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修辞专项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诗歌鉴赏专项-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面版

诗歌鉴赏专项-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面版

颈联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 ①颈联的意思是: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行,今日的 饮马泉寒冰解冻,绿水分流,写出了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 复前的今昔不同。②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 达出诗人在春天经过复苏了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 •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究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邑,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邑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辛《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 •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藉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爭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釜,或形象,或别致。

如:“潯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社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渎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淸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 •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篇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舊,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養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考古诗词修辞鉴赏

高考古诗词修辞鉴赏
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
•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 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 线等。 (1分) •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 六两句对偶等。 (1分) •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1分)
2012天津卷
野菊
【宋】杨万里
• 修辞: 借代 (1分) • “碧”借代青山碧绿,“黄”指代菊花,勾勒出色 彩鲜明的图景。 (1分) • 体现了作者对野外大自然的欣赏和对野菊的喜爱之 情。 (1分)
2008年【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比喻。 (1分) •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1分) •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1分)
• 鹧鸪天 •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 【白话译文】 • 秋天到后水边平地木叶稀落,关塞的大雁在霜前向南迁徙。早上云雾消散 后群山清新挺拔,宿雨来时水面徒然加宽变肥。 • 我已经老了,很久以前就忘却了机巧功利之心,即使与沙鸥面对面也不会 惊飞它。柳溪父老想必一直在同情我多年来颠沛流离、以至很久都没有享 受到垂钓溪南的怡然自得之乐的生活。 • 【背景】王寂生于金,长于金,二十余岁就进士及第,仕途上也较顺利。 然而,金代局势始终动荡不安,这在每一位文人心中抹上浓重的阴影,隐 逸就成了许多文人重复歌唱的主题,即使挫折较少的主寂也是如此。他晚 年“自为寿”时曾云:“好赋归欤,收拾个、经卷药炉活计。”(《洞仙 歌》)这首词更是集中地抒写了他归隐山水、忘却尘世的心愿。
• 借代,反问
• 登金陵凤凰台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译文】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凤去台空,只剩江水东流。昔日吴 宫繁华热闹,如今小径长满闲花野草。东晋名士何等风流,如今空留坟 墓供人凭吊,青天外,三座高山若隐若现。白鹭洲,将那长江一分为二。 茫茫浮云,遮住太阳。不见长安,使人忧愁。 • 【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 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 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 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 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1-修辞(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江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

昌叔:王安石的妹夫。

②岩晓:高山。

③分:甘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

“黄”对“绿”,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山峦缭绕,落日依依。

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答案】1.D2.(1)借代,都是代指女子。

(2)①《九日》中强调二人聚会,只需要绿酒黄菊,无需音乐助兴,表达了二人高雅脱俗的情怀;②《水龙吟》中,写谁能唤来歌女为自己擦去英雄泪,表达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的激愤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错。

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表达了诗人自己甘愿居于下位为国效力的志向。

故选D。

2.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红裙”“红巾翠袖”都是以服饰代女子,是借代修辞。

《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谁能请来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揾,擦拭。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明修辞1.比喻: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在古诗词里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比拟(移情):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运用比拟可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把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放大”后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语言整齐对称,语义集中凝练。

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鉴赏01(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鉴赏01(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秋季课程·搭建体系,全面学习2021-2022学年度9月第 2 节授课内容诗歌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解决问题诗歌鉴赏赏析题-艺术手法角度学生类别A1□A2☑B1□教学重难点古代诗歌鉴赏常考技巧类型的区别记忆与分析运用前序回顾诗歌鉴赏-意象意境鉴赏一.前序回顾二.课程引入秋季课程·搭建体系,全面学习三.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分类要清——表达技巧题四类型通法要明——表达技巧题解题三步骤(一)准确分类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重点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加以讲解。

(一)精准审题1.审题型。

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型和暗考型。

(1)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2)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

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2.审范围(区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

依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

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片)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指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

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

“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表达方式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表现手法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说明:因各种版本对有些技巧的分类并不一致,例如,有的把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托物言志等归入了表达方式,而有些图书则将其归入了表现手法。

高考专题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高考专题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 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 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 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 特、新颖。
例2、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 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4、衬托与对比
(1)衬 托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衬体作主体的 辅助性陪衬,突出主体。 反衬指为了突出诗中抒写的主体对象 的某一特征,用别一意象的相反特 征作比衬,让读者从反差中更深切 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比 如动静、乐哀、明暗、美丑、黑白、 好坏。
例: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 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 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 (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 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 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一样“忧”,两 样情,诗人将同情与愤慨分别渗透其间,溢 于言外。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 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 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 深度,又有力度。
例3、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螺”比青山,以“白 银盘”比洞庭湖,将皓月银辉下的 山形象的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 淡雅,山水浑然一体,饶有意趣。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修辞手法一、诗歌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

