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康复治疗学Brunnstrom技术ppt课件
背屈肌。
2.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
(2)诱发平衡反应
(3)前方倾斜及躯干前倾
(4)躯干旋转
(5)头、颈运动
健手托住患手, 训练躯干的平衡反应
(6)肩关节的活动 (7)髋关节的活动
利用躯干活动,间接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三)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1.屈肘 健上肢抗阻屈肘 头面向健侧 牵拉患近端
患上肢屈肘。 患上肢屈肘 患上肢屈肘
划船时推拉双桨把手的动作,让患者推时前臂旋前,拉 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对患者健侧上肢施加阻力,待患肢 也有运动动作后,适当地给予阻力。
共同运动样活动—划船式运动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
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做抗阻屈伸动作 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的共同运动
患下肢外展位,健下肢抗阻内收 患下肢内收。
手 BrunnstromⅣ阶段:
主要为诱发及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通过各 种手段促进手的伸、屈、抓握及放松的能力,进 行手的功能活动。
例:固定腕关节以达到良好的抓握
第五阶段
分离运动 比较明显, 在进行分离 运动训练时, 健侧先做, 患侧再做。
V-1 9 V-2 10 V-3 11
BrunnstromⅥ阶段的训练: 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一、治疗顺序
Brunnstrom方法强调在早期利用姿势反射、联 合反应、共同运动引导患者的运动反应,之后再 从中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最终脱离异常运动 模式向功能性运动模式过渡。其治疗原则要求任 何治疗性的活动都必须依据患者的恢复阶段而异 。
Brunnstrom技术的机制是通过中枢兴奋扩散,其方法 为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使患者自最初的粗大 联合反应阶段进入由共同运动支配的半随意运动阶段,然 后使患者打破共同运动达到精确的功能性的半随意控制阶 段,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
2.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
(2)诱发平衡反应
(3)前方倾斜及躯干前倾
(4)躯干旋转
(5)头、颈运动
健手托住患手, 训练躯干的平衡反应
(6)肩关节的活动 (7)髋关节的活动
利用躯干活动,间接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三)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1.屈肘 健上肢抗阻屈肘 头面向健侧 牵拉患近端
患上肢屈肘。 患上肢屈肘 患上肢屈肘
划船时推拉双桨把手的动作,让患者推时前臂旋前,拉 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对患者健侧上肢施加阻力,待患肢 也有运动动作后,适当地给予阻力。
共同运动样活动—划船式运动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
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做抗阻屈伸动作 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的共同运动
患下肢外展位,健下肢抗阻内收 患下肢内收。
手 BrunnstromⅣ阶段:
主要为诱发及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通过各 种手段促进手的伸、屈、抓握及放松的能力,进 行手的功能活动。
例:固定腕关节以达到良好的抓握
第五阶段
分离运动 比较明显, 在进行分离 运动训练时, 健侧先做, 患侧再做。
V-1 9 V-2 10 V-3 11
BrunnstromⅥ阶段的训练: 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一、治疗顺序
Brunnstrom方法强调在早期利用姿势反射、联 合反应、共同运动引导患者的运动反应,之后再 从中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最终脱离异常运动 模式向功能性运动模式过渡。其治疗原则要求任 何治疗性的活动都必须依据患者的恢复阶段而异 。
Brunnstrom技术的机制是通过中枢兴奋扩散,其方法 为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使患者自最初的粗大 联合反应阶段进入由共同运动支配的半随意运动阶段,然 后使患者打破共同运动达到精确的功能性的半随意控制阶 段,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
Brunnstrom治疗技术课件
1、促进上肢分离运动的训练
(1)将患手手背接触后腰部: (2)肩前屈90度使伸直的上肢前平举: (3)在伸直肘的情况下前臂旋前旋后 (4)划船运动分离 (5)患侧手摸对侧肩
上肢分离运动训练
(4)划船运动分离
拉时加入肩内 收
推时加入肩外展
(5)患侧手摸对侧肩
1、患侧肢体自主(随意)运动训练
Brunnstrom治疗技术
能力目标
能根据Brunnstrom恢复阶段制订 康复训练计划 能利用Brunnstrom理论进行诱发 联合反应的训练 能根据Brunnstrom恢复理论进行 促进患侧肌肉收缩的训练
知识目标
掌握Brunnstrom的治疗规律 掌握Brunnstrom恢复阶段各 期的评定标准 熟悉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 定义及运动模式
下 肢 控 制 训 练
下肢 分离 运动 易化 训练
抑 制 下 肢 屈 肌 共 同 运 动
患侧下肢交叉控制训练
髋 关 节 分 离 运 动 训 练
患 侧 下 肢 负 重 训 练
诱 发 踝 背 屈பைடு நூலகம்
