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命题、定理与证明(课后拓展训练题)
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共5篇)
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共5篇)第一篇: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题(1)知识点: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真命题:题设成立,结论成立的命题假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不一定成立的命题同步练习: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每个命题都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3、命题“同位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4、请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5、一个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是___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或不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是___命题(填“真”、“假”)6、以下四个命题:①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为180°;②若m 不是正数,则m一定小于零;③若ab>0,则a>0,b>0;④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4整除。
其中真命题有___个。
新-课-标-第-一-网7、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OA是∠BOC的平分线;③相等的角都直角;④线段AB。
其中不是命题的是_______(填序号)8、“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命题“a、b是有理数,若a>b,则a2>b2”,若结论保持不变,怎样改变条件,命题才是真命题。
请你写出一种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 a∥b;② b∥c;③ a⊥b;④ a∥c;⑤ a⊥c。
以其中两个为题设,一个为结论,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1、如图,直线c与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1=∠2;(2)1a2∠1=∠3;(3)∠2=∠3。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如何寻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如何寻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学习了“命题”以后,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课本中给出的很多命题都省略了“如果…,那么…”,因此使它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类命题,要经过分析,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才能准确地把握其条件和结论.下面就如何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谈点看法,供同学们参考.任何命题的结构都具有固定的形式,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因此,命题常用“如果…… ,那么……”或“若…… ,则……”的形式表达,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如果”或“若”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或“则”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如果一个命题不是这种形式,我们就要将他们改写为“如果…… ,那么……”或“若…… ,则……”的形式,在改写前下要分出题设和结论,必要时可以结合图形来区分。
下面举例来说明。
例请将下列命题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并写出条件和结论.(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分析: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即(1)结论应为“平行”,那么什么平行呢?一般是两直线互相平行。
那么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的两直线?可得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2)结论应为“互相垂直”,那么什么互相垂直呢?一般是两条线(直线、射线或线段)互相垂直。
那么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的两线互相垂直呢?可得条件是两条射线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
这样通过逐步逆向设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条件和结论,最后用完整的文字语言写出来即可。
解:(1)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2)改写成“如果两条射线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那么这两条射线互相垂直.”条件是:两条射线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结论是:这两条射线互相垂直点评:在改写命题时,不是机械地在原命题中添上“如果”和“那么…”,而要使改写后命题的实质不变,条件和结论明朗化,主要要求为(1)改写后的命题与改写前的命题的内容要一致;(2)改写后的命题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必要时,要对原命题加一些修饰,并且补上原来省略的部分.比如改写命题“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能写成“如果两点,那么确定一条直线”,应该改写为“如果过两点作直线,那么能够作而且只能作一条直线.”练习:请将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参考答案:(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2)如果某点是角平分线上的点,那么这个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如果两个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组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冀教版)教案第13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 命题与证明(1(2题教学反思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写出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2)如果a >b ,那么a 2>b 2;(3)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和为零; (4)如果ab <0,那么a >0,b <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先把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写出来,然后调换条件和结论即可得逆命题,最后判断真假性.教师提示:写逆命题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即可,还要使命题的语句具有逻辑性. 解:(1)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为: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那么它们相交.是真命题.(2)是假命题.逆命题为:如果a 2>b 2,那么a >b ,是假命题.(3)是真命题.逆命题为: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它们互为相反数,是真命题.(4)是假命题.逆命题为:如果a >0,b <0,那么ab <0.是真命题. 练习:请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6整除. (4)已知两数a ,b .如果a +b >0,那么a -b <0.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1)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逆命题也为真命题.(2)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逆命题为假命题.(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为:如果一个数能被6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3整除.逆命题为真命题.(4)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为:如果a -b <0,那么a +b >0.逆命题为假命题. 2.证明教师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 学生:举反例推翻这个命题.教师:那怎么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也用举例吗?仅仅举几个例子足以说明它是真命题吗?命题有真命题,也有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即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需要进行推理论证,即证明.定义: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基本事实、定义、性质和定理等,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这种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例2 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已知:如图 ,直线a ,b ,c ,a ∥c , b ∥c . 求证: a ∥b .证明:如图,作直线d ,分别与直线 a ,b ,c 相交∵ a ∥c (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b ∥c (已知), 教学反思A BDCE∴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3(等量代换). ∴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教师:通过这个题,如何做证明题?(学生讨论) 证明的步骤:第一步:根据题意画图,将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图形)语言; 第二步:根据条件、结论、 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第三步:根据基本事实、已有定理等进行证明.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也可以称为原定理的逆定理.我们已经知道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它的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都是定理,因此它们就是互逆定理..练习:已知: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D ,OE 分别是BOC AOC ∠∠,的平分线. 求证:OD ⊥OE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证明:∵ 点O 在直线AB 上,∴ ∠AOC +∠BOC =180°(平角的定义). ∵ OD ,OE 分别是∠AOC ,∠BOC 的平分线,∴ ∠DOC =21∠AOC ,∠EOC = 21∠BOC (角平分线的定义), ∴ ∠DOC +∠EOC =21(∠AOC +∠BOC )=21×180°=90°.∴ OD ⊥OE .课堂练习1.命题“如果a =b ,那么3a =3b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1)如果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2)若a +b >0,则a >0,b >0;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已知: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与∠2互补. 求证:a ∥b.参考答案1.如果3a =3b ,那么a =b.2.解: (1)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2)若a >0,b >0,则a +b >0.(3)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证明:∵ ∠1和∠3是对顶角,教学反思O∴ ∠1=∠3.又∵ ∠1与∠2互补,∴ ∠1+∠2=180°.∴ ∠2+∠3=180°,∴ ∠1=∠3(等角的补角相等). ∴ 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1.互逆命题 2.证明证明的一般步骤:第一步,依据题意画图,将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图形)语言.第二步,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第三步,根据基本事实、已有定理等进行证明.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34页习题第1,2,3题.板书设计 13.1 命题与证明教学反思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为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命题与证明互逆命题命题与证明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基本事实、定义、性质和定理等,进行有理有据的推理.这种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2 全等图形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图形,了解全等图形的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3.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全等图形的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思考:(学生观察,教师引导)问题:如图,观察给出的五组图形.(1)每组图形中,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有怎样的关系?(2)先在半透明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图形,再将每组中的一个图形叠放到另一个图形上,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完全重合.(4)探究新知1.全等图形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实验发现:(1)(2)(3)组中的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4)(5)组中的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考考你对全等图形的理解:观察下面三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1)(2)(3)教师归纳: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有关的概念:对应点当两个全等的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对应点.如图,△ABC与△A′B′C′是两个全等三角形,点A和点A′,点B和点B′,点C和点C′分别是对应点.教学反思对应边当两个全等的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如AB和A′B′,CB和C′B′,AC和A′C′.对应角当两个全等的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如∠A和∠A′,∠B和∠B′, ∠C和∠C′.2.全等三角形全等的表示方法“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与△A′B′C′全等,记作△ABC≌△A′B′C′,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教师提示:书写时应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以下几个问题归纳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线段有什么关系?2.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角有什么关系?3.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几何语言:(学生完成填空)如图,∵△ABC≌△A′B′C′,∴AB=____,AC=____,BC=_____(全等三角形对应边_____),∠A=_____,∠B=_____,∠C=_____(全等三角形对应角_____).练习:如图1,若△BOD≌△COE,∠B=∠C,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AEO,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找对对应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BOD与△COE中,B-C,D-E,O-O;△ADO与△AEO中A-A,D-E,O-O)解:△BOD与△COE的对应边为:BO与CO,OD与OE,BD与CE;△ADO与△AEO的对应角为:∠DAO与∠EAO,∠ADO与∠AEO,∠AOD与∠AOE.图1图2例已知:如图2,△ABC≌△DEF,∠A=78°,∠B=35°,BC=18.(1)写出△ABC和△DEF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求∠F的度数和边EF的长.(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解:(1)边AB和边DE,边BC和边EF,边AC和边DF分别是对应边;教学反思AB CE DF∠A 和∠D , ∠B 和∠DEF , ∠ACB 和∠F 分别是对应角. (2)在△ABC 中,∵ ∠A +∠B +∠ACB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ACB =180°-∠A -∠B =180°-78°-35°=67°. ∵ △ABC ≌△DEF ,∴ ∠F =∠ACB = 67°,EF =BC =18. 拓展:(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其中,对应元素包括对应边、对应角、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等;(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常用依据.课堂练习1.如图1,△ABC ≌△BAD ,如果AB =6 cm , BD =4 cm ,AD =5 cm ,那么BC 的长是( )A .7 cmB .5 cmC .4 cmD .无法确定2.如图2,△ABC ≌△ADE ,∠B =80°,∠C =30°,∠DAC =35°,则∠EAC 的度数为( )A .40°B .35°C .30°D .25°3.如图3,已知△ABE ≌△ACD ,∠1=∠2,∠B =∠C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AB =AC B.∠BAE =∠CAD C.BE =DC D.AD =CD4.如图4,△ABC ≌ △ADE ,若∠D =∠B , ∠C = ∠AED ,则∠DAE =__________.5.如图5,△ABC ≌△DEF ,且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判断AC 与D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参考答案1.B2. B3.D4.∠BAC5.解:AC ∥DF . 理由如下:∵ △ABC ≌△DEF ,∴ ∠ACB =∠DFE , ∴ 180°-∠ACB =180°-∠DFE , 即∠ACF =∠DFC ,∴ AC ∥DF .教学反思A DB C A BC DE F图1 图2 图3 图4 AB C DE 图5课堂小结13.2全等图形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37页习题A组、B组.板书设计1.全等图形及相关的概念;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性质.教学反思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 边边边教学目标1.进行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掌握基本事实一,利用基本事实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事实一,利用基本事实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2.如图,已知△ABC ≌△DEF①AB =DE,② BC =EF ,③CA =FD ;④∠A =∠D , ⑤∠B =∠E ,⑥∠C =∠F .探究新知 一、探究互动一 思考1:满足上述六个条件可以保证△ABC ≌△DEF 吗?思考2:可以用较少的条件判定△ABC ≌△DEF 吗?在以上六个条件中,能否选择其中部分条件,简捷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探究1 只给一个条件,可以分哪几种情况?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结论:一个条件不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究2 只给两个条件.①两条边对应相等:若AB =DE ,AC =DF ,但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教学反思②一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若AB =DE ,∠A = ∠D ,但两个三角形不全等;③两个角对应相等:若∠A = ∠D ,∠C = ∠AFE ,但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结论:两个条件也不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究3 给出三个条件.⎧⎪⎪⎨⎪⎪⎩①三角对应相等;②三边对应相等;三个条件③两边一角对应相等;④两角一边对应相等.问题 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结论:不一定全等.小亮认为,剩下的三种情况才有可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赞同他的说法吗?二、探究互动二——基本事实一问题1:准备一些长都是13 cm 的细铁丝.