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的通知
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
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作者:王祖强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6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既是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浙江的大平台、试验田、试金石和活教材。
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有序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战略举措,既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之举。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要有法可依、有案可循、有力可借,必须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文化和法治方式,通过研究和解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的立法、执法、普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发挥好法治的重要作用。
一、重视普法,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谈法治,说法治”,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
社会公众和企业作为参与“五水共治”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受益者,是否具有维护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五水共治”工作成效。
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组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法制宣传队伍、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培训,以及进行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主题的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等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使公众和企业了解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的权利与义务,自觉提高环境法律意识和水平,积极参与创建美好环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监督环境和土地违法行为,做环境资源保护的自觉践行者。
要重点围绕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辐射等污染防治和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修复以及食品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的环境,让人们对法治充满信心。
通过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参与法治实践,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加快环境资源立法,使“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有法可依新修订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环保法”,并将于明年正式实施;而违法建筑形成原因复杂,往往是一个建筑违反多部法律法规,涉及多个法律法规执行主体。
五水共治_工作制度
五水共治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环境保护,改善水质,确保水资源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五水共治工作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项工作。
各级政府应当将五水共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确保五水共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三条五水共治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民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五水共治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持、监督考核等工作。
二、五水共治工作任务第五条治污水: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加大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排污行为。
第六条防洪水: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定期开展洪水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加强防洪预警预报和应急调度,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第七条排涝水:加强排涝工程建设,提高排涝能力。
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内涝灾害。
第八条保供水: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第九条抓节水: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三、五水共治工作措施第十条建立健全河长制,明确河长责任,加强河流管理和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测和执法力度。
第十一条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全面实施一河一策、分类推进。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
第十二条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和水利服务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优先保障五水共治工作经费。
第十三条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权制度和水价改革。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
看了题目,你也许想问五水共治是什么?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
你应该知道,浙江是水之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
而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五水是指哪五水呢?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又是指什么呢?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现在你明白了吗?接下来说说我对五水共治的看法吧。
我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人不可缺水,可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水资源却一落千丈,越来越少,越来越脏,清澈透明的池塘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浑浊不堪的一滩臭水,惹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它敬而远之。
在我眼中,五水共治是以一个一石多鸟的姿态出现的,浙江不可无水,不可有污水,正所谓一杯清水因为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浑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为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水,变脏容易,变清难。
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对治理什么的并不了解,我只是简单地认为,这个决定会让我们浙江好起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期待有好的结束。
终有一天,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清新的,我坚信,那天不远,但如果不努力,它就遥不可及。
我们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美好。
水之乡的传奇:未完待续......。
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经验及启示分析
专题研究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经验及启示分析文/王国灿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浙江省核心河流以及湖泊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之,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这一关键性战略举措,有效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 作者客观阐述了浙江省“五水共治”,探讨了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经验启示―、浙江省“五水共治”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浙江省核心河流、湖泊等污染日渐加重,出现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比如,钱塘江水污染事件,其无污染情况日渐复杂化。
随之,境内多条核心河流已成为“病河”,比如,钱播江、苕溪,浙江地势又比较平坦,境内河流较多,水流速度并不快,存在较高的污染物交叉污染风险系数,导致浙江省水环境不断恶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经济发达的大省之一,浙江省水污染日渐加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河流、湖泊方面的水污染,阻碍该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如何改善并提高浙江省的河流水环境以及生态现状已成为浙江省重大任务之一。
