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数学(文)二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策略(四) 回扣六 立体几何 Word版含答案
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教案
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教案一、本章知识结构:二、高考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那么及运算律。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那么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热点分析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以下三类: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2.以解答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大,以解析几何中的常规题为主.3.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在B类教材中〕.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
对于和解析几何相关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等交叉内容,作为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工具,在相关内容中会进行考查。
本章的另一部分是解斜三角形,它是考查的重点。
总而言之,平面向量这一章的学习应立足基础,强化运算,重视应用。
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复习建议由于本章知识分向量与解斜三角形两部分,所以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向量的概念、定理、法那么、公式对向量进行运算,并能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和证明问题;另一类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正确地解斜三角形,并能应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高三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高三数学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数学教案1学习目标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复习:1、(课本P28A13)填空:(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4)集合A有个元素,集合B有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二、新课导学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应用示例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1)甲站在中间;(2)甲、乙必须相邻;(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5)甲、乙、丙相邻;(6)甲、乙不相邻;(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反馈练习1、(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都请,要么都不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1)男女相间;(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约用电,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当堂检测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A、42B、30C、20D、122、(课本P40A7)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在同一层,如果不使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课后作业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345的正整数?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2)如果其中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高三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3)情感与能力目标: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高三复习计划 高三备考学习计划通用6篇
高三复习计划高三备考学习计划通用6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
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本文是细心的小编飞白帮大家收集整理的6篇高三复习计划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高三学生复习计划范例篇一一、端正态度尽管谁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就现实来看,真正努力学语文的同学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同学中普遍存在的二种错误认识。
1、认为语文拉分不大。
这些同学似乎很精明,常拿语文和数理化比较,认为语文的拉分远比不上理科。
他们看到语文成绩较落后的也能考七八十分,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分,不大;不像理科,的近一百五,较低的也许五十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悬殊。
这种比较从表面看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
因为真正称得上拉分的应该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之间的比较,看他们是否因为某一门功课的缘故而使总成绩受到了影响,这两位学生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
如果两位学生总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也就不具备可比性,那又何必比呢?再说,我们看拉分,不应局限于个别与特殊,应着眼于整体与普遍,就全体看,在高考中,因为某一门理科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并不比因为语文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多。
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只考八十来分,也会有一批学生语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间的较为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
而一门理科的较为普遍的拉分也就三四十分,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去看前几届的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而得到证明。
2、认为语文提高不快。
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
语文的学习好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觉很鲜。
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
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
文科数学专题概率与统计(学案)高考二轮复习资料含答案
文科数学专题概率与统计(学案)高考二轮复习资料含答案1.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抽样方法,样本的数字特征和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相关计算与推断.2.本部分较少命制大题,若在大题中考查多在概率与统计、算法框图等知识交汇处命题,重点考查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回归分析或独立性检验,注意加强抽样后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然后作统计分析或求概率的综合练习.3.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4.与统计结合在大题中考查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①各小矩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各小矩形的高=;②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1;③中位数组距左右两侧的直方图面积相等,因此可以估计其近似值.(2)茎叶图当数据有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从总体中逐个抽取少在起始部分抽样时采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用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分层抽样时采用简单总体由差异明显的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几部分组成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当数据有三位有效数字,前两位相对比较集中时,常以前两位为茎,第三位(个位)为叶(其余类推).3.样本的数字特征(1)众数在样本数据中,频率分布最大值所对应的样本数据(或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2)中位数样本数据中,将数据按大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就取当中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3)平均数与方差-1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某=(某1+某2++某n).n1-2-2-22方差=[(某1-某)+(某2-某)++(某n-某)].n注意:(1)现实中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往往较多,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是不知道(或不可求)的,所以我们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2)平均数反映了数据取值的平均水平,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4.变量间的相关关系(1)利用散点图可以初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线性相关.如果散点图中的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我们说变量某和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2)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的方程^^^设线性回归方程为y=b某+a,则^b=-某-某^-^-a=y-b某ni=1nii=1--某i-某yi-y=--某iyi-n某yi=1nn22i-n某某2-i=1.