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凡病宿食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原文(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金匮要略》原文金匮要略方论序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

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

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

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

臣奇尝读《魏志?华伦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

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

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金匮要略》----卷上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二条,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最新 沈明宗的《金匮要略》注解特点及学术价值-精品

最新 沈明宗的《金匮要略》注解特点及学术价值-精品

沈明宗的《金匮要略》注解特点及学术价值《沈注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着作。

作者沈明宗,字目南,浙江檇李(现浙江嘉兴)人,清代名医,除本书外,还着有《伤寒六经辨证治法》等。

该书是学习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读物,原有版本皆为繁体古文竖排且未经校注,为便于读者学习研究,我们对《沈注金匮要略》进行了校注整理,现将本书版本、特点及学术价值等简介如下。

1、版本源流及底、校本的选择《沈注金匮要略》初版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初名《张仲景先生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为《金匮要略编注》,民国曹炳章编辑的中医丛书《中国大成》收入本书,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从初版至现在300余年的时间里,该书经过多次刊印。

目前已知的版本有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致和堂本、医征本、大观堂刻本、日本享保十七年(1732年)刻本、清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据致和堂版重印本、清道光二十三年壬寅(1842年)扫叶山房刻本、清道光年间沈宜校正抄本、清存朴堂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经考证,这些刻本以及抄本均属同一版本系统,都是在致和堂本基础上进行个别修正而成。

其中曹炳章编辑的《中国医学大成》收录本因编入程林《金匮要略直解》的部分内容而有较多不同。

日本享保十七年刻本实为大观堂本之翻刻本,此本因刊刻于日本,所以避讳字改回本字。

本次校注选择的底本为河南院收藏的康熙三十一年致和堂刻本。

此底本扉页书:檇李沈目南编注张仲景先生金匮要略致和堂梓行。

正文前有徐乾学、孟亮揆二人之序。

正文为每半叶十行,《金匮要略》原文行二十字,沈明宗注文行十九。

单栏,版心白口,单鱼尾,中缝上记卷几,中记标题,下记叶次。

正文字体采用馆阁体,笔画横轻竖重,撇长而尖,捺肥而拙,横排字齐。

日本享保十七年刻本保存完整,刊刻清晰,与底本差异稍大,为主校本,此刻本为大观堂本仿刻,扉页板框内上刻“檇李沈目南编注金匮玉函经要略大观堂”,板框外刻“张仲景先生着”。

十二宫诀

十二宫诀

十二宫诀一命宫,命宫者,居两眉之间,山根之上,光明如镜,学问皆通,山根平满,乃主福寿,土星耸直,扶拱财星,眼若分明,财帛丰盈,额如川字,命逢驿马,官星果若如斯,必保双全富贵,凹沉必定贫寒,眉接交相成下贱,乱理离乡又克妻,额窄眉枯,破财迍邅。

诗曰:眉眼中央是命宫,光明莹净学须通,若还纹理多迍滞,破尽家财及祖宗。

命宫论曰:印堂要明润,主寿长久,眉交者,身命早倾,悬针主破,克妻害子,山岳不宜昏暗,有川字纹者,为将相,平正明润身常吉,得贵人之力,气色青黄,虚惊,赤主刑伤,白,主丧服哭悲,黑,主身亡,红黄,主寿安,终身吉兆。

二财帛,鼻乃财星,位居上宿,截筒悬胆,千仓万箱,耸直丰隆,一生财旺富富,中正不偏,须知永远滔滔,鹰嘴尖峰,破财贫寒,莫教孔仰,主无隔宿之粮,厨灶若空,必是家无所积。

诗曰:鼻主财星莹若隆,两边厨灶莫教空,仰露家无财与粟,地阁相朝甲柜丰。

财帛宫论曰:天仓地库,金甲柜,井灶,总曰:财帛宫,须要丰满明润,财帛有余,忽然枯削,财帛消乏,有天无地,先富后贫,天薄地丰,始贫终富,天高地厚,富贵满足,荫及子孙,额尖窄狭,一生贫寒,井灶破露,厨无宿食,金甲柜丰,富贵不穷,气色昏黑,主破失财禄,红黄色现,主进财禄,青黄贯鼻,主得横财,二柜丰厚明润清和,居官而受赏赐,赤,主口舌。