二、艺术手法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考点一: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把人当做物写如:我扎根在这座城市。

把a物当做b物来写如:白云在天上游来游去。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三:借代借代: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四:夸张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五:双关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

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六: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新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修辞手法及典型习题

新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修辞手法及典型习题


中间设
江,横槊曹公。 领起下面分层次
问 问,承上启下;
(阿鲁威《[双 地叙述三国人物
结尾设
调]蟾宫曲》) 的英雄业绩
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类 作用

例句
赏析
用来
加强语气,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
使用反问
反 表达强烈 为君王卷土来?
句式,语气冷
问 的感情,给 (王安石《叠题乌江 峻,强调了历
读者留下 亭》)
例句
赏析
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 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 夜生凉,泣寒螀; 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不思量! (《汉宫秋》第三 折)
顶真手法 的使用不仅让 此曲具有回环 跌宕的韵律 美,更表现了 汉元帝离恨未 已、相思又继、 千结百转的愁 绪
课堂小练
一、基础练 结合上面所讲知识,辨析下面的诗(词)句使用的修辞手 法,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1.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 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答:
解析: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 歌描写的意象中。韦诗写诗人秋夜独宿,观赏到皎洁明月、 霜风动竹、惊栖之鸟等景象。首句描写山中明月的皎洁明亮, 以烛比喻月,生动形象地写出恬静的月色,宛如点燃的夜烛 一般。明月悦目,犹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让人有一种淡 淡的孤独。赵诗则描写了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等 景色。首句“侵残烛”的应是“月”,写月照残烛,作者没 有直接写月,而是以“月晕”替代月,联想到古人有“月晕
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类 作用

例句
赏析
使事物人
诗人打算去
格化;有促使
山里,春风通人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修辞手法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修辞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修辞手法考点解读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为了表现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如“急雨”“私语”“莺语”“珠落玉盘”“泉流”“瓶破水迸”“骑出刀鸣”“裂帛”等做比喻,来形象地描绘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优美,“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在高考的古代诗歌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考查表达技巧方面的考题,而修辞手法属于表达技巧的一个方面。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含拟人和拟物)、夸张、对比、对偶、双关、互文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物当作人来写。

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描写的人、物色彩更鲜明,描绘更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山峰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明,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作用: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等词,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

四、对比对比即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专题15表达技巧(常见修辞)-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专题15表达技巧(常见修辞)-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首联写“山”和“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 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 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 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 明丽画面。
修辞手法——比喻示例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使语言含蓄、风趣,表达出一种委婉含 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
蓄的情感
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
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手法
分析
事例
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词)作为后一句开 顶真 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的一种修
辞手法
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 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 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败是历史之必然,已无法挽回
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 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
双关 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 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诗人不把“无忌”作
修辞手法——比拟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 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 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 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 析。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 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 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 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 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 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 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 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 2.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 物当做乙物来写。 • 例如:“她似乎衣袋里全装着天真,一掏出来就 可以用。”——(韩少功《火宅》) • “天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个例中被比拟 成一个有形的事物,十分形象。 • 2.在这里的人们中间,我最不愿与之离别的就是海 涅,我恨不得把您也装进我的行李袋中去。”— —(马克思《给海涅的信》 ) • 在这个例句中,马克思将海涅当做行李一样来处 理,是拟物的手法,显得十分风趣。
• 例如: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 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 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 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 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 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 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 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 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 双关。 •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 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 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 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识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 关。 •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 内含感情的“情”。
• 1、结构 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 2、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隐 喻(暗喻) 、借喻; • 3、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 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 4、解析 • 明喻 •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 例子: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 清《荷塘月色》) • 隐喻(又称暗喻) •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 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 例子: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 体)。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 成乙(喻体)。
4.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 意丰富。
•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 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 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 用。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 《山园小梅》) •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 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 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 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 点。
2.隐语(谐音)、双关
•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 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 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 深刻印象。 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 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再如: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 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 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 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 奇代凡;以事代情。
• • • • • •

• • • •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晓雾将歇,猿 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鱼。 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 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例1中的“烽烟”, 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 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以结果代原因 形象代本体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教案

第七讲 诗歌表达技巧
第一课时 霸州市第一中学 修辞 王珍彩
1.比喻
• 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 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增强 语言美。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 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 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 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