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解析版)

合集下载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摘编自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材料二 明清小说作为一种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巨大的文学形式,以其通俗属性与传播功能成为儒学与理学世俗化、通俗化的重要媒介。儒学与理学思想观念,通过明清小说向民众阐发,向社会生活渗透:同时,儒家的思想观念也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互相冲突、融合。这些在上述以儒家思想教化民众的创作意图,阐扬儒学与理学的思想观念,人物形象包括道德化人物形象、建功立业的儒生形象、儒与商结合的商人形象等都有所体现。此外,世情小说及世情题材内容大量涌现,世情小说中以家庭联系社会的情节模式等方面。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宋朝以后,儒家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而且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违者送官府治罪。这体现了()
A.律令开始儒学化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儒家思想的影响D.基层治理的强化
2.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分别被称为“禹刑”“汤刑”“九刑”,中华法系的雏形开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在各国陆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是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这表明先秦时期
特点:内容上主要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易为中下层百姓所接受。
(2)认识:宋代日常读物有助于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但过分强调文治,造成宋代文弱的社会风气,是宋代积弱的重要原因。
23.阐释:明清儒家伦理的民间化,是指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由上层社会向民间社会下移。原本仅适用于贵族、上层士人的儒家伦理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儒学具有教化功能。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为理学。元明清时期,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由学术精英话语转变为政治权力话语,而这一转变,使儒学、理学向社会生活的渗透更为广泛,推进了儒学、理学世俗化、实用化的进程。明清儒家伦理的民间化,以统治者为主导,士人为主体,通过政令与教化手段,向社会下层普通民众推广实施;同时,明清小说成为推动儒家伦理民间化的重要媒介,儒学与理学思想观念,通过明清小说向民众阐发,向社会生活渗透,与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互相冲突、融合。明清儒家伦理的民间化,扩大和深化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间社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维护统治。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练习)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①维护权贵利益②重视宗法伦理③注重公平正义④保护私有财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凡盗贼军,杀之无罪”,体现出④,由“凡杀其亲者,焚之”,体现出②;由“凡有爵者,不为奴”,体现出①。

而③项“注重公平正义”,材料内容无从体现。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2.春秋时期,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 B.传统治国方式出现调整C.法家法治主张受到重视 D.贵族阶层特权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对于铸刑书得到子产的支持,说明传统利用礼乐制度管理国家的模式发生变化,B正确;礼乐文化秩序并没有遭到破坏,A错误;材料中铸刑书并不能说治国思想是以法家思想为主,C错误;贵族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3.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

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答案】C【解析】从儒家治国经略的变化来看,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明确的治国标准,故C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道德伦理方面,不是政治,排除。

4.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单选题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诸于众。

部分郑国人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

锥刀之末,将尽争之”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

二者分歧实质上反映了()A.郑国王室的衰落B.新旧势力利益的冲突C.法治体系的缺陷D.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2.“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

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

盗贼须劫捕,故著《网》《捕》二篇。

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

又以《具律》具其加减。

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

”据材料可知《法经》()A.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B.表明古代立法体系逐渐成熟C.触及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D.体现出已由人治转变为法治3.《云梦秦简·法律答问》中讲到:有贼进入甲家,甲呼救,四邻和基层官吏不救援,则要受到惩罚。

但甲呼救时,街坊四邻不在家,可免于处罚;典、伍这些基层官吏,即使不在家,仍然要进行处罚。

材料反映了()A.维护治安是基层官吏的主要职责B.秦代鼓励百姓互相揭发举报C.“以法为教”在基层治理的运用D.严刑峻法激化社会阶级矛盾4.汉惠帝诏令:“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汉平帝元始四年诏:“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非坐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

”这表明汉代法律()A.具有以情入法的特点B.从属封建礼仪制度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D.注重优抚弱势群体5.《大唐开元礼》详尽而完备地记录了国家方方面面的典礼仪制,从而为统一王朝的礼典修撰建立了模式和典范,并成为后世王朝颁行礼典的圭臬。

这部礼仪法典()A.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C.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D.分吉、宾、军、嘉、凶五礼6.关于某部重要典籍的编修缘起,《唐会要》中记载:“开元十四年,右丞相张说奏曰:‘《礼记》汉朝所编,遂为历代不刊之典。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作业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作业

