和提高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能 力,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 求
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
从区域和人群出发,以居民主要卫生问题
为规划依据 以优化配置区域内卫生资源为核心
卫生资源配置的类型
增量配置(初配置)--如该地区当年计划
投入的卫生经费、计划购进的新诊疗设备 和新建业务用房,计划新接收的应届毕业 生和新引进的外地卫生技术人才和技术等。 存量再配置(或转移)--是通过再分配, 改变分配不合理现状,达到优化配置的目 的。通过改组、改制、改向的方式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方法
第五章
卫生资源规划
学习目标

掌握
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 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熟悉
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了解
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任务及意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卫生资源规划概述 第二节 区域卫生规划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0.01•【字号】宜府办发〔2016〕73号•【施行日期】2016.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宜府办发〔2016〕73号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湖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10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14〕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宜昌城区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及宜昌高新区,夷陵区执行县市相关规定。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宜昌市共辖5县3市5区、87个乡镇、23个街道办事处、1350个村民委员会、296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1084平方公里,其中宜昌城区建成区92.23平方公里。

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398.18万,其中宜昌城区75.94万,常住人口411.5万人,人口密度195人/平方公里。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3384.8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2360元。

全体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5元,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0元。

(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2015年末,全市卫生计生机构总数为3007个。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25•【字号】宛政办〔2023〕36号•【施行日期】202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宛政办〔2023〕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25日南阳市“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南阳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南阳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健康南阳2030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1.社会经济状况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

南阳作为千万人口大市、经济大市、生态大市、农业大市,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农产品供给能力突出、城镇化潜力巨大。

高铁站、世界月季大观园、“三馆一院”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商务中心区、城市综合体、景观水系等工程快速推进,“满城绿色半城水”靓姿初显,“两山两源”生态优势不断厚植。

中心城市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5个功能区、11个县(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238万人,常住人口971.3万人。

与2015年相比,总人口增长23.1%,常住人口增长12.99%。

卫生区域工作规划

卫生区域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区域卫生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域卫生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区域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区域内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3.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居民健康保障的重要支撑。

三、规划措施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提升三级医院综合实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2)加强二级医院建设,提高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2.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3)加强健康促进,推动健康生活方式。

3.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素质。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质量;(2)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人才业务水平;(3)加强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提高人才待遇。

4.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合理布局、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重点支持以下方面:(1)加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3)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物业环境卫生工作计划5篇

物业环境卫生工作计划5篇

物业环境卫生工作计划5篇第1篇示例:物业环境卫生工作计划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人身健康,提高小区整体的环境卫生水平,我公司制定了以下物业环境卫生工作计划,以确保小区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环境卫生日常维护工作1.1 垃圾清运工作每日清晨、下午各安排一次垃圾清运工作,将小区内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保持小区内道路和公共区域的整洁和美观。

对于易腐垃圾和有害垃圾,每周进行专门的分类清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1.2 绿化维护工作每周安排专人对小区内的绿化带和花草进行修剪、浇水和杂草清理,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同时做好绿化带的保洁工作,保持整洁和美观。

1.3 公共区域清洁每日清晨、下午各安排一次公共区域清洁工作,包括楼道、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保持这些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二、环境卫生定期保洁工作2.1 大面积地面清洁每季度进行一次对小区内大面积地面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洗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区域的地面,清除污垢和杂物,保持地面的整洁和干净。

2.2 公共设施保洁每月进行一次对小区内公共设施的保洁工作,包括垃圾箱、小区围墙、广告牌等公共设施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公共设施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2.3 道路绿化带清理三、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工作3.1 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环境卫生工作。

3.2 垃圾分类宣传针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共同营造清洁整洁的小区环境。

3.3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小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乱堆乱放的物品,整治乱贴乱画的现象,提升小区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四、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工作4.1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定期的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对小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0•【字号】武政〔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武政〔202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5月10日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为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基础(一)卫生资源1.机构。

“十三五”期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计6446个,其中医院36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95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0个、其他卫生机构56个。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较2015年底增加74.45%,其中三级医院数增加34.78%。

