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高校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的 特 点
心理健 康教育是德 育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参 与其 中, 从 而达到化 枯燥 为生 动、 化 被
动 为主动的效 果 。
二 、班 级管 理中渗透 心理健 康教 育 的策略
,
它 光靠 “ 说 教”式 的灌 输效 果甚微 ,
通过 大 家 的努力 , 学 生营造 了整洁 清新 、 充 满美 感 的教 室 , 使 教 室 成 为他 们 陶冶情 操 、 表 现 才 能 的天 地 , 成 为建 设 勤学乐 读 、团结 友 爱 的班集 体 的无声
生 活方面 取得 的成 绩 用统计 表 来统 计,
、
班 级管 理中渗 透心理 健康 教 育
这 些心理 健 康 教育 方法
用 色彩来展示 自己的足迹 , 让 自己焕 发 出
五彩 的光 , 呈现 自己平时 的表现 ; 让 自己 在阳光中沐浴 , 在快乐 中成长 。
进 就受 到感染和熏 陶。 在每学 期开 学初 , 笔者 都 建议 学生 为教 室来个 “ 大 装修 ” , 让 大家为教 室 的 布置出谋献 策。在这个过 程中, 学生 十分 积极, 特别 是 对 班 级标 语 的设 计 , 他们 认 真 思考 、 慎重筛选, 最 后 把大 家 共 同 的奋斗 目标 定为 “ 健康 、 阳光 、 向上”, 并 将这句 标语 贴 在教 室后面 黑板 的上方。 班 级标 语 就像 一盏 导 航 灯, 指引他 们驶
力量 。学生也 在 布置班 级 环境 中进 一 步
因而需 要 有一定 的载体 与氛 围, 要 在无 形 中对学 生 进行 渗透 式 教育。而班 级 是 学 生 进行 学 习的 主要场 所 , 是 他们 获 得 身 心发展 的重 要 平台 , 辅 导员 在班 级 管 理 中通过各种 途径 对 大学 生进行 心理 健 康 教育 就是 一种 潜 移 默化 的方式 , 是 符 合心理健 康教育 的基 本规律 的。 不过, 就 目前 的研 究而 言 , 在高校 班 级管 理 中渗 透心理健 康教育 的理论 和实践 研究 还不 是很 多 , 这 需要 广大 高校 辅 导员在 工作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发布浏览 105 次发送给好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
好 的 心理 状 态 。
2 . 2 形式多样 , 措施具体化 第一 , 组织学 习 , 内化学生心理 素质 。提 高班 主任和科任 教 师心理健康教 育水平 , 请心理健 康教育专 家来校举办讲 座 , 选 派 老师去接受培 训 , 学 校分批 印发心理健康教 育材料 , 班级利用 班 会课 和德 育课 阵地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 有计 划 、 有步骤 的让学 生了解 、 懂得和掌握心理学知识 。 “ 外化 ” 只 有通 过“ 内化 ” 的过程 , 才能真正 发挥作用 。只有让 学生掌握 心理 学知识 , 才能在行 动 中表现 出最大 的 自觉性 , 从而 “ 内化 ” 为 学生 的心理素质。 第二 , 开展活动 , 培 养心理素质 。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有 意义 的活 动 , 在 活动 中培 养他 们 的心理 素质 , 做到 “ 知” 和“ 行” 的统 学校教 育活动 内容 丰富 、 形式多样 , 能够 多方面地满足 学生 的心理需求 , 拓 宽教 育空 间 , 伸展教 育触角 , 构筑多种关 系 , 化解 矛盾难点 , 促进学 生更好地成 长 。在教学 活动 中, 各科教师 注重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 认 真做好个 别心理沟通 和心理咨询工作 。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 中, 以课 堂教授为主 , 课外教育为辅 , 有意 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第三 , 优化环境 , 陶冶心理素质 。做到优化班级环境 , 优化班 级群体的心理环境 。教室的布置全校有整体 的统一 , 各个班级结 合专题活 动和本班专业 及学生 的年龄特点 , 用展览作业 , 举 办邮 展和书 画展 , 开 展手工制作 和征文竞赛 等形式 , 给学生展示 才智 的机会 , 丰 富课余 生活 , 陶冶情操 。做好学优 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 , 使他 们真 正成 为班上 的“ 领头羊 ” 。开展 “ 手拉 手 ” 、 “ 一帮 ” 活动 , 帮助学困生 , 形 成 良好的学风 、 班风 , 真正使班集体成为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 发布浏览105 次发送给好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 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的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应当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健康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应当提升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是关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教书育人关键是育心,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不容忽视,在班级管理当中应当以班级维单位,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班主任是重大的考验,班级管理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助于班级目标实现,而且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一、营造良好以及健康的班级氛围在学校教育中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很有必要,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以及氛围也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学生可以在优美以及整洁环境下学习,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都受到学校环境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在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花草树木、校园口号、以及名人名言等都可以对学生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氛围营造,让学生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此外,在学校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以及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学生普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作为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营造出愉快以及和谐气氛,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宽松以及愉悦的环境当中,学生的心态会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以及乐观个性。
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构建民主以及平等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促使班上可以保持健康和谐的氛围。
二、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加强心理辅导主题班会就是制定出某个主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对此进行学生的教育的班会。
在开展班会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形势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或者是根据理想教育的要求拟定主题,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的要求拟定主题,或者是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倾向制定出合适主题。
“心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初探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学生的某些认识或行为习惯不仅仅表现为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还反映出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强调外部的社会化的要求而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自我发展形成人格特征的话,往往收效甚微。
我校是一所县属初中,前身由两所学校合并而成,生源地域分布广,整个县的各个乡村几乎都有学生在本校就读,最大的问题是我校的生源均来自乡村,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
而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情绪失控、容易冲动、认知偏差、内心迷茫等心理行为。
因此,在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学生每日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影响我们的正常的教育教学。
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以心理辅导,挖掘深层的心理动机,找到问题所在,就能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那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师生之间写交心本,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交心本让我更快捷地找到班上问题学生的原因所在,让我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