三兄弟,兄弟位居两眉,属罗计,眉长过目,三四兄弟,无刑,眉秀而疏,枝干自然端正,有如新月和同,永远超群,若是短粗同气,连枝见别,眉环塞眼,鴈行必疏,两样眉毛定须异母,交连黄薄,自丧他乡,旋结回毛,兄弟蛇鼠。

诗曰:眉为兄弟软径长,兄弟生成四五强,两角不齐须异母,交连黄薄送他乡。

兄弟宫论曰:兄弟罗计须要丰蔚,不宜亏陷,长秀,则兄弟和睦,短促不足,则有分离孤独,眉有旋毛,兄弟众多,狠性不常,眉毛散者,钱财不聚,眉毛逆生,仇兄贼弟,互相妒害,或是异姓同居,眉清有彩,孤腾清高之士,眉毛过目,兄弟和睦,眉毛中断,兄弟分散,浓淡丰盈,义友弟兄,气色青,主兄弟斗争口舌,黑白,兄弟伤亡,红黄之气,荣贵喜庆。

备急千金要方-第38章

备急千金要方-第38章

第38章脾脏上(2)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

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虚也,治腹胀善噫。

食则欲呕,泄溏下口乾,四肢重,好怒,不欲闻人声,忘误喉痹补之方。

黄连(一两)、禹馀粮(二两)、白术(三两)、大麻子(五两)、乾姜(三两)、桑白皮(八两)、大枣(二十枚)。

右七味俰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分四服。

治脾胃俱虚,苦饥寒痛方。

人叁、当归、桂心、茯苓、桔梗、芎(各五两)、厚朴、甘草、橘皮、吴茱萸(各二两)、白术(五两)、麦蘖(一升)。

右十二味俰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脾胃虚冷,白术散方。

白术、厚朴、人叁、吴茱萸、茯苓、麦蘖、曲、芎(各三两)。

右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食後,日三,一方加大腹橘皮,凡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针胃管太仓。

服建中汤及服此平胃丸方,(建中汤方出第十九卷中)。

杏人(五十枚)、丹叁(三两)、苦叁、葶苈、玄叁(各二两)、芎、桂心(各一两)。

右七味末之,蜜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

崔文行平胃丸,治丈夫小儿食实不消,胃气不调,或温壮热结,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者,服露宿丸,热药後当进此丸,调胃方。

大黄(二两)、小草、甘草、芍药、芎、葶苈(各一两)、杏人(五十枚)。

右七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五丸,日三,一岁儿二丸,渐加之,(千金翼有昌蒲当归乾姜茯苓麦门冬细辛为十三味无杏人)。

论曰,凡病宿食,在上管当吐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热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发热如疟状,宿食在小腹者,当暮发热,明旦复止,寸脉紧即头痛风寒,或腹中宿食不化,寸口脉紧者,如转索左。

右无常,脾胃中有宿食不消,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微而涩,故知宿食。

大曲蘖丸,主消谷断下温和,又寒冷者长服不患霍乱方。

大麦蘖、曲(各一升)、附子、乾姜、当归、人叁(各三两)、赤石脂(一两)、桔梗、女萎(各二两)、吴茱萸、皂荚(各五两)、蜀椒(二两半)、乌梅(五十枚)。

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他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一生经历了剧烈动荡的社会变迁。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直到“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在每个历史时期,他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都有其特色,且发生过许多变化,他的思想,就是每个历史时期的一面镜子。

(一)维新思想章太炎最初走出书斋投身到社会政治斗争,是始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卖国屈辱的《马关条约》,引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愤慨。

在京应试的举人康有为等发起1300多人参加的“公车上书”,要求光绪帝变法图强。

随后,又组织了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等政治团体,出版《中外纪闻》、《强学报》等进步刊物,推动变法维新运动。

救亡图存与变法维新的声浪遍及全国,给章太炎很大震动。

1895年,上海强学会征求会友,他立即寄去会费银16元,报名入会。

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存。

1897年初,章太炎接受梁的邀请,担任《时务报》撰述,在报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始了的政治生涯。