2.床位。

“十三五”期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共计93834张,其中医院81228张。

每千人口床位数7.61张,其中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6.59张。

床位总数较2015年底增加16.24%,其中医院床位数增加20.25%。

3.人员。

“十三五”期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总数共计14.2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2万人。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9万人、注册护士5.73万人。

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0人、注册护士4.65人。

卫生技术人员较2015年底增加25.49%,执业(助理)医师增加36.93%,注册护士增加26.77%。

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计划三篇

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计划三篇

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计划三篇《篇一》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计划办公区域的卫生与环境维护是保证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个干净整洁、环境良好的办公区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公司形象。

为此,我制定了这份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计划,以期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提高办公环境的质量。

本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1.定期对办公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桌面、窗户等。

2.保持卫生设施的清洁和维护,如洗手间、厨房等。

3.对办公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改善,如绿化植物的配置、通风系统的维护等。

4.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分类回收垃圾等。

为了确保办公区域卫生与环境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以下规划进行工作:1.对办公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制定清洁和维护的责任分配表。

2.定期对清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清洁质量。

3.定期检查卫生设施和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4.定期组织环保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工作的设想:我希望通过实施本计划,能够达到以下设想:1.办公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加。

2.员工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疾病传播的风险降低。

3.公司的形象得到提升,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对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的清洁和维护。

2.每季度对清洁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3.每半年对卫生设施和通风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

4.每年组织一次环保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在实施本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确保清洁和维护工作的质量,不要走过场。

2.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3.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设备故障、人员不足等。

根据工作计划,采取以下工作方案:1.制定详细的清洁和维护流程,明确每个清洁人员的职责。

2.建立监督机制,对清洁和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3.设立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7.20•【字号】文政发〔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现将《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7月20日文山州“十四五”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全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增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根据国家“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云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山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文山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等文件,结合我州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基本现状“十三五”时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健康文山建设,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重大项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截至2020年底,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1397个(含村卫生室),其中综合医院44个、中医医院7个、专科医院19个(眼科医院2个、妇产科医院3个、儿童医院1个、精神病医院6个、传染病医院1个、骨科医院3个、其他专科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902个、门诊部3个、诊所212个、卫生所(医务室)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9个、妇幼保健院9个、急救中心(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机构9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doc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doc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中国医科大学宋文舸区域卫生规划是在对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条件、卫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的主要卫生总是编制的,是一个大卫生的发展蓝图,是区域内国民经济与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区域卫生规划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不仅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都要体现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卫生部门管、社会参与和法律保障的精神。

一、成立编制组织成立编制组织,这是能否实现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的关键。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组织应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基本上应由市(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和计委、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决策人员组成,各地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扩大到有关方面的领导。

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是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最高管理层次,将负责区域卫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决策、协调和指挥,规划领导小组可以委托计委牵头,负责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

这种管理组织的构成和部门间的具体分工,从体制上有利于将区域卫生规划自觉地纳入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第二个层次是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班子,工作班子人员的配比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规划的质量和效用。

区域卫生规划的工作班子应由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群体组成,从专业上可以将工作班子的人员分为3个方面,即调研、咨询、统计。

调研工作应由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从事卫生经济与卫生管理的专业研究人员承担,这有利于部门间信息的横向交流,有利于规划编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克服部门利益与视野局限等不足。

咨询工作应由政府有关部门的研究人员与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承担,这些人员在区域卫生规划制定过程中起咨询参谋作用,也可以接受规划领导小组的授权,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这些专业研究人员很少受部门利益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咨询意见、方案和政策的客观、公正与科学。

区域卫生规划 (2)

区域卫生规划 (2)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地区的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它旨在提供全面、有效和可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区域卫生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需求评估:对特定地区的居民健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其健康现状、疾病负担、社会经济因素等,帮助确定优先的卫生服务需求。

