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教案全册
七下科学讲评教案
七下科学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明白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理解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2. 学习新知识。
通过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让学生明白这两个运动规律是造成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3. 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让学生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
4. 梳理知识。
通过提问和讨论,梳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5. 拓展应用。
通过举例讲解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地球运动规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6. 总结归纳。
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理解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并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地球的运动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验环节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需要加强实验指导和操作技巧的培养。
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
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第七册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及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保护措施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及保护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能够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动植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讨论用的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让学生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生物多样性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制定保护措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某一生态环境,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1章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2章生命活动与细胞第3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节:生物的营养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 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类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营养与呼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入物质和细胞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物质的构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举例说明。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合实例讲解。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阐述各结构的功能。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讲解生物的营养摄取和呼吸过程,结合生活实例。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4.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营养摄取、呼吸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答案:物理变化:如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化学变化:如铁生锈。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变化和细胞结构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初一科学下册教学教学教案
精心整理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七年级科学教师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
科学新教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了课程综合化发展,较好地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整合,而不是作简单的拼盘式处理。
科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大量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生动的文字相结合,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的展示出来,而不只是缺乏生气的抽象文字符号。
科学教材重视探究学习与实践活动等学习方式,鼓励独立思考,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克服课本中心和知识中心倾向,不单纯强调获取间接经验。
科学新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科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留出发展空间,而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多少,更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而连贯的知识。
以上特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实践创新精神。
教材安排的顺序是科学入门、观察生物、地球与宇宙、物质的特性,组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
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到这门课程,虽然有一定的知识作铺垫,但不能过难过深,所以还是以比较直观的描述性内容为主,较少出现需要抽象推理的内容。
同时没有出现公式,也不要进行定量计算。
《科学入门》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初步掌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形成测量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温度计和托盘天平。
教学难点是:刻度尺等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及读数,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
《观察生物》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分类方法,知道合理的分类有助于科学研究;体验生物的个体组成与群体组成与其它物质一样都是有层次性的;学会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了解简单的探究过程;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知道细胞的结构、分裂、生长、和分化,知道动物与植物的区别,知道多细胞生物的组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24年教学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随意下载
2024年教学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随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主要包括第1节“能量及其表现形式”和第2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2.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基本原理,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重点:能量的概念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蜡烛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引发学生对能量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能量及其表现形式:讲解能量的定义,展示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能量转化与守恒: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的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实例。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六、板书设计1. 能量及其表现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2.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义原理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三种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2. 答案:(1)示例:风能→机械能→电能(风力发电);化学能→热能(燃烧);太阳能→电能(太阳能电池)。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了解了能量的概念和转化与守恒原理,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能量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初中七下科学力学教案
初中七下科学力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学习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力的概念和特点。
3. 掌握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力的平衡定律)。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2. 力的三要素3. 基本力(重力、摩擦力、弹力)4. 牛顿三定律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拉扯弹簧、抛掷物体等,引导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2. 提问:力是什么?力有哪些作用?二、力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10分钟)1. 讲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概念。
2. 利用示意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四、基本力(15分钟)1. 讲解重力的概念和特点: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 讲解弹力的概念和特点: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产生的恢复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五、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讲解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讲解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讲解力的平衡定律: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些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通过实例,如推车、抛球等,让学生运用牛顿三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运用力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基本力和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个力学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探索物质是由哪些构成部分组成的。
2. 研究目标- 了解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3. 研究内容- 定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 介绍常见物质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4. 研究活动活动1:观察实验- 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水,要求他们观察水分子的模型,并回答相关问题。
-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
活动2: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常见物质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5.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组成,重点强调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第一节:机械的基本概念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现象,让学生认识机械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与能量的关系,探索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研究目标- 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力、功、能量等。
- 掌握描述机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
3. 研究内容- 定义力、功、能量的概念。
- 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
4. 研究活动活动1:观察实验- 给学生提供一些物体和简单工具,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活动2:小组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运动进行探究。
-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展示他们对该机械运动的描述和理解。
5.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重点强调力、功、能量等物理量的定义和关系。
第三章:电流与电阻第一节:电流的基本概念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一些电流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认识电流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索电流的基本概念。