--注意:回归直线一定经过样本的中心点(某,y),据此性质可以解决有关的计算问题.5.回归分析n某i-某yi-yi=1--r=n,叫做相关系数.某i-某2yi-y2i=1i=1-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变量某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r|≤1,且|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高,|r|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低.6.独立性检验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某和Y,它们的取值分别为{某1,某2}和{y1,y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某2列联表)为某1某2总计2y1aca+c2y2bdb+d总计a+bc+da+b+c+da+b+c+dad-bc则K=,a+bc+da+cb+d若K>3.841,则有95%的把握说两个事件有关;若K>6.635,则有99%的把握说两个事件有关;若K<2.706,则没有充分理由认为两个事件有关.7.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范围:0≤P(A)≤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8.古典概型①计算一次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n;②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③利用公式P(A)=计算.9.一般地,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B)=P(A)+P(B).-10.对立事件:在每一次试验中,相互对立的事件A和A不会同时发生,但一定有一个发生,因此有222mnP(A)=1-P(A).1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对立必互斥,互斥未必对立.12.几何概型一般地,在几何区域D内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该点落在其内部区域d内”为事件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考点一几何概型例1.【2022课标1,】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d的测度.D的测度141C.2A.【答案】Bπ8πD.4B.【变式探究】(2022·江苏卷)记函数f(某)=6+某-某的定义域为D.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某,则某∈D的概率是________.5【答案】93--252【解析】由6+某-某≥0,解得-2≤某≤3,则D=[-2,3],则所求概率为=.5--49【变式探究】从区间[0,1]随机抽取2n个数某1,某2,,某n,y1,y2,,yn,构成n个数对(某1,y1),(某2,y2),,(某n,yn),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1的数对共有m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A.4n2m2nB.mC.4mn2mD.n【答案】Cmπ4m4m【解析】由题意知,=,故π=,即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n4nn考点二古典概型例2.(2022·全国卷Ⅱ)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A.B.C.D.【答案】D3102511015【2022山东】从分别标有1,2,,9的9张卡片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次,每次抽取1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的概率是(A)5475(B)(C)(D)18999【答案】C【解析】标有1,2,,9的9张卡片中,标奇数的有5张,标偶数的有4张,所以抽到的2张卡112C5C45,选C.片上的数奇偶性不同的概率是989【变式探究】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A.51011B.C.D.1212121【变式探究】(2022·天津卷)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A.B.C.D.【答案】C【解析】从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彩笔的取法有红黄、红蓝、红绿、红紫、黄蓝、黄绿、黄紫、蓝绿、蓝紫、绿紫,共10种,其中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取法有红黄、红蓝、红绿、红紫,共424种,所以所求概率P==.105故选C.考点三概率与其他知识的交汇例3、(2022·全国卷Ⅲ)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最高气温天数[10,15)2[15,20)16[20,25)36[25,30)25[30,35)7[35,40)44 5352515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1)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Y的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大于零的概率.【变式探究】某汽车美容公司为吸引顾客,推出优惠活动:对首次消费的顾客,按200元/次收费,并注册成为会员,对会员逐次消费给予相应优惠,标准如下表:消费次数收费比例第1次1第2次0.95第3次0.90第4次0.85第5次及以上0.80该公司从注册的会员中,随机抽取了100位进行统计,得到统计数据如下表:消费次数频数第1次60第2次20第3次10第4次5第5次及以上5假设汽车美容一次,公司成本为150元,根据所给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估计该公司一位会员至少消费两次的概率;(2)某会员仅消费两次,求这两次消费中,公司获得的平均利润;(3)该公司要从这100位里至少消费两次的顾客中按消费次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8人,再从这8人中抽出2人发放纪念品,求抽出的2人中恰有1人消费两次的概率.40【解析】(1)100位会员中,至少消费两次的会员有40位,所以估计一位会员至少消费两次的概率为100=0.4.(2)该会员第1次消费时,公司获得的利润为200-150=50(元).50+40第2次消费时,公司获得的利润为200某0.95-150=40(元),所以,公司获得的平均利润为=245(元)。
2024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策略课件
1.离心率的计算 2.圆锥曲线与三角形内心、重心相关的 问题
3.圆锥曲线与内接三角形 4.圆锥曲线中常用的二级结论
专
1.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
题 函数与导数 3.导数与恒成立问题
六
4.导数与不等关系 5.导数与函数的零点
1.抽象函数的性质 2.切线与公切线 3.以指数、对数为载体的情景题 3.导数中的构造问题 4.端点效应问题
【分析】当x 时0 , xf (x) ,f (x即) 0 [xf (x)] 0
构造函数 g(x) xf (x)
A 【例 1】(2020 新课标Ⅱ理11)若 2x 2y 3x 3y ,则 (
)
A. ln(y x 1) 0 B. ln(y x 1) 0
C. ln | x y | 0
二轮复习六大专题:
大专题
专 三角函数、 题 解三角形 一 和平面向量
专 题 数列 二
专 题 立体几何 三
子专题
微专题
1.三角恒等变换 2.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解三角形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求解策略 2.三角函数中与 相关的问题探究 3.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 4.三角中的数学建模与情景题
1.数列的通项求法
【案例3】 微专题:同构式
【引例】(2015 年理12 改编)设函数 f (x) 是奇函数 f (x)(x R)的导
函数, f (1) 0 ,当 x 0 时,xf '(x) f (x) 0 ,则使得 xf (x) 0
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A.,1 0,1
B.1,0 0,1
C.,1 1,0 D.0,1 1,
3.确定备考策略
(1)对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前项和公式中基本量的运算或者利用它们之 间的关系式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条件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利用其规律进行恰当变形与转化求解 数列的问题; (3)会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或证明数列问题; (4)通过转化与化归思想利用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分组求和等方法求数列的前项和; (5)数列与不等式、函数等的交汇问题; (6)关注数学课本中有关数列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材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符号使用能力,也包括网络资料中与数列有关的数学文化问题,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列的应用问题; (7)关注结构不良试题、举例问题等创新题型。
高三数学教案设计(通用8篇)
高三数学教案设计(通用8篇)高三数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注意: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或“∠α”可以简化成“α”;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2、象限角的概念: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高三数学教案设计篇2一、指导思想今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的第八年,即进入了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第六年。
高三数学教学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
高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
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注意事项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2017届高考数学仿真卷:文科数学试卷(2)(含答案解析)
