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必备资料:心理学导论-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名师黄希庭讲义
《心理学导论》名师黄希庭讲义
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1章绪论[视频讲解]
1.1本章要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根据心理现象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它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根据心理现象是否可以被意识到,可以把它们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行为与心理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下列三个基本特征上,即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心理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学派,如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
1.2重难点导学
一、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a.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与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往往交替使用。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情感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
考研必备资料心理学导论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笔记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绪论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情绪过程: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语、表情等)。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简称O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2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一、概念题
1.神经系统
答:神经系统是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有组织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的集合体。调节人和动物体内各种器官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全部神经装置的总称。人体神经系统包含约1011~1012个神经元以及为数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庞大的神经细胞数量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复杂组织联系使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功能。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组成,其中,躯体神经系统又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许多感受器和感觉神经,获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中枢神经系统
答: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简称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并能调节学习记忆、注意和思维等高级心理功能及一切重要的生命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人类身上高度发达。
3.周围神经系统
答:周围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周围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
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根据其发出部位和分布不同,通常包括三部分:①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②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部;③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对象:正常成年人领域:个人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质:静态的角度
4、分类: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认知、情感、动机)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心境、灵感)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联系密切,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5、阐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说(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与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说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描述研究 1、个案研究2、调查法(问卷调查、晤谈法)3、自然观察法(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1、教育实验2、实验室实验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七章 感觉
第七章感觉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习题
〖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就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本章只着重介绍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等的基本现象
第一节概述 Top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香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等。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等。不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映或是对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是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通常总是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时,我们就知道“这是白纸的白颜色”、“这是红旗的红色”;当我们用手接触某个物体时,会说:“这是又硬又冷的东西”、“这是一块玻璃”。这些回答都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是不存在的(除非是新生儿或在特
殊的条件下)。感觉信息一经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也随之产生了。
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感知它的声音、颜色、软硬、重量、温度、气味、滋味等等。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的运动、姿势以及内部器官的工作情况。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9页。)
我国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
2016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
1.《心理学与生活》(16版)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
3.《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
6.《人格心理学》 Jerry M.Burger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7.《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
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8.《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9.《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五章变态心理学:
10.《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社会心理学:
11.《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大出版社
第七章管理心理学:
12.《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
北京地区:
1、北京大学:按347全国大纲出题
2、北京师范大学: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
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4《社会心理学》金盛华北大出版社
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
3、首都师范大学:指定3本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彭聃聆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师大出版2009年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版金瑜
4、中国科学院大学:347全国大纲
(今年新加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天津市:
5、南开大学:
1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编华东师大出版 2010第四版
2社会心理学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黄庭希版《心理学导论》第1-3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3、心理学的科学性的3个表现(P5)
①可复制性②可证伪性③系统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4个任务:描述
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
4、心理学定义(P9)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9)
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P12)
①刺激变量: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②机体变量: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
③反应变量: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括言语行为反应
和动作行为反应
8、古代心理学思想(P21)
①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②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
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P22)
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英国经验主义(洛克)
②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人与动物的表情》、
《一个婴儿的简史》
③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缪勒、亥姆霍兹、费希纳)
④冯特的贡献: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创建了科学