和同学一起,每人用一根铁丝,折成一个边长分别是3 cm ,4 cm ,6 cm 的三角形. 把你做出的三角形和同学做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问题2:准备一些长都是13 cm 的细铁丝.和同学一起,每人用一根铁丝,余下 1 cm ,用其余部分折成边长分别是3 cm ,4 cm ,5 cm 的三角形. 再和同学做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 小组互动,教师指导. 归纳:基本事实一: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记为“_______”或“_____”).几何语言: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B CA BC ⎧⎪⎨⎪⎩= = = ∴ △ABC ≌△ DEF ( ).例1 如图1,已知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AC =FE ,BC =DE ,AD =FB .求证:△ABC ≌△FDE .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在两个三角形中分别找到对应的三条边,然后证明它们分别相等. 证明:∵ AD =FB ,∴ AD +DB =FB +DB ,即AB =FD .教学反思在△ABC 和△FDE 中,∵ ,,AC FE AB FD BC DE ⎧⎪⎨⎪⎩===,∴ △ABC ≌△FDE (SSS ).图1 图2例2 如图2,已知:AB =AC ,AD =AE ,BD =CE . 求证:∠BAC =∠DAE .证明:在△ABD 和△ACE 中,∵ AB AC AD AE BD CE =,=,=,⎧⎪⎨⎪⎩∴ △ABD ≌△ACE (SSS),∴ ∠BAD =∠CAE . ∴ ∠BAD +∠DAC =∠CAE +∠DAC , 即∠BAC =∠DAE .练习:1.如图,下列三角形中,与△ABC 全等的是_______.2.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F =CE . 求证:(1)∠A =∠D ;(2)AB ∥DE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 1.③ 2.证明:(1) ∵ BF =CE ,∴ BF +FC =FC +CE ,即BC =EF .在△ABC 和△DEF 中, ∵,,AB DE BC EF AC DF =⎧⎪=⎨⎪=⎩,∴ △ABC ≌△DEF (SSS), ∴ ∠A =∠D .(2)由(1)△ABC ≌△DEF ,可得∠B =∠E ,∴ AB ∥DE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1 问题2:观察右面两组木架,如果分别扭动它们,会得到怎样的结果?教学反思教师归纳:教学反思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木架的形状_________,也就是说三角形是具有_____的图形.四边形的特性:四边形木架的形状_______,也就是说四边形是_________的图形.理解“稳定性”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就是说,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其实质应是“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你能举出例子来吗?课堂练习1.如图1,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判定( )A.△ABD≌△ACDB.△BDE≌△CDEC.△ABE≌△ACED.以上都不对2.下列关于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稳定性总是有益的,而不稳定性总是有害的B.稳定性有利用价值,而不稳定性没有利用价值C.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均有利用价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见如图2所示的情况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4.如图3,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4,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CE,AF=DE,要使△ABF≌△ECD,还需要条件________ (填一个条件即可).6.如图5,AD=BC,AC=BD.求证:∠C=∠D .图1 图2 图3图4图5参考答案1.C2.C3.稳定性4.C5.BD=CF(答案不唯一)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内容解题思路应用边边边注意事项三角形的稳定性结合图形找隐含条件和现有条件,找出三边对应相等1.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应按对应边的顺序书写.2.结论中所出现的边必须在所证明的两个三角形中6.证明:连接AB(图略),在△ABD和△BAC中,,,, AD BC BD AC AB BA ⎧⎪⎨⎪⎩===∴△ABD≌△BAC(SSS),∴∠D=∠C.课堂小结1.基本事实一;2.基本事实一的应用;3.三角形的稳定性.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0页习题.板书设计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边边边教学反思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边角边教学目标教学反思1.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2.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3.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难点: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回顾基本事实一的内容.导入新课问题情境小明不小心将一块大脸猫的玻璃摔成了三块(如图所示),为了配一块和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他带哪一块玻璃就可以了? 你能替他解决这个难题吗? 带着问题我们还是一块儿来学习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吧!探究新知观察思考:问题1: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5cm,2.5cm,并且使长为1. 5cm的这条边所对的角是30°.小明的画图过程如图所示.小明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了两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这说明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又将是怎样的呢?问题2: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B=A′B′,∠B=∠B′,BC=B′C′.(1)将△ABC叠放在△A′B′C′上,使顶点B与顶点B′重合,边BC落在边B′C′上,点A与点A′在边B′C′的同侧.点C与点C′是否重合,边BC与边B′C′是否重合? 边BA 是否落在边B ′A ′上,点A 与点A ′是否重合? (2)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能不能得到边AC 与边A ′C ′重合,△ABC 和△A ′B ′C ′全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归纳:基本事实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________”或“_____”)几何语言:在△ABC 和△ DEF 中, ____________AB A AC ⎧⎪⎨⎪⎩=,∠=,=, ∴ △ABC ≌△ DEF (______).例 已知:如图,AD ∥BC ,AD =CB . 求证:△ADC ≌△CBA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由两条直线平行可得内错角相等,还有隐含条件AC是公共边,可由SAS 证得结论.证明:∵AD ∥BC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DC 和△CBA 中,∵(),12(),(),AD CB AC CA ⎧⎪⎨⎪⎩=已知∠=∠已推出=公共边 ∴△ADC ≌△CBA (SAS ).三角形全等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下图是一种测量工具的示意图.其中AB =CD ,并且AB ,CD 的中点O 被固定在一起, AB ,CD 可以绕点O 张合.在图中,只要量出AC 的长,就可以知道玻璃瓶的内径是多少.这是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原理:SAS. 练习: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 如图,在△AOB 和△DOC 中, AO =DO (已知),______=________( ),BO =CO (已知),∴ △AOB ≌△DOC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答案:∠ AOB ∠ DOC 对顶角相等 SAS 课堂练习 1.如图,△ABC 中,已知AD 垂直于BC ,D 为B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ABD ≌△ACD B . ∠B =∠CC . AD 是∠BAC 的平分线 D . △A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对应相等,且其中一边所对的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 .一定全等B .一定不全等C .不一定全等D .面积相等 3.如图1,AB ,CD ,EF 交于点O ,且它们都被点O 平分,则图中共有______对全等教学反思内容 应用 边角边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边角边”或“SAS ”)1.“SSA ”不能作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依据;2. 根据已知条件,找到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邻补角,外角,平角等,证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图1 图2 4.如图2,△ABC 和△EFD 分别在线段AE 的两侧,点C ,D 在线段AE 上,AC =DE ,AB ∥EF ,AB =EF .求证:△ABC ≌△EFD .5.某大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3所示的折叠凳,图4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 和CD 的长相等,O 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 设计为30 cm ,则由以上信息可推得CB 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C 3.34.证明:∵ AB ∥EF ,∴ ∠A =∠E .在△ABC 和△EFD 中,,,,AC ED A E AB EF ⎧⎪⎨⎪⎩=∠=∠=∴ △ABC ≌△EFD (SAS ).5.解:∵ O 是AB ,CD 的中点,∴ OA =OB ,OD =OC .∴ CB =AD .在△AOD 和△BOC 中,OA OB AOD BOC OD OC ⎧⎪⎨⎪⎩=,∠=∠,=, ∴ △AOD ≌△BOC (SAS ). ∵ AD =30 cm ,∴ CB =AD =30 cm.课堂小结1.基本事实二;2.SAS 的应用.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3页习题.板书设计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边角边 教学反思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角边角、角角边教学目标1.分不同情况探索“两角一边”条件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掌握AAS 或ASA ,并会利用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AAS 或ASA ,并会利用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分不同情况探索“两角一边”条件下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探究新知1.角边角、角角边 问题1:如图,在△ABC和△A ′B ′C ′中,∠B =∠B ′,BC =B ′C ′.∠C =∠C ′.把△ABC 和△A ′B ′C ′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 问题2:提出你的猜想,并试着说明理由.学生讨论会发现:将△ABC 叠放在△A ′B ′C ′上,使边BC 落在边B ′C ′上,顶点A 与顶点A ′在边B ′C ′的同侧.由BC =B ′C ′可得边BC 与边B ′C ′完全重合.因为∠B =∠B ′,∠C =∠C ′ ,∠B 的另一边BA 落在边B ′A ′上, ∠C 的另一边落在边C ′A ′上,所以∠B 与∠B ′完全重合, ∠C 与∠C ′完全重合.由于“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所以点A 与点A ′重合.所以, △ABC 和△A ′B ′C ′全等. 归纳:基本事实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 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几何语言: 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 =∠D ,AB =DE ,∠B =∠E ,教学反思∴ △ABC ≌△ DEF (ASA ).问题3:已知:如问题1中的图,在△ABC 和△A ′B ′C ′中, ∠A =∠A ′, ∠B = ∠B ′,BC =B ′C ′. 求证: △ABC ≌△A ′B ′C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可将∠A =∠A ′这个条件转化为∠C =∠C ′. 证明:∵∠A +∠B +∠C =180°,∠ A ′ +∠ B ′ +∠ C ′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 ∠A =∠A ′, ∠B = ∠B ′(已知), ∴ ∠C =∠C ′(等量代换).在△ABC 和△A ′B ′C ′中,,,,B B BC B C C C ∠=∠⎧⎪=⎨⎪∠=∠⎩′′′′ ∴ △ABC ≌△A ′B ′C ′(ASA ). 想一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规律? 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 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几何语言:在△ABC 和△ DEF 中,∠B =∠E ,∠A =∠D ,BC =EF , ∴ △ABC ≌△ DEF (AAS ). 例 已知:如图,AD =BE ,∠A =∠FDE ,BC ∥EF . 求证:△ABC ≌△DEF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通过BC ∥EF ,可得∠ABC =∠E ,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AB =DE .证明:∵ AD =BE (已知),∴ AB =DE (等式的性质). ∵ BC ∥EF (已知), ∴∠ABC =∠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ABC 和△DEF 中,,A FDE AB DE ABC E ⎧⎪⎨⎪⎩∠=∠,=,∠=∠∴ △ABC ≌△DEF (ASA ). 练习:1.如图1,已知△ABC 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则甲、乙两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图形是( )A.甲B.乙C.甲、乙D.甲、乙都不是图1 图22.如图2,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根据“AAS ”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答案:1.B 2.∠B =∠C (答案不唯一)课堂练习1.在△ABC 与△A ′B ′C ′中,已知∠A =44°,∠B =67°,∠C ′=69°,∠A ′教学反思=44°,且AC=A′C′,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2.如图1,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________.图1 图23.如图2,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BD=2cm,CF=4cm,则AB的长为( )A.2cmB.4cmC.6cmD.8cm4.如图3,∠1=∠2,∠3=∠4.求证:△ABC≌△ABD.5.已知:如图4,AB⊥BC,AD⊥DC,∠1=∠2, 求证:AB=AD.图3 图4参考答案1.全等2.33.C4.证明:∵∠3=∠4,∴∠ABC=∠ABD.在△ABC和△ABD中,12,,, AB ABABC ABD ⎧⎪⎨⎪⎩∠=∠=∠=∠∴△ABC≌△ABD(ASA). 5.证明:∵AB⊥BC,AD⊥DC,∴∠B=∠D=90 °.在△ABC和△ADC中,12B DAC AC⎧⎪⎨⎪⎩∠=∠,∠=∠,=(公共边),∴△ABC≌△ADC(AAS),∴AB=AD.课堂小结1.角边角、角角边的内容;2.利用角边角、角角边解决问题.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7页习题.教学反思板书设计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角边角、角角边教学反思角边角角角边内容应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注意“AAS”“ASA”中两角与边的区别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4课时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全等教学目标1.会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认识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的位置关系;2.会综合运用本节学过的基本事实及相关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认识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的位置关系;难点:会综合运用本节学过的基本事实及相关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2.三角形全等的几个基本事实. 探究新知 问题:如图,每组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观察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请你说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平移或旋转)后,能够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学生讨论会发现: (1)、(2)图通过平移重合;(3)、(4)、(5)、(6)通过旋转重合. 归纳:实际上,在我们遇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有些图形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即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或旋转(有时是两种变换) 得到的.发现两个三角形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命题证明的途径,较快地解决问题.例1 已知:如图,在△ABC 中, D 是BC 的中点,DE ∥AB,交AC 于点 E ,DF ∥AC ,交AB 于点F .求证:△BDF≌△DCE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将△BDF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可使△BDF △DCE 重合. 证明:∵ D 是BC 的中点(已知),∴ BD =DC (线段中点定义∵ DE ∥AB ,DF ∥AC ,(已知)∴ ∠B =∠EDC ,∠BDF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BDF 和△DCE 中,B EDC BD DC BDF C ⎧⎪⎨⎪⎩∠=∠,=,∠=∠,∴ △BDF ≌△DCE (ASA ).例2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DE =FE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将△ADE 绕点E 旋转,可与△CFE 重合.证明:∵CF ∥AB (已知),∴∠A =∠E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EAD 和△ECF 中, 教学反思,A ECF AE CE AED CEF ⎧⎪⎨⎪⎩∠=∠,=,∠=∠ ∴△EAD ≌△ECF (ASA ).∴DE =F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练习: 1.如图1,由∠1=∠2,BC =DC ,AC =EC ,得△ABC ≌△EDC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图1 图2 2.已知:如图2,AB ∥CD ,AD ∥BC . 求证:AB =CD ,AD =BC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答案:1.A2.证明:连接AC (图略),∵ AD ∥BC ,∴ ∠DAC =∠ACB.∵ AB ∥CD ,∴ ∠BAC =∠DCA. 在△BAC 和△DCA 中,BAC DCA AC CA BCA DAC ⎧⎪⎨⎪⎩∠=∠,=,∠=∠,∴ △BAC ≌△DCA , ∴ AB =CD ,AD =BC . 课堂练习 1. 如图1,在△ABC 中,分别以AC ,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__.2.如图2,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 与∠DFE 的度数和是( )A.60°B.90°C.120°D.150° 图1 图2 图3 图4 3.如图3,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 ,其中AB =AD ,BC =DC .将仪器上的点A与∠PR Q 的顶点R 重合,调整AB 和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 ,C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PR 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 ≌△ADC ,这样就有∠Q A E =∠P AE .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4.如图4,AE =AC ,AB =AD ,∠EAB =∠CAD ,试说明:∠B =∠D.参考答案 1.120° 2.B 3.D 4.证明:∵ ∠ EAB =∠ CAD ,∴ ∠ EAB +∠ BAD =∠ CAD +∠ BAD , 即∠ EAD =∠ CAB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共33张PPT)
动手试一试:
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
求证:∠A+∠B=90°.