2. 研究目标- 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2024年浙教版七下科学标准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下科学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三章“身边的物质”,具体内容为第1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混合物与纯净物、以及物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能够区分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 掌握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属于哪种类型。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的识别。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类型,实验操作与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尺子、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如冰融化、铁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混合物与纯净物(3)物质的变化类型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类型等知识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1)演示物质的变化实验,如氧化铜与还原铜的转化。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混合物与纯净物3. 物质的变化类型4. 实验现象与结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5个物理变化与5个化学变化。
(2)分析一杯盐水的组成,判断它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3)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与结论。
2. 答案:(1)略(2)一杯盐水是混合物,由水和盐组成。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生命之源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2章:生物圈第3节:生态系统第4节:生态平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分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4. 例题讲解:讲解第1章第2节水的循环,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示完成水循环的练习题。
6. 新课导入:讲解第2章第3节生态系统,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系统的特点。
8. 例题讲解:讲解第2章第4节生态平衡,通过案例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9.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图示。
2. 板书右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概念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绘制水循环过程图,并简要描述每个环节。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说明生态平衡在该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循环过程图: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生态系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初中科学七年级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教案1)
1.影响气候变化
1)水文循环的强弱和路径,决定了地区气候特征; 2)水循环对能量的转换和再分配,能调节气候; 3)天气现象本身就是水文循环的产物。
2.水文循环形成各种地貌形态
1)地表水体本身就是水循环的要素; 2)水循环中水流的冲刷、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各种
地貌形态; 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4.水文循环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水资源和能 源
1)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的水资 源;
2)提供了巨大的能源。
六、 地质循环
• 1 概念: • 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 2 特点: • 途径长、速度慢、涉及浅部与深部圈层。 • 3 循环方式: • ① 上地幔软流圈对流运动时的水分循环 。 • ② 在成岩、变质和风化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分
• 小循环:陆地或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
外流区小循环 内流区小循环
海洋小循环
四、水文循环的机理
• 水文循环服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 • 水文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能和地球引力; • 水文循环的内在因素是水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在
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 全球水文循环是闭合系统,局部为开放系统; • 水文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和其他物质的运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本章内容: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 一、分 类
• 二、 水循环
• 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
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 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影响应力的平衡。
3.水文循环是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新生命的诞生(第二课时)徐萍娜杭州四季青中学●理论依据“为学习设计教学",这是当代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倡导的系统设计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基本涵义是指“教学应努力将外部的教学事件与内部的学习条件联系起来,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活动,用以激发、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加强针对性,力戒见物不见人,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基础,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确定教材的深、难、易度和重点,有的放矢,做到“目中有人"。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初一学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的诞生过程往往感到神秘,又不敢流露自己的好奇,而父母们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往往对孩子的提问避而不谈,有些父母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不正规的途径中去寻找答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及时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新生命的诞生”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七年级)第二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中第2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命诞生的条件和过程.本节内容涉及到以下几部分内容1、受精:受精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步,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受精过程的参与者是精子与卵子,受精的实质是一个精子头部的核与卵子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建议学生通过读图、观看录象、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来了解这一过程。
2、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教材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和废物排出的途径:这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的问题。
课文中胎盘图片不够以说明问题,建议教师寻找胎盘放大图片,最终让学生知道胚胎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亲相联系,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母亲的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母亲的血管与胚胎的血管并不相通,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是彻底分开的。
2024年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下载
2024年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气象”,具体包括第1节“气候的形成”,第2节“气象观测”,以及第3节“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涉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天气观测。
3. 了解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够分析常见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象观测方法、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重点:气候形成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象观测方法、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候形成模型、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候形成原因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气候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 案例分析: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天气观测。
5. 例题讲解:讲解气象观测方法的应用,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图,判断未来天气变化。
7.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候形成原因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气象观测方法4. 常见天气现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候形成的原因。
(2)列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答案:(1)气候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形、海洋流等。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拔、地形、海洋流、大气环流等。
(3)天气变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候形成原因、气象观测方法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天气图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月相变化在文化和民俗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月相变化在文化和民俗中的重要性月亮是我们宇宙中最美丽的景象之一,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每个月月相的变化,实际上,月相变化在文化和民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次科学教案中,我们将会介绍月相变化及其在文化和民俗中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月相。
月相即为月球的亮面在地球上可见的比例,它因月球的运动而不断变化。
当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之间,也就是满月时,月亮的亮面最大;当月球在地球与太阳不同的一侧时,也就是新月时,月亮的亮面最小。
还有半月、四分之一月等不同的月相形态。
月相变化在文化和民俗中有哪些重要性呢?月相变化在农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月相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采摘。
据史书记载,古代中国的农民们会根据月相的变化来决定田间作业的时间和方法。
比如,“上弦月种植,下弦半收成”、“九月一会消产霜,十月二遇暴风雨”等等,繁盛的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月相的基础上。
月相变化在各个宗教信仰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儒家思想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月相的变化也是包括在其中的。
而佛教则认为月亮被视为“清净明耀的恒灯”,反映出佛教中把月亮视作清明道场的信仰。
在伊斯兰教中,月亮被认为是神圣的符号,追踪着穆斯林的宗教日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相变化在不同的宗教中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还有,月相变化在民俗中也十分重要。
在各个民族中,月相都有着很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例如,在我国的中秋节,月亮是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人们吃月饼、点赏月,共赏银圆。
在这样的环境下,月相变化成为了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月相变化在文化和民俗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带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和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学习和感悟月相变化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使我们更加感受到宇宙之美、人文之韵和社会的发展之路。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具体内容为第1节“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主要包括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以及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掌握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水和水蒸气,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讲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5. 实验演示:现场演示冰融化、水蒸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 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 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物质的三态特点及相互转化关系。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可变;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三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固态→液态(如冰融化成水),液态→气态(如水蒸发成水蒸气),固态→气态(如干冰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2. 拓展延伸题目:请举例说明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