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对以后的心理学发展有广泛深远
的影响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1.心理的起源(P40)
①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②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③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
2.动物心理的演进规律(P42)
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了外界环境。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动物心理的发展是的动物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六章感觉
⼼理学导论(黄希庭第⼆版)第六章感觉第六章感觉
第⼀节概述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对刺激物作⽤于某感受器所产⽣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感觉使个体觉知到刺激的存在,分辨出刺激的个别属性(看到⽼师在讲课)
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步,是我们关于世界⼀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的三个主要环节:
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机体的感受器,也是过滤器,它们只反应
某种类型的刺激,⽽完全不反应其它种类的刺激。
感觉器官的主动探索活动是感觉信息加⼯的必要条件之⼀。(我们
⾛到⼀个地⽅,眼睛会主动观察周围)
2、传⼊神经的活动:传⼊神经的活动。
编码:体内外的信息在传⼊神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群神经元的电位
形式呈现的。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式代表或表⽰作⽤于机体⾝上的刺
激
3、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质的活动:从感受器经脑的各部最后
到达⼤脑⽪质是由⼀系列神经元连接起来的。感觉信息在到达⼤
脑⽪质之前都要经过⽪质下中枢的各中继核。中继核不是⼀个简
单的接⼒站,它们都有进⼀步加⼯信息的作⽤。感觉传导系统中
较低⽔平上的简单信息加⼯为复杂的⽪质⽔平上的信息加⼯准
备好适当的输⼊。最后⽪质的感觉代表区接受丘脑传来的信息,
它按严格配置接收传来的信息。然后⼜从该区域将信息再输送⾄
联络区进⾏更⾼级的加⼯,这样就产⽣了感觉经验。
三、感觉的种类
1、根据感觉刺激是来⾃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阳光温暖)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两份笔记(综合+对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与《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综合对比版
说明:现在的心理学考研基础课中,这两本书是重点,很多研友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比二者的异同。
本资料先分别详细总结了两本书的知识点和脉络,资料的最后把两本书中不一样的地方总结了出来。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精讲感觉【圣才出品】
第7章知觉[视频讲解]
7.1本章要点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的加工机制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具有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四个主要特征。
●视空间知觉的线索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听空间知觉的线索包括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时间和空间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彼此很难分割。时间对空间产生影响的经典例子是tau效应(tau effect)。
●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错觉(iIlusion)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2重难点导学
一、概述
1.知觉的含义
(1)含义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与感觉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其性质不同。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依赖于刺激;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不受刺激限制,还设计到记忆、思维等心理成分。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2.知觉的信息加工机制:
(1)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a.含义
这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感受器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就是我们知觉所需要的一切,无须复杂的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我们就直接知觉到了周围环境。而这种直接知觉环境的能力是由人的生物性决定的。
b.理论模型
①第一种假说称为模板论,认为人们在头脑中储存有无数的模板集,这些模板非常详细,从而使人们有可能辨认出各种客体。
[全]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考研真题详解
1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克服思维定势
B.消除功能固着
C.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
D.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
【答案】C查看答案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统考2011年研]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考点】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统考2011年研]
A.顶部
B.中部
C.背部
D.底部
【考点】听觉的位置理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4双重编码理论是指:()。[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视觉和听觉
B.语义和表象
C.语言和听觉
D.概念和图像
【答案】B查看答案
5Parkinson氏病被认为是下述哪一种原因所造成的?()[中山大学2005年研]
A.神经胶质细胞损伤
B.使用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功能退化
C.大脑中在受体上颉颃性化学反应造成的
D.缺乏清理神经系统废物的酶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2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统考2011研)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桥脑
【答案】A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统考2011研)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答案】D
3.右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统考2010研)
A.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B.枕叶额叶颞叶顶叶
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D.颞叶顶叶额叶枕叶
【答案】A
4.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统考2009研)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答案】B
5.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统考2009研)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答案】D
6.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统考2008研)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
C.Wernicke)
【答案】C
7.向胼胝体切断患者左视野快速呈现一个蓝色的圆圈,同时向右视野呈现一个红色的方块。根据Roger Sperry的研究结果,你预测患者会报告()。(中山大学2008研)A.“我看到一个蓝色圆圈。”
B.“我没有看见任何东西。”
C.“我看到一个蓝色圆圈和一个红色方块。”
D.“我看到一个红色方块。”
【答案】D
8.Lin因车祸而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现在仍然需要医学仪器来维持生命,因为在没有这些仪器的帮助时他尚不能呼吸和也没有心跳。据此,你推测他可能伤到了下述哪个部位?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习题
〖导学提示〗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两个基础:一是生物基础,一是环境基础。心理的生物基础是生而具有的,并且在环境的作用下发挥其功能。关于心理的生物基础,已在上一章讨论过了。本章将讨论心理的环境基础以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的内容Top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与有机体没有联系的外部世界,对有机体来说,无所谓环境。个体生命的起源,从受精的一刻开始,通过合子、胚胎(怀孕的第二周至第八周)和胎儿的发展。有机体就被置于母体的特定环境——子宫里。显然,每个合子所处的环境(子宫)是不同的。这种环境对有机体身体和出生后行为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怀孕的头三个月母亲感染风疹常会使婴儿智力落后并县造成身体上的缺陷,如眼白内障或耳聋。母亲的疲劳或吸烟会刺激胎儿活动。母亲长时期的情绪激动,还会影响出生后于女的情绪特征。出生后,人所处的环境纷繁复杂.人和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没有环境基础。人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有机体必须与其相应的生活环境保持平衡,这叫生态平衡。如果有机体生活的环境超出了他适应的范围,就有死亡的危险.人生活于他所适应的环境里,并对生活环境具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适应。
人出生后,其生活环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日月星辰,包罗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对人类环境的分类,无异干对宇宙间各种现象的分类,这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任务.通常,心理学上提到的环境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的各组成因素,例如,动物、植物、矿物、空气、噪音等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等。物理环境除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如人际空间、建筑物等。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下载及真题视频讲解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下载及真题视频讲解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目录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网授精讲班【共37课时】
电子书(题库)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6小时高清视频】
•
试看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克服思维定势
B.消除功能固着