诱 发 踝 背 屈
诱 发 踝 背 屈
步 行 训 练
下肢分离运动训练
(1)髋屈曲、膝伸展、踝关节背屈
伸肌共同运动的引出
患侧伸展
(3)双侧抗阻的划船样动作训练
患者与治疗师对面而坐,相互交叉前 臂再握手,做划船时推拉双桨把手的 动作,让患者推时前臂旋前,拉时前 臂旋后,治疗师对患者健侧上肢施加 阻力,待患肢也有运动动作后,适当 地给予阻力。
进一步促进伸肘的共同运动模式
在患者能全范围伸肘时 (1)在伸肘前主动或被动的前臂旋前 (2)摩擦肱二头肌表面皮肤 (3)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促进伸展(头转向患侧) (4)躯干转向健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伸肘 (5)手指分开前臂旋前抗阻 (6)前屈90°控住,肱三头肌牵张训练 (7)患肢伸肘负重 (8)仰卧位,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完成伸肘
brunnstrom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
理论基础
定义
Brunnstrom认为脑损伤后高位中枢失去了对低位中 枢的控制,重新出现了人体发育初期才具有的运动模式。 脊髓和脑干水平的原始反射及异常的运动模式是偏瘫患者 恢复正常随意运动的必经阶段。在恢复早期加以利用,之 后引导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发展,最终出现随意的分离运 动。
CONTENTS
肆 第Ⅵ阶段的训练方法
肆 第Ⅵ阶段的训练方法
• 此阶段主要是按正常的活动 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注重上肢协调性、灵活性及耐力 的训练,尽量使上肢完成功能性 动作。
第十章 Brunnstrom技术
第三节:基本技术2(手的训练方法)
CONTENTS
壹 第Ⅰ~Ⅲ阶段的训练方法
目 录
贰 第Ⅳ~Ⅴ阶段的训练方法
越持久,一般比健侧持续的时间更长。 (3)联合反应引出的患侧运动模式是原始的 共同运动模式。
贰 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3.联合反应的类型 联合反应可分为对称性联合
反应、非对称性联合反应及同侧 性联合反应(下表)。对称性联 合反应是指患侧出现的运动反应 与健侧的运动类型相同;非对称 性联合反应是指患侧出现的运动 反应与健侧的运动类型相反。
第十章 Brunnstrom技术
第二节:基本技术1(上肢训练方法)
CONTENTS
壹 第Ⅰ~Ⅲ阶段的训练方法
目 贰 第Ⅳ阶段的训练方法 录 叁 第Ⅴ阶段的训练方法
肆 第Ⅵ阶段的训练方法
壹 第Ⅰ~Ⅲ阶段的训练方
法
壹 第Ⅰ~Ⅲ阶段的训练方法
(1)屈肌共同运动的引出
患者仰卧位,嘱患者健侧上肢屈肘, 治疗师在患者屈肘过程中施加阻力。由于 联合反应,患侧上肢也可出现屈肘动作。 如让患者面向健侧,由于非对称性紧张性 颈反射的影响,可进一步强化患侧的屈曲 动作。通过牵拉患侧的近端引起上肢的屈 曲反应;也可轻叩斜方肌、肱二头肌引起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Brunnstrom技术PPT课件
同侧屈伸反射 交互性伸肌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非对称性)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阳性支撑反射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当颈后伸(抬头) 时,双上肢伸展, 双下肢屈曲
❖ 颈前屈(低头) 时,双上肢屈曲, 双下肢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手 ❖ 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手指 ❖ 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下肢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 坐位,可屈膝90°以上,脚可向后滑动 ❖ 坐位,足跟触地,踝可背屈 ❖ 坐位,膝关节可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Ⅱ期,痉挛阶段,随着恢复的开始,患肢出 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出现
❖ 上肢开始痉挛,出现联合反应及轻微的屈曲 共同运动,手稍出现联合屈曲,下肢出现极 少的随意运动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Ⅴ期:分离运动阶段,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 模式,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痉 挛继续减弱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上肢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 ❖ 肘伸直,肩外展90° ❖ 肘伸直,肩前屈30°~90°,前臂旋前、旋
后 ❖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肩关节能前屈180°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提问
❖ 患者,男,58岁。因2个月前脑梗死遗有偏瘫 入住康复科治疗,入院时检查发现上肢可摸 到后背,手能抓住网球,坐位下可主动屈膝 大于100°。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当颈后伸(抬头) 时,双上肢伸展, 双下肢屈曲
❖ 颈前屈(低头) 时,双上肢屈曲, 双下肢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手 ❖ 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手指 ❖ 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下肢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 坐位,可屈膝90°以上,脚可向后滑动 ❖ 坐位,足跟触地,踝可背屈 ❖ 坐位,膝关节可伸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Ⅱ期,痉挛阶段,随着恢复的开始,患肢出 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出现