2017高考仿真卷·文科数学(二)(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A.-2+iB.iC.2-iD.-i2.已知集合M={x|x2-4x<0},N=,则M∪N=()A.[-2,4)B.(-2,4)C.(0,2)D.(0,2]3.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1 000人中抽取50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3,…,1 000,适当分组后,在第一组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8.若编号落入区间[1,400]上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01,750]上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C的人数为()A.12B.13C.14D.154.已知命题p:函数y=ln(x2+3)+的最小值是2;命题q:“x>2”是“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p∧qB.( p)∧( q)C.( p)∧qD.p∧( q)5.已知点A是抛物线C1:y2=2px(p>0)与双曲线C2:=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交点,若点A到抛物线C1的焦点的距离为p,则双曲线C2的离心率等于()A. B. C. D.6.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单位:万元))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9.5x+,则等于()A.22B.26C.33.6D.19.57.设a,b,c分别是△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 A·x-ay-c=0与bx+sin B·y+sin C=0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重合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8.如图,正四棱锥P-ABCD底面的四个顶点A,B,C,D在球O的同一个大圆上,点P在球面上,若V =,则球O的表面积是()正四棱锥P-ABCDA.4πB.8πC.12πD.16π9.已知变量x,y满足线性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kx-y仅在点(0,2)处取得最小值,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B.k>1C.-1<k<1D.-3<k<1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当a+b取最大值时,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11.已知M是△ABC内一点(不含边界),且=2,∠BAC=30°.若△MBC,△MCA,△MAB的面积分别为x,y,z,记f(x,y,z)=,则f(x,y,z)的最小值为()A.26B.32C.36D.4812.已知集合M={(x,y)|y=f(x)},若对于任意(x1,y1)∈M,存在(x2,y2)∈M,使得x1x2+y1y2=0成立,则称集合M是“商高线”.给出下列四个集合:①M=;②M={(x,y)|y=sin x+1};③M={(x,y)|y=log2x};④M={(x,y)|y=e x-2}.其中是“商高线”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0.1,则输出的m的值是.14.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3x+m(m为常数),则f(-log35)的值为.15.关于函数f(x)=2(sin x-cos x)cos x的下列四个结论:①函数f(x)的最大值为;②把函数f(x)=sin 2x-1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可得到函数f(x)=2(sin x-cos x)·cos x的图象;③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④函数f(x)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k∈Z.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16.已知数列{a n}满足a1=,a n-1-a n=(n≥2),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 B=3sin C.(1)求tan C的值;(2)若a=,求△ABC的面积.18.(本小题满分12分)国家教育部要求高中阶段每学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方案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实施.某校对高一(1)班的同学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的项目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分数在[90,100]上的人数为2.(1)请求出分数在[70,80)内的人数;(2)现根据测试成绩从第一组和第五组(从低分段到高分段依次分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中任意选出2人,形成搭档小组.若选出的2人成绩差大于30,则称这2人为“互补组”,试求选出的2人为“互补组”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BB1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1D1B;(2)若AA1=2,求三棱锥D1-DEF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长为4,且点在椭圆C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设P是椭圆C长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斜率为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求证:|P A|2+|PB|2为定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1)求证:f(x)在(0,1)和(1,+∞)内都是增函数;(2)若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不等式af(x)>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ρcos2θ=2a sin θ(a>0),过点P(-4,-2)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与曲线C分别交于点M,N.(1)写出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l的普通方程;(2)若|PM|,|MN|,|PN|成等比数列,求a的值.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x-1|+|x+1|.(1)求不等式f(x)≥3的解集;(2)若关于x的不等式f(x)>a2-x2+2x在R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2017高考仿真卷·文科数学(二)1.B解析(方法一)=i.(方法二)=i.2.A解析∵M={x|0<x<4},N={x|-2≤x≤2},∴M∪N=[-2,4).3.A解析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1 000人中抽取50人做问卷调查,则需要分为50组,每组20人.若第一组抽到的号码为8,则以后每组抽取的号码分别为28,48,68,88,108,…,所以编号落入区间[1,400]上的有20人,编号落入区间[401,750]上的有18人,所以做问卷C的有12人.4.C解析因为命题p为假命题,命题q为真命题,所以( p)∧q为真命题.5.C解析因为点A到抛物线C1的焦点的距离为p,所以点A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p.所以点A的坐标为.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2x.所以=2,所以b2=4a2.又b2=c2-a2,所以c2=5a2.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6.B解析由题意知=2,=45.又由公式,得=26,故选B.7.C解析因为,所以两条直线斜率的乘积为=-1,所以这两条直线垂直.8.D解析连接PO,由题意知,PO⊥底面ABCD,PO=R,S正方形ABCD=2R2.因为V正四棱锥P-ABCD=,所以·2R2·R=,解得R=2,所以球O的表面积是16π.9.D解析如图,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由z=kx-y得y=kx-z,要使目标函数z=kx-y 仅在点A(0,2)处取得最小值,则阴影部分区域在直线y=kx+2的下方,故目标函数线的斜率k 满足-3<k<1.10.D解析由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其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三棱锥,且从点A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垂直,AB=1,PC=,PB=a,BC=b.可知P A2+AC2=a2-1+b2-1=6,即a2+b2=8.故(a+b)2=8+2ab≤8+2,即a+b≤4,当且仅当a=b=2时,a+b取得最大值,此时P A=,AC=.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1×.11.C解析由=2,∠BAC=30°,可得S△ABC=1,即x+y+z=1.故(x+y+z)=1+4+9+≥14+4+6+12=36,当且仅当x=,y=,z=时等号成立.因此,f(x,y,z)的最小值为36.12.D解析若对于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M(x1,y1),在其图象上都存在点N(x2,y2),使OM⊥ON,则函数图象上的点的集合为“商高线”.对于①,若取M(1,1),则不存在这样的点;对于③,若取M(1,0),则不存在这样的点.②④都符合.故选D.13.0解析若输入x=0.1,则m=lg 0.1=-1.因为m<0,所以m=-1+1=0.所以输出的m的值为0.14.-4解析因为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f(0)=1+m=0.所以m=-1.所以f(-log35)=-f(log35)=-(-1)=-4.15.2解析因为f(x)=2sin x·cos x-2cos2x=sin 2x-cos 2x-1=sin-1,所以其最大值为-1.所以①错误.因为函数f(x)=sin 2x-1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f(x)=sin-1=sin-1的图象,所以②错误.由-+2kπ≤2x-+2kπ,k∈Z,得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即为,k'∈Z.故③正确.由2x-=kπ,k∈Z,得x=,k∈Z,故④正确.16.a n=解析因为a n-1-a n=(n≥2),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a n=(n≥2).经检验,当n=1时也适合此公式.所以a n=.17.解(1)∵A=,∴B+C=.∴sin=3sin C.∴cos C+sin C=3sin C.∴cos C=sin C.∴tan C=.(2)由,sin B=3sin C,得b=3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9c2+c2-2×(3c)×c×=7c2.∵a=,∴c=1,b=3.∴△ABC的面积为S=bc sin A=.18.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分数在[50,60)内的频率为0.1,[ 60,70)内的频率为0.25,[80,90)内的频率为0.15,[90,100]上的频率为0.05.故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为1-0.1-0.25-0.15-0.05=0.45.因为分数在[90,100]上的人数为2,频率为0.05,所以参加测试的总人数为=40.所以分数在[70,80)内的人数为40×0.45=18.(2)因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为=40,所以分数在[50,60)内的人数为40×0.1=4.设第一组[50,60)内的同学为A1,A2,A3,A4;第五组[90,100]上的同学为B1,B2,则从中选出2人的选法有(A1,A2),(A1,A3),(A1,A4),(A1,B1),(A1,B2),(A2,A3),(A2,A4),(A2,B1),(A2,B2),(A3,A4),(A3,B1),(A3,B2),( A4,B1),(A4,B2),(B1,B2),共15种,其中2人成绩差大于30的选法有(A1,B1),(A1,B2),(A2,B1),(A2,B2),(A3,B1),(A3,B2),(A4,B1),(A4,B2),共8种,则选出的2人为“互补组”的概率为.19.