A
B
C
证明:∵∠A+∠B+∠C=180°,
又∵∠C=90°,
∴ ∠A+∠B=180°-∠C=90°.
随堂练习
练习
把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并分别指出条件和结论.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 角形,结论: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练习
把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并分别指出条件和结论.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 2)条件:如果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那么这两 条直线平行.
练习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和假命题: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 平行.
(2)是假命题; (1)(3)(4)是真命题.
练习
把下列定理改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指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并用演绎 推理证明(1)所示的定理.
CD分别相交于E、F,PQ与 A
E
B
AB、CD分别相交于E、G,
C
∠PEM=27°,∠DGQ=63°.
求证:MN⊥CD.
F GD
Q N
作业
PM
A
E
B
CF
证明: AB//CD(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达标检测(AB卷,含解析)(新版)华东师大版
13.1命题、定理与证明A卷基础达标题组一命题的判断及组成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过点A作CD的垂线C.互为倒数的两数乘积等于1D.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解析】选B.因为选项B是作图语句,没有作出任何判断.2.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山峰必有最高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对顶角不相等【解析】选C.A,B,D都符合命题的定义;C是问语不是命题.3.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延长线段AB到CB.用量角器画∠AOB=90°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任何数的平方都不小于0吗?【解析】选C.“延长线段AB到C”和“用量角器画∠AOB=90°”都是描述性语言,它们都不是命题;“任何数的平方都不小于0吗?”是疑问句,它不是命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命题.4.命题“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条件是.【解析】“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条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结论是这两个锐角互余.答案: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5.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1)动物需要水.(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3)玫瑰花是动物.(4)美丽的天空.(5)负数都小于0.(6)你的作业做完了吗?(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8)过直线l外一点作l的平行线.(9)如果a=b,a=c,那么b=c.【解析】(1)动物需要水,是命题.(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是命题.(3)玫瑰花是动物,是命题.(4)美丽的天空,不是命题.(5)负数都小于0,是命题.(6)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不是命题.(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是命题.(8)过直线l外一点作l的平行线,不是命题.(9)如果a=b,a=c,那么b=c,是命题.【知识归纳】表示祈使、感叹、疑问语气的句子,都不是命题.题组二真假命题的判断1.说明命题“如果a,b,c是△ABC的三边,那么长为a-1,b-1,c-1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 )A.a=2,b=2,c=3B.a=2,b=2,c=2C.a=3,b=3,c=4D.a=3,b=4,c=5【解析】选A.当a=2,b=2,c=3时,a-1=1,b-1=1,c-1=2,此时:1+1=2,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同旁内角互补C.若|x|>|y|,则x>yD.若x=y,则x+1=y+1【解析】选 D.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同旁内角互补的条件是两直线平行;当x=-4,y=-3时,是选项C的一个反例;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选项D是一个真命题.【知识归纳】判断假命题最简捷的方法(1)与学过的正确知识相矛盾的结论.(2)能举出一个反例.3.请写出命题“两个不同的无理数的差一定不是整数”的反例的两个数是.(只要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解析】命题:“两个不同的无理数的差一定不是整数”,反例的两个数可以是:-1,+1. 答案:-1,+1(答案不唯一)4.举反例说明下面命题是假命题.(1)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2)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3)一正一负两个数的和为0.【解析】(1)两个直角互补,所以,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是假命题.(2)-1-(-2)=1,所以,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是假命题.(3)-1+2=1,所以,一正一负两个数的和为0是假命题.题组三证明1.如图,因为∠AOC=∠BOD,所以∠AOC+∠AOB=∠BOD+∠AOB,这个推理的依据是( )A.等量加等量和相等B.等量减等量差相等C.等量代换D.整体大于部分【解析】选A.因为∠AOC=∠BOD,∠AOB=∠AOB,所以∠AOC+∠AOB=∠BOD+∠AOB.等号左右两边分别加上了一个相等的量,其结果仍然相等.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1∥l2的是( )A.∠1=∠2B.∠1=∠5C.∠1+∠3=180°D.∠3=∠5【解析】选C.根据∠1=∠2不能推出l1∥l2;∵∠5=∠3,∠1=∠5,∴∠1=∠3,即根据∠1=∠5不能推出l1∥l2;∵∠1+∠3=180°,∴l1∥l2;根据∠3=∠5不能推出l1∥l2.3.小聪、小玲、小红三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其中前5题是选择题,每题10分,每题有A,B两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三人的答案和得分如下表,试问:这5道题的正确答案(按1~5题的顺序排列)依次是.【解析】根据得分可得小聪和小玲都是只有一个题答错,小红有两个题答错.第5题,三人选项相同,若不是选A,则小聪和小玲的其他题目的答案一定相同,与已知矛盾,则第5题的答案是A;第3题、第4题小聪和小玲都不同,则一定在这两题上其中一人有错误,则第1,2题正确,即1的答案是B,2的答案是A;则小红的错题是1和2,则3和4正确,则3的答案是B,4的答案是B.所以,这5道题的正确答案(按1~5题的顺序排列)依次是BABBA.答案:BABBA4.小红、小强、小华三名同学中有一个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人是谁做的好事.小红说:“是小强做的”;小强说:“不是我做的”;小华说:“不是我做的”.如果他们三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老师能判定教室是谁打扫的吗?(要有分析)【解析】若小红说的是对的,那么小强、小华就是错的,那么小红与小华的话相矛盾;若小华说的是对的,那么小红、小强就是错的,那么三人之话也相矛盾;所以小强所说的是对的.分析得出是小华做的.所以教室是小华打扫的.【易错警示】推理应有依据,不能想当然!首先假设其中两人所说的是假话,进行分析,得出与已知的矛盾,进而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5.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求证:CF∥AB.【证明】∵CF平分∠DCE,∴∠1=∠2=∠DCE,∵∠DCE=90°,∴∠1=45°.∵∠3=45°,∴∠1=∠3,∴CF∥AB.【鉴前毖后】对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不证明)(1)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把同角当成了相等的角(2)如图已知:∠AOC和∠BOD是∠AOB的补角.求证:∠AOC=∠BOD.B卷能力达标(测试时间30分钟试题总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延长线段ABB.你吃过午饭了吗?C.锐角都小于90°D.连结A,B两点【解析】选C.A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B是一个问句,不符合命题的定义;C符合命题的定义;D是作图语言,不符合命题的定义.【知识归纳】基本事实、定理、命题之间的联系(1)有些命题,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证明,这就是基本事实.(2)有些命题,经过证明确定是真命题,这就是定理.(3)所有的基本事实、定理都是命题中的真命题.2.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是假命题的是( )A.∠A=30°,∠B=50°B.∠A=30°,∠B=70°C.∠A=30°,∠B=90°D.∠A=30°,∠B=110°【解析】选 A.当∠A=30°,∠B=50°,而∠A+∠B=80°,即这两个锐角的和为锐角,所以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是假命题.3.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等角的补角相等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选C.0不是无理数,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命题(填“真”或“假”).【解析】当a=2,b=-1时,a+b>0成立,但a>0,b>0不成立.故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假命题.答案:假5.请举反例说明“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 .(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解析】当x=-2时,代数式的值为-1,不是正数.答案:-2(答案不唯一)6.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解析】条件为: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平行,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它们平行. 答案: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它们平行三、解答题(共26分)7.(8分)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吗?(3)画线段AB=5cm.(4)若a3=b3,则a≠b.(5)解方程3x+5=11.(6)x=5不是方程3x2-2x-65=0的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需要准确判断每一个语句所表示的语气,一般情况下表示祈使、感叹、疑问的语句都不是命题.【解析】(1)(4)(6)是命题,而(2)(3)(5)不是命题.8.(8分)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指出该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一个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的余角.(2)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3)异号两数相加得零.【解析】(1)条件:一个角是锐角;结论:这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的余角.真命题.(2)条件:两个角不相等;结论: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真命题.(3)条件:两个数异号;结论:这两个数相加得零.假命题,如-3和5是异号两数,但-3+5=2≠0. 【培优训练】9.(10分)命题:“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认为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解析】“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是真命题.理由: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n+1,2n-1,它们的平方差是(2n+1)2-(2n-1)2=(2n+1+2n-1)(2n+1-2n+1)=4n·2=8n,故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与证明习题课件新版冀教版
12345678
返回
返回
12345678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命题一定有逆命题 B. 所有的定理一定有逆定理 C. 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D. 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点拨】 A. 命题一定有逆命题,本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不是所有的定理一定有逆定理,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 符合题意;C. 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故本选项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假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假命 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冀教版 八年级上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与证明
目 录
CONTENTS
01 名师点金 02 认知基础练 03 素养提升练
1. 命题是对事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是陈述句,而疑 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和表示作图的语句都不是命题.
2. 为准确地表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有时需要对命题的 词序进行调整或增减,使语句通顺,语意明确,且意 思保持不变.
返回
12345678
3. 请写出命题“如果 a > b ,那么 b - a <0”的逆命 题: 如果 b - a <0,那么 a > b .