C.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
D.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
【答案】C查看答案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统考2011年研]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考点】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统考2011年研]
A.顶部
B.中部
C.背部
D.底部
【考点】听觉的位置理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三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习题
〖导学提示〗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物基础。要理解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就必须要懂得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脑和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控制以及遗传对行为的影响。本章先重点讨论脑的结构和机能、脑对行为的控制,然后讨论内分泌系统和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物基础。要理解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就必须要懂得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脑和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控制以及遗传对行为的影响。本章先重点讨论脑的结构和机能、脑对行为的控制,然后讨论内分泌系统和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人脑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人生焉的时候就具有控制行为的脑中枢(例如新生儿生来就有调节吸吮活动的中枢)。这些神经联系是先天遗传的、固定的。但是,通过社会实践人脑还会产生新的神经联系,人脑的结构和机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因此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固然有遗传上的原因,但更方根的是取决于众找社会实践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了什么。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Top
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控制人的全部行为,从眨眼到解决复杂的符号逻辑问题。周围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神经活动的反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传入神经纤维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官,从而导致骨骼肌的运动,它们起着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作用。通常认为,躯体神经系统是受意识调节控制的。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统考2010研)
A.机能主义——冯特
B.格式塔——铁钦纳
C.人本主义——罗杰斯
D.构造主义——詹姆斯
【答案】C
2.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统考2009研)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答案】B
3.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统考2008研)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D
4.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统考2008研)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答案】A
5.小虹被她的哥哥打哭了。她妈妈询问她哥哥打她前她做了什么?她妈妈试图搞清楚她女儿的行为和她儿子的反应之间的联系。小虹妈妈正采用下述哪类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中山大学2008研)
A.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B.机能主义心理学家
C.构造主义心理学家
D.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答案】A
6.持构造主义观点(stracturalism)的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体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全面
了解构成意识经验的成份。这种观点与下述哪种理论最为一致?()(中山大学2008研)
A.关于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模型
B.关于知觉的折衷模型
C.关于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模型
D.关于知觉的颉颃加工模型
【答案】C
7.Wilhelm Wundt相信心理学应该重点()。(中山大学2007研)
A.探求存在的本质特点
B.研究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笔记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绪论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情绪过程: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语、表情等)。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简称O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口头调查(晤谈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内省法(自我观察法):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经验或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家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通常用模型来表示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的某些主要方面。一种十分流行的模型是由下列四个主要成分,即感觉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构成的。
构造主义: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开始。1879年他创建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过程进行研究。冯特的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冯特认为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
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另一类是感情。所有复杂的心理都是由这两类心理元素综合而成的。因此,他的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心理化学。冯特的理论体系为他的忠实弟子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并把这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而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是,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的"纯科学"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并且清规戒律甚多,因而其结局必然是短命的。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华生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而较简单的动物行为比复杂的人类行为更具有根本性。他坚决反对冯特心理学的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他主张只有从可观察到的刺激和反应方面去研究,刺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华生坚决认为,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感觉、知觉、意志、表象等是一大堆无用的概念应彻底加以摒弃,而代之以刺激、反应、习惯形成、习惯联合等概念、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华生的极端主张虽然没有被人们全盘接受,但行为主义就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而固定下来。虽然新行为主义与旧行为主义相比,不论在外表上和意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仍然遵循着一个信条:对行为进行探讨,而无需涉及到意识。华生彻底否认人的主观世界以生理反应代替心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在德国诞生。其创始人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派是以似动现象的实验起家的。他们认为,知觉显然是无法用感觉元素的联合来解释的。
于是坚决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乃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他们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的分析,并把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称之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也像知觉一样,是通过整体进行的。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主观唯心论。但该学派反复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则是正确的。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仍还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人格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系统。本我是人先天具有的,其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超我是内化了的道德标准,竭力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自我介于两者之间,负责理智地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三者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人格的三个部分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减轻焦虑,自我便发展出了各种无意识的防卫机制。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无意识是正在被压抑的或从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它对人的精神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失言、梦等的分析可以窥见其一斑。
弗洛伊德关于性本能有许多惊人的叙述。他认为,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是追求性满足的无意识表现;精神病则是由于性欲过分受到压抑的结果。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在其学派内部意见也不一致。如阿德勒宁愿强调自我,而不愿强调性欲作用。荣格虽然仍使用"里比多'这个概念,但已排除了特定的性欲性质,指的是所有动机。近年来新弗洛伊德主义已不再很强调性本能,而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精神分析在西方心理学(如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精神医学和文艺创作中相当流行。