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I i tx ma ys h lr i on s n t t d s nt eln se i o nrsd f r h eol n p n i h n e el0 e s r c n t s e t n oa s ve h c wp it da t u e h ds tm c u ty ieat er fY a do e C i aW r k d a i o a y n et t n n 0 b c , h nt ei n v t n mo eo n y t m u d r h o d t no olcieo e a y tm i u s d i ep e e t e id a dfn l a k t e h n o ai d f a ds se n e e c n i o f l t - o l t i c e v wn d ln s s d e ds s e n t r s n r . n al c h p o i y s merltdve p i t a ds g e t n e e u r a d o ae iw on s n u g si s r to w r . e o w p f
Ke r s L n ; a d s s m o nrsd ; e on ywo d a L n t i c u t i e Vi d ye n y wp i t
自 17 年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 98
所有制只剩下空壳 , 只具有一定的法律象征 , 民已成 了土 农 地 的实际所有者[ 5 1 。还有学者认为 , 打破全民所有制和集 应 体所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的神话 ,将农村土地 的所有权给予 农 民, 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 重建个人所有 制”。对于如 嘲 何实现土地私有化 , 有学者 主张 , 应强化国家在土地方面的 管理职能 ,在这个基础上使土地 私有原型 明朗化和稳 定 化[ 还有学者认为, 9 1 。 实行全部土地的私人占有 , 无论从理论 上, 还是从实践上看 , 都是行不通的。其出路在于调整 目前 土地所有制结构 ,在坚持土地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的前提 下, 承认一部分土地 的农 民个人所有权㈣。 1 土地集体所有制 持这种观点 的学者指 出, . 3 与我国社 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 、 人 地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相适应 ,我 国必须实行集体所有家 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 因此 ,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重点不是改变土地所有制 , 而是完善两权分离机制 , 中心 任务是进行土地经营使用制度的改革 ,建立和健 Si20 . 4 2 )68 —6 9 J ra o hi gi c.0 6 3 (4 :67 6 8 o A .
责任编辑 胡玉冰 责任校对 胡剑胜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 究述评
来, 这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 , 对我 国 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 ,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这一制度的弊端也 日益显露 , 如土地产权主体模糊 、 土地经 营效率低下等 , 农村土地 问题 日益受到高度关注。 在农地 国 有、 、 私有 集体所有 、 复合所有等几种思路下 ,O多年来 , 2 我 国理论界紧跟农村改革的实践 ,对农村 土地制度 的弊端及 改革方 向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理论探讨 ,提出了许多有借 鉴意义 的观点。 l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观点综述
1 土地 国有化 有学者认 为 , . 1 在人民公社 时期 , 村土 农 地确属集体所有 , 但在人民公社解体 以后 ,农民集体” “ 作为
个经济组织事实上 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也不可能产生一 个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来充当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 因此 , 实
一
行土地 国有化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选择『 也有学者 l J 。 认为, 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及其在我 国的极端稀缺性 , 实 行土地 国有化便于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对于如何 2 1 。 实现土地国有化 , 学者们也有不 同的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应 实行国家永佃制 , 土地国家所有 , 农民永佃 , 国家征收统一 的土地税。即土地所有权归国家 , 不允许买卖或转让 , 土地 使用权则通过法律形式永佃给农 民, 政府不收地租 , 只征收 统一地税 。 另一种观点主张实行土地国有租赁制 。 有学者
冯金宝 河 大 公 管 学 ,苏 京20 ) (海 学 共 理 院江 南 l9 08
摘要 回顾 了改革开放 以来诸 多学者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 的观点和看法,论述 了当前我国农村 土地集体所有制务件下的农地制 度创新模式 , 出了相关建议。 并提 关键 词 土地 ; 农村 土地制 度 ; 点 观 中图分 类号 F0 . 3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1— 6 20 )46 8— 3 0 57 6 1(0 62 —6 7 0 1