12345678
返回
知识点2 证明
4. [新考法·条件补充法]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一道抢答题,需要回答横 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
已知:如图,∠ BEC =∠ B +∠ C . 求证: AB ∥ CD . 证明:延长 BE 交 ※ 于点 F , 则∠ BEC = ◎ +∠ C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 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又由∠ BEC =∠ B +∠ C ,得∠ B = ▲ , 故 AB ∥ CD ( @ 相等,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命题、定理、证明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命题、定理、证明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能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a,|a|>−a”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A.a=−2B.a=13C.a=√2D.a=22.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8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9B.16C.8D.4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过任意三点一定能画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D.经过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4.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是()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4a=0,则a=0”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 = -2B.a = -1C.a = 4D.a = 2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个①若AC:BC=√5−12,则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②以矩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③若√(x−2)2=2−x,则x的取值范围是x<2;④已知点A(0,3),B(﹣4,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线段AB缩短为原来的14,其中点C与点A对应,点D与点B对应,则点D的坐标为(﹣1,3 4).A.1B.2C.3D.4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③两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②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③若AC=BC,则点C就是线段AB的中点.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A.1个B.2个C.3个D.4个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地面向上抛石子,石子落在地上”是随机事件B.若彩票的中奖率为10%,则“买100张彩票有10张中奖”是必然事件C.“经固镇到蚌埠的K371次列车明天准点到达”是随机事件D.掷两枚硬币,朝上面是一正面一反面的概率为1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平分弦所对的弧C.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D.等弧所对的弦相等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是负数B.如果|a|=|b|,那么a=bC.一个数的绝对值小于它本身D.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12.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b,则ac>bc;②若|a|=a,则a>0;③内错角相等;④周长相等的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3.把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4.命题“a,b,c是直线,若a⊥b,b⊥c,则a⊥c”是.(填写“真命题”或“假命题”)15.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它是命题(填“真”或“假”).16.命题“如果a=b,那么a2=b2”是命题.(填“真”或“假”)17.下列说法:①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满足- √5<x< √5的x的整数有4个;③-3是√81的一个平方根;④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⑤对于任意实数a,都有√a2=a.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18.在四边形ABCD中,用①AB⊥DC,②AD=BC,③⊥A=⊥C中的两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在四边形ABCD中,.19.下列三个命题:①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旁内角互补,它们是真命题的是 .(填序号)20.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条件是 ,结论是 .21.“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逆命题是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22.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 .2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 //b ,a⊥c ,那么b⊥c ;②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③如果b⊥a ,c⊥a ,那么b⊥c ;④如果b⊥a ,c⊥a ,那么b //c .其中是假命题的是 .(填序号)24.以下四个命题:①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x 2+1x +2x x 2+1=1时,如果设x 2+1x=y ,那么可以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y 2+y -2=0;②二次函数y =ax 2-2ax+1,自变量的两个值x 1,x 2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 2,若|x 1-1|>|x 2-1|,则a (y 1-y 2)>0;③有一个圆锥,与底面圆直径是√3且体积为√3π2的圆柱等高,如果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它的母线长为43;④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内接正五边形的边长为a ,那么a =2r sin54°.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三、解答题25.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是 .26.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说明:①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至少有1个钝角;②若三条线段a ,b ,c 满足a +b >c ,则这三条线段a ,b ,c 能够组成三角形;③个位数字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④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 ,代数式n 2-n +11的值都是质数;答 案1.A 2.D 3.B 4.A 5.C 6.B 7.B 8.A 9.C 10.D 11.D 12.A 1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互余 14.假命题15.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真 16.真 17.③18.如果AB⊥DC ,⊥A =⊥C ,那么AD =BC 19.②20.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1.假命题 22.内错角相等 23.③ 24.②③ 25.两直线平行26.解:①假命题,锐角三角形; ②假命题,a=2,b=5,c=3;③真命题; ④假命题,n=11。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要点及专题练习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课标要求专题训练:命题、定理与证明(含答案)一、知识要点:1、命题与定理定义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定义2: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定义3: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定义4:如果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定义5: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叫做逆命题。
如果定理的逆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把这个定理叫做原定理的逆定理。
2、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课标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
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4、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三、常见考点:1、命题及命题真伪的判断。
2、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区分。
3、写出命题的逆命题。
四、专题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6,5,8,8,9的众数是8B.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甲2=2.3,S乙2=1.8,则甲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C.命题“若|a|=1,则a=1”是真命题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C.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3.下列四个命题: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②(﹣4)2的平方根是﹣4;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是()①若a+b=0,则有a,b互为相反数,且=﹣1;②若|a|>|b|,则有(a+b)(a﹣b)是正数;③三个五次多项式的和也是五次多项式;④a+b+c<0,abc>0,则﹣+﹣的结果有三个;⑤方程ax+b=0(a,b为常数)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1,把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矩形AB′C′D′,其中点C的运动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6.下列命题: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④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⑤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其中错误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7.写出“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8.四位同学参加数学知识竞赛活动,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大家猜测谁得第几名时,明明说:“甲得第一,乙得第二”;文文说:“甲得第二,丁得第四”;凡凡说:“丙得第二,丁得第三”.名次公布后,他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按一、二、三、四的名次排序)9.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是第二象限图象上一动点,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连接MN,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MN长度的最小值是.10.如图,矩形ABCD中,AB=2,BC=,将矩形ABCD绕点A旋转得到矩形AB'C'D',点C的运动路径为.当点B'落在CD上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1.如图,等边△ABC中,AB=3,点D,点E分别是边BC,CA上的动点,且BD=CE,连接AD、BE交于点F,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时,则点F的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2.在Rt△ABC中,∠ABC=90°,AB=8,BC=4.如图,将直角顶点B放在原点,点A放在y轴正半轴上,当点B在x轴上向右移动时,点A也随之在y轴上向下移动,当点A 到达原点时,点B停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点C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13.如图,▱ABCD中,E为AD上一点,F为BC上一点,EF与对角线BD交于点O,以下三个条件:①BO=DO;②EO=FO;③AE=CF,以其中两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14.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90°,AC=BC=4,M为AB中点,D是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ED、ME,则点D在运动过程中ME的最小值为.15.如图,在半径为2的⊙O中,弦AB⊥直径CD,垂足为E,∠ACD=30°,点P为⊙O上一动点,CF⊥AP于点F.①弦AB的长度为;②点P在⊙O上运动的过程中,线段OF长度的最小值为.16.如图,一个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木板斜靠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小方块上,其短边与水平桌面成30°夹角,将长方形木板按逆时针方向做两次无滑动的翻滚,使其短边恰好落在水平桌面上,则长方形木板顶点A在滚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为.17.桌子上有7张反面向上的纸牌,每次翻转n张(n为正整数)纸牌,多次操作后能使所有纸牌正面向上吗?用“+1”、“﹣1”分别表示一张纸牌“正面向上”、“反面向上”,将所有牌的对应值相加得到总和,我们的目标是将总和从﹣7变化为+7.(1)当n=1时,每翻转1张纸牌,总和的变化量是2或﹣2,则最少次操作后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2)当n=2时,每翻转2张纸牌,总和的变化量是,多次操作后能使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吗?若能,最少需要几次操作?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3)若要使多次操作后所有纸牌全部正面向上,写出n的所有可能的值.18.阅读下面内容,并解答问题.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后,老师请学们证明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小颖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并写出如下的已知条件.已知:如图1,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交于点G.求证:.(1)请补充要求证的结论,并写出证明过程;(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题.A.在图1的基础上,分别作∠BEG的平分线与∠DFG的平分线交于点M,得到图2,则∠EMF 的度数为.B.如图3,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点O在直线AB,CD之间,且在直线EF右侧,∠BEO的平分线与∠DFO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EOF与∠EPF满足的数量关系为.19.点E、F分别是菱形ABCD边BC、CD上的点.(1)如图,若CE=CF,求证AE=AF;(2)判断命题“若AE=AF,则CE=CF”的真假.若真,请证明;若假,请在备用图上画出反例.20.概念学习.已知△ABC,点P为其内部一点,连接PA、PB、PC,在△PAB、△PBC、△PAC 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内角与△ABC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那么就称点P为△ABC 的等角点.理解应用(1)判断以下两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若为真命题,则在相应横线内写“真命题”;反之,则写“假命题”.①内角分别为30°、60°、90°的三角形存在等角点;;②任意的三角形都存在等角点;;(2)如图①,点P是锐角△ABC的等角点,若∠BAC=∠PBC,探究图①中,∠BPC、∠ABC、∠A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决问题如图②,在△ABC中,∠A<∠B<∠C,若△ABC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是该三角形的等角点,求△ABC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A、一组数据6,5,8,8,9的众数是8,是真命题;B、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甲2=2.3,S乙2=1.8,则乙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原命题是假命题;C、命题“若|a|=1,则a=1”是假命题,原命题是假命题;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与它相邻的内角,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2.解: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原命题是假命题;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在三角形内部,原命题是假命题;C、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真命题;D、两边和其夹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C.3.解: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本小题说法是真命题;②∵(﹣4)2的平方根是±4,∴本小题说法是假命题;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本小题说法是真命题;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本小题说法是假命题;故选:C.4.解:①若a+b=0,则有a,b互为相反数,当a=b=0时,无意义,本小题说法不正确;②∵|a|>|b|,∴a2>b2,∴(a+b)(a﹣b)=a2﹣b2>0,是正数,本小题说法正确;③(2a5+a﹣3)+(﹣a5+2a﹣3)+(﹣a5+a2﹣30)=a2+3a﹣36,则三个五次多项式的和不一定是五次多项式,本小题说法不正确;④当a+b+c<0,abc>0时,a、b、c两个正数、一个负数或一个正数、两个负数,则﹣+﹣的结果有两个,本小题说法不正确;⑤方程ax+b=0(a,b为常数),当a=0时,不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本小题说法不正确;故选:D.5.解:连接AC',在矩形ABCD中,∵∠B=90°,AB=,BC=1,∴tan∠BAC==,∴∠BAC=30°,∵旋转角为30°,∴A、B′、C共线.∴AC===2,∵S阴=S扇形ACC′﹣S△AB′C′,∴S阴=﹣=﹣,故选:B.6.解:①负数有立方根,原命题是假命题;②一个实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非负数,原命题是假命题;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原命题是真命题;④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原命题是真命题;⑤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1或0,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7.解:∵原命题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逆命题应该为:如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简化后即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8.解:因为他们每人只猜对一半,可以先假设明明说“甲得第一”是正确的,由此推导:明明:甲得第一→文文:丁得第四→凡凡:丙得第二→乙得第三,成立;若假设明明说“乙得第二”是正确的,由此进行推导:明明:乙得第二→文文:丁得第四→凡凡:丙得第二,矛盾.所以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甲、丙、乙、丁.故答案为:甲、丙、乙、丁.9.解:连接OP.∵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2,0),B(02),∴OA=2,OB=2,∴tan∠BAO==,∴∠BAO=30°,∵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PMO=∠PNO=∠MON=90°,∴四边形OMPN是矩形,∴MN=OP,∴当OP⊥AB时,MN=OP的值最小,最小值=OA•sin30°=,故答案为.10.解:如图,连接AC,AC′.∵四边形ABCD是矩形,∴∠B=∠D=∠DAB=90°,∵AB=2,BC=,∴AC===,∵cos∠DAB′=,∴∠DAB′=30°,DB′=AB′=1,∴∠BAB′=∠CAC′=60°,CB′=CD﹣DB′=2﹣1=1,∴S阴=S扇形CAC′﹣S△AC′B′﹣S△ACB′=﹣×2×﹣×1×=﹣.