(1)证明如图,连接AB1.因为E,F分别为AB与AB1的中点,所以EF∥AB1.因为AB1⊥A1B,所以EF⊥A1B.又因为D1A1⊥平面ABB1A1,平面ABB1A1⊃EF,所以D1A1⊥EF.又因为A1B∩D1A1=A1,所以EF⊥平面A1D1B.(2)解如图,连接DB.因为BB1∥DD1,所以.所以=S△DEB·DD1=×2=.20.(1)解因为2a=4,所以a=2.又因为焦点在x轴上,所以设椭圆方程为=1.将点代入椭圆方程得b2=1,所以椭圆方程为+y2=1.(2)证明设点P(m,0)(-2≤m≤2),可得直线l的方程是y=,由方程组消去y得2x2-2mx+m2-4=0.(*)设A(x1,y1),B(x2,y2),则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x1+x2=m,x1x2=.所以|P A|2+|PB|2=(x1-m)2++(x2-m)2+=(x1-m)2+(x1-m)2+(x2-m)2+(x2-m)2=[(x1-m)2+(x2-m)2]=-2m(x1+x2)+2m2]=[(x1+x2)2-2m(x1+x2)-2x1x2+2m2]=[m2-2m2-(m2-4)+2m2]=5.所以|P A|2+|PB|2为定值.21.(1)证明由题意可得f'(x)==(x>0,x≠1).令g(x)=2ln x-,则g'(x)=.当0<x<1时,g'(x) <0,g(x)是减函数,g(x)>g(1)=0.于是f'(x)=g(x)>0,故f(x)在(0,1)内为增函数.当x>1时,g'(x)>0,g(x)是增函数,g(x)>g(1)=0,于是f'(x)=g(x)>0,故f(x)在(1,+∞)内为增函数.(2)解af(x)-x=-x=.令h(x)=-ln x(x>0),则h'(x)=.令φ(x)=ax2-x+a,当a>0,且Δ=1-4a2≤0,即a≥时,此时φ(x)=ax2-x+a>0在(0,1),(1,+∞)内恒成立,所以当a≥时,h'(x)>0在(0,1),(1,+∞)内恒成立,故h(x)在(0,1),(1,+∞)内是增函数,若0<x<1,则h(x)< h(1)=0,所以af(x)-x=h(x)>0;若x>1,则h(x)>h(1)=0,所以af(x)-x=h(x)>0,所以当x>0,x≠1时都有af(x)>x成立.当0<a<时,h'(x)<0,解得<x<,所以h(x)在内是减函数,h(x)<h(1)=0.故af(x)-x=h(x)<0,不符合题意.当a≤0时,x∈(0,1)∪(1,+∞),都有h'(x)<0,故h(x)在(0,1),(1,+∞)内为减函数,同理可知,在(0,1),(1,+∞)内,af(x)-x=h(x)<0,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即a的取值范围是.22.解(1)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2ay(a>0),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y+2=0.(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与C的直角坐标方程联立,得t2-2(4+a)t+8(4+a)=0.(*)由Δ=8a(4+a)>0,可设点M,N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且t1,t2是方程(*)的根,则|PM|=|t1|,|PN|=|t2|,|MN|=|t1-t2|.由题设得(t1-t2)2=|t1t2|,即(t1+t2)2-4t1t2=|t1t2|.由(*)得t1+t2=2(4+a),t1t2=8(4+a)>0.则有(4+a)2-5(4+a)=0,解得a=1或a=-4.因为a>0,所以a=1.23.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解得x≤-或x≥.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令g(x)=|x-1|+|x+1|+x2-2x,则g(x)=当x∈(-∞,1]时,g(x)单调递减;当x∈[1,+∞)时,g(x)单调递增.故当x=1时,g(x)取得最小值1.因为不等式f(x)>a2-x2+2x在R上恒成立,所以a2<1,解得-1<a<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
高三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2篇)
高三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一、二轮复习指导思想: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而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
二、二轮复习形式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分类进行。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大专题。
(1)集合、函数与导数。
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在客观题中考查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在解答题中的考查却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
(预计5课时)(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
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
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我们可以关注。
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只是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预计2课时)(3)数列。
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
例如,主要是数列与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结合,概率、向量、解析几何为点缀。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而数列与不等式相关的大多是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
(预计2课时)(4)立体几何。
此专题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理科)。
(预计3课时)(5)解析几何。
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第5讲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二)七、强化训练1、已知P 是以1F 、2F 为焦点的椭圆)0(12222>>=+b a by a x 上一点,若021=⋅PF PF 21tan 21=∠F P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21 (B )32 (C )31 (D )352、已知△ABC 的顶点A (3,-1),AB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6x +10y -59=0,∠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4y +10=0,求边BC 所在直线的方程。
3、求直线l 2:7x -y +4=0到l 1:x +y -2=0的角平分线的方程。
4、已知三种食物P 、Q 、R 的维生素含量与成本如下表所示。
现在将xk g 的食物P 和yk g 的食物Q 及zk g 的食物R 混合,制成100k g 的混合物.如果这100k g 的混合物中至少含维生素A44 000单位与维生素B48 000单位,那么x ,y ,z 为何值时,混合物的成本最小?5、某人有楼房一幢,室内面积共180 m 2,拟分隔成两类房间作为旅游客房.大房间每间面积为18m 2,可住游客5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为40元;小房间每间面积为15 m 2,可住游客3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为50元.装修大房间每间需1000元,装修小房间每间需600元.如果他只能筹款8000元用于装修,且游客能住满客房,他应隔出大房间和小房间各多少间,能获得最大收益?6、已知△ABC 三边所在直线方程AB :x -6=0,BC :x -2y -8=0,CA :x +2y =0,求此三角形外接圆的方程。
7、已知椭圆x 2+2y 2=12,A 是x 轴正方向上的一定点,若过点A ,斜率为1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3134,求点A 的坐标。
8、已知椭圆12222=+by a x (a >b >0)上两点A 、B ,直线k x y l +=:上有两点C 、D ,且ABCD 是正方形。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教案
(解题思想方法归纳)
问题一: 证明线线平行
1.证明两直线 、 平行,若直线 和直线 共面时,则可以用平面几何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如证明 和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证明它们无公共点。
在立体几何中一般还有以下几种思路:
①根据公理4
②根据“线面平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性质定理
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 和 都与平面 垂直,则 // 。
②利用中位法。如给出异面直线AB和CD,连接AC、AD、BC,然后再分别取这三条线段的中点E、F、G,连接EF、EG、FG得到△EFG,则∠FEG就是所求角或所求角的补角。这种方法优点是作异面直线所成角比较容易,但缺点是△EFG中有一边GF的长度不容易求。
3.向量方法:
转化成求两个向量的夹角(即等于所求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的大小)
2.向量方法:
①转化为证明向量共线。
②根据共面向量定理。
③证明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问题三: 证明面面平行
1.传统几何方法:
①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
②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2.思维过程: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线面垂直 面面平行
问题八: 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角
1.传统几何方法:
①转化为求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通过直角三角形求解。
②利用三面角定理(即最小角定理) 求 。
2.向量方法:设 为平面 的法向量,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则
问题九: 求二面角