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上,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方法,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交心本让我做到了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心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初探李淑球(松阳县第五中学浙江松阳323400)【摘要】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但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强调外部的社会化的要求而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自我发展形成人格特征的话,往往收效甚微。
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班级治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进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进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意志薄弱,心浮气躁,网络成瘾,厌学,早恋,自卑,冷漠……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来自特别家庭影响的,也有学校教育不当造成的,但根本原因都是却少爱与沟通。
为此,在今年的班级治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使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方式实行了下列尝试。
一、努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治理工作的基石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才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教师乐观、豁达、宽容、富有爱心,能够使自卑怯懦的学生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学生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心理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处学生。
鉴于此种理解,在班级治理中,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爱生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持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高压心态,时刻告诫自己不以学生分数论成败。
经常学习学生心理方面的案例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展开心理健康工作的原理和方法。
二、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是班级展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班级治理过程中,即时捕捉学生心理进展的细微变化,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有的问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协助学生提升理解,走出情感误区。
如今的学生性成熟太早,新生刚入校不久,男女之间就有因仰慕对方的才华、气质而写纸条交朋友的,后来又有女孩替男孩找朋友的,更有因遭到对方的拒绝而整夜哭鼻子的,和过去的学生比,他们是敢爱敢恨,大胆开放。
我针对班级出现的这个现象,开学初召开了《迈好青春第一步》《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协助学生明确现年龄段的主要任务,引导女生做到自尊自爱,让她们理解到一旦陷入情感漩涡,受到损害的往往会是自己。
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方面课题研究计划
英文回答:The team leaders have an important mis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ethics in their classes, which requires systematic and in—depth research and planning。
Students ' behavioural norms and disciplinary requirements must be analy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las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shape the right values and codes of conduct。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and intellectual qualitie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ght vision of life, world view and values through diverse moral activities。
School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on emotional care and guidance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ir students and to motivate them to set the right life goals and be the backbone of both moral and moral excellence。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德育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需要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规划。
必须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以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设计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班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校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越加突出,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高发,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为各地对中学生开展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或专业心理教师配比不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覆盖面不高、有效性不够。
因此,探索在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领域亟需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结合当前高中生心理资本的状态,编制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实施课程,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张阔(2010)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问卷,随机选取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测量,了解当前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资本状态,然后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资本状态,编制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通过班主任实施课程后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资本状态变化,来验证开展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被试样本为广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随机抽取6个班的学生,共325名学生。
测试采用纸笔测试方式进行,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2.61%。
2.2研究工具2.2.1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采用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根据我国中学生的文化特性与行为习惯编制而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属于症状取向的心理诊断量表,旨在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检测,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共有60个项目,评价10个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等。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文章以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研究方向。
文章认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具体渗透策略中,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同时适当表扬,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因材施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方式,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引言:素质教育深化发展趋势下,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点。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价值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诚然,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因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案及理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联动性、结合性不强。