故答案为﹣.1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C=∠BAC=∠BCE=60°,∴在△ABD和△BCE中,,∴△ABD≌△BCE(SAS),∴∠BAD=∠CBE,∵∠AFE=∠BAD+∠FBA=∠CBE+∠FBA=∠ABC=60°,∴∠AFB=120°,∴点F的运动轨迹是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弧,如图,此时∠AOB=120°,OA==,所以弧AB的长为:=.则点F的运动路径的长度为.故答案为:.12.解:如图所示:取A1B1的中点E,连接OE,C1E,当O,E,C1在一条直线上时,点C到原点的距离最大,在Rt△A1OB1中,∵A1B1=AB=8,点OE为斜边中线,∴OE=B1E=A1B1=4,又∵B1C1=BC=4,∴C1E==4,∴点C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OE+C1E=4+4.故答案为:4+4.13.解:已知②EO=OF;①BO=DO,结论:③AE=CF.理由:在△DOE和△BOF中,∴△DOE≌△BOF(SAS),∴DE=B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E=FC,同理可得:已知②EO=FO,③AE=CF,结论:①BO=DO,是真命题;已知:①BO=DO,③AE=CF,结论:②EO=FO,是真命题,故答案为:3.14.解:如图,连接BE,过点M作MG⊥BE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A作AK⊥AB交BD的延长线于点K,∵等腰直角△ABC中,∠ACB=90°,∴∠B=45°,∴∠K=45°,∴△AK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KAD+∠DAB=∠BAE+∠DAB=90°,∴∠KAD=∠BAE,在△ADK和△AEB中,∴△ADK≌△AEB(SAS),∴∠ABE=∠K=45°,∴△BM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4,∴AB=4,∵M为AB中点,∴BM=2,∴MG=BG=2,∠G=90°,∴BM>MG,∴当ME=MG时,ME的值最小,∴ME=BE=2.故答案为2.15.解:①如图,连接OA.∵OA=OC=2,∴∠OCA=∠OAC=30°,∴∠AOE=∠OAC+∠ACO=60°,∴AE=OA•sin60°=,∵OE⊥AB,∴AE=EB=,∴AB=2AE=2,故答案为2.②取AC的中点H,连接OH,OF,HF,∵OA=OC,AH=HC,∴OH⊥AC,∴∠AHO=90°,∵∠COH=30°,∴OH=OC=1,HC=,AC=2,∵CF⊥AP,∴∠AFC=90°,∴HF=AC=,∴OF≥FH﹣OH,即OF≤﹣1,∴OF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16.解:第一次转动是以点M为圆心,AM为半径,圆心角是60度所以弧AA1的长==π,第二次转动是以点N为圆心,A′N为半径圆心角为90度,所以弧A′A″的长==π,所以总长为π.故答案为π.17.解:(1)总变化量:7﹣(﹣7)=14,次数(至少):14÷2=7,故答案为:7;(2)①两张由反到正,变化:2×[1﹣(﹣1)]=4,②两张由正到反,变化:2×(﹣1﹣1)=﹣4,③一正一反变一反一正,变化﹣1﹣1+1﹣(﹣1)=0,不能全正,总变化量仍为14,无法由4,﹣4,0组成,故不能所有纸牌全正;故答案为:14;(3)由题可知:0<n≤7.①当n=1时,由(1)可知能够做到,②当n=2时,由(2)可知无法做到,③当n=3时,总和变化量为6,﹣6,2,﹣2,14=6+6+2,故n=3可以,④当n=4时,总和变化量为8,﹣8,4,﹣4,0,14无法由8,﹣8,4,﹣4,0组成,故=4不可以,⑤当n=5时,总和变化量为10,﹣10,6,﹣6,2,﹣2,14=10+2+2,故n=5可以,⑥当n=6时,总和变化量为12,﹣12,8,﹣8,4,﹣4,0,无法组合,故n=6不可以,⑦当n=7时,一次全翻完,可以,故n=1,3,5,7时,可以.18.解:(1)结论:EG⊥FG;理由:如图1中,∵AB∥CD,∴∠BEF+∠DFE=180°,∵EG平分∠BEF,FG平分∠DFE,∴,,∴.在△EFG中,∠GEF+∠GFE+∠G=180°,∴∠G=180°﹣(∠GEF+∠GFE)=180°﹣90°=90°,∴EG⊥FG.故答案为EG⊥GF.(2)A.如图2中,由题意,∠BEG+∠DFG=90°,∵EM平分∠BEG,MF平分∠DFG,∴∠BEM+∠MFD=(∠BEG+∠DFG)=45°,∴∠M=∠BEM+∠MFD=45°,B.如图3中,由题意,∠EOF=∠BEO+∠DFO,∠EPF=∠BEP+∠DFP,∵PE平分∠BEO,PF平分∠DFO,∴∠BEO=2∠BEP,∠DFO=2∠DFP,∴∠EOF=2∠EPF,故答案为A或B,45°,∠EOF=2∠EPF.19.解:(1)连接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E=∠ACF,在△ACE与△ACF中,∴△ACE≌△ACF(SAS),∴AE=AF,(2)当AE=AF=AF'时,CE≠CF',如备用图,所以命题“若AE=AF,则CE=CF”是假命题.20.解:理解应用(1)①内角分别为30、60、90的三角形存在等角点是真命题;②任意的三角形都存在等角点是假命题,如等边三角形不存在等角点;故答案为:真命题,假命题;(2)如图①,∵在△ABC中,∠BPC=∠ABP+∠BAC+∠ACP,∠BAC=∠PBC,∴∠BPC=∠ABP+∠PBC+∠ACP=∠ABC+∠ACP;解决问题如图②,连接PB,PC∵P为△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BC=∠ABC,∠PCB=∠ACB,∵P为△ABC的等角点,∴∠PBC=∠BAC,∠BCP=∠ABC=2∠PBC=2∠BAC,∠ACB=∠BPC=4∠A,又∵∠A+∠ABC+∠ACB=180°,∴∠A+2∠A+4∠A=180°,∴∠A=,∴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1)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命题 定理与证明【A层基础夯实】知识点1 命题是分式;③过点P作直线l 1.(2024·保定期中)下列句子:①负数没有相反数;②2x3x+5的平行线;④两个单项式的和一定是多项式.其中是命题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易错警示题·概念不清)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同位角相等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024·宁波期中)能说明“三角形的高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含边界)”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4.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2)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知识点2 定理与证明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 )A.定义B.基本事实C.定理D.假命题6.下列能作为证明依据的是( )A.已知条件B.定义和基本事实C.定理和推论D.以上三项都可以7.请举出一个关于角相等的定理:.8.推理填空:如图,已知∠B=∠CGF,∠BGC=∠F.求证:∠B+∠F=180°,∠F+∠BGD=180°.证明:∵∠B=∠CGF(已知),∴AB∥CD().∵∠BGC=∠F(已知),∴CD∥EF(),∴AB∥EF(),∴∠B+∠F=180°().又∵∠BGC+∠BGD=180°(),∠BGC=∠F(已知),∴∠F+∠BGD=180°().【B层能力进阶】9.下列命题:①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60°;④正n边形有(n-3)条对角线.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 )A.4B.3C.2D.110.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 )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一个角的余角不等于它本身D.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1.(2024·上海期中)把命题“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12.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的c的值可以是.13.(2024·漳州期中)(1)如图,“若∠1=∠2,则AB∥CD”,该命题是(填“真命题”或“假命题”).(2)若上述命题为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上述命题为假命题,请你再添加一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C层创新挑战(选做)】14.(推理能力)【阅读】在证明命题“如果a>b>0,c<0,那么a2+bc>ab+ac”时,小明的证明过程如下:证明:∵a>b>0,∴a2>,∴a2+bc>.∵a>b,c<0,∴bc>,∴ab+bc>,∴a2+bc>ab+ac.【问题解决】(1)请将上面的证明过程填写完整;(2)有以下几个条件①a>b,②a<b,③a<0,④b<0.请从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得出结论|a|>|b|.你选择的条件序号是,并给出证明过程. 命题 定理与证明【A层基础夯实】知识点1 命题是分式;③过点P作直线l 1.(2024·保定期中)下列句子:①负数没有相反数;②2x3x+5的平行线;④两个单项式的和一定是多项式.其中是命题的有(C)A.1个B.2个C.3个D.4个2.(易错警示题·概念不清)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C)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同位角相等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024·宁波期中)能说明“三角形的高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含边界)”是假命题的反例是(C)4.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解析】(1)条件: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是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解析】(2)条件:两个角是内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是假命题.如图,∠1与∠2是内错角,∠2>∠1.(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解析】(3)条件: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知识点2 定理与证明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C)A.定义B.基本事实C.定理D.假命题6.下列能作为证明依据的是(D)A.已知条件B.定义和基本事实C.定理和推论D.以上三项都可以7.请举出一个关于角相等的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答案不唯一) .8.推理填空:如图,已知∠B=∠CGF,∠BGC=∠F.求证:∠B+∠F=180°,∠F+∠BGD=180°.证明:∵∠B=∠CGF(已知),∴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GC=∠F(已知),∴CD∥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F( 平行公理的推论 ),∴∠B+∠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BGC+∠BGD=180°( 平角的定义 ),∠BGC=∠F(已知),∴∠F+∠BGD=180°( 等量代换 ).【B层能力进阶】9.下列命题:①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60°;④正n边形有(n-3)条对角线.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C)A.4B.3C.2D.110.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B)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一个角的余角不等于它本身D.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1.(2024·上海期中)把命题“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2.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的c的值可以是 0(答案不唯一) .13.(2024·漳州期中)(1)如图,“若∠1=∠2,则AB∥CD”,该命题是假命题(填“真命题”或“假命题”).【解析】(1)由题中图形可知,∠1,∠2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即使∠1=∠2也不能得到AB∥CD,故该命题为假命题;(2)若上述命题为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上述命题为假命题,请你再添加一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解析】(2)添加BE∥DF(答案不唯一).理由如下:∵BE∥DF,∴∠EBD=∠FDN.又∵∠1=∠2,∴∠EBD-∠1=∠FDN-∠2,即∠ABD=∠CDN,∴AB∥CD.【C层创新挑战(选做)】14.(推理能力)【阅读】在证明命题“如果a>b>0,c<0,那么a2+bc>ab+ac”时,小明的证明过程如下:证明:∵a>b>0,∴a2> ,∴a2+bc> .∵a>b,c<0,∴bc> ,∴ab+bc> ,∴a2+bc>ab+ac.【问题解决】(1)请将上面的证明过程填写完整;(2)有以下几个条件①a>b,②a<b,③a<0,④b<0.请从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得出结论|a|>|b|.你选择的条件序号是 ,并给出证明过程.【解析】(1)∵a>b>0,∴a2> ab,∴a2+bc> ab+bc.∵a>b,c<0,∴bc>ac,∴ab+bc> ab+ac,∴a2+bc>ab+ac.(2)选择②④.证明如下: ∵a<b,b<0,∴a<0,∴|a|=-a,|b|=-b.∵a < b,∴-a>-b,∴|a|>|b|.。
13.1 命题、 定理与证明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大概念素养目标对应新课标内容了解命题的意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P67】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例79)【P67、P68】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例77),知道数学思维要合乎逻辑(例78),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会用综合法的证明格式【P67】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和定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P65】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P66】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判定,能应用性质、判定解决简单问题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P65】会用尺规作图进行基本作图能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例73)【P64】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性质及逆定理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P65】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P65】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命题及相关概念1.【新独家原创】下列语句属于命题的是( )A.车站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B.流动中国的活力C.中国前行的脚步D.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2.(2023广东深圳福田期末)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如果∠1=∠2,那么∠1与∠2是对顶角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D.等角的余角相等3.【教材变式·P55T1】把命题“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的条件是 ,结论是 .知识点2 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5.【跨学科·物理】(2023甘肃天水期末)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潜望镜模型示意图,AB,CD代表镜子摆放的位置,并且AB与CD平行,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满足∠1=∠2,∠3=∠4.证明离开潜望镜的光线MN平行于进入潜望镜的光线EF.请补全下述证明过程:∵AB∥CD,∴∠2= .∵∠1=∠2,∠3=∠4,∴∠1=∠2=∠3=∠4.∵∠1+∠2+∠5=180°,∠3+∠4+ =180°,∴∠5= .∴MN∥EF( ).6.(2023广东深圳福田期末)已知: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EF交DC于点F,∠3+∠2=180°,∠1=∠B.(1)求证:DE∥BC;(2)若DE平分∠ADC,∠3=3∠B,求∠2的度数.能力提升全练7.(2020四川雅安中考改编,5,★☆☆)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B.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如果a=b,a=c,那么b=c8.(2020湖北宜昌中考,6,★★☆)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的例证图是( )A B C D9.(2023河南南阳第一完全学校期末,11,★☆☆)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 ,结论是 .10.【新考法】(2022福建中考,15,★★☆)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若推理过程不严谨,则推理结果可能产生错误.例如,有人声称可以证明“任意一个实数都等于0”,并证明如下:设任意一个实数为x,令x=m,等式两边都乘x,得x2=mx.①等式两边都减m2,得x2-m2=mx-m2.②等式两边分别分解因式,得(x+m)(x-m)=m(x-m).③等式两边都除以(x-m),得x+m=m.④等式两边都减m,得x=0.⑤所以任意一个实数都等于0.以上推理过程中,开始出现错误的那一步对应的序号是 .素养探究全练11.【推理能力】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如下:如图2,过P作PE∥AB,……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2)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试判断∠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过P作PE∥AD);(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点P与点A、B、O 三点不重合),请你猜想∠CPD、∠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 图2 图3 备用图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D 根据命题的定义判断,只有D符合命题的定义.2.D A.对顶角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两直线相交,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原命题是假命题;D.等角的余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 如果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是奇数4.答案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数的和为0解析 命题可改写为“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故条件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结论是“这两个数的和为0”.5.解析 ∠3;∠6;∠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解析 (1)证明:∵∠DFE+∠2=180°,∠3+∠2=180°,∴∠DFE=∠3,∴BD∥EF,∴∠1=∠ADE,∵∠1=∠B,∴∠ADE=∠B,∴DE∥BC.(2)由(1)知∠ADE=∠B,BD∥EF,∴∠2=∠ADC,∵DE平分∠ADC,∴∠ADC=2∠ADE=2∠B,∵∠3+∠ADC=180°,∠3=3∠B,∴3∠B+2∠B=180°,解得∠B=36°,∴∠ADC=72°,∴∠2=72°.能力提升全练7.B 由题意可知,A、C、D都是命题,B项没有作出判断,不是命题.故选B.8.C A.如图(1)所示,∠1是锐角,且∠1=∠α+∠β,所以此图无法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2)所示,∠2是锐角,且∠2=∠α+∠β,所以此图无法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图(3)所示,∠3是钝角,且∠3=∠α+∠β,所以此图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如图(4)所示,∠4是锐角,且∠4=∠α+∠β,所以此图无法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图(1) 图(2)图(3) 图(4)9.答案 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解析 命题可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10.答案 ④解析 ④的依据为等式的基本性质2,但是用法出错,证明过程中给出的条件是x=m,所以x-m=0,所以不能直接除.素养探究全练11.解析 (1)∵AB∥CD,∴PE∥AB∥CD,∴∠APE=180°-∠A=50°,∠CPE=180°-∠C=60°,∴∠APC=50°+60°=110°.(2)∠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3)当P在BA延长线上时,∠CPD=∠β-∠α,理由:如图,过P作PE∥AD交ON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CPE-∠DPE=∠β-∠α.当P在B、O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图,过P作PE∥AD交CO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DPE-∠CPE=∠α-∠β.。
最新华师版八上数学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上课课件(共43张PPT)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真命题
3. 如图,从① ∠1= ∠2;②∠C=∠D ;③∠A =∠F 三个条件
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
这些都是公认的真命题,我们把它视为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
公认的真命题视为基本事实. 它们是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即出发点.