课时作业(八)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2北京西城高二期末](历史解释)武王克商后告诫殷贵族,商汤“克辟上帝,保生商民”,纣王却“弃成汤之典”,于是他“承天命”“革商国”,取而代之。

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 A.实行分封制度B.提倡“敬天保民”C.重视血缘关系D.主张实行“仁政”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周武王认为商代国君汤因为“克辟上帝,保生商民”所以拥有天下,而纣王却“弃成汤之典”,不再保生商民,违背了上天意志,所以周是“顺承天命”而代替商的,体现了西周统治者的“敬天保民”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重视血缘关系,排除C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历史解释)《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应用于法律作为判案依据的判例集,它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道路。

这表明汉代法律() A.注重礼法结合B.关注人情冷暖C.弱化宗法观念D.强化官员地位答案:A解析:以经义应用于法律作为判案依据的判例集,这说明儒学成为法律审判的依据,体现的是礼法结合,A项正确;人情冷暖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儒家强调宗法观念,其影响法律,会导致法律中宗法观念强化,排除C项;D项与法律儒家化无关,排除D项。

3.(历史解释)汉朝的法律体系中,援礼入法是基本原则,“亲亲得相首匿”“亲亲相隐、亲属相容隐”。

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地位提升B.汉朝统治者推崇法制C.律令条文细密严苛D.时人法律意识淡薄答案:A解析:“礼”是儒家思想的内容,“援礼入法”说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得到提升,故选A项;材料只体现汉代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不能说明汉朝统治者推崇法制,排除B项;材料中律令条文体现“礼”,未体现细密严苛,排除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地位提升,未涉及时人的法律意识,排除D项。

4.(时空观念)据下表可知,汉代()B.君权借助儒学不断强化C.董仲舒神化儒家学说D.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主要是为了教化百姓,维护自身统治,A项正确;材料与强化君权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董仲舒神化儒家学说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D项。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司马子鱼抨击人殉制度说:“祭祀以为人也。

民,神之主也。

用人,其谁飨之?”孔子亦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A.神权思想日益浓厚B.奴隶制的日渐崩溃C.儒家思想反对神权D.人民成为社会主人2.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下列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4.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

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D.秦律具有公正性5.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

这来源于() A.法家思想 B.儒、道思想C.儒家思想D.儒、法思想的结合6.《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此荀子主张()A.天人合一、君权神授B.以礼治国、礼法并施C.以礼为序、稳定社会D.中央集权、君主专制7.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这说明他()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8.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解析版)-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解析版)-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2014·海南高考·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材料显示的是君主集权,不是君主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说明君主不是推行“礼乐仁政”,故C项错误;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

2.(2014·海南高考·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答案】B【解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

3.(2013·海南高考·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答案】B【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而选B。

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

4.(2012·山东高考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答案】D【解析】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特别重视农业,倡导重农抑商,以增强国力。

最新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作业】3

最新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作业】3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2021·湖南长沙市·浏阳一中高三月考)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

由此可见,明初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2.(2021·山东高三月考)唐律规定∶官员必须做到"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否则触犯刑法。

官员不得援引皇帝的权宜处分断案,一切定刑量罪只能依据法典律条。

这些规定表明唐代A.司法公正观念备受重视B.官吏的政治特权被废除C.君权神授理论受到冲击D.官吏违法审判现象严重3.(2021·河北高三一模)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

犯罪连坐,先亲后疏。

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面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

这说明唐律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4.(2021·安徽安庆市·高三一模)唐制规定五品以上得立庙,庙数按官品规定不一。

本来立庙者应是嫡系的宗子,但是庶子如果官品达到标准,可以为其父另立别庙,称为“祢庙”。

祭祀时“兄陪于位,以庙由弟立,己不得延神也”,家族祭祀时嫡兄只能陪祭,地位反而低于庶弟。

这说明唐代A.宗族嫡庶观念强化B.嫡庶之间地位平等C.官品超越血缘关系D.立庙制度混乱无序5.(2021·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大清律》中将刑罚改为“杖一百”,而父母许令分产者则不予追究。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父母对子女的严格控制B.儒家伦理遭遇严重冲击C.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D.儒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6.(2021·河北高三月考)《晋律》确立了"准五服制罪"的制度,即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