在 这一背景下,浙江省政府部门根据各方面情况,提出了“五水共治”这一重要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嘉兴”为例,在 “五水共治”作用下,嘉兴市河流水环境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河流水质明显提高,河流各方面已达到考核标准,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在其他地区水环境治理方面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二、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的经验及启示(一) 制定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浙江省的“五水共治”有着明确的水环境发展规划,但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并不是一件易事,长期性、艰巨性是其显著特征,也就是说,短期内其治理效果并不明显,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地区水污染具体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准确把握治理水污染的基本思路,动态控制水污染源头的基础上,科学治理水污染。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司法保障机制分析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司法保障机制分析作者:王国灿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3期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多元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要素,“五水共治”便是浙江省在建设水生态文明方面提出的一种全新模式。
随之,如何借助司法手段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浙江省“五水共治”进程中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司法保障机制。
一、借助环境公益诉求,优化“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站在司法的角度来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优化完善尤为重要,比如,“五水共治”。
在新《环境保护法》作用下,对环境公益诉求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原告资格,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而“破坏生态”行为已成为环境公益诉求方面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利于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利于这一司法保障模式的优化完善。
在此过程中,检察机关也参与到水环境改善中,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下,检察监督机制、移送管理制度等得以优化完善,在司法方面,环境保护有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利于浙江地区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发挥“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多样化作用,有效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二、借助环境能动司法,健全“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在治理水污染中,浙江省也在全面、深入探索环境司法以及执法,不断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为健全“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09年,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能动司法”这一概念应运而生,逐渐应用到各类司法机关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司法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责任。
和其他类型的案件相比,环境案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易于扩散、难以逆转等是显著特征,也就是说,在处理环境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必须及时介入,要充分发挥多个部门作用,比如,公安部门、环保部门,使其处于统一化的网络结构体系中,顺利实现联动执法,实现环境能动司法,依法追究排污超标企业、污水处理不科学单位的司法责任,根据各方面情况以及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要求,适当增加对其的司法追究力度,为健全浙江省“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提供有利保障。
五水共治
浙江宁波镇海区:强化服务,推动“五水共治”本报07月25日讯为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五水共治”大政方针,镇海区交管办充分发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平台作用,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等五水共治项目审批提供便捷服务。
同时,7月24日,宁波边检站联合宁波港镇海港埠公司开展“五水共治”河道清淤行动。
20多名边检站官兵拿着铁锹、榔头来到平安小区和后海塘区域的莲花池,帮助居民清理疏通下河道,防止台风季节因雨水较多导致排水不畅。
什么是“五水共治”?五水共治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五水共治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水、口渴时要喝水、灌溉时要用水,所以说,治水就是抓民生。
为什么宁波会如此积极开展该活动?宁波的内河、湖泊纵横交错,它们是宁波中心城区防洪防汛的枢纽,也是全市人民饮用水供给的重要备用水源,更是甬城的灵韵所在,财富所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市的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日益紧张,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日趋严重。
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各条河道的污染情况也逐渐为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治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民心所向。
作为一名宁波市小市民,我又能为“五水共治“做些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五水共治尽一份心出一份力,那我们家园的水一定会更清,天一定会更蓝。
首先我们可以积极响应政府和社会的号召,投身到五水共治的宣传活动中,使更多的人了解五水共治的好处,再去影响更多的人,直到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中。
我们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相应的志愿者活动,直接投身到“五水共治”活动中,为这个城市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容易实现的,便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节约”。
民情聚焦视角下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的建设
民情聚焦视角下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的建设五水问题一直是阻碍浙江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不仅阻碍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还影响浙江省的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浙江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浙江省省政府将五水共治问题纳为浙江省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
虽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理,五水共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需要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五水共治机制,以此来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省的五水问题,从而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标签:民情聚焦;五水共治;长效机制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浙江省临海而建,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很多产业都是依靠水而发展起来的,例如水产养殖业等。
水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老百姓在生活当中离不开水,每天要用水洗脸,要喝水解渴,在进行农事活动时也离不开水,是进行生产的重要资源,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了浙江省的水质水体,同时浙江省的水质水体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浙江省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也是生态稳定的基础,只有水干净了,空气和土地才会干净。
