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独坐敬亭山》
小学语文说课稿《独坐敬亭山》一、说教材及背景《独坐敬亭山》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为教学目标。
朗读、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为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辅助手段及教学准备:1.可播放画面,配上古筝音乐,来创设意境。
2.拓展文字资料,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诗。
3.学生收集李白的古诗和与课文相关资料。
四、说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自读自悟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注解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熟读成诵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一)简介诗人,引出诗题。
1.课件出示诗人李白的画像,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进行介绍。
好文章要三读,即“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
在文言文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文本与译文巧妙地结合,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2.借机引出写诗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师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并边播放动画边吟诵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
(二)抓住诗题,学习生字亭(tíng),了解敬亭山。
鼓励自学,要求读准字音,着重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减一减,换一换等熟字记忆法记住字形。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说课稿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3号选手,我的说课内容是《独坐敬亭山》,我将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解读文本说教材本组课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本诗是作者李白离开长安,在外漂泊了十年后,于安徽宣州游玩时所作。
诗人通过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情感,也正是诗人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心理写照。
依据学情说目标根据课文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四点: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课文3、学习通过注释、边读边想像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熏陶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注重实效,说教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我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启发式引导法、质疑探究法、以读促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读、圈圈、想想、议议,在读中理解,以读促思,批文入情,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注重能力,说学法好的教法要有好的学法与之相匹配。
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然后在小组间讨论心中“疑”,在班上展示心中“得”,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洋溢激情和快乐,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板块推进,说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板块。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高远,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初步的诗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以及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孤独的心境,感受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孤独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诗人与敬亭山互为知己的意境,理解诗人孤独的心境。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2、想象法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讲授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点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先出示一些美丽的山景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山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山?”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优秀10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的感情变化。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唐代时我国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诗人,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诗人?(生交流)唐代诗人灿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诗酒名闻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李白)二、板书课题,揭题1 、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书:独坐敬亭山)2、生读题3、理解题意:“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4、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三、读诗,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1、默读古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古诗读得特别好,指名读,(评价很有诗人风范)齐读3、诗歌朗读形式多样,想不想尝试合作读。
(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4、分组合作读,每小组一句男女生叠读(叠读前三后二)师生叠读5、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诗的韵味,古代的读书人读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四、范读诗歌,想象画面1、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朗诵想象画面2、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鸟飞云飘伫立的大山孤独的诗人)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这样的画面?3、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寂静孤独)五、作业: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
(板书鸟飞云去孤独)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意二、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鸟飞云去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为何会如此的孤独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被贬离京城,十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样的孤单寂寞!)三、学习诗歌三四句,感受诗人的不独。
2023最新-2023年小班独坐敬亭山教案【10篇】
2023年小班独坐敬亭山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10篇《2023年小班独坐敬亭山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班独坐敬亭山教案篇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坐──这字义实在太寻常不过了,没什么可多说的。
但若加一“独”字,那就大不一样了,其内蕴就够人玩味咀嚼的了。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题目就用了“独坐”两字。
这里,让我们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看看它是怎样构思和写作的。
解读文本使我我也陷入了独坐苦思:是李白的独享清闲,还是他无奈的孤独,或者是他超脱万物在瞬间灵感激发下的绝妙情感的表达。
若是这样,岂不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了,那又如何形成有条有理,有形有味的课呢?虽说我选上了它,是因为对它有感触有兴趣,但这首诗该当如何化解教学呢?教参的所言人所共见,学生的理解有所局限,时空的距离更是沧海桑田难以沟通。
独坐苦思中我搜索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我了解了李白壮志难酬的无奈。
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
他恃才而傲,故终生未能得志;他蔑视权贵,鄙弃功名,又常抒悲愤,自然得罪了许多人。
这从杜甫的《不见》中可窥一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独坐冥想中,我对李白思乡的惆怅有所了解。
如《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我了解了李白遭贬流放的愁楚。
如作于公元759年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我在李白的身后找到了与他不谋而合之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我了解了《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据清人黄锡圭《李太白年谱》考证,《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了。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独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心情郁闷之时所作。