对此,文章以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此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班集体泛指“以儿童与青少年为主体,拥有崇高社会目标,以亲社会共同活动作为媒介,通过民主平等参与合作人际关系来将其成员个性进行紧密联系起来,并促进其成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
从教育社会学视角来看,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微观社会系统,既是具有亚文化特性的社会团体,又是在集体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社会心理团体。
班级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工具。
具体表现在班级在通过班主任和其学生班级任课教师教育而组成集体后形成强大教育力,拥有着班主任和其学生教师所不能取代作用。
此外,班级作为由学生组成的团体,学生作为班级主人,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班级中自我管理,通过与他人对比、评价他人,了解自身、评价自身的系统性过程,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因此可以看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并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有助于在进行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关怀,通过维护集体利益集体主义个性心理特征的同时,对于培养出学生优良个性心理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化、纪律性、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经成为考核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德育渗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德育渗透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为班主任和教师提供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概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还旨在深入探讨德育渗透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探索实施和评估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可行的建议,推动德育渗透理念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的改进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1.3 意义和作用意义和作用:德育渗透是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坚强的品质。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德育渗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品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渗透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德育渗透的概念和内涵德育渗透是指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将德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探讨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探讨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在心理健康水平逐年增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成为了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因此,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心理辅导渗透策略小学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个家,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日趋重要。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情感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并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发展。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渗透意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和有效的心理支持。
在小学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和挑战,如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干预。
而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容应对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首先,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提升自尊、自信心和个人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在温馨而包容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建立正向的学习和发展动力。
其次,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最后,心理辅导的渗透可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心理辅导的渗透,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推动班级建设和心理资源的整合。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对象:本学校的学生二、课题研究思路:1.继续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存在的问题。
2.撰写教学论文及阶段总结。
对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写出反思、总结、评价,改进。
3.反复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再总结三、具体活动安排:第一阶段:(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研究与实施阶段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2015年1月——2016年7月)实施与反思阶段第三阶段(2016年月——2016年12月)实施与反思阶段1.继续进行小学生在学习、自我调试、人际和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低年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高年级以活动和体会为主。
)2.结合日常班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有效经验,继续进行适合本校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研究:①结合班级布置,开发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研究。
②继续开展主题队会课例研讨,研究教师在备课、听课、议课、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
探讨主题班队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并根据学校实际研究情况,形成适合本校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写出相关论文。
个案心理辅导的研究。
3.整理、反思这一阶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形成文字性资料,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撰写好教学设计案例、写好教学反思、研究论文和体会等等4.加强平时研究成果的积累,认真做好阶段性分析、反思与总结。
5.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同时参加各级各类论文、主题队会设计等的评比活动,力争出好成绩,反映出课题研究的成果。
6.不断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撰写相关论文。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
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作者:钟文刚来源:《成才之路》 2017年第12期近些年来,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已经成为一项重点内容。
目前来看,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于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因此,学校要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