章太炎上任伊始,就在《时务报》上连续发表《论亚洲宜自为唇齿》和《论学会大有益于黄人亟宜保护》①两文,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在前文里,他大声疾呼,中国要“生其霸心,发愤图自强”,主张“修内政”,反对“不新制度,随俗雅化,惟旧章之守”的保守政策。

在后一文中,他主张兴办学校、学会,“以教卫民,以民为国”。

他指出:“变郊号,柴社稷,谓之革命;礼秀民,聚俊才,谓之革政。

今之亟务,以革命挽革命。

”这是章太炎思想的主要方面,但同时他这时期思想中存在一些糊涂的认识和看法。

首先,他还认不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把日本侵略朝鲜、辽东半岛看成是“非其黩武,冀自救也。

”章太炎从狭隘的地域观念出发,简单的把日本列为“同类”,把俄罗斯视为“异族”,因此提出“外昵日本以御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宿食病(大承气汤,瓜蒂散)

宿食病(大承气汤,瓜蒂散)

宿食病(大承气汤,瓜蒂散)(1).中医指积食之症。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注:“宿食病,即今之伤食病也,谓食隔宿不化也。

”(2).指未能消化的食物。

《周书·艺术传·姚僧垣》:“ 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必无差理。

原文21,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病人有宿食怎么辨别呀?底下答“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浮而大,浮也就热,大主实,实热之象。

“按之反涩”浮大这个脉应该滑,反涩,涩就是血不足了,里头热使血不足,那就是谷气不布,里面有东西,胃有宿食嘛,进不去东西了,当然也不能继续布谷气生津液,都不能了,所以脉涩,血少,津液虚脉就涩,假设这个脉浮大而不滑反涩。

“尺中亦微而涩”微者,亡阳故也,头前讲很多,此为无阳也,阳是什么呢?就是津液。

尺中脉又微又涩,里面津液更少。

“故知有宿食”津液少,就是胃里有东西不能消化水谷了,所以发生这种脉,热是有,实也有,实在的实,但是津液虚。

这是宿食应有的脉相,冲这脉也可知道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赶紧下宿食这一切都解决,脉也和了,津液虚衰也恢复了。

原文22,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滑,在.伤寒论.里有,“痢疾脉数而滑者当有所去”他里头有实,所以他这里也讲脉数而滑者,实脉,实证,里头有所实,脉应之数而滑,这也是宿食常有的脉。

上面宿食较为厉害,反倒不滑了而涩了,由于宿食影响到津液虚衰了,这个没影响到那份上,只是实还没影响到津液虚竭,所以脉不涩,但这个肯定也是实。

“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上面那是大承气汤主之,这个宜大承气汤,这个有分寸呐。

这两个病程度不一样,上面已经影响到津液虚衰,再不赶快下呀,用大承气汤那就是养?成患了,再虚下去下不得了,人不认药了,所以阳明病不怕热实就怕津液虚,邪实正虚这个病人就有死亡的可能,你下之人受不了,你不下他在那搁着呢。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备急千金要方(论一首方五十九首)论曰:补方通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

五劳五脏病,六极六腑病,七伤表里受病。

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劳。

六极者,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髓极,六曰精极。

七伤者,一曰肝伤善梦,二曰心伤善忘,三曰脾伤善饮,四曰肺伤善痿,五曰肾伤善唾,六曰骨伤善饥,七曰脉伤善嗽。

凡远思强虑伤人,忧恚悲哀伤人,喜乐过度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暄失节伤人。

故曰五劳六极七伤也。

论伤甚众,且言其略,后方悉主之。

建中汤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袭,口焦,小便自利方。

胶饴(八两)黄干姜当归(各三两)人参半夏橘皮芍药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大枣(十五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饴,烊沸,分四服。

(深师有桂心六两,生姜一斤。

无橘皮、干姜。

又方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疼,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方。

附子浓朴(各一两)人参甘草桂心当归茯苓(各二两)麦冬黄龙骨(各三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

咳者,加生姜一倍。

又方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

愦愦不乐,胸中气急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去精,惊恐虚乏方。

饴糖(八两)黄远志当归(《翼方》无)泽泻(各三两)芍药甘草人参龙骨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纳饴糖令烊,一服八合,消息又一服。