1.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通过解三角形计算。作平面角常用方法如下: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一、本章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棱柱、棱锥、棱台和多面体棱柱是由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面围成的几何体: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棱柱按底面边数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棱柱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棱锥是由一个底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棱锥具有以下性质:①底面是多边形;②侧面是以棱锥的顶点为公共点的三角形;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等于从顶点到截面和从顶点到底面距离的比.截面面积和底面面积的比等于上述相似比的平方.棱台是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一个平面所截后,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由棱台定义可知,所有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继而将棱台还原成棱锥.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多面体有几个面就称为几面体,如三棱锥是四面体.(2)圆柱、圆锥、圆台、球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圆锥、圆台、球圆柱、圆锥和圆台的性质主要有: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②过轴的截面(轴截面)分别是全等的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③圆台的上底变大到与下底相同时,可以得到圆柱;圆台的上底变小为一点时,可以得到圆锥.2、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1)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就是棱柱的侧面积,棱柱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侧面积与两底面面积的和.因为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等高的矩形,所以它的展开图是以棱柱的底面周长与高分别为长和宽的矩形.如果设直棱柱底面周长为c,高为h,则侧面积S ch=侧.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则其表面积2() S ab bc ca=++表.(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宽是圆柱母线的长,矩形的长为圆柱底面周长.如果设圆柱母线的长为l,底面半径为r,那么圆柱的侧面积2πS rl=侧,此时圆柱底面面积2πS r=底.所以圆柱的表面积222π2π2π()S S S rl r r r l=+=+=+侧底.(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其母线为半径的扇形.如果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侧面积πS rl=侧,那么圆锥的表面积是由其侧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和构成,即为2πππ()S S S rl r r r l=+=+=+侧底.(4)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n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正棱锥的周长为c,斜高为h',则它的侧面积12S ch'=侧.(5)正棱台的侧面积就是它各个侧面积的和.如果设正棱台的上、下底面的周长是c c',,斜高是h',那么它的侧面积是12S ch'=侧.(6)圆台侧面展开图是以截得该圆台的圆锥母线为大圆半径,圆锥与圆台的母线之差为小圆半径的一个扇环.如果设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r',,母线长为l,那么它的侧面积是π()S r r l'=+侧.圆台的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与上、下底面积的和,即2222π()πππ() S S S S r r l r r r r r l rl''''=++=+++=+++侧上底下底.(7)球的表面积24πS R =,即球的表面积等于其大圆面积的四倍.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等于它的底面积S 和高h 的积,即V Sh=柱体.其中底面半径是r ,高是h 的圆柱的体积是2πV r h=圆柱.(2)如果一个锥体(棱锥、圆锥)的底面积是S ,高是h ,那么它的体积是13V Sh=锥体.其中底面半径是r ,高是h 的圆锥的体积是21π3V r h=圆锥,就是说,锥体的体积是与其同底等高柱体体积的13.(3)如果台体(棱台、圆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S S ',,高是h,那么它的体积是1()3V S S h=+台体.其中上、下底半径分别是r R ,,高是h 的圆台的体积是221π()3V r Rr R h=++圆台.(4)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4、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1)中心投影:投射线均通过投影中心的投影。
名师讲坛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2讲 立体几何中的算、证、求问题
图(1)
(变式)
图(2)
(1) 求证:CD⊥平面PBD. 【解答】 因为AD=AB,∠BAD=90°, 所以∠ABD=∠ADB=45°. 又因为AD∥BC,所以∠DBC=45°. 又∠DCB=45°,所以∠BDC=90°,即BD⊥DC. 因为平面PBD⊥平面BCD,平面PBD∩平面BCD=BD,CD⊂ 平面BCD,所以CD ⊥平面PBD.
因为AE BC,G为AE的中点, 所以GE 12BC. 因为M,N分别为DC,BD的中点,所以MN
12BC,
所以MN GE,所以四边形MNG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GN∥EM. 因为EM⊥DC,GN∥EM,所以GN⊥DC.
又AE⊥EC,AE⊥DE,EC∩DE=E,EC⊂ 平面DCE,DE⊂ 平面DCE,所以AE⊥
2 点的凸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3____.
【解析】
由题意知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正八面体(即两
个同底等高等棱长的正四棱锥),所有棱长均为1,其中每个正四棱锥的高均为
2 2
,故
正八面体的体积为
V=2V正四棱锥=2×13×12×
22=
2 3.
(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AB=2,AD =3,E为棱CD上一点,若三棱锥E-PAB的体积为4,则PA的长为____4____.
V锥体=13Sh 【解析】设正三棱锥的高为h,则有h= ×6×3 3× 3=9.
152-2 32 =
3
,所以V=
1 3
×
1 2
举题固法
目标1 空间几何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
(1) (2019·南京考前综合题)已知一个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其侧面积为 S1,与该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侧面积为S2,那么SS12的值为___4_5____.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教案5篇最新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教案5篇最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位教师都会提早进行备案,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高三文科数学复习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三文科数学复习教案1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数列一、本章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2)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和递推公式法)、图象法.(3)分类:按项数有限还是无限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按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可分为单调数列、摆动数列和常数列.(4) 与的关系: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比较(1)定义: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的数列叫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不为0)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2)递推公式: .(3)通项公式: .(4)性质等差数列的主要性质:①单调性:时为递增数列,时为递减数列,时为常数列. ②若,则 .特别地,当时,有 .③ . ④ 成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主要性质:①单调性:当或时,为递增数列;当,或时,为递减数列;当时,为摆动数列;当时,为常数列. ②若,则 .特别地,若,则 . ③ . ④ ,…,当时为等比数列;当时,若为偶数,不是等比数列.若为奇数,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三、考点剖析考点一: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例1. (2008深圳模拟)已知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解:(1)当 ;、当,、 (2)令当 ; 当综上,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前n项与数列的通项公式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n=1时情况,在解题时经常会忘记。
第二问要分情况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例2、(2008广东双合中学)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 数列是等比数列, (其中 ). (I)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II)记 . 解:(I)公差为d,则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 (II) 作差: .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第二问,求前n项和的解法,要抓住它的结特征,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之积,乘以2后变成另外的一个式子,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5篇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争取20__年高考获取全面胜利。
二、学情分析:7班全班现有41人,经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语文学习能力,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更有不少同学缺乏应试能力,还有一些同学对语文科学习不够重视,书写潦草,答题不规范。
8班全班现有40余人,多数同学语文基础较差,语文应试能力不高,语文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同学之间语文成绩不平衡,甚至差别很大。
但职高语文考试能力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努力,明年高考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三、考点分析: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字音字形,实词虚词,熟语,病句,标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八种修辞方法,名言名句,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文言文分析综合,现代文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学类实用类的阅读要具备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写作能力。