诗中通过描绘敬亭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高远的志向。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但是对于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品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2、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古诗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讲述李白的生平经历,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2、初读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唐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唐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唐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诗《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篇1《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教学目标】1、会写“亭”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
4、丰满对诗人李白的认识,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热爱山水的情操,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人从孤独到不孤独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热爱山水的情操。
【设计理念】“诗仙”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
本设计以学诗知诗人的形式,想象理解诗的意境,同时链接相关资料,丰满对诗人李白的认识,达到对《独坐敬亭山》的理解更加饱满的目的。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诗人搜集有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2、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诗歌旅行:读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2、了解诗人:知道刚才读的两首诗都是哪位诗人写的吗?(师画简笔画李白头像)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揭示诗题,理解题意1、揭示诗题,板书诗题及作者,提示“亭”字写法,生书空。
2、读诗题,给“独”组词,明题意。
3、了解“敬亭山”位置,(师画简笔画山)复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方法。
4、介绍背景资料,理解“独坐”。
知道诗人为什么独坐敬亭山吗?据史料记载,其实李白在宣城的时候,他的一个好友当时也来到宣城。
精选《独坐敬亭山》教案3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精选《独坐敬亭山》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独坐敬亭山》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同学通过自身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展开充沛的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1、教师即兴背诵一首古诗,引发同学兴趣,问: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
2、老师:俺听出来了,你们掌握的许多古诗都是在课学习的。
那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有什么好方法吗?3、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解释诗题:“谁愿将课前收集到有关李白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二、自读交流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的舒缓些,并划出节奏。
2、再来读一读古诗,边读边品味:你的心中有什么滋味?3、请你带着你品味的这种感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古诗,对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组长先汇报是以什么方式来学习古诗的,弄明白的什么?其他同学补充。
三、精读品味1、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俺也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的确,这首诗写得是多么的含蓄深刻,韵味悠长呀!让俺们再次读古诗,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互相交流:你通过朗读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心情?3、小组讨论:说说这首是中的词语有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四、达标测评1、诗人李白把山拟人了,寄情于山。
学完这首诗你联想到什么?2、鼓励同学根据自身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感情,选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身的感受。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 5篇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方法:知识抢答式导入,情境创设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巧解图画理解诗意等。
教学准备:敬亭山文字资料、白纸。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语:我们先进行一个课外知识抢答。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老师提示:一个是李白,人称“诗仙”,一个是杜甫,别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李白的诗,会背几首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要顺势揭题板书。
)(二)整体诵读,初步感受。
1、启示学习方法和要求:(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是生字的读音。
然后看注释理解词句;(2)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3)再讲出诗歌的背景,导出“孤独”的诗歌基调。
2、学生自由读古诗,然后再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的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
(1)释题意。
独坐:单独的坐。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海拔317米。
连起来题目是什么意思呢?(2)抓景物。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写了众鸟、孤云、敬亭山三样景物。
(三)分部解读,感悟诗情。
第一,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画。
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议。
说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为什么只画一片云?帮助理解“众鸟”和“孤云”。
再出示一空白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需要这个画面,以此理解“尽”和“去”。
3、转。
教师语言过渡:看来静止的画面是无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字里的精妙的。
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特,你们一定会喜欢。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⑴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⑶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⑴ 指读全诗。
(正音)⑵ 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学生说)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课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导读:《独坐敬亭山》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独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单元第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心情。
“独”是全诗的诗眼。
【学情分析】该学段学生已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受知识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思维易浮于表面需要老师引导、点拨。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释、读想结合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了解“景中融情”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诗句诵读,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学法】教法:以学定教、引导悟得学法:读悟结合、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本诗教学我共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一、解诗题。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从题目我们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诗歌也是如此。
我首先引入本课课题,并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
引领学生思考“独坐”是什么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二、读诗文。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古诗文的学习起点一定是读准确,读通顺。