(深师无饴糖、远志、泽泻、龙骨,有桂心六两,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小建中汤治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复振治之之方。

【金匮要略】第一章第13条

【金匮要略】第一章第13条

【金匮要略】第一章第13条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13条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

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子恒试注本条需分两部分理解。

前一部分是从开始至“三十六病不在其中”,主要介绍古代的疾病分类方法。

后一部分介绍外邪侵犯人体的规律。

学生问:十八种阳病是指什么?老师答:头痛、项痛、腰痛、脊痛、臂痛、脚掣痛属于阳病,因有太阳、少阳、阳明三经之别,共计十八病。

学生问:十八种阴病指什么?老师答:咳而上气、喘、哕、咽痛、肠鸣胀满、心痛拘急属于阴病,因有太阴、少阴、厥阴之别,共计十八病。

五脏各有十八病,合计九十病。

六腑各有十八病,合计一百零八病。

又有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坐卧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妇人三十六病。

雾露轻清之邪多伤及人体上部,湿邪重浊多伤及人体下部。

自然为大,六淫邪气伤人从表而入;人为小,七情邪气由内而生。

饮食不节,谷物从口而入则成宿食之邪。

五种邪气侵犯人体,存在一定规律,风为阳邪中于日前,寒为阴邪中于晚暮,湿邪重浊伤下,雾露轻邪伤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序文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我每次读到越人入虢的诊病经历和望齐侯的眼神变化等记载时,都不禁感慨这些医家的才华出众。

然而奇怪的是当今世上的人士却并不重视医药和医术的精进研究。

他们只追求追逐权势和名利,崇尚浮华的外在成就而忽视内在的根本。

一旦遭遇邪风之气或患上严重的疾病时,他们只能惊恐无助地求助于巫祝或凡医。

他们无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他们不懂得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道理。

当遇到灾难和疾病时,他们只能盲目地处于危险之中而不知所措。

世上的名利之徒只是追求表面的荣耀和虚浮的荣华富贵。

他们不注重稳固基础和内在的修养,只知道追求浮华的外在成就。

他们的生命就像漂浮在冰谷之中一样危险。

注释:1. “论曰”是《伤寒论》序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作者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越人入虢”和“望齐侯之色”是两个典故。

越人指的是扁鹊的弟子越人公。

扁鹊入虢的故事是说扁鹊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变化来诊断病情。

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强调医家应该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敏锐的观察力。

胡希恕论食水瘀血致病

胡希恕论食水瘀血致病

胡希恕论食水瘀血致病食、水、瘀血三者,均属人体的自身中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亦中医学的伟大发明,因特提出讨论于下食毒:大都不善摄生、饮食无节,因致肠胃功能障碍,或宿食不消,或大便秘结而使废物不得及时排出而促使毒物的吸收,因成自身的一种中毒证,仲景书中谓为宿食者,即食毒的为病,今择要述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注解:脉按之紧,而寻其内有如转索起落无常,实即滑急之脉,为有宿食的脉应。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注解:脉紧、头痛,乃风寒表邪常见证,但腹中有宿食不化,亦每见之,不可不知。

“问曰: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为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见瓜蒂散条。

水毒:水毒大多由于肾机能障碍而使液体废物蓄积的结果,他如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亦往往使欲自皮肤排出的废物滞留于体内,因成自身中毒证。

仲景书中谓为湿、饮、水气者,即皆水毒之属,今择述如下。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利其小便”。

注解: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颇似伤寒表实证,但伤寒脉浮紧,今脉沉而细,乃湿着痹闭之应。

小便不利,湿着不行,水谷不别,大便反快,此为湿痹之候,故但当利其小便则治。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薰黄也”。

注解:一身尽疼,发热,为湿热俱盛之候,湿家病此,身必发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中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故口燥烦也”。

注解:湿家系在太阴,若转属阳明,湿散而热实者,原可议下,今其人但头汗出,里还不实,背强、欲得被复向火,寒湿仍盛,此即下之,故责其过早。

《金匮悬解》宿食——大承气汤,瓜蒂散

《金匮悬解》宿食——大承气汤,瓜蒂散

《金匮悬解》宿食——大承气汤,瓜蒂散宿食五章宿食一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方在“痉病”。