四、具体措施:1. 制定长远的计划及详细的短期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
2.向45分钟语文课堂教学要质量。
高三学生多数同学把课外时间都给了理化和数学,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只能是向45分钟的语文课堂要效率,在备课时要大量参考多种资料,力求知识的新、全、准。
2017年全国文数立体几何高考题—老师专用(4)
2017年全国文数立体几何高考题—老师专用(4)1.【2017全国III 卷文数·9T 】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A .πB .3π4C .π2D .π4【答案】B【解析】如果,画出圆柱的轴截面,11,2AC AB ==,所以2r BC ==,那么圆柱的体积是22314V r h πππ==⨯⨯=⎝⎭,故选B. 【考点】圆柱体积【名师点睛】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一般为接、切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或只画内切、外接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确定球心的位置,弄清球的半径(直径)与该几何体已知量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 2.【2017全国III 卷文数·10T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11A E DC ⊥B .1A E BD ⊥C .11A E BC ⊥D .1AE AC ⊥【答案】C【考点】线线位置关系【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3.【2017全国II 卷文数·6T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90πB.63πC.42πD.36π 【答案】B【解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由高为6的圆柱 截取一半后的图形加上高为4的圆柱, 故其体积为2213634632V πππ=⋅⋅⋅+⋅⋅=,故选B.4. 【2017全国I卷文数·6T】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A.B.C.D.【答案】A试题分析:由B,AB∥MQ,则直线AB∥平面MNQ;由C,AB∥MQ,则直线AB∥平面MNQ;由D,AB∥NQ,则直线AB∥平面MNQ.故A不满足,选A.【考点】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属容易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这个定理的关键是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合理利用中位线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或者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找比例式证明两直线平行.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两平面平行,在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5. 【2017全国北京卷文数·6T】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A)60 (B)30(C)20 (D)10【答案】D6.【2017全国I 卷文数·16T 】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若平面SCA ⊥平面SCB ,SA =AC ,SB =BC ,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9,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36π形所在平面的直线上任一点到多边形的顶点的距离相等,然后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一个多边形的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直线(这两个多边形需有公共点),这样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再根据半径,顶点到底面中心的距离,球心到底面中心的距离,构成勾股定理求解,有时也可利用补体法得到半径,例: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可以补成长方体,它们是同一个外接球.7.【2017全国II 卷文数·15T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答案】14π.8.【2017全国天津卷文数·11T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 【答案】92π【解析】设正方体边长为,则226183a a =⇒=,外接球直径为34427923,πππ3382R V R ====⨯=.9.【2017全国江苏卷文数·6T 】如图,在圆柱12,O O 内有一个球O ,该球与圆柱的上、下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12,O O 的体积为1V ,球O 的体积为2V ,则12V V 的值是. 【答案】32⋅【考点】圆柱体积【名师点睛】空间几何体体积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 (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10.【2017全国山东卷文数·13T 】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14圆柱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答案】π22+【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1,1,圆柱的高为1,底面圆半径为1,所以2π1π21121242V ⨯=⨯⨯+⨯⨯=+.【考点】三视图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名师点睛】(1)由实物图画三视图或判断、选择三视图,此时需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2)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解题时首先对柱、锥、台、球的三视图要熟悉,再复杂的几何体也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其次,要遵循以下三步:①看视图,明关系;②分部分,想整体;③综合起来,定整体. 11.【2017全国山东卷文数·18T 】(本小题满分12分)由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截去三棱锥C 1- B 1CD 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AD 的中点,A 1E ⊥平面ABCD , (Ⅰ)证明:1AO ∥平面B 1CD 1;(Ⅱ)设M 是OD 的中点,证明:平面A 1EM ⊥平面B 1CD 1.【答案】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试题分析:(Ⅰ)取11B D 中点F ,证明1//AO CF ,(Ⅱ)证明11B D ⊥面1A EM .(II)因为 AC BD ⊥,E ,M 分别为AD 和OD 的中点, 所以EM BD ⊥,因为ABCD 为正方形,所以AO BD ⊥, 又 1A E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1,A E BD ⊥ 因为11//,B D BD所以11111,,EM B D A E B D ⊥⊥又1,A E EM ⊂平面1A EM ,1A E EM E = .所以11B D ⊥平面1,A EM 又11B D ⊂平面11B CD ,所以平面1A EM ⊥平面11B CD .【考点】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名师点睛】证明线面平行时,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若找不到这样的直线,可以考虑通过面面平行来推导线面平行,应用线面平行性质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交线的位置,有时需要经过已知直线作辅助平面来确定交线.在应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一定要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步骤,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12.【2017全国江苏卷文数·15T 】 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 BC ⊥BD , 平面ABD ⊥平面BCD ,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证明:(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所以EF AB ∥.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13.【2017全国III 卷文数·19T 】(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CD . (1)证明:AC ⊥BD ;(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 =BD .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 ,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答案】(1)详见解析;(2)1【解析】试题分析:(1)取AC 中点O ,由等腰三角形及等比三角形性质得OD AC ⊥,OB AC ⊥,再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AC 平面OBD ,即得AC ⊥BD ;(2)先由AE ⊥EC ,结合平几知识确定EC AE =,再根据锥体体积公式得,两者体积比为1:1.∴2==EC AE ,在ABD ∆中,设x DE =,根据余弦定理DEAD AE DE AD BD AD AB BD AD ADB ⋅-+=⋅-+=∠22cos 222222 x x ⨯⨯-+=⨯⨯-+=22222222)22()22(2222222解得2=x ,∴点E 是BD 的中点,则ACE B ACE D V V --=,∴1=--ACEB ACED V V .【考点】线面垂直判定及性质定理,锥体体积【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14.【2017全国II 卷文数·18T 】(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BC=12AD, ∠BAD=∠ABC=90°。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教师用书6 小题综合限时练(2021年整理)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教师用书6 小题综合限时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教师用书6 小题综合限时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教师用书6 小题综合限时练的全部内容。
限时练(一)(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P={x|x2-2x≥3},Q={x|2<x<4},则P∩Q=()A.[3,4)B。
(2,3] C。
(-1.2) D.(-1,3]答案A2。
已知双曲线C:错误!-错误!=1(a>0,b>0)的离心率为错误!,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错误!x B。