❖ 上肢开始痉挛,出现联合反应及轻微的屈曲 共同运动,手稍出现联合屈曲,下肢出现极 少的随意运动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Ⅴ期:分离运动阶段,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 模式,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痉 挛继续减弱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上肢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 ❖ 肘伸直,肩外展90° ❖ 肘伸直,肩前屈30°~90°,前臂旋前、旋
后 ❖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肩关节能前屈180°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提问
❖ 患者,男,58岁。因2个月前脑梗死遗有偏瘫 入住康复科治疗,入院时检查发现上肢可摸 到后背,手能抓住网球,坐位下可主动屈膝 大于100°。
Brunnstrom技术【康复治疗学培训课件】 ppt课件
(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3.下肢 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以下两个动作之一,则可以认 为下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5期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
(六)Brunnstrom 6期 此阶段痉挛基本消失,协调及灵活性接近正常。 1.上肢 如果上肢能将5期评定的三个动作均完成得比较顺 畅,则可以认为上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6期。其速 度和协调性可能差于健侧。
上肢联合反应的检查方法为:检查者一手对患者健侧上肢 前推抗阻,另一手检查患侧胸大肌是否有收缩
下肢联合反应的检查方法为:检查者一手对患者健侧下肢 内收抗阻,另一手检查患侧大腿内收肌是否有收缩
(三)Brunnstrom 3期 1.上肢 当上肢可充分进行屈肌和伸肌共同运动时,可认 为上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3期。
(一)Brunnstrom 1期
弛缓期,处于软瘫状态,没有任何运动。
上肢、手及下肢的Brunnstrom 1期的三个特点:①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肌张力低下; ③随意运动消失。
(二)Brunnstrom 2期
肌张力开始增加,出现痉挛及联合反应。
上肢、手及下肢的Brunnstrom 2期的三个特点:①肌张力增高;②联合反应出现;③ 出现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
(1)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当患者试图做患侧上肢的屈曲 运动时,出现整个上肢屈曲的固定模式。表现为肩胛骨内 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屈 曲,前臂旋后,腕和手指屈曲 (2)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当患者试图做患侧上肢的伸展 运动时,出现整个上肢伸展的固定模式。表现为肩胛骨前 伸,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伸腕、 屈指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3.下肢 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以下两个动作之一,则可以认 为下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5期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
(六)Brunnstrom 6期 此阶段痉挛基本消失,协调及灵活性接近正常。 1.上肢 如果上肢能将5期评定的三个动作均完成得比较顺 畅,则可以认为上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6期。其速 度和协调性可能差于健侧。
上肢联合反应的检查方法为:检查者一手对患者健侧上肢 前推抗阻,另一手检查患侧胸大肌是否有收缩
下肢联合反应的检查方法为:检查者一手对患者健侧下肢 内收抗阻,另一手检查患侧大腿内收肌是否有收缩
(三)Brunnstrom 3期 1.上肢 当上肢可充分进行屈肌和伸肌共同运动时,可认 为上肢功能进入了Brunnstrom 3期。
(一)Brunnstrom 1期
弛缓期,处于软瘫状态,没有任何运动。
上肢、手及下肢的Brunnstrom 1期的三个特点:①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肌张力低下; ③随意运动消失。
(二)Brunnstrom 2期
肌张力开始增加,出现痉挛及联合反应。
上肢、手及下肢的Brunnstrom 2期的三个特点:①肌张力增高;②联合反应出现;③ 出现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
(1)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当患者试图做患侧上肢的屈曲 运动时,出现整个上肢屈曲的固定模式。表现为肩胛骨内 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屈 曲,前臂旋后,腕和手指屈曲 (2)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当患者试图做患侧上肢的伸展 运动时,出现整个上肢伸展的固定模式。表现为肩胛骨前 伸,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伸腕、 屈指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3)下肢屈曲共同運動 *髖關節屈曲是其最強要素; *患者仰臥位屈髖非常困難,但預先將款