宿食在胃,阻格表阳,不能内收,故寸口脉浮而大。

阻碍里气,故按之梗涩。

尺中亦微而涩者,尺中主里也。

1胃为阳腑而主下降,宿食阻格,胃气不降,则表阳郁格,不能内交,故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阳格不降,大为阳郁之滑,按之反涩者,尺中亦微而涩,尺为主里,里气梗涩而不利也,故知有宿食。

胃为阳腑,食停则生瘀热也,大承气汤下之,宿食与瘀热俱下之。

论;寸口浮大,是为阳滑,尺中微涩,是为阴涩。

阳格为滑,阴阻为涩,宿食内阻,非阳滑即阴涩。

宿食二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锤轮索转而不定,愈转则愈紧也。

以水寒土湿,则食停不化,宿食不化,土气郁满,乙木抑遏,陷于寒水,不能上达,是以脉紧。

甚而木郁阳陷,阴邪外乘,头痛风寒,形似外感,实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1此脉紧者,是少阴内寒也;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木郁阳陷,卫气不出,阴邪外束,而见恶寒,则如风寒;胃气阻格,太阳经气不降,则见头痛,皆因腹中宿食不化之故。

论;脉紧如转索无常者,同腹满八脉数而紧乃弦;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而转索无常者,是木气更郁也,二者皆是木郁。

观五脏风寒六,肝之真脏脉,如转索不来者,肝脉太过,如循刀刃,或按如琴弦者,肝脉不及也。

太过与不及之象,皆是病脉。

此宿食阻格,非下不去。

宿食三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宿食在中,阳气郁格,则脉滑数。

1宿食阻滞,阳气郁格,则脉滑数。

滑数者上盛。

滑数之象,区别上条之紧寒。

综合宿食脉象,外见阳滑,内见阴涩,非滑即涩,总是郁格梗阻,表里之象也。

宿食成实,也是胃腑成实,此是壅满之实,是区别于外感阳明病,阳腑阳实。

虽皆是大承气汤证,但二证不同,宿食是下宿食阻格加胃腑邪热,外感阳腑阳实是下阳结燥热。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父,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各在口给。

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夫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

《辨证录》清代陈士铎撰。

《辨证录》清代陈士铎撰。

《辨证录》清代陈士铎撰。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

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

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

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

每一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还附有一备用方,以资互参。

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

以“辨病体之异同,证药味之攻补”为特点,故称为《辨证录》。

口舌门二则有妇人产子,舌出不能收,人以为舌胀也,谁知是难产心惊之故乎。

夫舌乃心之苗,心气安而舌安,心气病而舌病,产子而胞胎已破,子不能产,欲顾子而母命恐亡,欲全母而子命难保,其心中惊恐,自必异于常时,心气既动,心火必不宁矣。

胎胞之系,原通于心,用力产子,而心为之惧,故子下而舌亦出也。

舌出不收,心气过升之故,治法必须降气为主。

古人有以恐胜之者,然舌出由于心惊,复因惊以增其恐,吾恐愈伤心气矣,虽舌骤收,未必不随收而随出也,故降气必须补心,而不可增其恐。

方用助气镇心丹:人参三钱茯神二钱菖蒲五分朱砂一钱,不可火制五味子一钱水煎含漱,久之然后咽下。

一剂即收,二剂全愈。

此方用朱砂以镇心,又得人参以生气,气旺则火自归心,火归而焰息,舌亦随焰而自收矣,何必增其恐惧,而气始下哉。

此症亦可用敛舌神丹:人参一两五味子一钱麦冬二附子一片菖蒲良姜各三分水煎含漱咽下,一剂即收。

人有舌下牵强,手大指、次指不仁,两臂麻木,或大便闭结,或皮肤赤晕,人以为风热之病也,谁知是恼怒所致,因郁而成者乎。

夫舌本属阳明胃经之土,而大肠之脉,散居舌下,舌下牵强,是阳明胃与大肠之病也。

然非无因而至,因肝气不伸,木克胃土,则土虚而不能化食,遂失养于臂指经络之间,而麻木不仁之症生。

臂指经络失养,何能外润于皮肤乎,此赤晕之所以起也。

胃土受肝木之克,则胃气大燥,无血以资大肠,因热以生风,肠中秘结,益失其传导之职矣。

治法必须通大肠而健胃,又必平肝以补血。

方用八珍汤加减治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译文要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译文要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译文|要点《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先述疾病和气候的密切关系,再述五味在治疗中的作用和六气五行的配合原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