五水共治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治理好五水问题,既能够惠民生,使得老百姓能够饮更加干净更加便宜的水,还能够促进浙江省企业的转型,为浙江省吸纳更多的投资,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更加能够促进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改善自然环境。
浙江省靠水而生,因此,五水共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的,也是浙江省在现今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浙江省科学发展的目的决定的。
所以,建设长久有效的五水共治机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是浙江现阶段的首要问题。
1.浙江省水资源现状根据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的公报显示,浙江省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760立方米,跟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相比,仅仅高出60立方米,即将达到世界公认的人均水资源的警戒线。
但是浙江省属于我国的沿海城市,单位水资源量可以达到全国第四,造成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严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自然原因是由于浙江省的水资源大部分位于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而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十分稀少,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上严重不均;人为原因主要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循环利用的效率低下、居民节水意识不强和供需矛盾等[1]2.五水共治长久有效机制建立的难点五水问题是浙江省的老难题,建设长久有效地五水共治机制,目前面临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难题:(1)政府对于五水共治的规划相对落后,难以总览全局,统筹兼顾,在规划的推进和实施上存在问题:政府对于五水共治的方案缺乏一定的协调性、远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五水共治有效机制的建立;(2)整治力度尚且不够,严重污染水资源的企业转型速度较慢:政府在对于污染水资源的企业的处罚上仍然较轻,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加工作坊和依水而建的水产养殖业的整治上较为缺失,同时政府对于污水的处理和水资源的检测上存在问题;(3)公民的水资源治理的观念有待提高:五水共治的工作,在浙江省的上层部门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是公民似乎对于五水共治的实施漠不关心,很少有公民或者企业主动的参加到五水共治当中,对于五水共治长久有效机制的建立的宣导力度不够。
略论“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
•18 •依法治水管水笔谈水攻,k 5备源2016年增刊(二)略论“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王春华(浙江省杭州市水利局,杭州310022)摘要:鉴于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浙江省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率先开展了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作,对辖区内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笔者根据近年来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实践,对“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和实施途径作一粗浅论述。
关键词:五水共治;水资源;水环境治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基础和源泉。
但 目前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地方出现了水 资源危机,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初,浙江省报道了一些关于水资源污染的事件,如有的河渠水流受到严重污染,清水河变成了污水沟等 问题。
鉴于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迫使浙江省必 须走水生态文明治水之路,对辖区内的水环境进行综合 治理。
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 的水利发展战略。
这不仅仅切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 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増进社会长治久安、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五水”共治理念的现实意义1.1政治意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 国家战略高度,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 着我们的行动。
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各级政府都 积极落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之 一就是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浙江省推行的“五水”共治正 是从这一要求出发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五水”共治是 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从力度和规模上讲都是一次 深刻的环境改革浪潮。
同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条收稿日期:2016-09-20作者简介:王春华(1971 —),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 从事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
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环境保护的共识 越来越高。
通过“五水”共治行动的实施,能让更多人参 与、让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在政策旗帜的号召下齐心治 理我们的生活环境,这对社会的团结和发展具有重要的 政治意义。
试析水利建设发展中的“五水共治”措施
试析水利建设发展中的“五水共治”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生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浙江产业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逐渐增加所带来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加剧,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紧缺的问题,浙江省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五水共治”的内容,分析了目前浙江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五水共治”战略推动水利发展的措施。
标签:五水共治;水利发展;推动措施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带来的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社会严峻水资源紧张问题以及社会不断发展的现状,传统的发展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发展的需求了,需要不断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自我探索的同时学习国外的丰富经验,然后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改善,那么“五水共治”战略的提出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五水共治”战略首先所谓的五水就是指洪水、节水、涝水、洪水以及污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应的治理措施为防洪水、抓节水、保涝水以及治理污水;其次就是这一战略的提出,浙江省委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从这五个方面的治理,通过以这五个方面水资源的治理为突破口实施倒逼转型;“五水共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
所以采取了分布实施的措施,这种逐步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从经济角度看,五水共治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在治水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有效投资,尤其是水利项目的引进对整地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的角度看,治水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比如说节约资源的意识、珍惜热爱环境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浙江省树立新风和正气;从生态角度看,水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生态建设,在五水共治的过程中对污水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避免了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保涝和节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五水共治措施
五水共治措施导言五水共治是指治理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和城市水体污染的综合性措施。