和膝置於輕微屈曲位時,屈髖肌群的作用就 顯示出來;
*維持足屈肌共同,有利於誘發屈曲髖肌。
(4)下肢伸展共同運動
*膝關節伸肌共同運動較強,常伴踝趾屈 和內翻;
*患肢在負重位時伸肌共同運動的強要素 被強化。
原始反射
(4)誘發足背屈運動的訓練
1)早期以誘發共同運動位目的 2)利用Bechterev屈曲反射(屈曲回縮反射) 3)利用冰刺激激發足背屈肌 4)刺激3)的部位,然後被動屈曲踝關節誘發
足背屈 5)手指叩擊 6)緩慢擦刷5)的部位以誘發背屈反應(持續
約30秒) 7)用振動器刺激5)的部位
(三)坐位軀幹、頸、四肢訓練
(2)拇指能側方捏握 Ⅴ期:(1)總的伸展可達全範圍,能抓圓柱狀物體、球形物 、完成第3指對指
(2)指伸展位外展 (3)手指抓握 Ⅵ期:指屈曲位外展,能投球、系紐扣,稍欠靈巧,大體正常
下肢
Ⅰ期:無隨意運動 Ⅱ期:下肢的輕微隨意運動 Ⅲ期:坐位、站位時有髖、膝、足的屈曲 Ⅳ期:(1)坐位,膝屈曲900時可將腳向後滑行
2.手
(1)通過近端牽拉反應誘發抓握動作 (2)固定腕關節以達到良好抓握 (3)固定腕關節完成肘屈曲位的抓握 (4)握的解放和伸肌反射
(5)向隨意性伸肘轉移 1)手指的伴隨意伸展 2)個別的拇指運動
(6)隨意性手指伸展 (7)功能手的完成
1)橫向抓握的出現 2)良好抓握的出現
3.下肢
(1)屈肌共同運動的誘發方法 (2)伸肌共同運動的誘發方法 (3)患側下肢外展的誘發 (4)患側下肢內收的誘發 (5)下肢脫離共同運動模式的訓練 (6)足背屈的誘發
(7)步行 1)獨立步行 2)借助步行 3)指導步行 4)跨越障礙物 5)上下臺階
brunnstrom分期标准解析ppt课件
评估方法不同
Brunnstrom分期标准通过观察 和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表现来划 分恢复阶段,而MAS评估体系则 通过触诊和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
来评估肌张力。
适用范围不同
Brunnstrom分期标准适用于脑 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估,而 MAS评估体系则适用于多种神经 系统疾病导致的肌张力异常的评
估。
与其他评估体系的比较
评估原则与流程
评估原则
全面、客观、科学、可操作
评估流程
确定评估目标 → 选择评估工具 → 实施评估 → 分析评估结果 → 制定康复计划
评估工具与量表
评估工具
徒手肌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 肌张力检查、感觉功能检查等
评估量表
Brunnstrom分期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等
brunnstrom分期标 准解析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brunnstrom分期标准详解 • brunnstrom分期标准评估方法 • brunnstrom分期标准在康复治疗
中的应用 • brunnstrom分期标准与其他评估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肌肉张力基本 正常
03
04
联合反应基本 消失
第五期:分离运动期
01 02 03 04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水平 肌肉张力正常
无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 病理反射阴性
第六期:正常期
01 02 03 04
运动完全正常 肌肉张力正常 无任何异常运动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齐鲁医学Brunstrom疗法.pptx
2021/7/27 星期二
32
7、足背屈肌群的活化
• 协调共同运动---混乱运动---统合后模式要 素
• 给髋屈肌运动施加阻力,通过诱发下肢全 部屈肌共同运动可使足背屈肌群收缩
2021/7/27 星期二
33
㈣各部位的训练方法
• ⒈上肢 • ⑴BrunnstromⅠ--Ⅲ阶段的训练方法:在这
一时期主要是利用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
的事,比如患者处于共同运动比较强的阶 段时,让患者做分离运动,这是不合适的 • 介绍治疗计划时不要一次说完
2021/7/27 星期二
23
㈡床上姿势和床上训练
• ⒈床上姿势
• ⑴屈肌姿势(下肢):卧床患者在某一期间内会出 现
– 形成是由机械和神经学两方面因素所致,
• ⑵伸肌姿势(下肢):当下肢伸肌共同运动处于成 熟期时
2021/7/27 星期二
20
四、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
• Brunnstrom技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 早期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
动反应,
利用各种运动模式(不论这种运动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如共 同运动、联合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最终脱离异常的运动模式,逐渐向正常、功能性模式过渡。
–出生后就具备的运动反射(正常) –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1岁以后逐渐消
失
–脑部受损后再次出现,成为病理性 反射
2021/7/27 星期二
14
三、偏瘫的评价方法
2021/7/27 星期二
15
偏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规律:
Brunnstrom弧
0 Ⅰ弛缓期2w
1 2 3 4 5Ⅵ
Ⅱ 痉挛、协同运动、联合反应 (2w~4w)
BrunnstromPPT课件
Brunnstrom
08康甲团队
2021/3/10
1
•治疗原理 •异常反射
2021/3/10
2
治疗原理
2021/3/10
3
异常反射
20021/3/10
5
原始反射
2021/3/10
6
原始反射
2021/3/10
7
原始反射
2021/3/10
8
原始反射
2021/3/10
17
共同运动
2021/3/10
18
Bobath与Brunnstrom
区别:Bobath主张抑制异常反射 Brunnstrom主张利用异常反射