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

其作用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

据此可知( )A.法律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B.法律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文本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D.权力是统治的基础作用,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压制性作用,没有体现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导,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权力和统治的关系,排除D项。

2.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法结合”。

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

这一特征的来源是( )A.法家思想B.儒、道思想的结合C.儒家思想D.儒、法思想的结合法家思想相结合的表现,D项正确。

A、C两项只涉及了其中一种思想,排除。

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道家思想,排除B项。

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这说明董仲舒( )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家重教化传统的继承,故C项正确。

4.汉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

晋律实行“五服治罪制”,尊长杀伤卑幼,关系愈亲则定罪愈轻,反之,卑幼杀伤尊长,关系愈亲则处分愈重。

唐律中有妻殴、告夫构成“不睦”罪,闻夫丧匿不举哀构成“不义”罪的说法。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是( )A.诸法合体,民刑不分B.礼法结合C.追求无诉,调处息争D.法自君出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对尊长杀伤卑幼、卑幼杀伤尊长的不同处罚方法,妻殴、告夫构成“不睦”罪,闻夫丧匿不举哀构成“不义”罪的说法,体现了长幼、夫妇之间的等级秩序影响法律的判决,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通过法律处理问题,没有体现追求无诉,故C项错误;君主制定法律与题干材料中法律的规定无关,故D项错误。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解析版)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解析版)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解析版)内容导航素养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预习导学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探究提升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分层训练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1.通过阅读课本第一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通过阅读课本第二、三框题,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3.通过阅读教材,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历代王朝法律、礼教的关系。

知道法律和教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阅读课本第一目,勾画下列知识点)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背景、各自的思想主张、评价。

1.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背景(1)礼制的产生: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新思想萌发: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以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2.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导火索: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表现:儒法之争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实行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实行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战国时期对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抉择(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课时作业5: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时作业5: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是地方乡大夫送迎、宴请地方贤良与尊者的一种礼仪。

对于受邀的乡饮宾客,朝廷会大肆表彰其德行义举,历届乡饮宾客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乡饮酒礼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B.礼乐制度具有教化功能C.民俗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D.宗法制度日益强化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

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3.《尚书》记载,周公曾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

”这体现了西周时期()A.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C.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D.政治局势不稳4.《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

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受罚。

对因欠债而以劳动抵消债务的,要给予他们播种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各20天。

据此可知,《秦律》()A.细密而又严苛B.注重保证发展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C.重刑罚轻感化D.解决了兵员补充和农业发展的矛盾5.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

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

这可以用来说明()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6.《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

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

”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7.《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汉宣帝将之总结为“以霸王道杂之”,这一说法是对“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的体现。随着文吏研习五经、儒生修治文法,兼具儒学与吏能的士大夫群体进一步形成。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
A.皇权与士族共治B.儒家与法家并重C.确立了外法内儒D.德治与法治相济
3.关于唐律与礼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律条无文时,可以据礼处断;律条有文时,可以用礼解释律条;与礼冲突、难以附会时,可以弃律从礼。”该学者意在强调,唐朝时期
A.法理以儒家伦理为准绳B.法律编撰以伦常为依据
C.引经决狱巩固专制统治D.礼法合一强化中央集权
4.“经筵”是专为皇帝讲经论史而设立的御前讲席。唐宋时期,侍讲学士成为正式官职,甚至被皇帝留在禁中以备询问。明初并无经筵,明英宗时有大臣上《请开经筵疏》,获准,但明中后期的经筵常以进献讲章的形式展开,几乎成了单纯的礼节性活动。经筵的演变实质上反映出()
C.推动传统法律的儒家化进程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11.周初统治者以“亲亲”“尊尊”为核心,形成了“忠”“孝”“节”“义”等调整家族、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种种关系的精神规范。这反映出西周的治国方针是()
A.隆礼重法B.以礼治国C.施行仁政D.家国一体
12.清初规定,凡直省各府州县有功于民的官员、绅士、学行兼优垂范乡里的士人,经层层推报、礼部复核、皇帝批准后可列入乡贤祠,每年春秋时节祭祀。清朝这一规定旨在()
新工匠开始工作,第一年要求达到规定产额的一半,第二年所收产品数额应与过去作过工的人相等。
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工师好好教导,过去作过工的一年学成,新工匠两年学成。
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
能提前学成的,向上級报告,上级将有所奖励。满期仍不能学成的,应记名而上报内史。