因此我用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引领,鼓励学生诵读诗文,让课堂上书声朗朗,熟读成诵,并尝试读出节奏、韵味。
三、吟诗韵。
在学生熟练诵读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吟诵,“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平低仄高,依义行调”,(教师示范)让吟诵这一传统的读书方法得以传承,从而更深入地感受古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四、悟诗意。
“悟”突出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等方法尝试理解诗词大意,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深入理解,体会成功。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独坐敬亭山》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首古诗,该单元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
本首诗歌借敬亭空旷清幽之景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寥之情。
十年漂泊,十年漫游,然诗人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本首诗歌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诗人形象。
诗歌语言平实,哲理深厚,发人深省。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诗文的能力有所提高、想象力丰富,具有一
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但对诗的情感把握还欠有所欠缺。
因此,在学习本诗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诗句,展开想象,注重吟诵,以读为本,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悟情。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会认、会写“亭”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小组交流等方式品析“尽”“闲”等关键词的意思,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勾勒画面,感受山水之美。
(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渲染意境,想象写话,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孤寂之感,知道亲近大自然可获得慰藉的道理。
(难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温故知新
从诗歌中感受李白多样形象,引出课题,发掘李白新形象。
(二)读题切入,感受孤独
解诗眼“独坐”,初步感受孤独,铺垫情感基调。
(三)读中深悟,理解孤独
品析关键字“尽”“闲”“相看”“只有”,勾勒独坐清幽之景,体会独坐孤寂之情。
(四)读写结合,体验孤独
配乐写话,深化理解,体验孤独。
六、板书设计
1.独坐敬亭山。
2024《独坐敬亭山》说课稿范文
2024《独坐敬亭山》说课稿范文《独坐敬亭山》是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属于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是以文学欣赏为主的学习内容。
学生在学习该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和阅读技巧,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诗词的意境、描写方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诗意描述和意境营造,领会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的人生哲理。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味其中的意象美和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如何理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诗歌。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为情感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研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准备了多媒体工具,通过图片和音频的呈现,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以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出课文的主题,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描述他们对山水的印象和情感。
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景象和情感。
然后,通过分组研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情感体验通过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独坐在山顶上,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然后,引导学生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文学鉴赏通过分析诗歌的句式、修辞和象征等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艺术表达和意义延伸。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和评论其他经典诗歌,并与《独坐敬亭山》进行比较。
五、小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并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独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所创作的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
诗中通过描绘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豁达胸怀。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李白的诗歌风格。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但是,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品味等方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豁达胸怀。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2、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
3、品味法:让学生品味诗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敬亭山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山?”然后简单介绍敬亭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从而引出课题《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关于独坐敬亭山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揭题。
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
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
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
)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
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设计意图:在教育改革过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忽视了基础教育,我们在困惑、反思的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扎实抓好字、词。
所以设计了比较形象的字理识字,并让学生写好字。
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也体现了生的自主学习。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四)朗读,背诵。
2024最新-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最新5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独坐敬亭山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独坐敬亭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两种笔画,掌握坐的字理演变过程,掌握鸟的笔顺。
3.通过进一步学习字理识字、韵语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等方法,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字理演变图。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分)同学们,在我国的唐朝有位称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他的名字叫李白。
有一年秋天,大诗人李白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非常美丽。
成群的鸟儿在天上展翅高飞,天边的云朵悠闲的飘着。
他觉得看也看不够,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诗。
诗的叫《独坐敬亭山》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敬亭山的?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一边听,一边想,你从这首诗中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想的良好习惯。
二、熟读古诗,认读生字(34分)1.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我们尝试读这一首诗吧。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学习生字(1)学习要求认识的字。
拼读7个要求认识的字,其中坐是平舌音,只是翘舌音,是整体认读音节。
了解生字在本课中的意思。
(2)学习既要认识又要会写的字。
学习这几个字要强调虫是翘舌音,鱼是整体认读音节。
这几个字书上提供了字理演变图。
回文学鸟字请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找到天空飞翔的小鸟的诗句,读一读。