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 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试一试
1. 下列命题中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C ) 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改写:直角都相等. 如果两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例1 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 该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解: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 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该命题的条件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
命题的分类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有些命题,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像这样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而有些命题,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 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真命题 同位角相等. 假命题
真假命题的判断:
(1)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条件而不符合 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
八年级数学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1 命题作业 数学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同位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相等” B.“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是假命题 C.“如果ab=1,那么a+b=2”是真命题 D.“奇数都是3的倍数”是真命题
10.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B ) 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若a>0,b≤0,则ab<0;③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 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加以说明: (1)能被2整除的数也能被4整除; (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同角的余角相等; (4)若xy=0,则x=0. 解:(1)假命题:如:6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 (2)假命题:如:两个角都是直角,但不一定是对顶角 (3)真命题 (4)假命 题,如:x=2,y=0,满足xy=0但x≠0
“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用“那么” 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练习2.命题“两个锐角之和是直角”的条件是 有两个角是锐角 , 结论是 这两个角的和是直角 .
3.正确的命题称为 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 假命题 .如果要判断一个命 题是假命题,那么我们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条件而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 就可以了,即“举反例”.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般地,表示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命__题_.
练习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B ) A.锐角小于钝角 B.作∠A的平分线 C.对顶角不相等 D.股票不是人民币
2.命题的结构:许多命题是由_条__件_和结__论__两部分组成的. 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写成
6.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同位角相等 C.若a2=b2,则a=b D.若a>b,则-2a>-2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命题、定理、证明》拓展练习
《命题、定理、证明》拓展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如图,已知AC∥BD,∠A=∠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D B.OA=OC C.OA=OD D.AD=BC 2.(5分)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3.(5分)如图,AB∥EF,∠BAC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且GF∥DE,已知∠ACD=90°,若∠AGD=α,∠GFE=β,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A.α=βB.2α+β=90°C.3α+β=90°D.α+2β=90°4.(5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B.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C.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整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5.(5分)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①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②等弧所对的弦相等③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④矩形都相似⑤三点确定一个圆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个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则小春、小宇、小华分别分到颜色的气球.7.(5分)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a⊥c,那么b⊥c:这是一个命题.(填“真或假”)8.(5分)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是(填序号)9.(5分)命题“若a2>b2,则a>b”的逆命题是,该逆命题是(填“真”或“假”)命题.10.(5分)把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那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在下列解题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推理的理由或数学表达式)如图,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和∠DCB,求证:BE∥CF.证明:∵AB∥CD(已知)∴∠=∠.()∵.(已知)∴∠EBC=∠ABC,(角平分线的定义)同理,∠FCB=∴∠EBC=∠FCB.()∴BE∥CF.()12.(10分)阅读理解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1)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解:过点A作ED∥BC∴∠B=∠,∠C=∠.又∵∠EAB+∠BAC+∠DAC=180°(平角定义)∴∠B+∠BAC+∠C=180°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的功能,将∠BAC,∠B,∠C“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2)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小明受到启发,过点C作CF∥AB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解答:(3)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70°.BE平分∠ABC,DE 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AB与CD两条平行线之间.①如图3,点B在点A的左侧,若∠ABC=60°,则∠BED的度数为°.②如图4,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CD,AD<BC.若∠ABC=n°,则∠BED的度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10分)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发现】(1)∵AM∥BN,∴∠ACB=∠;(2)求∠ABN、∠CBD的度数;解:∵AM∥BN,∴∠ABN+∠A=180°,∵∠A=60°,∴∠ABN=,∴∠ABP+∠PBN=120°,∵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CBP+2∠DBP=120°,∴∠CBD=∠CBP+∠DBP=.【操作】(3)当点P运动时,∠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探究】(4)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ABC的度数是.14.(10分)(1)如图1,已知AB∥CD,求证:∠BED=∠1+∠2.(2)如图2,已知AB∥CD,写出∠1、∠EGH与∠2、∠BEG之间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已知AB∥CD,直接写出∠1、∠3、∠5、与∠2、∠4、∠6之间的关系.15.(10分)已知AB∥CD,点E为平面内一点,BE⊥CE于E.(1)如图1,请直接写出∠ABE和∠DCE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过点E作EF⊥CD,垂足为F,求证:∠CEF=∠AB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EG平分∠CEF,交DF于点G,作ED平分∠BEF,交CD于D,连接BD,若∠DBE+∠ABD=180°,且∠BDE=3∠GEF,求∠BEG的度数.《命题、定理、证明》拓展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如图,已知AC∥BD,∠A=∠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D B.OA=OC C.OA=OD D.AD=B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AC∥BD,∴∠A=∠D,∠C=∠B,∵∠A=∠C,∴∠B=∠D,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C,∴OA=O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已知不能推出OA=OD,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A=∠C,∠B=∠D,∴OA=OC,OD=OB,∴OA+OD=OC+OB,即AD=B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5分)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分析】先判断出乙和丙的车不是红色,进而判断出甲的车是红色,再根据丙的说法不是实话,判断出丁的车是蓝色,再根据甲的说法判断出丙和乙的车的颜色.【解答】解:∵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假设乙的车是红色,∴乙的说法是实话,∴丙的车也是红色,和乙的车是红色矛盾,假设丙的车是红色,∴丙的说法是实话,而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乙的说法是实话,∴有两人说的是实话,与只有一个人是说法是实话矛盾,∴只有甲的车是红色,∴甲的说法是实话,∴丙的说法不是实话,∵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的车是蓝色,∴乙和丙的车一个是白色,一个是银色,∵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且甲的说法是实话,∴丙的车是白色,乙的车是银色,即:甲的车是红色,乙的车是银色,丙的车是白色,丁的车是蓝色,故选:C.【点评】此题是推理与论证题目,解决此类题目先假设某个说法正确,然后根据题意进行分析推理,看是否有矛盾,进而得出结论,3.(5分)如图,AB∥EF,∠BAC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且GF∥DE,已知∠ACD=90°,若∠AGD=α,∠GFE=β,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A.α=βB.2α+β=90°C.3α+β=90°D.α+2β=90°【分析】过D作DP∥EF,连接GC并延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到∠CAG+∠CDG=90°﹣α,∠EDP=∠F=β,进而得出2α+β=90°.【解答】解:如图,过D作DP∥EF,连接GC并延长,∵AB∥EF,∴AB∥DP,∴∠ACD=∠BAC+∠PDC=90°,又∵∠ACH是△ACG的外角,∠DCH是△DCG的外角,∴∠ACD=∠CAG+∠CDG+∠AGD,∴∠CAG+∠CDG=90°﹣α,∵∠BAC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BAC=2∠GAC,∠CDG=∠EDG,∴2∠GAC+∠CDG+(∠EDG﹣∠EDP)=90°,又∵DP∥EF,DE∥GF,∴∠EDP=∠F=β,∴2∠GAC+∠CDG+(∠EDG﹣β)=90°,即2∠GAC+2∠CDG﹣β=90°,∴2(90°﹣α)﹣β=90°,∴2α+β=9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4.(5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B.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C.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整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故错误,是假命题;B、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正确,是真命题;C、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D、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是假命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难度不大.5.(5分)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①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②等弧所对的弦相等③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④矩形都相似⑤三点确定一个圆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利用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矩形的性质及确定圆的条件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①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故错误;②等弧所对的弦相等,正确;③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弦,故错误;④矩形的对应角都相等,但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故错误;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故错误,正确的有1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圆的有关的定义及性质,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个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则小春、小宇、小华分别分到红、蓝、白颜色的气球.【分析】首先根据小春和小华说的判断出分给小宇蓝色气球,分给小春红色气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小宇分到达是蓝色气球,小春分到的是红色气球,∴剩下的白色气球分给了小华,即:小春分到红色气球,小宇分到蓝色气球,小华分到白色气球,故答案为:红、蓝、白.【点评】此题是推理与论证题目,审清题意,根据小春和小华的说法判断出小宇分到蓝色气球是解本题的关键.7.(5分)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a⊥c,那么b⊥c:这是一个真命题.(填“真或假”)【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判断即可.【解答】解:∵a∥b,a⊥c,∴b⊥c,∴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a⊥c,那么b⊥c:这是一个真命题;故答案为:真.【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该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与平行线有关的性质定理.8.(5分)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是①③(填序号)【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①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是假命题;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是假命题;故答案为:①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熟知以上各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5分)命题“若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如a>b,则a2>b2,,该逆命题是(填“真”或“假”)假命题.【分析】先写出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在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解答】解: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如a>b,则a2>b2,假设a=1,b=﹣2,此时a>b,但a2<b2,即此命题为假命题.故答案为:如a>b,则a2>b2,假.【点评】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然后将题设和结论交换.