联系:1.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运动功 能障碍 2.主张主动运动
2021/3/10
19
小组成员:
• 潘琳 • 蒋芳华 • 陈南燕 • 卢楠 • 邱振宾 • 李加亮 • 陈世捷
2021/3/10
20
Thank you!
2021/3/10
21
共同的心声
一起帮助孩子更好学习, 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9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0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1
联合反应:是人体左右侧相互影响所致
2021/3/10
12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3
分离运动
2021/3/10
14
共同运动
2021/3/10
15
共同运动
2021/3/10
16
共同运动
2021/3/10
08康甲团队
2021/3/10
1
•治疗原理 •异常反射
2021/3/10
2
治疗原理
2021/3/10
3
异常反射
20021/3/10
5
原始反射
2021/3/10
6
原始反射
2021/3/10
7
原始反射
2021/3/10
8
原始反射
2021/3/10
17
共同运动
2021/3/10
18
Bobath与Brunnstrom
区别:Bobath主张抑制异常反射 Brunnstrom主张利用异常反射
联系:1.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运动功 能障碍 2.主张主动运动
2021/3/10
19
小组成员:
• 潘琳 • 蒋芳华 • 陈南燕 • 卢楠 • 邱振宾 • 李加亮 • 陈世捷
2021/3/10
20
Thank you!
2021/3/10
21
共同的心声
一起帮助孩子更好学习, 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9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0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1
联合反应:是人体左右侧相互影响所致
2021/3/10
12
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
2021/3/10
13
分离运动
2021/3/10
14
共同运动
2021/3/10
15
共同运动
2021/3/10
16
共同运动
2021/3/10
brunnstrom疗法 ppt课件
上提、后缩 外展、外旋 屈曲、旋前 旋后(旋前)
屈曲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外展、外旋
屈曲、伸展 背屈、外旋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伸、下推 内旋、内收 伸展 旋前
稍伸展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 旋
伸展 跖屈、内翻
22
跖屈、内收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上提
• 肩关节后伸、பைடு நூலகம்展、 外旋
再握手,做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让患 者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 治疗师对患者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 力
2020/7/7
49
诱发下肢屈(伸)肌共同运动
2020/7/7
50
诱发下肢内收外展共同运动
2020/7/7
51
引导分离运动
肩、 肘关节分离运动
2020/7/7
52
手指屈曲/伸展
2020/7/7
53
下肢屈曲/伸展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 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
右扭转为例)
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
2020/7/7
12
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
•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 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
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 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1)早起以诱发共同运动 为目的
2)利用Bechterev屈曲反 射
3)冰刺激激发足背屈肌
4)手指叩击
2020/7/7
46
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诱发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屈肘 健上肢抗阻屈肘 患上肢屈肘。 头面向健侧 患上肢屈肘 牵拉患近端 患上肢屈肘
屈曲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外展、外旋
屈曲、伸展 背屈、外旋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伸、下推 内旋、内收 伸展 旋前
稍伸展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 旋
伸展 跖屈、内翻
22
跖屈、内收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上提
• 肩关节后伸、பைடு நூலகம்展、 外旋
再握手,做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让患 者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 治疗师对患者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 力
2020/7/7
49