2. 卫生资源评估:评估特定地区的卫生资源,包括医疗设施、人力资源、药品和技术设备等,了解其现状、分布和利用情况,为规划和调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3. 制定目标和战略:根据健康需求评估和卫生资源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战略,确定优先的卫生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卫生服务规划:基于制定的目标和战略,安排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渠道,包括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扩建、卫生人员培训和配置、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5. 监测和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是提供全面、可及、平等、高质量、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人民健康,提高整个地区的健康水平。

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以适应人口变化、卫生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变化。

(工作计划)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

(工作计划)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中国医科大学宋文舸区域卫生规划是于对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条件、卫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的主要卫生总是编制的,是壹个大卫生的发展蓝图,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区域卫生规划作为壹种政府行为,不仅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仍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均要体现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卫生部门管、社会参和和法律保障的精神。

壹、成立编制组织成立编制组织,这是能否实现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的关键。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组织应分为俩个层次。

第壹个层次是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基本上应由市(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和计委、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决策人员组成,各地根据具体情况也能够扩大到有关方面的领导。

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是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最高管理层次,将负责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决策、协调和指挥,规划领导小组能够委托计委牵头,负责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

这种管理组织的构成和部门间的具体分工,从体制上有利于将区域卫生规划自觉地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第二个层次是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的工作班子,工作班子人员的配比和素质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规划的质量和效用。

区域卫生规划的工作班子应由壹个多层次、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群体组成,从专业上能够将工作班子的人员分为3个方面,即调研、咨询、统计。

调研工作应由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从事卫生经济和卫生管理的专业研究人员承担,这有利于部门间信息的横向交流,有利于规划编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克服部门利益和视野局限等不足。

咨询工作应由政府有关部门的研究人员和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承担,这些人员于区域卫生规划制定过程中起咨询参谋作用,也能够接受规划领导小组的授权,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这些专业研究人员很少受部门利益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咨询意见、方案和政策的客观、公正和科学。

综合办公区域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计划三篇

综合办公区域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计划三篇

综合办公区域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计划三篇《篇一》清洁与卫生维护是综合办公区域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为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本计划详细阐述了清洁与卫生维护的工作内容、工作规划、工作的设想、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方案和工作安排。

一、工作内容:1.定期清洁地面、墙壁、门窗等;2.定期清洁空调、风机盘管等空调设备;3.定期清洁电梯、楼梯扶手等公共区域;4.定期清洁卫生间、洗手池等卫生设施;5.定期消毒会议室、接待室等公共区域;6.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垃圾箱清洁;7.定期保养办公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8.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洁设备,如吸尘器、清洁剂等。

二、工作规划:1.制定清洁与卫生维护的工作标准和流程;2.制定清洁计划,明确清洁时间、清洁范围和清洁频率;3.制定卫生维护计划,明确卫生维护时间、卫生维护范围和卫生维护内容;4.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5.定期对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工作的设想:1.通过科学的清洁与卫生维护,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2.减少员工因病原微生物传播而患病的风险;3.降低清洁与卫生维护的成本;4.提高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四、工作计划:1.第一季度:制定清洁与卫生维护的工作标准和流程,明确清洁计划和卫生维护计划;2.第二季度:实施清洁计划和卫生维护计划,定期评估和改进;3.第三季度:对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4.第四季度:根据总结和改进措施,调整清洁与卫生维护计划。

五、工作要点:1.确保清洁与卫生维护工作的严格执行;2.定期培训清洁人员,提高清洁技能和卫生意识;3.加强清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建立清洁与卫生维护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效果。

六、工作方案:1.清洁计划:每周对地面、墙壁、门窗等进行清洁;每月对空调、风机盘管等空调设备进行清洁;每季度对电梯、楼梯扶手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每半年对卫生间、洗手池等卫生设施进行清洁;随时对垃圾进行清理。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

全市区域卫生规划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X-X年)的通知》(X政办发〔X〕107 号)精神,进一步优化我市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全市自然和经济概况。

X市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X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城市。

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

共59个镇,5个乡,26个街道办事处,172个社区,668个村。

全境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238.2万人。

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84.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3元。

(二)全市卫生资源状况。

截至X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8个,其中医院4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8个,其他机构4个。