答案:例如,水在固态(冰)时,密度小,浮于水面;在液态时,密度大,可溶解许多物质;在气态(水蒸气)时,具有较大的扩散性,可迅速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
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教案:科学——浙教版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浙教版七下科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具体包括:1. 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2. 电池与电动势;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5.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与作用;2. 使学生了解电池的电动势,能够计算简单电路的电流;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电池的电动势,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路演示仪,电池,电阻,导线等。
学具:科学笔记本,彩色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组成与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池的电动势,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池电动势和电阻值,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探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分享解题心得。
6. 知识拓展:介绍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路的组成与作用2. 电池的电动势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5.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2. 计算给定电池电动势和电阻值下的电路电流。
3. 分析并解答一道关于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
4. 列举生活中应用欧姆定律的实例。
答案:1. 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答案略)2. 电流 = 电压 / 电阻;(答案略)3. (答案略);4.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对电路的组成与作用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电池电动势和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科学教案15节
2024年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科学教案15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5节。
详细内容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分类,重点探讨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分类。
2. 学会计算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角形、矩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矩形板、正方形板、直尺、圆规。
2. 学具:三角板、矩形板、正方形板、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作用。
2. 基本概念:讲解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用教具拼出三角形、矩形、正方形,观察其特点,并计算面积和周长。
4. 例题讲解:讲解三角形、矩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分类。
2. 三角形、矩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生活中找一个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物体,测量其边长,并计算面积和周长。
2. 答案:(1)等边三角形:面积3.46cm²,周长6cm;等腰三角形:面积6cm²,周长10cm。
(2)长方形:面积15cm²,周长16cm;正方形:面积16cm²,周长16cm。
(3)学生自行测量并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三角形、矩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还需加强。
科学:目录 教案(浙教版七下)
七年级下册课时教案目录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14课时)第1课时1、1 感觉世界(一)第2课时1、1 感觉世界(二)第3课时1、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4课时1、3 耳和听觉(一)第5课时1、3 耳和听觉(二)第6课时1、4 光和颜色(一)第7课时1、4 光和颜色(二)第8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第9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平面镜和球面镜第10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三)光的折射现象第11课时1、6 眼和视觉(一)第12课时1、6 眼和视觉(二)第13课时1、7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14课时本章复习第二章运动和力(12课时)第1课时2、1 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课时2、2 机械运动(二)第3课时2、2 机械运动(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和平均速度第4课时2、3 力的存在(一)第5课时2、3 力的存在(二)第6课时2、4 力的图示第7课时2、5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8课时2、6 摩擦的利和弊第9课时2、7 牛顿第一定律第10课时2、8二力平衡的条件第11课时本章复习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5课时)第1课时3、1 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一)第3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二)第4课时3、3 走向成熟(一)第5课时3、3 走向成熟(二)第6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第7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二)第8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一)第9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二)第10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三)第11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第12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第13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三)第14课时学生实验——嫁接第15课时本章复习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16课时)第1课时4、1 地球的自转(一)第2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第3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二)第4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一)第5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二)第6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一)第7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二)第8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第9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第10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三)第11课时4、6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12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一)第13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二)第14课时本章复习。
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下载
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第二节“物质的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化学试剂。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水、水蒸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物质的三态变化。
2. 新课内容:(1)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及其相互转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的类型:介绍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举例说明。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分析其变化类型。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 化学反应类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 答案:(1)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特点: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气态无固定形状和体积。
(2)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水的沸腾等;化学变化:如铁生锈,燃烧等。
(3)酸碱反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2024年浙教版七下科学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下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涉及第5章“生物的呼吸与生长”的第1节“呼吸作用与氧气运输”。
具体内容包括: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的关系,以及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能描述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掌握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的关系,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的关系。
难点: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过程,血液循环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呼吸系统、心脏模型),实验器材(试管、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运动后感到喘不过气?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PPT讲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结合实物模型,讲解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15分钟)演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解释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呼吸作用与氧气运输呼吸作用基本概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呼吸系统的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2)解释血液循环与氧气运输的关系。
2. 答案:(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两者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但前者需要氧气,后者不需要氧气。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材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理解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变化。
2. 学会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掌握相关的性质描述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模型、PPT、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水、蒸汽三态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物质的三态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穿插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
3. 知识讲解:a.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b. 三态的相互转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c.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加热、冷却等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三态的相互转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变化现象。
2. 答案:a. 例: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成水,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
b. 铁:硬度、颜色(物理性质);氧气:氧化性(化学性质);水:状态、溶解性(物理性质);酒精:颜色、气味、可燃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了解舌头的,先来观察舌头(互相观察),学生描述:
分析:舌头的结构舌乳头味蕾味觉细胞
思考:吃糖的时候,为什么越嚼越甜?