诱发下肢屈(伸)肌共同运动
2020/7/7
50
诱发下肢内收外展共同运动
2020/7/7
51
引导分离运动
肩、 肘关节分离运动
2020/7/7
52
手指屈曲/伸展
2020/7/7
53
下肢屈曲/伸展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 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
右扭转为例)
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
2020/7/7
12
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
•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 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
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 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1)早起以诱发共同运动 为目的
2)利用Bechterev屈曲反 射
3)冰刺激激发足背屈肌
4)手指叩击
2020/7/7
46
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诱发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屈肘 健上肢抗阻屈肘 患上肢屈肘。 头面向健侧 患上肢屈肘 牵拉患近端 患上肢屈肘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36
❖ Ⅴ期:分离运动阶段,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 模式,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痉 挛继续减弱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37
❖ 上肢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 ❖ 肘伸直,肩外展90° ❖ 肘伸直,肩前屈30°~90°,前臂旋前、旋
伸展模式 伸展、前伸 前屈、内收、内旋 伸展 旋前 伸展 屈曲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24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25
部位 骨盆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共同运动模式
屈曲模式 上提、后缩 屈曲、外展、外旋 屈曲 背屈、外翻 背屈
伸展模式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8
❖ Ⅱ期,痉挛阶段,随着恢复的开始,患肢出 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出现
❖ 上肢开始痉挛,出现联合反应及轻微的屈曲 共同运动,手稍出现联合屈曲,下肢出现极 少的随意运动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 颈前屈(低头) 时,双上肢屈曲, 双下肢伸展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48
对患者的影响
2021/3/26
Brunnstrom技术 ppt课件
49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身体不动,头部转动时,转向的一侧肢体趋 向于伸展,而另一侧肢体 趋向于屈曲。如同拉 弓箭一样,故又称为拉弓反射。
《brunnstrom评定》PPT课件
ppt课件
29
4、屈肌协同运动
▪ 观察髋关节屈曲角度 ▪ 不能
➢ 不充分(5-90度) ➢ 充分(90度以上)
ppt课件
30
3 ,4(协同反应)
▪ 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 Brunnstrom Ⅲ-1
▪ 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 Brunnstrom Ⅲ-2
▪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 Brunnstrom Ⅲ-3
ppt课件
36
9、踝关节背屈
▪ 髋关节屈曲60-90度 ▪ 膝关节屈曲小于20度 ▪ 做踝关节背屈动作
➢ 不能 ➢ 不充分(小于5度) ➢ 充分(5度以上)
ppt课件
37
10、髋关节内旋
▪ 髋关节屈曲60-90度 ▪ 膝关节屈曲90±10度 ▪ 观察髋关节内旋角度
➢ 不能 ➢ 不充分(5-15度) ➢ 充分(大于20度)
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 1.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
反射引起伸展
其成分
ppt课件
2. 坐位和立位时髋膝可屈 曲
5
Ⅳ级 Ⅴ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 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 松开,手指能半随意、 小范围伸展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 屈肘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痉挛开始减弱,开 始脱离共同运动出 现分离运动
▪ 注意上肢不得从横位 ▪ 向前超过20度,肘屈 ▪ 曲要小于20度
➢ 不能 ➢ 不充分(0-55度) ➢ 充分(60-90度)
ppt课件
19
9、肩关节前屈
▪ 要求肘关节屈曲小于 ▪ 20度,上肢向侧方展 ▪ 开小于30度
➢ 不充分(125度以下) ➢ 充分(130以上)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称联带运动或协同运动,是不同的肌群 以错误的时空关系被组织在一起的结果并 因此导致分离运动消失即不能随意、独立 地进行单关节的运动,代之以肢体刻板的 整体运动。
25.02.2021
.
21
肢体
部位
肩胛骨 肩关节 肘关节
上肢 前臂
腕关节 指关节 拇指 髋关节
下肢 膝关节
踝关节
25.02.2021
趾关节
.