在写逆命题时要用词准确,语句通顺.10.(5分)把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分析】先分清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与结论,然后把题设写在如果的后面,结论部分写在那么的后面.【解答】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在下列解题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推理的理由或数学表达式)如图,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和∠DCB,求证:BE∥CF.证明:∵AB∥CD(已知)∴∠ABC=∠D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平分∠ABC.(已知)∴∠EBC=∠ABC,(角平分线的定义)同理,∠FCB=∠DCB∴∠EBC=∠FCB.(等量代换)∴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DCB,求出∠EBC=∠FC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B∥CD(已知)∴∠ABC=∠D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平分∠ABC,∴∠EBC=∠ABC(角平分线的定义),同理:∠FCB=∠DCB,∴∠FBC=∠FCB(等量代换),∴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BC,D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平分∠ABC,∠DCB,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能熟练地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2.(10分)阅读理解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1)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解:过点A作ED∥BC∴∠B=∠BAE,∠C=∠CAD.又∵∠EAB+∠BAC+∠DAC=180°(平角定义)∴∠B+∠BAC+∠C=180°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的功能,将∠BAC,∠B,∠C“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2)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小明受到启发,过点C作CF∥AB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解答:(3)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70°.BE平分∠ABC,DE 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AB与CD两条平行线之间.①如图3,点B在点A的左侧,若∠ABC=60°,则∠BED的度数为65°.②如图4,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CD,AD<BC.若∠ABC=n°,则∠BED的度数为(215﹣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CD,∠B=∠BCF,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3)①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②∠BED的度数改变.过点E作EF∥AB,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E=∠ABC=n°,∠CDE=∠ADC=35°,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同旁内角互补可得:∠BEF=180°﹣∠ABE=180°﹣n°,∠CDE =∠DEF=35°,进而可求∠BED=∠BEF+∠DEF=180°﹣n°+35°=215°﹣n°.【解答】解:(1)∵ED∥BC,∴∠B=∠EAB,∠C=∠DAC,故答案为:∠EAB,∠DAC;(2)如图2,过C作CF∥AB,∵AB∥DE,∴CF∥DE,∴∠D=∠FCD,∵CF∥AB,∴∠B=∠BCF,∵∠BCF+∠BCD+∠DCF=360°,∴∠B+∠BCD+∠D=360°;(3)①如图3,过点E作EF∥AB,∵AB∥CD,∴AB∥CD∥EF,∴∠ABE=∠BEF,∠CDE=∠DEF,∵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ABE=∠ABC=30°,∠CDE=∠ADC=35°,∴∠BED=∠BEF+∠DEF=30°+35°=65°;故答案为:65;②如图4,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70°∴∠ABE=∠ABC=n°,∠CDE=∠ADC=35°∵AB∥CD,∴AB∥CD∥EF,∴∠BEF=180°﹣∠ABE=180°﹣n°,∠CDE=∠DEF=35°,∴∠BED=∠BEF+∠DEF=180°﹣n°+35°=215°﹣n°.故答案为:215°﹣n.【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算.13.(10分)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发现】(1)∵AM∥BN,∴∠ACB=∠CBN;(2)求∠ABN、∠CBD的度数;解:∵AM∥BN,∴∠ABN+∠A=180°,∵∠A=60°,∴∠ABN=120°,∴∠ABP+∠PBN=120°,∵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PBD,(角平分线的定义)∴2∠CBP+2∠DBP=120°,∴∠CBD=∠CBP+∠DBP=60°.【操作】(3)当点P运动时,∠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探究】(4)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ABC的度数是30°.【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内错角相等可得;(2)由(1)知∠ABP+∠PBN=12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知∠ABP=2∠CBP、∠PBN=2∠DBP,可得2∠CBP+2∠DBP=120°,即∠CBD=∠CBP+∠DBP=60°;(3)由AM∥BN得∠APB=∠PBN、∠ADB=∠DBN,根据BD平分∠PBN知∠PBN=2∠DBN,从而可得∠APB:∠ADB=2:1;(4)由AM∥BN得∠ACB=∠CBN,当∠ACB=∠ABD时有∠CBN=∠ABD,得∠ABC+∠CBD=∠CBD+∠DBN,即∠ABC=∠DBN,根据∠ABN=120°,∠CBD=60°可得答案.【解答】解:(1)∵AM∥BN,∴∠ACB=∠CBN;故答案为:CBN;(2):∵AM∥BN,∴∠ABN+∠A=180°,∵∠A=60°,∴∠ABN=120°,∴∠ABP+∠PBN=120°,∵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PBD,(角平分线的定义)∴2∠CBP+2∠DBP=120°,∴∠CBD=∠CBP+∠DBP=60°,故答案为:120°;2∠PBD;角平分线的定义;60°;(3)不变,∠APB:∠ADB=2:1.∵AM∥BN,∴∠APB=∠PBN,∠ADB=∠DBN,∵BD平分∠PBN,∴∠PBN=2∠DBN,∴∠APB:∠ADB=2:1;(4)∵AM∥BN,∴∠ACB=∠CBN,当∠ACB=∠ABD时,则有∠CBN=∠ABD,∴∠ABC+∠CBD=∠CBD+∠DBN,∴∠ABC=∠DBN,由(1)可知∠ABN=120°,∠CBD=60°,∴∠ABC+∠DBN=60°,∴∠ABC=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10分)(1)如图1,已知AB∥CD,求证:∠BED=∠1+∠2.(2)如图2,已知AB∥CD,写出∠1、∠EGH与∠2、∠BEG之间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已知AB∥CD,直接写出∠1、∠3、∠5、与∠2、∠4、∠6之间的关系.【分析】(1)过点E作EF∥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4=∠1+∠2,进而得出∠BED=∠1+∠2;(2)分别过点E、G作EF∥AB,GH∥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5+∠6=∠3+∠4+∠2,进而得到∠1+∠EGH=∠2+∠BEG;(3)分别过平行线间的折点作AB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3、∠5与∠2、∠4、∠6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证明:如图,过点E作EF∥AB,∵AB∥CD,∴AB∥CD∥EF,∴∠3=∠1,∠4=∠2,∴∠3+∠4=∠1+∠2,即∠BED=∠1+∠2;(2)∠1+∠EGH=∠2+∠BEG,理由如下:如图,分别过点E、G作EF∥AB,GH∥AB,∵AB∥CD,∴AB∥EF∥GH∥CD,∴∠1=∠3,∠4=∠5,∠6=∠2,∴∠1+∠5+∠6=∠3+∠4+∠2,即∠1+∠EGH=∠2+∠BEG;(3)由题可得,向左的角度数之和与向右的角度数之和相等,∴∠1、∠3、∠5与∠2、∠4、∠6之间的关系为:∠1+∠3+∠5=∠2+∠4+∠6.【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10分)已知AB∥CD,点E为平面内一点,BE⊥CE于E.(1)如图1,请直接写出∠ABE和∠DCE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过点E作EF⊥CD,垂足为F,求证:∠CEF=∠AB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EG平分∠CEF,交DF于点G,作ED平分∠BEF,交CD于D,连接BD,若∠DBE+∠ABD=180°,且∠BDE=3∠GEF,求∠BEG的度数.【分析】(1)结论:∠ECD=90°+∠ABE.如图1中,从BE交DC的延长线于H.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2)只要证明∠CEF与∠CEM互余,∠BEM与∠CEM互余,可得∠CEF=∠BEM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设∠GEF=α,∠EDF=β.想办法构建方程求出α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结论:∠ECD=90°+∠ABE.理由:如图1中,从BE交DC的延长线于H.∵AB∥CH,∴∠ABE=∠H,∵BE⊥CE,∴∠CEH=90°,∴∠ECD=∠H+∠CEH=90°+∠H,∴∠ECD=90°+∠ABE.(2)如图2中,作EM∥CD,∵EM∥CD,CD∥AB,∴AB∥CD∥EM,∴∠BEM=∠ABE,∠F+∠FEM=180°,∵EF⊥CD,∴∠F=90°,∴∠FEM=90°,∴∠CEF与∠CEM互余,∵BE⊥CE,∴∠BEC=90°,∴∠BEM与∠CEM互余,∴∠CEF=∠BEM,∴∠CEF=∠ABE.(3)如图3中,设∠GEF=α,∠EDF=β.∴∠BDE=3∠GEF=3α,∵EG平分∠CEF,∴∠CEF=2∠FEG=2α,∴∠ABE=∠CEF=2α,∵AB∥CD∥EM,∴∠MED=∠EDF=β,∠KBD=∠BDF=3α+β,∠ABD+∠BDF=180°,∴∠BED=∠BEM+∠MED=2α+β,∵ED平分∠BEF,∴∠BED=∠FED=2α+β,∴∠DEC=β,∵∠BEC=90°,∴2α+2β=90°,∵∠DBE+∠ABD=180°,∠ABD+∠BDF=180°,∴∠DBE=∠BDF=∠BDE+∠EDF=3α+β,∵∠ABK=180°,∴∠ABE+∠B=DBE+∠KBD=180°,即2α+(3α+β)+(3α+β)=180°,∴6α+(2α+2β)=180°,∴α=15°,∴∠BEG=∠BEC+∠CEG=90°+15°=105°.【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命题、定理与证明》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证明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以及如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证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证明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证明过程的写法。
2.难点:理解命题的假设和结论,掌握证明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及示例。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练习。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问题,从而引入命题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简单的命题和定理,让学生初步了解证明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给出的命题进行证明。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证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证明方法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与证明 课后作业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3.1命题与证明专题 命题、逆命题、证明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B.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C.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D.假命题没有逆命题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x y =,那么22x y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是锐角;(3)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4)如果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是5,那么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3. 写出下列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是假命题的举例说明.(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180°;(2)对顶角相等;(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 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知识要点】1.逆命题、互逆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两个互逆的命题中,如果将其中一个称为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是这个原命题的逆命题.2. 逆定理、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也可以称为原命题的逆定理,一个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互逆定理.3.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的联系,若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反例即可,若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需要证明.【温馨提示】1.逆命题、互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但逆定理、互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2.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方法技巧】判断命题的真假可以举反例说明: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符合结论.1.A 解析:假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假命题,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假命题也有逆命题.B 、C 、D 都错.2. 解:(1)逆命题是:如果22x y =,那么x y =.是假命题.(2)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它的另外一个角是钝角.是假命题.(3)逆命题是: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线是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是假命题.(4)逆命题是:如果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那么这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是5.是假命题.3.解:(1)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是假命题,例如:∠1+∠2= 180°,但∠1和∠2不一定是邻补角.(2)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是假命题,例如:如图,∠AOC =∠BOC ,但 ∠AOC 和∠BOC 不是对顶角.(3)逆命题是: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是假命题,例如:如图, a ∥b ,但是a ⊥c ,b ⊥c .4.解: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交AB ,CD 分别于点G ,H ,∠BGH 与∠DHG 是一组同旁内角,PG 平分∠BGH ,PH 平分∠DHG ,求证:PG ⊥PH .证明:∵AB ∥CD ,∴∠BGH +∠DHG =180°.∵PG 平分∠BGH ,PH 平分∠DHG ,∴∠PGH =12∠BGH ,∠PHG =12∠DHG , ∴∠PGH +∠PHG =12(∠BGH +∠DHG )=90°,∴∠GPH =90°,即PG ⊥PH .。