第 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

第 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精品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

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

由此可知,秦汉“乡里”()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兔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2.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A.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D.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3.乡约在中国古代的乡村社会秩序构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有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

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

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D.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4.董仲舒言“教,政之本也”,贾谊更是强调“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自汉以后,《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被确定为学校教本与科举科目,各地学校以儒者为师,以礼义仁德来教化百姓,社会道德风尚渐趋淳化。

这说明中国古代()A.主张百姓平等受教育B.崇尚以德治国理念C.表彰儒学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

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6.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7.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历史素养提升卷(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

这一措施意在····················()A.强调农商皆本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C.禁止人口流动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2.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3.《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

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

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4.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答案版)-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答案版)-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答案版)自主学习: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德出现:先秦德治与法治德是在什么基础上出现的?(1)起源:西周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2)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找救国新思想。

(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影响最大)2、早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开始: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何时?简述早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主要表现。

(1)说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历代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了)(2)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郑国。

(3)早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主要表现: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遭到邻国叔向的反对(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

3、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说出儒家和法家主要的治国主张有哪些?结果怎样?(1)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注重教化。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孟子主张“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唯法为治。

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耕战,军功授官;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结果:儒家思想不合时宜,在当时备受冷落,后来才得到重用。

法家思想适应了当时建立统一的专制集权国家的需要,受到重用。

●正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汉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中华法系至唐律臻于完备)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中华法学体系的确立)1、秦汉的律令:(明确律令的含义)自秦商鞅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魏晋时期,律令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何在?(1)最重要的变化:是律令儒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西周“敬天保民”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从理论上为秦的统一做出了合理解释
C.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河
D.是一种迷信和糟粕,没有实际价值
【答案】A
【解析】“敬天保民”思想是商周之际提出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符合其特定的历史条件,A项说法正确;“敬天保民”思想与秦的统一无关,故B项错误;“保民”体现了重民之意,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无关,故C错误;这种思想虽有迷信成分,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项说法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

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

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

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B.墨子
C.韩非子D.老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可知,该人物注重加强君主集权,但忽略了民众,A、B、D三项都注重民众的利益,故不符合题意;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

3.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

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项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项正确;德治就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项错误。

4.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成不可测”的秘密法。

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答案】A
【解析】子产“铸刑书”揭开了法律的神秘面纱,增加了法律公平性。

A项的意思为不管远近亲疏和出身的高低,在法律面前都一视同仁,故A项正确;B项说明大自然是有规律的,与题意不符;C项与礼制有关,不符合题意;D项涉及的是臣子对君主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根深蒂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宗族利益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答案选择D项。

6.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是法家思想;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思想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B.商人势力影响汉代政治统治
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家思想的内核
【答案】A
【解析】材料“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表明儒家在力图适应政治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7.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

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

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A
【解析】材料“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所以A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

8.魏晋时期律令最重要的变化是其儒家化,原因不包括(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相关工作
C.儒家思想主导了对律令的解释
D.儒家思想的地位与律令相同
【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儒家与律令的关系日益密切,A、B、C三项都是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但是儒家思想和律令相比,其地位是不会相同的,从当时情况看,前者的地位应是优于法令地位的,故D项说法欠妥,符合题意。

9.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
B.乡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D.乡约制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答案】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不准确,只有成为法律实施载体时,它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乡约制度本身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故C 项正确;乡约制度最初与最高统治者无关,D项错误。

10.明清时期的乡约与宋朝相比,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
A.失去了教化作用
B.以民间组织为主
C.逐渐与法律合流
D.没有了约束力
【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的乡约并没有失去了教化作用,故A排除;明清时期的乡约以政府组织为主,故B排除;明清时期的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故C正确;明清时期的乡约有约束力,故D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

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

……《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
合一”与〈南赣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答案】(1)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解析】(1)观念,根据材料一“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权力与执法的关系、法律与人伦的关系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各国变法图强、法律地位、宗法观念、儒家伦理思想等方面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价值,根据材料二“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风气、社会矛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