y=±错误!xC.y=±12x D.y=±x答案C3。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E是线段O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CD交于点F。
若错误!=a,错误!=b,则错误!=()A。
错误!a+错误!b B。
错误!a+错误!bC.错误!a+错误!bD.错误!a+错误!b解析∵错误!=a,错误!=b,∴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错误!b,因为E是OD的中点,∴错误!=错误!,∴|DF|=错误!|AB|,∴DF→=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3×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错误!b,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错误!b+错误!a-错误!b=错误!a+错误!b.答案C4。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计划(7篇)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计划(7篇)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计划篇1这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理科82班和88班的数学老师。
为了全面迎接20_年高考,取得好成绩,我制定了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研究教材,了解新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团结合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充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理念一般原则1、认真学习数学考试大纲和国家考试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把握,关注高考热点,特别关注高考信息。
根据样卷把握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的整体难度。
2.不要孤立地记忆和认识每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它放入相应的系统结构中,在比较和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的层次,注重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事情。
精心选择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倚,不遗漏,不生疏,即不偏离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
不要选择做那些有孤独感和怪诞感的特点、内容和想法的题目。
利用历年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根据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的难度,做到不按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超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选择大量难的题目。
(二)体现数学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增强综合解题能力1.加强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探究能力。
2.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能力不脱离基础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未必能力强。
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从教材、学生和现实的角度出发,选取典型的数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联系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各种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发言、练习、评价和协助复习的时间1、精心设计教学,要简明扼要,不增加学生负担,避免海战问题2.协调说、练、评、助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四)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与合作1、淡化自身,加强备课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
高三数学复习中任务群的设置
高三数学复习中任务群的设置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
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全面复习,立足课本。
第一阶段系统备考就是整个数学备考的基础,就是学生提升成绩的确保。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展开剖析,达至系统化、结构化。
必须立足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起点无法太高。
必须揪纲务本、打牢三基、全面备考、单元闯关。
以单元居多,强化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能力培育的全面落实,努力做到广度上不取死角,全面系统地掌控高中数学科学知识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予以认知,并构成记忆和技能。
2.理清脉络,抓住重点。
在第一阶段,必须著重对所学科学知识、方法的概括、整理、总结,努力做到串点成线,剖析成辫,共同组成网络,把握住教材的科学知识体系和脉络。
对重点科学知识内容,更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崭新,秉持多角度,多层次备考重点科学知识内容。
既必须“各个击破”,又必须“融会贯通”;既必须熟练掌握,又必须有效率应用领域;既必须特别注意和别的科学知识联系,又必须有意识的予以应用领域,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加强、深化、切割。
3.加强备课组的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高三的备考工作极为艰巨,须要大家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协作。
备课组成员必须心往一处想要,劲往一处并使,针对备考中存有的注重问题,强化集体复习,共同研究找寻对策,强化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搞好每单元的教学进度的统一,精心安排不好每课时的导学案的撰写,精心底上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既必须集体复习又必须协调相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组内应强化相互听讲,共同探讨、思考、化解教学中辨认出的问题。
4.做到每节课都要体现出能力目标。
(1)计算能力高就是现在学生存有的广泛问题,平时的训练和检测中老师都能够辨认出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的思路恰当,但因为排序不优良而得不出来恰当的答案,导致安打轻微,而有些学生对此还不以为然,这种见解就是十分有毒的。
高三复习数学教案5篇
高三复习数学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复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复习数学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教学重难点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精讲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二.问题讨论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km的海面P处,并以20km/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km,并以10km/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一.小结: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2。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三.作业:P80闯关训练高三复习数学教案2排列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
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高三复习数学避开五大忌讳)(4)
高三复习数学避开五大忌讳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进入到数学复习的关键期。
数学复习要注重数学能力的提高,做题时必需的,但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复习数学时避开五大忌讳。
一忌“杂乱、繁多,顾此失彼”在高考中想领先于他人,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看、作得多,虽是件好事。
但所采用的方法却往往是对自己不利的,精神非常可贵,方法不可取。
1.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有些数学知识的重复和变形,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和方法,不要做简单、无聊的重复,这样会使你身陷题海,不能自拔,既耗精力,又会失去了信心。
2.应以学校所选的数学复习资料为准,因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反复推敲,仔细的研究,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
对于需要的知识点,再补充,这样你学的数学知识点系统性强。
3.不能对数学题太贪,以系统掌握思想、方法为主线,查缺补漏。
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是无限的,因此,若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必然会导致你没有系统地研究数学题,反而会使你的学习失去系统性,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第一轮、第二轮)的大敌。
二忌“学而不思则罔”第二轮数学复习,但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基础已过关,放松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的学习和研究。
而是去大量做题,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数学题目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平时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自己对数学题分析能力会提高。