因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来越多,说明舌对液态的刺激特别敏感。
读图思考:味觉是如何产生的?
[联系嗅觉的形成过程]
介绍:1.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2.通感
[小结]:嗅觉和味觉的形成过程,鼻腔和舌的结构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三、鼻和嗅觉
思考:你能用鼻子闻到什么样的气味?——香、臭、酸
思考:那这些气体我们为什么能分辨出呢?嗅觉怎么形成的呢?
[进入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气味传入大脑->嗅觉]
2. 3班后面部分女生不是很积极。
课题
2.1感觉世界(二)
时间
教学目标
3、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4、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小结: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快,音调高低用音阶来表示
频率的概念,超声波次声波的区分
响度的三个特点及定义,分贝的概念。
音色:音乐课的研究。
三、噪声污染
1.噪声的产生及控制
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P17讨论题,见书上。
反思
今天课上的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关于超声波与次生波部分,除了几个成绩好的有点兴趣外,很大部分同学感觉比较“疲劳”。以后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找些学生有亲身体验的东西,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
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2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②橡皮筋有做怎样的运动?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小实验2:让学生用一把尺,使发出声音,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描述。
观察:当尺停止振动时,是否还能听到声音?
总结: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出声音。
体验: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部,齐声朗读:“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感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P12第二段]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
思考:如果一种气味很淡,我们怎么仔细的来辨别呢?—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
1、嗅觉的特点
(1)嗅觉的适应性
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
(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
狗比人高1200倍
(3)随着人的成长,嗅觉灵敏度越来越低
婴儿的嗅觉灵敏度比成人高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猫—老鼠、鱼狗—……
实验:在几个不透光的瓶中装入:酱油,食醋,自来水,让几组学生上来判断: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二、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
演示: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
得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赫)(Hz)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不同的感觉。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热觉、触觉、痛觉……]
1.皮肤的触觉
实验一: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
课题
2.4光和颜色(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重点难点
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引入]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多姿多彩,五光十色:光和色。
举例: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
3.皮肤的痛觉: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
难点: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演示
教学准备
音叉、“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演示仪
教
学
过
程
[引入]
讨论: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
让学生举出一些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人的耳朵的呢?[课题]
一、声音的发生和声源
小实验1:让学生用手头的橡皮筋或细绳按书上实验描述进行操作。
探究:太阳圆形光斑的形成。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引入]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
读图:P11自己完成书上填空[中耳,外耳,内耳]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介绍:音阶
阅读表格:1)超声波f>20000h: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
原理: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
核爆炸、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保护耳朵的方法:...
4.平衡觉:晕车现象
反
思
相对而言,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和体验并不足,为此,给学生多一些时间了解比较必要。
增加了一个内容:让学生感受失聪者的感觉,形成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
课题
2.3耳和听觉(二)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课题
2.1感觉世界(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重点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会发光?
火柴,电灯,电视,电脑,太阳,月亮?镜子?闪光,萤火虫…
一、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在气液固中传播,那光呢?——可在空气、水、玻璃等透光物质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发散的形式传播的,那光呢?——沿直线
结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绍超声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次声波。
声速:340米/秒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小结]
[课堂练习]
反思
对于实验,学生的兴趣很大,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声音减小的时间太长,效果不明显,所以将实验作了改动:抽完气后,再放入气体,使现象更加明显。
课题
3.3耳和听觉(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
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
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卷
反
思
1.对于自身的体验,学生容易接受,但在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方面,能力需要加强。
[课堂练习]:完成作业本
反
思
这部分内容上的比较快,学生对于感觉在大脑形成的知识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总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形成的。需要纠正。
邱永金...比较积极
课题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2、知道声音传播条件: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