华东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真命题中,它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的是( )A.若a=b,则|a|=|b|B.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C.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 以下说法中:(1)多边形的外角和是;(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至少有2个角是锐角.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3.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平移的方向一定是水平的;③内错角相等;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⑤垂线段最短.A.3 B.2 C.1 D.04.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同位角相等;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无限小数是无理数;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两个,它们是和.A.个B.个C.个D.个5.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同旁内角互补C.平角是一条直线D.延长线段到点C,使二、填空题6. 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还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_.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________.7. “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是假命题,我们可以举反例:____.8. 用一组a,b的值说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若a=﹣3,则b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写出符合要求的一个即可)三、解答题9. A,B,C,D,E五名学生猜测自己的数学成绩. A说:“如果我得优,那么B也得优.” B说:“如果我得优,那么C也得优.” C说:“如果我得优,那么D也得优.” D 说:“如果我得优,那么E也得优.” 大家都没有说错,但只有三个人得优,请问:得优的是哪三个人?10.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同角的余角相等;(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11. 如图,若直线,直线,则,用推理的方法说明它是真命题.。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1 命题与证明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六篇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1 命题与证明课后辅导练习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命题:(1)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3)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个.A、0B、1C、2D、3【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已知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命题为假命题B、该命题为真命题C、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D、该命题没有逆命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是( )A、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内角和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菱形的对角线相等B、平行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矩形的对角线不能相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B、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C、五边形的内角和是900°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两条边及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C、若a^2=b^2 ,则a=bD、同角的余角相等【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______,那么______.A、两个角是对顶角B、这两个角相等【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把“对顶角相等”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
易错拔尖:命题、定理与证明(解析版)
易错拔尖:命题、定理与证明(解析版)➢易错点易错点1:改写“如果…,那么…”的时候,不能区分题设和结论或者语言不通顺疑难点辨析:不能区分原命题和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引:先搞清这个命题的结论是什么,其余部分则为题设部分,并适当将语句丰满完整.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误点警示: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是不能区分题设和结论,如“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余角相等”;二是语句不完整,如“如果等角的余角,那么相等”.➢拔尖角度角度1 利用命题的分类识别真假命题(举反例法)2.(2021春•福山区期末)下列四个命题: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④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其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思路引领:分别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后判断正误即可.解: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逆命题是真命题;②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逆命题是假命题;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逆命题是真命题;④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的余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同角(或等角),逆命题是真命题;故选:C.总结提升: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此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1)互补的两个角都是钝角;(2)a2>b2,则a>b;(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个角的余角小于这个角.思路引领:(1)互补的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或两个都是直角;(2)根据平方的概念判断;(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4)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解答.解:(1)条件:两角互补;结论:这两个角都是钝角,此命题是假命题,如:∠1=120°,∠2=60°,显然∠1与∠2互补,但∠2是锐角;(2)条件:a2>b2,结论:a>b,此命题是假命题,如a=﹣3,b=2时,(﹣3)2>22,但﹣3<2;(3)条件:同位角相等,结论:两直线平行,此命题是真命题;(4)条件:一个角的余角,结论:小于这个角,此命题是假命题,如30°的余角等于60°,但60°>3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角度2 利用证明的意义补全证明过程4.(2021春•福田区校级期中)阅读理解,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如图,EF∥AD,∠1=∠2,∠BAG=60°,求∠G的度数.解:∵EF∥AD(已知)∴=∠3()∵∠1=∠2(已知)∴∠1=∠3()∴∥()∴∠G+∠BAG=180°()∵∠BAG=60°(已知)∴∠G=180°﹣∠BAG=180°﹣60°=120°.思路引领: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由∠1=∠2可得∠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BAG=180°,由∠BAG=60°可以得出答案.解:∵EF∥A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1=∠3(等量代换),∴DG∥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G+∠BAG=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G=60°(已知)∴∠G=180°﹣∠BAG=180°﹣60°=120°,故答案为:∠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G∥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正确运用定理进行推理、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5.(2022春•宣城期末)完成下列推理过程:(1)如图,已知AB∥CD,∠B+∠D=180°.求证:BC∥DE证明:∵AB∥CD(已知),∴∠B=∠C();∵∠B+∠D=180°(已知),∴∠+∠D=180°(等量代换);∴BC∥DE().(2)如图,若已知∠1=∠2,试完成下面的填空.∵∠2=∠3(),又∵∠1=∠2(已知),∴∠1=∠(等量代换);∴∥().思路引领:(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求解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求解即可.证明:(1)∵AB∥CD(已知),∴∠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180°(已知),∴∠C+∠D=180°(等量代换),∴BC∥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2=∠3(对顶角相等),又∵∠1=∠2(已知),∴∠1=∠3(等量代换),∴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1;3;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提升: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角度3 利用证明的方法对改写命题进行证明6.(2020秋•通许县期末)(1)如图,DE∥BC,∠1=∠3,请说明FG∥DC;(2)若把题设中DE∥BC与结论中FG∥DC对调,命题还成立吗?试证明.(3)若把题设中∠1=∠3与结论中FG∥DC对调呢?试证明.思路引领:(1)由DE∥BC得∠1=∠2,已知∠1=∠3,所以∠2=∠3,从而证得FG∥DC;(2)由FG∥DC得∠2=∠3,已知∠1=∠3,所以∠2=∠1,从而证得DE∥BC;(3)由DE∥BC得∠1=∠2,又由FG∥DC得∠2=∠3,所以∠1=∠3.解:(1)证明:∵DE∥BC,∴∠1=∠2,又已知∠1=∠3,∴∠2=∠3,∴FG∥DC;(2)命题还成立,∵FG∥DC,∴∠2=∠3,已知∠1=∠3,∴∠2=∠1,∴DE∥BC;(3)命题还成立,∵DE∥BC,∴∠1=∠2,又FG∥DC,∴∠2=∠3,∴∠1=∠3.总结提升: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命题成立.角度4 利用证明的方法对改写命题进行证明7.(2017春•赣县区期中)如图,①∠D=∠B;②∠1=∠2;③∠3=∠4;④∠B+∠2+∠4=180°;⑤∠B+∠1+∠3=180°.(1)指出上述各项中哪一项能作为题设来说明∠E=∠F;(2)选出其中的一项加以说明.思路引领:(1)依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2)选∠1=∠2加以说明.根据∠1=∠2,即可得到AD∥CB,进而得出∠E=∠F.解:(1)②∠1=∠2,或⑤∠B+∠1+∠3=180°.(2)选∠1=∠2加以说明.∵∠1=∠2,∴A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8.(2016春•孝南区期末)已知命题“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1)如图为符合该命题的示意图,请你把该命题用几何符号语言补充完整:已知AB CD,EM、FN 分别平分和,则(2)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根据题意写出已知,求证即可;(2)此命题为真命题,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B=∠EFD,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GEM=12∠GEB,∠EFN=12∠EFD,等量代换得到∠GEM=∠EFN,于是得到结论.解:(1)已知AB∥CD,EM、FN分别平分∠GEB和∠EFD,则EM∥FD;故答案为:∥,∠GEB,∠EFD,EM∥FD;(2)此命题为真命题,证明:∵AB∥CD,∴∠GEB=∠EFD,∵EM、FN分别平分∠GEB和∠EFD,∴∠GEM=12∠GEB,∠EFN=12∠EFD,∴∠GEM=∠EFN,∴EM∥FD.总结提升: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2022春•建安区期中)如图,∠ACD是∠ACB的邻补角,请你从下面的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得出一个真命题,并进行证明.(任选一种情况,写出已知、求证、证明.)①CE∥AB;②∠A=∠B;③CE平分∠ACD.思路引领:条件:①②,结论: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直接证明即可.解:条件:①②,结论:③,证明过程如下:∵CE∥AB,∴∠B=∠ECD,∴∠A=∠ACE,∵∠A=∠B,∴∠ACE=∠ECD,∴CE平分∠ACD.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命题与定理知识,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练习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延长线段AB ( )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 ) (3)画线段AB 的中点( ) (4)若|x|=2,则x=2( ) (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 2、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C 、x 与y 的和等于0吗?
D 、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
B 、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D 、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
其中假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 ∥b ,b ∥c ,那么a ∥c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
5、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证明:∵AB ⊥BC ,BC ⊥CD (已知)
∴ = =90°( )
∵∠1=∠2(已知) ∴ = (等式性质) ∴BE ∥CF ( )
6、已知:如图,AC ⊥BC ,垂足为C ,∠BCD 是∠B 的余角。
求证:∠ACD=∠B 。
证明:∵AC ⊥BC (已知)
∴∠ACB=90°( ) ∴∠BCD 是∠DCA 的余角
∵∠BCD 是∠B 的余角(已知) ∴∠ACD=∠B ( ) 7、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C A
B D
E F
1 2
B D A C
求证:AD ∥BE 。
证明:∵AB ∥CD (已知)
∴∠4=∠ ( ) ∵∠3=∠4(已知)
∴∠3=∠ ( ) ∵∠1=∠2(已知)
∴∠1+∠CAF=∠2+∠CAF ( ) 即∠ =∠ ∴∠3=∠ ( ) ∴AD ∥BE ( )
8、已知,如图,AB ∥CD ,∠EAB+∠FDC=180°。
求证:AE ∥FD 。
9、已知:如图,DC ∥AB ,∠1+∠A=90°。
求证:AD ⊥DB 。
10、如图,已知AC ∥DE ,∠1=∠2。
求证:AB ∥CD 。
11、已知,如图,AB ∥CD ,∠1=∠B ,∠2=∠D 。
求证:BE ⊥DE 。
12、求证: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A
D B
C
E
F 1 2 3 4
D
A B
C
E F G A B
D
E 1 2 A B
C
D E
1 2
A
B
C
D
1
【练习答案】
1、(1)不是 (2)是 (3)不是 (4)是 (5)是
2、(1)C (2)C (3)B
3、(1)题设:a ∥b ,b ∥c 结论:a ∥c
(2)题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旁内角互补。
结论:这两条直线平行。
4、(1)如果有两个定点,那么过这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如果两个角分别是两个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如果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ABC=∠BCD ,垂直定义,∠EBC=∠B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垂直定义;余角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
7、∠BA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AE (等量代换) 等式性质 ∠BAE ,∠CAD ,∠CAD (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证明:∵AB ∥CD
∴∠AGD+∠F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EAB+∠FDC=180°(已知) ∴∠AGD=∠EAB (同角的补角相等) ∴AE ∥F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证明:∵DC ∥AB (已知)
∴∠A+∠A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即∠A+∠ADB+∠1=180° ∵∠1+∠A=90°(已知) ∴∠ADB=90°(等式性质) ∴AD ⊥DB (垂直定义) 10、证明:∵AC ∥DE (已知)
∴∠2=∠A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 (已知)
∴∠1=∠ACD (等量代换)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证明:作EF ∥AB ∵AB ∥CD ∴∠B=∠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B (已知)
∴∠1=∠3(等量代换)
A B
D
E
1 2
4 3
∵AB∥EF,AB∥(已作,已知)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4=∠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D(已知)
∴∠2=∠4(等量代换)
∵∠1+∠2+∠3+∠4=180°(平角定义)
∴∠3+∠4=90°(等量代换、等式性质)
即∠BED=90°
∴BE⊥ED(垂直定义)
12、已知:AB∥CD,EG、FR分别是∠BEF、∠EFC的平分线。
求证:EG∥FR。
证明:∵AB∥CD(已知)
∴∠BEF=∠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G、FR分别是∠BEF、∠EFC的平分线(已知)
∴2∠1=∠BEF,2∠2=∠EFC(角平分线定义)
∴2∠1=2∠2(等量代换)
∴∠1=∠2(等式性质)
∴EG∥FR(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R
A B C D
E
F
G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