全市编制床位14593张,其中医院12495张,基层医疗机构2098张。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2505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62名、注册护士5065名、药师(士)619名、技师(士)696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063 名。

(三)全市卫生资源规模。

X年X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6.11张,高于全省5.82张的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12人,低于全省2.31人的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12人,低于全省2.41人的平均水平。

全市已取得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的设备有27台,其中: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17台、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6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3台、电子直线加速器(LA)1台。

(四)卫生服务效率。

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逐年上升,X年完成总诊疗人次为933.98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9% ;完成入院人次为32.8万人次,年均增长3.3 %;完成住院手术4.85万人次;完成门急诊服务893.83万人次,其中:医院完成328.9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552.16万人次、其他卫生机构完成12.76万人次;全市病床使用率为76.06%;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2天。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word参考模板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word参考模板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并且指出,市(地)级政府根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制订的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组织实施。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对区域内卫生发展实行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对现有卫生资源要逐步调整,新增卫生资源要严格审批管理。

“决定”明确了区域卫生规划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制订与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的任务和职责。

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的精神,阐述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以及制订与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实践意义。

第一个问题: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发展规划的基础,是政府对卫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

它以保护和增进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健康为目的,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针对区域内主要的卫生问题,统筹规划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供给与卫生服务需求保持平衡而有计划的采取的一系列决策程序和步骤。

一、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卫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经济学从增长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的观念转变。

按照当今发展经济学的普遍看法,虽然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发展的惟一组成部分。

发展不能只理解为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和金钱方面,而必须体现精神文明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说,发展必须体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全部内容,使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向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转变。

主张用人类发展指标取代过去单纯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来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确保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区域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首先,区域卫生规划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这包括提供全面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区域卫生规划还需要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

这包括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紧急救护服务,确保居民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得到及时的救治和保护。

此外,还需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再次,区域卫生规划还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洁和健康。

这包括加大对水、空气、食品等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预防和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疾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推动居民建立卫生生活方式,如正确使用卫生设施,垃圾分类处理等,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后,区域卫生规划还需要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和保护。

这包括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和满足。

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特殊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结起来,区域卫生规划是为了提高区域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制定的系统性计划。

它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同时也需要关注和保护特殊人群的卫生需求。

只有通过全面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区域卫生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县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X年)》、《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资源配置标准(X-X年)》和《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X县X区域卫生规划(X-X 年)》。

一、现状分析1、社会发展概况X县位于X三省交界的X三角地带,X、X、X三河交汇,北濒X,南依X,西连X,东接X,总面积526平方公里,辖4镇1街道办事处、28个行政村、1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万人。

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55亿元;财政总收入3.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2元。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X年全县完成门诊量59X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157000人次,占26.5%。

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350000人次,占59.12%;全年住院10248人次,其中县级医疗单位9522人次,占92%,镇卫生院726人次,占8%;手术人数为1622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4.39天。

3、医疗资源分析X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0家。

其中,县属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83所,个体诊所62个,厂矿医院3个,民营机构1个。

有执业医师353人;注册护士319人,医药、检验、医技117人。

其中:县医院:开放床位350张,编制床位350;现有执业医师151人;注册护士233人,医药、检验、医技38人,床位使用率89.85%,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259人。

中医院:开放床位76张,编制床位100;现有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8人,医药、检验、医技16人,床位使用率50%,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62人。

妇幼保健机构:开放床位30张,编制床位50;现有执业医师9人;注册护士10人,医药、检验、医技13人,床位使用率30%,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1人。

乡镇卫生院及厂矿医院床位140张。

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3人,医药、检验、医技40人。

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6人。

4、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1)卫生补偿机制不健全,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紧缺;按照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比例为按人口的1.2/千人,全县应配置198人,实际编制人数126人。

卫生人才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后继乏人,缺乏吸引力,卫生队伍难以稳定;需引进高年资医务人员。