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五水共治在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五水共治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常见的五水共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直接威胁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五水共治的意义在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综合治理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和城市水体,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功能,增加水资源供给,提高水环境质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常见的五水共治措施河流治理措施河流治理是五水共治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河道清淤:通过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的畅通,减少洪涝灾害风险。
2.河堤加固:加固河堤,提高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3.河水净化:利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净化河水,去除污染物,改善水质。
湖泊治理措施湖泊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湖泊生态修复:恢复湖泊的自然生态系统,增加湖泊的自净能力。
2.湖泊污染防治:加强湖泊周边的污染防控工作,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3.湖泊环境监测:建立湖泊环境监测系统,对湖泊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地下水治理措施地下水治理是五水共治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地下水补给保护:保护地下水补给区,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
2.地下水污染修复: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修复地下水污染,减少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海洋治理措施海洋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海洋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海洋污染事件,防止污染物泄漏和扩散。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障“五水共治”的典型案例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障“五水共治”的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4.06.10•【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障“五水共治”的典型案例一、绍兴市被告单位浙江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魏某某等六被告人污染环境案该案由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于2014年4月2日以被告单位浙江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科技公司)及魏某某等六被告人犯污染环境罪向越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越城法院经审理查明,案发前,被告人魏某某在绍兴市越城区经营搬运服务部,提供普通货物运输及搬运服务。
2013年3、4月份,魏某某指使公司员工散发名片,扩大经营废水运输业务。
同年5月,生物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即被告人陆某某在明知服务部无污水处理资质的情况下,仍将公司残液储罐内的废水以每吨120元的价格交由服务部处理。
魏某某安排员工即被告人王甲、王乙(另案处理)等人前往生物科技公司拉运废水,并安排员工即被告人许某某、何某某、姚某某等人在偏僻处非法排放废水。
同年5月至6月7日,魏某某、王甲、许某某、何某某、姚某某明知不能排放废水,仍多次从生物科技公司拉运废水约80吨,均非法排放在绍兴市袍江新区、越城区皋埠镇等地的下水道中。
同年6月8日凌晨,许某某、何某某、姚某某驾驶槽罐车,将从生物科技公司拉运的废水非法排放在越城区皋埠镇一公司附近公路的下水道中。
许某某等人非法排放的4吨左右废水经雨水管道流入漫池河,造成漫池河河水污染,河内养殖的鱼类、河蚌死亡,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327200元,污染控制及清理现场费用112240元,检测、评估费用92363元,污染修复费用360937.5元,合计造成公私财产损失892740.5元。
经相关机构检测,生物科技公司残液储罐和服务部槽罐车内残液均含有丙烯醛、二烯丙基醚,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列的危险废物。
被告人许某某于2013年6月7日凌晨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案发后,被告人魏某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其余被告人亦先后归案,生物科技公司赔付了全部损失,并得到了受害渔民的谅解。
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
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我国综合治水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全国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运用财政贴息加大水利利用信贷资金的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水利投入。
下文是,欢迎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综合治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综合治水,是指以治污水为主,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共同推进的治水工作。
第三条综合治水以下简称治水工作坚持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社会参与、长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和责任落实,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处理治水工作重大问题。
流域上下游地区要加强规划衔接,密切配合,全力治水。
第五条实施治水工作“河长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有关规定,落实治水责任人,明确治水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治水实效。
第六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治水工作责任主体。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治水工作情况。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经济和信息化、农业、海洋与渔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并按照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协作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治水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保障措施第九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将下列工作纳入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一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截污纳管建设、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污染治理;三城乡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处理;四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五节水措施推广;六与治水相关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关于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法律思考
关于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法律思考作者:何成兵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7期摘要本文在对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水污染防治立法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五水共治”中立法保障的思路和方向,并明确了法律适用中的问题及落实,旨在不断推进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处理能力,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全面改善。
关键词“五水共治” 水资源保护立法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委政法委、浙江省法学会2016年度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6NC22)。
作者简介:何成兵,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刑事法律。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6.213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造成了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污染的事故频发。
我国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开展了十几年的治理工作,但是现状却是越治理越严重。