规范学生行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启迪心灵。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一、运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都受到家长的宠爱。
这就使得他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存在一些缺点,如有的胆小、自私以及懒惰,不与同学交流,集体活动也不爱参加,消极学习。
正因为如此,学生就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而且,随着思想的渐渐成熟,一些学生的内心想法也在发生改变,不会轻易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密封的生活环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好地释放生活压力,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发展自身素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 顺应时代发展并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学生带来了更高的成长要求。
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那么就无法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学生的成长状态能够与社会相适应,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作用,防止其心理出现问题。
我国教育正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已全面展开,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让学生有高尚的品德,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必不可缺的。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和困惑要加以正确指导,并引导学生改变不良思想及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的实践体会1. 借助团体动力团体辅导就是在团体环境下,通过团体的动力创造出一个接纳、理解以及信任的氛围,它是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沟通、引导、解决的辅导形式。
《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沙洋县西湖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改善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的作用,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堃,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在有形无形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活宝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提高学校的德育效能。
2、我校学生的现状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不思进取。
生活上讲究吃穿,以攀比为荣;性格上高傲自大,或孤僻自闭;学习上懒惰,缺乏刻苦精神;另外由于留守生、家庭离异生的增多,使得这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再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学习压力及人际交往等困惑,使学生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以及学生心理发展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给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课题的界定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消除各种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人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初中学生发展心理学初中生个性的发展特点:随着初中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及同伴关系等诸多方面。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发布浏览105 次发送给好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与当代小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有了新变化,班主任肩负起了观测班级学生心理状态、对其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为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班主任应当在日常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规律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克服困难、走出阴影,构建能够全面测量影响学生心理压力大小的外在因素的系统性科学估测标准,提高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使学生与教师进行紧密友善的课上互动,改变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严重的局面。
本文结合了最新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借鉴策略。
标签:班级管理;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前言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小学生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低于成人,而且多数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因受到升学考试压力、家庭環境变化、社会舆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抗压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心理状态并不稳定。
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为社会建设批量培育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品学兼优的少年人才,教师或班主任应当利用可利用的一切外部条件,抓住机会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有一个倾诉内心苦闷和悲伤、发泄心理压力的途径,班主任在新的教育模式中应充当学生的“知心人”,为学生提供不间断的心理指导,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进步保驾护航。
1.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添加心理健康教育成分的必要性分析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处于思想观念与人生目标尚未建立,对事物的好坏善恶缺少分辨能力的心智蒙昧时期,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谐、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小学教育工作者有绝对必要集中力量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勤劳勇敢的美德,克服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障碍[1],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矫正对社会、对集体的错误认识,使学生采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的打击和苦难,尽量避免学生产生仇恨社会、危害他人的偏激思想。
我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育”的几点做法
我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育”的几点做法高中生由于年龄关系虽然在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强,但是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同学之间成绩差别较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部分学生心理产生很大压力,形成比较明显的挫败感,造成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渺茫,这就使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必然,而且时间要求紧迫。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如何做到“心育”呢?我觉得这除了要求班主任胸襟开阔、真诚信任、善于沟通、乐观自信等等外,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随时指导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获得良好适应能力。
做好“心育”的前提首先是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
但是由于家庭及环境原因,部分学生生活独立性相对较弱,再加上学习成绩不好,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但内心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许。
由于他们平时表现不出色,这个强烈的愿望往往得不到实现,再加上时不时还会遇到其它的学习人际上的失败,这样多次的挫折让他们感到学生的无望,并逐渐产生了痛苦、怨恨、自卑的心理。
这时候班主任要俯下身姿,真正地以朋友与倾听者的心态与学生交流。
开始时,学生一般都有芥蒂心里,不习惯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但是班主任相信自己的能力并要长时间坚持真心相待,相信老师的诚意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的。