“学而不思”在数学第二轮的复习中几种具体表现:上课听懂了,课后作业不会做;对数学题有“未曾相识”的感觉;只会朦胧做出数学题,却讲不出其中原因;对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缺乏;粗心是犯同样的错误的最好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一:记牢概念公式,避免临场卡壳 1.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S 直棱柱侧=c ·h (c 为底面的周长,h 为高). (2)S 正棱锥侧=12ch ′(c 为底面周长,h ′为斜高).(3)S 正棱台侧=12(c ′+c )h ′(c 与c ′分别为上、下底面周长,h ′为斜高).(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S 圆柱侧=2πr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S 圆锥侧=πrl (同上),S 圆台侧=π(r ′+r )l (r ′,r 分别为上、下底的半径,l 为母线长). (5)体积公式V 柱=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锥=13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V 台=13(S +SS ′+S ′)h (S ,S ′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6)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S 球=4πR 2,V 球=43πR 3.2.证明空间位置关系的方法 (1)线面平行:⎭⎪⎬⎪⎫a ∥b b ⊂αa ⊄α⇒a ∥α,⎭⎪⎬⎪⎫α∥βa ⊂β⇒a ∥α,⎭⎪⎬⎪⎫α⊥βa ⊥βa ⊄α⇒a ∥α. (2)线线平行:⎭⎪⎬⎪⎫a ∥b a ∥c ⇒c ∥b ,⎭⎪⎬⎪⎫a ∥αa ⊂βα∩β=b ⇒a ∥b ,⎭⎪⎬⎪⎫a ⊥αb ⊥α⇒a ∥b ,⎭⎪⎬⎪⎫α∥βα∩γ=a β∩γ=b ⇒a ∥b . (3)面面平行:⎭⎪⎬⎪⎫a ⊂α,b ⊂αa ∩b =O a ∥β,b ∥β⇒α∥β,⎭⎪⎬⎪⎫a ⊥αa ⊥β⇒α∥β,⎭⎪⎬⎪⎫α∥βγ∥β⇒α∥γ. (4)线线垂直:⎭⎪⎬⎪⎫a ⊥αb ⊂α⇒a ⊥b ,⎭⎪⎬⎪⎫a ⊥αb ∥α⇒a ⊥b . (5)线面垂直:⎭⎪⎬⎪⎫a ⊂α,b ⊂αa ∩b =O l ⊥a ,l ⊥b ⇒l ⊥α,⎭⎪⎬⎪⎫α⊥βα∩β=l a ⊂α,a ⊥l ⇒a ⊥β,⎭⎪⎬⎪⎫α∥βa ⊥α ⇒a ⊥β,⎭⎪⎬⎪⎫a ∥b a ⊥α⇒b ⊥α. (6)面面垂直:⎭⎪⎬⎪⎫a ⊂βa ⊥α⇒α⊥β,⎭⎪⎬⎪⎫a ∥βa ⊥α⇒α⊥β. 环节二:巧用解题结论,考场快速抢分 1.把握两个规则: (1)三视图排列规则:俯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下面,长度与正(主)视图一样;侧(左)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右面,高度和正(主)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画三视图的基本要求:正(主)俯一样长,俯侧(左)一样宽,正(主)侧(左)一样高.(2)画直观图的规则:画直观图时,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仍平行,与x 轴、z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2.长方体的对角线与共点三条棱之间的长度关系d 2=a 2+b 2+c 2;长方体外接球半径为R 时有(2R )2=a 2+b 2+c 2.3.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内切球半径r =612a ,外接球半径R =64a . 环节三:明辨易错易混,不被迷雾遮眼1.易混淆“点A 在直线a 上”与“直线a 在平面α内”的数学符号关系,应表示为A ∈a ,a ⊂α.2.在由三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形状时,根据三视图的规则,空间几何体的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实线,不可见轮廓线为虚线.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为主.3.易混淆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区别,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几何体的侧面积与所有底面面积之和,不能漏掉几何体的底面积;求锥体体积时,易漏掉体积公式中的系数13.4.不清楚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中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忽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中的条件,导致判断出错.如由α⊥β,α∩β=l ,m ⊥l ,易误得出m ⊥β的结论,就是因为忽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中m ⊂α的限制条件.环节四:适当保温训练,树立必胜信念1.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 ”是“α∥β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当m ∥β时,过m 的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因而m ∥β⇒/ α∥β;当α∥β时,α内任一直线与β平行,因为m ⊂α,所以m ∥β.综上可知,“m ∥β ”是“α∥β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2.已知空间中有不共线的三条线段AB ,BC 和CD ,且∠ABC =∠BCD ,那么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 .AB ∥CD B .AB 与CD 异面C .AB 与CD 相交D .AB ∥CD 或AB 与CD 异面或AB 与CD 相交解析:选D 若三条线段共面,则直线AB 与CD 相交或平行;若不共面,则直线AB 与CD 是异面直线.3.(2016·全国甲卷)下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B .24πC .28πD .32π解析:选C 由三视图可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母线长(高为4),所以圆柱的侧面积为2π×2×4=16π,底面积为π·22=4π;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23,所以圆锥的母线长为(23)2+22=4,所以圆锥的侧面积为12×4π×4=8π.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16π+4π+8π=28π.4.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正视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点P 是A 1B 1上一动点(异于A 1,B 1),则该三棱柱的侧视图是( )解析:选C 由正视图与俯视图知,A 1B 1垂直于投影面,且侧视图为长方形,PC 的投影线为虚线.5.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5,AC =6,PC ⊥平面ABC ,P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53πB.252πC.833πD.832π 解析:选D 由题可知,△ABC 中AC 边上的高为15-32=6,球心O 在底面ABC 的投影即为△ABC 的外心D ,设DA =DB =DC =x ,∴x 2=32+()x -62,解得x =564,∴R 2=x 2+⎝⎛⎭⎫PC 22=758+1=838(其中R 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外接球的表面积S =4πR 2=832π,故选D.6.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P A =3,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三棱锥P -ABC 的体积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V P -ABC =13·S △ABC ·P A =13×12×2×3×3= 3. 答案: 3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剩的几何体,底面是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所求体积V =V 柱-V 锥=⎝⎛⎭⎫12×1×1×2-13×⎝⎛⎭⎫12×1×1×2=23. 答案:238.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叫正棱锥.如图,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四棱锥S -ABCD ,该四棱锥的体积为423,则该半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设所给半球的半径为R ,则四棱锥的高h =R ,底面正方形中,AB =BC =CD =DA =2R ,所以23R 3=423,则R 3=22,于是所求半球的体积为V =23πR 3=423π.答案:423π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CD ,AD ∥BC ,∠ADC =∠P AB =90°,BC =CD =12AD .(1)在平面P AD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 AB ,并说明理由; (2)证明:平面P AB ⊥平面PBD .解:(1)取棱AD 的中点M (M ∈平面P AD ),点M 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因为AD ∥BC ,BC =12AD ,所以BC ∥AM ,且BC =AM .所以四边形AMCB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M ∥AB . 又AB ⊂平面P AB ,CM ⊄平面P AB , 所以CM ∥平面P AB .(说明:取棱PD 的中点N ,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 上任意一点) (2)证明:由已知,P A ⊥AB ,P A ⊥CD ,因为AD ∥BC ,BC =12AD ,所以直线AB 与CD 相交,所以P A ⊥平面ABCD ,所以P A ⊥BD .因为AD ∥BC ,BC =12AD ,M 为AD 的中点,连接BM ,所以BC ∥MD ,且BC =MD , 所以四边形BCDM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M =CD =12AD ,所以BD ⊥AB .又AB ∩AP =A ,所以BD ⊥平面P AB .又BD ⊂平面PBD ,所以平面P AB ⊥平面PBD .10.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4,CB =2,AA 1=2,∠ACB =60°,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1)证明:平面AEB ⊥平面BB 1C 1C ; (2)证明:C 1F ∥平面ABE ;(3)设P 是BE 的中点,求三棱锥P -B 1C 1F 的体积. 解:(1)证明:在△ABC 中,∵AC =2BC =4,∠ACB =60°, ∴AB =23,∴AB 2+BC 2=AC 2,∴AB ⊥BC ,由已知AB ⊥BB 1,且BC ∩BB 1=B ,可得AB ⊥平面BB 1C 1C , 又AB ⊂平面ABE ,∴平面ABE ⊥平面BB 1C 1C .(2)证明:取AC 的中点M ,连接C 1M ,FM , 在△ABC 中,FM ∥AB ,而FM ⊄平面ABE ,∴直线FM ∥平面ABE , 在矩形ACC 1A 1中,E ,M 分别是A 1C 1,AC 的中点, ∴C 1M ∥AE ,而C 1M ⊄平面ABE ,∴C 1M ∥平面ABE , ∵C 1M ∩FM =M ,∴平面ABE ∥平面FMC 1, 又C 1F ⊂平面FMC 1,故C 1F ∥平面ABE .(3)取B 1C 1的中点H ,连接EH ,则EH ∥AB ,且EH =12AB =3,又AB ⊥平面BB 1C 1C ,∴EH ⊥平面BB 1C 1C , ∵P 是BE 的中点,∴VP -B 1C 1F =12VE -B 1C 1F =12×13S △B 1C 1F ·EH =12×1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