《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全国967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和8.8%。
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9.1%,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0%,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6%,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2.5%,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8%。
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取水总量为355.43亿吨,达标取水量为345.06亿吨,占97.1%。
”可以看出,较差级别的水资源在我国全部水资源中约占一半的比例,现状可谓触目惊心。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生活健康的重大问题。
我国水资源逐年恶化,大部分水资源已经遭到破坏,水污染事件频发,遭受水污染影响的人群越来越多。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于亚热带季候风气候区,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年降水量足够充沛。
浙江省“五水共治”决策前后水环境安全评估预警
关 键 词:PSR 模型;五水共治;水环境安全;浙江省
中 图 分 类 号 :X82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9497(2018)02-234-08
HE Yuefeng,LI Wenjie,CHEN Jia,LU Yingying(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of ZhejiangProvince,Hangzhou310007,China) Evaluationandalertofwaterenvironmentsecuritybeforeandafter “Five-Water-Governance”inZhejiangprovince.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 (ScienceEdition),2018,45(2):234-08 Abstract:Waterenvironmentsecurityisnotonlyan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problem,butalsodirectlyrelated to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politicalstability.Asystem ofevaluationindexbasedonthe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andthepolicyof “Five-Water-Governance”isconstructed.Waterenvironmentsecurityis assessedandalertedforthetimeperiodbeforeandaftercarryingonthepolicyinZhejiangprovincebyutilizingthe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weighting method.Theresultsshowthatwaterenvironmentsecurityisgetting pared with2013,thesecurityindexof2014and2015increaseby7.38% and16.85%,respectively.Accordingtothe “Five-Water-Governance”stageplanningscenario,thevalueofwaterenvironmentsecuritywillreachrespectively0. 7545and0.7989in2017and2020,whichincrease7.63%,13.97% ifcompared withthatof2015,the water environmentsecurity willbeclosetothecriticalvalueofthesafestate.Itappearsthatthehigh dischargeof pollutantsperunitof GDPandhighdischargeof majorpollutants,thelow proportionof GDPregardingtotal investment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rethemainstressingfactorsofwaterenvironmentsafety.Further optimizationoftheallocationofwaterresources,speedinguptheadjustmentandupgrad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 increasinginvestment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toreducetheenvironmentalrisksofwaterresourcesarehighly preferableforZhejiangprovince.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25•【字号】浙政办发〔2016〕145号•【施行日期】2016.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的意见浙政办发〔2016〕14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提升我省钱塘江、瓯江、椒江、飞云江、鳌江(以下统称五大江河)防洪能力和杭嘉湖、萧绍、宁波、台州沿海、温州沿海平原(以下统称五大平原)排涝能力以及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为指导,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138个项目建设,到2020年完成投资额近2000亿元),重点推进20座大中型水库、五大江河干堤加固工程、五大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和各重要城市排涝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五大江河防洪能力、五大平原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规划标准,杭州市、宁波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其他设区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为加快推进“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水利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一)全面加快20座大中型水库建设。
加快重要江河和重点中小流域上游拦洪错峰控制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台州朱溪、开化钱江源等20座大中型水库建设。
到2020年,新昌钦寸、缙云潜明等10座大中型水库实现蓄水或基本具备蓄水条件,新增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
(二)全面加快五大江河干堤加固。
重点推进五大江河沿线的城市扩大新区、部分未闭合主城区、农村防洪薄弱堤段干堤加固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主要江河中下游干堤分级设防的防御体系。
浙江五水共治取得的成绩
浙江五水共治取得的成绩'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在治理洪水、抗洪和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一整套措施,从而实现对浙江省水环境的良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项久远的浙江水利工程始于1955年,由政府和民间合力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水系统,并从生态和技术上实现了浙江水环境的可持续管理。
首先,浙江省政府采取实施“五水共治”的措施,着力建设壮大水利工程。
主要包括多部委齐齐出台文件,按照资源节约原则,大力改善和补齐设施,加大重点水利项目、地下水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强水源地的管护,实施诸多综合性的水源保护措施,如立法保护、科技支持、信息共享和水源报关等;此外,持续提升水污染治理能力,加强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双控机制,实施国家重点的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等。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水资源节约工作。
江西省在坚持工业用水节水再生利用率100%、回收利用水回灌农田达到80%、江苏省在开展工业和农业用水节约补贴、取消水资源收费以及实施“非点源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等,都在逐步推动浙江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五水共治”的50多年来,浙江省的水环境和水资源都在不断的改善和发展,这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例如,浙江省的气候环境更加适宜人类生存,浙江河口潮汐强度明显增加,浙江江苏湖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提高显著。