Re iw f h n y tm u ty i ea trt eReo m n e i a v e o eLa dS se i Co n r s fe f r a d Op n i Ch n t n d h n
F N l- a ( ho oP b c d iirtnH hi n esyN n n ,agu2o9) E GJn b o S ol ul m n t i , oaU i rt, aj gJ ns 10 8 c f iA s ao v i i i
Ke r s L n ; a d s s m o nrsd ; e on ywo d a L n t i c u t i e Vi d ye n y wp i t
自 17 年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 98
所有制只剩下空壳 , 只具有一定的法律象征 , 民已成 了土 农 地 的实际所有者[ 5 1 。还有学者认为 , 打破全民所有制和集 应 体所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的神话 ,将农村土地 的所有权给予 农 民, 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 重建个人所有 制”。对于如 嘲 何实现土地私有化 , 有学者 主张 , 应强化国家在土地方面的 管理职能 ,在这个基础上使土地 私有原型 明朗化和稳 定 化[ 还有学者认为, 9 1 。 实行全部土地的私人占有 , 无论从理论 上, 还是从实践上看 , 都是行不通的。其出路在于调整 目前 土地所有制结构 ,在坚持土地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的前提 下, 承认一部分土地 的农 民个人所有权㈣。 1 土地集体所有制 持这种观点 的学者指 出, . 3 与我国社 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 、 人 地矛盾突出的基本国情相适应 ,我 国必须实行集体所有家 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 因此 ,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重点不是改变土地所有制 , 而是完善两权分离机制 , 中心 任务是进行土地经营使用制度的改革 ,建立和健 Si20 . 4 2 )68 —6 9 J ra o hi gi c.0 6 3 (4 :67 6 8 o A .
责任编辑 胡玉冰 责任校对 胡剑胜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 究述评
来, 这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 , 对我 国 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 ,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这一制度的弊端也 日益显露 , 如土地产权主体模糊 、 土地经 营效率低下等 , 农村土地 问题 日益受到高度关注。 在农地 国 有、 、 私有 集体所有 、 复合所有等几种思路下 ,O多年来 , 2 我 国理论界紧跟农村改革的实践 ,对农村 土地制度 的弊端及 改革方 向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理论探讨 ,提出了许多有借 鉴意义 的观点。 l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观点综述
1 土地 国有化 有学者认 为 , . 1 在人民公社 时期 , 村土 农 地确属集体所有 , 但在人民公社解体 以后 ,农民集体” “ 作为
个经济组织事实上 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也不可能产生一 个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来充当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 因此 , 实
一
行土地 国有化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选择『 也有学者 l J 。 认为, 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及其在我 国的极端稀缺性 , 实 行土地 国有化便于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对于如何 2 1 。 实现土地国有化 , 学者们也有不 同的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应 实行国家永佃制 , 土地国家所有 , 农民永佃 , 国家征收统一 的土地税。即土地所有权归国家 , 不允许买卖或转让 , 土地 使用权则通过法律形式永佃给农 民, 政府不收地租 , 只征收 统一地税 。 另一种观点主张实行土地国有租赁制 。 有学者
冯金宝 河 大 公 管 学 ,苏 京20 ) (海 学 共 理 院江 南 l9 08
摘要 回顾 了改革开放 以来诸 多学者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 的观点和看法,论述 了当前我国农村 土地集体所有制务件下的农地制 度创新模式 , 出了相关建议。 并提 关键 词 土地 ; 农村 土地制 度 ; 点 观 中图分 类号 F0 . 3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1— 6 20 )46 8— 3 0 57 6 1(0 62 —6 7 0 1
Re iw f h n y tm u ty i ea trt eReo m n e i a v e o eLa dS se i Co n r s fe f r a d Op n i Ch n t n d h n
F N l- a ( ho oP b c d iirtnH hi n esyN n n ,agu2o9) E GJn b o S ol ul m n t i , oaU i rt, aj gJ ns 10 8 c f iA s ao v i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