19
联合反应
部位
表现
上肢(对称性) 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对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侧 下肢(对称性) 健肢内收(内旋)→患肢内收内旋
性
健肢外展(外旋)→患肢外展外旋
下肢(非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同 侧 性
25.02.2021
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下肢伸展→上肢伸展
.
20
2、共同运动
• 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25.02.2021
.
8
原始反射——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 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 肌张力,使肩外展90°并伴外旋,肘部和手指屈 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
• 如将人体悬吊起来,则髋、膝不会完全伸直,但 如让双脚紧贴地面,髋、膝就会完全伸直。
25.02.2021
25.02.2021
.
10
原始反射——紧张性腰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是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 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的旋转、侧屈、 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 影响。
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 展。
腰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 曲。
25.02.2021
.
11
反射或者姿势
25.02.2021
.
16
原始反射——正、负支持反射
• 正支持反射又称为磁反应,是指在足跖屈 部(足底前部)加以适当压力时,如果将 施加压力的手缓慢收回,受刺激的下肢在 伸肌反应的作用下会随着收回的手产生运 动,如受到磁铁吸引一样。
• 负支持反射是指牵拉伸趾肌时能有效地引 起伸趾、伸踝、屈膝以及髋的屈曲、外展、 外旋。
25.02.2021
.
17
三、脑卒中后的运动模式
• 联合反应 • 共同运动 • 联合反应与联合运动区别
25.02.2021
.
18
1、联合反应
是指当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 或主动用力时,患侧肢体所产生的异常 的自住性反应,是丧失随意运动控制的 肌群出现的一种张力性姿势反射。
25.02.2021
2
2、定义
Brunnstrom 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 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 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 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 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
25.02.2021
.
3
二、常用反射及模式
原始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同侧伸屈反射 交叉伸屈反射 屈曲回缩反射 伤害性屈曲反射 正、负支持反射
• 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 张力变化。
25.02.2021
.
7
原始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
• 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 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 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 力紧张的反射。
• 仰卧时出现四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强,俯卧 时出现四肢屈曲或屈肌肌张力增强(如伸肌痉 挛严重,可仅表现出伸肌肌张力略为降低)。
• 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 缩
25.02.2021
.
14
原始反射——屈曲回缩反射
• 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 • 表现为刺激伸趾肌可以引起伸趾肌、踝背
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 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
25.02.2曲反射
• 肢体远端受到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 缩和伸肌抑制。
• 肩关节后伸、外展、 外旋
• 肘关节屈曲 • 前臂旋后 • 腕和手指屈曲 • 如同手抓同侧腋窝前
的动作
25.02.2021
.
4
原始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
• 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 • 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
张力变化。
25.02.2021
.
5
25.02.2021
.
6
原始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头转向一侧时,出现同侧上下肢伸展和对 侧上下肢屈曲反射。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 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
表现
紧张性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 反射(ATNR)
颈部扭转―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 肌优势
颈反射
(TNR)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STNR)
颈屈曲――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颈伸展――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 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
.
9
原始反射——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 头部的角加速度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 引起该反射,出现四肢反应,临床上称为保护性 伸展反应。
• 向前摔倒时,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 伸,下肢屈曲。
• 向后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 直。
• 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下肢屈曲
右扭转为例)
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
25.02.2021
.
12
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
•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 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
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 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5.02.2021
.
13
原始反射——交叉伸屈反射
• 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 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
神经生理学疗法
Brunnstrom 疗法
25.02.2021
.
1
一、概述
1、背景
Brunnstrom技术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在20世纪70年代综合临床观察 和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 个阶段,并创立的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 障碍的方法。
25.02.2021
.
屈肌共同运动
上提、后缩 外展、外旋 屈曲、旋前 旋后(旋前)
屈曲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外展、外旋
屈曲、伸展 背屈、外旋
.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伸、下推 内旋、内收 伸展 旋前
稍伸展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 旋
伸展 跖屈、内翻
22
跖屈、内收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上提
25.02.2021
.
21
肢体
部位
肩胛骨 肩关节 肘关节
上肢 前臂
腕关节 指关节 拇指 髋关节
下肢 膝关节
踝关节
25.02.2021
趾关节
.