另外,随着以水为基础的深圳湾经济示范区的日益繁荣,以及新一轮水管理的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应用的成果还将助浙江抗洪防灾更有效率,促进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浙江省在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堪称一蹴而就,相信在政府继续加大投入保持管理和全面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浙江水资源管理将会进一步调整并实施,从而为浙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积极推进浙江“五水共治”的理念,加强水环境保护持续,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多惠民政策。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的通知-浙高法[2014]72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的通知(浙高法〔2014〕72号)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为依法服务和保障“五水共治”工作(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面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我院制定了《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法推进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年5月14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依法服务和保障“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按照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五水共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化认识,增强服务保障“五水共治”工作的主动性1.深刻领会“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八战略”,深化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回应群众现实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各级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平安浙江、美丽浙江建设的工作重点。
全省各级法院要充分认识“五水共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各项司法保障工作的主动性。
2.坚持依法保障统筹兼顾。
全省各级法院要紧密围绕各地党委、政府的具体部署,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切实贯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审判理念,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五水共治”法律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文件〔一〕判断题〔2题〕1、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2、“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二〕单项选择题〔2题〕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2、五水共治、〔 C 〕先行。
〔三〕多项选择题〔1题〕1.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
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
清三河,就是( ABC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一〕判断题〔4题〕1、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2、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2题〕1、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B.海水、淡水C.地表水、地下水D.海水、地下水、雨水2、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三〕多项选择题〔2题〕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ABD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2、国家对用水实行〔 AB 〕相结合的制度。
供给第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判断题〔4题〕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4、违反环境保护法之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
依法建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长效机制
王祖强
【期刊名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4(030)006
【摘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既是建设“两美”浙江的重要途径,也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浙江的大平台、试验田、试金石和活教材。
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有序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战略举措,既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之举。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要有法可依、有案可循、有力可借,必须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文化和法治方式,通过研究和解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的立法、执法、普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发挥好法治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王祖强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三改一拆”为契机加快先发城区三大转变——以上城区为例谈对“三改一拆”的思索
2.关注:三改一拆:同心协力其利断金——宁波市“三改一拆”行动三个月攻坚战纪实
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宁波市''''三改一拆''''
''''五水共治''''立功竞赛模范集体和建设功臣名单的通报4."三改一拆"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浙江省L市为例5.“三改一拆”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省L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
的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浙高法[2014]72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14.05.14
【实施日期】2014.05.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司法文件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的通知
(浙高法〔2014〕72号)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
为依法服务和保障“五水共治”工作(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面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我院制定了《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法推进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4年5月14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保障“五水共治”依法推进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依法服务和保障“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按照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五水共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认识,增强服务保障“五水共治”工作的主动性
1.深刻领会“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八战略”,深化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回应群众现实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各级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平安浙江、美丽浙江建设的工作重点。
全省各级法院要充分认识“五水共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各项司法保障工作的主动性。
2.坚持依法保障统筹兼顾。
全省各级法院要紧密围绕各地党委、政府的具体部署,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切实贯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审判理念,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要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在法律框架内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推动各地党委、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五水共治”工作。
3.明确服务保障工作总体要求。
全省各级法院要按照“依法履行职责、妥善化解纠纷、创新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的总体思路,依法公正妥善审理、执行涉“五水共治”的相关案件,密切关注、及时研判各地“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和法律指导。
要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导向作用,正面引导广大群众,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要针对各地推
进“五水共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创新司法保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二、发挥职能,依法公正妥善审理涉“五水共治”相关案件
4.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