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阳司天,其化以寒。

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帝曰:间气何谓?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帝曰:善。

岁主奈何?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

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

风化之行也,何如?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金匮要略》纯条文【范本模板】

《金匮要略》纯条文【范本模板】

伤寒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 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篇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伤寒论序》?考——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

《伤寒论序》?考——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

《伤寒论序》考——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宋本《伤寒论序》始于“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止于“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而读《千金要方·卷一·治病略例第三》,孙思邈在引用“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至“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大段文字时,没有指出这段文字出于张仲景《伤寒论序》;而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引《伤寒论序》时,明确写道“张仲景曰”。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29·禁经》中说他寻求方药几乎费尽移山心力:“余早慕方技,长崇医道,偶逢一法,岂惜千金?遂使名方异术,莫能隐秘。

”而在所有“名方异术”之中,孙思邈最为敬仰张仲景,他说“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见《千金翼方·卷九》孙思邈小序),因此,对于引用张仲景的文字,必然郑重写出“张仲景曰”、“仲景曰”诸字,这是贯穿《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全书的体例。

假使“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段长长的文字为《伤寒论序》所原有,那么孙思邈在引用这段文字之前必标示“张仲景曰”四字(《千金要方·卷26·序论》篇引张仲景一段文字,首先标以“仲景曰”可证),而在《治病略例第三》中没有写出“张仲景曰”,那么这段文字是否是张仲景《伤寒论序》中的文字就十分可疑了。

待读康平本《伤寒论序》,此疑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原来康平本不但有小注、旁注,而且对后人增入的文字,一律比原来低两格排印。

日本大冢敬节说:“本书之刻,专在存古态势,故行数、字数、旁书、嵌注,一莫所改窜。

”可见康平本这种格式是自古相沿、无所更易的。

康平本在《伤寒论序》“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句下,有一大段长长的文字,这就是“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这一大段,比张仲景《伤寒论序》低两格排印,表明这段文字原非仲景所写,而是后人的发挥。

由于有康平本这种抄写和排印的古老格式作佐证,又有《千金要方》作证明,那么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在“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之下的一大段文字,不是仲景《伤寒论序》所原有,而是后人对《伤寒论序》的发挥或感想一类的文字,大约北宋林亿、孙奇等校定《伤寒论》的时候,把这段文字混入正文。

备急千金要方-第54章

备急千金要方-第54章

第54章胱胱腑(2)治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起或热损发或因酒发,宜当归汤方,当归、乾姜、乾地黄、柏枝皮、小蓟、羚羊角、阿胶(各三两)、芍药、白术(各四两)、黄芩、甘草(各二两)、蒲黄(五合)、青竹茹(半升)、伏龙肝(一鸡子大)、发灰(一鸡子)。

右十五味俰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取烊,次下发灰及蒲黄分三服。

五藏六腑心腹满腰背疼,饮食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蠃瘦少气,灸三焦输随年壮。

腹疾腰痛膀胱寒饮注下,灸下极输随年壮。

三焦寒热,灸小肠输随年壮。

三焦膀胱肾中热气,灸水道随年壮,穴在侠屈骨相去五寸,屈骨在脐下五寸,屈骨端水道侠两边各二寸半。

霍乱第六(论二首证四条方二十八首灸法十八首)论曰,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夫饱食肫脍,复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成吐痢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论时虽小,卒痛之中最为可畏,虽临深履危,不足以论之也,养生者宜达其旨趣,庶可免於夭横矣。