以前班上有一名家住在城里学生,学生自身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学习成绩很差。
他认为学校、班级、宿舍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不好的,上课、自习、午晚休就开始违犯纪律,于是班主任、老师逮住机会就批评他。
次数多了他就觉得无所谓了,认为犯错误就成了自己的专利。
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在课间当着学生的面和他谈论一些生活新闻、时事、就业等轻松的话题,捎带着提及学习、纪律等敏感的话题,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这种做法让他的自尊心目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班主任很重视他。
慢慢地由开始的不乐意交谈,变成接受相互的交流,我慢慢地与他的交流直接到了学习、纪律等等各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团队活动心育渗透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沙洋县西湖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改善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的作用,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堃,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在有形无形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活宝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提高学校的德育效能。
2、我校学生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不思进取。
生活上讲究吃穿,以攀比为荣;性格上高傲自大,或孤僻自闭;学习上懒惰,缺乏刻苦精神;另外由于留守生、家庭离异生的增多,使得这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再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学习压力及人际交往等困惑,使学生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以及学生心理发展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给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课题的界定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消除各种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人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初中学生发展心理学初中生个性的发展特点:随着初中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及同伴关系等诸多方面。
总体来讲,初中生个性的特点有二,其一是
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3、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至少有语文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并同时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尊重个体差异是多元智能的核心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意涵,他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潜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能真正地立足于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4、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当代美国管理学家算得•圣吉得出的,它可操作性强,易于借鉴,学习型组织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管理方法。
对中学德育管理创新,构建开放式的德育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特别强调三个层次:个人的、团队的、整个组织的。
要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也要强调这三个层次。
信息时代,学生的成长与教育是群体教育的结果,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靠个人的智慧是很难完成教育任务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2、探索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3、探索通过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进行渗透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
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事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4、通过研究,寻找如何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及班级学生的心理互动等有效途径,解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父母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溺爱而使青少年怕艰苦,少韧性、胜利时骄傲、失败时气馁的意志薄弱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学生的
2
侵蚀,造成学生对学校、班级集体的漠视及贪图享受,对学习被动应付,甚至厌学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胸怀大志,立足本职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即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2、主体性原则,即自助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相容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应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形成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
4、整合性原则。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班级品德教育紧密结合。
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心理素质与品德素质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因此必须自觉地发挥德育与心育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内在作用,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这就有助于提高班级心理教育的实效。
六、课题研究方法与措施
在此过程中充分运用群体调查法、座谈讨论法、个案分析法、心理测量法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2.1-2012.5)
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5-2013.5)
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
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3.5-2013.9)
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推广,加大覆盖面,在全校实践推广。
结合实际,查验效果,总结全校推广经验,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2013.9-2014.4)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加强总结,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自查研究会,申请课题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理论意义:形成论文集、个案分析集,对学生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3
第页,共4 页
实践意义:
1、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
2、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3、通过校本课题研究,增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
1、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
由校长主管课题研究活动,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
2、制定各项课题制度。
建立课题管理的例会制度、学习制度,加强过程性管理。
3、落实课题经费,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十、课题组织与领导
1、课题组成员:
顾问:曾平
组长:王勇
副组长:向文彬
组员:鲁志锐熊锋易大发杨海涛黄华龙爱平郑义华
张志云肖明华张丽
2、课题组人员分工:
王勇校长: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加强过程性管理。
熊锋校长:对实验教师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对实验教师的成果作整理。
易大发、杨海涛:研究在班级管理中的心育渗透的策略与模式。
龙爱平、郑义华、张志云:个案分析。
鲁志锐、黄华:研究在团队活动中的心育渗透的策略与模式。
向文彬、肖明华、张丽:课题研究材料收集、汇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