19
联合反应
部位
表现
上肢(对称性) 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对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侧 下肢(对称性) 健肢内收(内旋)→患肢内收内旋
性
健肢外展(外旋)→患肢外展外旋
下肢(非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同 侧 性
25.02.2021
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下肢伸展→上肢伸展
.
20
2、共同运动
• 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25.02.2021
.
8
原始反射——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 由重力作用于内耳蜗感受器引起,能增加上肢屈 肌张力,使肩外展90°并伴外旋,肘部和手指屈 曲,双手能上举置头部两侧。
• 如将人体悬吊起来,则髋、膝不会完全伸直,但 如让双脚紧贴地面,髋、膝就会完全伸直。
25.02.2021
25.02.2021
.
10
原始反射——紧张性腰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是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 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的旋转、侧屈、 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 影响。
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 展。
腰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 曲。
25.02.2021
.
11
反射或者姿势
25.02.2021
.
16
原始反射——正、负支持反射
• 正支持反射又称为磁反应,是指在足跖屈 部(足底前部)加以适当压力时,如果将 施加压力的手缓慢收回,受刺激的下肢在 伸肌反应的作用下会随着收回的手产生运 动,如受到磁铁吸引一样。
• 负支持反射是指牵拉伸趾肌时能有效地引 起伸趾、伸踝、屈膝以及髋的屈曲、外展、 外旋。
25.02.2021
.
17
三、脑卒中后的运动模式
• 联合反应 • 共同运动 • 联合反应与联合运动区别
25.02.2021
.
18
1、联合反应
是指当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 或主动用力时,患侧肢体所产生的异常 的自住性反应,是丧失随意运动控制的 肌群出现的一种张力性姿势反射。
25.02.2021
2
2、定义
Brunnstrom 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 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 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 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 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
25.02.2021
.
3
二、常用反射及模式
原始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同侧伸屈反射 交叉伸屈反射 屈曲回缩反射 伤害性屈曲反射 正、负支持反射
• 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 张力变化。
25.02.2021
.
7
原始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
• 是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 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 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 力紧张的反射。
• 仰卧时出现四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强,俯卧 时出现四肢屈曲或屈肌肌张力增强(如伸肌痉 挛严重,可仅表现出伸肌肌张力略为降低)。
• 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 缩
25.02.2021
.
14
原始反射——屈曲回缩反射
• 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 • 表现为刺激伸趾肌可以引起伸趾肌、踝背
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 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
25.02.2曲反射
• 肢体远端受到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 缩和伸肌抑制。
• 肩关节后伸、外展、 外旋
• 肘关节屈曲 • 前臂旋后 • 腕和手指屈曲 • 如同手抓同侧腋窝前
的动作
25.02.2021
.
4
原始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
• 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 • 如反射较弱,可不出现肢体运动而仅有肌
张力变化。
25.02.2021
.
5
25.02.2021
.
6
原始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头转向一侧时,出现同侧上下肢伸展和对 侧上下肢屈曲反射。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 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
表现
紧张性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 反射(ATNR)
颈部扭转―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 肌优势
颈反射
(TNR)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STNR)
颈屈曲――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颈伸展――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以上半身向 右上肢屈肌优势;右下肢伸肌优势
.
9
原始反射——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 头部的角加速度运动能刺激半规管的加速度运动, 引起该反射,出现四肢反应,临床上称为保护性 伸展反应。
• 向前摔倒时,双手举过头顶,伸肘,颈和腰部后 伸,下肢屈曲。
• 向后摔倒时,出现上肢、颈、腰背屈曲和下肢伸 直。
• 向侧方摔倒时,同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下肢屈曲
右扭转为例)
左上肢伸肌优势;左下肢屈肌优势
25.02.2021
.
12
原始反射——同侧伸屈反射
•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 • 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
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 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
25.02.2021
.
13
原始反射——交叉伸屈反射
• 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 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
神经生理学疗法
Brunnstrom 疗法
25.02.2021
.
1
一、概述
1、背景
Brunnstrom技术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在20世纪70年代综合临床观察 和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 个阶段,并创立的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 障碍的方法。
25.02.2021
.
屈肌共同运动
上提、后缩 外展、外旋 屈曲、旋前 旋后(旋前)
屈曲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外展、外旋
屈曲、伸展 背屈、外旋
.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伸、下推 内旋、内收 伸展 旋前
稍伸展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 旋
伸展 跖屈、内翻
22
跖屈、内收
上肢屈肌共同运动
•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