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医疗技术低水平水平人员有待于尽快提高;六是个别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房屋落后,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缓慢,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2)高医疗需求与低支付水平的矛盾依然存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关爱生命的愿望日趋增强,不论贫富,一旦患病都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但由于城乡医疗保障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患者支付能力十分有限,较高的卫生需求与较低的保障水平和支付能力存在较大的矛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

(3)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县级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

县级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乡镇卫生院工作量普遍不足,出现了一部分卫生资源不足的同时另一部分资源浪费闲置,不论大病小病都集中在县级医院在医疗,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村卫生机构仍存在薄弱环节。

整体而言,我县卫生技术队伍存在总量不足,技术层次偏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社区人才匮乏,人员结构相对老化,缺乏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功能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缺乏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鼓励政策,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受人事管理体制限制,卫生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调整比较困难,存在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二、规划设置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的宗旨,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合理调整、配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办医,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 —X年)的通知(国办发〔X〕14号)精神,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鼓励有条件的大医院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向专科、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流动;鼓励社会资金举办慈善医疗机构或慈善捐赠,扩大医疗服务供给;鼓励县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城市医院诊疗。

要进一步加强上级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和指导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稳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中西医并重,做到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

三、总体目标到X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西部地区前列,实现“西部卫生强省”的奋斗目标。

四、主要发展指标(1)每千人口床位数。

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5张。

(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85人。

(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到X年平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83人。

五、医疗机构设置1、公共卫生机构设置(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功能: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卫生监督所主要功能:保证监督工作有序规范。

依据法律法规对管理相对人进行卫生监督执法检查。

对管理相对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立案报告、实施调查取证、提出行政处罚建议,组织实施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控制等卫生监督执法具体事务。

受理有关投诉、举报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负责培训卫生监督员,承担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的法律咨询等事务。

(3)妇幼计划生育保健院主要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工作目标和妇幼卫生工作法规;承担本地区妇产科、儿科、计划生育危重症抢救及出诊、接诊、会诊任务;推广和应用妇幼保健实用新技术;搞好全县各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指导和基层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开展产科质量、孕产妇死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生育技术事故的审评工作;负责本辖区儿童入托、入学前健康体检及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现开放床位35张,X末达到开放床位50张;执业医师从X年的9人到X末达到23人;注册护士从X年的10人到X末达到25人;医药、检验医技从X年的13人减少到X末达到10人。

(4)急救站主要功能:为辖区内的各种伤病员(战时和重大自然灾害、生物灾害、意外事故等伤病员)提供院前急救和参与110社会服务联动的各种紧急医疗救治服务。

24小时值班备勤,按照“集中受理,出车施救,就划定区域就近、就急协作医院转送伤病员”的急救运行模式,担负自身市区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5)戒毒医疗机构开展戒毒医疗服务,按照规定建立戒毒人员医疗档案,并按规定报送戒毒人员相关治疗信息。

对戒毒人员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检测,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咨询、健康教育、报告、转诊等工作。

戒毒人员治疗期间,戒毒医疗机构应当不定期对其进行吸毒检测。

发现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对戒毒人员采取多种康复措施,包括心理康复、行为矫正、社会功能恢复等,并开展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2、医院设置(1)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一所。

X县人民医院,是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主要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重症患者救治,疑难疾病初诊、转诊,适宜医疗技术推广应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床位从X年的300张到X末达到350张;执业医师从X年的151人到X末达到200人;注册护士从X年的233人到X末达到280人,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病房要增加护士配备;医药、检验医技从X年的38人到X末达到70人。

(2)X县中医医院提高县级中医医院自身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指导作用。

要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重视县级中医医院在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需求、指导农村中医药业务。

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中医先进单位,完善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带动乡村两级中医药业务的开展,更能扩大中医药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在基层群众中的普及,更好地促进中医药长期、健康、良性发展。

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作用,在急、危、重症、疑难病症治疗上进行临床总结和研究,形成服务优势和特色,使之成为带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

现开放床位76张,X末达到开放床位100张;执业医师从X年的39人到X末达到67人;注册护士从X年的28人到X末达到40人,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病房要增加护士配备,医药、检验医技从X年的16人到X末达到2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