凡霍乱务在温和将息,若冷即遍体转筋,凡此病定一日不食为佳仍须三日少少吃粥,三日已後可恣意食息,七日勿杂食为佳,所以养脾气也。

凡霍乱皆中食脍酪及饱食杂物过度不能自裁,夜卧失覆不善将息所致,以此殒命者众,人生禀命以五藏为主,夫五藏者,即是五行,内为五行,外为五味,五行五味,更宜扶抑,所以春夏秋冬,逆理之食啖不可过度,凡饮食於五藏相克者为病相生无他,经曰春不食辛,夏无食咸,季夏无食酸,秋无食苦,冬无食甘,此不必全不食,但慎其太甚耳,谚曰百病从口生盖不虚也,四时昏食不得太饱,皆生病耳,从夏至秋分忌食肥浓,然热月人自好冷食,更与肥浓,兼食果菜无节,极遂逐冷眠卧,冷水洗浴,五味更相克贼,虽欲无病不可得也,所以病苦,人自作之,非关运也,书曰非。

天夭人,人中自绝命,此之谓也。

凡诸霍乱,忌与米饮,胃中得米即吐不止,但与厚朴葛根饮,若冬瓜叶饮沾渍咽喉而不可多与,若服汤时随服吐者,候吐定乃止,诊刹绝不通,以桂合葛根为饮,吐下心烦,内热汗不出,不转筋刹急数者,可犀角合葛根为饮,吐下不止,发热心烦欲饮水,可少饮米粉汁为佳,若不止,可与葛根饮服之。

木防己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

木防己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

木防己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

木防己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此汤主之。

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

复与不愈者,宜此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三两)石膏(如鸡子大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歌曰:喘满痞坚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参施。

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男元犀按:防己入手太阴肺,肺主气,气化而水自行矣;桂枝入足太阳膀胱,膀胱主水,水行而气自化矣。

二药并用,辛苦相需,所以行其水气而散其结气也。

水行结散,则心下痞坚可除矣。

然病得数十日之久,又经吐下,可知胃阴伤而虚气逆,故用人参以生既伤之阴,石膏以镇虚逆之气,阴复逆平,则喘满面黧自愈矣。

此方治其本来,救其失误,面面俱到。

木防己汤[组成用法]木防己10~15g、石膏30~50g、桂枝6~10g、人参10~15g。

水煎,分二次温服。

[方证)1.颜面黧黑、或紫暗、或两颧暗红。

2.喘息、动悸,呼吸急促,心下痞坚,气短乏力或口舌干燥,多饮,腹满,甚则面目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3.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沉紧。

[现代应用)1.本方主要用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渗出性心包炎等出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

2.血栓性静脉炎、肋软骨炎、渗出性胸膜炎、关节炎、尿毒症等也可见到本方证。

[经验参考]本方所主为“膈间支饮”,何谓“支饮”?仲景所称的支饮多指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从现代医学来解释,多为肺水肿、肺瘀血、心功能不全等较严重的心肺疾病。

“膈间”点㈩了病位。

再结合经文的描述,更能清晰地看出方证的大概轮廓。

“其人喘满”,可为肺水肿造成的呼吸困难;“心下痞坚”,当为心源性肝硬化(瘀血性肝肿大);“面色黧黑”,慢性缺氧表现;“其脉沉紧”,提示充血性心衰;“得之数十日”,说明病程长,呈慢性化;“医吐下之不愈”,病不在胃肠,亦非宿食粘痰,故吐下不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曰凡病宿食,在上管当吐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热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发热如疟状,宿食在小腹者,当暮发热,明旦复止,寸脉紧即头痛风寒,或腹中宿食不化,寸口脉紧者,如转索左。

右无常,脾胃中有宿食不消,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微而涩,故知宿食。

大曲蘖丸,主消谷断下温和,又寒冷者长服不患霍乱方。

大麦蘖、曲(各一升)、附子、乾姜、当归、人叁(各三两)、赤石脂(一两)、
桔梗、女萎(各二两)、吴茱萸、皂荚(各五两)、蜀椒(二两半)、
乌梅(五十枚)。

右十三味末之,蜜酢中半渍梅一宿,蒸三斗米下去,核捣如泥,和药蜜和捣三千杵,服十丸,日三,下甚者,加龙骨阿胶艾各三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