鸟字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一只鸟形,头向左而立,还有嘴和一双爪子,现在这个字已经简化,要注意他的笔顺。
2022年独坐敬亭山教案三篇
2022年独坐敬亭山教案三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一)导入课题,揭题。
1、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
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
)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
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篇1 【教材分析】
《独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单元第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心情。
“独”是全诗的诗眼。
【学情分析】
该学段学生已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受知识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思维易浮于表面需要老师引导、点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释、读想结合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了解“景中融情”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诗句诵读,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以学定教、引导悟得
学法:读悟结合、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本诗教学我共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解诗题。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从题目我们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诗歌也是如此。
我首先引入本课课题,并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
引领学生思考“独坐”是什么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二、读诗文。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古诗文的学习起点一定是读准确,读通顺。
因此我用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引领,鼓励学生诵读诗文,让课堂上书声朗朗,熟读成诵,并尝试读出节奏、韵味。
三、吟诗韵。
在学生熟练诵读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吟诵,“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平低仄高,依义行调”,(教师示范)让吟诵这一传统的读书方法得以传承,从而更深入地感受古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四、悟诗意。
“悟”突出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等方法尝试理解诗词大意,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深入理解,体会成功。
五、会诗情。
深入体会诗人孤单寂寞心情对于学生来讲既是本首诗歌学习的重大,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我引导学
生找“尽、孤、只有”等关键词语并仔细品味涵咏:适时插入李白的人生经历作为背景,同时配乐播放敬亭山画面,教师以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李白面对敬亭山的内心孤寂的独白。
面对如此寂寥空旷的’敬亭山,李白看到的是…指名读诗歌;
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李白身处静寂的敬亭山…学生再读;
在敬亭山里,他见山不是山,而是当作他的老朋友,在倾听他的述说…学生齐读。
采用回环读、补白读等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思绪共振。
同时,领悟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作用,了解古诗中“景中融情”的表达手法。
六、得诗法。
古诗创作中,山水诗往往都是“景中融情”,为加深学生的对这一类诗歌的认识了解,我向学生推介独坐敬亭山》的姊妹篇《望木瓜山》,让学生自主合作运用前面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拓展迁移,课外延伸,增加积累。
随后在课外作业安排上我布置了:
(1)自学《望洞庭》《忆江南》。
(2)晨诵背诵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为班级诗词大会做准备。
这样以点带面、课内外结合,在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期,积累更多的优秀诗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
生成长铸魂、固基、打上人生厚重的文化底色。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显示内容,又展现方法。
不仅突出了诗文学习的重点,还彰显了教和学的清晰流程,方便学生今后进行古诗文学习时迁移应用。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及背景
《独坐敬亭山》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为教学目标。
朗读、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为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辅助手段及教学准备:
1、可播放画面,配上古筝音乐,来创设意境。
2、拓展文字资料,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诗。
3、学生收集李白的古诗和与课文相关资料。
四、说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注解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熟读成诵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人,引出诗题。
1、课件出示诗人李白的画像,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进行介绍。
2、借机引出写诗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师板书课题《独坐敬亭山》,并边播放动画边吟诵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
(二)抓住诗题,学习生字亭(tíng),了解敬亭山。
鼓励自学,要求读准字音,着重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减一减,换一换等熟字记忆法记住字形。
认清字形并在田字格里指导书写。
过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么地方吗?(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因有敬亭而得名。
)诗题是什么意思,想想你能发现什么?
(三)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初读,扫清障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听别人读,达到对这首古诗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2、再读,感悟诗的内容。
(1)小组按自学要求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汇报:重点读通诗句,理解诗意(扣重点词训练),大致说出诗人看到的景象,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
(四)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1、朗读一、二行诗句,品味“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
想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景象,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联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
(孤独、寂寞)
2、朗读后两行诗句,结合实际品味“相看”、“两不厌”。
(后两行是说只有敬亭山没有嫌弃他,抛弃他,而是和他彼此做伴,彼此相看,却总觉得看不够。
)领悟作者从敬亭山上寻到一丝丝慰藉的感情,并感悟作者赋予山灵性的表现方法。
随机进行人山对话练习。
课件出示写话练习: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道:()敬亭山深
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道:()
(五)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让学生根据理解读出感受,在配乐朗读中想象画面,根据课件出示的画面,给画配诗。
播放画面、背景音乐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利用画面和古筝背景创设情景,会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景中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感悟创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本首诗的学习情况(朗读、背诵、默写、画一画、演一演、编故事……)。
2、收集有关李白的诗歌,准备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我始终把“朗读”和“背诵”这一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多读,使学生掌握五言诗的朗读方法,把握朗读的节奏。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想象,逐渐达到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目的。
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真正把学生融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只是在适时处指导、引导,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体现了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这一理念。
再次,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抓住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品、诵、拓展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独坐敬亭山》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